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企业管理B卷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13552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企业管理B卷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国际企业管理B卷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国际企业管理B卷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国际企业管理B卷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国际企业管理B卷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企业管理B卷答案.docx

《国际企业管理B卷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企业管理B卷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企业管理B卷答案.docx

国际企业管理B卷答案

试题纸

课程名称:

国际企业管理(B卷)适用专业年级:

07工商管理1、2班

考生学号:

考生姓名: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国际企业跨国经营的最高级形式是( D  )

A.商品出口B.许可证贸易

C.特许经营D.对外直接投资

2.以下属于间接出口方式的是( B  )

A.国外经销商B.贸易公司

C.海外子公司D.对销贸易

3.决定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是( A  )

A.乌拉圭回合谈判B.巴拉圭回合谈判

C.东京谈判D.北京谈判

4.一个社会或群体的民族特征、风俗习惯、语言、宗教信仰、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科学技术、教育、社会结构等的总和称为( A )

A.文化B.法律C.制度D.体制

5.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夫斯蒂特将人们在模棱两可、不确定的场合中感受到威胁的程度及他们试图建立避免不确定性机制的程度称为( D  )

A.权力差距B.价值观的刚性

C.价值观的柔性D.不确定性的规避

6.国际企业的利润和资本不能自由地汇出东道国,这是因为东道国实行了( C  )

A.国有化B.本国化C.外汇管制D.进口限制

7.以下措施属于关税壁垒的是( A  )

A.征收高额进口关税B.许可证制度

C.进口配额D.卫生检疫制度

8.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当产品已经相当普及,销售量趋于稳定时,产品所处的阶段是

(  C )

A.引入期B.成长期C.成熟期D.衰退期

9.如果整个市场为同质市场,则可采取( C  )

A.差异性市场策略B.密集性市场策略C.无差异性市场策略D.市场细分策略

10.契约方式不涉及(B)。

A.提供技术B.股权投资C.提供管理D.提供工艺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特许经营

是一种专业化的许可协议转让给另一家企业,后者(特许专营接受人)有权使用前者(特许专营授权人)的商标、商号名称、专利、诀窍及管理经验,但需支付一定的特许费。

12.国际市场细分

是根据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及其购买行为的差异,把整个市场划分为两个或更多消费者群,从而确定国际目标市场的过程。

13.全球职能组织结构

是按照生产、营销、技术、行政管理等职能分设部门的组织结构。

14.再开票中心

一般是设立在避税地(避税港)的空壳公司。

资金运营型子公司,通常不与所在国市场发生交易,只在各子公司之间进行商品贸易时,处理合同和资金,扮演转帐角色。

15.国际税收

各国政府在其税收管辖范围内对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企业和个人就国际性收益所发生的征税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国与国之间税收权益的协调行为。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无限制的自由贸易可以增加世界生产,即贸易是正和博弈。

对。

(3分)

17.要求所有资产和负债都按照现行汇率进行换算,只有股东权益不按照现行汇率换算,这种折算方法是流动—非流动划分法。

错。

(1分)该种折算法是货币—非货币划分法。

(2分)

18.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绕过贸易壁垒而进入国际市场。

对。

(3分)

19.分公司是指受控于母公司,但它本身是独立法人的公司。

错。

(1分)分公司是指受控于母公司,但它本身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

(2分)

20.重商主义是一种已经过时的理论,在当今的世界已经没有任何的用武之地。

错。

(1分)重商主义有死灰复燃的迹象。

(2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1.企业国际化理论包含哪些内容,各自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企业国际化理论包括企业国际化发展阶段理论;企业国际化网络理论;企业国际化四要素理论。

(1分)

各自的基本观点如下:

企业国际化发展阶段理论:

北欧学者认为企业国际化应该被视为一个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表现为企业对外国市场逐渐提高承诺的连续形式。

