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5394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1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

1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美丽的大自然

第一课时

课题:

太阳出来了

教学目标:

1、音乐活动唱一唱《太阳出来了》,是让学生用歌声表现太阳出来时壮美秀丽的场景。

2、能学会用明亮、圆润而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太阳出来了》,表现歌曲活泼、热情、生气蓬勃的情绪。

教学重点:

用明亮活泼和谐的声音演唱《太阳出来了》

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合唱部分

教学过程:

一、太阳出来了。

1、谈话导入,出示课件三声部练习曲。

2、将学生分成三个声部和老师一起完成这个活动《太阳出来了》、

二、歌唱太阳。

1、导入揭示课题:

《太阳出来了》。

听录音回答问题,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速度是怎样的?

师归纳:

歌曲情绪:

热情活泼;速度:

稍快。

2、再听一遍,请同学们一边哼唱旋律,并找出旋律相似或节奏相似的乐句6旋律相似:

出示课件,教唱找出难点。

节奏相似:

出示课件,教唱,重点教唱二声部。

3、欣赏图片,了解歌曲内容,熟悉音乐旋律。

(1)引导欣赏图片,请学生说说图片有什么。

(2)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

师:

谁出来了,小鸟在干什么,怎么唱的?

我们来唱一唱。

师:

谁吹来了,树叶在干什么,怎么唱的?

我们来唱一唱。

师:

谁涌来了,大海在干什么,怎么唱的?

我们来唱一唱。

师:

什么响起了,我们在干什么,怎么唱的?

我们来唱一唱。

4、学唱歌曲。

(1)师范唱歌曲。

师:

老师把你们看到的图画,配上音乐唱一唱。

(2)跟随教师演唱歌曲。

5、练唱歌曲。

(1)学习演唱歌曲每一句的句末象声词时跳跃地演唱、

(2)学习用接唱这一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师:

老师唱前半句,你们唱后半句。

也可以请学生分组演唱。

6、学生边看图,边完整地演唱《太阳出来了》。

7、师伴奏合唱这首歌。

8、听录音哼唱一遍。

9、听伴奏带合唱歌曲。

10、用口风琴试着来吹奏旋律。

三、课堂小结。

2第二课时

课题:

森林与小鸟

教学内容:

欣赏《森林与小鸟》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让学生认识到热爱地球,热爱动物对我们人类的重要,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教学重难点:

通过欣赏《森林与小鸟》,掌握乐曲的情绪,摸唱乐曲的主题并能区分乐曲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这一部分我通过语言引导)。

1、师: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森林做客,小鸟们要开森林大会!

我们去参加,好不好?

2、(播放第一部分乐曲):

师开始语言引导-----“在去的路上,我们听到(小鸟快乐的叫声),森林的早晨是那么(优美、宁静)。

(小鸟)醒来了(它们唧唧喳喳像是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

播放这一段音乐的时候,老师用柔和的声音,轻轻地朗诵,引导学生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3、师:

小鸟真高兴,我们呼吸了新鲜空气,感染了它们的喜悦,我们和小鸟一起跳舞迎接黎明。

(再播放第一部分乐曲)---------这部分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多听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新课设计。

1、情景导入:

播放课件(一阵狂风,森林被砍伐,河流被污染,垃圾到处都是·······)、鸟在哭诉:

谁把我们的家毁了,我没家住,没水喝,我的兄弟姐妹死的伤的,呜呜·····我的家变了一个垃圾场。

(出示录象资料,幻灯片:

有关地球环境变换的文字,图片。

)这时候和刚才第一段音乐有截然不同的音乐与视觉效果,破坏的环境冲击着学生们的视线和心灵,起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让学生们知道破坏环境的是人类自己。

2、师:

这是怎么回事?

(让学生们说一说)

3、师:

同学说的都是对的,那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4、师:

(边说边放关于地球的图片)地球是我们的妈妈,也是动物的妈妈,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她,对吗?

现在我们来帮助小鸟也是帮助我们自己重建没好的家园,好吗?

