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模拟试题一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45854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5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模拟试题一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精品解析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模拟试题一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精品解析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模拟试题一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精品解析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模拟试题一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精品解析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模拟试题一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模拟试题一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模拟试题一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模拟试题一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解析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模拟试题一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模拟试题一语文试题解析版

太原市2019年高三年级模拟试题

(一)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殷商末年,周武王继位后四年,得知商纣王的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伐商。

当时,周武王率本部及八个方国部落军队,进至牧野。

纣王惊闻周军来袭,调动少量的防卫兵士和大量奴隶,开赴牧野迎战。

以数量而论,商军的兵力超过了周军,但由于匆忙结阵,士气低落,加上奴隶们阵前倒戈,最后招致惨败。

对此,《尚书·武成》篇记载:

“受(纣王)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

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生活于战国中后期的孟子,披览至此,大不以为然,说: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这里的“书”特指《尚书》,亦即《书经》。

《武成》是其中的一篇。

孟子认为,《尚书》中的记载未可尽信,并举出了具体实例。

这一论断得到了后世学者的认同。

宋代理学家张载、朱熹等,还就此做了进一步的引申与发挥,强调读书要“有疑”,且在“无疑处有疑”,要“濯去旧见以求新意”。

道理就在于,怀疑方能开启觉悟之门。

《公羊传》中有所谓“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的说法,其实,成文的历史,又有哪一种不是间接的传闻呢?

那类“生无旁证,死无对证”的事,所在多有。

何况“俗皆爱奇,莫顾实理”。

东汉王充《论衡·艺增》篇,对此做进一步的阐述,专门揭橥了古代一些典籍增溢其事以致失实的现象。

他说,《尚书》中赞美帝尧的德政,说是“协和万国”,实际上,当时,“天之所覆,地之所载,尽于三千之中矣”,说是“万国”,“褒增过实”了。

他还举出《尚书·武成》篇:

“武王伐纣,血流漂杵”“助战者多,故至流血如此”。

“案:

武王伐纣于牧之野,河北地高,壤靡不干燥。

兵顿血流,辄燥入土,安得杵浮?

”再者,“周殷士卒,皆赍干粮,无杵臼之事,安得杵而浮之”?

这种种陈述与批驳,都至为确凿。

古时是这样,那么近世呢?

王充接着又列举了汉代言过其实的事例:

郎中贵光上书光武帝,言汉文帝“时居明光宫,天下断狱三人”,以颂美文帝。

光武帝当即予以驳斥:

文帝并不居住明光宫,断狱也不是三个人,正式澄清了事实。

为此,王充慨叹道:

“汉为今世,增溢功美,犹过其实,况上古帝王久远,贤人从后褒述,失实离本,独已多矣。

当然,这里还有一层复杂的关系。

如果把包括《诗经》在内的经书都看作史书的话,那么,对其所记失实予以切责,当然没的可说;但《诗经》本身又是文学作品,如果句句都去这样要求,就有些失之过苛,甚至是“刻舟求剑”了。

比如,《诗》云: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王充加以批驳,说其声高远,可以,“言其闻于天,增之也”,“人无在天上者,何以知其闻于天上也”?

这就未免吹求过苛了。

看来,学术研究应该合理区别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不可一概而论。

(选自王充闾《国粹人文传承书》,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周武王是仁君,商纣王是暴君,因而牧野之战不会惨烈到“血流漂杵”的程度。

B.一些宋代理学家不仅认同了孟子关于《尚书》的怀疑,而且还发展了孟子的“不疑”论。

C.王充认为从牧野之战的作战地点和行军习惯来分析,当时既无杵,更无“漂杵”的可能。

D.对《尚书·武成》的质疑,孟子着眼于仁人无敌于天下,而王充更注重亲往实地调查考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牧野之战”为立论基础,从古时到近世,列举了史书失实的现象并分析了原因。

B.本文两次引用了王充对《尚书》的陈述与批驳,这些都能佐证“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观点。