并把企业国际化划分为不规则的出口活动、通过代理商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从事海外生产和制造四个阶段,并认为这四个阶段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美国学者罗宾逊把企业国际化划分为国内阶段、出口阶段、国际经营阶段、多国阶段、跨国经营阶段、超国家阶段六个阶段。

日本学者小林规威认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可划分为以母公司为中心的经营阶段、当地经营阶段、区域联系经营阶段、全球经营阶段、全球调配式经营阶段五个阶段。

(3分)

企业国际化网络理论:

瑞典约翰森和麦特森是该理论的代表人物,该理论认为单个厂商的生存依赖于其他企业所控制的资源,企业通过其在网络中的地位来得到这些外部资源,根据该理论,企业群体在特定产业内从事生产、销售及服务等活动构成了彼此的相互依存关系,而企业的国际化正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中逐步建立、发展和完善网络关系的过程,企业国际化的程度又决定了其在国际市场网络中的地位。

(3分)

企业国际化四要素理论:

丹麦学者托宾.佩德森和本特.彼德森提出,该理论认为企业国际成长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该过程由企业内部资源因素和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共同决定,从内部来看,企业的国际化扩张是与其对国际市场的知识和经验积累以及企业所掌握资源的扩大、国际化能力的增强同步发展的过程;从外部环境来看,在既定市场规模中,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越大,他越有能力向国际市场扩张,而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也会促使企业加快国际市场的渗透与国际化进程。

他们还认为,不同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扩张的速度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实质上可以归结为渐进发展的程度问题。

(3分)

22.跨国公司转移价格的目标是什么?

(1)减少跨国公司的整体税收。

(3分)

跨国公司在全球进行生产和销售,可以巧妙的运用所在东道国税收的差异,“避税港”的优惠以及区域性关税同盟的有关规定,降低公司整体的总纳税额。

首先,减少所得税负担。

方法是运用转移价格,把盈利从高所得税率国家和地区转移到低所得税率国家和地区或避税地,从而少缴纳所得税。

其次,减少关税负担。

关税是按从价比例计征的,而且主要是征进口税,因此,卖方公司以偏低价格向买方公司发货,则可以减少纳税基数,从而降低买方公司所应负担的进口关税。

(2)避免限制和风险(3分)

避免外汇风险

在国际经营活动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各国货币的汇率波动所造成的汇率风险,跨国公司为了避免汇率波动的风险或获取汇率差价的利益,可以利用转移价格及支付时间,对其进行变动和调整,即通过提前付款或延后付款来达到目的,也即如果遇到某国货币贬值,则可以调整产品的价格,将汇率的损失转移到该国子公司的利润上,从而减少损失。

逃避外汇管制

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实行外汇管制,对外国公司的利润汇出在时间和数量上作出种种限制,跨国公司可以利用转移价格,通过高价发货,高利贷款等手段来提高处于这些国家的子公司的产品成本,降低其利润,间接的把外汇资金调出。

逃避政治风险

当一国政治动荡时,跨国公司可以对该国子公司实行更高的销售价格和抬高劳务费用,压低子公司出口商品的价格,尽快消耗子公司的积蓄,把财产转移出去。

(3)获取更多红利(2分)

当国外子公司在利润较高时,随之而来的可能会出现东道国政府要求重新谈判进入的条件和政策,分享利益,员工要求增加工资福利待遇,吸引大批竞争者加入该行业,在这些情况下,通过转移价格降低子公司的利润,既可以减轻压力避免矛盾的出现,又有利于公司的整体利益,就合资子公司而言,子公司的利润由合资各方按股权比例进行分配,通过转移价格调走子公司的利润,等于独占了一部分利润,降低了合伙者的利润所得。

(4)获取竞争优势(2分)

跨国公司在国外发展新公司时或加强其原有子公司时,可利用转移价格向子公司优惠供应原料,中间产品,高价收购子公司的产品,通过这种价格补贴可以帮助子公司迅速打开局面,建立信誉,使之在当地获得更大的发展,同样,当子公司遇到有力竞争对手时跨国公司可以发挥其整体优势,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转移价格增强子公司的竞争能力在竞争中取胜,占领更多的市场。

