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39082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docx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docx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名词解释

道德认识

[参考答案]道德认识:

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对是非、好坏和善恶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

论述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要点解析】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对于该定义,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理解:

(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2)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

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改变的。

态度结构有三个成分:

(1)态度的认知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2)态度的情感成分。

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3)态度的行为成分。

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态度定势

态度定势:

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观察学习

[参考答案]观察学习:

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它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

班杜拉认为,人的一切社会学习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对他人示范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的。

性格化

性格化:

将各种伦理观念组织成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之内,使之成为个人的性格的一部分。

人们常说在教育孩子上,“不打不成器”。

结合教学实际,论述教育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和品德,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答案]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并口品德,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一)说服教育法。

它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方法。

通过讲解、谈话、讨论等方式,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教师应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有效地说服,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

对于年龄小,没有怀疑观点的学生或在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宜只呈正面观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

相反则应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

(2)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

说服开始时,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情感因素作用更大些。

(3)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

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

若原有的态度与教师所希望达到的态度之间的差距较大,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否则将难以改变态度,而且还容易产生对立情绪。

(二)榜样示范。

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影响、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

榜样人格具体、生动、形象,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易于为学生所领会和模仿。

班杜拉等人的实验结果表明,榜样能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模仿是学生向社会学习,形成品德的重要途径。

当榜样和说理教育一致时,品德教育会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重视言传身教,这是成功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必须遵守的原则。

鉴于榜样在观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做到:

(1)给学生呈现榜样时,应考虑到榜样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特点,以尽量与学生相似,这样可使学生产生可接近感,避免产生高不可攀或望尘莫及之感。

(2)给学生呈现受人尊敬、地位较高、能力较强且具有吸引力的榜样,这样的榜样具有感染力和可信性,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榜样本身也容易成为学生向往的、追随的对象,从而激发学生产生见贤思齐的上进心,通过学习榜样人物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为了最大程度地使学生作出与榜样示范行为相匹配的反应,教师需要反复示范榜样行为,并给予指导。

当学生表现出符合要求的行为时,应给予鼓励。

(三)利用群体协定。

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

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作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

具体可以如下操作:

(1)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

(2)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意识,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

(3)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

(4)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

(5)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

(6)使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

(7)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

(四)价值辨析。

人的价值观刚开始不能被个体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

无论是大组或小组讨论,解决两难问题,交谈等策略都可以促进辨析。

但不论应用什么策略,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必须经历三个阶段七个子过程。

(1)选择阶段。

①自由选择。

②从多种可选范围内选择。

③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行选择。

(2)赞赏阶段。

④喜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

⑤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

(3)行动。

⑥按自己的选择行事。

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

这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赋值过程”。

由于价值辨析的方法基本上是诱导性的.而不是灌输性、说教性的,因此教师的作用就在于设计各种活动,运用各种策略来诱发学生暴露、陈述、思考、体验并实现某种价值观。

但价值选择应由学生自己作出,教师只起指导、辅助作用。

(五)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奖励既可用于个人,也可用于集体。

用于个人时,不仅个人受到鼓舞,也可使集体受到教育;用于集体则可以巩固集体成绩,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给予奖励时,首先,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其次,应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再次,应强调内部奖励。

任何矫正不良行为的方法都强调强化的作用,但强化要注意适度,又要避免单调。

惩罚是对学生不良思想品德和行为给予否定的评价,目的是使学生克服缺点和错误,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明确努力方向,同时应使全体学生受到教育。

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形成的。

惩罚不是最终目的,给予惩罚时,还要给学生指明改正的方向。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坚持以表扬为主和以批评为辅的思想品德教育原则。

替代强化

替代强化:

替代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的强化一样,是一种间接的强化方式.

简述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答案要点]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对于该定义,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理解:

(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2)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

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改变的。

态度结构有三个成分:

(1)态度的认知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2)态度的情感成分。

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3)态度的行为成分。

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有哪几种?

