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选修《晁错》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77259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选修《晁错》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鲁教版选修《晁错》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鲁教版选修《晁错》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鲁教版选修《晁错》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鲁教版选修《晁错》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选修《晁错》教案.docx

《鲁教版选修《晁错》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选修《晁错》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选修《晁错》教案.docx

鲁教版选修《晁错》教案

《晁错》 

学习目标 

1. 培养训练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培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3. 培养分析综合重要信息的能力。

 

4. 培养鉴赏评价能力,鉴赏《史记》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通过梳理矛盾冲突、品味人物语言、借助烘托来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

  

  

学习重点 

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治 征 善  疾 恨  便 

2.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乃  因  以  为  然  

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状语后置 

4.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5. 筛选文中的信息 :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7.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表达技巧   

  

学习难点 

1. 难翻译的词语句子 

2. 刻画人物的手法 

3. 对晁错的评价 

  

解读文本 

一、晁错生平 

晁错(约公元前200—前154),颍川(今河南禹县)人,西汉文景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汉文帝时,曾任太子家令,汉景帝即位后,更受信任,历任内史、御史大夫等职。

由于他极力主张加强中央政权,推行“削藩”政策,遭到了诸侯王和朝廷亲贵的反对,因而在景帝三年,吴王刘濞等举兵发动叛乱,借口请诛晁错以“清君侧”时,景帝畏于七国连兵,遂错将他处死。

 

大约在任博士期间,他写了《言太子宜知术数疏》,指出:

一个君主之所以能够建立留传后世的功业,关键就在于通晓“术数”,即治国的方法和策略。

他认为,君主必须懂得怎样统驭臣下,使得群臣“畏服”,懂得怎样听取下面的奏报,而不受欺骗和蒙蔽;懂得怎样使万民生活得安定并且得利,那么海内就一定服从;懂得怎样使臣、子以忠孝事上,那么臣下和子女的品行就完美了。

  

  晁错在太子家令任内,多次上书给汉文帝,提出抗御匈奴的方略,汉文帝很赏识他的才学,采纳了其中很多建议。

   

  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文帝命令朝廷各部门推举贤良、方正、文学之士。

晁错也应一些大臣的推荐应策。

文帝亲自出题,就“明于国家大体”等重要问题,提出征询,这叫“策问”。

参加对策的一百多人中,以晁错的对策为第一。

晁错的《举贤良对策》成了西汉一篇著名的政论文。

  

  晁错的对策,深得文帝的嘉许,因此,文帝就把他由太子家令提升为掌管议论政事的中大夫。

  

  西汉的诸侯王问题由来已久,汉高祖刘邦称帝时,子侄幼弱,便大封同姓王以镇抚天下,齐国有七十余城,吴国有五十余城,楚国有四十余城,几乎占了天下一半。

而且这些诸侯王可以自己设置官署,自己建立军队,国内的租税也都归自己,如同周朝天子下面的诸侯国一样。

当初的设想是假如遇到外敌或是朝中有奸臣作乱,这些诸侯王便可以带领自己的部队入京勤王。

可是后来这些祸患消失了,诸侯王的势力反倒对汉朝的中央政权构成了最大威胁。

汉文帝时,已经有诸侯王反叛,虽然马上就平息了,但先兆已见。

所以贾谊当时在一篇奏疏中就痛陈利弊,要求汉文帝及早解决,方法是“众建诸侯而削弱之”,也就是把大的诸侯国分成若干小的诸侯国,分给诸侯王嫡子嫡孙以外的子孙,如果子孙没有这些,就先把未封的国土空着,这样中央不侵夺各诸侯王的一寸土地,而诸侯王的势力却无形中被削弱了。

  