C.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强调了学术研究中怀疑精神的可贵。

D.王充列举汉光武帝驳斥责光上书之事

为了证明近世之事尚且易流于不实,况远古之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史书中出现记载失实现象的原因,即记载者为迎合“俗皆爱奇”的风气而穿凿傍说。

B.要传承国粹人文,就要抱有怀疑的态度。

有了怀疑的精神,就能去伪存真,产生新学说。

C.在学术研究中,文学作品更强调艺术的真实,因而无需关注史实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D.本文认为王充对《诗经》的质疑过苛,这也从另一面证明了“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观点。

【答案】1.D2.C3.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本题D项,“而王充更注重亲往实地调查考证”无中生有,据“案:

武王伐纣于牧之野,河北地高,壤靡不干燥。

兵顿血流,辄燥入土,安得杵浮?

”,王充只是进行合理分析,并未体现出他“亲往实地调查考证”。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本题C项,“对比论证”错,文中先是利用武王伐纣事件引出《尚书·武成》的记载;再写孟子的批判,张载、朱熹提出了读书要有“疑”;接着写“成文的历史,又有哪一种不是间接的传闻呢”,进一步写王充的批判;最后得出结论。

文中没有对比论证。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A项,“原因”解说不全面,据“《公羊传》中有所谓‘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的说法,其实,成文的历史,又有哪一种不是间接的传闻呢?

那类‘生无旁证,死无对证’的事,所在多有。

何况‘俗皆爱奇,莫顾实理’”,可见,“为迎合‘俗皆爱奇’的风气而穿凿傍说”只是原因之一。

B项,“就要抱有怀疑的态度”“有了……就能”说法过于绝对,据最后一段“看来,学术研究应该合理区别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不可一概而论”,可见应对不同的“书”区别对待。

C项,“因而无需关注史实的真实性和合理性”错误,艺术的真实和历史的真实固然不同,当文学作品也当来源于生活,也应关注史实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一边是众多买不起正规抗癌药患者的治病需求,一边是走私仿制抗癌药面临的刑罚风险——一个售卖保健品的小商贩,在情与法的矛盾中,会如何抉择?

将于6日上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因触及抗癌药昂贵的国情现实,展现我国推进医药改革的显著成就,引发强烈关注。

7月3日点映两小时即取得4798万元票房,成为当日全国票房冠军。

影片导演文牧野介绍,《我不是药神》根据我国“抗癌药代购第一人”陆勇的经历改编,主人公程勇本是一个保健品商贩,为交房租、抚养儿子,冒法律风险为白血病患者从印度走私仿制抗癌药“格列宁”,因售价比同类正规进口药便宜很多,被患者称为“药神”,却触犯了正规药商的利益,也遭到警方的追查……

近年来,我国抗癌药物的需求日益增大,但患者面临正规进口药昂贵的现实。

陆勇是无锡一名慢粒性白血病患者,曾长期购买印度仿制的抗癌药,2014年因“销售假药罪”等被公诉,上百名白血病患者联名写信请求对其免予刑事处罚,次年公诉机关撤诉,成为颇受关注的一个法律案件。

影片中,程勇在审判席上对法官说:

“我犯了法,该怎么判,我都没话讲。

但是看着这些病人,我心里难过,他们吃不起进口的天价药,他们就只能等死,甚至是自杀。

不过,我相信今后会越来越好的。

希望这一天,能早一点到吧。

程勇的愿望正在一步步实现。

2015年6月1日,我国开始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取消;2018年5月1日,我国开始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药价有望进一步降低。

(摘编自《新华每日电讯》2018年7月5日)

材料二:

图表1:

2003-2021年全球抗肿瘤药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

亿美元,%)

图表2:

2008-2020年我国抗肿瘤药市场销售额及预测(单位:

亿元,%)

(资料来源:

前瞻产业研究院)

材料三:

很多人一边看《我不是药神》一边擦眼泪,估计还会一边骂这药怎么就那么贵,谋财害命啊!