[答案要点]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三种:

(1)直觉的道德情绪体验;

(2)与具体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3)与道德信念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从众

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

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维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

当认知不平衡或不协调,这样内心就会有不愉快或紧张的感受,个体就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以达到新的平衡。

简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影响因素包括:

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中的某些不当教育和某些不良环境因素,是形成学生不良品德的一个重要原因。

(2)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由社会舆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各种榜样的作用等构成。

社会上的良好与不良的风气都有可能影响学生道德信念与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这也使得德育工作难度加大。

(3)同伴群体。

学生的归属感试图使自己的言行态度与同伴群体保持一致,以得到同伴群体的接纳和认可。

可以说,学生的态度与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所属的同伴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风气影响。

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中学生的道德认识还不明确、不稳定,而且缺乏独立的道德评价能力。

(2)态度定势。

个体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收有关的信息和接收的量。

帮助学生形成对教师、对集体的积极的态度定势或心理准备是使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

(3)道德认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

实施道德教育时,不应只注意道德教育的形式,进行道德说教,而是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切身体验,晓之以理。

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简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答案要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1)依从。

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

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此时个体对道德规范行为的必要性尚缺乏充分的认识,也缺乏情感体验,行为主要受控于外在压力(如奖惩),而不是内在的需要。

依从则可能得到安全,否则将受到惩罚。

可以说,处于依从阶段的态度与品德,其水平较低,但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是态度与品德建立的开端环节。

(2)认同。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与依从相此,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主体虽然对道德行为规范本身仍缺乏清楚而深刻的认识与体验,但由于对榜样的仰慕,在行为上就试图与榜样一致。

认同的愿望越强烈,对榜样的模仿就越主动,在困难面前就越能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3)内化。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

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结合现实生活,论述如何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

[参考答案]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比较严重的道德过错是学生品德不良的行为。

通过对学生不良品德的心理分析,青少年学生的品德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在有利的条件下不良品德是可以转变的。

在教育过程中,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应采取如下教育措施:

(1)形成是非观念,提高道德认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薄弱的是非观念,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是学生犯错误的原因之一,是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是非观念差的学生不能在出现错误举动时,及时辨别,加以制止,进而变成品德不良的学生。

所以形成是非观念,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使学生自愿改正错误行为与坚持正确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

学生的是非观念和辨别是非能力是通过他们自身实践,不断比较、区分和识别各种是非、善恶的现象,不断在头脑中出现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帮助犯有错误的学生形成是非观念的方法是多样的,说理教育,严格要求,在舆论中提高学生行为评价能力,奖惩分明,以奖为主,树榜样,提高学生学习榜样的自觉性,都有助于学生形成是非观念,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2)消除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培养师生感情。

由于在品德不良学生的经历中,指责多于赞扬,所以一般来说,他们往往比较“心虚”“敏感”“戒心重”“有敌意”,常常主观地认为教师轻视自己,厌弃自己。

为了消除学生的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教师要首先从感化入手,多方面地关心他们,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满腔热情地和他们交知心朋友,耐心细致地开导他们,使他们相信教师的善意,从生活实践中亲身体验到教师的一片真诚,启发学生的觉悟,拨动他们的心弦,使他们树立信心,愿意上进。

(3)抓住醒悟和转变的关键期,促使学生品德转化。

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变,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巩固、稳定的过程。

当学生遇到新老师,来到新集体或受到一次触动思想的教育时,他们渴望有一个新起点,开始一种新的生活,希望进步的火苗重新燃烧。

这时教师掌握这种心理,给予及时鼓励,帮助是很重要的。

在学生行动上有改正错误时,教师积极努力地促转化,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对微小进步不断给予肯定、表扬、鼓励.使学生进步的愿望变为进步的行动,又使正确的行动不断地得到强化、巩固。

学生的进步往往是迂回曲折、螺旋式的。

学生出现反复时,教师绝不能气馁或放弃教育,要找原因,坚持不懈地做工作,使学生的行为不再出现反复和动摇而进入巩固时期,进而进入稳定期,并形成稳固的品德。

(4)点燃自尊心,培养与利用集体荣誉感。

学生的个人自尊心是一种个人要求受到社会、集体尊重的感情,是自我意识的表现,它使学生爱护自己在集体中的合理地位,保持自己在集体中的声誉,它是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内部动力之一。

