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69685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7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题

四川省内江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1.下列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黑火药爆炸

B.湿法炼铜

C.高粱酿酒

D.指南针指引航海

2.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A.N2——单质

B.SO2——氧化物

C.CaCO3——酸

D.NaOH——碱

3.下列有关空气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

B.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D.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不会引起空气质量的改变

4.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美丽内江。

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

A.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B.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C.过度施用农药化肥

D.深埋处理废旧电池

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成立的是

A.纯氧无色无味,常用于医疗急救

B.熟石灰有碱性,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盐酸具有酸的通性,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D.氦气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填充庆典气球

6.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B.纯净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C.镁带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色固体

D.酚酞试液滴入稀硫酸中,溶液呈红色

7.下图是工业上生产尿素[CO(OH2)2]肥料的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反应后,原子总数增加

B.化学变化中,原子、分子都可再分

C.尿素中含有4个氢原子

D.在一定条件下,物质间可以相互转化

8.下列有关化学与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

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防腐

C.误服重金属盐可用鸡蛋清解毒

D.直接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

9.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H2O与H2都含有氢分子

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D.物质溶于水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

10.下列有关金属资源的利用与防护解释不合理的是

A.在001A型国产航母金属外壳覆盖涂料,主要是为了美观

B.用“烤蓝”的方法处理钢铁表面,可减缓钢铁的腐蚀

C.用铝合金制造国产大飞机C919机壳,是利用铝合金强度大、质量轻、抗腐蚀

D.切菜后的菜刀用清水洗净擦干,可减缓菜刀生锈

11.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进入加油站,禁止使用手机

B.贵重图书资料着火,用“干冰”灭火器扑灭

C.“钻木取火”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

D.在森林大火蔓延线路前砍伐一条“隔离带”,以控制火势

12.下列有关模拟工业炼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硬质玻璃管中红色固体变为银白色

B.用燃着的酒精灯可防止CO污染空气

C.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

D.实验结束后先移去酒精喷灯,继续通CO直至硬质玻璃管冷却

13.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如下:

据上图可知,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

氯原子易得到电子形成离子,其符号是___________。

14.如图是NaC1和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时,饱和NaCl溶液与饱和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填“相同”、“不同”或“无法确定”)。

(2)40℃时,相同质量的饱和NaCl溶液与饱和KNO3溶液均降温至20℃,析出晶体质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_。

15.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采用: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干燥的氯化氢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干燥的氯化氢气体中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H+。

16.在疫情期间,非接触红外人体测温仪应用十分广泛,能及时检测体温异常情况,其结构如图。

(1)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_。

(2)干电池中有金属铜和锌,请写出一个使比较二者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17.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问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氯溶液制取氧气时,若要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必须使气体通过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装置,选用装置___________收集,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的方法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_____和收集装置G组合,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连接好仪器,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_____________,证明装置连接完好、不漏气。

(4)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饱和食盐水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C2H2)气体,同时有糊状Ca(OH)2生成,发生装置选用C而不选用B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乙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18.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对人体皮肤和牙龈健康有重要作用。

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中学生每天需要补充约60mg维生素C。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C由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它属于__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含2g氢元素的维生素C中,氧元素质量为____________g;17.6g维生素C中含_________g碳元素。

19.下图是某化工企业利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的部分工艺流程示意图:

查阅资料知:

;②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水呈碱性。

(1)检验食盐水是否饱和的方法是__________。

(2)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候氏制碱法”中,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足量的CO2,使氨气、水、NaCl和CO2反应生成NaHCO3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先通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后加压通入二氧化碳,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4)处理含氯化铵混合溶液时,不直接加热蒸干得到氯化铵固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0.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实验后在整理实验室时,得到白色固体药品,查阅药品记录单可知,可能是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硫酸钠中的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猜想与假设)针对其组成:

猜想一:

含有Na2CO3和Na2SO4;

猜想二:

含有Na2SO4和NaHCO3;

猜想三:

含有______________。

(实检探究)

实验Ⅰ:

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将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Ⅱ:

取加热后的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的盐酸后,再滴加氯化钡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分析及结论)

(1)实验Ⅰ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实验Ⅱ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实验Ⅰ中可判断猜想_________不成立。

综合实验Ⅰ、Ⅱ,可判断猜想____________不成立。

(拓展延伸)

若Na2SO4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HCO3,提纯Na2SO4溶液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

21.在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中,过氧化氢〔H2O2)广泛用于环境消毒,在放置过程中会缓慢分解。

某单位有一桶未曾使用过的久置的H2O2溶液,观测得其溶液密度为1.069g/mL,该温度下溶液的密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对应关系如图。

桶上标签提供的信息:

①H2O2的质量分数为30%;②内装溶液质量50kg,完成下列问题:

(1)该久置的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若用此久置的H2O2溶液来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环境消毒液200kg,需用这种H2O2溶液__________kg。

(3)若这桶H2O2溶液放置至完全分解,桶中剩下的液体质量是多少?

