危废存储车间车间废气治理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6275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废存储车间车间废气治理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危废存储车间车间废气治理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危废存储车间车间废气治理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危废存储车间车间废气治理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危废存储车间车间废气治理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废存储车间车间废气治理方案.doc

《危废存储车间车间废气治理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废存储车间车间废气治理方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危废存储车间车间废气治理方案.doc

危废存储车间

废气处理方案

888888有限公司

2016-07

目录

一、项目情况简介

二、项目工程界面

三、设计方案规划

四、设计图纸

五、主要设备介绍

六、处理系统工作量清单及初步估价

七、工程周期

八、售前服务内容、售后服务体系及承诺

九、人员培训计划及方案

一、项目情况简介

1、建设单位概况

单位介绍

单位领导考虑健康及对于环境保护的高度要求,拟对现有废气进行收集处理。

处理介质主要是危废存储车间的,恶臭以无机有机异味,臭气的主要成分特别复杂,若干种有机气体无机气体混合气体。

公司受托进行总体废气处理方案规划、设备提供及项目施工方面的方案拟定。

2、设计单位概况

8888以科研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设备研发与销售、工程总承包、等方式活跃在中国的环境保护领域,拥有数十项高科技环境保护技术和产品。

3、我单位近期废气部分工程业绩

二、项目工程界面及投资估算

本项目工程界面:

4个危废存储库的全套设备(含系统通风的集风管路、废气处理设备、风机、电控箱。

整个系统的技术服务并提供相应的废气处理设备。

三、处理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现有有组织排放的臭气处理技术主要有:

臭气处理技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等三大类。

一般,可用单一技术或两种以上技术组合来完成单一臭气处理工作。

常用的物理法是活性碳吸附或水洗;化学法是化学洗涤、焚化;生物法则包括生物洗涤、生物滴滤、生物滤床等。

近些年,又研发出了等离子体法除臭,及UV光解氧化法。

1)燃烧法:

主要有热力燃烧法和催化燃烧法。

热力燃烧法就是在高温(≥850℃)下可较彻底将污染物净化,并可回收热量,但其投资与运行费用昂贵,仅适用于较小气量与较高浓度的场合,若反应室的结构稍有不佳,则脱臭不完全。

催化燃烧法就是将燃气与臭气混合,于300~500℃通过催化剂床层,使废气得到分解处理。

但容易出现催化剂易中毒,且适应性有限。

2)化学洗涤法:

化学洗涤法是通过气-液接触,使气相臭味成分转移至液相,并借化学药剂与臭味成分的中和、氧化或其它反应去除臭味物质。

适用范围广,但对于不溶于水和微溶于水的化合物有毒有害物质仍然存留在气相中;而且,产生的废液会造成二次污染,需要再处理。

3)UV光解氧化法:

是利用特制的高能高臭氧UV紫外线光束照射恶臭气体,裂解恶臭气体如:

氨、三甲胺、硫化氢、甲硫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和苯乙烯、醛、酮、酚等,硫化物H2S、VOC类,苯、甲苯、二甲苯的分子键,使呈游离状态的污染物分子与臭氧氧化结合成小分子无害或低害的化合物,如CO2、H2O等。

使其有机或无机高分子恶臭化合物分子链,在高能紫外线光束照射下,降解转变成低分子化合物。

可彻底分解恶臭气体中有毒有害物质,并能达到完美的脱臭效果,经分解后的恶臭气体,可完全达到无害化排放,绝不产生二次污染,同时达到高效消毒杀菌的作用。

具有适应性强、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简单、维护方便、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4)低温等离子法:

利用螺旋微波低温冷光技术产生的高能离子束和电子束形成的低温等离子体,能够顺利进入分子内部,打开分子链,破坏分子结构的原理,以每秒钟300万至3000万速度的等量发射和回收,轰击发生臭气的分子,从而发生氧化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将有害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适合低浓度的恶臭气体净化,但占地面积较大,且用电量大,且还需要清灰,运行维护成本高。

5)植物提取液法:

