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单元复习题七套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13447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70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单元复习题七套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化学单元复习题七套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化学单元复习题七套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化学单元复习题七套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化学单元复习题七套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单元复习题七套答案.docx

《化学单元复习题七套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单元复习题七套答案.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单元复习题七套答案.docx

化学单元复习题七套答案

化学单元复习题七套(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内容概述】

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引导我们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特点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进一步介绍化学以及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让我们初步接触化学实验,感受实验的重要性,熟悉基本的实验操作,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目标】

重点: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3.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4.实验室中药品的取用。

5.实验室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难点: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3.实验室中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的洗涤等基本操作。

4.培养观察、分析及实验操作能力。

【命题分析】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中考的必考的知识点,该考点的命题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经常将其与“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化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变化时的现象和能量的变化”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内容比较接近生活实际。

中考将保持这一特点,综合初中阶段的各个知识,结合生活实例考查这一知识点的可能性较大。

2.基本实验操作是本单元的重点,是中考必考内容主要考查的法师有根据提供的仪器图形考查识图及使用能力、考查对错误操作的识别、以实验装置图组合起来考查实验基本技能,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是太大,解题时要注意细节。

中考中将常见仪器和基本操作以图形或文字表述,将会成为考查学生能力的重要方式,成为新热点。

【中考解读】

中考常考考点

难度

常考题型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

选择题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

选择题

3.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

选择题

4.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

选择题、实验探究题

5. 常用化学仪器

★★

选择题、实验探究题

6.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选择题、填空题

【考点详览】

考点一物质的变化

1.(2020•甘肃)下列发生在身边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B.粮食酿酒C.酒精挥发D.钢铁生锈

【答案】C

【解析】A、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不符合题意。

B、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不符合题意;

C、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符合题意;

D、钢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不符合题意;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2.(2020•西藏)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体现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食醋用于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铜丝用于制作导线

【答案】C

【解析】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物理性质,具有吸附性,选项错误;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的物理性质,升华时吸热.选项错误;

C、食醋用于除去水壶中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醋酸能和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醋酸盐,为其化学性质,选项正确;

D、铜丝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为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考点三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3.(2019•聊城)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

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D.获得结论

【答案】B

【解析】A、“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是提出问题,故选项错误。

B、“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猜想与预测,故选项正确。

C、“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属于进行实验,故选项错误。

D、“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是获得结论,故选项错误。

考点四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4.(2020•枣庄)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图1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B.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84%

【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不符合题意;

B、蜡烛燃烧过程中,氧气含量逐渐降低,说明蜡烛燃烧需要氧气,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氧气体积分数降到16%时,故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蜡烛熄灭后,容器中氧气含量占16%,其它气体占84%,其它气体包括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故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不可能为84%,符合题意。

考点五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

5.(2020•金昌)

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下列仪器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是

A.试管B.量筒C.集气瓶D.烧杯

【答案】A

【解析】A、试管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符合题意;

B、量筒不能加热,不符合题意;

C、集气瓶不能加热,不符合题意;

D、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上石棉网,不符合题意。

考点六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6.(2020•柳州)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D

【解析】A、将铁钉放入试管时,将试管水平拿着,然后将铁钉置于试管口,再缓缓使试管直立,使铁钉缓缓滑至试管底部,不符合题意;

B、为防止失火,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不符合题意;

C、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试管倾斜,标签要向手心,瓶塞要倒放,不符合题意;

D、读液体体积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相平,符合题意。

【真题再现】

1.(2020•柳州)柳州螺蛳粉是我市的一张美食名片,下列制作工序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大米磨碎B.粮食酿醋C.清洗螺蛳D

称重包装

【答案】B

【解析】A、大米磨碎的过程中,改变了大米的形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A错误;

B、粮食酿醋的过程中,粮食不断发酵,生成了醋,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正确;

C、清洗螺蛳的过程中,只是洗去了表面的杂质,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错误;

D、称重包装的过程中,只是将食品打包称重,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错误。

2.(2020•泰州)下列物质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钨制作灯丝B.用铝制作导线C.石墨制铅笔芯D.用焦炭冶炼铁

【答案】D

【解析】A、用钨作灯丝,利用钨的熔点高,属于物理性质,A错。

B、用铝制作导线利用铝的导电性好,属于物理性质,B错。

C、石墨制铅笔芯是因为石墨质软,属于物理性质,C错。

D、焦炭冶炼铁,利用焦炭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D正确。

3.(2019•湘西州)在实验室中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

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重要环节()

