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3+2专本贯通人才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7548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6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信息3+2专本贯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电子信息3+2专本贯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电子信息3+2专本贯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电子信息3+2专本贯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电子信息3+2专本贯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信息3+2专本贯通人才培养方案.docx

《电子信息3+2专本贯通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3+2专本贯通人才培养方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信息3+2专本贯通人才培养方案.docx

电子信息3+2专本贯通人才培养方案

铁道供电与电气工程系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3+2贯通培养)人才培养方案

前言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13】3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鲁政发【2012】49号)文件精神,山东职业学院与山东建筑大学开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3+2”分段培养职业教育招生试点。

为探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3+2”人才培养质量,双方学校成立了联合工作领导小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联合制定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3+2”分段贯通培养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为贯彻落实鲁政发【2012】49号文件而发布的《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字【2013】126号)文件为指导,山东职业学院与山东建筑大学发挥各自优势,按照贯通培养的要求,统筹规划,针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职业岗位的不同层次人才需求,合理确定不同学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不同学段的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专业代码:

590201

二、招生对象、学制及学历

本专业招收普通高中理科毕业生。

全日制五年(高职三年,本科两年),前三年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后两年接受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

三、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充分考虑该领域的职业特点,培养学生具有信号的获取、处理及应用、信息系统的构建、电子设备设计与制造、建筑弱电系统工程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通过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实践训练以及各类竞赛的磨炼,加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毕业后能在电子制造行业和建筑弱电工程行业从事开发、设计、生产、集成和应用等工作。

前三年高职教育中,重点培养电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

学生将了解电子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学习电路设计技术、电子产品检测、调试技术、LED照明产品检测技术;接受现代电子产品生产技术实践,掌握生产设备操作和生产工艺过程管理技术;通过教学做一体的项目教学、实训和实习,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将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够胜任电子企业中电子产品辅助设计、生产、维修、工艺管理、售后技术服务等岗位要求;成为电子产品辅助设计、生产制造和营销技术支持等职业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并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培养规格

1.知识结构

(1)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必要的网络知识;

(3)掌握基本的电路定律和电路分析知识,熟悉基本的供电和安全用电知识;

(4)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电子元件规格、参数知识;

(5)了解电子信息行业相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6)掌握信息获取、传输、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知识;

(7)了解电子产品生产设备、制造工艺和生产质量控制方面的知识;

(8)熟悉单片机、DSP和ARM等嵌入式技术的知识;

(9)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知识。

2.能力结构

专业能力:

(1)具有计算机操作能力;

(2)具有电子产品软、硬件设计能力;

(3)具有电子产品生产过程管理、质量检测及设备维护的能力;

(4)具有电子产品检测、调试和维修能力;

(5)具有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6)具有设计、集成、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7)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8)能够完成建筑智能化各系统的工程设计;

(9)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方法能力:

(1)具有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本专业工程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能力;

(2)具有掌握电子信息工程新知识、新技术的自学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3)具有独立制定生产作业工作计划的能力;

(4)具有利用规范、标准、文献资料、信息网络等手段查找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阅读和翻译本专业英文资料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科学的思维能力。

社会能力:

(1)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标准,遵章守纪;

(2)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素质,具有敬业奉献精神;

(3)具有较强的吃苦耐劳能力,适应艰苦岗位的工作;

(4)具有较确切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基础的英语运用能力,善于沟通;

(5)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

(6)具有自我学习提高的能力。

3.素质结构

(1)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修养;

(2)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勇于克服困难;

(3)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能适应各种工作条件需要;

(4)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能不断进行自我提高和可持续性发展;

(5)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胜任企业生产需要;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断追求技术进步。

(三)职业面向

本专业学生面向电子信息产业,兼顾铁路和地方企业双重需求,从事的首要就业岗位为:

铁路、城轨、地铁各种列车电子设备检修和维护岗位;电子企业产品辅助设计、生产设备操作与维护、质量检验、工艺管理、销售和技术支持等岗位。

可持续发展就业岗位为:

电子产品设计、生产线管理。

四、毕业条件

为更好地实现“产教对接”,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实施“三证书”制度。

学生须满足以下条件,方可毕业:

完成对口的顶岗实习,获得工作经历证书;通过职业资格鉴定,获得维修电工、电工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等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阶段修满规定的165学分,获得高职毕业证书。

五、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一)人才培养模式

贯彻学院“三线贯穿”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电子信息行业背景与专业特色,以提高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为重点,推行“四段进阶、项目导向、素养全程”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通过分析各个职业岗位能力发展阶段的差别与所需要的专业基础,两个学段对口贯通,学校与企业共同为学生规划职业能力阶段递进的专业学习,职业能力增进示意如图1所示。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重视学生学习和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学交替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以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为取向,把学生从一个专业领域的新手按能力发展阶段培养成高职阶段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

在此基础上继续接受应用型本科教育,并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开设主题学习,着力推行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强化个性化培养,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将其培养成工程型、高层次技术型应用人才。

图1能力进阶、项目导向、素养全程人才培养模式

(二)“两个平台+两个模块”课程体系设计

在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下,联合浪潮集团、积成电子等地方有影响力的电子企业,以典型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与应用工作过程为导向,融入职业资格标准和技术标准,贯彻“职业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人文素质教育”三线贯穿的培养要求,遵循人才培养循序渐进的内在规律,构建“两个平台+两个模块”的课程体系,暨“公共基础平台、专业大类平台+专业核心模块、个性化培养模块”的课程体系。

公共基础平台培养专业所需要的数学、英语、计算机、文字表达等基础应用能力,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

专业大类平台培养学生对电子信息产品的识图与制图能力、电路分析能力、安装调试能力,初步培养遵章守纪、团队合作、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等职业素质。

专业核心模块培养学生较强的电子产品辅助设计能力、生产工艺制定和实施能力、电子系统的运行维护能力,进一步深化职业素质培养。

个性化培养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拓展人文素质教育、扩大专业知识领域、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潜力。

1.职业能力培养体系设计

基于电子信息生产与服务企业职业岗位任职要求,课程内容的选择和重构是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遵循职业能力养成规律,将基于工作岗位的任务、项目贯穿教学内容的设计,并将创新精神及人文素质的培养贯穿始终。

开设公共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大类平台课程、专业核心模块课程和个性化培养模块课程。

设立包括通识选修课、专业选修课、技能鉴定、专业认知与实践、技能竞赛、社团活动、创新创业实践、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的个性化培养模块。

专业主干课程构建表见表1所示。

遵循职业能力养成规律,围绕着社会对人才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要求,以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中心,构建由课内系统的、综合性的实践技能训练,到课外自助式开放性专业拓展训练项目构成的双线并行的实践教学体系。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

课内实践教学按照课程教学顺序,由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和顶岗实习四段组成;课外实践教学由跨课程的综合性学期项目、特长生项目、技能竞赛等专业拓展训练项目组成。

双线紧密配合、互为补充,共同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表1专业主干课程构建表

核心

岗位

工作任务

能力、知识、素质

 

典型工作任务

主干

课程

1.

电子产品辅助设计

2.

电子产品检测

3.

电子产品生产与工艺管理

4.售后技术服务

1.识读电子工程图,根据原理图或产品调试说明书安装、调试电子设备

2.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测量、选用

3.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印刷电路板图

4.利用电路基本理论分析、调试、维修简单电路

5.使用电子工具和仪器装接、调试电子产品

6.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企业标准测试、检验电子产品

7.根据应用要求,选取合适的传感器、单片机和接口芯片,设计硬件电路和编写简单控制程序

8.根据产品特点设计工艺流程、编制生产工艺文件和工具、设备操作规程

9.操作自动插件机、波峰焊接机、自动在线检测设备、回流焊接机和SMT设备等常见生产设备

10.生产线元件成型、焊修、调试等各工位的操作,在工艺技术方面对操作工人进行指导

11.电子制造工艺技术管理、质量管理

12.配合销售人员进行电子产品演示、培训和售后服务

能力

(1)具有使用计算机办公,绘制专业工程图的能力;

