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比》数学问题式课堂观察.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7555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一比》数学问题式课堂观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比一比》数学问题式课堂观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比一比》数学问题式课堂观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比一比》数学问题式课堂观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比一比》数学问题式课堂观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比一比》数学问题式课堂观察.docx

《《比一比》数学问题式课堂观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一比》数学问题式课堂观察.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比一比》数学问题式课堂观察.docx

《比一比》数学问题式课堂观察

问题式课堂观察报告

一、课堂观察的背景和意义

1、课堂观察的背景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会学习、会创新的人,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所以现代教育应注重于开发学生智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问题式教学就是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注重学生的发展而提出的。

什么是问题式教学呢?

就是将问题作为学科知识建构的载体,以整体设计的问题链有机地串联整个教学过程,恰当地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

以教师的问题诱发学生产生疑问,进而提出问题,或者教师设计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师生对话、学生独立思考或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

数学课堂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过程。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发展其思维能力的创造性。

因此课堂是教学活动展开的主战场,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教师需要研究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的活动,学生是教师教学服务的对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不仅要研究自己的教,还有研究学生的学,需要不断观察学生的表现,倾听他们的声音,适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最基本的方法,可以改善教学研究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提升教师的专业品质。

2、课堂观察的意义

教师进行课堂观察研究都是为了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根据具体情况又可分解为以下三个具体目的:

为了为教师的教学问题进行诊断,并找到改进的方法,给予恰当的指导而开展的课堂观察研究;为了引进和运用某种理论和方法,探索解决问题的某种方法忽然策略而开展的课堂观察研究;为了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和检查开展的课堂观察研究。

 

课堂观察研究能提供教师教学行为的客观素材,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提供实践性反思素材,促进教师自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进步的阶梯,促进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

课堂观察研究中,通过对一定的差距,激发教师探寻缩小差距的研究欲望,促其学习、尝试、反思,搭起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桥梁,体验创造的欢乐。

通过观察研究能够对课堂教学进行系统的分析,寻找到影响教学的因素,找到有效教学的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和谐发展。

 

二、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1、选课—研究观察载体的确定

2、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

《比一比》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结合跳绳比赛活动的情景,学生知道平均数,能正确说出平均数在具体例子中的意义。

(2)学生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信息选择移多补少或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有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

3、教学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统计与概率中:

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信息。

本节课是从统计的角度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已经接触到统计的有关知识,本课是在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的基础上学习比较简单的求平均数问题。

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有丰富的平均分的经验,并且对于平均数的知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如考试中的平均分、班级的平均年龄等。

但学生只是有了一些感性的经验,本节课通过大量、丰富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全面、深刻的认识平均数的意义与现实价值,进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中提供了两队投篮比赛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中造成的矛盾(人数不相同时用总数来比较不公平)引起学生去思考人数不相同时怎么比较才公平,从而引出平均数,然后再得出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

移多补少法和列式计算法。

在充分理解了教材意图的基础上,实际教学中,为了体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王老师抛开了教材设计中的情景,创造性的使用了学生熟悉的跳绳比赛这一情景,通过人数不同比总数不公平来引起矛盾,引发思考,从而为平均数的出现做好了铺垫。

之后通过在统计图上移多补少,学生初步认识了平均数的意义,然后深入到实例中理解平均数,总结出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课堂观察量表样例及设计依据,要解决问题说明

问题式课堂是以问题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问题既是教学的起点和主线,也是教学的终点和延伸。

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不仅仅是为了增进知识,而且更主要的是为了引发更多的新问题,从而引发思维,激发创新。

因此,本节课主要从教师提问有效性,教师评价手段,学生学习方式、教学时间分配等方面进行观察。

教师提问有效性观察表:

让教师清楚的看到自己所提问题哪些是有效,哪些问题需要换种说法学生更容易理解,哪些是直观问题,哪些需要学生思考,并且可以看出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对于教师语言的表达有更高的要求,可以克服随问题意性,应该提一些针对性的问题。

减少无关教学内容的提问,课堂上的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引导他们获得新的知识,教师必须心中有数。

