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8194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主题是“传统文化”,全单元包括《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本单元重点:

(1)了解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古诗三首》分别写了元日、清明和重阳这三个中国传统节日。

学习《纸的发明》时要注意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来概括段落大意。

《赵州桥》是围绕赵州桥设计的“精巧”和“美观”来分别描写的。

在《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要格外注意第3自然段,整段是围绕“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这句话来写的。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找出能概括段意的关键词句。

(2)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习俗,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本单元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华传统节日》,写一写过节的过程,交流过节的故事。

3.单元教学建议:

读懂寓言,明白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

内容

教学要点

课时

教学建议

9.《古诗三首》

本课介绍了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重点是在对比欣赏中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

 

3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三首古诗。

10.《纸的发明》

本课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重点是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先祖的聪明才智。

 

2

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

11.《赵州桥》

本课介绍了赵州桥历史悠久、设计精巧、雕刻美观的特点。

重点是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

 

2

体会在一段话中句子之间的关系,知道一段话是围绕什么讲的。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本课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内容,重点是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

1

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综合性学习

本次活动以“中华传统节日”为内容。

重点是交流过节的故事或过程。

 

1

说写结合,交流自己家传统节日的情况。

语文园地

本次学习园地主要内容:

交流中心句,学会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学会写连动句,学会仿照例子写句子,学习一些传统文化中的词语。

重点是学会写手工活动,用上连续的动词,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把段落写清楚。

 

2

1.交流中心句的知识。

2.用合作探究法做好训练题。

课题

9.古诗三首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3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屠、苏”等7个字,会写“旧、符”等12个字。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三首古诗,默写《清明》。

2.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由表达,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作者的心情,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教学

重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教学

难点

在比较欣赏中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会认“屠、苏”等2个字,会写“旧、符”等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屠苏”“曈曈日”等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明白本首诗的大意。

4.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走近生活,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2:

出示一组春联和春节过年的画面)。

2.同学们,你知道春节指的是农历的哪一天吗?

(指名并板书:

正月初一)这一天在古时候又叫做“元日”(板书:

元日)“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3.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作“元日”,请大家一起来读题。

  4.简介作者。

(课件出示3)

王安石,生于天禧五年(西元1021年),卒于元佑元年(西元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

宋临川人,汉族。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在北宋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长于说理与修辞,善用典,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亦有情韵深婉之作。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谥号“文”。

其政治变法对宋初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

【设计意图:

“元日”这个名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而“春节”是人所共知的,以“春节”引入,不但学生感兴趣,而且帮助了学生理解诗题。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2.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3.检查交流情况。

(课件出示4:

生字)

屠苏

(1)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苏”。

(2)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教师评议,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

(课件出示5)

元日:

农历的大年初一。

爆竹:

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

一年已尽。

除,去。

  屠苏:

药酒名。

古代习俗,大年初仪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

日出时光亮的样子,诗中指“天刚亮时”。

  桃:

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演变到现在,人们大多会用对联贴于大门上。

(二)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6)

旧符

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声字结构:

“日+丨=旧”

2.观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

“旧”左窄右宽,“符”上窄下宽。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学生熟读课文:

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

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一)回忆生活,说说“春节”

   1.春节是个喜庆的节日,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过的吗?

   指名交流,教师适当引导:

说说自家或见过别人家怎么过节。

(课件出示7)

  A:

放鞭炮(引导学生知道人们大多喜欢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放鞭炮,目的是告别旧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B:

吃饺子和年糕庆祝(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新起点的开始,预祝来年一年更比一年好。

  C:

贴对联(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

  2.教师归纳:

根据同学们刚才提供的信息,老师大致可以归纳出这几点:

(课件出示8)

炮竹声声,告别旧年

  举杯同庆,迎接新年

  大红对联,美好心愿

 

(二)理解古诗

  1.课件出示整首诗,背景是课文插图,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同桌互读古诗,读后借助字典、结合插图也可以联系我们现在过年的情景交流“我读懂了哪句诗。

  3.指名集体交流,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

如:

为什么贴春联?

