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8课《拿来主义》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1.docx
《高中语文 第8课《拿来主义》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8课《拿来主义》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第8课《拿来主义》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1
《拿来主义》(第二课时)
【导学目标】
1.体会本文含蓄、幽默、犀利、辛辣的语言特点,理解重点语句丰富的含义。
2.理解“拿来主义”的基本含义。
【自主学习】
1.选出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古懂陷阱拭目以待积毁销骨B.摩登譬如磕头贺喜人才备出
C.时髦包涵亟待解决祖上荫功D.炫耀鱼鳍勃然大怒走投无路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B.鲁迅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及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若干。
C.《拿来主义》选自《且介亭杂文》,“且介”取“租界”之半,“且介亭”即“租界里的亭子间”。
D.鲁迅的《狂人日记》收在短篇小说集《彷徨》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
3.成语速记
闭关自守:
关闭关口,不和外人来往。
比喻因循保守,不愿接触外界事物。
碰钉子:
指遭到拒绝。
卑躬屈膝:
卑躬,低头弯腰;屈膝,下跪。
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故弄玄虚:
故,故意;弄,玩弄;玄虚,用来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
故意玩弄花招,迷惑
人,欺骗人。
兼收并蓄:
收,收罗;蓄,储藏,容纳。
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
生吞活剥:
原指生硬搬用别人诗文的词句。
现比喻生硬的接受或机械的搬用经验、理论等。
4.文体知识
杂文,即杂体文章。
狭义的杂文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
是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文体的总称。
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
它既是说理的,又具有文学的因素。
它短小精悍,以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
好的杂文,被誉为“匕首”或“投枪”。
【合作探究】
1、“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2、第5段中哪些词语含有讽刺意味?
第6段的“送来”与“拿来”有何区别?
第7段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怎么理解?
3.最后一段共5句话,如果这5句话是5个问题的答案,那么应该是哪5个问题?
4.“拿来主义”的含义是什么?
【达标检测】
1.下面句中横线上,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A.运拿挂B.运揣走C.送捧挂D.送拿走
2.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总之,我们要拿来。
②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③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④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⑤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A.①③②⑤④ B.①②④⑤③ C.①②⑤③④ D.①③⑤②④
3.对“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要具备聪明的头脑、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拿来自己需要的好东西。
B.只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才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才能拿来真正有价值的东
西。
C.要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要心明眼亮,要自己去拿,而不要别人送来。
D.只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脑筋”,放出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眼光”,才能具有
实行“拿来主义”的胆识。
4、阅读理解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但是,几百年之后呢?
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1)对“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形象的议论,不属于比喻的范畴。
B.用比喻来描述亡国奴之悲惨和可怜,不构成比喻论证。
C.用比喻来说明沦为亡国奴之悲惨和可怜。
D.既有形象的议论,又有比喻的成分,属比喻论证
(2)鲁迅先生为什么说“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
(3)作者将“尼采”“发了疯”和“中国也不是”放在一起,批判“送去主义”,“尼采”和“中国”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拓展阅读】钱理群:
漫话鲁迅
我讲座的题目是“漫话鲁迅”。
我想跟同学们讨论一个问题:
大家都说鲁迅的作品很难懂,但它到底难懂在什么地方?
有一种说法就是鲁迅作品文字很难懂,或者说它的写作背景搞不清楚。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因为现在研究鲁迅的著作,比鲁迅的著作多得多。
你随便找一本来,它就会给你介绍社会背景、有关的知识。
我觉得,难就难在要真正地弄懂鲁迅很不容易。
到底他在想什么?
到底他要讲什么?
要知道他真正的意思非常困难。
为什么这么说呢?
鲁迅自己有过说明,他说“我所想的和我所写的不一样”,“我为自己写作和为他人写作是不一样的”。
这就很麻烦了。
我们所读到的是他所写的,但和他为自己写的、他所想的不一样。
他的大多数著作都是为他人写的,那么,我们怎么能知道他自己的意思是什么呢?
