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织学简答题论述题及解答第110章.docx
《行政组织学简答题论述题及解答第110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组织学简答题论述题及解答第110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行政组织学简答题论述题及解答第110章
第一章 行政组织学导论
一、简答题
1、简述组织的构成要素。
(1)组织目标;
(2)机构设置;(3)人员构成;(4)权责体系;(5)制度规;(6)资金设备;(7)技术;(8)信息沟通;(9)团体意识;(10)环境。
2、简述正式组织及其特征。
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正式组织的特征有:
(1)经过特定规划建立起来的,并不是自发的形成;
(2)有较为明确的组织目标;(3)组织部分成各个部门,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完成工作任务皆有明确规定;(4)组织各个职位,按照等级原则进行法定安排,每个人承担一定的角色;(5)有明确的法律、制度和行为规。
3、简述非正式组织及其特点。
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非正式组织具有的特点是:
(1)自发性。
(2)聚性。
(3)不稳定性。
(4)领袖作用较大。
4、简述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1)组织能够创造一种新的合力,起着“人力放大”作用;
(2)组织能够产生一种协同效应,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3)组织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5、与其它社会组织相比,行政组织具有哪些特点?
(1)行政组织是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的机关;
(2)行政组织是一个具有天然垄断地位的组织;(3)行政组织是可以合法行使行政权的组织;(4)行政组织是承担公共责任的组织;(5)行政组织是追求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
6、简述行政组织学的研究特点。
(1)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2)应用性和理论性的统一;(3)综合性与独立性的统一;(4)权变性和规性的统一。
二、论述题
1、试论当代行政组织发展的趋势。
(1)行政权力不断扩,行政组织的规模日趋扩大;
(2)管理性质日趋复杂,管理功能不断扩充;(3)专业化和职业化趋向;(4)组织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的加强;(5)法律限制和程式化;(6)重视社会的目的;(7)国际影响和国际化的趋向。
2、试论行政组织在社会的政治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
(2)利益的表达、聚合和转化者;(3)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4)作为政治一体化的工具。
3、试论行政组织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最低条件的法律和制度;
(2)组织和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3)共有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4)宏观经济的调控,保证经济的稳定和效率;(5)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
4、试论学习和研究行政组织学的目的和意义。
(1)了解和掌握行政组织管理与运行的规律;
(2)促进和提高行政组织的效率;(3)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组织体制;(4)改善政府形象和增强政府的国际竞争力;(5)提升政府管理能力。
第二章 组织理论的发展
一、简答题
1、简述科学管理学派的组织观。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
(2)要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3)实行刺激性工资制度,实行“差别计件制”,按组织成员的绩效来支付报酬,鼓励竞争;(4)将组织的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职能工长制;(6)实行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
2、简述法约尔的组织管理原则。
(1)实行专业分工;
(2)权力与责任相一致;(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指导;(6)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7)理想的工作报酬;(8)权力集中;(9)等级链;(10)秩序;(11)公平;(12)人员任期稳定;(13)主动性;(14)团队精神。
3、简述韦伯理想型官僚组织的基本特征。
(1)明确的分工;
(2)严格的层级节制;(3)严明的组织纪律;(4)规的录用制度;(5)实行任命制;(6)固定的薪俸制度。
4、简述人际关系学派的组织理论观点。
(1)组织不仅是一个技术—经济系统,而且是一个社会系统;
(2)组织成员不单纯是受经济奖励的激励,而且受不同的社会和心理因素的激励;(3)在正式组织之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对组织效率起着重要影响;(4)考虑到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应对传统观念中的以组织正式结构和职能为基础的领导模式作实质性修正;(5)领导不仅需要有有效的技术才能,同时应具有有效的人际关系技能。
二、论述题
1、评析古典组织理论的贡献及其局限。
1、传统的、古典的组织理论比较偏重于对组织静态的研究,即从经济——技术的角度来观察组织。
他们的组织理论具有的特点是:
(1)组织是一个分工的系统;