(假设液体不挥发,通过计算回答,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黑火药爆炸,生成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湿法炼铜,铁把铜置换出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高粱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指南针指引航海只是利用磁性指示南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D。

2.C

【解析】

【详解】

A.N2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氮气属于单质。

故A不符合题意;

B.SO2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所以二氧化硫属于氧化物。

故B不符合题意;

C.CaCO3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类物质而不是酸。

故C符合题意;

D.NaOH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属于碱类物质。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B

【解析】

【详解】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故A不符合题意;

B.空气中的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可以做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很多不同的用途,所以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故B符合题意;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是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

故C不符合题意;

D.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会排放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会引起空气质量的改变。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B

【解析】

【详解】

A.工业废水含有污染性或腐蚀性的物质,直接灌溉农田,对作物的生长不利。

故A不符合题意;

B.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可以节约化石能源。

故B符合题意;

C.过度施用农药化肥,会对土壤、水体等造成一定的污染。

故C不符合题意;

D.废旧电池深埋处理还是会造成土壤污染。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纯氧常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其可以供给呼吸,而不是因为无色无味,对应关系不成立;

B、熟石灰有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对应关系成立;

C、盐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对应关系成立;

D、氦气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填充庆典气球,既安全又能使气球往上飘,对应关系成立;

故选:

A。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说法正确;

B、纯净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说法正确;

C、镁带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色固体,生成的氧化镁为白色固体,说法正确;

D、酚酞与酸不变色,酚酞试液滴入稀硫酸中,溶液呈无色,说法错误。

故选:

D。

7.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原子总数与反应前一致,说法错误;

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说法错误;

C、一个尿素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说法错误。

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在一定条件下,物质间可以相互转化,说法正确。

故选:

D。

8.C

【解析】

【详解】

A.稀释浓硫酸时,为防止硫酸液滴飞溅,应将浓硫酸倒入水中。

故A不符合题意;

B.甲醛有毒,可以破坏人体的蛋白质,所以不能用于食品保鲜。

故B不符合题意;

C.重金属盐会破坏蛋白质结构,所以误服重金属盐可用鸡蛋清(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解毒,从而不会破会人体蛋白质。

故C符合题意;

D.久未开启的地窖里可能二氧化碳含量超标,所以不能直接进入,需要做灯火实验。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水分子不断运动,使水发生状态变化,通过三态变化实现水的天然循环,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水不含氢分子,符合题意;

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由水分子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D、物质溶于水,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二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001A型国产航母金属外壳覆盖涂料,除了美观,更重要的是可以隔绝氧气和水,起到防锈的目的,符合题意;

B、用“烤蓝”的方法处理钢铁表面,可以隔绝氧气和水,减缓钢铁的腐蚀,不符合题意;

C、铝合金是铝的合金,具有质轻、硬度大,耐腐蚀等特点,故可用铝合金制造国产大飞机C919机壳,不符合题意;

D、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切菜后的菜刀用清水洗净擦干,保持菜刀表面干燥,可减缓菜刀生锈,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加油站的空气中可能含有可燃性颗粒,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容易发生爆炸,故进入加油站,禁止使用手机,不符合题意;

B、贵重图书资料着火,用“干冰”灭火器扑灭,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不符合题意;

C、“钻木取火”是通过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木材的着火点,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会被提高,符合题意;

D、在森林大火蔓延线路前砍伐一条“隔离带”,可以清除可燃物,以控制火势,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A

【解析】

【详解】

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红色的氧化铁被还原成黑色铁粉而不是银白色。

故A符合题意;

B.没有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直接通入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可以用一只燃着的酒精灯将一氧化碳燃烧掉。

故B不符合题意;

C.赤铁矿颜色是红色的,因为其主要成分氧化铁为红色固体。

故C不符合题意;

