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参考答案古文部分大学语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6248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题参考答案古文部分大学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习题参考答案古文部分大学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习题参考答案古文部分大学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习题参考答案古文部分大学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习题参考答案古文部分大学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习题参考答案古文部分大学语文.docx

《习题参考答案古文部分大学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题参考答案古文部分大学语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习题参考答案古文部分大学语文.docx

习题参考答案古文部分大学语文

习题参考(古文部分)

《老子·七十八章·八十章》

1、课文中老子的哪些思想对你有启发?

试加以说明。

答:

在柔弱与刚强两者中,老子强调了“柔弱”的力量,这种辩证的观点启人深思。

老子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一面,即刚强虽然较柔弱有力量,但刚强本身也有弱点,比如,刚强就容易折断,而柔弱就比较有韧性,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柔弱的力量就像水一样,能够滴水穿石。

老子对文明的弃绝,虽然有消极的成份,但也有令我们深思的地方。

比如,现代科技的发展如电脑的发明、克隆技术、基因研究等,一方面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方面也为人性中的恶的膨胀提供了武器,电脑病毒、基因生物武器等危害人类的手段正是这些技术的另一面。

如何看待文明,如何发展我们的文明,这正是老子在几千年前就给我们提出的重大课题。

2、再举出几例“柔弱胜刚强”的事例,并说明老子为何要强调柔弱的作用。

答:

柔弱的幼苗能够破土而出,而大树却易被飓风吹折;老百姓无权无势,一旦团结起来却可以改天换地,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些都是柔弱胜刚强的事例。

老子强调柔弱的作用,从处世的角度来看,是为了说明取弱者地位以退为攻,较易保全自身,相反,树大则易招风受损。

从治国的角度来看,是提醒统治者,要注意百姓的力量,这种力量虽然无法与统治者相提并论,但团结起来持之以恒就是可怕的。

3、老子“小国寡民”的理想国有什么特点?

请对理想国作出你的评价。

答:

“小国寡民”的理想国的特点是:

其一,国小民少;其二,没有文明技术;其三,没有战争;其四,人与人不相往来。

这是典型的原始部落式的生活方式。

老子的用心是好的,比如,他对战争的批判。

但这样的理想国已经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能“理想”的。

因为没有文明、技术,生产力水平不可能得到提高,生产水平低下,百姓怎么能够“甘其食,美其服”?

在技术文明还不发达的时候,战争、人与人的相互残杀、算计已经不少见,可见人性恶与技术、文明的发展没有必然的关系。

老子对文明的批判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但他把一切恶都归咎于文明、技术,从而幻想出“小国寡民”这样的乌托邦理想国来,是错误并不切实际的。

《论语》

(二)

1、子路表明自己的志向后,孔子为什么要“哂之”?

答:

子路性格急躁莽撞,说话也难免直来直去,不知谦让。

他的志向虽然并不错,但孔子从他说话的态度及他一贯的表现看出,子路不太谦虚。

而孔子认为,必须以礼治国,子路显然还没有完全懂得“礼”,所以笑他。

用孔子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2、孔子为何赞同曾皙的志向?

答:

曾皙是个懂礼爱乐,性格与子路相反的人,他的志向是过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孔子之所以赞同曾皙的志向,是因为那也是孔子自己的志向。

但实际上两人的志向还稍有不同。

作为单独的个体,孔子希望自己能过这样逍遥自在的生活,但他有更宏大的理想,那就是他希望人人都过那样的生活,等到他心中的理想社会来到了,他才能去过这样的生活。

这也正是为什么孔子虽然有此心愿,却还是终身不遗余力地推行他的主张,而不去独自逍遥的原因。

他希望社会上人人懂礼爱乐,天下太平,社会大同。

在这个前提下,孔子的理想与曾皙相同。

3、孔子为什么对四个学生的志向所表示的态度各有不同?

