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送审稿0620).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5466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162 大小:4.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衢江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送审稿062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2页
衢江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送审稿062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2页
衢江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送审稿062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2页
衢江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送审稿062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2页
衢江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送审稿062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衢江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送审稿0620).doc

《衢江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送审稿062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衢江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送审稿0620).doc(1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衢江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送审稿0620).doc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2010年~2020年)

前言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把发展农田水利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央连续下发的1号文件都把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放在非常重要和突出的位置,要求“抓紧编制和完善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整体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

200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等五部委《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明确要求以县为单位,自上而下编制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作为乡村两级组织农民出资出劳的必要条件和国家安排补助的重要依据。

2009年11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等五部委办公厅以发改办农经[2009]2348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印发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和县(市)组织“尽快编制和完善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

衢江经济以农业为本,水利尤为命脉。

长期以来,水利基本建设投资重点放在流域防洪及综合治理、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上,对面广量大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靠农民集资和投工投劳相结合的办法兴建,投入渠道单一,工程不配套,建设标准低的问题十分突出。

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特别是村级集体经济底子薄,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困难重重。

为贯彻落实中央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引导农民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切实促进衢江区农业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持续增收,编制《衢江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促进衢江区农田水利建设有序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衢江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是指导衢江区农田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通过规划,不仅可以摸清衢江区农田水利工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还能有效协调水利建设中上下游、左右岸、现在和未来、需求和可能等一系列关系,为进一步整合支农涉水项目,提高资金投入效益,全面推动农田水利事业发展奠定科学基础。

2009年12月,衢州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受衢江区水利局的委托,承担《衢江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报告的编制工作。

我公司在接受任务后,于2010年组建项目组,在学习有关文件的基础上,编制工作大纲。

2010年3月,项目组进行了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与基层干部和当地群众进行沟通,充分征求当地群众对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衢江区实际情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总结近年来农田水利建设的经验和存在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机制,于2010年4月底形成了《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

编制过程中,结合衢江区实际情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总结近年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经验与存在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机制。

2009年5月,衢江区水利局对《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与我公司进行了技术交流,我公司根据衢江区水利局的有关意见,按照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等五部委《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大纲》的有关要求,修改完成《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送审稿)。

1

衢州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1综合说明

1.1规划背景

衢江区位于浙江西部,东毗龙游,南界遂昌,西接江山市和柯城区,北枕建德、淳安,东西宽37.5km,南北长87.9km,总面积1748.9km2。

衢江区的前身是衢县,2001年底撤县设区,改为衢州市衢江区,现辖10镇、9乡、2街道,513个行政村,现状总人口40.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1万人,耕地面积47.98万亩,其中水田23.67万亩。

衢江经济以农业为本,水利尤为命脉。

建国以来,衢江区建造了大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包括小型水库、山塘、渠道、引水、提水泵站、打井等工程设施等,这些农田水利设施对于促进衢江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

近年来,对病险山塘、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力度加大,平原排涝区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迅速推广,机埠、渠系工程通过改造,情况有所好转。

但由于长期以来,水利基本建设投资重点放在流域防洪及综合治理、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上,对面广量大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靠农民集资和投工投劳相结合的办法兴建,投入渠道单一,工程不配套,建设标准低的问题十分突出。

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特别是村级集体经济底子薄,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困难重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田水利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把发展农田水利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央连续下发的1号文件都把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放在非常重要和突出的位置,要求“抓紧编制和完善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整体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

200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等五部委《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明确要求以县为单位,自上而下编制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作为乡村两级组织农民出资出劳的必要条件和国家安排补助的重要依据。

2009年11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等五部委办公厅以发改办农经[2009]2348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印发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和县(市)组织“尽快编制和完善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

为贯彻落实中央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引导农民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切实促进衢江区农业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持续增收,衢江区水利局决定编制《衢江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2010年~2020年)》。

1.2基本情况

衢江区2008年年末耕地面积47.98万亩(含十里丰农场2.08万亩),其中水田23.67万亩,年末人均耕地面积1.19亩,有效灌溉面积26.46万亩,达到节水灌溉标准的节水灌溉面积6.80万亩,旱涝保收面积19.32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50.97万t。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83亿元,比上年增长16.2%。

农作物播种面积70.59万亩,其中:

粮食播种面积42.36万亩;油料播种面积7.59万亩,增加9.7%;蔬菜种植面积12.23万亩,增加1.6%。

全年粮食总产量16.13万t,平均亩产381kg。

至2009年衢江区小型水源工程有:

塘坝4216处,总库容2222.1万m3,小型引水堰坝(闸)119处,总引水流量68.73m3/s,小型灌溉泵站319处,总装机功率5849Kw,机井98眼。

小型灌区(含5万亩以下中型灌区)渠道总计887.15km,其中已衬砌长度108.36km,排水沟20.7km,渠系建筑物3268座,输水管长度3.385km,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60亩。

随着衢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已越来越不适应现实生产关系的需要,直接影响和制约了衢江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一是工程设施老化,效益衰减,投入不足,新建工程少。

二是责任制度不完善,管理体制滞后。

1.3规划目标任务

1.3.1规划目标

全县现有耕地面积47.9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6.4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5.1%;节水灌溉工程面积6.80万亩,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25.7%,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60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0.5%;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7,农田灌溉保证率不到75%,2008年的粮食产量为16.13万t。

通过衢江区农田水利规划项目的建设,规划内基本完成衢江区域内主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改造,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排工程系统,基本实现“旱能灌、涝能排”,达到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提高的效果。

在规划项目完成后,使区域内:

①全区耕地面积42.1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1.6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比例提高19.9%,达到75.1%。

②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8.25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提高31.9%,达到57.6%,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99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提高5.8%,比例达到6.3%。

③渠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0.15,达到0.62,农田灌溉保证率提高到90%。

④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4.31万t,粮食生产能力提高10%以上。

表1-1衢江区农田水利规划工程建设目标表

指标

耕地面积

(万亩)

全县有效灌溉面积(万亩)

全县节水灌溉面积(万亩)

全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万亩)

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

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比例(%)

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比例(%)

灌溉水利用系数

渠系水利用系数

粮食生产能力(万t)

现状(2008年)

47.98

26.46

6.8

0.126

55.1

25.7

0.5

0.47

0.55

16.13

近期(2015年)

44.59

30.74

15.39

1.56

68.9

50.1

5.1

0.54

0.60

17.2

远期(2020年)

42.18

31.66

18.25

1.99

75.1

57.6

6.3

0.62

0.65

17.59

提高

净值

 

5.2

11.45

1.864

19.9

31.9

5.8

0.15

0.10

1.46

比重(%)

 

19.7

168.4

1479.4

36.1

124.3

1220.0

 

 

9.1

1.3.2规划任务

根据规划范围及目标确定工程建设任务,衢江区灌溉排水工程现状及规划发展目标汇总详见附表2。

根据保障衢江区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等需求,从实际出发,提出2010~2020年应实施的小型水源工程、灌区灌排渠系配套改造工程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内容;提出应增加的小型水源工程新建及改造的规模、形式及新增的灌溉面积;在搞好分类建设管理的基础上,突出建设重点,增强示范效应,建设适度规模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片、现代化灌排渠系示范片、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结合水价改革)示范片等若干个不同类型的示范片;提出规划期内中小型灌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额、筹资方案和效益分析,并提出2010年~2015年各年度实施计划。

具体如下:

近期(2010年~2015年)任务:

整治重要山塘83座,防渗衬砌灌溉渠道680.49km,改造或新建渠系配套建筑物1432座,改造田间工程5.785万亩,新建1.51万亩喷微灌工程,改造和新建引水堰(闸)坝83座,改造和新建灌溉泵站154座。

远期(2016年~2020年)任务:

整治一般山塘202座,防渗衬砌灌溉渠道105.65km,改造排水沟30.9km,改造或新建渠系配套建筑物299座,改造田间工程2.215万亩,新建0.424万亩喷微灌工程,改造引水堰(闸)坝21座,改造和新建灌溉泵站158座。

1.4工程总体布局

根据本次规划的目标和原则,结合衢江区水资源及农田水利工程分布情况,确定此次规划的建设重点及总体布局。

衢江区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灌区的渠系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水源工程建设以及喷微灌建设为建设重点,兼顾农田排水。

工程布局上,主要是基于农田水利工程分布现状,对现有的已老化或者不能满足农业发展要求的水利工程设施,包括灌溉设施、排水设施等进行改造或扩建;在缺少灌溉水源的地区,新建诸如山塘、堰坝、泵站等小型水源工程;在排水困难,缺少排水设施的地区,改造或新建排水设施;同时,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在特色高效农业区,发展喷、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1.5主要建设内容

本规划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小型水源工程、灌溉排水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等,其中灌溉排水工程包括大中型灌区的末级渠系(设计流量<1m3/s)、小型灌区的渠系及配套建筑物和田间工程。

1.5.1小型水源工程

小型水源工程主要为山塘、小型堰闸(设计流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