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期末复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23581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期末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心理学期末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心理学期末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心理学期末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心理学期末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期末复习.docx

《心理学期末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期末复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期末复习.docx

心理学期末复习

第九章

1、【表象】:

又称意象,指当事物不在眼前时,在人们头脑中出现的事物的形象。

2、【想象】:

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它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

3、【记忆表象】:

记忆表象是在人们在过去感知事物的基础上,当事物不在眼前时,在头脑中出现的事物的形象。

4、【想象表象】:

想象表象是人脑在原有表象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形象。

5、【再造想】:

再造想是根据言语叙述,文字描述或图形示意,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6、【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一、简述双重编码理论的重要内容。

答:

人脑中存在两种信息编码和贮存系统。

意识表象系统,它对具体的客体或事件信息进行编码、贮存、转换和提取,其表征类似知觉;一是言语符号系统,用言语听觉,抽象概念或命题形式进行信息加工。

在信息加工中,两种系统可能重叠,也可能一种占优势。

在一定条件下,表象和言语可以互译,言语可以通过译码以感性形象再现,表象也可用言语贮存起来。

二、创造想象依赖于哪些条件?

答:

(1)创造动机是创造想象产生的动力。

(2)原型是激发创造想象的起点。

(3)灵感是产生创造想象的重要条件。

(4)积极的思维活动在创造想象中是不可缺少的。

三、表象的特征是什么?

答:

(1)直觉性:

表象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表象的形象比较暗淡模糊,不稳定、易变动,无论人如何努力,表象也不会持续太久,几秒钟后就会发生变动;表象的想象不完整。

(2)概括性:

表象反映同一事物或同一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特点,是人多次知觉的结果。

它通常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

(3)可操作性:

由于表象是知觉的类似物,因为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这种操作就像人们通过外部动作控制和操作客观事物一样。

第十章

1、【具体形象思维】:

以事物的形象为支柱的思维过程。

2、【逻辑思维】:

又称理论思维。

当人们面临的任务是理论性的,要运用概念和命题进行判断,推理,以求得合乎规律的结论时,这种思维是逻辑思维。

3、【发散思维】:

它指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力图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式,又称求异思维或辐射思维。

4、【直觉思维】:

它是

5、【思维过程】:

思维过程即思维操作。

思维是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6、【问题解决】:

是指由一定情况引起的,按照一定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技能,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使问题利于解决的过程。

一、简述概念结构的特征表说和原型表说的基本观点。

答:

【特征表说】:

概念有许多特征,特征是意义的最小单元。

特征分为两类:

定义特征与特异特征。

相当于概念的本质特征;特异特征对定义一个概念并不必要,但有一定的描述功能,相当于概念的非本质特征。

特征表说认为,概念是由定义特征和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构成。

规则包括肯定、否定、合取、析取关系等。

概念的定义特征和规则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各种不同性质的概念。

【原型说】:

概念并非由定义表征,因为某些自然概念的定义常常难以确定。

概念是以原型即它的最佳实例来表征。

人主要从最能说明概念的一个典型实例来理解概念。

人们对一个概念的理解不仅包括原型,而且包含范畴成员的代表性程度。

范畴成员的代表性程度指属于同一概念的同类个体可容许的变异性,即偏离原型的容许距离。

二、联系实际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心里因素。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里因素主要有认知因素、情绪与动机因素和人格因素。

它们对问题的解决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

<1>认知因素:

人对于问题的表征、知识和经验,思维定势和功能固着等认知因素均能不同程度地影响问题的解决。

[P379--383]

<2>情绪因素:

愉快强度适中比愉快强度过高和过低的效果要好;痛苦强度越大,操作效果越差。

动机因素:

动机太强或太弱都会降低问题解决的效率。

动机强度适中时,个体心态稳定,思维灵活,全神贯注,有利于解决问题。

<3>人格因素:

智力水平:

智力水平高的学生,解决问题易取得成功;智力水平低的学生,解决问题时易遭受失败。

儿童智力水平越高,越不受心里定势影响。

性格特点:

乐观、自信、立场独立等的人格特点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悲观、自备、骄傲则相反。

三、影响个体创造性发挥的因素有哪些?