  应该说贾谊既有先见之明,方法也很正确,可惜汉文帝认为自己的政权还不够稳固,所以厚施仁惠结天下人心,不愿因削藩问题闹得沸沸扬扬,一直搁置未办。

后来武帝时,主父偃把贾谊的这套方法加以完善,就成了“推恩令”。

而武帝终于借此解决了诸侯问题。

晁错在诸侯王问题上的看法是和贾谊不谋而合的,他继贾谊之后,再次提出削藩,太子刘启很赞成晁错的建议,而爰盎和不少大臣、功臣则持反对态度。

汉文帝见反对的大臣太多,且大多是掌握实权的人物,便没有采纳。

  

  汉文帝死,太子刘启继位,称汉景帝。

晁错因受景帝宠信,先是被任命为内史,主管首都长安的行政管理工作。

晁错多次请求景帝单独召见自己,和景帝商议国家大事,景帝对他言听计从,宠幸超过九卿。

晁错仰仗景帝的宠幸把法令制度该改的都改了一遍。

这自然引起许多人的不满,可是这些人看晁错正独邀主宠,无人敢于发难。

  

   不久晁错升为御史大夫,就是副丞相。

他便在此时向景帝上《削藩策》,建议凡诸侯有罪过的削其支郡。

凡是犯罪有过错的诸侯王,削去他们的支郡,只保留一个郡的封地,其余郡县都收归朝廷直辖。

   

这个《削藩策》一提出来,立即在朝廷内外引起极大震动。

景帝下令,让公卿、列侯和宗室共同议论,大多数人知道景帝是完全支持晁错的,因此没有人敢公开表示反对,最后,景帝决定:

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部。

随后晁错又修改了关于诸侯王的法令三十条。

诸侯王都喧哗起来,联合在一起准备武力抗拒削藩,借口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使晁错被处死。

 

  晁错针对当时匈奴不断侵扰西汉边境的情况,在人口问题上最重要的主张是移民戍边。

他认为把内地居民迁往边地,既可以对他们进行训练,“居则习民于射法,出则教民于应敌”,有利于抗击匈奴,巩固边防,又可以“使屯戍之事益省,输将之费益寡”,节约朝廷开支,改变“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的状况。

  

  为了使内地居民愿意到边地去,去后又能“乐其处而有长居之心”,他制定了多条有利于移民的政策。

 

  移民戍边,在晁错以前虽然早已实行,但大多采取强迫命令的办法,而他不但第一次提出要用经济措施来鼓励移民,同时对移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生命安全又考虑得这么周到、具体,在我国古代思想家中是绝无仅有的。

其次,他主张把人口迁往边地,固然主要从军事的目的出发。

而不是从人口的合理分布出发,但因他第一个从理论上对移民戍边进行了阐述,这对后代一些封建思想家主张把人口从稠密地区移往宽旷地区,是有很大影响的。

 

  

二、重点透视 

(一)语言积累(可做成卡片) 

1. 通假字 

与雒阳宋孟及刘礼同师   同“洛”洛阳 

由此与错有卻           同“郤” 

诸侯皆諠哗             同“喧哗” 

吴楚罢不               通“否”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     通“猝” 

2. 一词多义 

  

3. 古今异义词 

    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古义:

文献经典     今义:

以语言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    

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   古义:

汉朝时掌管图书的官名 今义:

学位的最高一级。

 

诏以为太子舍人         古义:

让……做    今义:

认为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古义:

凭借这个    今义:

表因果关系连词 

上书言军事,谒见上     古义:

军中之事    今义:

与军队或战争有关的事情 

于是景帝默然良久       古义:

对此        今义:

承接关系连词 

因上便宜事             古义:

利于治国、合乎时宜的办法或建议  今义:

方便合适 

  

4. 常见实词 

与雒阳宋孟及刘礼同师   学习(动词) 

天下无治《尚书》者     研究(动词) 

年九十余,老不可征     征召(动词) 

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     受学(动词) 

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   晋升官职 (动词) 

公言善,吾亦恨之       好(形容词) 

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喜欢(动词) 

力未有以伤            中伤(动词)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罪(名词)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奏章(名词) 