D.实验结束后先移去酒精喷灯,继续通CO直至硬质玻璃管冷却,目的是让还原出来的铁粉在一氧化碳气流中冷却。

如果先停止通一氧化碳,后移去酒精喷灯,还原的铁粉又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35.45C1-

【解析】

【分析】

【详解】

据上图可知,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

氯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7,易得1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其符号是C1-。

14.相同KNO3

【解析】

【详解】

(1)t℃时,NaCl溶液与KNO3溶液的溶解度相等,饱和NaCl溶液与饱和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溶解度除以100g水与溶解度的和,所以它们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故填:

相同。

(2)40℃时,相同质量的饱和NaCl溶液与饱和KNO3溶液均降温至20℃,硝酸钾的溶解度降低的比氯化钠多,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溶解度降低大的析出晶体质量较多,所以析出晶体质量较多的是硝酸钾。

故填:

KNO3。

15.

没有

【解析】

【分析】

【详解】

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采用:

,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干燥的氯化氢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干燥的氯化氢气体中没有H+。

16.塑料外壳

【解析】

【分析】

【详解】

(1)据图可以看出,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外壳;

(2)比较铜和锌的金属活动性,可以将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证明锌的活动性强于铜,化学方程式为

17.铁架台分液漏斗DF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经充满A手紧握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可以控制滴加液体速率和防止糊状Ca(OH)2堵塞长颈漏斗的下端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

铁架台;仪器②的名称是:

分液漏斗;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浓硫酸与氧气不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氧气,故若要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必须使气体通过D装置;

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要想得到干燥的氧气,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装置选F;

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验满:

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经充满;

(3)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A;

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连接好仪器,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手紧握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连接完好、不漏气;

(4)发生装置选用C而不选用B,因为C装置可通过分液漏斗控制药品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同时分液漏斗下端无需浸入液面以下,糊状Ca(OH)2不会堵塞漏斗的下端,故填:

可以控制滴加液体速率和防止糊状Ca(OH)2堵塞长颈漏斗的下端;

乙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

(1)3;有机物;

(2)24;7.2

【解析】

【分析】

【详解】

(1)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它属于有机物。

(2)含2g氢元素的维生素C的质量为

,则氧元素质量为

;17.6g维生素C中含

碳元素。

19.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充分搅拌,不会溶解,说明溶液已饱和过滤引流

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加速NaHCO3的生成NH4C1加热易分解

【解析】

【分析】

【详解】

(1)饱和食盐水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固体,故检验食盐水是否饱和的方法是:

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充分搅拌,不再溶解,说明溶液已饱和;

(2)操作Ⅰ实现了固液分离,是过滤;

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3)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足量的CO2,使氨气、水、NaCl和CO2反应生成NaHCO3和氯化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先通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形成碱性环境,后加压通入二氧化碳,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加速NaHCO3的生成;

(4)氯化铵固体受热易分解成氨气和我氯化氢气体。

处理含氯化铵混合溶液时,不直接加热蒸干得到氯化铵固体,是因为NH4C1加热易分解。

20.Na2CO3和NaHCO3

一三向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解析】

【分析】

【详解】

猜想与假设:

白色固体药品可能是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硫酸钠中的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猜想一:

含有Na2CO3和Na2SO4;

猜想二:

含有Na2SO4和NaHCO3;

故猜想三:

含有Na2CO3和NaHCO3;

实验分析及结论:

(1)实验Ⅰ中,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将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Ⅱ中,取加热后的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的盐酸除去碳酸根离子的干扰后,再滴加氯化钡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Ⅰ中可知一定含碳酸氢钠,可判断猜想一不成立。

综合实验Ⅰ、Ⅱ,一定含碳酸氢钠,又实验Ⅱ中滴加氯化钡,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可知一定含硫酸钠,可判断猜想三不成立。

拓展延伸:

NaHCO3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若Na2SO4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HCO3,提纯Na2SO4溶液的实验方案是向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21.

(1)20%;

(2)30;(3)42.9%

【解析】

【分析】

【详解】

(1)该久置的H2O2溶液密度为1.069g/mL,故溶质质量分数为20%。

(2)若用此久置的H2O2溶液来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环境消毒液200kg,设需用这种H2O2溶液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则x•20%=200kg×3%,x=30kg。

(3)设50kgH2O2溶液完全分解放出的O2质量为y,则

解得y=7.1kg;

桶中剩下的液体水的质量

答:

桶中剩下的液体质量是42.9k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