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23208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京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京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京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京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题.docx

《北京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题.docx

北京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北京156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语文期中测试

班级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成绩__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共31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

(每题2分,共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角色(jiǎo) 幽咽(yè)  泣涕涟涟(tì)  前合后偃(yǎn) 

B.哺育(bǔ)  樊笼(fán)负屈衔冤(xián) 悄然无声(qiāo)

C.庇护(bì) 埋怨(mái) 断井颓垣(yuán)轩然大波(xuān) 

D.悯然(mǐn) 嗟怨(jiē)  羽扇纶巾(guān) 早生华发(fà)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援玉枹兮击鸣鼓(拿起) 烟涛微茫信难求(书信)

B.随风潜入夜(悄悄地,暗暗地)凌余阵兮躐余行 (侵犯)

C.女也不爽(过错)你道是暑气暄(暖,炎热)

D.泣涕零如雨(落下)最难将息(养息,保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去年,试制工作遇上了难题,大家提出了种种解决方案,可屡试不爽,多亏陈总指点才度过了难关。

 

B.传统的“严父慈母”在一些三口之家中逐渐演变为“慈父严母”。

以前严厉的父亲如今在这些家庭中扮演着唱红脸的角色。

  

C.虽然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但是,作为这项改革实验的始作俑者,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并且做得越来越好。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4、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中的重头戏,在这场著名的战役中,三方英雄各显其能,以下事迹与人物的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苦肉计——黄盖横槊赋诗——孙权连环计——诸葛亮诈降书——阚泽

B.苦肉计——黄忠横槊赋诗——曹操连环计——诸葛亮诈降书——赵云

C.苦肉计——黄盖横槊赋诗——曹操连环计——庞统诈降书——阚泽

D.苦肉计——黄忠横槊赋诗——孙权连环计——庞统诈降书——赵云

5、下列关于《巴黎圣母院》情节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爱斯梅拉达被判处绞刑,刑前关在漆黑的地牢里,她正准备逃走。

这天晚上,穿着黑袈裟的副主教秘密来到地牢,他毫不掩饰地向爱斯梅拉达表达了他的爱意和内心的痛苦,想带她一起逃走,少女答应了。

B.爱斯梅拉达也住在奇迹大院,但她在这些乞丐、小偷当中有着很大的魔力。

她回来时,男女乞丐都顺从地排列着,给她让路,原本凶狠的脸色也温柔起来。

因为她是这些乞丐们喜爱的人。

C.一直憎恶爱斯梅拉达的隐修女,在副主教将爱斯梅拉达交给她时,根据小鞋子的形状和颜色,发现爱斯梅拉达竟是自己15年前丢失的女儿,然而母女重逢的欢乐立刻又成了生离死别的悲哀,最终,她为救女儿而死。

D.爱斯梅拉达带着她心爱的小山羊离开了狂欢的节日广场,好奇的甘果瓦一直跟踪她。

当来到广场的一条小巷时,爱斯梅拉达被克洛德和加西莫多抢走,爱斯梅拉达奋力反抗,刚巧巡防队经过,侍卫长弗比斯救下了她。

克洛德逃走,而卡西莫多被擒获。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王昌龄,字少伯,是盛唐时期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B.“杂剧”是元代流行的戏曲,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牡丹亭》;“传奇”是明清时的戏曲,代表作有汤显祖的《西厢记》等。

C.《诗经》和“楚辞”分别是我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诗圣”杜甫写了大量有现实主义特色的作品,而“诗仙”李白则是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

D.苏轼,字子瞻,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北宋文坛领袖,开“豪放派”先河。

7.下列语句划线处所指的文学家,依次是()

①草堂三五间,春水群鸥野老心。

②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③篇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④奚官有知应解笑,世无坡仙谁赏音。

A.杜牧李白白居易蒲松龄

B.杜牧欧阳修陆游苏轼

C.杜甫李白陆游苏轼       

D.杜甫欧阳修白居易蒲松龄

8、把下面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①日前,受捐赠者委托,北京市侨办将捐款捐给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宣武医院、北京同仁医院。

②南美洲智利华人任勇先生,以个人名义,也为北京归侨侨眷医护工作者捐赠了2000美元。

③记者从北京市侨办获悉,美国密西根大底特律州地区华侨华人,为支持北京抗击非典,向北京捐款3350美元。

④由于北京非典疫情严重,国外许多华人华侨社团、个人纷纷为之捐款。

⑤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美国中西部中国科技文化交流协会也分别向北京捐款415384美元。