鲁迅自己也有一个解释,他说很多人都说我说的是真话,当然,我也并不想讲假话,但是,我并没有把我所想讲的话完全地说出来,我只是把我想说的一部分讲出来了,很多人都说我很冷酷,第一是冷,第二是冷,第三是冷。
如果有一天,我把我心里所想讲的话,就是那些最黑暗、最悲凉、最可怕的话说出来,如果还有一个人愿意听我讲话,那么这个人就是我的真正的朋友。
不仅如此,鲁迅在1936年去世之前,还写过一篇文章《我要骗人》。
这个题目确实非常触目惊心。
他讲了这么一桩事:
在一个冬天的早晨,我走出家门,碰见一个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她是来募捐的。
中国每年都不断地会有水灾或旱灾,这小女孩就是为灾民募捐的。
而在当时,正是处于国民党的腐败政府的统治之下,所以鲁迅很清楚地知道,这小女孩所募的款,是不可能落在灾民手里的。
用鲁迅的话来说,辛辛苦苦地募来的钱,恐怕连水利局的老爷们抽烟还不够。
因此,在鲁迅看来,她的募捐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但是面对着这个热情、天真的孩子,能告诉她说她做这事没意义,别做了吗?
我不能这么说。
不但不能说,还必须对她说:
“小孩子,你做的事非常有价值,我一定支持你。
”鲁迅于是拿出一大笔钱来给这个小女孩,这小女孩非常感动,说先生你实在太好了,我不要这么多钱,钱太多了。
于是鲁迅牵着她的小手,走到一个商店,用大钱兑来小钱,再把小钱交给小女孩。
小女孩紧紧地握住鲁迅的手,说先生你太好了,我代表全体灾民,对你表示感谢。
于是那小女孩走了。
鲁迅看着这小女孩越走越远,他的手上还可以感觉到这个小女孩手的温暖,但是正是这温暖像火一样烧灼着鲁迅的心,因为他骗了这个孩子。
但是鲁迅反过来想,我能不骗这孩子吗?
我能不骗人吗?
他又举了个例子说,我有一个八十岁的老母亲,她已经很老了,所以她天天梦想着死后能够上天堂。
尽管我明知道死后没有天堂,但是我必须骗我的母亲说,老人家你做了一辈子善事,你死后一定上天堂。
鲁迅进而想到,当今之中国,难道是披露真实的时候吗?
我们能够把我们真实的想法都说出来吗?
不能。
于是“我要骗人”。
不知道诸位听了这个故事怎么想,说实在,我每一次看到这文章,都受到一种震撼。
我觉得一个人要说真话固然很难,但是,能够像鲁迅这样正视自己时时刻刻不得不说假话的困境,这需要更大的勇气。
我们每一个人时时刻刻都面临着这样一个两难的选择,事实上我们每个人时时刻刻都在那里说假话。
但是有谁像鲁迅这样敢于正视自己,渴望着说真话,但是又不能不说假话、不能不骗人的这样一种深层的困境,有几个人敢于正视这一点?
所以鲁迅说,我是不能把我心里想的话全部说出来,我只能说一部分。
那么怎么理解为自己说和为他人说的不一样呢?
鲁迅有一个说明,他说我的写作是为三种人写的。
一种人是那些为中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平等、富强而艰苦奋斗的志士仁人们。
这样一些志士仁人,他们在中国的生活是非常艰难的,他们非常孤独、寂寞,因此,我必须在一旁为他们呐喊助威。
所以我必须说一些光明的话,说有希望的话,我不能说很悲凉的话,因此我就在夏瑜的坟上加上红白的花圈。
尽管鲁迅对夏瑜坟上有没有红白花圈,夏瑜是不是后继有人,是心存怀疑的,但是他必须加上这样一个红白的花圈。
鲁迅说他写作的第二种对象是一些正在做着好梦的青年,也许正包括在座的诸位。
面对正在做着好梦的这些青年,他又怎么忍心去打破他们的好梦呢?
是不是太残酷了呢?
