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论莫言小说的乡土情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95351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浅论莫言小说的乡土情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论文浅论莫言小说的乡土情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论文浅论莫言小说的乡土情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论文浅论莫言小说的乡土情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论文浅论莫言小说的乡土情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浅论莫言小说的乡土情结.docx

《论文浅论莫言小说的乡土情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浅论莫言小说的乡土情结.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文浅论莫言小说的乡土情结.docx

论文浅论莫言小说的乡土情结

 

专业学位论文

 

论文题名:

浅论莫言小说的乡土情结

 

专业:

汉语言文学

年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3年8月

 

中文摘要

在当代中国小说中,莫言的小说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莫言的小说从乡土情结出发,以爱恨交织的情感独树一帜。

他的小说充满魔幻与现实的意味,但莫言始终以母亲、大地、顽强的生命力为主要表现对象,构成了乡土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土情结对莫言小说的作用:

一是乡土情结是莫言小说素材的重要源泉;二是莫言的乡土小说是对历史的佐证。

关键词:

乡土情结;母亲;土地;生命力

 

Abstract

IncontemporaryChinesenovels,thenovelswrittenbyMoYanachievedremarkableliteraryachievements.Hisnovelsstartfromlocalemotion,whicharefullofbothaffectionandhatred,withtherealityof“magic”composition.ThelocalemotionalnovelswrittenbyMoYanconsistofmothers,landsandstronglives,whichareofgreatimportanceinhisnovels.Thelocalemotionisvaluableintwoaspectsofhisnovels:

oneisthatthelocalemotionaffordsplentyofsourcematerialsforMoYan;anotheristhatthenovelsfilledwithlocalmotionsbecomepartofChinesehistory,andexplainthehistory.

KeyWords:

Thelocalemotion;Mother;Land;Vitality

 

目录

引言1

一、莫言小说的乡土特征1

(一)莫言小说的创作立场根源于民间2

(二)莫言小说的乡土特征2

二、莫言小说乡土情结的表现3

(一)哺育生命的母亲3

(二)孕育生命的土地5

(三)顽强的生命力7

三、乡土情结对莫言小说的意义8

(一)乡土情结是莫言小说的素材源泉8

(二)以乡土情结为根源的莫言小说对历史的佐证9

结论9

注释10

参考文献10

致谢11

附录11

浅论莫言小说的乡土情结

指导教师:

引言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此殊荣是对莫言在文坛上所做贡献的肯定。

自80年代以来,莫言的小说便在魔幻与现实中穿梭,在狂欢与理性中思考,但始终不变的是小说的创作以乡土为本源,从乡土中孕育而生,最终又回归于乡土。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情结指的是一群重要的无意识的组合,或者是一种藏在一个人神秘状态中的强烈而无意识的冲动。

弗洛伊德认为:

“情结是一种受意识压抑的而持续存在无意识中活动的,以本能冲动为核心的欲望。

”[1]可见,乡土情结是生活所赋予给个人无法忘却的记忆。

莫言的大部分小说之所以会以故乡高密县东北乡为发源地,是因为他的生活中大部分记忆碎片都来源于他的故乡,那里有他的悲欢离合,有对故土的热恋,有对故乡亲人的记忆……莫言认为,故乡情结,故乡记忆,毫无疑问是一个作家的宝库。

原因在于:

第一,故乡与母亲紧密相连;第二,故乡与童年紧密相连;第三,故乡与大自然紧密相连。

因此,本文结合作者的生活轨迹来浅析莫言小说的乡土情结,主要是从莫言小说的乡土特征、乡土情结的表现以及乡土情结对于莫言小说的意义的角度写起。

1、莫言小说的乡土特征

莫言大部分小说是从高密县东北乡展开,这是一个古老、苦难的农村,而它的文化与它的苦难一样恒久、绵长。

莫言小说描绘着这里最基本的生活形态:

吃喝、生育、母爱、战争……因此,他的创作立场根源于民间,对故乡的情感是爱恨交织但爱远大于“恨”。

(1)莫言小说的创作立场根源于民间

莫言曾经在“小说家论坛”上提出自己的写作立场:

“我不是代表老百姓写作,而是作为老百姓写作。

”[2]不难发现,他的大部分作品,如《丰乳肥臀》、《记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透明的红萝卜》、《四十一炮》等发生在偏远、闭塞、落后的高密县东北乡。