丞相谢                谢罪(动词) 

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       小辈(名词) 

诸侯皆諠哗,疾晁错            痛恨(动词) 

吾去公归矣                    离开(动词) 

上书言军事,谒见上            晋见(动词) 

内杜忠臣之口                  堵塞(动词) 

公言善,吾亦恨之              遗憾(形容词) 

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      处所(名词) 

  

5. 常见虚词 

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  总是(副词) 

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  单独(副词) 

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  没有谁(无定指代词) 

上初即位                      刚刚(副词) 

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          可是(转折连词) 

吴楚七国果反                  果真(副词) 

道军所来,闻晁错死            从(介词) 

于是景帝默然良久              很(副词) 

  

6. 词类活用 

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          以为……奇(意动用法) 

太子善错计策                  认为……善(意动用法) 

别疏人骨肉                    使……离别疏远(使动用法) 

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穿(名词活用为动词) 

吾当先斩以闻                  使……知道(使动用法) 

内杜忠臣之口                  对内(名词做状语) 

外为诸侯报仇                  对外(名词做状语) 

错乃穿两门南出        向南(名词做状语) 

  

7. 特殊句式 

晁错者,颖川人也           (判断句) 

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     (状语后置) 

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     (被动句) 

此非庙垣,乃堧中垣         (判断句) 

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省略句) 

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   (省略句) 

  

(二)研讨探究 

1. 《晁错》记叙了晁错哪些方面的事迹,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哪件事?

 

    提示:

 

    被派去齐向伏生学习,他学习回来后上书讲述其所学,得到文帝的赏识。

 

    晁错善于辩论,智谋出众,深得太子宠信,称他为“智囊”。

 

    多次上书孝文帝,探讨削弱诸侯的事以及更改法令的事。

 

    景帝时更改了许多法令制度。

 

    击败了丞相对自己的中伤。

 

    向景帝提出削藩策,在朝廷内外引起极大震动,诸侯以此为借口发动叛乱。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向景帝提出削藩策,在朝廷内外引起极大震动,诸侯以此为借口发动叛乱。

 

  

2. 晁错最后落得腰斩东市的结果,原因有哪些?

 

    削弱诸侯势力,触动了诸侯的根本利益。

 

    晁错一介书生,对诸侯王对中央政权的危害是看得透彻,可是却没估计到各诸侯王联合反叛会有怎样的后果。

 

    为人过于严肃,又不能容忍别人的过错,一人立于朝廷之上,孤危无援。

 

只依仗皇上的宠信,有些有恃无恐。

 

其政敌伺机陷害。

 

他的削藩策略还不够成熟。

 

  

3. 司马迁说,晁错擅权,“变古乱常,不死则亡”。

苏轼《晁错论》中也说,以七国之强,而晁错要立即削弱它们,是为了沽名钓誉。

你如何评价晁错的所作所为?

你认为一位政治家要想改革时弊,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才有可能结局比较圆满?

 

    提示:

 

    本题具有开放性,请各抒己见,自圆其说。

 

  

4. 司马迁塑造的晁错这个形象,性格鲜明,主要是通过哪些手法来表现这个人物的?

 

    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

 

    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

 

    通过反面衬托和侧面烘托表现人物。

 

  

(三)拓展延伸 

将晁错父子相见的情节改编成课本剧。

 

景帝听了邓公一番话后,“默然良久”,请描述一下此时他的心理活动,不少于100字。

请为晁错写副对联,以此与晁错对话。

 

  

方法指导 

1. 反复阅读培养语感 

2. 结合注释初步翻译 

3. 概括段意揭示中心 

4. 了解作者经历性格 

5. 把握语言表达方式 

6. 找出通假古今异义 

7. 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8. 常见虚词特殊句式 

9. 做成卡片及时翻看 

10. 适当练习延伸拓展 

  11. 背诵经典古文片断    

  

【模拟试题】 

一. 语言知识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天下无治《尚书》者      

       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B. 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    