鲁迅写作的第三种对象非常特别,他说,我是为我的敌人而写作的。
他说我经常吃鱼肝油,注意我的身体健康,不是为我的老婆,也不是为我的孩子,而是为我的敌人。
就是不要让那些敌人生活得那么美满,就要在他们面前老站着那么一个黑色魔鬼似的鲁迅。
站在那儿,他们觉得不舒服,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既然是为我的敌人写作的,我就不能把我内心的痛苦说得太多,我不能在敌人面前显示我的痛苦。
因为一显示,敌人就会说了,你看,鲁迅多痛苦呀。
我有痛苦,我独自承担。
我一个人跑到丛林中,自己舔干净身上的血迹,我决不在敌人面前显示我的任何痛苦。
因此,无论是对那些孤独的寂寞的中国的志士仁人,还是对那些做着好梦的青年,或者是敌人,鲁迅都不能把他内心的痛苦,内心里最黑暗、最悲凉、最可怕的思想和盘托出,他必须有所遮蔽。
这就是说,鲁迅的作品就像冰山一样,有浮出水面的,但底下隐藏着更多东西,他的意思就表现在浮现和隐蔽之间。
而且从根本上说,一个人的思想,特别是一个人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一种生命体验,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
一旦用语言表达了,这思想就被简单化了,甚至可能被曲解了。
所以鲁迅说,“当我沉默的时候,我感到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我感到空虚。
”真正的鲁迅是那个属于沉默的鲁迅,你看默默无言的鲁迅,才是真实的。
因此,鲁迅的很多最珍贵的思想,随着他的去世,我们看不到了。
这不仅是鲁迅,可以说人类一切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们都把自己的思想带进棺材里去了,这是人类永恒的悲剧。
但是话又说回来,鲁迅毕竟留下了一些东西。
他说,为我自己写的和为他人写的不一样。
这就告诉我们,鲁迅作品有两类,而在他为自己写作的作品里面,可能有更多的、更真实的鲁迅。
今天人们谈论得最多、读得最多的鲁迅作品,譬如《呐喊》、《彷徨》的大多数,以及鲁迅的杂文,基本上都是为他人写作的。
或者是为了那些孤独的改革者、中国的脊梁,或者是为了那些做着好梦的青年,或者是为了他的敌人写作的。
真正为他自己写作的,鲁迅自己交代得很清楚,就是《野草》。
鲁迅说,《野草》里面有我的哲学,而且他说,《野草》是属于我自己的。
他不希望青年们看他的《野草》,那是完全属于他个人的东西,是最具有鲁迅个性、最属于鲁迅个人话语的一个作品。
鲁迅的《野草》就成为我们去接近鲁迅灵魂的一个窗口,或者提供了一个途径,我们可以通过《野草》去了解那些也许是更真实的鲁迅的思想。
当然,即使是《野草》,也仍然有所遮蔽,只不过相对于其他作品来说,它遮蔽得少一点。
因此,《野草》里充满着更多的可怕的、悲凉的、充满绝望之意的那样的鲁迅的声音。
今天我来漫谈鲁迅,主要是和同学们讨论鲁迅的《野草》,讨论鲁迅的《野草》里的哲学。
鲁迅自己说,他的《野草》是在夜间写作的。
所谓夜间写作意味着什么呢?
鲁迅说过,一个人在白天和在晚上是不一样的。
在白天,包括此刻,我们都穿着衣服,都戴着一个面具。
譬如我现在是戴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的面具出现在诸位面前的,这个面具对我是有所遮蔽的。
到了晚上,特别是到一个人独处的时候,面具摘下了,衣服脱下了,面对一个赤裸裸的自我。
但是还不行,因为还有皮肤,这皮肤也是个遮盖物,因此必须把皮肤掀开来,露出里面那个血淋淋的筋肉,那才是最真实的。
这是血淋淋的真实,但是有多少人敢于正视它呢?
在这个意义上说,鲁迅的《野草》是一个地狱,当我们面对《野草》的时候,就有一个问题:
你敢不敢正视血淋淋的真实。
如果你敢,你就进去;你不敢,用鲁迅的话来说,“趁早离开”。
今天在座的诸位也有一个选择:
进去还是离开?
我想我们还是进去吧!
在进去之前,还要交代两点:
第一,《野草》是散文诗。
诗是很难讲的,诗只能去领会;诗是含混的,要你去感悟。
你觉得有那个味道,又说不出来,那你就读懂诗了,一讲诗就完了。
我今天要讲课,但必须明确告诉大家,我讲课是冒着将鲁迅简化甚至歪曲的风险的。
举个例子,当年北大俞平伯教授讲宋词,选了几首词念完,说:
“好啊,好词!
好词!
好啊!
”就不说了,课就结束了。
(笑声)面对这样的老师,这样的讲课法,你怎么做学生?
就要看你会不会听了。
会听课的学生,你就会琢磨:
这么多宋词中,俞先生为什么选择这几首?
俞先生说“好词好词”决不是随便说的,然后你自己去读,去体会。
到最后你体会到了,你也摇头晃脑:
“哎呀,好好好!