在20岁之前莫言生活在高密县东北乡,因此,对故乡的人、事、物十分熟悉,这成为他以后写作的题材来源,如《丰乳肥臀》中的上官鲁氏、《四十一炮》中的母亲都带有作者母亲的烙印;又如《记三十一年前的一次长跑》,这部短篇小说是莫言对童年生活的叙述。

年少时,莫言的文学才华便显露出来,但因为对学校领导的出言不逊,又恰逢“十年”动乱的到来,莫言便早早的离开校园。

所以说,莫言的小说是作为老百姓而写作。

莫言小说的创作立场根源于民间,不仅体现在题材取源民间,更体现在价值观念方面。

民间是一个比国家更为宽泛的概念,莫言的小说是对民间苦难与幸福的描写,而这种描写更多的是对人物精神的升华,如《丰乳肥臀》中对母亲上官鲁氏的描写:

“娘双膝跪地,手抓着盆沿,双肩起伏,脖子探出又缩进,那么可怕那么惊人的美丽,那么庄严的雕像。

”这是对母亲上官鲁氏的赞美。

上官鲁氏不仅是食物的提供者,而且其本身就是食物。

她用自己的胃去作盛食物的容器,之后通过呕吐将食物提供给子女。

而自己的胃却最终失去了消化的本能。

对于这样一个苦难母亲,除了泪眼婆娑似的同情,更多的是赞美和敬佩。

又如《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黑孩,又瘦又小,营养不良,却跟着大人生产队,于是生产队长惊叹道:

“黑孩,你这个小狗日的还活着?

”这表现了黑孩顽强的生命力,是对生命力张力的表现,也是对顽强生命的赞叹。

莫言小说与民间紧密相连,从形式到内容,从题材到价值观念,使莫言的小说具有独特的乡土特征。

(二)莫言小说的乡土特征

乡土小说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鲁迅、赵树理以及贾平凹等。

鲁迅的乡土小说大都起源于“鲁镇”,农民、知识分子、地主、官僚等是其主要描写对象,代表作品如《阿Q正传》、《祝福》、《故乡》等都是以乡土题材为主。

鲁迅的精神视角高于百姓层面,对蒙昧、封建、落后的民众进行“智”的启蒙,对开化者进行褒奖,对未开化者进行批判,“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所以,鲁迅的乡土小说是站在高于百姓层面、以批判国民性为主的小说。

赵树理所处的时期是新中国建设时期,人民情绪高涨,百废待兴,因此,他的乡土小说体现的是对故乡无限的眷恋与热爱。

贾平凹的乡土小说则是从高度关照百姓的角度出发,他以一个“乡下人”和“边缘人”的身份进行写作,但又与都市生活显得格格不入,于是创作《废都》。

莫言小说的乡土特征则表现在对故乡的爱恨交织、留念与逃离、反感中夹杂着眷恋,这不同于鲁迅对未开化人民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也不同于赵树理对故乡的迷恋与热爱,更不同于贾平凹对城市的逃离而又处于“边缘人”身份的痛苦。

莫言经历着“生活在故乡”到“渴望逃离故乡”,而在“逃离故乡”之后,又“迷恋故乡”、“回到故乡”。

如《四十一炮》中对“我”渴望肉的描写,《丰乳肥臀》中对乔其莎为了获得食物而丧失尊严最后撑死的描写,这些反映了饥饿和贫穷使得莫言在年少的时候渴望逃离故乡,但故乡的温情与美好又使他渴望回到故乡,正如他在《会说话的墙》中写道:

“故乡如一个巨大的阴影,依然笼罩着我。

两年后,当我重新踏上这片土地时,我的心情竟是这样的激动。

当我看到满身尘土、满头麦芒、眼睛红肿的母亲艰难地挪动着小脚从打麦场迎着我走来时,一股滚热的液体哽住了我的喉咙,我的眼睛里饱含着泪水……那时候,我就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了故乡对于一个人的制约。

对于生你养你、埋葬着你的祖先灵骨的那片土地,你可以爱它,也可以恨它,但你无法摆脱它。

”因此,正是这种爱恨交织的情感,使得莫言小说的乡土情结烙上了不一样的印记。

2、莫言小说乡土情结的表现

莫言小说的乡土情结表现在故乡的人、事、物上,人是具有丰富情感的,而事和物也被赋予生命的意义,具体表现为伟大哺育生命的母亲、贫瘠但孕育生命的土地以及依赖这片土地生存而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人。