植物液是从自然界的植物中提取的香精油。

目前已经发现3000多种的植物香精油,可以从植物的各个部位提取香精油,如叶子、果实、树皮、树根、芽、种子等等。

植物液除臭技术比较有优势适用于开放式空间,该技术的优点是不受气体的是否在于开放式空间的限制。

该技术也可用于封闭或半封闭空间,但其缺点是后期运行费用太高,除臭效果不彻底、效果比较不明显。

6)生物分解法:

是将人工筛选的特种微生物菌群固定于生物载体上,把气相中有机物传输至液相或固相生物膜,由微生物吸收并把它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水等最终产物。

生物法分为生物洗涤、生物滴滤、生物滤床法等三种,它们的主要差别在微生物的相态与液体的状态。

但只是在处理低浓度、易生物降解的有机气相污染物时才具其经济性,即其普适性差。

此法运行费用低,不产生二次污染。

但投资费用较高,占地面积较大,容易受气候条件影响。

7)吸附法:

吸附剂有活性炭、硅胶、活性白土等。

但吸附容量小、会产生二次污染。

例如活性碳是最普遍的吸附剂,常使用在低浓度臭气成分的处理,可以有效除去烃、氯烃、氧烃(甲醛除外)等臭味。

这个方法是把有机物吸附在多孔固体表面上而去除臭味。

吸附操作温度宜维持在摄氏40度以下,但若废气含有大量水分,活性碳表面会因水汽凝结,而使污染物质吸附效果不佳,此外,灰尘、烟雾、杂质等也会影响吸附效果。

表3;各种处理方法的特征比较与经济性

处理技术

设备投资

处理风量

处理浓度

运营成本

运行管理

净化效率

二次污染

燃烧法

化学洗涤法

UV光解氧化法

低温等离子法

植物提取液法

生物分解法

吸附法

四、设计方案规划

4.1废气特点简介

本项目废气成分极为复杂,因为危废存储区所涉及到的物质种类很多,但大部分为挥发性有机气体,依非甲烷总烃计算浓度较低,无机存储主要要为酸性气体,含少量有机气体。

4.2本项目设计思想

4.2.1集风管路的设计:

本项目(将对现场勘查后,在保证治理效果和不妨碍现场生产活动的情况下合理安排管路的走向,根据现场已有设施,存储车间上布加通风口集气罩等方式,对废气进行有效收集。

由于整体收集风量太大,且气体成分不同,处理工艺也有所不同因此,根据存储库房分布分成几个独立单元单独收集单独处理。

4.2.2处理工艺的设计:

根据环评要求本项目工艺处理设计如下:

1.有机暂存库2座,每座治理风量82173m3/h,设置165000m3/h废气收集系统2套,采用废气浓缩吸附净化装置+UV光解,集风管路收集来的废气依次通过活性炭纤维浓缩吸附,光解除臭装置塔依次去除介质中的有机恶臭气体和酸碱气体成份,同时去除废气中可溶性气体、可吸附性气体及颗粒。

2、无机存储库废气采用碱吸收法+UV光解装置1套。

主要为酸性气体先通过碱洗塔除去废水中酸性无机气体,然后通过UV光解去除废气中的有机气体。

4.3设计计算

废气量的计算:

1.有机暂存库2座,每座治理风量82173m3/h,设置165000m3/h废气收集系统1套,采用废气浓缩吸附净化装置+UV光解,净化后经一根25m高、内径2m的排气筒排放。

2.甲类暂存库1座,治理风量25900m3/h,采用废气浓缩吸附装置+UV光解废气处理装置措施1套。

3.无机暂存库1座,治理风量为37632m3/h,采用碱吸收法+UV光解装置1套。

4.甲类暂存库和无机暂存库两套装置共用一根25、内径1.4m的排气筒排放,总废气量为65000m3/h。

气体收集系统:

仓库内设气体收集管道,房间内管道每隔4m设置吸风口,吸风前段设置风阀调节进气量。

五、设计图纸

见附件

六、主要设备介绍

6.1.1活性炭纤维浓缩净化吸附装置  

1、依靠自身独特的孔隙结构   

活性炭纤维是一种主要由含碳材料制成的外观呈黑色,内部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一类微晶质碳素材料。