为什么放鞭炮等。

  4.理解全诗的意思:

同桌互说,指名说说,师生评议。

  5.诵读古诗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

为什么?

  

(2)作者的心情出是一样的,从他写的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也可以从这幅插图中看出来。

请你试着把诗中欢快、喜庆的场面读出来。

 (3)自由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读、齐读

 (4)谁已经能背了?

(指名背诵)

 四、联系“元日”,迁移学习

  1.作者描写元日中的喜庆场面,主要抓住了哪些事物?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在一开始贴的句子旁板书:

“爆竹”“屠苏酒”“桃符”)(板书:

爆竹屠苏酒桃符)

  2.小结、介绍:

同学们一定发现了,从古至今,过新年的方式没有太大的不同,只不过一些叫法不同而已,比如,现在我们叫“春节”,面古时候叫——“元日”,也有一些物品经过时间的推移而简化了,比如“爆竹”简化成现在的——“鞭炮”、“桃符”简化成现在的——“对联”。

像这种从古时就有,并世代流传下来的节日,我们称为“传统节日”。

  3.你还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简单说说节日的主要活动。

(课件出示9:

中秋、端午等节日简介)

4.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五、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课件出示10):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板书带节奏标志的古诗《元日》)

2.指名朗读。

学生自由评议。

3.教师小结:

读古诗应该抑扬顿挫,还应有感情。

4.教师范读,指名读,指名领读,学生齐读。

5.自由读,练习背诵。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体现部编版教材多元识字的理念。

对重难点生字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

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

本处设计这个让学生说说现在人们怎么过春节,帮他们理解诗中的“爆竹”、“屠苏”和“桃符”这几处词。

其实是为了理解诗意作铺垫的,主要是为了古今时候,人们过春节的方式没有太大的区别,说出了这些,这首的字面意思也就明白了一大半了。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相互合作、探究的意识。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六、检查背诵,体会感情。

1.我们今天学的这首《元日》,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我真想读读这首诗啊!

(范读——练读——指名读——师生读)

2.抽取学生检查背诵,学生一起背诵。

【设计意图:

语文应该是在生活中学习,又服务于生活的,联系“元日”,迁移学习,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

板书内容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放爆竹饮屠苏酒贴桃符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元日》是北宋大诗人王安石描写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的一首颇为世人传颂的诗歌。

本课的教学我旨在让学生感受新春的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情景,人们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感受,通过以下几个层次来进行渲染,进行教学:

  

(1)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

春节,对于学生们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提到春节,总是会浮现许许多多幅美好欢乐的画面,因此在学习“爆竹声中一岁除”这句古诗时,教师提问:

春节是个喜庆的节日,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过的吗?

学生们畅所欲言,说出了自己过春节时放爆竹、吃年夜饭、贴对联这些生活的场景,通过古诗再次让学生们很快感受到了那份欢乐,自己的生活实际很好的帮助他们理解了诗句,而诗句所描绘表达的内容又反过来加深扩大了孩子们对新年到来的感受,相得益彰。

  

(2)结合拓展内容进行教学。

当古诗学完之后,我们一起交流了中国其他的传统节日的生活习俗,加深了他们的理解,对元日这首诗歌理解更深了。

不足之处:

在教学中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根据诗句大胆想象,没有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远处发展。

课题

10.纸的发明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创、携”等11个字,其中两个多音字“累、鲜”,会写“术、伟”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纸的发明过程。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为做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教学

重点

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

教学

难点

帮助学生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会认本课“创、携”等11个字,其中两个多音字“累、鲜”,会写“术、伟”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播放动画,交代任务。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纸的哪些知识?