答:

文章中虽然没有直接写出孔子对公西华、冉有的志向的态度,但还是间接表示了。

他认为公西华有做外交官的能力,而他只愿“为小相”,这就过于谦虚了,也是不足取的。

冉有其人十分谨慎,孔子对他的评价是“求也退”,意思是,他的进取精神不够。

孔子的教育方针之一是“因材施教”,所以,他会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脾气、能力、悟性等来实施他的教育。

过于骄傲的,他要让他变得谦虚,过于谦虚的,他要让他自信,过于谨慎的,他要使他变得大胆进取,过于莽撞的,他要使他变得小心谨慎。

他之所以对四个学生的志向有不同的态度,与他的教育方针有很重要关系。

同时,也涉及他自己的理想与志向。

前三个学生所谈的只是达到孔子“礼乐治国”这一政治目标的手段,只有曾皙所谈的才是孔子孜孜以求的最终目的,所以,他最为赞同的还是曾皙的志向。

但实际上,他的理想与曾皙的理想还是有所不同的。

曾皙并未自觉,只是生性喜欢过逍遥自在的生活,而孔子的志向是,要让天下太平,恢复到他心目中完美的周代时的样子,他才能去过自在的生活。

4、从本文可以体现出孔子怎样的社会理想?

答:

孔子的社会理想就是,社会大同,人人知礼守礼爱乐,社会秩序井然,一切都恢复到以礼治国的周代,人人遵守自己的地位、职责,社会能够按部就班地运行。

5、孔子欣赏曾皙“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志向,这种理想的生活态度与道家的生活态度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答:

道家的生活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并且,他们摒弃智慧,“绝圣弃智”是他们的主张,在社会政治方面,他们主张无为而治,所以,他们强调个人的生活态度,并不关心社会,他们只顾自己过逍遥自在的生活,认为只要每个人都能自得其乐,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而孔子是从社会出发,有非常强的社会责任感,只有在整个社会都安逸了之后,他才能去享受自己的安逸。

6、本文如何把语言描写与性格描绘融为一体?

分别给我们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

本文记录孔子的四个弟子在孔子的引导下,围绕各自志向展开的对话。

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展现人物各自不同的性格、志趣。

如子路是个性格莽撞、脾气急躁的人。

他抢着首先发言,“率尔”两字就把他说话时的表情语态,一语点穿。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一句,也可看出他直爽、坦率、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

冉有是个谨慎的人,从“……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数语可看出,他的性格正如孔子所言“求也退”。

公西华擅长辞令,是个外交人才,他的答辞就有相当的外交口气,委婉含蓄。

曾皙是本篇的中心人物,他的言谈举止显示出他非常爱乐知礼,他对自己志向的描绘,也非常有诗意,故受孔子赞扬。

文中的孔子形象,也通过其语言来表现。

如“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等,体现了孔子和蔼可亲的长者风范,以及对待学生循循善诱的教育态度。

《墨子·非攻(上)》

1、本文体现了墨子什么样的思想?

答:

本文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墨子“兼爱”思想。

所谓“非攻”也就是主张不要战争。

墨子从拿人财物、杀人性命等个人行为的小是小非问题出发,进而论证,战争使众百姓死于非命,是更大的不义,是大是大非的问题。

因此,“非攻”也就是具有博爱精神的墨子“兼爱”思想的一个方面。

2、《非攻》一文的说理方法有什么特点?

请举例说明。

答:

主要特点有:

层层推进,逻辑严明;由小及大,由浅入深;以事实作推理论据,语言朴素、简明扼要。

(举例略)

《孟子·鱼我所欲也》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与孟子一贯的主张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是人普遍的人格追求,但很多人往往因为环境的影响而丧失了自己的本性,只有那些有操守的贤者能够始终贯彻下去。

孟子的一贯主张是性善论。

他认为人天生是善的,之所以为恶,是因为环境的影响。

正因为人性本善,舍生取义也就是人普遍的人格追求。

本文的中心论点建立在孟子一贯主张的基础上,同时,论证了“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而有的人之所以丢弃本心,是因为环境的影响”这一个论点,也就进一步论证了人性本善这个前提。

〔从严密的逻辑角度来说,孟子的论证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

但中国古人不讲逻辑,我们也不可苛求。

孟子论证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是为了强调人性本善,而强调人性本善,是为了推行他的道德教化的主张,并以此设计政治制度。

〕 

2、为什么孟子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又是什么使人“失其本心”?