(2)组织是一个层级节制的系统;(3)组织是一个权责分配的系统;(4)组织是一套法令和规章的体系;(5)组织是有目标的系统。
从上述组织观念出发,他们所强调和追求的组织管理原则为:
(1)组织结构的体系化;
(2)组织工作的计划化;(3)组织运行的规化;(4)组织管理的效率化。
古典管理理论所提出的这些观点,建构了现代组织管理理论的基石,提供了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揭示了组织发展最基本的要求和特征。
传统的组织理论,虽然有上述贡献,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它们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
(1)传统组织理论过分强调组织的静态方面,忽视了组织的动态面。
他们只研究结构,研究如何分工,如何建立层级控制、如何订立法律规则,忽视了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忽视对组织当中人的行为的研究。
(2)传统组织理论过分强调机械的“效率”观念,强调组织的整体需求和利益,把人当成“经济人”来看待,忽视了人性、人的尊严、人的情感、人的需要和个体的利益。
(3)传统组织理论过分强调组织法律、制度、规、规则的作用,强凋对人进行监督和控制,趋向集权式的管理方式,容易压抑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在研究取向上,将组织当作一个封闭系统来看待,未能涉及组织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忽略了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
2、评析行为科学时期组织理论及其思想观点。
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的要点主要有:
(1)组织是一个心理、社会系统;
(2)组织是一个平衡系统;(3)组织是一个提供合理决策的机构;(4)组织具有非正式的一面;(5)组织是一个影响力系统;(6)组织是一个沟通系统;(7)组织是一个人格整合系统;(8)组织是一个人—机配合的系统。
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对于组织问题的研究和管理上都是一场革命。
在研究取向上,他们面对现实,广泛收集资料,不囿于偏见;从静态的研究转向动态的研究,对组织实行行为的研究;从对组织原则的研究转向对组织本质的探讨;从对正式组织的研究转向注意非正式组织,由此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他们将组织看成是心理系统、影响系统、平衡系统、人格系统、沟通系统等,这些都引起了组织观念的变革。
行为科学的组织理论的贡献还在于它引起了管理哲学的变革。
他们促成了组织管理方式由监督制裁走向人性激励,从专断领导走向领导,由唯我独尊到意见沟通的转化。
但是,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研究也有其缺失,主要表现在:
(1)重视事实真相的研究,只求收集资料,使研究陷于支离破碎;
(2)过分偏重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研究,甚至根本否认组织结构与法令的重要性;(3)行为科学家一味追求“客观性”,极力避免“价值判断”,并不符合社会科学的研究精神;(4)行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虽然是人,但未能涉及外在环境对人的影响;(5)有轻视正式组织作用的倾向。
第三章 行政环境的组织与管理
一、简答题
1、简述行政组织环境的特点。
(1)环境构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环境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动性;(3)行政组织环境的差异性;(4)行政组织环境的相互作用性。
2、简述影响行政组织运作的外部环境因素。
(1)政治环境;
(2)经济环境;(3)法律环境;(4)科学技术环境;(5)文化环境。
3、行政组织的具体环境包括哪几个方面?
(1)资源的提供者;
(2)服务的对象;(3)利益群体;(4)政府组织。
4、简述艾德奇关于组织环境维度的主要观点。
艾德奇认为,每个组织的工作环境,可能在以下六个方面发生变化。
这六个方面分别是:
(1)环境的容纳力;
(2)环境的同质性程度;(3)环境的稳定性;(4)环境的集中与分散程度;(5)组织领域的一致性程度;(6)环境的混乱程度。
二、论述题
1、联系实际,试论组织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外策略。
1、组织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部策略主要包括:
(1)资源的储备;
(2)平衡策略;(3)预测和计划策略;(4)平抑以及定量配给的策略;(5)结构的调整和改革。
组织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外部策略主要包括:
(1)竞争策略;
(2)合作策略;(3)参与管理;(4)公共关系。
第四章 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
一、简答题
1、简述组织结构的特征。
(1)组织结构的稳定性;
(2)组织结构的层级性;(3)组织结构的相对性;(4)组织结构的开放性及变异性。
2、简述组织结构的功能与作用。
(1)整合功能;
(2)效率功能;(3)控制功能;(4)沟通功能;(5)心理需求功能。
3、简述组织结构层级化的优缺点。
行政组织结构层级化的优点是:
(1)权力直线分布,权力链清楚,有利于政令统一和指挥统一;
(2)权力集中,层层节制,上下隶属关系清楚,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监督;(3)在层级化下,组织目标明确,分工明确,工作程序明确,有利于调动下属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组织结构的层级化是公共管理效率化的有力保证。
层级化的缺点表现为:
(1)过多的层级结构,容易带来沟通和协调上的困难;
(2)层级结构的存在形成了成员间身份与地位的高低,这种差别容易加大相互间的行政距离,造成沟通上的障碍,这种差距亦是形成“官本位”的一个根源。
4、促成组织结构分部化的动因有哪些?