医药界人士听到这个话,估计多半会摇头,并感叹“真是两难”啊。

如果药价下降,对患者利好,但是对制药公司来说,没有利润就意味着再也没有动力去研发药品,将来或将无药可用;如果药价不降,医保来埋单,国家财力有限,降了这个药,其他疾病群体利益就被“挤出”,究竟给谁埋单好?

如何降价、怎么降、降幅多少,这需要政府、制药公司、医保、医生、患者多方面的博弈。

同时,各国对全球创新专利药的政策差异,也影响着价格高低。

一片不起眼的创新专利药,背后是一场制药公司的豪赌。

高达数十亿美元的研发投入、长达十几二十年的研发周期、一期接一期不允许失败的临床试验,只为了“赌”其有效、特效,换来20年的专利保护期,实际上等到新药上市后,基本只剩七八年专利期。

业内有一句话概括了这种“豪赌”:

“第一片药生产出来需要花费10亿美元。

今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提出制定鼓励仿制的药品目录,并从研发、生产、采购、支付、使用全链条,为高质仿制药替代原研药铺平落地路径。

一边要首创,一边要高质量仿制,前方的路还很长。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7月6日)

材料四:

《我不是药神》在引起公众关注的层面上功不可没,但国家对抗癌药的关注并非由电影而发。

“这几年,国家慢慢把癌症看作慢性疾病管理起来,所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抗癌药的新政策。

”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肺癌专家吴一龙说。

2018年1月30日,国际顶尖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由全世界各国研究人员合力完成的全球癌症生存趋势监测报告。

报告表明,大多数国家的癌症5年生存率稳步上升,但国家之间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芬兰等发达国家的癌症5年生存率普遍较高,而中国仍然较低。

究竟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病人说:

越便宜越好,应该像印度那样仿制进口抗癌药。

肿瘤内科医生说:

新药越多越好,再加上标准的联合治疗手段。

制药业人士说:

发展国产创新药,保护创新,才能真正把价格降下来。

社科院的研究人员说:

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通过商业保险、慈善救助以及社会公益等众多渠道,解决患者的用药问题。

中国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抗癌药?

答案看似非常简单:

安全、有效、便宜、多样。

吴一龙说:

“这个简单的答案,其实非常难。

(摘编自《三联生活周刊》2018年第32期)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06-2009年,全球抗肿瘤药市场规模增长率有较明显下降,但2010年有所回升,2011年又下降到6%左右。

B.从整体上看,2008-2021年,全球抗肿瘤药占药品市场比重均在8%以上,并且要高于全球抗肿瘤药市场规模增长率。

C.虽然2015年我国抗肿瘤药市场销售额比前一年有所增长,但增长率却出现大幅回落,增长率为2009-2017年中最低的。

D.2008-2017年,全球和我国抗肿瘤药市场规模均持续上升,这可能

因为肿瘤患者人数增加、抗肿瘤药市场需求巨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正规进口抗癌药非常昂贵,陆勇不得不冒着巨大的风险代购印度仿制药,而公诉机关在白血病患者的联名呼吁下撤诉,则体现了温情的光辉。

B.创新专利药研发成本巨大,药价升降或保持稳定,事关政府、制药公司、医保、医生、患者等多方面的权益,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简单命题。

C.降低抗癌药的价格,新型专利药研发和高质量仿制相结合,把癌症看作慢性疾病管理,提高癌症五年生存率,首先需要国家和政府发挥其主导作用。

D.材料一和材料三都以电影《我不是药神》为背景,介绍了我国近年进行的医药改革,可见关注民生是推动我国医疗改革的重要动力。

6.材料一、三、四报道的内容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B5.C

6.①材料一侧重介绍癌症患者的生存困境:

金钱、生命与法律的冲突。

②材料三侧重介绍抗癌药昂贵的原因:

政府、制药公司、医保、医生、患者多方面的博弈。

⑨材料四侧重介绍不同人在解决我国5年癌症生存率较低问题上的办法。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