A.④③⑤②①B.③⑤④②①

C.④②①③⑤D.③①④⑤②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3题。

(每题3分,15分)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

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孝景时,为太子舍人。

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

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

武帝立,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

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谪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

“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

”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

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

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

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

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

闻人之善言,进之上,惟恐后。

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②称郑庄。

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

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③人,多逋负。

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

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

顷之,守长史。

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

数岁,以官卒。

郑庄始列为九卿,中废,家贫,宾客益落。

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

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太史公曰:

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

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

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郑亦云,悲夫!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注]①洗沐,假期,犹今星期日。

②翕然,形容言论、行为一致。

③僦,运送。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存:

问候  

B.与官属言,未尝名吏名:

名称  

C.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匮:

缺乏  

D.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阗:

充满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  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B.①以武安侯、魏其时议     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①常引以为贤于己      ②转徙于江湖之间 

D.①翟公乃大署其门曰      ②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郑庄礼贤下士的一组是  

①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②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③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④推毂士及官属丞史 

⑤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⑥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A.①③④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庄喜好交友,乐于助人,每逢休假日常常在长安郊外各交通要道备置马匹,拜谢宾朋,往往通宵达旦。

B.每次上朝,遇到有向皇上进言的机会,他说的都是称赞天下年高望重的人,并推荐贤士和属下的丞史。

C.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受其影响,在朝廷议事时,常常随声附和,迎合皇上意旨,从不随便说是论非。

D.郑庄为官廉洁,平时完全依靠俸禄和赏赐来结交朋友,虽官至九卿,死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物。

13、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迁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史学家的眼光评价郑庄、翟公“有势”和“无势”时的不同境遇,视角新颖。

B.司马迁的观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危难之中见真情”,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C.启示后人在交友时要慎重,要以情待人,不可以富贵贫贱为原则,发人深思。

D.运用对比手法,如翟公与郑庄对比,贫富、贵贱对比,将观点阐述得鲜明深刻。

卷(主观题,共119分)

三、本大题共7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4-20题。

【材料一】

中药命名的文化底蕴

“厚朴”是一味中药。

中医药书称其因“本质朴而皮厚”得名。

但这看似简单的药名却实在不简单。

厚,是淳厚的厚;朴,是质朴的朴。

醇厚与质朴是中国人一向赞美的品德,巧妙地落在了一味药草上。

在数千种中草药中,有很多这样粗看自然质朴,细品却韵味十足的药名。

“百合”的意趣

医圣张仲景的经典著作《金匮要略》中记录了这样一种病:

患病者精神、饮食、行动皆异于常人,沉默寡言,欲睡难眠,不思饮食,此为“百合病”。

中医认为这个病多由心神失养,或情致不调等引起。

治疗这个病常把“百合”作为主药,以百合地黄汤为主方,在此基础上再根据病情及时调整。

那么,“百合”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说来没什么稀奇,罗大佑歌中的“野百合”和近年被阿宝唱响的“山丹丹”就是这味百合良药。

娇艳的百合花在山野蓬蒿中亭亭玉立,其生于地下的鳞茎由近百块鳞瓣抱合而成,古人将其视为“百年好合”的吉兆,花也因此而得名。

不过,治疗百合病的不是美丽的花朵,而是那抱合的鳞茎。

百合具有滋阴润肺、镇静安神之功效,在中医看来,精神、情绪上的问题,就要用“百合”去治。

因此,就有了百合病是“因以百合为主药才得名”的说法,而百合也有了“因治百合病才叫百合”的另一种得名原因。

中草药中,像百合一样拥有美妙、独特名字的还有很多。

比如《神农本草经》一书中将一种主治时疾寒热、内补不足的“玉竹”列为上品,但此草并非竹类,它还有个名字叫“葳蕤”,有华美之意。

不过,“玉竹”之名更雅。

李时珍说:

“其叶光莹像竹,其根长而多节”,故名玉竹。

药名的诗情

比起西药以化学分析为起点命名的科学和理性,中药本草的命名则大都感性。

有的药名本身就极富诗意,成为可以寄喻情思的对象。

我国古代以中药名连缀拟就的对联、诗歌多不胜数,历史上很多文学大师都精通医药知识。

吴承恩在《西游记》第三十六回中,就从数千味中药的药名中选出九味创作了一首唐三藏抒发情怀的诗。

诗曰:

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

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

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

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

这首诗选用了益智、王不留行、三棱子、马兜铃、荆芥、伏苓、防己、竹沥、茴香九味中药。

虽然药的功能与诗的内容无关,但这些药名却巧妙地紧扣小说的情节,与全诗内容浑然一体,令人拍案叫绝。

本草的哲学

从药的得名看,本草从天地间带来的自然之美,也是中国人天地自然的结果,本草的名称因此拥有了韵味悠长的人文之美,甚至有某种意义上的情意和。

但是本草的价值不只在于“美”,更在于“理”,这在药名中亦有体现。

中医常以“本草”来统称中药。

通常的理解是因为草本药物占了中药的绝大多数,而明朝的文人谢肇制却认为是因为“神农尝百草以治病”。

“本草”的名称含有“以草为本”之意。

是指草药的数量大,是指中药采制以及行医疗病的整个过程都贴近自然、取法自然。

中药“五味子”的名称,就体现了中医学的哲学思想。

五味子是一种木兰科植物的果实,古医书记载,其“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

可别小看这“五味”,中药学将药物分为辛、甘、酸、苦、咸五味,味不同,则使用不同。

辛味能发散,酸味能收敛,甘味能和缓滋补,苦味能泻火清热,咸味能软坚润下。

《黄帝内经》中将五味与五脏相联,并与五行相类:

辛入肺,类金;酸入肝,类木;苦入心,类火;咸入肾,类水;甘入脾,类土。

中医讲求慎察五脏的变化,了解其顺逆情况,处理好阴阳、表里的对应和联系。

五味子这种五味俱全、五行相生的果实,正好能对人体五脏发挥平衡作用,所以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王公贵族和中药名师普遍采用,当作强身妙药,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

中国人不但将目光放之四野,将生长于自然的药草用于人的药补食疗,同时也将人的身体看作一个自然之体,是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相生相制的和谐整体,是天地之气蓄之、养之的自然机体。

人的生命健康与自然草木的茁壮生灵相呼应,人与自然中的生命息息相通,顺应自然法则而得养生大道。

这就是以五味调五脏,以本草调人身、以人之小宇宙适应自然之大宇宙的道理。

(取材于《中华遗产》)

14.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蓬蒿(hāo)B.葳蕤(wēiruí)C.寄喻D.浑然一体

15.下面说法不属于“百合”一名的意趣的一项是(2分)

A.百合花朵娇艳,亭亭玉立,被文艺作品歌咏。

B.百合生于地下的鳞茎由近百块鳞瓣抱合而成。

C.“百合”暗指“百年好合”,被古人视为吉兆。

D.百合有镇静安神的功效,能治情致不调之病。

阅读“本草的哲学”部分,完成16、17题。

16.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A.参悟灵动不仅更B.参悟灵性不仅更

C.参看灵动不而D.参看灵性不而

17.分析“五味子”这一药名体现了中医学怎样的哲思。

(3分)

 

根据下面题目要求,阅读“材料二”,完成18—20题。

18.在②—⑤段的横线处填入适当语句,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3分)

19.填入文中“□□”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诚恳B.招待C.样式D.轻缓

20.听了大臣的话,谢安为什么会感到惭愧?

用自己的话回答。

(3分)

【材料二】

①本草的命名有一套规律。

最常见的是以药物的自然形态来命名,听其名,知其貌。

比如“七叶一枝花”,它只有一根独茎,茎上生有一轮叶子,共七片,花也只有一朵,就生在这七片叶子围护的植株顶端,越发显得娇俏艳丽——药名与药草甚是合拍。

还有半边莲、猫爪草,它们不仅是药名,也是采药的识别特征。

②其次是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

譬如以根入药得名的板蓝根,以叶入药得名的枇杷叶,以皮入药得名的陈皮,以花入药得名的藏红花等等。

③还有很多是以_____________来命名的。

如白芨、黄芩、红花、青黛、麝香、乳香等。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命名的药物也不少:

决明子、千里光,听其名,用以名目一定疗效不错;续断、骨碎补,治骨折有奇效;伸筋草,顾名思义,当然是舒筋通络的。

还有治风通用的防风、乌须黑发的何首乌……诸如此类的药名会给患者以心理上的慰藉和鼓励,有益于疗病。

⑤每到严冬时节,在四川、青海等地的冰天雪地之中,有一种小草会开出黄艳艳的小花。

它虽然没有腊梅那么清雅、高洁,却能润心肺、益五脏,是化痰止咳的良药。

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款冬花”。

款,在此处本为古意“至”,然而却因为它的另一个常用意“□□”,令人对花儿有了动态美感的联想。

_______________命名的,除了款冬花,还有仲夏成熟的半夏、夏至成熟的夏枯草、经霜采收的冬桑叶等等。

⑥本草的命名美妙而质朴,探求药名的玄机可以使我们对中华文化有更具体、更深入的认识。

⑦例如,有些药名以“胡”“海”“番”等字做为标志。

从这些不同的标志中,我们可以了解药物传入的时代及地域。

农史家认为,凡药名前冠以“胡”字的中草药,多为两汉、两晋时由西北丝绸之路传入,如“胡麻”;凡是冠以“海”字(除指明产于海洋的外)的药物,多为南北朝以后东南海路开通,由海路引进的,如“海藤”;凡冠以“番”字的,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外国船只)带入,如“番木鳖”。

有些药名除了摹形之外,又进一步作联想类比,产生异名。

如“金灯花”别名“无义草”,“金灯花与叶不相见,人恶种之,谓之无义草”,以“无义”代指草药,反映出了古人类比的思维方式及对无义之人的憎恶之情,表现出了古人朴素的道德观念。

⑧要说本草药名之玄妙,我们不妨再来看一个例子。

《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一味主治心神不宁、失眠、惊悸等症的药草——“远志”。

此药乃用其根,而地上之苗则称“小草”,药效不如根部强。

相传东晋名相谢安早年曾立志在东山隐居,后来不得已出山当了权臣桓温的司马。

一次有人送给桓温一些草药,其中就有“远志”,桓温拿起它问谢安:

“这味药又叫‘小草’。

为什么一种东西有两个名称呢?

”另一位大臣看了谢安一眼,答道:

“这很容易解释:

在山里叫远志,出了山就是小草。

”谢安听后甚为惭愧。

“远志”,这药名中蕴含的意蕴,又岂止是中医药学的哲理呢?

四、默写填空:

(10分)

1、带长剑兮挟秦弓,。

2、,百年多病独登台。

3、,使我不得开心颜!

4、,相逢何必曾相识!

5、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

6、人生如梦,。

7、,到黄昏,点点滴滴。

8、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

9、,大珠小珠落玉盘。

10、春如旧,人空瘦,。

 

五、将下面文言文语段用斜线/断句。

(5分)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21一23题(10分)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①。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②醉,狂歌五柳前。

【注释】①潺湲(chányuán):

水流缓慢的样了。

②接舆:

春秋时期曾经“凤歌笑孔丘”的楚国狂士,在这里代指裴迪。

21、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秋水日潺湲:

时值寒秋,山间泉水日复一日地缓缓流淌,潺潺作响。

着一“日”字,令人感觉到它始终如一的永恒。

B.倚杖柴门外:

刻画的是诗人自己的形象。

倚杖,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

柴门,是典型的田园风物,表现了隐居生活。

C.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通过运用“接舆”和“五柳”两例典故,主要表达了作者不事权贵的思想。

D.首联和颈联写景,颔联和尾联写人。

全诗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物我一体,情景交融。

22、“寒山转苍翠”一句中,“转”字用得十分精妙,说说其妙处。

(4分)

23、苏轼曾盛赞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你从颈联中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3分)

七、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24——27题(17分)

今世的五百次回眸

毕淑敏

①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

顿生气馁,这辈子是没指望了,和谁路遇和谁接触,和谁相亲和谁反目,都是命定,挣扎不出。

特别是想到我今世从医,和无数病患者咫尺对视,若干垂危之人,我手经治,每日查房问询,执腕把脉,相互间凝望的频率更是不可胜数,如有来世,将必定与他们相逢,赖不脱躲不掉的。

于是这一部分只有作罢,认了就是。

但尚余一部分,却留了可以掌握的机缘。

一些愿望,如果今生屡屡瞩目,就埋了一个下辈子擦肩而过的伏笔,待到日后便可再接再厉地追索和厮守。

②今世,我将用余生五百次眺望高山。

我始终认为高山是地球上最无遮掩的奇迹。

一个浑圆的球,有不屈的坚硬的骨骼隆起,离太阳更近,它是这颗星球最勇敢最孤独的犄角。

它经历了最残酷的折叠,也赢得了最高耸的荣誉。

它有诞生也有消亡,它将被飓风抚平,它将被酸雨冲刷,它将把溃败的肌体化作肥沃的土地,它将在柔和的平坦中温习伟大。

我不喜欢任何关于征服高山的言论,以为那是人的菲薄和短视。

真正的高山不可能被征服的,它只是在某一个瞬间,宽容地接纳了登山者,让你在它的头顶歇息片刻,给你一窥真颜的恩赐。

如同一只鸟在树梢啼叫,它敢说自己把大山征服了吗?