(2)*具有使用常用电子仪器检验、调试电子产品的能力;

(3)*具有熟练进行或组织电子产品生产的能力以及工艺实施和技术管理能力;

(4)*具有智能电子产品辅助设计、组装调试能力;

(5)具有自主学习,掌握电子信息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6)具有独立制定生产作业工作计划的能力;

(7)具有利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不断总结创新的能力。

知识

(1)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人文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基本的电路定律和电路分析知识;

(3)熟悉基本的供电和安全用电知识;

(4)具有计算机相关的软硬件知识,必要的网络知识;

(5)具有微控制器和LED应用方面的知识;

(6)了解电子产品生产设备、制造工艺和生产质量控制方面的知识;

(7)具有电子设备的应用、维护和营销的知识。

素质

(1)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修养;

(2)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勇于克服困难;

(3)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能适应各种工作条件需要;

(4)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能不断进行自我提高和可持续性发展。

(5)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

(1)根据作业指导书完成电子产品的焊接、装配

(2)电子设备的运行与维护;

(3)按标准使用仪器对电子产品进行检测

(4)按图纸制作电子产品样机并测试

(5)简单电子产品设计和编程

(6)电子产品或设备的售前售后技术服务

电气安装规划与实施

基本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

电子组装技术

微控制器应用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光电显示应用技术

注:

核心职业能力以*标示

图2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图

2.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设计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推进万众创新、大众创业。

围绕创新精神培养,在专业教育及必修课程中渗透创新教育元素,通过特长生培养、社团活动、技能竞赛、选修课、创新创业实践等个性化培养方式培养创新能力,鼓励创新发明、创新设计及创新成果转化,将创新教育贯穿高职教学全过程,提高学生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大力促进学生创业实践,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和科学素养、创业发展类通识课程进行创业引导;加强“专项实训”、“顶岗实习”、“创新创业实践”等实践课程,以专业教育为载体,融入创新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能力;鼓励跨专业选修,提高创业潜力;开放实验、实训环境,为创业实践提供平台和载体,鼓励创业实践,激发学生创业活动的热情。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如图3所示。

图3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图

3.人文素质教育体系设计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素养,还要有一定的非专业素养。

在开展具体职业行为的过程中,专业知识的运用、职业技术的发挥,往往与个人的价值观、道德观、意志品质、心身素质等非专业方面的素质关系密切。

这些非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其任务的完成效果和质量。

因此素质教育不仅是指专业素养的拓展,还是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精神气质的陶冶和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

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以中华美德教育活动为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素质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思想政治素养课程,开展党团教育、社会实践,举行志愿者活动、主题活动、班会等活动,加强思想政治素养培养;通过开设自然科学类通识类选修课、组织科技讲座、开展跨专业选修等形式,提高科学素养培养;通过开设“人际交流与沟通”等人文艺术类通识课,开展各类型社团活动,增强人文艺术素质培养;通过开设“体育”、“军事理论”、“军事训练”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等课程,组织拓展训练等活动,增强身心素质培养;通过职业素养课程、专业课程、校内外生产实践锻炼,企业文化熏陶,增强遵纪守法、吃苦耐劳、诚信敬业等职业素养培养。

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如图4所示。

图4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示意图

六、教学组织

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做一体化”,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将电子设计制作、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制作等技能大赛内容融入教学,设立项目导师制,指导学生学习与实践,达到学训赛相通;根据行业需求和生产实际,更新教学内容,融入企业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达到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的有机统一,满足企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表2学期周数分配表(单位:

周)

环节

学期

理实一体化教学

入学及毕业教育

整周教学

考试

学期

总周数

军训

技能

训练

顶岗实习

13

(1)