(有书写纸、包装纸、餐巾纸、卫生纸……)

(课件出示2:

各种用途的纸)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纸的发明过程的文章——《纸的发明》,看看我们又会有什么收获。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

纸的发明)

看到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学生质疑,师总结如下:

(1)纸是谁发明的?

(2)纸的发明经过怎样一个漫长的过程?

【设计意图: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要求:

(课件出示3)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在文中框出生字,给生字表里的生字注音。

2.标出理解、不理解的词句。

3.标出小节号,并作读后感悟的批注。

4.想想文中写了纸的什么故事?

(一)学生按初读要求自主预习。

(二)预习反馈:

1.出示带有认读生字的词语(课件出示4)

创造携带蔡伦朝鲜欧洲社会积累保存制造

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开火车读,并说出识字方法。

(课件出示5)

3.教师适时归纳

(1)正音。

平舌音“蔡、存”,翘舌音:

“制、创、洲、社”;前鼻音:

“伦、鲜”。

另外,“鲜、累”是多音字,“鲜”在这里读“xiăn”,还有一个读音是“xiān”,组词为“鲜花”;“累”在这里读“lěi”,还有一个音是“lèi”,组词“劳累”。

(2)识记字形。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吗?

形声字结构特点:

创伦洲蔡

熟字带生字:

隽一携区一欧土一社

4.巩固记忆。

男女对读、分组比赛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师:

大家能不能理清楚这篇课文的脉络,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呢?

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

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划分段落如下:

(课件出示6)

第一部分(1自然段):

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之一。

(总)

第二部分(2~4自然段):

纸的发明过程。

(分)

第三部分(5自然段):

造纸术影响了全世界。

(总)

(板书:

伟大贡献之一发明过程影响了全世界)

4.小结:

文章叙述,脉络清晰,层层深入,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这篇文章。

四、规范写字,书写指导

(课件出示7)(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术伟录册保存约验阿欧洲社

1.如何识记这些生字?

熟字加部件(偏旁):

“木+丶=术”,“呆+亻=保”“州+氵=洲”“土+礻=社”

减一减:

“绿-纟=录”“药-艹=约”“啊-口=阿”“删-刂=册”

形近字比较:

苇一伟有一存脸一验

1.观察生字的位置和本身的结构,书写这些生字时要注意什么?

2.练习写字,教师指导

(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册”横在横中线上,右边的部分稍高一些。

“验”:

“马”当偏旁时,底下的一横变成提。

“洲”右边的部分,三个点的方向不一样,左边的点朝左下,右边的两点都朝右下。

中间的竖稍短,右边的竖稍长。

(2)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3)小结:

书写美观、正确的,请为自己再加上两颗星。

没有得到星的同学可要加油了!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自主识字,自主预习,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设计意图:

以自然段为单位把课文拆分,在概括段落的内容的同时理清课文的顺序。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并提供平台让孩子当小老师。

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小组活动:

做一个折纸玩具,和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折成的。

要求条理清晰地说出自己每一部都做了什么。

 

 

板书内容

10纸的发明  

伟大贡献之一发明过程影响了全世界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教学中,本文首先“学习生字词,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通过课件展示比较难读的以及与课文理解有直接帮助的字词,在指读当中发现不正确的字词读音,随即把它们进行正音。

然后“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且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课文段落大意,从而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从而实现由初读到品读的过渡。

不足之处:

放手给学生,必定造成学生思维的异常活跃,如何让学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序地教学,是今后应该注意到的。

课题

11. 赵州桥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县、拱”等11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爪”,会写“赵、省”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智慧、创举、设计”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赵州桥不但精巧而且美观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体会一段话中,句子之间的关系,知道这段话是围绕什么讲的。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

重点

理解赵州桥的历史悠久、设计上精巧、美观的特点。

教学

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及用词的准确。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县、拱”等11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爪”,会写“赵、省”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智慧、创举、设计”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介绍我国古代的石桥,名叫赵州桥。

2.(课件出示2:

赵州桥图片)学生认真观察图片,互相交流:

这是一座的石桥。

3.教师小结,导入课题。

(板书:

赵州桥)(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直入课题,鼓励学生质疑,激发看图说话,更好地把学生带入课堂。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初读全文,认识生字

  1.初读课文。

  

(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3)

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②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读书情况。

  

(1)(课件出示4)生字,读生字。

县拱济匠计

横史爪智慧历

自己练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史、智”,前鼻音“县”,后鼻音“匠”等。

(2)(课件出示5)词语,读词语。

 安济石拱桥横跨前爪赵州桥石匠设计智慧历史

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

注意读准:

翘舌音“智、史赵、爪”,后鼻音“拱、横、匠”。

其中“爪”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zhăo”,还有一个读音是“zhuă”,组词是“鸡爪”。

(开火车读,齐读)

3.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篇短文(可以独自读,也可以和同座合作读),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印象深刻,做做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4.组长汇报,全班交流,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解决疑问。

(相机进行词句训练和朗读指导)

5.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并做好笔记。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①请同学们分节读课文,看生字的读音是否正确。

  ②抽查对词语的理解,要求同学们不但能谈出字典上的释义,而且能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课件出示6)

智慧:

人辨析判断和发明创造的能力。

设计:

把一种设想通过合理的规划、周密的计划、通过各种感觉形式传达出来的过程。

创举:

指前所未有的影响大的举动或事业。

精巧:

精致、巧妙。

  ③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拱形、栏板、雕刻”这几个词的意思。

  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1.轻声朗读课文,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在理解各自然段的基础上,完成填空:

(课件出示7)

  

(1)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2)赵州非常雄伟。

  (3)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4)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板书:

世界闻名精巧精巧美观历史遗产)

3.朗读课文,质疑,解决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四、识记生字,写字指导

1.(课件出示8生字田字格)会写字:

赵省县匠设计举史创且智慧历

指名读,齐读,指名领读。

2.识记生字

看看这些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1)形声字识字:

计创智历

(2)熟字比较。

如:

赵一起省一雀县一具匠一匹设一没史一中且一目兴一举

(3)猜谜语:

横峰迎来双丰收,硕果载满小扁舟。

3.开火车读,一边读一边说说怎样写好所读的字。

大家一起读一读,记住每个字的字形。

①这几个字怎样写才能做到规范、美观?

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对照例字认真观察读帖。

②交流:

提醒大家在写哪个字的时候注意什么?

“赵、匠、历”是半包围结构字。

“慧”上中下结构。

“设、计”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

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范写强调“创、慧”:

“创”字左宽右窄,左下面笔顺是:

横折钩、竖弯钩,不是竖提。

“慧”上中下结构,书写时字都要写扁一些,不能出格。

④学生再次练写。

一生到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在本子上写,教师评价。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实物投影写得优秀的学生习字,由写字的学生说说写好字的做法。

 

【设计意图:

课件出示预习要求,放手学生自学,让学生有据可依,体现了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

 

【设计意图:

解决生字的音、形、义,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

 

 

【设计意图:

会写字先读后记,再书写,保证足够的时间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课下分小组书写本课生字,评选出写的最好的同学。

收集有关赵州桥的图片和同学分享。

 

板书

内容

11赵州桥  

世界闻名精巧精巧美观历史遗产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扫清阅读障碍,解决字词障碍,朗读障碍。

教学伊始,教师出示预习任务,放手学生自学,让学生有据可依,学生轻轻松松完成了学习任务。

2.鼓励学生质疑。

在导入课题时,教师让学生对题目提出质疑,在教学结束前,教师又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提出质疑。

“学贵有疑”,质疑锻炼了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

不足之处:

控制课堂秩序,要张弛有度,这一点还需多多努力。

课题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择、宫”等14个生字,其中四个多音字“都、作、乘、笼”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

重点

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

难点

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1.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幅名扬中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