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必修217 1 说书人.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92268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必修217 1 说书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苏教版语文必修217 1 说书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苏教版语文必修217 1 说书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苏教版语文必修217 1 说书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苏教版语文必修217 1 说书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必修217 1 说书人.docx

《苏教版语文必修217 1 说书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必修217 1 说书人.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语文必修217 1 说书人.docx

苏教版语文必修2171说书人

说书人

本课话题 ——传播正能量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我在旁边看着,毫不动弹地站着。

一点不错,说书人,现在你的确应该带着你的书到地下去了;但是当你还活着的时候,甚至当你支持着你的病体的时候,你可曾想到你感动过多少人,你给了人多少幻想,将人的心灵引得多么远吗?

你也曾想到这一层,你向这个沉闷的世界吹进一股生气,在人类的平凡生活中,你另外创造一个世人永不可企及的,一个侠义勇敢的天地吗?

点评:

师陀笔下的说书人以说书为生,他讲的都是古代行侠仗义,疾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物,是人民大众心目中的英雄。

说书人执着于说书,尽管难以糊口,也不再追求其他生路,说书成了他唯一的生存方式与生命形式。

他讲述英雄的故事,传播正能量,在无数听者的心田里撒下快乐幸福的种子。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龚金川,是一所小学的校长,十四岁痛失了一条右臂。

一天早上,他正在江边晨练,忽听“扑通”一声,紧接着,他又听到了惊慌失措的呼救声,看到了江面上漂浮着几缕银丝。

他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奋不顾身地纵身一跃,跳入江中。

风呼呼地吹着,刺骨冰冷的江水向他袭来,可这并不能动摇他救人的决心。

他用右肩顶起了老人,左手不停地划水。

江水不断地向他涌来,这对于身高仅165米的人来说,是一种极限式的挑战,可他全然不顾,套住好心人丢来的绳子,一直坚持到了江边,成功救起落水者。

回到家,家人看到他那水淋淋的样子大吃一惊,而他则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

“掉水里了。

”他的事迹打动了无数的人,一股正能量犹如一泓清泉,流进了每个人的心田。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1.上帝在我生命中有个计划,通过我的故事给予他人希望。

——尼克·胡哲

2.做人就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

——萧楚女

3.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

——雷锋

4.人生价值的大小是按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来衡量的。

——向警予

5.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

心怀善良的人,总是在播种阳光和雨露,医治人们心灵的创伤。

同善良的人接触,智慧得到启迪,灵魂变得高尚,襟怀更加宽广。

——雨果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单音字

笸箩(  )     呐喊(  )

踌躇(  )(  )吹嘘(  )

玉墀(  )蝙蝠(  )(  )

喑哑(  )灵柩(  )

阡陌(  )枸杞(  )

荒冢(  )瘟癀阵(  )

城隍(  )摊肆(  )

【答案】 pǒ nà chóuchú xū chí biānfú yīn jiù qiān qǐ zhǒnɡ huánɡ huáng sì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节

   

(2)渐

(3)闷

(4)创

【答案】 

(1)jié jiē 

(2)jiàn jiān (3)mèn mēn (4)chuànɡ chuānɡ

2.语境辨析法

(5)这两批货物都打折(  )出售,严重折(  )本,他再也经不起这样折(  )腾了。

(6)詹姆斯压(  )根儿没感到防守压(  )力。

【答案】 (5)zhé shé zhē (6)yà yā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1)

  

(2)

(3)

  (4)

【答案】 

(1)喽 偻 篓 

(2)缀 辍 啜 (3)概 慨 溉 (4)弹 掸 惮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安静·平静

两者都是形容词,都有“没有声音”的意思。

“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或喧哗;安稳平静;沉静稳重。

多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动作和环境。

“平静”指(心情、环境等)没有不安和动荡。

多形容人的心情、表情或社会、国家的秩序。

请将使用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很多人经常发出呼号:

“我想静静。

”这也反映出了人在疲劳和喧嚣的工作后对________(安静/平静)的一种渴望。

(2)黎巴嫩与以色列边界沿线基本恢复________(安静/平静),黎以双方承诺继续维持停止敌对行动状态。

2.回忆·回顾

两者都是动词,都有“回想自己经历的事情”的意思。

“回忆”泛指回想,内容多是自己经历的事情。

“回顾”本义指回过头来看,比喻回想过去。

内容可以指自己经历的事情,也可以指国家、社会或单位的历史。

多指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回忆。

常用于书面语,有形象和庄重色彩。

请将使用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海南的特色小吃中,街头巷尾的“糖水小吃”是人们最甜蜜难忘的儿时________(回忆/回顾)。

(2)美国国务卿克里在《波士顿环球报》发表署名文章,________(回忆/回顾)了美国外交过去一年在美古关系、伊核问题、TPP协定等领域取得的进展。

3.熟悉·熟习

两者都是动词,都有“对事物了解得透彻”之义。

“熟悉”指知道得清楚、详细,与“陌生”相对。

意义较广,常指视觉、听觉和其他方面的认识活动。

对象可以是有形的、有声的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情况、思想、心理等抽象事物。

“熟习”是“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之义。

多指记忆、运用、掌握等实际活动,对象常是技艺、语言、学问、知识、业务、工作等。

请将使用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小刘虽然很年轻,却早已________(熟悉/熟习)汽车修理技术了。

(2)大家知道我和总司令比较________(熟悉/熟习),便推我去劝说。

【答案】 1.

(1)安静 

(2)平静 2.

(1)回忆 

(2)回顾

3.

(1)熟习 

(2)熟悉

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西非地区的埃博拉疫情漫不经意地爆发,现已造成近千人死亡。

(  )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漫不经意”的意思是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句中强调的是埃博拉病毒爆发的突然,所以使用该词语不合语境。

2.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海防力量长期比较薄弱,对南沙群岛一直不可企及,这给越南、菲律宾等国留下了可乘之机。

(  )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不可企及”,没有希望达到,形容远远赶不上。

句中强调力量达不到,不对。

3.然而,音乐的美不是脱离现实生活的空中楼阁的美,也不是脱离人类思想感情的单纯音响的美。

(  )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空中楼阁”,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常识·速览]

乡村的叙述者——师陀

师陀(1910-1988),原名王长简,笔名芦焚、师陀,河南杞县人。

早年在杞县、开封就读,“九一八”事变后投身抗日运动,后开始文学创作。

建国后曾任作协上海分会理事。

主要作品有短篇集《谷》《里门拾记》《果园城记》,散文集《江湖记》《上海手札》,中篇《无望村的馆主》,长篇《马兰》《结婚》,话剧《大马戏团》,以及杂文等。

小说《谷》曾获1937年《大公报》文艺奖。

读了师陀的作品,你会发现,他是个滞留城市却未忘情乡村的叙述者,写作总是突出乡村文化背景,总是赋予平民百姓更多的关怀和热情;无论写人写景,似乎都着重从平凡的人生中细细品味,寄寓自己的人生理想。

读着读着,你会被带着哀伤的抒情基调、荒凉的自然界和辛酸的人事所打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师陀流落洋场,写了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

作者带着浓厚的怀旧情绪,以他特有的一种凄凉而又温暖的笔调,写一个小城的历史和各种小人物的命运。

全书共19篇,除第一篇《果园城》(此篇介绍小城地理历史,类似序言)外,每篇基本上是集中写一两个人物,这里有豪绅地主、地痞流氓、知识分子、邮差先生、说书人、行商走贩、小渔夫、小学教师、寡妇的老女儿,也有革命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人。

这些人物都和小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各个侧面反映小城的历史、现状,透视着小城惨淡的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城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说书人》便选自《果园城记》,原来的副标题是“果园城记之十一”。

京派小说

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文学的中心南移到上海,继续留在京、津地区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的作家群,被称为“京派”作家,当时也称“北方作家”派。

“京派”并没有正式的组织,只是一种名称的沿用。

“京派”作家创作的小说被称为“京派小说”。

京派小说文风淳朴,贴近底层人民的生活,在现实主义的创作中融入浪漫主义的、表现主观个性的多种艺术手法。

主要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芦焚(师陀)等。

[整体·感知]