A.提出假设B.进行实验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

【答案】B

【解析】A、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而不是提出假设,故选项错误。

B、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故选项正确。

C、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而不是收集证据,故选项错误。

D、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而不是得出结论,故选项错误。

4.(2019•淄博)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得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蜡烛熄灭是因为容器内的氧气全部被消耗

C.蜡烛熄灭后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D.蜡烛熄灭的原因是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答案】D

【解析】A.蜡烛熄灭后装置内还有部分气体,说明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不会全部是氧气,说法错误;

B.当氧气体积分数减小到16%时,蜡烛熄灭,说明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说法错误;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小于84%,这是因为空气中除去氧气和二氧化碳外,还含有稀有气体等物质,说法错误;

D.当氧气体积分数减小到16%时,蜡烛熄灭,说明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说法正确。

5.(2019•桂林)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是()

A.量筒B.试管C.集气瓶D.锥形瓶

【答案】A

【解析】A、量筒用于准确一定量量取液体的体积,故选项正确。

B、试管不能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故选项错误。

C、集气瓶不能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故选项错误。

D、锥形瓶不能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故选项错误。

6.(2020•长春)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A、不能使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图示错误。

B、给固体加热试管口要倾斜向下防止加热的固体放出水蒸气,在试管壁上遇冷液化成小液滴,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底部骤冷,炸裂试管,图示错误。

C、给液体加热图示正确,符合题意。

D、熄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而应该盖灭,图示错误。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内容概述】

本单元用三个课题从我们非常熟悉的空气、氧气入手,通过生活中的切身感受,从我们已掌握的知识结构开始,围绕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与生产和生活的关系等方面。

展开一系列探究、讨论、调查与研究等活动。

本单元是中考必考内容,主要考查空气的成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氧气的性质和制法及有关实验现象的分析与描述,以及对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分解反应、催化剂等概念的理解。

【学习目标】

重点:

1.空气的组成,成分与性质及其作用,空气污染的危害与空气保护。

2.测定空气中氧含量的实验原理。

3.纯净物、混合物、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分解反应、催化剂等概念。

4.氧气的性质与实验室制取的方法。

难点: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过程。

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3.催化剂的作用与特点。

【命题分析】

1.空气的成分及用途,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偶尔也会在填空题与简答题中涉及,主要考查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体积分数,氮气、氧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并且考查“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细节。

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通常在选择题中结合社会热点(如雾霾等)考查。

考查主要内容空气污染物的判断、导致空气污染的做法、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判断、PM2.5等,中考在考查这一部分内容时会在题目的提问上发生一些变化,但内容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相对简单。

3.氧气的性质,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偶尔也会在简答题中涉及,主要考查常见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但内容相对单一简单。

4.氧气的制备,主要考查制取气体所需的药品、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检验方法、验满方法、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气体的净化和干燥方法以及装置的连接等。

考查的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和实验题。

在中考中这是一个分数较大的题目,主要围绕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和判断、气体的检验、气体的净化和干燥以及实验注意事项为主,考查内容及形式多变,有一定的拓展度。

【中考解读】

中考常考考点

难度

常考题型

1.空气的组成

★★

选择题

2.纯净物与混合物

★★

选择题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

选择题、实验探究题

4.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

选择题、填空题

5.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

选择题、实验探究题

6.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

选择题

7.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

选择题、实验题

8.催化剂的概念

★★★★

选择题、实验探究题

9.分解反应的判断

★★

选择题、填空题

【考点详览】

考点一空气的成分及用途

1.(2020•柳州)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甲”代表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答案】A

【解析】A、氮气约占78%,故“甲”代表的是氮气,符合题意;

B、氧气约占21%,故“乙”代表的是氧气,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约占0.031%,故“丙”代表的是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约占0.939%,故“丙”代表的是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不符合题意。

考点二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2.(2020•宜昌)“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发电方式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太阳能发电B.风力发电C.潮汐力发电D.燃煤发电

【答案】D

【解析】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潮汐发电都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煤炭发电生成二氧化硫,烟尘等污染物,污染空气。

考点三纯净物与混合物

3.(2020•盘锦)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氯酸钾B.不锈钢C.自来水D.空气

【答案】A

【解析】A、氯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

B、不锈钢中含有铁、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

C、自来水中含有水和消毒剂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

D、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

考点四氧气的性质、用途

4.(2020•阜新)下列有关氧气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气极易溶于水

B.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气体

C.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氧气由2个氧原子构成

D.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和航空航天等都要用到氧气

【答案】D

【解析】A、氧气不易溶于水,故A说法不正确;

B、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故B说法不正确;