 

答:

孟子把人的道德修养与人格,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认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也就是说,在孟子眼里,有羞恶之心,才算得上是人。

反过来,既然是人,就有羞恶之心。

使人失去本心的是环境的不良影响。

 

3、对孟子的性善论你有什么看法?

 

答:

性善论肯定人性本善,同时鼓励人性向善,有其道德教化的作用。

但人性是否天生就是善良的,这还是个疑问。

正因为这个前提是有疑问的,所以,孟子由这个前提提出的一系例道德主张就显得有点唱高调,以这种道德高调去设计政治制度就更不切实际。

举个简单的例子,孟子在本文中论证“舍生取义”是人人应该有的本心,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不要说是为了义而舍“生”,就是不舍“生”,很多人也做不到取“义”。

比如,报上曾经有一篇文章,批评一个人在下雨天用黄鱼车为人摆渡过马路,因为他收了钱,所以认为他“不义”,赚昧心钱。

但是,撇开道德,我认为这个人收钱摆渡并不过分,他并没有强行要别人坐他的车,而且,他客观上为那些过马路的人解决了困难。

如果谁指责他没有道德,那么请问,怎么就没有一个“义”士出来,不收人钱而替人摆渡呢?

比起“舍生取义”来,不收钱替人摆渡真是太容易了,而这么容易又“高尚”的事情,为什么竟然会没有一个人去做呢?

那就是因为,我们把人性之善估计得太高,也要求得太高了。

其实,人都是自私的,只要不损害他人的利益,自私是合理的。

人人都首先需要满足自己,才能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人。

“舍生取义”有其特定的内涵,当生与义直接放在我们面前,而我们只能选择其一的时候,舍生取义自然是高尚的。

但高尚并不能成为对所有人的要求,一旦成了对所有人的要求,就会出现与高尚相反的情况。

比如,有不少人做“义”事,并不是为了“义”,而是为了表扬,为了荣誉。

这种虚假虚伪正是高要求所导致的。

高要求只能是自己对自己提出的,而孟子对所有的人提出“舍生取义”的高要求,无疑是要所有人都成为圣人。

难怪老子要说: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总之,我认为性善论没有依据。

4、比较《非攻》与《鱼我所欲也》两文的说理方法,请说明你认为更有说服力的文章是哪篇?

为什么?

答:

《鱼我所欲也》一文用比喻、对比论证、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论证比较抽象的问题,浅显易懂,但孟子的立论、推理完全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而非逻辑的基础上,故虽然浅显易懂,看似雄辩滔滔,说服力并不强。

比如,他一开始就把生与义比作鱼与熊掌,似乎义必然比生命更重要,因此推出结论:

必须舍生取义。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生命是最重要的,“舍生取义”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会发生,因此,这样的道德高调不能作为对普通人的道德要求,而只能作为自我要求。

再比如,乞人如果吃嗟来之食,也不是乞人之过,不是他不要义只要生,因为在此情况下,生命当然是第一重要的。

以不食嗟来之食这种个别例子作为证据来证明“舍生取义”之心人皆有之,是没有说服力的。

而《非攻》的说理方法则建立在逻辑的基础上,所举事例偷盗、杀人有罪则有法律依据,因此,说服力较强。

 

《庄子·秋水》(节选) 

1、庄子什么地方用了诡辩手法?

他为什么要诡辩?

 

答:

惠子问庄子: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这一问完全符合逻辑。

庄子以惠子的逻辑反问: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没想到这正中惠子的下怀。

惠子解释道:

“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而你不是鱼,所以你也不知道鱼是否乐呀。

面对这样滴水不漏的逻辑推论,庄子无法正面回答,只好诡辩道:

“你问我怎么知道鱼的快乐,显然,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乐,我可以告诉你,我是在濠上知道的。

”庄子把惠子要他回答的问题“怎么知道的”,偷换转移为“在哪儿知道的”作了回答,显然是在诡辩。

而惠子并不是不能反驳他的诡辩,只是《庄子》一书是由庄子本人及他的门生写的,故在这段文章的最后,没有给惠子以反驳的机会。

当然,这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庄子诡辩的目的。

他之所以要诡辩,是因为“知鱼之乐”颇能反映庄子的生命境界。

庄子看世界万物,都是以艺术家的心态,以物我合一的眼光去看的。

其实,鱼是否会乐,并不重要,关键是看到鱼在水中游,庄子自己感受到了自由的快乐,故在他的眼里,鱼也是快乐的,这完全是一种审美的非理性的对世界的观照。

而惠子就要理性得多,既然庄子说鱼是快乐的,那就应该给出证明。

而这显然是不能证明的,所以,庄子只能诡辩。

 

2、从本文中可以看出庄子与惠子怎样不同的立场与精神境界?