这时候让每个学生动手,布置(已准备好的道具)森林,河流,草地,花园,蓝天,白云,太阳等等。

(课前,早已准备好、做好的花、草、树、鸟等各种手工作品,把它一一放在桌上,让学生们从中获得美好的创作灵感),请每一位学生为森林添上一笔,摆上作品-----很快,森林焕然一新。

(布置的时候播放乐曲)----------这部分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破坏环境,又怎样爱护环境,美化环境。

三、(开始播放第二部分乐曲):

欣赏第二部分乐曲(分四个小舞曲听)让学生听完每一段圆舞曲,分组讨论说一说感受。

第二部分分四个小圆舞曲。

a)第一圆舞曲欢快、活泼,一强一弱的力度对比更增添了。

俏皮的儿童情趣。

b)第二圆舞曲节奏变得紧凑,铜管乐器的加入,把情绪推向了高潮,好像森林里一片热闹的景象。

c)第三圆舞曲是一首舒展、优美的圆舞曲,同前两个圆舞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由玄乐奏出的抒情性旋律,使人联想起小鸟们懂得舞姿。

d)第四圆舞曲稍活泼,带有装饰音的旋律,使音乐显得非常轻快。

这部分主要讲出了主旋律的交替出现变奏,听完一小段分小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四、互动部分。

31、让学生听第二圆舞曲,随着乐曲舞动,(老师做一些提示动作,让学生感受圆舞曲的风格特点。

2、师:

同学们,这四段圆舞曲好听吗?

现在你们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来哼唱其中二段圆舞曲。

(多哼唱几遍,让学生熟悉并能很快一起哼唱主旋律。

)---------出示主旋律的谱子,老师用琴带唱。

(这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更熟悉旋律,加深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乐曲,能分辨乐曲的变化,四段小圆舞曲中第1、2、4段都比较活泼,节奏欢快,第3段比较优美、抒情。

听与唱的结合,加深学生对乐曲有了较深刻的印象,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

第三课时

课题:

《美丽的黄昏》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敢于表现自我,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2、用优美、和谐的声音表现歌曲《美丽的黄昏》意境。

3、通过三部轮唱的学习和实践,让学生感受、体验美妙的和声效果,唤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二部轮唱。

2、音准、音色的控制及音乐情绪的表现。

教具电子琴、课件、图片、教学光盘等。

一、组织教学播放本课学习音乐《美丽的黄昏》。

注意歌曲节奏的快慢和情绪的变化学生仔细聆听音乐。

调动学生注意力,有目的的去听音乐。

二、创设情境

1、老师在黑板上用红色粉笔画出一个太阳,问:

这是什么?

再看,老师用绿色粉笔在太阳下面画上山,问:

你觉得太阳要下山了呢?

还是刚刚升起来呢11让学生说,最后定不下来。

2、那么,就让音乐来告诉我们,老师慢慢弹奏mi、re、do引导学生得出,太阳慢慢下山了,美丽的黄昏来到了。

黄昏的景色真迷人,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太阳下山的音乐。

学生回答问题。

由问题入新课题,不会让学生感到太突然。

三、教授新课

1、学习二部轮唱《美丽的黄昏》教师:

有一个旅游团到欧洲某国家城市参观旅游,到了傍晚,导游告诉游客,这里的黄昏景色特别美,请他们去欣赏,由于人较多,路面较窄,需要分两组去观看,一组走在前面,另一组走在后面。

二声部轮唱练习。

学生分二个小组练习,第一个小组走在前面形成一个外圈大圆,第二个小组走在后面在大圆圈里形成一个内圈圆,学生一边走着欣赏黄昏景色一边演唱歌曲。

2、学习三部轮唱《美丽的黄昏》教师:

第二天又来了一个旅游团,一行10人,到了傍晚,活动安排去欣赏黄昏景色,由于景色太美了,第一天去观赏的人还想再去,因此就分成三组去观赏。

(1)三部轮唱练习。

学习分三个小组练习,第一个小组走在前面形成一个外圈大圆,第二个小组走在后面在外圈大圆内形成一个内圈圆,第三个小组走在最后在第二个圆圈内组成第三个内圈小圆,学生一边走着欣赏黄昏景色一边演唱歌

4曲。

(2)教师总结教师:

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音乐活动,练习了哪两种演唱形式?

