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72832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班主任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班主任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班主任案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班主任案例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主任案例分析.docx

《班主任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案例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班主任案例分析.docx

班主任案例分析

学会为他人着想---小学生心理个案分析

柏香史村小学张小霞

一、个案简介

商鹏举,男,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成绩优异,善于表现自己,爱参加校、班组织的各项活动。

父母都是高中生,做小生意,收入较高,因此商鹏举家庭条件很优越。

他又是家中的独子,两代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再加上这孩子天资聪颖,家人更是溺爱不已。

在学校,老师器重他,同学崇敬他。

长久下来,他养成了自尊自大,目中无人的性格,尤其是看不起不如他的同学,经常嘲笑别人。

渐渐地同学们都不理他,导致他性格古怪,易冲动,经常无故地大发脾气。

二、个案分析:

1、自身原因。

由于自身条件比较优越,在心理上比其他同龄人高一等,骄傲也在常理,但他不会为他人着想,不会与人和睦相处。

2、家庭教育的影响。

针对商鹏举的个性心理,我专门进行了家访,从他爷爷奶奶和父母的谈话中,我了解到这孩子在家里非常任性,想要什么就要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由于他是家中独子,家人总是尽最大限度地满足他。

他也常在家里嘲笑班里的同学,家里人的教育只是让他别向不如他的同学学习,并没有把他的思想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教育他如何去尊重、同情或是帮助同学。

3、前期教育的影响。

由于商鹏举是个好学生,能为班里争光,因此他前几任的班主任也比较看重他,兼于这种原因,同学们也不大向教师告他的状,即使偶而告状,老师也是轻描淡写地处理了,毕竟对于好学生老师大都会多一点宽容。

因此,在大多数时间内,商鹏举在老师面前扮演的是一个上进的好学生,同学们对他是“敢怒而不敢言“,大家都有意头躲着他。

时间一长,他的性格就越来越古怪。

三、具体措施及效果分析。

根据他的心理问题,我重点培养他的同情心,让他学会尊重他人,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学会与人相处,让他逐渐养成健康的个性。

1、心理暗示法。

对于这类心高气傲的学生,不能直接指出他的不良行为,这样会适得其反。

于是,我先找他谈话,表扬他的数学题做得棒,他很高兴。

我又问起他平时都喜欢读什么书,他说喜欢读科学书、童话书、作文书、故事书等。

我满意地点了点头,又夸他阅读面广。

然后,我又问他:

“你这么爱读书,那老师这儿也有几本很不错的书,你愿不愿读?

”他一听老师借书给他读,顿时眼睛一亮。

我递给他一本书《宋庆龄的故事》,要求读后写出宋庆龄的品质并给合自已谈感受。

一周后,他拿着读书笔记来了,我发现他的读书笔记上写到:

宋庆龄爱国、爱学习、关心同情他人、尊重他人……真是个灵敏的孩子。

我又重点针对宋庆龄同情他人、尊重他人和商鹏举进行了读书交流。

我发现他的脸渐渐红了显然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我温柔地抚摸着他的头,说道:

“老师相信你会和宋庆奶奶做得一样好。

“以后的几天,我发现他变了,会主动给同学讲题了,也不再对同学大发脾气了。

润物细无声,教育如细细的甘泉,需要慢慢地滋润,才会有效。

2、角色扮演法。

对商鹏举同学的教育第一步非常成功,为巩固成效,我又采取了第二项措施:

角色扮演法。

我组织全班同学开展了一个实践体验活动,可以扮演父母、可以扮演老师、可以扮演清洁工人……(时间是一星期,地点根据情况定)然后每个同学都要上交一份体验报告。

一周后,同学们的体验报告交上来了。

我很欣慰,有的同学说当妈妈真累,每天得做饭洗衣扫地,干一天都干不下去了;有的说当清洁工真难,好不容易扫完地,不是大风刮来,就是有人立刻又扔了脏东西,我真正体会到了讲卫生的重要性……可是,当我看到商鹏举同学的体验报告时,我震撼了,在一周内他扮过爸爸,扮过老师,还扮过残疾人(一个瘸了腿的人)。