要尽量减少无关性问题,让教学语言更精当、简洁,提高课堂效益。

问题的指向性要明确,老师提问时要把问题说的简洁、指向性更强,让学生明白问题的含义,这样才能说出准确答案。

学生学习方式的观察量表:

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所达到了哪些教学效果,学生参与情况如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学习”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就是“要转变目前一些课堂中存在的单一、他主与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评价手段的观察量表:

课程上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获得最充分的、最合理的教育与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积极地表现自己,使他们各自不同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课堂评价也是对教师基本功的考查,教师能否正确运用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正确的评价观。

教师要有较高的素养才能对学生及时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学时间分配的观察量表:

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更有利于教师全面的掌控课堂,抓住课堂时间分配,就可以找到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有的放矢地客观地评价课堂教学。

从课堂结构中可以看出教师是怎样确定教学内容和授课类型的,是如何设计教学过程的,可以看出教师组织实施教学结构的紧密性和协调性,可以看出教师总体把握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能力。

结构合理的课堂教学才有质量保证。

在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中,还可以看出教师课堂教学的掌控能力和运用教法的能力。

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教材难易、前后知识的衔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认知水平、课堂教学的条件和氛围等。

 

四、教学基本情况

1、执教教师基本情况

2、承担学校、班级基本情况,学生年段特点及学习情况分析

3、教学变量控制与观察

授课计划时间:

1课时

实际使用时间:

1课时

提前备课、试教:

《比一比》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统计中的第一课时,是从统计的角度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材中提供了两队投篮比赛的问题情境,但实际教学中,为了体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王老师抛开了教材设计中的情景,创造性的使用了学生熟悉的跳绳比赛这一情景,通过人数不同比总数不公平来引起矛盾,引发思考,从而为平均数的出现做好了铺垫。

五、课堂观察活动中观课教师记录及课堂教学情况分析

教师提问有效性的观察表

教师提问有效性观察量表

(一)

观察维度:

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研究问题:

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合理?

学生学习观察表

观察维度:

学生学习

研究问题:

学生学习的方式、参与度

教师评价手段观察量表

教师评价手段观察量表

课堂教学时间分配

六、执教者反思

本节课是从统计的角度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实际教学中,抛开了课本上的情境,创造性的使用了学生更为熟悉的跳绳比赛这一情景,通过人数不同比总数不公平来引起矛盾,引发思考,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逐步感受到求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并启发学生探索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

为了让学生充分的、深入的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本节课上我给学生呈现了丰富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具体例子中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这样一来就把抽象的平均数变得和实际生活联系的很紧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学习效果也很不错。

但是仍有以下不足之处:

1、在课堂中,老师说的过多,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太少。

为了让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老师可以通过“谁还能再来说一说?

”“你觉得他说的怎么样,要是你,你会怎么说”这样简单的问题来让学生有更多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2、解决问题的方式较为单一,一般都是老师问,学生答。

要解决这一问题,实际课堂上,老师应该采取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如:

同桌交流,小组交流,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一直保持较好的状态。

3、从我让学生结合实例来说一说平均数的意义这一环节,我发现学生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平均数的意义理解的不够透彻。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引出平均数的概念之后,我没有回过头来结合跳绳比赛的平均数让学生再次深入理解平均数。

比如可以指着平均数问“实际上每个人都是跳了这个数吗”,学生回答完不是后,可以再追问“实际情况会是怎么样呢?

”二是我问的问题指向性不太明确,比如我给的数学平均成绩95分。

我的问题是:

“你能说一说95分的意思吗?