<1>个体因素:

认知、动机和人格因素,年龄(35为最佳年龄)。

<2>社会因素:

①早期教育:

创造型儿童大多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父母文化程度高。

②学校教育:

各种民主型的教师有利于儿童创造性发展。

③社会教育:

各种各样的社会教育设施(科技馆、少年宫等)不断增加,它们再丰富知识、扩展视野、激发求知欲与好奇心、培养冒险精神和自信心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直接促进了个体创造性的发展。

四、人在三段论推理中为什么会产生错误?

答:

①前提气氛效应:

两个全称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全称结论;两个特称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特称结论。

同样,两个肯定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肯定结论;两个否定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否定结论。

②换位理论:

由错误理解前提引起的。

例如“所有A是B”,人们认为反过来亦真;即“所有B是A”,但事实并非如此,B可以包含A。

有如“有些A不是B”,人们往往也认为“有些B不是A”,但从给定的前提中不能得出结论。

③心里模型伦:

因为人们对前提信息加工得不充分,或者由于受工作记忆容量限制,人们创建了一个心里模型,没有考虑更多的心里模型。

第十二章

1、【动机】:

动机是发动、指引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需要】:

是有机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个体和社会生活中必需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3、【诱因】:

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外部刺激。

4、【成就动机】:

是想要很好地完成困难工作,创造出优异成绩的动机。

5、【自我效能感】:

指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判断。

6、【兴趣】:

兴趣是人探究某种事物并与肯定的情绪态度相联系的心里倾向。

一、评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爱与归属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说明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完成,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

一旦动机强度超过了这个水平,对行动反而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韦纳得归因理论有哪些主要内容?

<1>归因将导致人们对今后就行为的结果期待发生变化。

<2>归因会产生情绪反应。

<3>归因将影响今后成就行为时的努力程度。

四、什么是自我效能感?

它又哪些功能?

自我效能感:

指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判断。

功能:

①决定对活动的选择;

②决定人对活动的努力和坚持性。

③影响人对困难的态度;

④影响人同环境互动时的思维方式和情绪反应。

第十三章

1、【情绪】:

情绪和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

2、【心境】: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如心情舒畅、闷闷不乐等。

3、【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为时短暂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暴怒、绝望、恐惧等等。

4、【应激】:

应激是由于出乎意料的紧张状况所引起的情绪状态,是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5、【面部表情】:

指通过眼睛、额眉、鼻颊、口唇等肌肉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情绪,是情绪表达的重要方式。

一、情绪氛围哪几种?

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

①快乐:

快乐是盼望的目的达到后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

快乐的程度取决于激动的程度和愿望满足意外的程度。

目的的突然到达和紧张一旦解除,个人体会都会感到极大的快乐。

②悲哀:

悲哀是与所爱的事物的失去及所盼望的事物的幻灭有关的情绪体验。

悲哀的程度取决于失去事物的价值。

失去的事物越宝贵,价值越大,就越悲哀。

悲哀所带来的紧张的释放是哭泣,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好处。

③愤怒:

愤怒是由特别的刺激引起的一种情绪紧张。

愤怒可分为积极的、增力的怒和消极的、减力的怒。

人在狂怒状态下,理智批判力降低,自制力下降,容易做出一些不顾后果的事。

④恐惧:

恐惧是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境的情绪。

恐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已成型的认知序列的紊乱,是大脑活动过程严重紊乱的结果。

 

二、简述阿诺德的“评定—兴奋”理论。

P497

①刺激情境并不直接决定情绪性质。

从刺激出现到情绪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的产生的基本过程是:

刺激情绪评估情绪经验

机体反应

②情绪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调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条件。

其具体过程为:

引起情绪的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上送至丘脑,在丘脑更换神经元后,传送到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刺激情景被评估,形成一种特殊的态度(如恐惧及逃避、愤怒及攻击等)。

这种态度通过外导神经将皮层冲动传至丘脑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继而把兴奋发到到血管或内脏组织,引起血管和内脏反应,又反馈到大脑皮层,形成血管和内脏变化的感觉。

这种从外周来的反馈信息,在大脑皮层中被评估,使纯粹的认识经验转化为感受到的情绪。

 

第十四章

1、【意志】:

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动机斗争】:

由于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所以,个体行动的背后的动机往往也复杂多样,不同的动机存在,但却不能同时获得满足,于是就导致动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3、【期望水平】:

是指个体在从事某种行动之前自我估计能达到的目标水平。

4、【挫折】:

是人们在意志行动过程中,遇到无法客服或自一位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障碍,使预定目的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5、【挫折承受力】:

指个体遇到挫折时能够摆脱困扰以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能力。

一、意志行动的定义和包括哪些基本阶段?

答:

意志行动:

是指自觉确定目的,主动调节个体活动,努力客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

2个阶段:

 

<一>采取行动

 

①动机斗争

(1)动机冲突的类型

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

(2)动机冲突的模型

效价

向量

运动

生活空间

(3)动机冲突与决策

冲突类型

冲突性质

引起冲突的因素

人格

②确定目的

(1)要以正确的动机为基础,不要患得患失。

(2)要面对现实,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分析,估计目标的远近主次。

(3)要保持情绪镇静、愉快和乐观

(4)通过意志努力,增强自信心和力量,果断作出决定,迅速选择正确的行动目标。

③选择行动方法与制定计划

(1)选择方法

(2)制定计划

<二>执行决定

①根据既定方案积极组织行动,以实现目的。

②排除困难或障碍,保证意志行动顺利进行。

二、什么是挫折承受力?

如何提高挫折承受力?

答:

【挫折承受力】:

指个体遇到挫折时能够摆脱困扰以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能力。

提高方法:

①正确对待挫折;

②正确看待自我,对自己充满信心;

③运用适当的心里防御机制:

1、转移2、抵消3、补偿4、合理化

5、压抑6、升华7、幽默作用

 

第十六章

1、【能力】: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里特征,是顺利完成活动的必要心理条件。

2、【晶态能力】:

指获得语言和数学知识的能力,它通过文化经验而获得,主要取决文化经验而获得,主要取决于后天学习,如语言的词汇量和数学能力等。

3、【液态能力】:

指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

4、【模仿能力】:

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并以相同方式作出反应的能力。

5、【创造能力】:

指产生新思想和制造新产品的能力。

6、【智商】:

指IQ,智力年龄MA与实际年龄CA的比率:

IQ=(MA/CA)×100

7、【离差智商】:

IQ=100+50Z

Z=(X-A)/SD

X表示个体的测验分数,A表示该年龄组总体的平均分数,SD代表团体分数的标准差。

一、能力发展有哪些个别差异?

答:

<1>水平差异:

智力超常;智能不足。

<2>早晚,人的能力表现得有早有晚。

<3>类型:

人的能力存在类型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表象、记忆、言语和思维方面。

<4>性别:

数学;

言语(女生的言语能力比男生好);

空间能力的性别差异:

空间能力主要有空间知觉能力、心里旋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空间知觉能力和心里旋转能力,男性由于女性。

空间想象能力两者差别不显著。

二、遗传、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在能力发展中有何作用?