教师:

通过二部轮唱和三部轮唱的练习,我们用自己的声音感受体验了美妙的和声带来的和谐美。

学生们按照老师的指示去进行分组,然后进行演唱。

师的指示去进行分组,然后进行演唱。

学生回答。

让学生积极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良好态度,在歌曲意境中提高审美情趣,丰富审美情感。

四、拓展教学

1、摸一摸,猜一猜:

碰钟。

2、玩声音游戏;声音远——你就坐着;声音近——你就站起;声音回旋耳边——你就举手。

3、指名用碰铃X--节奏为同学演唱伴奏。

4、出现铃鼓,进行打击乐合作:

先出现碰铃,当轮唱时加入铃鼓节奏XXX。

学生按照老师的指示去做游戏。

在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声音的变化,更容易让学生牢牢记住。

五、小结添加:

课后试着轮唱《好宝宝睡着了》,想想:

这样的歌用轮唱合适么?

第四课时

课题:

音乐情景剧《森林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看图了解故事情节。

2、用沮丧、无可奈何的心情演唱歌曲《不得了》,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及表现力。

欣赏朝景

3、用图画、表演、配乐、朗诵、打击乐、歌舞的开式表同《森林的故事》。

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师生课前查阅关于森林的资料)。

教师:

谁能把自己找到的关于森林的图片或其他资料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学生:

出示生长茂密的森林图片并给大家介绍。

教师:

据一份可告材料报告,在过去的1970年到2002年间,地球上的森林覆盖率下降了12%。

;在此生物多样化下降了1/3,淡水资源减少了55%。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图片给大家看。

出示荒漠的图片。

我们听到了触目惊心的数字,真为人类生存的环境而担忧。

是吗?

大家还能举出哪些例子来?

学生:

森林火灾、滥确滥伐、动物种类的消失等。

教师:

生态平衡被打破,终将会威胁到我们人类,多么可怕,作为人类应怎样做呢?

学生:

种树造林。

教师:

就像歌曲《少先队员植树造林歌》中唱的那样,用我们的力量给祖国的绿化事业,让城市、乡村、田野到处充满生机勃勃的绿色,那该多好呀!

2、出示本单元中的五张图片。

教师:

这五张图连在一起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学生:

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故事的梗概。

教师:

没想到森林里的动物们也会遭到失去家园的动难,一会儿我们要将这个故事编成音乐剧,让更多的朋友们知道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大家愿意吗?

看哪个组同学最成功。

3、学唱歌曲部分。

教师:

在演出之前,我们一起先来学唱歌曲《不得了》。

出示歌曲,播放歌曲录音,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及音乐形象。

教师:

指导学生先

5从整体上把握歌曲。

你们觉得动物们唱这首歌时的心情怎么样?

学生:

伤心、着急等。

教师:

那我们一起来学习歌曲是怎样表现这种着急的心情的。

教师:

歌曲的特点就是2/4、3/4拍交替运用。

而且我们发现每拍后面都有八分休止符,让我们感到动物们的语气是那样急切。

间奏的引入好像是描写动物们慌乱的脚步声。

三个乐句一层一层跌落,表现了动物的伤心、无可奈何的样子。

结束句突然出现了一个四拍的长音,并且稳稳的落在了66/50//上,首尾呼应,结束歌曲。

学生:

尝试完整地演唱。

分组唱熟歌词。

尽量做到形象生动。

4、分组设计活动,表现情景剧《森林的故事》。

教师提供素材:

各种动物的头饰、打击乐器(沙锤、双响筒、铃鼓、碰钟、响板、小笛子等),音响资料等。

5、各组展示。

欣赏《朝景》》教师:

请观看的同学评价。

生生互评、师生互评。

课堂小结:

演音乐剧是对大家表演才能的一次锻炼,关于演情景剧大家有没有想变的?

学生自由发言。

注:

本课可以用两课时完成,排练的过程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