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压力根源探究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7874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币升值压力根源探究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民币升值压力根源探究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民币升值压力根源探究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民币升值压力根源探究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民币升值压力根源探究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币升值压力根源探究下.docx

《人民币升值压力根源探究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币升值压力根源探究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币升值压力根源探究下.docx

人民币升值压力根源探究下

人民币升值压力根源探究(中)

杨帆

二、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出口弹性小于一,决定出口数量与金额呈反方向运动而不是同方向运动,因此人民币升值不会减少出口金额

“汇率升值必定打击出口”,是反对人民币升值的最主要理由,有学者竟然进行可怕的描述:

人民币升值40%,出口价格提高40%,出口,就业和经济滑坡,中国经济崩溃----不知有何根据?

大量新兴工业化国家如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在经济发展某阶段都经历过货币大幅度升值,出口不降反升。

中国大陆1994---2002年,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欧元(2001年前为德国马克)和日元的名义汇率升值幅度分别为5.1%、17.9%和17%,实际汇率升值幅度分别为18.5%、39.4%和62.9%,此间中国对美欧日的年出口增长率分别为17.3%、14.4%和14.1%;1994---1995年国内通货膨胀率超过20%,1997—1998年亚洲许多国家货币贬值,人民币贬值之声不绝于耳,但人民币不贬反升,出口在90年代翻了一番。

可预料人民币升值即使20—30%,我国出口增长率可能有所下降但不会绝对下降,贸易逆差会扩大,但可控制于300亿美元之下,而且贸易逆差的原因主要不是人民币升值,而是国内经济过热。

流行的说法往往发生常识性错误,是因为忽视了理论的前提条件和历史时期的特点。

所谓“贬值促进出口限制进口,升值促进进口打击出口”,首先是指一般贸易而言,而不是指加工贸易。

其次忽视了进出口数量与金额之间的区别,二者同方向变动的理论前提是:

进出口产品价格弹性之和大于一,这就是所谓的“马歇尔----勒纳条件”。

如果小于一,进出口产品的数量和金额之间就会出现反方向的变动,汇率升值反而会使出口额增加,进口额减少,贸易顺差增加。

范金(2004)计算我国中长期出口产品价格需求弹性为-0.857932,绝对值小于一,就是说人民币每升值1%,假设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同比例提高,出口数量就会减少0.857932%,但是由于出口价格提高的幅度超过了出口数量减少的幅度,出口金额反而提高。

这本来是大学课本上的基本常识,但是却被许多研究者所遗忘,他们根本不考虑出口弹性,就在那里盲目地鼓吹“人民币升值打击出口,加大贸易逆差”,造成“升值恐惧症”,说明我们的经济学研究特别是对策研究仍旧十分肤浅,人云亦云。

(二)中国外贸结构的特殊性即加工贸易的发展,使进口与出口之间呈同方向运动而不是反方向运动,因此汇率升值不会扩大贸易逆差。

第一,加工贸易是推动贸易增长主要动因,占出口55%,超过一般贸易。

表三加工贸易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

单位:

亿美元

年份

出口总额

加工贸易出口额

占总出口的比重%

1991

718.4

324.6

45.1

1992

849.4

396.1

46.6

1993

917.6

442.5

48.2

1994

1210.1

569.8

47.1

1995

1487.8

737.0

49.5

1996

1510.5

843.4

55.8

1997

1827.0

996.6

54.5

1998

1837.6

1044.7

56.9

1999

1949.3

1108.8

56.9

2000

2492.0

1377.0

55.3

2001

2661.0

1475.0

55.4

2002

3256.0

1799.4

55.3

2003

4383.7

2418.5

55.2

资料来源: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年鉴》各年数据计算而成

第二,加工贸易“大出大进,两头在外”的特点使我国进口呈刚性,出口增加的同时,进口也在增加,进口对出口的弹性为0.8182,即我国进口一个单位商品时,其中就有82%用于出口来料加工装配贸易(任永菊,2002)。

我国加工贸易进口占总进口40%,1997年达到49%,再考虑到外商机械设备进口和一般贸易中原材料和投资品进口,这个比例还有很大的上升余地。

表四加工贸易进口占总进口的比重

单位:

亿美元

年份

进口总额

加工贸易进口额

占总进口的比重

1991

637.9

250.3

39.2

1992

805.9

315.1

39.1

1993

1039.6

363.6

35.0

1994

1156.2

475.7

41.1

1995

1320.8

583.7

44.2

1996

1388.3

622.7

44.9

1997

1423.7

702.1

49.3

1998

1402.4

685.7

48.9

1999

1657.0

735.7

44.4

2000

2250.9

924.8

41.1

2001

2435.5

940.2

38.6

2002

2952.0

1222.2

41.4

2003

4128.4

1629.4

39.5

资料来源: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年鉴》各年数据计算而成

第三,中国加工贸易的进口依存度,即加工贸易出口的产品中,进口成本比重非常高。

 隆国强对565家加工贸易企业调查显示,原材料与零部件的国内采购,32%的企业在10%以下,66%的企业低于50%,在75%以上的只有18%,机器设备的国内采购率只有30%。