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本题B项,“均在8%以上”错,根据图表1,2008、2009年没到8%,2010年二者占比基本持平。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本题C项,“提高癌症五年生存率”“首先需要国家和政府发挥其主导作用”强加条件关系。

“新型专利药研发和高质量仿制相结合”是制药公司的职责,“首先需要国家和政府发挥其主导作用”中的“首先”和“主导”于文无据。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定向信息的整合和对定向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能力层级C。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逐则材料加以概括,可借助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等进行概括。

材料一据“一边是众多买不起正规抗癌药患者的治病需求,一边是走私仿制抗癌药面临的刑罚风险——一个售卖保健品的小商贩,在情与法的矛盾中,会如何抉择”“近年来,我国抗癌药物的需求日益增大,但患者面临正规进口药昂贵的现实”可概括出“侧重介绍癌症患者的生存困境:

金钱、生命与法律的冲突”;材料三据“如何降价、怎么降、降幅多少,这需要政府、制药公司、医保、医生、患者多方面的博弈”可概括出“侧重介绍抗癌药昂贵的原因:

政府、制药公司、医保、医生、患者多方面的博弈”;材料四据“究竟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病人说”可概括出“侧重介绍不同人在解决我国5年癌症生存率较低问题上的办法”。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

通读材料,关注细节。

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

第三步:

明确主旨,辨清关系。

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吉祥如意

郭文斌

五月是被香醒来的。

娘一把揭过捂在炕角瓦盆上的草锅盖,一股香气就向五月的鼻子里钻去。

五月就醒了。

五月一醒,六月也就醒了。

五月和六月睁开眼睛,面前是一盆热气腾腾的甜醅子。

娘说,看今年这甜醅发的,就像是好日子一样。

五月把舌头伸给娘,说,让我尝一下。

娘说,还没供呢,端午吃东西可是要供的。

五月和六月就呼地一下子从被筒里翻出来。

等他们洗完脸,爹和娘已经在院子里摆好了供桌,甜醅子和花馍馍已经端到桌子上了,在蒙蒙夜色里,有一种神秘的味道,仿佛真有神仙在等着享用这眼前的美味呢。

爹向天点了一炷香,往地上奠了米酒,无比庄严地说:

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吉祥/那儿吉祥/处处都吉祥……

爹念叨完,带领他们磕头。

六月不知道这头是磕给谁的。

但他觉得跪在地上磕头的这种感觉特别地美好。

供完,娘说先垫点底,赶快上山采艾。

说着给他们每人取了一碗底儿。

娘说上山采艾时必须吃一点供品,能抵挡邪门歪道呢。

甜醅子是莜麦酵的,光闻着就能让人醉。

花馍馍也让人不忍心一下子咽到肚里去。

接着,娘给他们绑花绳,说这样蛇就绕着他们走了。

又给他们的口袋里插了一根柳枝。

有点全面武装的味道,让六月心里生出一种使命感。

五月和六月在端午的雾里走着。

六月看着姐姐五月手里的香包,眼里直放光。

六月的手就出去了,他把香包举在鼻子上,狠命地闻。

五月看见,香气成群结队地往六月的鼻孔里钻,心疼得要死,伸手要去夺,六月忙把香包送到她手上。

五月盯着六月的鼻孔,看见香气像蜜蜂一样在六月的鼻孔里嗡嗡嗡地飞。

五月把香包举在鼻子前面闻,果然不像刚才那么香。

再看六月,六月的鼻孔一张一张,蜂阵只剩下一个尾巴在外面了。

嗨嗨,五月被六月惹笑了。

六月知道,五月今年已经试手做了两个香包了。

娘说,早学早惹媒,不学没人来。

五月就红着脸打娘。

娘说,女靠一个巧,巧是练出来的。

五月就练。

一些小花布就在五月的手里东拼拼西凑凑。

但很快六月就忘了这个问题。

因为他看见了蛇。

五月既迅速又从容地移到六月身边,把六月抱在怀里。

六月说,我们不是绑了花绳儿了吗,不是吃过供过的花馍馍了吗?