”你就懂了。
读文学都该这么读法,别去搞那套一二三四五,中心思想、段落大意,那就糟了。
(笑声、掌声)读《野草》也是这么种读法,读得似懂非懂就是懂了。
(笑声)我今天讲课,是不得已而为之,听完我的讲课,如果在座的有二百人,五个人回去认真读《野草》的原著,我这个演讲就达到目的了。
你一读原著,我任务就完了,你应该把我所讲的忘掉,这叫“过河拆桥”。
(笑声)因此,讲课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讲一些什么东西,而是诱惑同学觉得《野草》“好啊好啊”就行了。
第二,鲁迅的哲学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
鲁迅自己说过,有两种思想在不断起伏,一是人道主义思想,一是个性主义思想。
《野草》集中讨论什么问题呢?
是讨论作为个体的生命,它的深层困境这样一个问题。
所以《野草》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它展现的是鲁迅哲学的一个侧面,而不是全部。
下面我就分点来说了。
第一方面,鲁迅把个体生命放在从过去到现在到将来这样一个历史的纵坐标中,来考察人的个体生命的生存困境。
首先是讲“将来”。
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一般人常想,改变一个环境就行了,把希望寄托到将来。
所以人类关于将来,有种种幻想,譬如西方世界有乌托邦,中国世界有大同,都是属于人们的对未来的想象。
人们总是想象未来是无限完美、完善的、没有矛盾、没有斗争的一个终结点,鲁迅把它概括成关于“黄金世界”的想象。
对此,鲁迅提出了一个疑问:
如果有一天真的到了黄金世界,还有没有黑暗?
鲁迅回答说,有,不但有,还会有将叛徒处死刑的事情发生,还会有新的死亡。
为什么呢?
鲁迅讲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他说人总是这样的:
曾经阔气的人想复古,正在阔气的人想维持现状,还没有阔气的人想改革;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永远如此。
到了黄金世界也是一样,当然黄金世界里“阔气”的概念可能跟今天不大一样,但是那个时候仍然有曾经阔气、正在阔气、还没有阔气的人。
而那些正在阔气的人,常常是掌握权力的人。
还有人想继续革新,在正在掌握权力的、正在阔气的人的眼睛里看来,他就是叛徒。
那些人就会利用他们所掌握的权力将这些革新者处以死刑。
就是说,在一般人认为,好像黄金世界是个没有矛盾、没有斗争的世界,但是鲁迅却看见了新的矛盾、新的斗争,甚至看见了新的死亡。
这就是《野草·墓碣文》里所说的“于天上看见深渊”。
人们看见是天堂的地方,鲁迅看见的是深渊。
由此,鲁迅得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结论:
“至善至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
围绕这样一个命题,鲁迅展开了一些论述。
譬如他说,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存在的。
如果拿十全十美来要求人,那我们都不配活了。
还有,十全十美的书也不存在。
如果有的话,那么图书馆的书就没了。
我们通常说一曲音乐或一幅画好到极点了,达到了一种艺术的“极境”。
而鲁迅说,什么叫“极境”?
“极境”就是“绝境”。
当两个朋友好得不得了,恨不得穿一条裤子时,那么,你就明白了,这两个人马上要吵架了。
宣布到极境的时候就是开始分裂的先兆,或者孕育着分裂的危险,所以至善至美的未来,是人类给自己制造的一个神话。
鲁迅的任务正是粉碎这个神话,《野草》很多篇都是粉碎这个神话的。
譬如说,《野草》里有一篇《过客》,说一个人从小开始就不断地往前走、往前走,走到半路上,遇见一个老人和一个小女孩,于是过客、老人和小女孩之间展开了一个哲学的讨论——“前方是什么”。
是什么在等待着诸位呢?
小女孩说,前方是一个美丽的花园。
这个小女孩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她觉得未来是美丽的花园。
而那个老人说,前方是坟。
那么这两个答案哪一个真实呢?