集体荣誉感是人们意识到作为集体成员的一种尊严的情绪体验,它促使人们珍惜集体荣誉。

根据集体的要求与利益来行动,养成忘我精神。

集体荣誉感是推动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之一。

受到集体舆论支持并引起荣誉感的行为,容易促使学生坚持与发扬。

而相反的行为,就容易促使学生否定它,克服它。

因此,健康的舆论和集体荣誉感是学生发展良好品质,制止不良行为的一种手段。

教师应更多地采用赞许、表扬、奖励、信任的办法,给予荣誉称号,激励学生上进,积极培养学生的自尊心。

(5)锻炼意志力,巩固新习惯。

学生已形成的不良习惯,是不合理需求与错误行为方式之间建立的巩固联系,要改变是不容易的。

对一种错误的行为的矫正,要改变不合理的需求,尽可能控制诱因的影响,如让学生更换环境,暂时避开某些诱因都是有益的。

但避开诱因是消极的,学生很难完全长期地避开不良诱因,即使能避开,也不能保证在新的诱因下不犯错误,根本的办法是使学生增强在各种环境的诱因下,都不受影响而坚持正确方向的能力,教师应创设新环境使学生锻炼意志力.培养他们独立地与外部诱因作斗争的力量,并使他们在锻炼意志的过程中形成和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6)针对个体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

学生的错误行为与不良品德,由于年龄、个性、错误的性质与严重程度不同,应当采取多样而灵活的教育措施,年龄小的学生产生某些不道德行为,常常是由于不了解或不理解道德行为准则并出于好奇而产生的。

对于他们应当多进行正面诱导,肯定钻研精神,指出行为方式的不当,指导他们应采取什么方法来实现目的。

对于年龄较大的学生的不良行为,就可采取较严厉的教育方法,根据他们错误的严重与性格特点,选择不同方式。

总之,在矫正学生不良品德中,教师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细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去进行工作。

总之,对于品德不良的学生。

只要我们热情地关怀他们,严格地要求他们,摸透他们的心理,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是能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不良品德得以矫正的。

试论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答案要点]第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伦理形成时期。

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道德关系的概括,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中学阶段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并以此指导行动的时期。

中学生逐渐掌握伦理道德,并服从它,表现为独立、自觉地依据道德信念、价值标准等去行动,使学生的道德行为更有原则性、自觉性。

(2)自我意识增强。

在品德发展的过程中,中学生更加关注自我道德修养,并努力加以提高。

中学生对自我道德修养的反省性和监控性有明显的提高,这为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提供了有效的前提。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由于不断地实践、练习,加之较为稳定的道德信念的指导,中学生逐渐形成了与道德伦理相一致的、较为定型的道德行为习惯。

(4)品德结构更为完整。

中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者相互协调,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动态结构,使他们不仅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且也逐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

第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从总体上看,初中即少年期的品德虽然具有伦理道德的特性,但仍旧不成熟、不稳定,具有动荡性,表现在道德观念的原则性、概括性不断增强,但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具体经验特点。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表现在能自觉地应用一定的道德观点、信念来调节行为,并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

如何理解品德的含义?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首先,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

其次,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再次,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指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2009年)论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德育原则的含义及在实践中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

【解析】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贯彻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1)“一分为二”看待学生。

正确了解和评价学生是正确教育学生的前提。

有的教师不能有效地教育学生,往往是因为不能以“一分为二”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

(2)长善救失,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

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为教育学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要促进他们的品德发展,根本的一点在于调动其积极性,引导他们自觉地巩固发扬自身的优点来抑制和克服自身的缺点,才能养成良好的品德,获得长足的进步。

(3)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修养。

学生的进步,固然需要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他们长善救失,但主要靠他们自我教育、自觉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

在教学中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的方法有哪些?

(2009年,麓山)

[答案要点]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要及早矫正,在矫正时要以正面教育和疏导为主,工作要有诚心、细心和耐心。

其主要方法有

(1)有效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评析]此题旨在考查教师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方法。

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答案要点]

(1)认知失调。

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维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

当认知不平衡或不协调时,内心就会有不愉快或紧张的感受,个体就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以达到新的平衡。

可以说,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2)态度定势。

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帮助学生形成对教师、对集体的积极的态度定势或心理准备是使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

(3)道德认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

根据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研究,要改变或提高个体的道德水平,必须考虑其接受能力,遵循先他律而后自律、循序渐进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