2

2

2

19

13

5

2

20

16

2

2

20

15

3

2

20

15

3

2

20

0

1

18

19

15

1

2

2

20

15

2

2

20

15

3

2

20

0

19

19

合计

117

1

2

21

39

16

197

注:

第六学期顶岗实习期间同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表3教学计划一览表(前3年高职阶段)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实践学时

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17

18

18

18

18

18

0101100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52

4

2

2

01011003

形势与政策

1

60

8

每学期集中排课4х2周,其余课时安排讲座、报告、社会实践

01011026/7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56

6

2

2

01021020

高等数学A

5

78

6*

01041001/2

大学英语

6

104

4*

4*

06061026/7

英语口语

4

56

2

2

01051001/2

体育

2

50

44

2

2

99031022

军事训练

2

56

56

2周

99031024

军事理论

2

36

01061001

计算机文化基础

2

52

26

4

01031002

阅读与写作

2

32

4х前3周

2х后10周

0102110

国学经典

2

(30)

(10)

01021102

人际交流与沟通

2

26

10

2

01021103

拓展训练

1

28

28

1周

99031040

创新创业能力训练

1

28

28

1周

99031021

就业创业指导

2

38

8

2х13周

01022011

大学物理

4

60

20

4

01021004

工程数学

4

60

6

03011033

电气安装规划与实施

5

78

40

6*

03012004

电工实作训练

1

28

24

1周

03051015

基本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

(一)

5

78

38

6*

03052020

模拟电子技术综合实训

1

28

24

1周

03061009

C语言程序设计与应用

3

52

20

4*

03052026

电路绘图与仿真实训

2

56

60

2周

03051047

电子组装技术

1

28

24

1周

03051016

基本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

(二)

4

64

36

4*

03052020

数字电子技术综合实训

1

28

24

1周

03041030

微控制器应用

4

64

40

4*

1

28

24

1周

03051035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

4

64

20

4*

03041029

电气CAD与建筑识图

4

64

30

4

03051034

数字电路EDA设计

4

60

30

4*

1

28

20

1周

03041004

智能仪器原理及应用★

4

60

20

4

1

28

20

1周

03041033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4

60

30

4*

03052027

综合布线工程实施

1

28

20

1周

03051057

数据网络组建与维护

4

60

20

4*

03041051

光电显示应用技术

4

60

20

4*

1

28

20

1周

03071019

SMT设备运行与维护

4

60

20

4*

03021005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与应用

4

60

30

4*

1

28

20

1周

99031008

顶岗实习(含毕业设计)

18

504

504

18周

限选课

专业选修课

8

120

30

2

4

2

任选课

通识选修课

10

150

2

2

2

2

2

技能鉴定

1

(28)

(28)

3-6学期灵活安排

99031036

专业认知与实践

1

(16)

(12)

99031037

技能竞赛

1

(30)

(30)

99031038

社团活动

2

(60)

(60)

1-5学期灵活安排

99031039

创新创业实践

2

(60)

(60)

1-6学期灵活安排

99031004/05

/09/10

社会实践/公益活动

4

(112)

(112)

合计

165

2766

1446

26

26

26

24

24

理论课时占比/实践课时占比

0.49/0.51

注:

1.带★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

2.带*课程为考试课;

3.括号内学时不计入总学时;

4.“√”表示开课学期,具体上课时间和方式不固定。

表4教学计划一览表(后2年本科阶段)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实践学时

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18

17

18

0

专业基础课

XD2001

信息理论与编码

52

10

4

XD1009

高频电子线路

3

52

10

4

XD1008

信号与系统

4

65

10

5

XD3035

计算机网络

3

52

10

4

XD3036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原理课程设计

1

28

24

1周

XD3037

认识实习

2

56

48

2周

XD3004

通信原理B

3.5

56

10

4

XD2002

数字信号处理

3.5

56

10

4

专业核心课

XD2003

DSP原理及应用

3.5

56

10

4

DSP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1

28

24

1周

XD3006

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A

4

70

20

5

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A课程设计

1

28

24

1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