表五 加工贸易企业国内采购比率

资料来源:

《加工贸易——工业化的新道路》第170页

第四,加工贸易净出口是中国外贸顺差主要来源,2003年加工贸易顺差占外贸顺差的比重高达309%。

加工贸易出口之所以不受汇率变动影响,是因为全部使用进口设备和原材料,在国内增殖部分只有20%。

人民币升值首先降低进口成本。

从货币标价角度,既然进口的设备和原材料又复加工出口,进出口都是由美元标价,那么人民币变与不变就没有影响。

表六1996——2003年中国加工贸易顺差占外贸顺差的比重

年份

外贸顺差

(1)

加工贸易顺差

(2)

一般贸易顺差

(2)/

(1)*100%

1996

122.2

220.7

-98.5

180.6%

1997

403.3

264.5

165.8

65.6%

1998

435.2

359

76.2

82.5%

1999

292.3

373.1

-80.8

127.6%

2000

241.1

452.2

-211.1

187.6%

2001

225.5

534.8

-309.3

237.2%

2002

304

577.2

-273.2

189.9%

2003

255.3

789.1

533.8

309.1%

资料来源: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年鉴》各年数据计算而成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升值可能改变进出口结构,减少加工贸易而促使一般贸易技术升级。

加工贸易程度不高,真正体现技术水平和要素含量的高新技术设备和中间投入品要进口,加工收益80%属于外国产值的转移,增加值低于制造业非来料加工部门。

人民币升值可能减小出口对来料加工行业的依赖,增加加工贸易企业的国内采购,延长加工贸易企业的国内价值链,增强上下游企业的关联。

(三)动态考察出口产品成本与汇率变动的关系,适当升值将引起出口成本与结构的相应变化,总体来说有利于出口和贸易收支。

现在我们来进一步考察汇率变化与出口成本的动态关系。

可以说,所有出口产品成本都有人民币和外币两部分,加工贸易属于外币标价的进口成本100%的特例(不计工资),而完全采购国内设备和原材料的一般贸易属于人民币标价100%的特例。

实际上,一般贸易越来越多地使用进口设备和原材料。

我们把出口产品按照成本构成分为两类,一类是进口品超过50%的,包括全部加工贸易和一部分一般贸易;一类是低于50%的一般贸易。

两类产品对于本币升值的反应不同。

另一个因素是成本变化对于汇率变化的弹性(e)。

假设:

………………………………

(1)

并假定该式中涉及所有产品均以外币(美元)计价,人民币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

式中:

为出口产品的成本,假定其以外币(美元)表示

为工资,假定其为人民币形式

为折旧,假定其为外币(美元)形式

为出口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国内自产中间产品的数量

为出口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国内自产中间产品的价格

为出口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进口中间产品的数量

为出口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进口中间产品的价格

名义汇率

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度,即单位出口产品中所使用的进口中间产品的比重

 ……………………………………………………

(2)

(1)式进行全微分,可得:

………………(3)

令:

 ………………………………………………………………………(4)

当人民币升值时,进口中间产品的外币价格下降,使成本构成发生变化,降低成本的对外依存度,降低成本水平。

企业进口原材料越多,这个效果越显著。

假设一个汽车加工装配企业,进口全部零部件装配出口,成本为100亿美元,在国内加工增殖20%,20亿美元相当于200亿人民币(按照1:

10汇率)出口成本中人民币与外汇的比例是200亿人民币:

100亿美元(1000亿人民币),1:

5。

总成本是1200亿人民币,或者是120亿美元。

如人民币升值20%为1:

8,进口成本100亿美元,折算为800亿元人民币,国内200亿元人民币支出不变,成本中人民币与外汇的比例会变成200亿元人民币:

800亿元人民币,现在的比例是1:

4。

总成本是1000亿元人民币,按照人民币计算降低了20%,可以抵消出口价格的上升,因此企业可以不涨价,出口不会减少。

注意,这种选择是以不扩大投资,没有技术进步为前提的。

但是,企业也可以选择扩大投资,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出口价格的办法。

因为人民币升值20%,使得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和成品的价格全部降低了20%。

企业可以不再进口零部件,而把节约下来的外汇集中进口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原材料,把自己的组装企业变成加工企业,以获得更多的增殖收入。

此时企业成本中间,外汇的比例还会降低,因为国内增值部分是人民币。

但是总的进口可能增加,因为随着技术进步,生产规模往往扩大。

一般贸易有相反的变化趋势。

假设出口成本中间进口品不到50%,那么人民币升值会鼓励企业直接扩大设备和原材料进口,代替国内采购以降低成本,必然提高成本中外汇的比例。

总体来说,人民币升值会扩大设备和原材料的进口,扩大贸易逆差,但长期来看只要进口的技术含量高于原来(一般来说新投资总是具备更高的技术含量),就会提高出口能力,这样的逆差是暂时的,并不可怕。