他在文中写到:

我瘸着腿走在大街上,人们向我投来了不同的目光:

有的鄙视、有的漠然、有的同情,这我都能接受,最不能让我容忍的是,竟有几个小孩子在我的身后学我走路,边学边笑,我真得受不了,他们怎么能这样,拿别人的痛苦当欢乐。

我真想站起身来骂他们,可是我忽然想起我不是也干过类似的事吗:

张翔同学说话有些结巴,我学他,把他气哭了;子悦丢了铅笔趴在桌上哭,我却在一旁说着风凉话……我真得太不应该了,今天我罪有应得。

怪不得同学们都不喜欢我,我太自私了,我看不起别人,我不尊重别人,我没有同情心。

我发誓,我一定改

看了文章,我感动得想要哭,为商鹏举有这样的觉悟高兴得想哭。

后来,我经商鹏举同意把这篇文章在班里读了,同学们的掌声经久不息。

借此机会,我向全班同学上了一节生动的心理健康课。

经过这件事,商鹏举更出色了。

瞧:

他在帮小同学倒垃圾;他在和同学们一起跳绳;他把自已的图书拿来给同学们看;他又考了全班第一……更可喜的是在他的带动下,全班同学团结一心、学习积极、爱心十足。

就连他的奶奶也乐呵呵跑来学校告诉我,商鹏举怎么变得像个小大人似的。

四、   体会与启示。

1、辅导者在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过程中,要始终以一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避免说教和指令,避免露骨造作的帮助,因为这类学生反应非常敏感,一不小心就会造成辅导的失败甚至走向反面。

2、学生心理异常的类型有很多种,关键是我们老师一定要对症下药。

但要切记无论我们教育哪类学生,都别忘了:

教育像是涓涓细流,河中流淌的应是爱心、细心、恒心。

 

小学生心理问题案例分析

柏香史村小学张小霞

刘尧六年级的学生,在班里是出了名的调皮鬼,上课坐不住,屁股下面像是抹了油似的,手和脚总是没有停下来的时候。

有时连作业也不做,父母监督他做作业,他也不听,经常跟同学闹别扭。

【分析】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这是学生成长历程中一个必然的阶段,特别是中高段学生,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由于心智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有了一定的思维,主观能动性也随之增强,表现欲望强烈,其逆反心理障碍尤其严重。

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情绪失控,道德观念和社会化发展不成熟。

他们不迷信、不盲从,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探索精神和实践意识。

但家长或教师在教育孩子时,为了让孩子不走弯路,常用自己的所得经验阻击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受好奇心的驱使,听不进大人们忠告,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

这样,孩子不听劝告的逆反行为就形成了。

针对此生的行为特点,我和家长对他进行共同矫治,方法如下:

1、转变思想,充分尊重。

从形式上看,教育和被教育者之间是一对矛盾性的存在,实质上这两者是一致的。

这是因为我们教育的目的或目标都是有利于被教育者健康的成长和发展,这和被教育者的愿望是一致的。

并且教育和被教育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被教育者需要我们的指导,教育者教育指导的作用又具体在被教育者的有效社会化和不断提高健康发展能力方面实现。

正确解决这一关系及在指导思想上树立热爱教育工作特别是热爱思想教育工作的意识,就会在我们的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做到积极探索,敬业工作尊重学生。

进而才会减少学生的心理反感,削弱和消除逆反心理。

3、同辈指导,有效控制。

任何群体都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或者说是一种生存、生长环境对人的压力作用。

积极的群体对个体的正常心理产生的则是一种动摇力量。

为此,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正确指导,及时发现不良风气并做到尽早扭转是防范逆反心理和不良习气滋生、扩大有效手段。