 

答:

这可以用孔子的一句话来说明:

道不同,不相为谋。

惠子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探求“真”,而庄子说“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这句话时,是站在主观的个体生命的立场上,出于一种审美心态,他要求的是“美”。

虽然不能简单地评价真与美孰低孰高,但从这段短文中,可以看出庄子“身与物齐”〔世界万物都是平等的〕的生命境界。

但同时,从中国文化缺乏以理性精神、逻辑形式探求客观真理的传统来看,也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压倒了真。

这与庄子以诡辩赢惠子,并讥讽另一位名家集大成者公孙龙子,从而可能扼杀了形式逻辑在中国的萌芽是否有关系,还待研究。

 

3、从本文可以看出《庄子》散文在写作方法上什么样的基本特点?

 

答:

首先,庄子善用寓言来阐释他对世界的理解以及他的哲学观念。

庄子三十三篇,寓言十九。

其次,作者想象力丰富,古今人物、骷髅幽魂、草虫树石、大鹏小雀,无奇不有,出人意表,迷离荒诞,使文章充满了诡奇多变的色彩。

再次,庄子的文章富于抒情性。

最后,《庄子》的文章结构也很奇特。

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

句式也富于变化,或顺或倒,或长或短。

更加之辞汇丰富,描写细致,常常不规则地押韵,显得极有表现力,独创性。

 

《史记·伯夷列传》 

1、孔子认为: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为什么司马迁却认为,伯夷、叔齐并非没有怨意?

他们怨的又是什么?

答:

从《采薇歌》可看出,伯夷、叔齐是有怨意的。

他们对周武王“以暴易暴”伐纣非常不满,因为这违反了周太公制定的礼。

孔子说他们“求仁得仁”,不必怨恨了,可他们的仁义并没有阻止周武王伐纣,而他们也只能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故司马迁认为,他们是有怨意的。

 2、作者如何反驳“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一观点?

 答:

从正反两方面举例反驳。

 3、你如何理解历史上那些隐者的言行举动?

 答:

隐士文化在中国特别发达,原因是:

中国的“士”阶层,唯一的出路是“学而优则仕”。

但在中国历代统治者的专制统治下,一个稍有个性的人,其仕途是很难一帆风顺的。

要么得罪上司甚至皇帝而被迫隐遁,要么因为看不惯官场的种种丑恶而主动选择隐逸,就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宁愿躬耕过着贫穷的生活。

孔子说:

“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儒家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注重“称名”,所以,只有在无道的情况下,才可以隐入山林。

故儒家的隐与道家的隐有明显的不同。

儒家的隐往往是为了不隐,是为了引起统治者的注意,以便更顺利地出仕。

而道家的隐往往是他们的主动选择,隐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他们对社会没有什么责任感,而是从个体出发,以体验生命为生活的目标。

比如庄子就是个大隐者。

《史记》中记载,楚威王想要庄子去楚国为相,庄子答复道:

“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

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

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

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

子亟去,无污我。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

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可见庄子主动选择隐,正是他的一种生存策略。

因为隐的原因不同,隐的方式也就不同:

隐于僧道,隐于皂隶,隐于侠,隐于丐,隐于谐,隐于朝,隐于伶,隐于商,隐于医卜星相,隐于贩夫走卒,等等。

真正的隐士,应该是不为人知的,所以有“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世,小隐隐于野”的说法。

朱自清在《论气节》一文中指出,隐士往往是有才能的人,他们虽然洁身自好,但隐入山林后,却客观上为统治者消灭了一个反抗者。

朱自清的观点,其实还是儒家的观点,与道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完全不同。

道家注重的是个体的生命,而儒家注重的是社会责任。

比如庄子,他就不愿意与统治者硬拼硬撞,而更懂得保全生命。

他以树木成材作比,说“吾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意思是,一棵树长得太好,就会被人砍去做器物,长得太差,还没长成就会被拔掉,只有那种看上去会成材,却始终未成材的树木,才能得享天年,一直生长下去,享受生命的阳光。

 4、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孔子的“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这一观点持什么态度?