学生大部分都只是说95分是数学平均成绩,这就把问题停留在了表面,不能深层次的挖掘内在的东西。

而如果我的问题变成“你觉得数学平均成绩95分是怎么来的”,我相信这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一个比较深的层次,学生也能挖掘到比较多的本质东西,从而也能更加深入的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4、时间搭配不太合理。

在时间分配上我的将近25分钟的时间都放在了怎么来求平均数上,而实际上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才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我在今后会有更大的收获。

七、课例研究的成果与结论

在“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问题能力的主体是学生,而学生问题能力的强弱主要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与教学方法,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问题能力,就必须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让问题成为课堂的中心。

因此,教师对问题的精心设计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并不是带问号的叙述都够成为问题,而学生的问题可以是教师有意诱发的,也可以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表达。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促进者。

教师的作用体现在:

一是精心设计问题的情景;触发学生的思维;二是巧妙地设置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使每个学生学有所思,探有所得;三是唤醒学生的潜能,排除思维障碍、启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四是学法指导,组织讨论,控制教学活动的进程;五是总结评价,延伸问题。

而学生由知识的被动建构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在内驱力的作用下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发展,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

“问题式教学”使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收集、整理、处理信息,到解决问题,全方位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探究、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充分展示了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的教学习惯、教学方法的转变是很不容易的,在运用问题式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时,还是存在了很多的问题,放不开手脚,不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对课堂教学氛围的调控不到位等。

今后还要不断学习,进一步更新观念,带动更多的老师投入到教学的改革中去,集思广益,献计献策,争取得更大的收获。

八、执教者教学设计

活动当天教学设计:

《比一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从统计的角度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材中提供了两队投篮比赛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中造成的矛盾(人数不相同时用总数来比较不公平)引起学生去思考人数不相同时怎么比较才公平,从而引出平均数,然后再得出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

移多补少法和列式计算法。

在充分理解了教材意图的基础上,实际教学中,为了体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我抛开了教材设计中的情景,创造性的使用了学生熟悉的跳绳比赛这一情景,通过人数不同比总数不公平来引起矛盾,引发思考,从而为平均数的出现做好了铺垫。

之后通过在统计图上移多补少,学生初步认识了平均数的意义,然后深入到实例中理解平均数,总结出求平均数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已经接触到统计的有关知识,本课是在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的基础上学习比较简单的求平均数问题。

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有丰富的平均分的经验,并且对于平均数的知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如考试中的平均分、班级的平均年龄等。

但学生只是有了一些感性的经验,本节课通过大量、丰富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全面、深刻的认识平均数的意义与现实价值,进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信息。

学习目标:

1、结合跳绳比赛活动的情景,学生知道平均数,能正确说出平均数在具体例子中的意义。

2、学生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信息选择移多补少或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有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

评价任务:

1、结合老师给出的数学平均成绩95分、平均月工资2756元,学生能说出95、2756的意义。

(对应目标1)

2、结合具体统计图(表),学生能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或列算式(总数÷份数)的方法求出平均数。

(对应目标2)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

师:

那我们就在今天的这节课上进行一场跳绳比赛好不好?

全班分两队,男生甲队,女生乙队,比一比到底哪队实力强?

(二)讲授新课

1、比赛人数相同

(1)游戏规则

每队派出3名参赛者,1名计数员,1名记录员,教师计时5秒,两队3名参赛者依次跳绳。

(2)进行比赛

1号队员跳绳,计数员汇报个数,记录员记录(贴圆片)

2号、3号重复上述过程。

(3)评判结果——比较总数

师:

根据每队跳绳个数的统计图,请同学们评判比赛结果?

哪队获胜了?

说明理由。

2、比赛人数不同

(1)制造矛盾——参赛人数不同

师:

老师加入失败的甲队(甲队总数超过乙队),宣布加队获胜?

生:

甲队人数多,乙队人数少,不公平。

师:

你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质疑老师的问题,很善于思考。

(2)寻找公平的比较办法——平均数

师:

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两队人数不同时,怎样比较才公平?

生:

用平均数比较公平。

(3)怎样求每队跳绳的平均数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会有两种方法:

计算法:

(所有人跳的总个数)÷人数=?

用移多补少法

师:

这个?