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

遗传对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遗传素质上,它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前提和基础,能力就不可能得到发展。

<2>环境与教育:

P588

(1)产前环境和

早期营养的影响

胎儿在发育期间母亲的营养状况对胎儿出生后的智力发展有重要影响;母亲的情绪、对怀孕期间服药和能引起体内分泌系统的微妙变化,从而对胎儿发育造成影响。

(2)早期经验的作用

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利于儿童能力的发展;男女儿童在言语能力发展上的差异部分地与母亲对不同性别的婴儿的养育方式有关。

(3)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对年轻一代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学生通过接受系统的教育,不仅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发展了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

<3>社会实践:

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的,实践活动的性质,深度和广度的不同,形成的能力也不同。

影响主观能动力的主观因素有:

勤奋,热心,自信和谦虚。

第十七章

1、【人格】:

罗列式定义:

人格是人的各种特征的总和。

整合式定义:

个人属性的组织。

层次性定义:

认为人格有不同层次。

适应的观点:

将人格视为一种现象。

2、【气质】:

是人心理活动的最一般的特征,具有显著的个人色彩。

3、【性格】:

指由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习惯。

4、【认知风格】:

是指个人喜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要认知方式。

一、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它们对人格的作用是什么?

<一>遗传因素

神经系统的某些遗传特性会影响人格形成,加速或延缓某些性行为方式的产生和发展。

 

<二>家庭因素

①家庭结构的气氛:

和睦、尊重、理解和互相支持的家庭气氛,对儿童任何形成有积极作用、相反,争吵,猜疑,隔阂,互相攻评,会给儿童带来心理阴影。

性格暴戾的父亲和“母老虎”式的母亲,都会对子女(特别是男孩)的人格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②父母的教养方式

专制型:

孩子的一切父母说了算,儿童易形成消极被动、以来、服从、懦弱、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放任型:

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儿童易形成任性、幼稚、自私、野蛮、依赖、自我为中心、蛮横无理等人格特征

民族型:

平等,父母尊重孩子。

儿童形成活泼、快乐、自立、彬彬有礼、合群、合作、直率和思想活跃等人格特征。

③出生顺序

第一个子女往往感到不安甚至敌视别人。

第二个子女常有野心。

最小的受纵容,行为上常发生问题

<三>社会文化因素

对社会顺应的要求越严格,影响力就越大;行为的社会意义大,不允许文化的太大的变异;行为的社会意义小,文化允许较大的变异。

 

<四>教育

教师的人格:

教师的高尚人格,如思想进步、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认真负责的态度都会对学生的人格产生积极影响。

教师的消极人格如粗暴、偏心、专制等可能使学生产生自暴自弃、不求上进等人格特征。

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主动塑造儿童的人格。

各种课程:

数学使人富于逻辑和智慧;物理使人客观;历史使人深沉。

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目的性、坚韧性、自制性等人格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五>自然物理因素

温度,物产,海拔高度。

<六>心理因素

P629

二、简介卡特尔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

卡特尔认为可以用因素分析法研究个格。

<1>个别特质与共同特质:

每个人所具有的特质成为个别特质,一个社区或一个集团的成员都具有的特质成为共同特质。

共同特质虽然为社区或集团的成员所共有,但是这些物质在不同的人身上的强度不同,而且共同特质在同一个人身上的表现也随着时间不同而不同。

<2>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指从外部行为就可以直接观察到的气质。

卡特尔认为,表面特质只是特质原来的集合,这种集合只说明特质之间有关系,但没有揭出行为的真正原因。

根源特质指行为的最终根源,是人格结构最重要的部分。

根源特质控制表面特质的聚集。

每一种表面特质都来自于一种或多种根源特质,而一种根源特质能影响多种表面特质。

<3>体质特质与环境特质:

根源特质又可以区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体质特质由人的先天生物因素决定,如兴奋性、情绪稳定性等。

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因素决定,如焦虑、有恒性等。

卡特尔采用“多元抽象分析”来确定每种特质中遗传与环境影响的程度。

<4>动力特质,能力特质与气质特质:

动力特质:

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一定的目标,包括生物驱力,态度和情操。

气质特质:

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包括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的速度和强度。

卡特尔认为人格是可测的。

人格对一个人在一定情境中将怎样行动作出说明,行为时人格及其情境的函数:

R=f(P·S),R代表反应,P代表人格,S代表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