活性炭材料中有大量肉眼看不见的微孔,1克活性炭材料中微孔,将其展开后表面积可高达800-1500平方米,特殊用途的更高。

也就是说,在一个米粒大小的活性炭颗粒中,微孔的内表面积可能相当于一个客厅面积的大小。

正是这些高度发达,如人体毛细血管般的孔隙结构,使活性炭拥有了优良的吸附性能。

  、  

2、分子之间相互吸附的作用力   

也叫“凡德瓦引力”。

 虽然分子运动速度受温度和材质等原因的影响,但它在微环境下始终是不停运动的。

由于分子之间拥有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当一个分子被活性炭内孔捕捉进入到活性炭内孔隙中后,由于分子之间相互吸引的原因,会导致更多的分子不断被吸引,直到添满活性炭内孔隙为止。

   

升温脱附。

物质的吸附量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将吸附剂的温度升高,可以使已被吸附的组分脱附下来,这种方法也称为变温脱附,整个过程中的温度是周期变化的。

微波脱附是由升温脱附改进的一种技术,微波脱附技术已应用于气体分离、干燥和空气净化及废水处理等方面。

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方法也是最常用的脱附方法。

  

活性炭纤维比常规的活性炭颗粒吸附量高,当吸附载体饱和是其脱附性优良可反复利用,节约成本延长使用寿命,使用寿命可达2-3年。

有效的节约资本实现环保循环利用。

6.1.2UV高效光解净化

技术原理:

紫外线,[ultravioletray],英文简称UV,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0.01—0.40微米(可见光紫端到X射线间)辐射的总称。

在环保技术应用紫外光技术原理,除了废气处理,我们常见的还有污水处理上的紫外光杀菌、消毒。

这里重点介绍紫外光应用在废气处理中的技术特点。

用紫外光分解恶臭气体,使其分解转变成无臭气体,也就是意味着要切断恶臭分子的分子链,我们知道,化学物质的分子键都是具有能量的,这就是分子的结合能,所以,要切断恶臭分子的分子链,就要使用发出比恶臭分子的结合能强的光子能。

表-1部分化学分子的结合能

结合键

结合能(kj/mol)

结合键

结合能(kj/mol)

H-H

436.2

C-H

413.6

H-C

347.9

C-F

441.2

C=C

607.0

C-N

291.2

C≡C

828.8

C≡N

791.2

N-N

160.7

C-O

351.6

O-O

139.0

C=O

724.2

O=O

490.6

O-H

463.0

UV高效光解净化产品简介

我们知道,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其光子能量越强,如;波长为184.9nm的紫外线,其光子能量为647KJ/mol,波长为253.7nm的紫外线,其光子能量为472KJ/mol,波长为365nm的紫外线,其光子能量328KJ/mol等等,像这些波段的紫外线它们能量当级都比大多数废气物质的分子结合能强,所以可将污染物分子键裂解为呈游离状态的离子,且波长在200nm以下的短波长紫外线能分解O2分子,生成的O*与O2结合可生成臭氧O3。

呈游离状态的污染物离子极易与O3产生氧化反应,生成简单、低害或无害的物质,如:

CO2、H2O等,以达到废气净化处理的目的。

用UV光解方式获得的臭氧,因获得复合离子光子的能量后,能极为迅速地分解,分解后产生氧化性更强的自由基O、OH、H2O等。

O、OH、H2O与恶臭气体发生一系列协同、连锁反应,恶臭气体最终被氧化降解为低分子物质、水和二氧化碳,而达到最终的除臭目的。

恶臭气体的去除率的高低与紫外线能量,臭氧产生量及废气浓度有关,并受到恶臭气体的成分及杂质等因子的影响。

应用紫外线光解技术原理处理废气物质,其化学反应过程是及其复杂的过程。

我们可通过以下分解分子结构相对简单的气体(以H2S为例)的反应模型来初步了解

 由上述反应模型可见,高能紫外线光能能将恶臭化学物质,拆解为独立的原子,再通过分解空气中的氧气,产生性质活跃的正负氧离子,继而产生臭氧,同时将拆解为独立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