(1)组织活动的日趋复杂和组织规模的扩,促使组织必须将组织工作予以分析、划分和分类,以适应专业分工和事业发展的需要;
(2)通过分部化,可使各部门皆具有明确的分工与职责围,使各部门能够专司其职并有效益和有效率地履行各自的职能;(3)通过分部化,可以使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地确定下属人员的工作畴,避免因工作划分不当造成的困难;(4)分部化符合专业化的需要,能够适才适用,专才专用,利于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5)组织协调与控制的需要。
5、简述组织结构分部化应遵循的原则。
(1)职掌明确,机能一致;
(2)单一指挥;(3)从属关系明确;(4)合理竞争;(5)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相配合。
6、影响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下级的教育、训练和技能;
(2)工作性质与计划程度;(3)管理技术与工艺水平;(4)权力模式和授权的程度;(5)组织环境和组织状况。
7、简析组织结构整合或一体化的途径与手段。
(1)目标手段;
(2)政策手段;(3)组织手段;(4)信息沟通手段。
8、简述行政组织设计的程序与步骤。
(1)明确组织目标;
(2)决定达成目标所需的计划与配置单位;(3)决定实施计划的作业与配置职位;(4)权责区分;(5)制定组织规程和规章制度。
二、论述题
1、试论集权式组织结构与分权式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1、集权式组织结构就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机关的
事权由本机关自行负责处理,不设置或授权下级或派出机关的组织结构体系,或者上级机关或单位完全掌握组织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下级或派出机关处理事务须完全秉承上级或中枢机关的意志的组织结构体系。
一般来讲,其优点在于:
(1)政令统一,不会出现政出多门,分歧互异现象;
(2)能统筹兼顾,集中人力、物力资源,实现管理效能;(3)组织上下形成一个层级控制体系,指挥统一,命令易于贯切执行。
弊病在于:
(1)组织目标、规划与决策偏重整体划一,容易忽视下层利益,刻板,缺乏弹性,不能收因地制宜之功效;
(2)下级机关没有决策权,一切秉承上级的意志而行事,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例行公事、消极处事之工作作风,容易缺乏积极创新精神;(3)上下控制严密,易形成公文旅行、推诿责任、贻误时机、缺乏效率的流弊;(4)在集权制下,重轻外,“能密不能疏”,“知控制而不知纵舍”,一方面容易导致个人专断、独裁、滥用权力,压制的弊端;一方面则会导致庸愚无能、分崩破碎、分裂割据等问题。
分权式组织结构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之中,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将设置不同的上下层级机关,使其在各自职权围独立自主的处理事务,或者为适应各地区的需要,分别在各地设立有独立法人地位、有处理其事务的全权,并不受上级机关指挥与监督的组织结构体系。
分权式组织结构在精神方面是符合要求的,它的好处在于:
(1)分工合作、分权制衡,可以防止和避免上层专断和个人独裁;
(2)分级治事,分层负责,富于弹性;(3)尊重各层利益,收因地制宜的功效;(4)可调动员工积极性,培养独立、自主、创新的工作作风。
从管理上看,分权式组织结构也有其固有的弊病,主要表现在:
(1)单纯强调分权,忽视合适的集权,这会损害统一,甚至会导致分裂;
(2)过份分权容易导致各自为政,政出多门,不易达成组织目标;(3)过份分权致使各机关彼此独立,无上级的监控,可能引起相互之间的对立和冲突,相互制肘与摩擦。
2、试论行政组织结构设计及影响因素分析。
2、
(1)组织的环境;
(2)组织战略;(3)组织的技术;(4)组织规模;(5)组织成员的因素。
3、试论行政组织设计与管理的原则。
(1)统一指挥,统一目标;
(2)分层管理,分权治事;(3)职掌明确,权责一致;(4)以人为本,人性管理;(5)经济效能,讲求效率;(6)适应环境,保持弹性;(7)顾及平衡,协调发展。
第5章 中国行政组织结构
一、简答题
1、简述国务院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
(1)国务院由全国人大组织产生;
(2)国务院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3)国务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2、简述国务院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其地位的具体表现?