山的存在,让我们永葆谦虚和恭敬的姿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事物必须仰视。

③今世,我将用余生一千次不倦地凝望绿色。

我少年戍边,有十年的时间面对的是皑皑冰雪,看到绿色的时间已经比他人少了许多。

若是因为这份不属于我选择的怠慢,罚我下辈子少见绿色,岂不冤枉死了?

记得在千百个与绿色隔绝的日子之后,我下了喀喇昆仑山,在新疆叶城突然看到辽阔的幽深绿色之后,第一反应竟是悚然,震惊中紧闭了双眼,如同看到密集的闪电,眼神荒疏了忘却了这人间最滋润的色彩,以为是虚妄的梦境。

就在那一瞬,我皈依了绿色。

这是最美丽的归宿,有了它,生命才得以繁衍和兴旺。

常常听到说地球上的绿地到了XX年就全部沙化了,那是多么恐怖的期限。

为了人类的长盛不衰,我以目光持久地祷告。

④今世,我将一万次目不转睛地注视人群。

如果有来生,我期望还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动物或是植物。

尽管我知道人类有那么多可怕的弱点和缺陷,我还是为这个物种的智慧和勇敢而赞叹。

我做过一次人了,我知道了怎样才能更好地做人,做人是一门长久的功课,当我们刚刚学会了最初的运算,教科书就被合上。

卷子才答了一半,抢卷的铃声就响了,岂不遗憾?

⑤把自己喜欢的事一一想来,我还要看海看花,看健美的运动员,看睿智的科学家,看慈祥的老人和欢快的少女,当然还有无邪的小童,突然就笑了。

想我这余生,也不用干其他的事了,每天就在窗前屋后呆呆地看山看树看人群吧,以求个来世的擦肩而过。

这样一路地看下去,来世的愿望不知能否得逞,今生的时光可就白白荒废了。

于是决定,从此不再东张西望,只心定如水,把握当前。

⑥不为虚缈的擦肩而过,而把余生定格在回眸之中。

喜欢山所表达的精神,就游历和瞻仰山的英俊和广博,期望自己也变得如许坚强。

喜欢绿色和生命,喜爱人的丰饶和宝贵,就爱惜资源,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

24、第一段在“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后展开议论,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

(2分)

答:

                               

                                 

25、

(1)从第二段看,“山所表达的精神”有哪些?

(3分)

答:

(1)                              

(2)作者为什么将用余生一千次不倦地凝望绿色?

(4分)

答:

(2)                              

26、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五百次眺望高山”,“一千次不倦地凝望绿色”,“一万次目不转睛地注视人群”,回眸次数的递增体现了文章内容上的逐层深入。

B.“它将被飓风抚平……它将在柔和的平坦中温习伟大”,文章以一连串的排比,表达了对高山终将消亡的惋惜。

C.我是在与绿色长期隔绝后第一次见到绿色的“那一瞬”就决意皈依绿色,以充满感情之笔表现了绿色对人心灵的震撼力。

D.“刚刚学会了最初的运算,教科书就被合上”的比喻,提醒人们要在今生今世始终做好一个人,无愧于人的称号。

E.文章写看山、看海、看人、看花、看科学家……有的地方浓墨重彩,有的地方概括叙说,详略得宜,笔法富于变化。

27、如果,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那么,今世你将用余生怎样的目光注视什么呢?

为什么?

请结合你的人生经历谈谈体会。

(4分,不少于100字)

八、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1、微写作:

(10分)

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长坂坡一役中,赵云于曹军中杀得七进七出,救得阿斗之后,朝有张飞接应的长坂桥奔来。

此时赵云人困马乏,后有文聘等人率领的上万追兵。

请以张飞的第一人称为叙述角度,描写张飞此时眼中所见场景。

要求:

合理运用人物描写与场面描写,150字以上。

2、大作文:

(5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