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测试三附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2173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测试三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测试三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测试三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测试三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测试三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测试三附答案.docx

《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测试三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测试三附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测试三附答案.docx

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测试三附答案

高二化学专题三《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单元测试三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各组物质全部是弱电解质的是(  )

A.H2O、NH3·H2O、H3PO4、HF

B.Cu(OH)2、CH3COOH、C2H5OH、CH3COONa

C.H2SO3、Ba(OH)2、BaSO4

D.SO2、H2S、CO2

2已知相同条件下,HClO的电离常数小于H2CO3的第一级电离常数(Ka),为了提高氯水中HClO的浓度,可行的是(  )

A.通入HCl(g)       B.加入CaCO3(s)

C.加入H2OD.加入NaOH(s)

3.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室温下,pH=7的NH4Cl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Cl-)>c(NH

)>c(H+)=c(OH-)

B.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C.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4.在已达到电离平衡的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欲使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同时使溶液的pH降低,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少量盐酸B.加热

C.加少量醋酸钠晶体D.加氢氧化钠固体

5.对于常温下pH=2的盐酸和pH=3的醋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2的盐酸中:

c(H+)=c(Cl-)+c(OH-)

B.pH=3的醋酸中:

c(H+)=3.0mol·L-1

C.pH=2的盐酸与pH=3的醋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0∶1

D.pH=3的醋酸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Na+)=c(CH3COO-)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常温下,强酸溶液的pH=a,将溶液的体积稀释到原来10n倍,则pH=a+n;

②已知BaSO4的Ksp=c(Ba2+)·c(SO

),所以在BaSO4溶液中有c(Ba2+)=c(SO

)=

③将0.1mol·L-1的NaHS和0.1mol·L-1Na2S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有c(S2-)+2c(OH-)=2c(H+)+c(HS-)+3c(H2S)

④在0.1mol·L-1氨水中滴加0.1mol·L-1盐酸,刚好完全中和时pH=a,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amol·L-1

A.①④  B.②③C.③④D.①②

7.常温下用pH为3的某酸溶液分别与pH都为11的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a、b两种溶液,关于这两种溶液酸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b不可能显碱性 ②a可能显酸性或碱性 ③a不可能显酸性 ④b可能显碱性或酸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对测定结果评价错误的是(  )

选项

操作

测定结果评价

A

酸式滴定管在装酸液前未用标准盐酸润洗2~3次

偏高

B

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

偏高

C

锥形瓶未干燥

无影响

D

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

偏低

9.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化学式

HX

HY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

7.8×10-9

3.7×10-15

K1=4.3×10-7

K2=5.6×10-11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HX、HY两种弱酸的酸性:

HX>HY

B.相同条件下溶液的碱性:

NaX>Na2CO3>NaY>NaHCO3

C.结合H+的能力:

CO

>Y->X->HCO

D.HX和HY酸性相同,都比H2CO3弱

10.已知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Zn(OH)2>ZnS,MgCO3>Mg(OH)2,溶解或电离出S2-的能力为FeS>H2S>CuS,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Mg2++2HCO

+2Ca2++4OH-===Mg(OH)2↓+2CaCO3↓+2H2O

B.Cu2++H2S===CuS↓+2H+

C.Zn2++S2-+2H2O===Zn(OH)2↓+H2S↑

D.FeS+2H+===Fe2++H2S↑

11.常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

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种溶液的Kw相同,由水电离的c(H+):

①=③>②=④

B.向等体积的四种溶液中分别加入100mL水后,溶液的pH:

③>④>②>①

C.①、②、④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

①最大

D.将②、③两种溶液混合后,若pH=7,消耗溶液的体积为③>②

12.今有两种正盐的稀溶液,分别是amol·L-1NaX溶液和bmol·L-1NaY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a=b,pH(NaX)>pH(NaY),则相同浓度时,酸性HX>HY

B.若a=b,并测得溶液中c(X-)=c(Y-)+c(HY)[c(HY)≠0],则相同浓度时,酸性HX>HY

C.若a>b,并测得溶液中c(HX)=c(HY),则可推出溶液中c(X-)>c(Y-),且相同浓度时,酸性HX>HY

D.若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溶液中c(X-)+c(Y-)+c(HX)+c(HY)=0.1mol·L-1,则可推出a+b=0.2mol·L-1

13.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

c(K+)>c(A-)>c(OH-)>c(H+)

B.0.1mol·L-1HA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1

C.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

c(A-)+c(HA)>0.1mol·L-1

D.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

c(K+)=c(A-)>c(OH-)=c(H+)