五、案例题(本大题包括23-25三小题,共25分)

迪克孙公司是美国最久的一家公开招股公司。

公司的旗舰产品是常见的2号黄铅笔,该产品于1913年推出,在美国的学生和进行标准测试的人数中人人皆知。

迪克孙公司年销售1亿美元多一点,是美国第二大铅笔制造商.公司历史一直比较辉煌,但在20世纪90年代则是困难重重的10年.一切并不是因为人们不再买铅笔,事实上,在美国,对铅笔的需求反而在加大,1999年美国人总共购买了42亿支铅笔,比1991年增加了53%,但很大比例的铅笔来自中国。

问题自20世纪初开始出现,当时中国制造商以低价铅笔进入美国市场.美国铅笔业奋起与之抗衡,认为中国人以低价向美国倾销铅笔,要求美国政府予以保护.1994年,当国外进口铅笔占据市场的16%时,美国通过了对中国铅笔的严厉的反倾销税,以有效地提高其价格.进口大幅度地下降了,但中国人一直在制造更好地,更廉价地铅笔.在几年以后,进口产品数量回复到征税以前地水平。

不仅如此,1999年,美国制造商在国内销出22亿支铅笔,与1991年地24亿支相比有所下降,与此同时,进口产品则从16%的市场占有率上升到50%以上.中国的进口商首当其冲.美国铅笔业则继续要求政府保护。

2000年年中,美国重新向从中国进口的铅笔征税,在一些品牌的铅笔上进口关税征收额达53%。

同时,迪克孙公司也没闲着,为了努力应对国外产品在价格上的竞争,迪克孙试验了廉价生产铅笔的方法.该公司试图用回收的纸箱做铅笔,但很快因为此种铅笔在卷笔器中的变型而作罢.公司继而对铅笔的木材进行考查,传统的加州熏香松木对除了公司的特等品牌铅笔之外的铅笔来说太过昂贵,如今公司使用产自印尼的价廉木材.因额外成本降低措施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实行,迪克孙开始从韩国供应商手中购买铅笔上的橡皮胶,不再从以往的美国供应商那儿购买。

尽管采取了这些措施,公司仍然继续因进口产品而失去市场份额,到1999年,该公司开始亏本.当迪克孙意识到制成笔的进口比在美国生产要价低时,该公司在墨西哥建立了一家制造厂。

墨西哥建厂的初衷是对美国制笔厂的补充,但在2000年年末,公司意识到必须更主动一些,把很多工作从美国移到墨西哥,削减美国工厂的40个就业岗位.另一个战略转移是在2000年,迪克孙在中国建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这家下属工厂制造铅笔生产过程中的木片.这些木片被运往墨西哥,在那里制成铅笔.铅笔的铅仍由迪克孙的美国国内厂制造,而橡皮则从韩国运来.中国分厂还负责生产和分销一些出售到国际上的产品。

请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23.你认为中国商人何以明显具备铅笔生产的成本优势?

(6分)

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3分);原材料成本低。

(3分)

24.你认为请求美国政府从中国进口的铅笔上征收反倾销税是否是保护美国就业的好手段?

谁会从这些税中受益?

谁受损?

政府有没有可以采取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方式?

(9分)

请求美国政府从中国进口的铅笔上征收反倾销税并不是保护美国就业的好手段,因为征收反倾销稅会使得美国人消费铅笔的成本增加,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会使得美国人消费其他产品的支出减少从而影响其他行业人员的就业。

(3分)从征税中受益的有美国铅笔业从业人员,受损的有美国消费铅笔的大众和中国铅笔业。

(3分)政府可对本国铅笔业给予适当补贴或实行减税政策等。

(3分)

25.迪克孙如今是一家跨国公司,它何以成了一个跨国公司?

成为国际商家对迪克孙来说有什么经济利益?