《说书人》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说书人。

他的全部财产就是一把折扇、一块惊堂木、一个收钱用的小笸箩。

他一天天地说书,一天天地更黄更瘦,长衫变成了灰绿色,后来又咳嗽、唾血,最后终于悲惨地死去,被人给送到乱葬岗,随便掘个坑葬掉。

“说书人”遭遇悲惨,但竭尽毕生的精力,迷住了听众,向沉闷的世界吹进一股生气,在人类的平凡生活中,创造了一个世人永不可企及的,一个侠义勇敢的新天地,给小城的听众以感动和幻想。

[文脉·梳理]

【答案】 ①更黄更瘦、咳嗽、唾血、嗓子塌了 ②死了,葬于乱葬岗

[文本·层析]

一、阅读课文第1~4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章开头描写说书道具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章开头描写的道具很简单,这一方面突出了说书人家境的贫寒,无力购买多余的道具;另一方面衬托出说书人说书技艺的高超,为下文写其说书作铺垫。

2.作者想做个说书人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理由是“觉得这种职业可爱”,被说书人“迷住”了。

说书人对说书职业的执着以及讲述中所展示的英雄世界,感染了“我”,以至于成了“我”的一种爱好,一种思念,一种向往。

二、阅读课文第5~12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3.如何理解“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

还有六个;还剩四个;只剩三个了,哪位一动手就够了”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是对说书人的语言描写,他讲述的动人的侠义故事让人痴迷,却常换不来一个馒头钱。

温饱尚不能解决,再加上他的病体,这请求之中尽显生活的沉重与凄苦。

三、阅读课文第13~28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4.“感动过多少人”,“给了人多少幻想,将人的心灵引得多么远”,他“向这个沉闷的世界吹进一股生气”,“另外创造一个世人永不可企及的,一个侠义勇敢的天地”。

这些描述,说明说书人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说书人尽管自己孤苦无依,被社会抛弃,但他利用自己高超的说书技艺创造了“一个世人永不可企及的,一个侠义勇敢的天地”,给小城的听众以感动和幻想。

说书是他唯一的谋生手段,他对说书的痴迷,对说书的方式和书中内容的挚爱,对书中英雄的崇拜和书中世界的憧憬,也是他的人生的存在方式,他的生命的表达方式。

可以说,他是在利用自己的生命为小城听众带来希望和快乐。

这些描述,是作者对说书人善良本质的最好诠释。

5.小说末尾说“我抬头望望前面,这个小城的城外多荒凉啊”,请探究“荒凉”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荒凉”是本文的抒情基调。

①小城外的景象荒凉;②说书人活着贫困无依,无人关心,死后草草下葬,被人遗忘,他的人生境遇荒凉;③说书人死后,无人给小城带来幻想、感动、生气,小城人们的内心更贫乏荒凉;④小城人们面对死亡冷漠,面对生命麻木,其内心的冷酷让“我”感到荒凉;⑤回忆中美好的事物,那些传统文明逝去不再重来,对逝去的眷恋焦虑造成了“我”内心的渺茫、空虚。

6.本文题为“说书人”,作者为何花大量的笔墨写“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我”是本文的线索。

通过“我”的所见所闻见证了“说书人”的一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②“我”与小城人们的态度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小城人们漠视生命的态度的批判。

③“我”是作者情感的载体。

通过“我”的所思所想表达了作者对“说书人”的人生境遇,小城人们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的情感态度,更有助于表达主旨。

[话题·互动]

话题: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

“《孔乙己》的主要用意,是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有人认为,《说书人》受鲁迅的影响,也是大体上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你认为呢?