显然是后者。
但是确认了前方是坟之后,老人和过客之间又展开了一场争论。
老人说,既然前面是坟,我就不需要再往前走了,我应该坐下来休息了。
这是很多人的哲学。
而过客说,我明知道前面是坟,但是我仍然要往前走,我仍然要努力、要奋斗、要反抗。
所以鲁迅在给他的学生、后来成为他妻子的许广平的通信里说:
你这个小鬼呀,你们年轻人是为光明而奋斗的,我可不是这样;我不相信未来是光明的,但我仍要奋斗的,我仅仅是为了要和黑暗捣乱而奋斗。
这就是不同的哲学。
《野草》第一篇叫做《秋夜》。
秋天的晚上,如果你走出庭院,你可以看见庭院里有各种各样的花草。
墙角有一朵粉红色的小花被秋风吹得浑身发抖,脸涨得通红,但是她却微笑着,她是乐观主义者。
她为什么微笑呢?
因为有一个诗人告诉她,虽然现在是秋天,但秋天过去春天就要到来了。
英国诗人雪莱说过: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不知道诸位读了怎么样,像我们这样的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们,这首诗给我们以巨大的鼓舞。
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一想到现在是冬天,但是,冬天来了就意味着春天要来,于是我们就乐观了,我们就奋斗了。
(掌声)这小红花的乐观主义,是建立在一个什么样的逻辑前提下的呢?
是建立在春天必然到来,而且来了就不走了,春天永驻,这样一个前提下的乐观主义。
但是大家知道,这样一个前提是虚妄的命题,是一个伪命题。
而在小红花的旁边,正好有一棵枣树。
枣树也做了个梦,做了一个落叶的梦。
什么梦呢?
就是现在是秋天,秋天过去了是春天,但是春天过去了又是秋天。
但是这棵枣树,即使明知道春天来了要走,明知道春天之后是秋天,它仍然把它铁一样的枝干笔直伸向天空。
也就是说,枣树的反抗是不以春天是否到来,不以春天是否永驻为前提。
来也罢,不来也罢,永驻也罢,不永驻也罢,反正我就要反抗。
这就是两种哲学,前者是年轻人的乐观主义,建立在一个虚妄的命题下;后者是中年人和老年人的悲观主义,但是它是建立在一个面对现实的基础上的。
鲁迅就是这样粉碎了这种关于未来的神话,以堵住我们一种精神的退路。
“未来”不行,那么“过去”怎么样呢?
于是,人们又给自己制造了种种关于过去的神话,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怀旧情绪。
当今之中国,是充满了怀旧情绪的。
譬如我这次到南京来,参加南师附中百年校庆的筹备会,来的都是白发苍苍的老校友。
我们来干什么呢?
我们就是来怀旧的,说当年的附中多么好啊!
(笑声)每一次聚会都是怀旧的会,而且你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在这个怀旧会里最起劲同学,大概是现实处境不甚好的。
现实处境很好的同学,一般对这个不太感兴趣。
(笑声)人们用怀旧来安慰自己,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心灵破碎了,需要怀旧以弥补自己破碎的心灵,因此自觉不自觉地就把过去美化了、理想化了,甚至把它神化了。
最近这几年,大家经常请老将军来作报告。
老将军每次报告都说老夫我当年如何如何勇(笑声),如何如何打胜仗。
我这个人可能受鲁迅影响太深,比较讨厌,我听报告时常常想:
这些老战士难道他们一辈子永远打胜仗吗?
他们打过败仗没有?
我想可能打败仗比打胜仗的时间要多得多。
他为什么不回忆当年打败仗的时候,如何狼狈,如何悲惨,如何可笑呢?
这其实是人之常情。
人总是避重就轻,总是把那些苦难的、不幸的、不愉快的事情尽量地忘掉,把那些美好的、愉快的、轻松的,尽量地凸现出来。
人的这种记忆的选择性,这种避重就轻的选择性,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鲁迅之为鲁迅,或者说鲁迅之可恶,就在于他有悖于常情,他的感情选择和常人不一样。
他不是避重就轻,而是避轻就重。
哪样不愉快,他偏回忆哪一样。
在《野草》里面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是回忆童年生活的,叫《风筝》。
这篇文章已经选进了中学语文课本里了。
大家不妨把鲁迅这篇《风筝》和当下许多作家所写的回忆童年的文章来作一个对比,你会发现,鲁迅在回忆他的童年的时候,他什么也不回忆,他只回忆一件事。
就是他小时候,有一天突然发现他的小弟弟不见了,他到处找,后来在院子背后角落里找到了小弟弟。
小弟弟在干什么呢?
糊风筝。
春天该放风筝了。
作为长兄的他却勃然大怒,你怎么玩物丧志,你怎么不好好读书啊!