五月说,娘不是说只要你不伤蛇蛇就不会伤你吗?

六月说,娘不是说真正的蛇只在人的心里吗?

这样说着时,那圆开始转了,很慢,又很快。

当他们终于断定,它是越转越远时,五月和六月从对方身上,闻到了一种香味,一种要比香包上的那种香味还要香一百倍的香味。

娘教五月如何用针,如何戴顶针。

五月第一次体会到了往布里顶针的快乐,把两片布连成一片的快乐。

五月缝时,六月趴在炕上看。

五月的针不防就滑脱,顶到肉里去,血就流出来。

五月疼得龇牙咧嘴。

再看娘手中的针,怎么就那么服帖呢?

山顶就要到了,五月和六月从未有过地感觉到“大家”的美好。

即使那些平时憎恶的人看上去都是那么可爱。

五月和六月到了山顶。

太阳从东山顶探出头来,就像一个香包儿。

上山采艾的人们就像听到太阳的号令似的一齐伏在地上割艾了。

五月说,这艾就要趁太阳刚出来的一会儿采,这样采到的艾既有太阳蛋蛋,又有露水蛋蛋。

这太阳蛋蛋是天的儿子,露水蛋蛋是地的女儿,他们两人全时,才叫吉祥如意。

六月奇怪姐姐怎么把太阳和露水说成蛋蛋。

蛋蛋是娘平时用来叫他们的。

六月蹲下来,拿出篮子里的刃子准备采艾。

但是六月却下不了手。

一颗颗玛瑙一样的露珠蛋儿被阳光一照,像是一个个太阳崽子。

六月一下子明白了姐姐为什么要用蛋蛋来称呼太阳和露珠。

一刃子下去,就会有好几个太阳蛋蛋死掉。

六月还是下不了手。

姐姐又笑了,说,你觉得他们可怜,可以先把它们摇掉啊,让它躺到地里慢慢睡去。

这一摇,又把六月的心摇凉了,让六月看见了一个个美的死去原来是这样简单的一件事。

他第一次感到了这美的不牢靠。

而让这些美死去的,却是他的一只手。

六月第一次对自己开始怀疑起来。

六月开始采艾。

采着采着,就把露珠儿和手的问题都忘了。

他很快沉浸到另外一种美好中去。

那就是采。

刃子贴地割过去,艾乖爽地扑倒在他的手里,像是早就等着他似的。

六月想起爹说,采艾就是采吉祥如意,就觉得有无数的吉祥如意扑到他怀里,潮水一样。

一山的人都在采吉祥如意。

多美啊。

现在,六月和五月的怀里每人抱着一抱艾,抱着整整一年的吉祥,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在端午里。

他们的脚步把我的怀念踩疼,也把我心中的吉祥如意踩疼。

(有删节)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五月是被香醒来的”,用“香”揭开了端午节民俗风情的喜庆序幕,也奠定了作品诗意的书写基调。

B.五月和六月“抢香包”的情节,运用比喻、比拟等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孩子对美好的热爱,也为下文写“缝香包”的情节做了铺垫。

C.发好的甜醅“就像是好日子一样”,花馍馍“不忍心一下子咽到肚里去”,小说着意展示生活的美好,意在表现人物对生活的感恩与珍重的态度。

D.小说结尾“也把我心中的吉祥如意踩疼”,“疼”中有对淳朴民俗的眷恋,有对童真心灵的赞美,也隐含着对传统迷信的反思。

8.小说中写五月和六月遇到蛇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小说在叙述方面有什么特点?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7.D8.示例:

①掀起了姐弟俩采艾途中的紧张波澜,又呼应了前文吃供品辟邪、戴花绳防蛇的情节。

②“五月既迅速又从容地移到六月身边,把六月抱在怀里”,表现了姐弟的亲密情感。

③“你不伤蛇蛇就不会伤你”“真正的蛇只在人的心里”,体现了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对美好人性的守护。