特别是对同辈群体中“领袖人物”者有效控制和指导,则更是必要的。

4、积极鼓励,合理调适

常言道: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可社会心理学家却认为:

在人们的心灵深入,最渴望他人的赞美。

赞美是一种鼓励,它在人们心屡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种的是奋进向上的种子;它是一种兴奋剂,让人更加充满活力和精神;赞美还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能使人们坚定发展的方向。

我认为,多一种鼓励,就少一个背离者;多一句赞美,就有可以把摇摆不定的学生拉入我们期望的行列。

相反,批评虽然可以帮助受教育者认识错误,但其心理是不悦的,至于粗暴的批评,更是一种适得其反的做法。

为此,对学生逆反心理的调适采用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少些训斥多些赞美,不啻是个好办法

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学生最容易亲近的人。

学生有被认可的需要和被肯定的需要,他们在意家长对他们的看法,在意同学之间的评论,更在意自己是否得到了班主任的认可。

至今我仍深深记得我校的一位老教师说过的一句话“表扬要点名,批评不点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才能进行互动式的交流与沟通。

 

让教育充满爱

柏香史村小学张小霞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者的最重要的工作。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是班主任的义务,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落伍是班主任应尽的职责。

班主任工作责任之重大,还表现在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心情愉快、积极向上。

案例的基本情况:

这个学期,我班有一个特殊的女孩——张璐瑶。

说她特殊,一是因为她消极低沉;二是,作业总是不按时上交,且成绩不断下滑;三是总喜欢一个人呆在教室或校园的一个角落,不与同学玩耍嬉戏,或者一个人玩;四是上课时,她时常发呆,伏案无语。

五、很少与人交流,非常孤单。

教育方法:

尽管我留意观察了她一个多星期,并且从其他同学中打探了解,还是不知其所以然。

为了解开她这个谜,我暗暗制订了一套方案:

一、情感沟通

为了在保护她的自尊心的前提下,打开她的心扉。

我在同学们上自习课的时候,悄悄地把她叫进办公室。

等她来到办公室后,我用尽量轻柔的声音对她说:

“老师看到你最近一段时间都是闷闷不乐,忧忧郁郁的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你能否坦诚地跟我谈一谈?

”面对我的问话,她只是低下头,不回答。

在我的一再追问下,她竟然隐隐哭泣起来,而且越哭越伤心。

做了近十五年班主任工作的我被她那让人心酸的一哭,也变得有些手足无措。

哭了好一段时间的她,呜咽着答道:

“我……我……我想念我的妈妈……”在接下来的交谈中,我终于明白了她心中的痛楚。

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最需要的是来自于父母的呵护和关爱。

而她的父母为了赚钱在常年在外打工,只能天天有年迈的爷爷、奶奶来照顾。

我就利用课余时间和她的爷爷奶奶交谈,让他们多和孩子交谈,了解她的心理。

二呵护心灵

为了抚慰她受伤的心灵,拾回应有的天真和活泼。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做着下面的几项工作:

一是利用课余时间,亲近她,并多与她谈心,尽量使自己成为一个她足以信赖的亲人角色。

二是暗地里组织班委成员,给她送去同学的温暖,如送些小礼物、邀她做游戏、一块完成作业、结伴到附近走走等等。

三是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取得其父母的配合,用学校与家庭的合力,还她一个乐园。

四是进行“秘密”的“日记对话”,进行心灵对白。

所有这些,旨在让她感受老师圣洁的教育爱,让她感受集体的温暖情,让她再次融入祥和的家、温暖的校。

三、培养品质

当她的情绪趋于稳定的时候,在直接和间接的交流中,我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她灌输诸如刚强、自信、协作、向往、奋斗、善良等精神品质。

