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语文四上第十四周导学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56408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语文四上第十四周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师大语文四上第十四周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师大语文四上第十四周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师大语文四上第十四周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师大语文四上第十四周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语文四上第十四周导学案.docx

《北师大语文四上第十四周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语文四上第十四周导学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语文四上第十四周导学案.docx

北师大语文四上第十四周导学案

第十四周导学案

主备人:

杨鹏审核人:

审核时间:

课题:

语文天地九

总课时:

两课时

分课时:

第二课时

课型:

练习展示课

学习目标:

1、学习自读课文《我的吉他》。

2、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在阅读中继续学习标注的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习重点:

学习自读课文《我的吉他》。

学习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在阅读中继续学习标注的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习流程

批注

一、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合作学习

1、四人小组接力朗读课文,思考:

诗人分别把吉他比喻成什么?

2、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讨论。

把吉他比喻成:

丑小鸭、竹篱笆、少年的梦想和童话、星星、朝霞、友人的悄悄话、驼铃、灯塔、我需要的声声回答。

三、体会思想

1、讨论:

诗人的比喻是否合适?

2、指名回答。

3、师:

这些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充分反映了吉他在西班牙诗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

4、师:

谁能发现这首诗还有什么特点?

 

(每一段歌词的结尾都是一句:

你是我的吉他。

5、师:

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6、四人小组交流。

7、个人汇报。

(重复出现,反复强调,抒发了诗人热爱音乐的思想感情。

四、课外拓展

1、师:

诗人这么喜爱他的吉他,那你们知道什么是吉他吗?

2、指名回答。

 

小结与反思:

 

课题:

想象作文

总课时:

两课时

分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作文指导课

学习目标:

1、学习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进行叙述。

 

2、适当展开想象和联想,抓住其中你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描绘。

 

3、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的简单记叙文。

 

学习重点:

1、学习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进行叙述。

 

2、适当展开想象和联想,抓住其中你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描绘。

学习难点:

学习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进行叙述。

 

学习流程

批注

一、启发谈话:

 回忆,美好而甜蜜。

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音乐又会是什么样子?

 以及假如世界上没有了其他的(例如:

人、动物、植物……)会是什么样的呢?

展开想 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吧。

 

 

板书命题:

想象作文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 

提出作文要求:

1、 学习有顺序的、有条理地进行叙述,大胆展开想象和联想。

 

2、 抓住其中你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描绘。

3、 语句要通顺、想象合理,内容丰富。

 

二、 指导作文。

 

1、激发想象的兴趣。

假设对未来世界上没有了……想象。

(包含激情的语言或彩色 图象) 

2、 打开学生的思路。

(想象要新奇、有趣令人神往或与众不同。

) 

三、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1、 先明确你想写的题目。

 

2、 想表达的中心思想,围绕中心组织材料。

 

3、 学生自由表达。

 

四、练习列提纲,然后同位互评。

 按顺序选择材料,列出小标题。

 

五、根据提纲独立作文。

 

 

小结与反思:

 

课题:

想象作文

总课时:

两课时

分课时:

第二课时

课型:

作文讲评课

学习目标:

通过讲评,使学生提高想象和联想能力,明白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 句通顺的简单记叙文。

学习重点:

通过讲评,使学生提高想象和联想能力,明白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 句通顺的简单记叙文。

学习难点:

通过讲评,使学生提高想象和联想能力,明白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 句通顺的简单记叙文。

学习流程

批注

一、完善习作。

1、修改草稿。

各自或者互相修改习作草稿。

2、誊写习作。

二、讲评作文。

 

(一)小结作文一般情况,肯定优点。

 

1、 优点:

 大多数作文大胆想象,不少同学展开了合理的想象,而且想象新奇独特。

 

2、 不足:

 有些作文内容不够具体,条理不够清楚。

(二)出示一个中上等学生的作文,请该生读作文,然后在老师指导下 评改。

1、 肯定主要优点。

2、指出不足以及怎样修改。

3、 找出内容上的不足并进行修改;找出文字上的不足并进行修改;找出表达上的不足:

调 整段序、句序、词序,增删字、词、句,改正错别字或用错的标点符号。

 

4、 请原作者读修改后的作文。

(三)对想象不美好的作文的引导。

 

(肯定独特思维,树立信心。

三、同学各自修改自己的作文。

修改或重写想象作文。

 

 

小结与反思:

 

课题:

单元复习

总课时:

一课时

分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练习展示课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第九单元知识要点。

学习重点:

巩固知识点。

学习难点:

交流展示,突破提升。

学习流程

批注

一、词语组合(6分)

谱( )胁( )卷( )键( )淘( )钓( )

普( )协( )券( )健( )陶( )钩( )

二、成语乐园(14分)

(1)表示看的2个词语:

俯瞰

(2)表示高兴的2个词语:

(3)描写山水的2个词语:

(4)描写人物神态的2个词语: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9分)

()()洋洋()安()危()()力尽

()风()雨西()()履()()峭壁

()不()色  省吃()()()()闪闪

三、句子练习(5分)

1.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我的错误马上被朋友们纠正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变词序,意思保持不变。

雨从早到晚哗哗哗哗地下个不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变词序,改变句意。

那些来南京的客人都很热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几道题你全没有做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填空(12分)

1、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____________,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_______________。

月亮越升越高,_______________。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________________,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6分)

2、老人满脸的风霜,和他谦卑的笑容,怄楼背影,也时常浮现眼前。

这句话选自课文《____________》(2分)

3、默写《琵琶行》。

(4分)

 

五、口语交际(3分)

同学们在过年的时候一定受了不少压岁钱吧!

请同学们简单来谈谈你是如何来支配压岁钱的。

 

六、阅读天地(30分)

(一)一朵早醒的桃花

残冬季节,世界颓败了,天地间亮丽的色彩全都熄灭。

小院里那株矮小的桃树落尽了叶子,苍黑的裸枝守着它丑陋的疤痕,伛偻在荒秽的角落,卑怯而孤寂。

我想念一朵小花。

这是一朵早醒的桃花,它曾经开放在这株树的一根枝条上,灼灼的颜色将我照亮。

至今它那轻柔的枝条还拂动我的记忆,使我舒畅难禁。

那时天空正阴郁。

这座被世界遗忘的小院,守着一隅冻土冬眠,白昼和夜晚同样的寂寥,没有色彩,没有生命的消息。

而这朵花却骤然开放了,它独自立在枝头,大胆地舒展那娇小的花瓣,畅舒生命中全部的芳香和颜色,露出新鲜的浅笑,这死寂的世界顿时洋溢着生气。

它张开纯真的眼睛,看这寥落的小院,看满院的秽土和残枝败叶,看那白寂的墙和苍灰的楼房,它的眼色越过萧索的棚栏,投向那冥漠的茫茫天宇。

高邈的天空连同它覆盖下的万物冰冷地斜睨它,这朵早开的小花,它太小了,太轻、太微弱了。

但它毫不羞怯地染红自己,红得那么深,那么浓艳,那么沉醉,无忌无讳地红,不掩不遮地红,在天边灰暗的背景上孤独地灿烂。

它就在这一根丑陋的枝条上,独自营造着春天,充实它绚烂的年华,享受它美丽的生命。

它控制不住生命的喜悦,笑出声来,声音是那么甜柔新鲜,昏梦的枝条和上下的根须都听到它这无所不在的声音。

于是生命在粗糙的皮下波动、流淌,聚成苞蕾,又有一朵开了,又一朵……一簇簇一团团的花,占领了所有的枝条。

这些追随者,摹仿它的颜色和姿态,拥有和分享着春天。

于是引来一阵阵和暖的风,在它们的花瓣上亲昵地抚摸,把它们美艳的故事,四处张扬。

于是招来一滴滴露珠,依偎着它们的娇靥旋舞虹彩,于是引来一群群异乡的蜜蜂,围绕它们嘤嘤飞鸣,倾听那些甜蜜的销魂的诉说。

观赏者们群集而至,他们从灰袍中伸出头来,赞美说:

这些春的使者,生命的先觉者,领风骚的佳丽,真是三春第一红,百卉第一香啊!