(1)哺育生命的母亲

母亲是一个伟大的字眼,虽然莫言不直接提母亲,但在其作品当中依然可见。

莫言在《会唱歌的墙》一文中,写到母亲的苦难:

“母亲晚年,我们的条件有了好转,但她的病日渐沉重,终于不治。

母亲这辈子,没享过一天福,吃过的苦是现在的人难以想象的。

晚上要生孩子了,中午还在打麦场上干活,刚生完孩子,半夜三更,天降暴雨,麦子还在场上,扯一条毛巾包住头,就到场里帮着抢场,动作稍微慢一点,还要受到呵斥。

至于吃的,几十年来,大家都吃不饱,她更吃不饱,上有老,下有小,好吃的根本就进不了她的口。

”这是莫言对现实生活中母亲的叙述。

在现实生活中,母亲任劳任怨,吃不饱,穿不暖,干活却从未偷懒。

从上面这一段文字可以看出莫言对母亲苦难一生的同情,同时,也体会到莫言对母亲的感情极深。

《丰乳肥臀》是莫言用来赞颂母亲的典型的作品,在作品的卷首赫然写着“谨以此书献给母亲”[3]。

在这部作品中,母亲上官鲁氏为了全家人的生存,不惜以自己的胃作为容器,偷取食物;同时,哺乳着金童、玉女,使得生命得以延续。

上官鲁氏四处借种只为生得男孩得到婆婆上官吕氏的尊重,但最后夺得“家族话语权”的上官鲁氏以暴力打死了婆婆,因为疯癫后的婆婆咬噬孙女的耳朵,这种吃人的恶行惹起了上官鲁氏的暴力报复。

上官鲁氏是值得人们尊敬的母亲,一方面,孕育生命、养育生命,同时,又在保护生命;另一方面,出生在广袤贫瘠土地的鲁氏,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而是任劳任怨,维持着家庭的正常运转。

在《四十一炮》这部小说中,母亲也是一个受尽苦难等着丈夫归来的女性,对“我”的管教极严,很少吃肉,以至于“我”饥饿的时常想起野骆驼姑姑。

虽然如此,但母亲也不吃肉,而是省吃俭用盖起了村中的一座大房子。

在《四十一炮》中,母亲是倔强的,但却是“刀子嘴,豆腐心”,想念着父亲。

这些作品的共同特征是描绘了一个苦难的母亲,但在苦难当中顽强生存。

正是夹缝求生的母亲形象,展示了贫穷、落后的乡土气息。

土地虽然贫瘠,但人的意志顽强,凸显了乡土上那孜孜不倦的生命力。

正如莫言所说:

“一旦把母亲和大地联系在一起,我的眼前便一望无垠地展开了高密东北乡广袤的土地,清清的河水在那片土地上流淌,繁茂的庄稼在那片土地上生长……母亲其实也是大地之子,母亲并不是大地,但母亲具有大地的品格,厚德载物、任劳任怨、默默无言、无私奉献、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之至哉,所以为母亲歌唱,必须为大地歌唱。

因此歌唱母亲就是歌唱大地。

”[5]所以说,哺育生命的母亲是莫言小说乡土情结的重要表现,而土地也是其重要表现之一。

(2)孕育生命的土地

土地是莫言小说的重要承载物,是孕育生命的河床,也是贫瘠困苦产生的源头。

中国人历来重视土地,从古老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现代化机械的播种、收割,从未离开过土地。

在莫言小说中,与土地相关的是饥饿与农民。

1.饥饿

饥饿,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在古代,风调雨顺之时,秋季收获颇丰;而遇到天灾人祸之时,秋季便颗粒无收。

莫言生活的年代恰逢新中国百废待兴之时,再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和“十年动乱”,饥饿是那个时代人们共同的烙印。

莫言在散文《吃事三篇》中,对“饥饿”进行了细致的描述:

“在我的脑袋最需要营养的时候,也正是大多数中国人饿得半死的时候……因为生来就吃不饱,所以最早的记忆就与食物有关。

一九六零年春天,在人类历史上恐怕都是一个黑暗的春天。

能吃的东西似乎都吃光了,草根、树皮、房檐上的草。

村子里几乎天天死人。

都是饿死的。

起初死了人亲人还呜呜哇哇地哭着到村头土地庙里去注销户口,后来就哭不动了,抬到野外去,挖个坑了事。

很多红眼睛的狗在旁边等待着,人一走,就扒开坑吃尸。

”在经历了如此残酷的现实生存命题之后,莫言便将饥饿作为自己的素材写进小说里。

在《丰乳肥臀》中,上官鲁氏一家饱受饥饿的煎熬与折磨,特别是对乔其莎追逐食物的描写,让人觉得触目惊心:

“她的双眼,贪婪地盯着那个馒头。

夕阳照着她水肿的脸,像抹了一层狗血……她凭着动物的本能追逐着馒头。

”而对乔其莎为了食物而丧失尊严和人格的描写更是让人撕心裂肺:

“她像偷食的狗一样,即便屁股上受到沉重的打击也要强忍着痛苦把食物吞下去,并多吞几口……所以任凭着张麻子发疯一样地冲撞着她的臀部,她的前身也不由地随着抖动,但她吞咽馒头的行为一直紧张地进行着……馒头咽得她喉咙胀痛,她像填过的鸭一样伸着脖子。

张麻子为了不脱出,一手揽着她的腰,一手从裤兜掏出一个挤扁了的馒头,扔到她的面前。

她前行,弯腰,他在后面挺着腰随着……”

在《四十一炮》中,罗小通对于肉的迷恋更是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以至于他可以超越正常的伦理价值观念:

只要有肉吃,他愿意放弃母亲,站到野骆驼姑姑的那一边。

所以,饥饿是莫言乡土小说的一大表现,因为饥饿带给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共同的记忆,处于这样的立场写作,才能凸显生命的张力与伟大,人与饥饿搏斗,却倒在食物的链条当中,不自觉的失去人的意识,而在精神上的匮乏更会让人手足无措。

2.农民

农民与土地相连,是挖掘土地生产力的代表。

他们是伟大的耕作者,但同时,也是凄楚的受难者。

最早描写农民的作品是《诗经》,如《硕鼠》等;乡土小说作家如鲁迅、赵树理、沈从文也都写过农民。

鲁迅对笔下的农民抱有深刻的同情,但同时,对他们的愚昧与顽固,还带有强烈的少见的批判精神;沈从文在《边城》里描绘出农民的淳朴与赤诚;赵树理在《小二黑结婚》中写出了农民“新鲜”。

莫言小说中的农民形象不同于以上作家,他笔下的农民主要包括:

一是典型的地地道道的农民;二是在这片热土上的土匪头头;三是任劳任怨的妇女形象们。

典型的地地道道的农民有如《四十一炮》中的老兰,《生死疲劳》里的蓝脸,《丰乳肥臀》里的上官寿喜等。

这类农民憨厚朴实,一生以务农为生。

莫言在《会唱歌的墙》当中曾经写道:

“他扬言人民公社是兔子尾巴长不了。

”这里的“他”指的是莫言的爷爷,是蓝脸的原型。

莫言一生对爷爷非常尊敬,是因为爷爷讲实话、办实事。

而五六十年代的人民公社确实最终以“夭折”破产。

在这片热土上的土匪头头或类似有“匪气”的人物形象有《红高粱》里的抗日英雄余占鳌,《丰乳肥臀》里的参加武装队司马库,以及《檀香刑》中誓死不屈的英雄人物孙丙。

这类人物是善恶共体,并没有像传统小说对英雄人物的一味的褒奖,而是将他们性格中矛盾性刻画出来。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物并没有拯救中国的宏伟理想,只是为了生存。

在那个时代,不乏有着这样想法的人,因此,作者是尊重历史原貌的。

任劳任怨的妇女形象,最典型的是《丰乳肥臀》中的上官鲁氏,默默耕耘,不抱怨,不偷懒,是生命的缔造者;还有《四十一炮》中的孙媚娘,敢爱敢恨;以及《红高粱》中天不怕地不怕“奶奶”,这些都是莫言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塑造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因此,如果说哺育生命的创造者是母亲,那么,孕育生命的舵手就是农民。

(3)顽强的生命力

在莫言的小说当中,不仅包括人与命运、与自然的抗争,而且还包括动物与自然界的抗争。

这里主要阐述莫言小说当中人与命运、自然的抗争。

鲁迅笔下的小人物往往被命运玩弄于鼓掌之间,地位卑微,进行斗争却最终不自量力,以悲剧收场,如孔乙己成为大家的笑料;祥林嫂的斗争更是徒劳无益,对自己命运的悲惨叙述最终成为了人们轻描淡写的谈资;而成年后的闰土更是觉得生命不过如此而已。