我让她多读书,与书为友。

在与她心灵对白的同时,辅导她缺漏的知识,并找机会以不同的形式表扬激励她,让她懂得,在逆境中的人应怎样倔强生存,怎样向命运挑战的道理。

我还让她向班里的张磊学习,张磊的母亲在他出生不久,因家里贫穷而弃他和他爸爸而去,可他并没有因此自卑,也没有因失去母爱而一蹶不振,而是努力学习,阳光灿烂的生活。

教育效果:

在我的精心教育下,张璐瑶同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她既走出了痛苦的阴影,又拾回了少年儿童应有的天真和活泼,消极与低沉也离开了她的身心。

在使她快乐、进步的同时,我所在的班级也同样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同学们合心帮助张璐瑶同学的过程中,班级也不知不觉快速成为一个有凝聚力,能团结互爱、互助共进的好团队。

这难道不是一个“以点带面,牵一发动全身”的出实效的典型例子吗?

幼小的心灵,最怕早早被扭曲,受伤的花儿,最需精心的呵护。

张璐瑶同学的变化、班级的进步,折射出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

 

让爱从这里起航

柏香史村小学张小霞

案例的基本情况:

张开恩:

12岁,个子高高的一个大男生,一个心理上有问题的孩子,不能和班里的同学正常交往,让人感觉沉闷,呆板,他谁也不理,谁也碰不得他。

因此,有时和同学发生一点点的摩擦,就会出口伤人或动手打对方,时间长了,就没人敢和他玩了。

随着同学们的孤立,他也不想学习了,甚至有时的作业都是草草了事。

教育方法:

一、和家长沟通

我和他沟通,但他不愿多说,我只好给他爸爸打电话。

他爸说:

“我经常不在家,他和他妈妈在一起较多,”我就让他把妈妈的电话告诉我,谁知孩子说不知道,问他爸,他说手机坏了。

没办法,我只好把孩子的实际情况跟他说了一下,让他回家和妻子好好沟通一下,问问孩子什么原因。

过了几天,孩子的情绪不错,好像很高兴。

谁知过一段时间后,他又故技重演。

问他原因,他还是不愿意说,只好把他的爸爸再次叫来。

我问了孩子在家的情况,爸爸说:

“他在家很懒,作业也不写,每次问总说在校写完了,回家总搂着电视看,也不出去和别人玩,脾气很暴躁,我有时都想揍他!

”“平时和孩子交流吗?

”“他不愿意和我说话,我也很烦他。

”听到这些,我就把孩子在校的情况详细地说了一下(主要是想引起家长的注意),爸爸听后居然说:

“哎!

我也拿他没办法!

不知道咋生了这样的孩儿!

”显然家长对孩子的未来不抱任何希望。

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很为孩子感到心疼!

哪个家长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哪有这样的家长呀!

随后,我耐心的跟家长交流了:

青春期的孩子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希望爸爸、妈妈听后也愿意和我一起关注孩子、改变孩子。

他妈妈回家就买了一个新卡,加入了校讯通,这样我们就经常进行联系。

我在校也特别关注他,适时开导他,鼓励学生帮他……他的脾气确实好了许多。

二、让同学们多关怀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差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

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

同学是学生的益友。

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

因此,我让他与其他同学交朋友做起,和吕鹏同学一起坐,吕鹏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学生,经常帮助其他同学。

这样他就能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

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

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开恩慢慢开始接受同学们的友情,对学习也有了兴趣。

三、寻找闪光点

有这样一句话:

“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

”不是我改变了学生,而是他教会了我很多。

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发现开恩的优点。

有一次打扫卫生时,别的同学都在树荫下休息,只有开恩干的非常起劲,脸通红通红的,累的满头大汗,我赶紧适时表扬,还奖励他一个笔记本,拿到奖品的他,露出了羞涩的微笑。

还有一次,他的数学题做得不错,我不失时机的给他一句祝贺。

不过,在他的身上,也会时常出现一些小问题,正所谓“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虽然从现在的表现来看,他并不完美,但是对他来讲,已经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

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他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他的未来还很漫长,有了第一步,他距离成功还会遥远吗?