       顷襄王怒而迁之           

C.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相如奉璧奏秦王          

D. 诸侯皆諠哗,疾晁错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于是景帝默然良久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C. 因上便宜事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D. 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为诸侯报仇   

       如姬为公子泣 

    B. 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 

       独畏廉将军载 

    C. 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   

       广故数言欲亡 

    D. 故请削地以尊京师 

       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4. 对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太子善错计策                  认为……善(意动用法) 

②别疏人骨肉                    使……离别疏远(使动用法) 

③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穿(名词活用为动词) 

④内杜忠臣之口                  对内(名词做状语) 

⑤吾当先斩以闻   使……知道(使动用法) 

    ⑥将军身披坚执锐 

⑦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使之贫 

⑧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⑩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A. ①③⑧/②⑤/④⑥⑦/⑨⑩ 

B. ①②③/④⑩/⑤⑥⑦/⑧/⑨ 

    C. ①⑥/②③④/⑤⑦/⑧⑨/⑩ 

    D. ①⑧/②⑤⑦/③⑨/④⑩/⑥ 

  

5. 下列各句括号内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错常数请间言事,(景帝)辄听。

 

    B. 吾当先斩(晁错)以闻 

    C. 上令晁错衣朝衣斩(晁错)东市。

 

D. 太常遣错受《尚书》(于)伏生所 

  

6. 对下面句子分句间的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还,因上便宜事 

②孝文不听,然奇其材 

③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 

④不如此,天子不尊 

A.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 ②③相同,①④不同 

C.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 ②③不同,①④相同 

  

7. 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数上书孝文,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1题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

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丞相申屠嘉心弗便,力未有以伤。

内史府居太上庙堧中,门东出,不便,错乃穿两门南出,凿庙壖垣。

丞相嘉闻,大怒。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错闻之,即夜请间,具为上言之。

丞相奏事,因言错擅凿庙垣为门,请下廷尉诛。

上曰:

“此非庙垣,乃堧中垣,不致于法。

”丞相谢。

罢朝,怒谓长史曰:

“吾当先斩以闻,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

”丞相遂发病死。

 

错以此愈贵。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

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郤。

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諠哗,疾晁错。

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

“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

”晁错曰:

“固也。

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错父曰:

“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

”遂饮药死,曰:

“吾不忍见祸及吾身。

”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

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8.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   难:

反驳 

B. 错乃穿两门南出                 穿:

越过 

C. 吾去公归矣                     去:

离开 

D. 诸侯皆諠哗,疾晁错             疾:

痛恨 

  

9.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 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 具为上言之 

      不足为外人道也 

D. 错以此愈贵 

       申之以孝悌之义 

  

10. 下列对文意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景帝即位后,晁错被任命为太史,他经常请皇上单独听取他的意见,法令因之多所改定,丞相申屠嘉心中不满,却无力对晁错加以伤害。

 

B. 内史府处于太上庙墙外的空隙地上,为出入方便,晁错就在太上庙南面的外墙上开了两个门。

丞相申屠嘉想借此事加害晁错,但没得逞。

 

C. 晁错因要削减诸侯封地而招致诸侯及大臣们的反对,他的父亲为保全家族也从颍川赶来劝说,晁错根本不为所动。

  

D. 晁错得到景帝的信任,终于达到了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七国之乱,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吾当先斩以闻,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1. D    2. B    3. C    4. D    5. C    6. B 

7. 略   8. B    9. C    10. D    11. 略 

  

译文:

 

晁错是颍川人。

曾经在轵县张恢先生那里学习过申不害和商鞅的刑名学说,与洛阳人宋孟和刘礼是同学。

凭着通晓典籍,担任了太常掌故。

 