C、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每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故C说法不正确;

D、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和航空航天等都要用到氧气,故D说法正确。

考点五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5.(2020•兴安盟)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答案】B

【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考点六氧气的制取

6.(2020•山西)小红和同学们完成了实验室制取氧气和验证氧气性质的实验,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思考。

请结合图文信息完成下列任务。

(1)图1: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给试管预热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图2:

当气体从b端进c端出时,可收集到的一种气体是_____________(写名称)。

(3)图3:

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___________时,插入集气瓶中。

【答案】

(1)铁架台使酒精灯的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

(2)氧气/二氧化碳(合理即可)

(3)火柴快燃尽

【解析】

(1)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给试管预热的操作是使酒精灯的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装置的试管中有棉花,所以是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当气体从b端进c端出时,收集的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则气体是氧气或二氧化碳;

(3)实验的目的是让铁丝反应,所以应该尽可能让火柴燃烧的彻底一些,不让火柴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点燃火柴后,铁丝插入集气瓶中的适宜时刻是:

待火柴快燃尽时,从瓶口往下缓缓伸入瓶中。

考点七催化剂

7.(2020•抚顺)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

D.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只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答案】C

【解析】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能减慢反应速率,故选项错误;

C、催化剂在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正确;

D、过氧化氢分解可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也可选择其他物质做催化剂,故选项错误。

【真题再现】

1.(2020•昆明)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

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气体是

A.N2B.CO2C.O2D.稀有气体

【答案】C

【解析】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

2.(2020•大连)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干冰B.河水C.碘酒D.黄铜

【答案】A

【解析】A、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B、河水中含有水、泥沙、可溶性杂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碘酒是碘溶解在酒精中形成

混合物,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含有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3.(2020•雅安)下列物质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产生大气污染的是()

A.NO2B.CO2

C.SO2D.可吸入颗粒物

【答案】B

【解析】A、NO2是空气污染物;

B、CO2不是空气污染物;

C、SO2是空气污染物;

D、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污染物;

4.(2020•鄂州)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助燃,可作燃料

B.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细铁丝在空气中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D

【解析】A、氧气能助燃,但不具有可燃性,不可作燃料,故选项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错误;

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氧气的浓度不够,故选项错误;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正确。

5.(2020•营口)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答案】C

【解析】A、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冒出浓烈的白烟,生成白色粉末,选项A错误;

B、描述实验现象时,只需要客观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因此不能说生成四氧化三铁,出现生成物的名称就是实验结论,应改为生成黑色固体,选项B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选项C正确;

D、硫在氧气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的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选项D错误。

6.(2020•淮安)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

科学。

根据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在试管口放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

(3)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探究石蜡燃烧

产物,应选择装置B与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组合。

收集过程中,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

【答案】

(1)集气瓶

(2)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3)EF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

【解析】

(1)图中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

集气瓶;

(2)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氧气,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故适用于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试管口放棉花团的作用是: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了不影响对石蜡燃烧产物的干扰,收集的氧气应干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可用浓硫酸进行干燥,为了得到干燥的氧气,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应选择B与F、E;

氧气验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

7.(2020•东莞)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中,应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B.二氧化锰只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C.加入二氧化锰可以增加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质量

D.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答案】D

【解析】A、二氧化锰不是在任何反应中都可以作催化剂,催化剂不一定就是二氧化锰,其它的物质也可以作催化剂,如硫酸铜溶液、氧化铁也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锰也可以作其它物质反应的催化剂,如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量,加入二氧化锰不能增大过氧化氢分解的氧气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二氧化锰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反应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内容概述】

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

课题1“分子和原子”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能够重新组合。

课题2“原子的结构”讲解了原子的构成和核外电子排布知识,进一步介绍了相对原子质量。

课题3“元素”学习了元素和元素符号,简单介绍了元素周期表。

本单元是学习化学微观世界的基础。

其中,分子、原子的性质,应用原子、分子的性质解释有关的宏观现象,原子的构成,离子的形成,以及元素概念的理解及元素符号的写法是中考的重点。

【学习目标】

重点:

1.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

分子,原子,离子。

2.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

轻小动距。

3.原子的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4.相对原子质量。

5.元素及元素符号的概念。

难点:

1.原子的结构及核外电子排布。

2.运用分子,原子的性质解释有关的宏观现象。

3.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理解。

4.元素符号的理解记忆。

【命题分析】

1.本单元知识中物质与元素、原子、分子以及离子的区别和联系等均是中考的热点,特别是与之相关的高科技信息题是近几年中考的命题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