在这之后,他态度变得积极上进了,作业也能够完成了,上课能够认真的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了。

他变了。

好像我也变了。

原来一提起来就好像如临大敌的感觉不见了。

他变得可爱了,我也从这个教育中感

受到了成功、感受到了教育带给人的满足感。

担任班主任工作这么多年来的经历使我明白:

要想干好这个良心活,就要从心底里真正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用心去对待每一个可爱的孩子!

尽最大努力使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为了孩子们,我会——让爱从这里起航!

 

解铃还需系铃人

柏香史村学校张小霞

于美华高高的,大大的眼睛,上课时,总是端正地坐着,很用心地听讲,有时还点点头,让人觉得她有很认真的学习态度。

平时布置的作业,她也很认真地完成,而且写的字也很漂亮,有时你指出她的不足,她会用大眼睛专注地盯着你,然后点点头,或露出羞涩的笑,不好意思地说“知道了”。

这些都让我特别喜欢她。

因为学习态度的认真,我对她的信任就多了些。

检查背诵、家庭作业,收作业,多倚重她。

她和同学的关系搞得也不错。

有次班上的纪律委员不能服众,改选时,先让自荐,她和另一个好胜心强的女生宋子悦都想做纪律委员。

于是,根据某些同学的提议,让她俩都“上任”,一个月后根据“政绩”再做最后的决定。

一个月很快过去了。

这段时间,开始两人谁也不甘落选,尽心尽力,可一周过后,于美华就表现得懒散,责任心不强了。

宋子悦则一如既往,不管老师在不在,都有很强的责任心,还用很聪明的办法让同学们都很配合她。

结果不言自明。

当宣布结果时,于美华哭了,于是就有些和她关系较好的同学为她讲情,然后同学们一致同意让她和宋子悦同时上任。

出于对她的喜欢,我也很想再给她机会。

可事情的变化往往出人预料,没多久,大家对于美华的意见大起来,好多以前拥护她的同学也倒戈相向。

不少同学反映,班里谁有了好吃的,她见了,就得分给她一些,不然,她会在管班时故意找这同学的茬。

谁若是在游戏中或平时因一点小事惹了她,她会“公报私仇”。

我私下里找她谈,让她明白做纪律委员得以身作则,对同学公平、公正,得为同学服务,用自己的努力赢得同学的尊重与配合。

她的大眼睛炯炯有神地看着我,很懂事的点点头,我觉得她是值得信赖的。

可其实她的表现却并非如此,她反而变本加厉地对不满她的同学实施“报复”。

大概她愤恨向我告发她的那些人吧。

如果因此简单地把她给撤职,对她也太不负责任了。

但绝不能再宠着她了,解铃还需系铃人,现在罢免她也让大家说了算吧。

班会上,大家谈了对她的做法的不满,有理有据,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成为众矢之的,她的大眼睛里满是泪水。

最后,让她做总结发言时,她说会虚心接受大家的批评,并希望同学们不要疏远她,帮她改正缺点和不足。

多么聪颖的女孩子啊,不管她说的是不是发自内心,我们都有责任帮她改变。

我也想说两句:

“同学们,任何人都会犯错,她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会不会因此就对她印象很坏?

我们应该疏远她,还是帮助和监督她改正?

”同学们沉默了一会儿,回答让人感觉很温暖。

六年级的同学确实长大了。

同学们监督着她,我也关照,班长平时有问题及时与她沟通,而且每天最后一节课将结束的几分钟,我都会让大家说说于美华的进步和她还应做出的努力。

日子一天天过去,她又渐渐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于美华同学犯了错,班主任的说教是否能深入学生的心灵,只有她们自己知道,班主任很难把握,但学生们的身份是平等的,她们彼此的交流应当是便于接受的。

依靠学生教育学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还有,持久地关注,可以推动学生把想法或观望变成实际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