这些结局都是鲁迅笔下的看客模式,吃与被吃模式的反应,只有冷色调、灰色调甚至是黑色调。

赵树理的小说是喜色调,总是赋予一派欣欣向荣之景,生命呈昂扬向上的姿态生长,但“文艺服从于政治”的意味较浓。

莫言笔下的生命力不同于鲁迅和赵树理,他的生命力总是顽强和富于反抗,最终的失败也只是表现为力量的消失,但不会有太多的暖色调,基本上以灰色调为主。

莫言小说一般发生在极端的条件之下,如《丰乳肥臀》和《四十一炮》都发生在贫穷饥饿、食不果腹的年代;《透明的红萝卜》发生在物资匮乏、小孩充当劳动力的年代。

但在这些艰苦的年代当中,人们没有畏缩,而是凭借自己所拥有的智慧、劳动和辛勤付出去战胜一切。

也许人物的结局是悲惨的,但斗争的过程会让读者感到生命的伟大与感动。

如《丰乳肥臀》当中的鲁氏,凭借自己的劳动和储存食物的胃养活了一大家子人;《四十一炮》中的母亲也凭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养活了罗小通;《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黑孩是个没人疼的哑巴,承担着自然与家庭的双重压力,但他不仅生存了下来,还以自己独有的无声的方式承担着社会的压力,并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还如《红高粱》中的“奶奶”,生活虽然苦难,但最终顽强地活了下来,并有了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爷爷”余占鳌领导的抗日战争虽然失败,但光辉事迹载入史册。

这些故事都展现了生命的张力,是对生命在极度缺乏物质保证和生活保证之下,依然获得生存的极大赞美。

可见,顽强的生命力是莫言小说乡土情结的又一佐证。

 

3、乡土情结对莫言小说的意义

乡土情结是每个人出于本能自然而然的一种情感的流露。

对于文人来说,是创作的巨大源泉;同时,以乡土情结为根源的小说也是对当时历史的佐证,反映民间的现状。

(1)乡土情结是莫言小说的素材源泉

莫言小说的乡土情结主要包括对故乡和土地的依恋,故乡情结与土地情结两者交织贯穿于莫言的小说。

首先,莫言的大部分小说发生在高密东北乡,如《记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丰乳肥臀》、《四十一炮》等。

其次莫言小说以农民和母亲为题材,如《丰乳肥臀》中的上官鲁氏、《四十一炮》中的母亲、《红高粱》中的奶奶、爷爷和《生死疲劳》中的蓝脸。

这些人物形象在高密东北乡都可以找到原型,如《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是莫言根据自己儿时的记忆所写;《生死疲劳》中的蓝脸带有莫言爷爷的烙印,不肯参加人民公社并断言其必破产。

因此,莫言小说的素材主要来源于作者生活过的高密东北乡。

莫言通过乡土小说的创作,一次次重游生他养他的故土,故土是他魂牵梦萦、无法忘却的记忆。

同时,乡土情结对莫言小说的贡献还表现在对民俗文化的运用。

莫言在他的作品中杂糅进“下里巴人”式的民俗文化,如:

猫腔、歇后语、婚殡仪式、年画等,这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檀香刑》中描写孙丙以唱猫腔的方式揭竿起义,到后来为被行刑的家人唱猫腔,最后也为自己在临刑前歌唱。

一方面,“猫腔”表现了孙丙的人生轨迹,虽揭竿而起,但结局避免不了死亡;另一方面,“猫腔”也是作者感情的寄托,借“猫腔”怀念故乡,与其说是孙丙唱“猫腔”,而不如说是作者在唱。

歇后语的运用在莫言小说中也颇多,如在《会唱歌的墙》中,爷

爷说公社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在《檀香刑》中,有“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姥姥死了独生子——没有舅(救)了”等,这些歇后语诙谐幽默,是民间珍宝。

莫言小说对其运用其实是“民间式的语言”,让人倍感亲切、自然,而且也流露出作者对高密东北乡的留念——对那个真实、绚丽、亢奋、热烈故土下人性的荒芜、扭曲、撕裂、泯灭的回忆。

(2)以乡土情结为根源的莫言小说对历史的佐证

莫言的小说反映的是特定历史时期下广大民众的生活,小说中魔幻与现实的结合,使得读者读起来犹如“云里雾里”,但在历史背景的结合下会发掘出更深层的主旨。

同时,莫言的小说也反映了新中国建设以来的社会现实,特别是站在民间立场的角度,在《莫言、王尧对话录》中有莫言的一段话:

“一个作家为了受到某种褒奖,来讨好某种人某种团体,牺牲自己的东西,当然就不是一种民间写作。

民间写作,实际上就是一种强调个性化的写作,什么人的写作特别张扬自己个人鲜明的个性,就是真正的民间写作。

”[6]这是莫言的“民间”写作立场,他的写作不受利益的驱使,而是以乡土情结为源泉自然而然的表达着自己的情感和社会现实。

因此,莫言的小说也是对历史的佐证。

如《红高粱》中匪气十足的余占鳌,在抗日年代确有类似的人物,如李云龙等;《丰乳肥臀》中把四姐“展览”的官员,在那个法制失效的年代,美其名曰“整顿整顿”、“规范规范”的大有人在;在比如《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黑孩,瘦瘦的,小小的,还是哑巴,悲惨的人物在当时也存在着。

新中国建设时期,因为物资匮乏,战争后的“疲劳”,百废待兴,人民的生活水平尤其是农村当中,比较困苦,作者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将记忆储存到小说当中,反映历史,反映生活;也正是因为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才会铸就这样的历史记忆。

随着时代的步伐,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新时期便很少看到描述如此惨痛的时代,所以,历史孕育作品,而作品也会反映当下的历史。

莫言的小说正具备这样一种功能。

结论

乡土情结作为莫言小说的创作根源,对莫言乡土小说所起的作用毋庸置疑,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生活记忆使得莫言的乡土小说别具一格,不同于鲁迅、赵树理、沈从文等。

莫言小说的特殊之处在于根植民间,所以本文从莫言小说的乡土特征入手:

对故乡爱恨交织、留念与逃离、反感中夹杂着眷恋,但爱大于“恨”。

莫言小说的乡土情结主要表现在哺育生命的母亲、孕育生命的土地,而最终叙述的主题则是强大的生命力。

其中,母亲、农民和土地是其描写的重点,三者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莫言乡土小说的主体。

乡土情结对莫言小说的意义在于:

一方面,乡土情结是莫言小说创作的源泉,为莫言小说提供了素材,这是显性的意义;另一方面,以乡土情结为主的莫言小说也会对历史产生反作用,成为历史的佐证,当然这种反作用是积极的,它在督促人们思考当时的社会为什么会是那样,以及为了美好的未来人们应该怎么做。

注释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商务印书馆,1984

[2]莫言.文学创作的民间资源[J].当代作家评论,2002

(1).

[3]莫言·丰乳肥臀[M].北京:

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

[4]莫言访谈.人民日报海外版[N].2004(8)

[5]莫言·丰乳肥臀解[N].光明日报,1995-11-22

[6]莫言,王尧.莫言、王尧对话录[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参考文献

[1]柯倩婷.《丰乳肥臀》的饥饿主题及其性别政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5)

[2]于兆锋,刘春慧.论莫言作品中的乡恋情结[J].零陵学院学报,2005

(1)

[3]侯晓琳.论莫言小说的乡土意识[D].吉林:

东北师范大学,2009

[4]马玲丽.民间的自由之子[J].语文学刊,2007

[5]涂登宏.莫言小说的乡土特征探讨[J].北方文学,2010(5)

[6]白忠德.贾平凹乡土情结的成因及其意义[J].小说评论,2010

[7]吴刚.论莫言小说的民间特征[J].韶关学院学报,2005(5)

[8]王自合,郑磊.浅析民俗文化在莫言小说中的作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2)

[9]莫言,王尧.莫言、王尧对话录[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10]莫言.会说话的墙[M].作家出版社,2005

致谢

本文是在XX老师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

感谢老师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与作风。

在老师孜孜不倦的指导下,论文的结构和内容都更加具体与明确,在此对指导老师表示感谢。

附录

莫言主要作品:

[1]莫言,《天堂蒜薹之歌》,作家出版社,1988年

[2]莫言,《十三步》,作家出版社,1988

[3]莫言,《欢乐十三章》,作家出版社,1989

[4]莫言,《白棉花》(小说集),华艺出版社,1991

[5]莫言,《师傅越来越幽默》,解放军文艺社,1999

[6]莫言,《红树林》,海天出版社,1999

[7]莫言,《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小说集),海天出版社,1999

[8]莫言,《四十一炮》,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

[9]莫言,《十三步》,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

[10]莫言,《白狗秋千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