人民币升值使得成本中人民币比例自动提高,也会促进加工贸易向进口替代的加工工业升级,有一个含义就是国内工资会提高。

但是工资水平的提高不可能是凭空的,与扩大投资和进口相似,一定是与技术水平的提高相适应的,技术工人的工资会有大幅度提高,企业会加强工人的技术培训等等。

(四)人民币升值可以改善贸易条件

1978---1994年,中国人民币名义汇率大幅贬值,在80年代中期即出现通货膨胀与汇率贬值的恶性循环,这种依靠贬值增加出口的战略必将恶化贸易条件,即出口价格指数越来越低,而进口价格指数越来越高,国民财富外流,国际经济学上称为“外贸贫困增长”。

1993年-2000年中国整体贸易条件下降了13%,其中制成品贸易条件下降了14%,初级产品贸易条件下降2%。

2003年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为104.7,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为109.7,贸易条件指数为95.4%,低于上年的98.8%。

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与人民币汇率低估和产业结构不合理有关。

据宋国清(2003)计算,人民币汇率升值5%,贸易条件将得到改善,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世界资源和国民福利增加。

贸易条件的改善首先是出口产品价格在理论上随汇率升值成比例提高,比如3年之内人民币升值30%,出口价格即提高30%,说不会打击出口无人相信。

问题在于第一,由于J曲线效应,出口的下降将在1年以后;第二,加工贸易部分基本不受影响;第三,一般贸易出口产品成本中,进口部分也在60%以上;第四,工资不会随汇率升值有很大提高;第五,进口价格下降会促使企业更多地使用外国原材料和设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原因使企业能够消化大部分升值因素,出口价格并不会随名义汇率的升值而成比例提高,比如人民币升值30%,一般贸易品的出口价格可能只提高15%。

人们最担心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价格提高,其实是有好处的。

一条裤子在美国卖50美元,现在提高到60美元,没有理由认为美国消费者就会不卖裤子,或者转向墨西哥购买。

即使如此,我国减少廉价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数量而提高售价,也不会降低出口金额,同时可以减少国际贸易摩擦。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路是升级换代。

规范的宏观经济分析是短期分析,假定没有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这在中国是不适用的,因为中国正处在加速技术引进和体制改革时期。

对于汇率升值对于企业的影响,必须进行动态分析。

一台普通25寸彩电在美国卖200美元,价格提高到230美元,可以转向中国农村降价销售。

企业应引进先进技术,生产新型大屏幕,多媒体彩电在美国销售,价格还可以大大提高。

机电产品本来就是要持续快速地升级换代的,人民币升值降低了企业进口新设备和原材料的成本,正可促进这一过程。

国家必须支持出口产品升级,但是不能使用货币汇率政策,而应使用财政政策如出口退税,加速折旧等。

货币政策解决总量问题,财政政策解决结构问题,不能混淆。

为保持人民币不升值而降低出口退税率,以降低技术进步速度来消化外汇储备压力,是不合适的。

中国的出口25年以来从1978年的97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4382亿美元,但贸易条件没有改善甚至出现恶化,贸易结构有“一高一低”的特点。

“一高”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过高,占出口总值70%,其中纺织品与服装占出口23%。

“一低”是指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低,占32%,低于主要发达国家47%的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42%的水平。

依靠廉价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数量扩张实现出口导向战略,在中国持续25年,已难以为继。

国际对华反倾销直线上升,2003年上半年中国受到12起反倾销起诉,在WTO成员中排名第一位。

美国商务部裁定中国电视机生产向美国倾销,四川长虹倾销幅度为45.87%,TCL和康佳分别为31.35%和27.94%,厦华为31.35%。

为缓解反倾销的势头,中国也应该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升级,而人民币升值是符合这一战略的。

范金(2004)采用社会核算矩阵技术,从一般均衡分析角度,以2005年中国社会核算矩阵为冲击对象,就人民币分别升值3%、5%、10%、20%和30%对我国的进出口所受影响进行情景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人民币升值3%会促进出口增加0.43个百分点,并且随着升值幅度的增加,出口增加的幅度也在上涨。

当人民币大幅度升值30%后,出口会增加4.26个百分点。

这表明人民币不论是温和升值还是大幅度迅速升值,都不会损害中国的出口,反而有利于出口的增加。

第二、人民币升值对进口具有促进作用,人民币升值3%可以促进进口增加0.32个百分点,并且随着升值幅度的增加,进口增加的幅度也在上涨,但速度慢于人民币升值幅度的增加;当人民币大幅度升值30%后,进口会增加2.32个百分点。

总之,人民币升值会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人民币升值从3%升值到30%,出口增长速度始终大于进口,一方面,说明人民币升值并不会改变中国的贸易顺差状况;另一方面,可以改善自1999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状况恶化的现状。

表九中国进出口增长率变化统计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出口增长率

15.7

18.2

8.0

31.9

22.9

1.5

进口增长率

19.6

26.3

28.9

11.3

14.2

5.1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出口增长率

20.9

0.5

6.1

27.8

6.8

22.3

进口增长率

2.5

-1.5

18.2

35.8

8.2

21.2

(资料来源:

1991—2001年源自《中国经济年鉴2002》;2002年数值源自商务部统计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