既然迪克孙公司在中国有制造厂,它为什么不从中国进口成品到美国,而要在墨西哥制造这些铅笔?

(10分)

中国铅笔业的进入迫使美国迪克孙公司走出国门寻找更廉价的原料。

(3分)成为国际商家对迪克孙来说可减少原材料成本,增大市场领域,获取更大利益。

(3分)迪克孙之所以不从中国进口成品到美国而要在墨西哥制造这些铅笔是因为墨西哥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可极大的减少铅笔的制造成本,而从中国进口成品到美国一则会加大运输成本再者铅笔的品质得不到保证(铅不是来自美国、橡皮非韩国制造等)。

(4分)

目录

内容提要

写作提纲

正文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概述………………………………………………4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概念……………………………………………4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方法……………………………………………5

(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意义……………………………………………5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5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模式不固定………………………………5

(二)公允价值的获取………………………………………………………6

(三)固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计量…………………………………7

(四)利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纵………………………………8

三、解决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10

(一)确定积累时间统一计提模式…………………………………………10

(二)统一的度量标准………………………………………………………11

(三)提高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确定方式的操作性………………………11

(四)加强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认识………………………………12

(五)完善会计监督体系……………………………………………………12

参考文献………………………………………………………………………15

 

内容提要

在六大会计要素中,资产是最重要的会计要素之一,与资产相关的会计信息是财务报表使用者关注的重要信息。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业普遍存在资产不实、利润虚增的情况,从而使资产减值问题一度成为我国会计规范的热点问题。

人们也期望通过会计上的法律法规减少信息的不对称,让企业向广大投资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产减值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本文通过对新旧会计准则的对比,针对会计实务中对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处理,分析资产减值准备在会计实务操作中的存在的问题,并对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阐述了资产减值准备提取在实务操作中面临的境况。

从资产减值准备入手,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分析,提出了计提标准不恰当,计提时间未作统一规定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分析方法等对策。

 

写作提纲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概述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概念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方法

(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意义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模式不固定

(二)公允价值的获取

(三)固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计量

(四)利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纵

三、解决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一)确定积累时间统一计提模式

(二)统一的度量标准

(三)提高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确定方式的操作性

(四)加强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认识

(五)完善会计监督体系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问题的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日益完善,大众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要求也逐步提高。

而市场经济的完善,竞争的加剧,企业对其交易方会计信息要求也提高,国家为了宏观调控的需要,也需要企业提供大量真实的会计信息。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是不可逆性的规定。

按照财务会计的谨慎性原则,预期不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就不应列入资产,预期不会带来原预计额的经济利益的资源要折扣后列入资产,即减除预计减值后的部分才是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

本文通过对我国会计准则中的资产减值准备会计问题的研究,理论上提高企业对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的认识,促进企业完善企业相关会计核算,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对于完善我国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准则提出建议,促进我国资产减值准备准则完善。

实践中,这一研究旨在加强企业对与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准则的认识,完善企业会计核算,提示相关部门就准则中不完善的地方加强对企业的监督。

以下就是我的论文。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概述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概念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回收金额,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是指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固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

其中,处置费用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减值,应依据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损的某些迹象,如果存在任何一种迹象,企业应对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正式估计。

企业的固定资产可按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

对于可收回金额须以相关技术、管理等部门的专业人员提供的内部或外部独立鉴定报告,作为判断依据。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方法

大部分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主要包括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范围包括市场价格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固定资产。

计提方法是按单项资产计提。

1、计提公式:

减值准备=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

2、全额计提情况:

①长期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

②虽然固定资产尚可使用,但使用后产生大量不合格的固定资产;

③已遭损毁,以至于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

④其它实质上已经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固定资产。

需要注意的是,已经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

(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意义

固定资产减值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存在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以及其他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

当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时,确认固定资产发生了减值,这是就要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从而调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使账面价值真实客观地反映实际价值。