学生甲:

我认为这两篇小说都是在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孔乙己》中,咸亨酒店之里与之外的所有人——顾客、掌柜、小伙计、小孩子等都把孔乙己当成嘲弄与取乐的对象,竟然毫无同情与怜悯之心。

而对他施以同情怜悯的,唯有作者——鲁迅。

《说书人》中,同情怜悯说书人的,也只有师陀。

鲁迅以酒店老板“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的反复念叨,师陀以说书人下葬时嘲弄者的“带书下去”的嘲弄,把对“苦人”的悲悯情感推到极点,这也是两位作家为笔下人物最后的悲情结局作的“一声叹息”。

我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我认为《说书人》主要表达的不是“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它表达的是“我”对说书人的“同情”。

师陀在叙说说书人命运的时候,总是伴随着浓郁的感情色彩。

对说书人不仅怀有同情、怜悯,而且还怀有赞美的情感,并且让这种赞美之情流溢于全篇,作者对说书人的情感态度是同情,而不是“凉薄”。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细节描写

小说《说书人》中有很多精彩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说书人的形象和技艺的高超。

小说还通过描写说书人的长衫由“蓝布长衫”到“灰绿色”,到最后的“破长衫”的变化细节,暗示了他生活的艰辛,为他穷困病死作了铺垫。

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

可以说任何一篇文学作品中,无论是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是故事情节的展开,典型环境的描绘,都离不开真实而又生动的细节描写。

因此,在文章中,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就应该学会对细节进行描写。

2.写法指导

细节描写三要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1)细节描写要典型真实。

所谓真实,是指细节描写能够精确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的特征。

所谓典型,是指描写的细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通过个别的、细小的事物,反映一般与全貌,由现象揭示本质。

(2)要精心锤炼词语。

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

(3)要巧妙运用修辞。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3.迁移应用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

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

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这是某学生作文中的一段文字,写的是他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

虽然,他用了“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概述代替了具体可感的描写。

请结合所给文段,写一段细节描写,使之变得具体可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文】

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开试卷一角,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

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椅子上。

 

[素材·应用]

1.课内素材

改名不改志的师陀

1910年3月,师陀出生于河南杞县的一个小地主家庭,那时家境已在走下坡路,他被取名“王继曾”,可见长辈希望他长大后能“光宗耀祖、重振家业”。

师陀自幼聪颖好学,父母不惜重金送他到省会读中学。

然而他出乎家长意料地受到新文化思潮和大革命的感染,高中期间更进一步受到左翼思潮的影响,不但无心于“光宗耀祖、重振家业”,反而自作主张改名为“王长剑”,以表示对革命事业的向往。

1931年秋,高中毕业的王长剑断然放弃了考大学的“正道”,怀着一腔的革命激情,跑到北平去寻找中国共产党,准备参加革命。

由于当时正处于白色恐怖时期,单是“王长剑”这个名字就可能带来无谓的麻烦,所以他又改名“王长简”,但追求革命的志向仍然坚定不移。

【应用角度】 “志向”“追求”“关注民生”等。

2.精彩应用

爱是什么?

爱如果是雪域高原,那么胡忠、谢晓君夫妇会不顾一切地攀登。

在那片高原上,他们用爱心培育着那些孩子,不求回报,孩子们的笑脸是他们最大的欢愉。

他们是雪域绽放的并蒂雪莲;与那些虐打孩子的老师相比,他们的灵魂更加高尚。

有人问,心灵在哪里?

心灵不在它生活的地方,而在它所爱的地方。

胡忠、谢晓君夫妇的心灵就在他们所爱的雪域高原上!

爱是什么?

爱需要人的付出和奉献,这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大问题。

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那些弱者只能乞讨或者横尸街头,不是吗?

师陀《说书人》中的主人公,有高超的说书技艺,也因此迷住了听众,但是却没有摆脱食不果腹、无钱就医而死的悲惨命运!

师陀违背了父母的意愿,投身于拯救穷苦百姓于水火之中的革命洪流中去!

这就是舍小爱追大爱的行动!

爱不是大难来时各自飞,爱是对周围人的关心、爱护;爱不是地震来时的范跑跑,爱是地震来了,怀抱六台电脑,身背三台单反,手提一只小乌龟冲出去的“最美室友”黄昱舟。

患难见真情,危难时刻他一个人拯救了全宿舍的财产。

 

[佳作·领悟]

邮差先生

师 陀

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

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

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

”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

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

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

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最多的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

他在空旷少人的街上走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

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

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

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

“毕业,毕我的业!

”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

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敲门。

门要是虚掩着,他就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

”他在过道里大声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

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