 答:

基本持赞成态度,但也感到很无奈,因为并非只要是君子,就可以“称名”,而要“附青云之士,才能施于后世。

 5、作者为伯夷、叔齐作传的意图是什么?

 

答:

借为伯夷、叔齐立传为名,指出还有许多没有圣人为他们作传的仁人君子,死后无人知晓。

包括司马迁本人,虽有远大志向,但生前就受到不公的待遇,更遑论死后能得到圣人的青睐了。

作者为伯夷、叔齐作传,除了质问天道不公,为那些埋没的仁人义士愤愤不平外,也是抒发身世之感。

 

《自祭文》

 1、作为隐者的陶渊明对后代有什么影响?

 

答:

陶渊明的人格是高尚的,他对社会也绝非无所关心。

但其文学创作的主导方面,却是渴望回避矛盾,力求超然物外而忘怀现实的痛苦。

所以,后代文人越是受到社会的压迫而难以反抗时,就越容易想到陶渊明,用他的人生观来化解而不是冲破社会的压迫。

这样既满足了精神上、道德上的自我安慰,也避免了在冲突中遭到危险。

因此,陶对后人产生的影响,与陶诗中所表达的一些消极思想有关,比如,陶表达对现实不满的情绪,往往表现得比较平和冲淡,而对于一种安于现状的生活情趣却有时倒写得“不乐复何如”。

而且,对隐士的赞美,对晋室的依恋,安贫乐道,及时行乐,这其中都有消极的成分。

而后世的封建士大夫们,本来也只能欣赏这些消极的地方,结果就特别夸张了这一方面,并以这种夸张来作为陶诗的全部精神,加以鼓吹和提倡。

其实,这倒是对陶渊明的曲解。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

“被论客赞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

”其实,陶诗中“除了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

由此可见,陶渊明虽然在唐宋以后声名鹊起,但真正理解陶渊明的人不多,那些赞赏、模仿陶渊明“隐士”精神的人,大部分都没有认识到,“隐”只是陶渊明全部精神中的一部分。

 2、作为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文学创作对后世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在南朝,陶主要还是被作为品行高洁的隐士来看待,对于他的文学创作评价并不很高。

因为当时社会普遍推崇华丽的文风,陶诗文那种朴素平淡的风格,难以为一般读者接受。

入唐后情况有了改变。

李白、杜甫等人由于审美趣味的不同,他们并不特别推崇陶,但王维、孟浩然、储光义、韦应物一派诗人,他们的艺术风格明显受到陶的影响。

到了宋代,陶开始受到普遍一致的推崇。

北宋最著名的文学家苏轼评陶渊明说:

“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这时才确立了陶渊明作为诗史上第一流诗人的地位。

他在诗歌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是他开创了新的审美领域和新的艺术境界。

平凡无奇的乡村生活和田园风光,只是在他的笔下,才第一次被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为后人开辟了一片情味独特的天地。

 

3、简单评析陶渊明的生死观。

 

答:

陶诗现存百多首,但有几十处提及“老”与“死”。

这两个问题其实也就是关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问题,同时,也是有关生命如何得到解脱的问题。

陶渊明比较完整表达对生死问题的看法,是在组诗《形、影、神》中。

他认为,“饮酒自乐、忘怀一切”和“追求事业,建立身后之名”的人生态度都不可取,因为醉酒徒然伤生,而立善求名也只是外在的追求,毫无意义,人生应该“纵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也就是说,人应该归化于自然,不必有意识地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这就是不求解脱的解脱。

当时的人们求仙访道炼丹以求长生不死,希望以此来回避死,其实是害怕死,同时也就不能正确地思考怎么生的问题。

而陶渊明对此却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人生百年,死是正常的。

正如他在《挽歌诗一》中所写: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也如他在《自祭文》中所言:

“余今斯化,可以无恨。

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

”一个不贵前誉,不重后歌的人,也就是一个能够按自己的意愿坦然生活的人,面对死神,当然也就不会惧怕。

 4、对陶渊明“乐天委分”的思想,你如何看待?