计提减值准备使得企业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制定的财务政策更加稳健。

而从信息的使用者角度出发,适时考虑无形损耗,更精确计量了期末资产的价值,同时也剔除了虚增的利润,降低了财务风险,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计提减值准备是对固定资产折旧的有益补充,它的实施也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财务政策更加稳健。

现在,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利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及时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减值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确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模式不固定

固定资产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发现,企业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的时间“年度终了”较好掌握,但是“定期”会计制度没有说明,这就给企业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使企业在操作的时候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财务人员可以随意制定计提时间,造成虚假信息泛滥,误导投资,也使企业之间提供的相关信息缺乏了可比性。

企业的会计行为受会计准则等制度规定的约束,但是会计准则在具有统一性和规范指导作用的同时还兼有一定的灵活性,给会计人员区别不同情况留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和判断余地,如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存在多种备选的会计方法或可由会计人员做出不同的判断。

准则的灵活性是为了让更多的企业从实际出发,多种会计处理方法并存,为企业进行会计操纵提供了可乘之机,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选择会计方法,操纵会计报表。

(二)公允价值的获取

对于固定资产减值而言,公允价值的获取有难度,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

“在公平交易,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的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可见,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反映的是现值,其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公平交易的市场而不是其它主体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认定。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会提高资产减值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尽管我国市场经济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非市场化的因素依然很多,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依赖的“成熟市场经济”相距甚远。

部分市场仍然处于垄断状态,竞争不充分,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不能反映市场的公允性,我国目前的资产信息、价格市场不健全,不能定期、及时地公开各种资产的最新市价,因此公允价值难以得到合理的确定,不同市场上所反映出来的市场信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价格难以真正反映价值,准则对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规定过于笼统,没有明确划分不同性质的资产所使用的计量属性,企业资产按照其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待出售和处置或者持有的目的就是为了出售并且有公平市场价值的资产,如可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及投资性房地产等;另一类是基于持续经营的假设,通过持续使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资产,这类资产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如企业的生产设备和产房等固定资产,这类资产即使有公平的市场价格,但由于这类资产在正常经营条件下是不会被出售或处置的,因此,其相应的市场价格与其特定主体价值的计量是无关的,其价值取决于其未来所能实现的经济利益的折现值。

即同一生产设备在不同企业的不同经营管理水平下其特定主体价值是不一样的。

因此,如果笼统的运用公允价值和现值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并取其高者,不仅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也会降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在单个企业的经营环境恶化和经营管理水平下降的条件下,企业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可能会大于账面价值,账面价值可能大于现值,此时,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要求来看,企业应该以现值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来计提资产减值,这正是投资者决策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但是,按照准则规定,企业完全可以已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大于资产的账面价值为由不计提减值,而不对现值进行估计。

而此时,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的资产价值不仅没有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也损害了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所获得的信息本身可能就是不完整的,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的难度,造成了投资者的决策失误。

(三)固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计量

固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计量难度较大,新准则规定: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来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

”可见,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准确性取决于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确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但是,对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的确定很难把握。

主要表现在:

1、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具有很大不确定性。

新准则规定:

“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的取得是需要企业管理层在合理和有依据的基础上对固定资产剩余使用寿命内整个经济状况进行最佳估计,其中预计的固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当包括:

固定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预计产生的现金流入如销售量,以及售价的预测;为实现固定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入所必需的预计现金流出(包括为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发生的现金流出)如设备购置、厂房构建的预测;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固定资产收到或者支付的净现金流量如处置收入、处置费用公允价值的预测。

而这些预测,一方面需要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和估计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需要企业的管理当局具有较高的现金流量管理水平,对于我国而言中小企业占据着市场经营的主体,而中小企业的企业规模小、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但凡是中小企业,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户自主经营,使资本追求利润的动力完全体现在经营者的积极性上。

由于经营者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反应灵敏,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治理权合一,既可以节约所有者的监督成本,又有利于企业快速作出决策。

其次,中小企业员工人数较少,组织结构简单不会单设部门去管理现金流量,这样一来,对于企业的财务信息就会造成不确定,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