(1)国务院负责统一领导全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行政工作;
(2)国务院统一领导各职能机构、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的工作。
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下属机构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
(3)国务院规定中央和省级行政机关的职权划分,统一领导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
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行政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以保证全国行政工作的统一和畅通。
(4)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发布的决定和命令,对全国各级行政机关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必须遵照执行。
3、简述国务院的职权容。
(1)行政立法权;
(2)行政提案权;(3)行政领导与管理权;(4)行政监督权;(5)人事行政权。
4、简述省级政府职权的主要容。
(1)行政执行权;
(2)行政领导与管理权;(3)地方行政立法权与制令权;(4)行政监督权;(5)人事行政权;(6)行政保护权。
5、简述民族区域自治政府的设置原则。
(1)坚持以民族聚居原则为基础;
(2)参酌现实条件和历史情况;(3)以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发展为目标;(4)保障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
6、特别行政区长官行使的主要职权有哪些?
6、
(1)领导特别行政区政
府;
(2)负责执行基本法和依照基本法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其他法律;(3)签署立法会通过的法案,公布法律;签署立法会通过的财政预算案,将财政预算、决算报中央政府备案;(4)决定政府政策,发布行政命令;(5)提名并报请中央政府任命各司司长、各局局长、各处处长等主要官员;(6)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各级法院法官;(7)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公职人员;(8)执行中央政府就基本法规定的有关事务发出的指令;(9)代表特别行政区政府处理中央授权的对外事务和其他事务;(10)批准向立法会提出有关财政收入或支出动议;(11)根据安全和重大公共利益考虑,决定政府官员或其他负责政府公务的人员是否向立法会作证或提供证据;(12)赦免或减轻刑事罪犯的刑罚;(13)处理请愿、申诉事项。
二、论述题
1、试述国务院的法律地位。
1、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它明确界定了国务院在国家机关中的法律地位:
即在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上,国务院处于从属和被监督的地位;在与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关系上,国务院处于国家行政系统的最高地位。
(1)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国务院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是:
①国务院由全国人大组织产生;②国务院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③国务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2)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国务院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使最高国家行政权力,在国家行政系统中处于最高地位。
它表现为:
①国务院负责统一领导全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行政工作;②国务院统一领导各职能机构、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的工作。
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下属机构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
③国务院规定中央和省级行政机关的职权划分,统一领导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
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行政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以保证全国行政工作的统一和畅通。
④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发布的决定和命令,对全国各级行政机关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必须遵照执行。
总之,国务院负责统一领导全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负责统一领导国务院各部、委、局、行、署、办等组成机关、直属机关和办事机关、负责统一领导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它保证了国家行政权力的统一和政令的畅通。
第六章行政组织的社会心理与管理
一、简答题
1、组织管理心理研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
(1)适应了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2)适应现代管理实践的要求;(3)适应中国国情的需要
2、简述期望理论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性的人的前提是否具有普遍性;
(2)期望概率比较难把握;(3)没有考虑负目标价值的影响
3、管理者应如何重视挫折与管理的关系?