但那朵最早开放的小花此刻却隐没了,人们不认识它,不知它寄托在那个位置。

那朵站得高高的花不是它,那朵开得最煊赫的花不是它,那颗曾经被它染红的露珠,那只曾经被它迷醉的蜜蜂,都不记得它。

在这世界的一个季节里,它开放过一阵,最先孤独地红过、香过、美丽过,它自己也没留下记忆,就消逝了。

为此,我悼念它,这朵早醒的小花。

1.文中最能概括“早醒的桃花”的形象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_(1分)

2.“早醒的桃花”的“早醒”有什么意义:

请从三方面来回答。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早醒的桃花”和“孤独”表现在哪里?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空和白扬为什么“冰冷地斜睨”早醒的桃花?

“毫不羞怯”表现了桃花怎样的精神?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它独自站在枝头”“独自营造着春天”,“露出新鲜的浅笑”,“声音那么甜柔新鲜”等句中反复用了“独自”和“新鲜”,请回答下列问题。

(2分)

(1)“独自”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鲜”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多次写到了环境,请回答下列问题。

(3分)

(1)第一、二段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五段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六段写桃花“张开纯真的眼睛”看外界,视觉是怎样变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童年的馒头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

那时侯,妈妈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

我在五里外的村小学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锅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妈妈起早摸黑地耕地,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

我兴冲冲地对妈妈和妹妹说:

明天发馒头,妈妈一个,妹妹一个,我一个。

妹妹笑了,妈妈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

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有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的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

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的那个。

三两口下去,嘴里没有品出味来,馒头已不见。

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

怎么办?

干脆,把妈妈的那个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

妈妈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稀粥吗?

她说过,她不喜欢麦粑呀!

……

等我回到家,呆呆地看着手中的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有了。

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

妈妈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

“平娃娘,平娃娘!

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

你看我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来了!

妈妈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带回来了!

你看嘛——”妈妈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的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

“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妈妈把馒头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

“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吗!

”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4分)

苦涩:

故伎重演:

2.本文是以()为线索安排材料的。

(2分)

3.文中的“我”其实是个懂事的孩子,请用事例简要说明(至少3个)(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茶杯与茶壶

①一位深感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和尚说:

“我一心一意要学习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满意的老师,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有的画技还不如我。

②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

“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惧一些名家精品。

既然施主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年轻人精神一振,问:

“画什么呢?

”释圆说:

“老僧最大的嗜好就是爱品茗,尤其喜欢那些造型典雅古朴的茶具。

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

”年轻人听了,信心十足地说:

“这还不容易?

”于是铺开宣纸,寥寥数笔,信手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

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流出一道茶水来,注入那茶杯中。

③年轻人沾沾自喜,问:

“这幅画你满意吗?

”释圆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

“你画得不错,但还是有失偏颇,将茶壶和茶杯的位置放错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

”年轻人听了,说:

“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杯往茶壶里注水的?

④释圆听了,说:

“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

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是将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呢?

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股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与经验。

1.摘录文中描写年轻人神态或内心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股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与经验。

”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妙笔生花(30分)

以“金钱”为主题,写一篇作文,你可以写自己与金钱之间发生的故事,也可以写写自己对金钱的看法,内容不限,体裁不限,四百字左右。

一、自主练习。

二、小组反馈矫正。

三、班上交流展示。

小结与反思:

 

课题:

一枚金币

总课时:

两课时

分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

1、我能认字7个,写字6个。

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

2、我能理解“懒惰、省吃俭用、辩解、筋疲力尽”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我能朗读课文并复述故事。

懂得用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学习重点:

1、我能认字7个,写字6个。

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

2、我能理解“懒惰、省吃俭用、辩解、筋疲力尽”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学习难点:

我能朗读课文并复述故事。

懂得用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时间预设:

自主学习(10分钟)交流协作(15分钟)

展示激励(10分钟)达标测评(5分钟)

学习流程

批注

一、自主学习:

(10分钟)