9.①以上供、戴香包、避蛇、采艾等端午民俗活动为叙述内容,极具地域特色。

②以儿童为视角,写出儿童对于民俗民情的感受和纯真无邪的心理,也很好地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③现实与回忆穿插的叙述手法。

在采艾途中,穿插了六月对姐姐缝香包的回忆,丰富了小说内容,也舒缓了情节节奏。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主要涉及艺术手法、内容情感等。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结构,然后根据以论抒情的语句明确主旨,关注手法。

本题D项,“也隐含着对传统迷信的反思”错,文章表达的是对传统文化的诗意守护、对人性本真的温情呼唤。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情节设置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目,可从情节、人物、主旨等角度思考。

情节方面:

呼应前文“娘说上山采艾时必须吃一点供品,能抵挡邪门歪道呢……娘给他们绑花绳,说这样蛇就绕着他们走了”的情节,同时增加情节的波澜。

人物方面:

“五月既迅速又从容地移到六月身边,把六月抱在怀里”表现了姐弟情深;主旨方面:

“你不伤蛇蛇就不会伤你”“真正的蛇只在人的心里”,体现了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对美好人性的守护。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叙述的技巧。

解答此类题目,可从叙述内容;顺叙、倒叙、插叙;视角的变换等角度思考。

本题在叙述内容上写端午节有关的民俗活动,有地域特色。

视角方面,以五月和六月两个孩子的视角来写,更能表现儿童对民俗风情的感受和纯真无邪的心理,也很好的表现了文化的传承。

现实与回忆插叙的手法,丰富了内容,舒缓了节奏,使文章曲折有致。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昭亮,字晦之,明德太后兄继隆子也。

四岁,补东头供奉官,许出入禁中。

继隆北征契丹,遣昭亮持诏军中。

问方略及营阵众寡之势,昭亮年虽少,还奏称旨。

累迁西上阁门使。

出为潞州兵马钤辖,徙领麟府路军马事,寻为管勾军头引见司兼三司衙司。

军士有逃死而冒请官廪者数百人,昭亮按发之。

领高州刺史,知代州。

以四方馆使复领麟府路军马事。

累迁真定路都总管。

保州兵叛,杀官吏,诏遣王果招降之,叛者乘埤呼曰:

“得李步军来,我降矣。

”于是遣昭亮,昭亮从轻骑数十人,不持甲盾弓矢,叩城门呼城上曰:

“尔辈第来降,我保其无虞也。

不尔,几无噍类矣。

”卒稍稍缒城下。

明日,相率开城门降。

改淮康军节度观察留后,复知定州。

敕使存劳,赐黄金三百两,给节度使奉,以褒其功。

都转运使欧阳修言:

“昭亮入保州,以叛卒女口分隶诸军。

”置不问。

时承平久将士多因循乐纵弛昭亮本将家子虽以恩泽进然习军中事既统宿卫政尚严多所建请万胜、龙猛军蒲博争胜负,彻屋椽相击,士皆惶骇,昭亮捕斩之,杖其主者,诸军为之股栗。

帝祠南郊,有骑卒亡所挟弓,会赦,当释去。

昭亮曰:

“宿卫不谨,不可贷。

”卒配隶下军,禁兵自是顿肃。

以宣徽北院使判河阳,徙延州。

以南院使判澶州,徙并州、成德军,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

仁宗以涂金纹罗书曰:

“李昭亮亲贤勋旧。

”命其子惟贤持以赐。

徙定州,改天平、彰信、泰宁军节度使。

在定州数言老疾不任边事,愿还京师,乃以为景灵宫使,又改昭德军节度使。

卒,赠中书令,谥良僖。

(节选自《宋史·李昭亮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承平久/将士多/因循乐纵弛/昭亮本将/家子虽以恩泽进/然习军中事/既统宿卫/政尚严/多所建请

B.时承平久/将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