(1)注意挫折教育;
(2)学会关心与宽容;(3)避免挫折;(4)心理宣泄与心理治疗。
4、简述群体功能的主要容。
(1)完成组织所赋予的任务;
(2)满足群体成员的需求;(3)把个体力量汇合成新的力量。
5、简述群体意识包括的主要容。
(1)群体的归属意识;
(2)群体的认同意识;(3)群体的促进意识。
6、简述群体凝聚力的主要作用。
(1)群体凝聚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得到群体凝聚力强化的群体行为如果与组织目标是一致的,那么群体凝聚力可以提高群体的工作绩效;如果得到群体凝聚力强化的群体行为与整个组织目标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相反的,那么群体凝聚力不仅不能提高工作绩效,反而会降低群体的工作绩效。
(2)群体凝聚力与员工满意度的关系。
一般来说群体凝聚力会提高满意程度,但满意程度高最终对整个群体的工作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因为满意程度高可以令群体成员对群体忠心耿耿,尽职尽责,但也可能使群体成员安于现状,维护既得利益,产生惰性,拒绝改革。
(3)群体凝聚力与员工个人成长的关系。
群体凝聚力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也是一件利弊参半的事情。
从有利于员工成长的一面来说,群体凝聚力强的群体使人产生安全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容易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从不利于员工成长的一面来说,凝聚力强的群体中的员工有时会有较强的依赖性,缺少独立性和创造性。
二、论述题
1、谈谈你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理解。
需要层次论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需要理解为一个复杂的、等级式的系统,故称为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将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个自低向高的需要层次。
正确理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应特别注意两点:
首先是需要的满足是人类行为最基本的原则;其次是需要层次间的动态关系。
在管理学界,对需要层次论的争论非常多,这些大都以批评为主,但需要层次理论在人类行为规律及其激励研究方面是有着重要贡献的。
这主要表现在:
(1)它揭示了需要在人类行为中的根本性作用和层次结构;
(2)它探讨了各需要层次间的动态关系;(3)简单实用。
同时,需要层次论也对我们有启示:
首先要善于运用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激励措施只有“投其所需”才有激励作用。
其次是要善于运用多样化的,特别是非物质的激励措施。
人的需要本来就是多层次的,满足需要的手段当然也就是多种多样的,高层次的需要尤其如此。
2、论述群体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其管理手段。
一般可以将群体发展依次分为形成、磨合、成长和成熟等不同阶段。
不同阶段,群体的工作中心不同,管理方法也不同。
(1)形成阶段。
群体建立之初,其基本的工作任务应在于确定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使群体成员之间相互熟悉、相互接纳、明确关系,消除陌生感,初步形成相互信任、相互依赖。
因此群体形成阶段管理工作的重点主要是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工作计划;明确群体部的责权关系,分工设岗;创造群体成员相互熟悉和接近的机会;初步建立基本的规章制度和信息沟通网络。
(2)磨合阶段。
随着工作的逐步展开,成员间的接触日益频繁,群体部会出现大量成员间工作关系、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因此群体磨合阶段管理工作的重点主要是进一步补充、细化和明确各种规章制度,严格规各岗位的责权关系;鼓励合理化建议;完善沟通网络,鼓励和提倡将矛盾摆到桌面上来,反对回避矛盾,反对放任自流;适当调整机构和人员。
(3)成长阶段。
经过磨合期后,群体部的工作关系、人际关系逐步协调,合作意识得到强化,制度基本健全合理,耗大幅度降低,群体进入成长壮大阶段。
在成长阶段,管理工作的重点集中到了工作任务上,要注意充分发挥成员的潜力和群体的整体优势;特别重视效率和决策优化;进一步完善沟通网络,特别注意沟通网络中的反馈系统,加强沟通,特别是上下级的沟通;注意研究成员的需要结构,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4)成熟阶段。
经过成长阶段,群体的各项规章制度已经基本完善,每个成员已经找到了合乎自己能力和兴趣的位置,成员的相互配合日益熟练,群体已经进入成熟阶段。
在成熟阶段,管理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形成并稳定群体的工作方式与风格;注意成员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和成员个人的成长;强化评估机制;寻求新的兴奋点。
第七章行政组织中的领导
一、简答题
1、简述行政组织领导的特点。
(1)时代性;
(2)权威性;(3)综合性;(4)执行性。
2、简述行政组织领导的基本职能。
(1)决策职能;
(2)组织职能;(3)用人职能;(4)协调职能;(5)监督职能;(6)教育职能。
3、领导影响力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领导影响力是整个领导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2)领导影响力影响着组织群体的凝聚力与团结;(3)领导影响力可以改变和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
4、简述领导素养的主要容。
(1)政治素养;
(2)道德素养;(3)能力素养;(4)知识素养;(5)心理素养。
5、简述领导艺术的特点。
(1)随机性;
(2)创造性;(3)多样性;(4)科学性。
6、领导者在用人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主要有哪些?
(1)扬长避短原则;
(2)量才任职,职能相称原则;(3)诚信不疑原则;(4)明责授权原则;(5)用养并重原则。
二、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论述如何提高领导者的素养。
(1)教育;
(2)实践锻炼;(3)修持。
2、论述领导艺术的主要容。
(1)“弹钢琴”艺术;
(2)善于用人艺术;(3)运用时间艺术。
3、论述21世纪做好领导的准则。
(1)胸有全球化战略;
(2)在工作中善于保持平衡;(3)建立学习型组织;(4)以人为本,善待下属。
第八章行政组织中的决策
一、简答题
1、简述行政组织决策的特征。
(1)行政组织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