14.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Na2CO3、NaHCO3两种盐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

B.常温下,1mol·L-1的CH3COOH溶液与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混合液中:

c(Na+)>c(CH3COO-)>c(H+)>c(OH-)

C.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H4Cl和NH4HSO4两种溶液中,c(NH

)前者小于后者

D.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5mol·L-1,则此溶液可能是盐酸

15.(双选)已知常温下:

Ksp[Mg(OH)2]=1.8×10-11,Ksp(AgCl)=1.8×10-10,Ksp(Ag2CrO4)=1.9×10-12,Ksp(CH3COOAg)=2.3×10-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等体积混合浓度均为0.2mol·L-1的AgN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一定产生CH3COOAg沉淀

B.将0.001mol·L-1的AgNO3溶液滴入0.001mol·L-1的KCl和0.001mol·L-1的K2CrO4溶液中,先产生Ag2CrO4沉淀

C.在Mg2+为0.121mol·L-1的溶液中要产生Mg(OH)2沉淀,溶液的pH至少要控制在9以上

D.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Ksp(AgCl)变大

16.常温下,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①所示溶液中:

c(CH3COO-)+c(OH-)=c(CH3COOH)+c(H+)

B.点②所示溶液中:

c(Na+)=c(CH3COOH)+c(CH3COO-)

C.点③所示溶液中:

c(Na+)>c(OH-)>c(CH3COO-)>c(H+)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

c(CH3COOH)>c(CH3COO-)>c(H+)>c(Na+)>c(OH-)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52分)

17.(9分)常温下将0.01molNH4Cl和0.002molNaOH溶于水配成1L溶液。

(1)该溶液中存在的平衡体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中共有________种不同的微粒。

(3)这些微粒中浓度为0.01mol·L-1的是________,浓度为0.002mol·L-1的是________。

(4)物质的量之和为0.01mol的三种微粒是________。

(5)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微粒的物质的量之和比OH-的物质的量多0.008mol。

18.(9分)含有弱酸HA和其钠盐NaA的混合溶液,在化学上用作缓冲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酸或碱时,溶液的酸碱性变化不大。

(1)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其中加入少量KOH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将0.04mol·L-1HA溶液和0.02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缓冲溶液。

①若HA为HCN,该溶液显碱性,则溶液中c(Na+)________c(CN-)(填“<”“=”或“>”),你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HA为CH3COOH,该溶液显酸性,溶液中所有的离子按浓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9.(8分)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

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用标准的盐酸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____。

直到再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并__________为止。

(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  )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

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果时俯视读数

(3)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起始读数为__________mL,终点读数为__________mL;所用盐酸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mL。

(4)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选用其中合理的数据列式计算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0.[2014·江西模拟](8分)下表是几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Ksp(25℃)。

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表分析,若①CH3COOH、②HCO

、③C6H5OH、④H2PO

均可看作酸,则它们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2)25℃时,将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和氨水混合,混合液中:

c(CH3COO-)________c(NH

)(填“>”“=”或“<”);

(3)25℃时,向10mL0.01mol·L-1苯酚溶液中滴加VmL0.01mol·L-1氨水,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若混合液pH>7,则V≥10

B.若混合液pH<7,则c(NH

)>c(C6H5O-)>c(H+)>c(OH-)

C.V=10时,混合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10ml0.01mol·L-1苯酚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D.V=5时,2c(NH3·H2O)+2c(NH

)=c(C6H5O-)+c(C6H5OH)

(4)如下图所示,有T1、T2两种温度下两条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讨论T1温度时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加入Na2SO4可使溶液由a点变为b点

B.在T1曲线上方区域(不含曲线)任意一点时,均有BaSO4沉淀生成

C.蒸发溶剂可能使溶液由d点变为曲线上a、b之间的某一点(不含a、b)

D.升温可使溶液由b点变为d点

21.(8分)

(1)在粗制CuSO4·5H2O晶体中常含有杂质Fe2+。

①在提纯时为了除去Fe2+,常加入合适氧化剂,使Fe2+氧化为Fe3+,下列物质可采用的是________。

A.KMnO4B.H2O2C.氯水D.HNO3

②然后再加入适当物质调整溶液至pH=4,使Fe3+转化为Fe(OH)3,调整溶液pH可选用下列中的______。

A.NaOHB.NH3·H2OC.CuOD.Cu(OH)2

(2)甲同学怀疑调整至溶液pH=4是否能达到除去Fe3+而不损失Cu2+的目的,乙同学认为可以通过计算确定,他查阅有关资料得到如下数据,常温下Fe(OH)3的溶度积Ksp=1.0×10-38,Cu(OH)2的溶度积Ksp=3.0×10-20,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0×10-5mol·L-1时就认为沉淀完全,设溶液中CuSO4的浓度为3.0mol·L-1,则Cu(OH)2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Fe3+完全沉淀[即c(Fe3+)≤1.0×10-5mol·L-1]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通过计算确定上述方案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22.(10分)某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下表是实验室里盐酸、氢氧化钠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说明:

【实验探究】

(1)配制溶液:

甲同学配制100mL1.5mol·L-1氢氧化钠溶液,乙同学取20mL36.5%的盐酸稀释到200mL。

甲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X溶液滴入的量一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酸式滴定管前要检查活塞是否漏水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设计完成了另一个实验,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能够发生反应。

他在盛有20mL稀盐酸的锥形瓶里,用碱式滴定管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不断振荡溶液,同时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直到氢氧化钠溶液过量。

则在滴

定过程中,滴定终点附近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中,________(填“甲”“乙”或“甲和乙”)的实验能充分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4)丙同学为了测定上述36.5%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在锥形瓶中加入已稀释的盐酸等,用碱式滴定管滴入甲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的结果如下表:

据此通过计算可知实验测定的盐酸浓度与标签说明的浓度相比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相等”)。

 

专题三《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测试三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答案:

A2、答案:

B3.答案:

D4.答案:

B5.答案:

A

6.答案:

C7.答案:

A8.答案:

D9.答案:

A10.答案:

C

11.解析:

A中4种溶液的c(H+)=c(OH-)对水的电离的抑制是一样的;C中未告知溶液体积,无法判断。

D中若等体积混合溶液呈碱性,要满足混合后pH=7,则③<②。

答案:

B

12.解析:

根据“越弱越水解”分析,若pH(NaX)>pH(NaY),则酸性HY>HX,A不正确;由c(X-)=c(Y-)+c(HY)[c(HY)≠0]可知:

X-不发生水解,Y-发生水解,则HX为强酸,HY为弱酸,B正确;a>b时溶液中c(HX)=c(HY),说明NaX比NaY的水解程度小,则酸性HX>HY,C正确;D项可根据物料守恒进行判断,但要注意“等体积混合,浓度应变为原来的1/2”,D正确。

答案:

A

13.解析:

室温下,将等体积等浓度的HA和KOH混合(忽略体积变化),溶液呈碱性,说明该酸是弱酸,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即c(K+)+c(H+)=c(A-)+c(OH-),该盐是强碱弱酸盐,其溶液呈碱性,c(OH-)>c(H+),水的电离较微弱,所以c(A-)>c(OH-),A正确;HA是弱酸,0.1mol·L-1HA的溶液中H+浓度小于0.1mol·L-1,由水电离出的c(H+)大于1×10-13mol·L-1错误;等物质的量的酸和碱恰好反应时,溶液呈碱性,要使等体积的酸和碱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酸的浓度应大于碱,根据物料守恒得c(A-)+c(HA)>0.1mol·L-1,故C正确;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即c(K+)+c(H+)=c(A-)+c(OH-),溶液呈中性,即c(OH-)=c(H+),则c(K+)=c(A-),中性溶液中水的电离较微弱,所以c(A-)>c(OH-),故D正确;故选B。

答案:

B

14.解析:

A项,两种盐溶液中离子种类相同。

B项,恰好反应生成CH3COONa,溶液呈碱性。

C项,NH4HSO4电离产生的H+抑制NH

的水解,c(NH

)前者小于后者,C正确。

D项,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5mol·L-1,促进水的电离,而盐酸抑制水的电离。

答案:

C

15.解析:

A选项,c(Ag+)·c(CH3COO-)=0.2/2×0.2/2=0.01>Ksp(CH3COOAg),所以一定能生成沉淀。

B选项,由Ksp(AgCl)和Ksp(Ag2CrO4)可知,Cl-和CrO

浓度相同时生成AgCl沉淀所需Ag+浓度小,应该先有AgCl沉淀。

C选项中,根据Ksp[Mg(OH)2]=1.8×10-11,c(Mg2+)·c2(OH-)=0.121×c2(OH-)=Ksp[Mg(OH)2]=1.8×10-11可算出OH-浓度应大于10-5mol·L-1,所以溶液的pH至少要控制在9以上。

D选项,Ksp(AgCl)只与温度有关。

答案:

AC

16.解析:

A项,根据电荷守恒关系有c(CH3COO-)+c(OH-)=c(Na+)+c(H+),点①所示溶液中的c(CH3COOH)与c(Na+)不相等,故不正确;B项,点②所示溶液呈中性,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小于20mL,此时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Na+)c(CH3COO-)>c(OH-)>c(H+),故不正确;D项,当

刚加入少量NaOH溶液时可能会出现该种情况,故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52分)

17.解析:

将0.01molNH4Cl和0.002molNaOH溶于水配成1L溶液,反应后生成0.002molNH3·H2O和0.002molNaCl,剩余0.008molNH4Cl。

(1)该溶液中存在水和NH3·H2O的电离平衡、NH

的水解平衡。

(2)由三个平衡式可知溶液中共有8种不同的微粒。

(3)Cl-和Na+没有参与反应,其物质的量不变,根据溶液体积可求其浓度。

(4)根据物料守恒可得出答案。

(5)根据电荷守恒c(H+)+c(NH

)+c(Na+)=c(OH-)+c(Cl-)可得,c(H+)+c(NH

)-c(OH-)=0.008mol·L-1。

答案:

(1)H2OH++OH- NH3·H2ONH

+OH- NH

+H2ONH3·H2O+OH- 

(2)8 (3)Cl- Na+ (4)NH3、NH

、NH3·H2O (5)H+ NH

18.解析:

加少量酸,A-与H+反应生成HA,加少量碱,HA与OH-反应生成A-与H2O,HA为弱酸,所以c(A-)、c(HA)变化对溶液酸碱性影响不大;所得缓冲溶液为HA和NaA的混合溶液,故溶液中的电荷守恒表达式为c(Na+)+c(H+)=c(A-)+c(OH-),当溶液分别显酸性或碱性时,即可推得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

答案:

(1)A-+H+===HA

HA+OH-===H2O+A-

(2)①> 因为c(Na+)+c(H+)=c(CN-)+c(OH-),溶液显碱性,则c(H+)<c(OH-),所以c(Na+)>c(CN-)

②c(CH3COO-)>c(Na+)>c(H+)>c(OH-)

(或CH3COO-、Na+、H+、OH-)

19.解析:

(1)考查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规范操作。

(2)考查由于不正确操作引起的误差分析。

A项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内壁附着一层水,可将加入的盐酸稀释,滴定相同量的碱,所需盐酸的体积偏大,结果偏高。

B项用碱式滴定管取出的待测NaOH的物质的量一旦确定,倒入锥形瓶后,水的加入不影响OH-的物质的量,也就不影响结果;C项若排出气泡,液面会下降,故读取V酸偏大,结果偏高;D项正确读数(虚线部分)和错误读数(实线部分)如图所示。

(3)读数时,以凹液面的最低点为基准。

(4)先算出第一次和第三次耗用标准酸的平均值(第二次偏差太大,舍去),再求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

(1)锥形瓶内液体颜色的变化 在半分钟内不褪色

(2)D (3)0.00 26.10 26.10

(4)

=26.10mL,c(NaOH)=

=0.1044mol/L。

20.解析:

(1)K值越大酸性越强。

(2)25℃时醋酸和氨水的电离程度相同,故将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和氨水混合后溶液呈中性,故混合液中c(CH3COO-)=c(NH

)。

(3)因为NH3·H2O的电离程度远大于C6H5OH,故向10mL0.01mol·L-1苯酚溶液中滴加VmL0.1mol·L-1氨水,氨水的体积不需要到10mL,溶液的pH>7,A错;B不遵循电荷守恒,错;V=10时,混合液为苯酚铵溶液,苯酚铵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混合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于10mL0.01mol·L-1苯酚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错。

(4)升高温度,BaSO4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c(SO

)和(Ba2+)都增大,D错。

答案:

(1)①④③② 

(2)= (3)D (4)D

21.解析:

(1)①四个选项中的物质均能将Fe2+氧化成Fe3+,但只有H2O2的还原产物为H2O,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加入CuO或Cu(OH)2时既不引入新的杂质,同时能消耗Fe3+水解生成的H+,从而促进Fe3+完全水解为Fe(OH)3而除去。

(2)Ksp[Cu(OH)2]=c(Cu2+)·c2(OH-),则c(OH-)=

mol·L-1=1.0×10-10mol·L-1,则c(H+)=1.0×10-4mol·L-1,pH=4。

Fe3+完全沉淀时:

Ksp[Fe(OH)3]=c(Fe3+)·c3(OH-),则c(OH-)=

mol·L-1=1.0×10-11mol·L-1。

此时c(H+)=1×10-3mol·L-1,pH=3,因此上述方案可行。

答案:

(1)①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