晁错为人严峻刚正,却又苛刻严酷。

汉文帝的时候,天下没有研究《尚书》的人,只听说济南伏先生是原来秦朝的博士,研究过《尚书》,年纪已经九十多岁,因为太老无法征召他来,文帝于是下令太常派人前往学习。

太常派遣晁错前往伏先生那里学习《尚书》。

学成回来后,趁着向皇上报告利国利民的事,称引解说《尚书》。

汉文帝下诏令,任命晁错担任太子舍人、门大夫、太子家令。

晁错凭着他的辩才,得到太子的宠幸,太子家称他为“智囊”。

汉文帝的时候,晁错多次上书,说到削减诸侯势力的事,以及修改法令的事。

几十次上书,汉文帝都没有采纳,但认为他有奇特的才能,提升为中大夫。

当时,太子称赞晁错的计策谋略,袁盎和诸位大功臣却大多都不喜欢晁错。

 

    汉景帝继位后,任命晁错为内史。

晁错多次请求皇帝单独与他谈论政事,景帝每每都听,宠幸他超过了九卿,晁错修改了不少的法令。

丞相申屠嘉心里不满意,但又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毁伤他。

内史府建在太上庙围墙里的空地上,门朝东,出入很不方便,晁错便向南边开了两个门出入,因而凿开了太上庙的围墙,丞相申屠嘉听到了这件事,非常生气。

打算就这次晁错的过失写成奏章,请求诛杀晁错。

晁错听到了这个消息,当夜请求单独进见皇上,具体详细地向皇上说明了这件事情。

丞相申屠嘉上朝奏事,乘机禀告了晁错擅自凿开太上庙的围墙做门,请求皇上把他交给廷尉处死。

皇上说:

“晁错所凿的墙不是太上庙的墙,而是庙外空地上的围墙,不致于触犯法令。

”丞相谢罪。

退朝之后,生气地对长史说:

“我本当先杀了他再报告皇上,却先奏请,反而被这小子给出卖,实在是大错。

”丞相终于发病死了。

 

晁错因此更加显贵。

晁错被提升为御史大夫,请求就诸侯的罪过相应地削减他们的封地,收回各诸侯国边境的郡城。

奏章呈送上去,皇上命令公卿、列侯和皇族一起讨论,没有一个人敢非难晁错的建议,只有窦婴与他争辩,因此和晁错有了隔阂。

晁错所修改的法令有三十章,诸侯们都叫喊着反对,痛恨晁错。

晁错的父亲听到了这个消息,就从颍川赶来,对晁错说:

“皇上刚刚继位,你执掌政权,侵害削弱诸侯的力量,疏远人家的骨肉,人们纷纷议论怨恨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晁错说:

“事情本来就应该这样,不这样的话,天子不会受到尊崇,国家不会得到安宁。

”晁错的父亲又说:

“照这样下去,刘家的天下安宁了,而我们晁家却危险了,我要离开你回去了。

”便服毒药而死,死前说道:

“我不忍心看到祸患连累自己。

”晁错的父亲死后十几天,吴楚七国果然反叛,以诛杀晁错为名义。

等到窦婴、袁盎进言,皇上就命令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把他处死。

 

    晁错死后,谒者仆射邓公担任校尉,攻打吴楚的军队时,他担任将领。

回京城后,上书报告军事情况,进谏皇上。

皇上问道:

“你从军中来,听到晁错死了,吴楚的军队退了没有?

”邓公说:

“吴王蓄意谋反已经有几十年了啊,他为你削减他的封地而发怒,所以以诛杀晁错为名义,他的本意并不在晁错呀。

再说我担心天下的人从此都将闭口,再也不敢进言了。

”皇上说:

“为什么呢?

”邓公说:

“晁错担心诸侯强大了不能够制服,所以要求削减诸侯的封地,借以尊宠朝廷,这实在是关乎万世的好事啊。

计划才开始实行,竟然遭到杀戮,对内堵塞了忠臣的口,对外反而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这样做是不足取的。

”此时景帝沉默了好久,说:

“您的话很对,我也悔恨这件事。

”于是任命邓公担任城阳中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