把风筝抓过来撕了个粉碎,扔在地上踩烂了。
在座的,如果你当过哥哥、姐姐,恐怕你小时候大概都不同程度上做过类似的事情,但是有谁记住呢?
鲁迅记住了,而且把它提到非常高的高度。
他说,这是一次精神的虐杀。
既然是精神的虐杀,是不是可以挽回呢?
于是鲁迅特地约了他的小弟弟两人再来放风筝。
但放着放着就没劲了,两个人都已白发苍苍,还放什么风筝呢?
所以这是一个不可弥补的罪过。
鲁迅又想,我向弟弟当面道歉,当面忏悔,说对不起呀,弟弟呀,我犯了一个错误,请你原谅。
如果弟弟说我原谅你,那么我就赎罪了,他原谅我了。
但他弟弟却说,哎呀,我记不得了,我根本不知道有这事情。
(笑声)这就是说,期望弟弟原谅也得不到。
因此,这不仅是一次精神的虐杀,而且是一个不可挽回、不可原谅的罪过。
你看,鲁迅把这事说得多可怕啊!
鲁迅最后说,现在有春日的温暖和冬天的肃杀,我们选择什么?
一般人都选择春日,没有人去选择冬天的肃杀,但他说我宁愿躲到冬天的肃杀里,而不愿意跑到春日的温暖里去。
他的感情选择非常特别,为什么呢?
因为冬天的肃杀更接近真实,而春天的温暖,是人自己给自己制造的一个神话,是一个精神的避难所。
“过去”这个神话也打破了,人还有什么地方可以逃呢?
就是死亡。
一般老百姓会说,哎呀,我活够了,活一辈子了,死了就一了百了了。
但是“讨厌的”鲁迅要提一个问题:
死后,怎么样?
喜欢追问“以后”,是鲁迅思维的特点,鲁迅总是追问以后怎么样。
五四时期最流行的妇女解放的口号是“娜拉走出家庭”,鲁迅却偏偏要问:
娜拉走出家庭以后又怎么样呢?
鲁迅回答说:
走出了还是要回来。
(笑声)现在不是很多人都提倡妇女回到家庭吗?
大家说黄金世界好,鲁迅问:
黄金世界到来以后,还有没有黑暗?
现在鲁迅又问死后怎么样,这对“以后”的追问正是表现了鲁迅思想的彻底性。
于是就有了我称之为奇文的《死后》。
别的文章可以不看,这文章非读不可!
是非常奇特的一个想象。
鲁迅想:
人如果死了,运动神经不起作用了,但是人的感觉神经还在,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他就这样想象:
我死了,躺在地下,我突然觉得很不舒服,因为殡仪馆的工人粗心大意没把我的衣服弄好,折在背后,非常不舒服,但我不能动,我只能忍受着。
你看,鲁迅这个人有多敏感!
我躺着,上面过来一辆车子,车轮压着我的头,我都觉得牙齿发酸。
这个感觉非常妙啊!
压得你牙齿发酸。
这还不算,有几个人走过来了,大概是来开追悼会的。
一个人说:
“他死了。
”一个人说:
“他死了。
”一个人说:
“他死了!
”或者表示悲痛,或者表示高兴,或者表示惋惜,或者幸灾乐祸,等等。
可我听了却很愤怒,我死就死,关你们什么事儿?
为什么让你们或高兴或悲痛或惊讶呢?
鲁迅对死后的追悼会看透了,不过是活人表演而已,与死人毫无关系。
这还不算,一个蝇跑来了,停在我的眉毛上。
如果我的运动神经还在,很简单,手一挥就把它挥走了。
但我不能动,我只能忍受。
你想这多难过?
一跳一缩一跳一缩,这还不算,它又跑我的舌头上来了,在舔我的舌头。
那么脏的蝇来舔舌头是一种什么感觉?
但是我仍然忍受着。
好容易它飞走了,飞就飞吧,但不,它在耳边嗡嗡叫着,说我刚才舔你是应该的,是正义的,是伟大的事业,等等,它还讲出一番道理来。
我愤怒得几乎昏厥过去。
一个书店小伙计送来一大堆书,说周先生,敝店最近进口了一批明版的图书,要不要啊?
生意做到棺材里了,这太可怕了!
因此,我就想到,死亡不是痛苦和荒谬的结束,而是更大的痛苦和更大的荒谬的继续。
死亡也不是人的精神避难所,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