1、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两遍,边读边画出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2、我发现这些字容易写错:

我知道“差”字在课文中读,它还有几个读音。

3、我会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懒惰:

省吃俭用:

辩解:

坚决:

筋疲力尽:

4、我又默读了一遍课文,我能完成下面填空。

本文是一篇。

它记叙了一个通过劳动懂得终于的故事。

告诉人们。

二、交流协作(15分钟)

对学:

 

1、互读生字新词。

2、互读课文并纠错。

群学:

1、组内交流自主学习2。

2、我会讲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懒惰、省吃俭用、辩解、坚决、筋疲力尽、满头大汗”等。

3、讨论自主学习4。

4、我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

三、展示激励(10分钟)

1、自主学习2、4。

2、自主学习3。

3、我能试着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

四、达标测评(5分钟)

1、我会给下列词语注音。

懒惰苦差事筋疲力尽火炉

2、我会组词。

板()疯()辩()

晓()炉()俭()

 

小结与反思:

 

课题:

一枚金币

总课时:

两课时

分课时:

第二课时

课型:

展示提升课

学习目标:

1、我会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

2、我能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作的思路。

感悟这位老人这么做是想让儿子懂得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学习重点:

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也体会父亲当初“受不了”的心情。

进而懂得不能好吃懒做,花钱如流水,珍惜父母挣来的钱财。

学习难点:

我能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作的思路。

感悟这位老人这么做是想让儿子懂得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时间预设:

自主学习:

(8分钟)交流协作:

(10分钟)

展示激励:

(10分钟)深化引领:

(7分钟)拓展延伸:

(5分钟)

学习流程

批注

●自主学习:

(8分钟)

1、我会分角色朗读父亲和儿子的三次对话,并且尝试画出重点词语。

2、我会默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

金币怎么来的

父亲怎么做的

儿子怎么做的

为什么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我会熟读文章23-26自然段,完成下列填空。

儿子挣钱苦差事、当牛做马挣得一枚金币父亲扔儿子受不了

父亲挣钱()挣的财产儿子()父亲受不了

●交流协作(10分钟)

对学:

自主学习1

群学:

交流填表内容和自主学习3

●展示激励(10分钟)

1、自主学习1。

2、自主学习2。

 

3、自主学习3。

●深化引领(7分钟)

1、前两次父亲扔掉儿子的金币儿子只是笑笑,第三次为什么会是那样的受不了?

2、老人为什么要坚持让儿子自己挣一枚金币?

●拓展延伸(5分钟)

1、假如你是儿子,你会怎么做?

假如你是父亲,你又会怎么做?

2、我的收获:

 

小结与反思:

 

课题:

散落的钞票

总课时:

两课时

分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

1、我能自主学会本课生字7个,认字7个。

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

2、我会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3、我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能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讲述在车站发生的故事。

学习重点:

1、我能自主学会本课生字7个,认字7个。

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

2、我会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学习难点:

1、我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讲述在车站发生的故事。

时间预设:

自主学习:

(10分钟)交流协作:

(15钟)

展示激励:

(10分钟)达标测评:

(5分钟)

学习流程

批注

●自主学习(10分钟)

1、我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通读顺,不理解词语做上记号。

2、我的摘录笔记最精彩:

3、我能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下面词语。

手疾眼快:

一脸木然:

尴尬:

众目睽睽:

拾金不昧:

支吾:

我还有一些词语不明白:

4、我再来把课文读一遍,边读边想每一段都讲了什么内容?

●交流协作:

(15分)

对学:

自主学习1、2

群学:

1、自主学习3

2、自主学习4

●展示激励(10分钟)

1、自主学习3

2、我会根据“掉钱—捡钱—护钱—还钱”的顺序复述课文。

●达标测评(5分钟)

一、看拼音写词语。

chāolièchēkuājiǎngguóqíjùjué

()票()()()()

 

二、我会辨字组词。

钞()攒()昧()

秒()赞()未()

三、我能补充完整。

手()眼()一脸()()秋()气()

众目()()()恩()谢拾()不()

 

小结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