就是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这就是你们刚才提到的平均数。

(板书课题:

平均数),平均数的作用就是它能代表了一个队的整体水平。

(通过比较平均水平,学生判断出是甲队获胜。

3、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数学平均成绩:

95分。

找学生说说95分的意思。

2014年张华平均月工资:

2756元。

找学生说说2756元的意思。

(三)巩固练习

1、课本71页第2题

让学生说说自己求平均数的方法。

(移多补少或列算式)

2、下面是某班6位学生的身高情况:

人员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身高/厘米

130

132

135

136

137

140

(1)先估计平这6位学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然后再想办法来验证一下到底谁的估计更接近真实值?

3、数学故事:

有危险吗?

(四)课堂总结

那谁能说说这节课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吗?

 

板书设计计算法

比一比(平均数)

移多补少法

课堂观察后的修改的教学设计:

《比一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从统计的角度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材中提供了两队投篮比赛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中造成的矛盾(人数不相同时用总数来比较不公平)引起学生去思考人数不相同时怎么比较才公平,从而引出平均数,然后再得出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

移多补少法和列式计算法。

在充分理解了教材意图的基础上,实际教学中,为了体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我抛开了教材设计中的情景,创造性的使用了学生熟悉的跳绳比赛这一情景,通过人数不同比总数不公平来引起矛盾,引发思考,从而为平均数的出现做好了铺垫。

之后通过在统计图上移多补少,学生初步认识了平均数的意义,然后深入到实例中理解平均数,总结出求平均数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已经接触到统计的有关知识,本课是在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的基础上学习比较简单的求平均数问题。

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有丰富的平均分的经验,并且对于平均数的知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如考试中的平均分、班级的平均年龄等。

但学生只是有了一些感性的经验,本节课通过大量、丰富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全面、深刻的认识平均数的意义与现实价值,进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信息。

学习目标:

1、结合跳绳比赛活动的情景,学生知道平均数,能正确说出平均数在具体例子中的意义。

2、学生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信息选择移多补少或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有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

评价任务:

3、结合老师给出的数学平均成绩95分、平均月工资2756元,学生能说出95、2756的意义。

(对应目标1)

4、结合具体统计图(表),学生能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或列算式(总数÷份数)的方法求出平均数。

(对应目标2)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咱们三年级即将要进行一场跳绳比赛,六班有2个小队都想代表本班参加比赛,但是只能有一个小队参加,他们两个小队都说自己队的实力最强。

老师一时也没有了注意,不知道到底该派那个小队了,于是在昨天的课外活动中,老师就让这两个小队进行了一场比赛,这就是甲(乙)队在5秒内的跳绳情况。

(课件出示)

(二)讲授新课

1、寻找公平的比较办法-----平均数

师:

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楚明白,我找1名同学把甲(乙)队每个学生的跳绳个数用摆小圆片的形式在黑板上摆出来,要注意一个小圆片代表跳了1个。

师:

根据黑板上两队的跳绳个数统计图,你觉得哪队的实力更强?

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交流,之后汇报自己的看法)

学生可能有如下两种比较方法:

比跳绳总数。

但是部分学生说不公平。

(师抓住这个契机,反问:

为什么这样比较不公平,从而引发学生去思考。

比平均数

如果学生不能直接说出平均数,但只要意思大概正确,在后面可以由老师来告诉学生一个队平均每个人跳的个数就是这个队的平均数。

2、怎样求每队跳绳的平均数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会有两种方法:

计算法:

(所有人跳的总个数)÷人数=?

用移多补少法

师:

这个?

就是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这就是你们刚才提到的平均数。

(板书课题:

平均数),平均数的作用就是它能代表了一个队的整体水平。

(通过比较平均水平,学生判断出是甲队获胜。

3、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数学平均成绩:

95分。

找学生说说95分的意思。

2014年张华平均月工资:

2756元。

找学生说说2756元的意思。

(三)巩固练习

1、课本71页第2题

让学生说说自己求平均数的方法。

(移多补少或列算式)

3、下面是某班6位学生的身高情况:

人员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身高/厘米

130

132

135

136

137

140

(2)先估计平这6位学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2)然后再想办法来验证一下到底谁的估计更接近真实值?

4、数学故事:

有危险吗?

(四)课堂总结

那谁能说说这节课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吗?

 

板书设计计算法

比一比(平均数)

移多补少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