 

答:

陶渊明的“乐天委分”思想直接源于庄子的“天道运化”、“安时而处顺”。

庄子的“天”指的是“天道”,也就是自然运行的一切规律,包括生老病死。

庄子认为,生和死都是自然的,生固不值得喜,死亦无所悲,对自然安排的一切,庄子都欣然接受,这就是“安时而处顺”之意。

陶渊明的乐天,与庄子的乐天有所不同,因为陶渊明除了受庄子的影响,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他本来是想有所作为的,因种种原因而不能如愿以偿,只好归隐。

虽然他也喜欢归隐的田园生活,但他并不真正甘心。

因此,他所谓的“乐天”,只是消极地接受命运的安排,此处的“天”即命运,而非自然规律。

“委分”即顺从本分,也就是接受本该属于自己命中所有的一切之意。

所以,“乐天委分”看上去像是乐观的想法,从中也透露出陶渊明的一丝无奈。

 

5、本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陶渊明形象?

 

答:

陶渊明是个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人。

虽然一生穷困潦倒,但依然安贫乐道,苦中作乐,正视生死,看淡名利。

 

6、陶渊明诗文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本文运用了哪些艺术表现手法?

答:

总体特征:

表现自然以及相关的“自然”哲学,语言朴素单纯,不求字句华丽,但求意境完整感人。

本文的表现手法:

全文基本以诗经体诗形式行文,但不押韵。

文中多处运用对偶,比喻,叠字。

 

《世说新语》(一则)

 1、从本文可见出魏晋人怎样的风度气质?

 答:

《世说新语》描写魏晋人出众的仪态,机智的谈吐,或勉力国事,或忘情山水,或豪爽放达,或谨严庄重,而这些都是作者所肯定的。

即或忿狷轻躁、狡诈假谲、调笑诋毁,亦非必不可有。

从而反映出魏晋士族阶层的多方面的生活面貌和他们的思想情趣。

本文写王子猷雪夜访戴,未见戴却依然兴尽而返,形象地表现出了魏晋人“纯任本心,于外物了无依托”的孤傲独立,以及洒脱无拘、脱略形骸的真率。

 2、本文如何体现简洁隽永、含蓄委婉的风格特点?

 答:

没有过多铺叙和描写,更少夸张,但寥寥几笔,却表现出相当生动的人物形象。

作者采取了遗貌以神的手法,删落枝叶,抓住人物本身最有特征、最富于意味的动作和语言,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

而所记载的人物语言,大多是活的口语,使人如闻其声。

《送李愿归盘谷序》

 1、李愿说:

“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指的是什么?

 答:

“大丈夫”指的是“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这一段所描绘的人,也就是有“才能”、有地位的为官者。

“不遇于时”指不为天子所遇,也就是指大丈夫虽然有才能,但没有被天子重用,这时,大丈夫就会“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也就是选择隐居。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

大丈夫只有在不被天子重用的时候,才会选择隐居,而“我”命中注定不会有幸被天子重用,所以,也不等天子之遇,就主动选择隐居。

 

2、李愿是个什么样的隐士?

 答:

从本文看,李愿非常类似庄子。

虽然他说:

“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为也,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致也。

”仿佛因为是命中注定的缘故,他才不肯做个“大丈夫”,而愿做隐士。

但从“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贤不肖何如也”这一段可以看出,他对做官也就是做个“大丈夫”根本没有兴趣,认为做官不仅要看人的眼色说话行事,扭曲自己的个性,而且,弄不好还会贪赃枉法被杀头,即使侥幸不死,如此辛苦一生也不是聪明人所为,所以,与仕途不顺无奈才选择归隐的大部分隐士不同,李愿主动选择了隐居,是因为他看透了官场。

 

3、韩愈对李愿是怎样的态度?

答:

与李愿相反,韩愈是个非常热衷于官场、名利的人。

也可以说,李愿属于道家,而韩愈属于儒家,这是他们不同的价值观所决定的。

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热衷于官场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而道家强调个人的生命体验,强调顺其自然,故看淡名利。

虽然如此,但从纯粹个人的立场而言,人人都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