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海标防洪度汛应急预案 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2919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陇海标防洪度汛应急预案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陇海标防洪度汛应急预案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陇海标防洪度汛应急预案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陇海标防洪度汛应急预案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陇海标防洪度汛应急预案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陇海标防洪度汛应急预案 1.docx

《陇海标防洪度汛应急预案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陇海标防洪度汛应急预案 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陇海标防洪度汛应急预案 1.docx

陇海标防洪度汛应急预案1

郑州市陇海路快速通道工程

第十标段

 

防洪度汛应急预案

 

审批:

复核:

编制: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郑州市陇海路快速通道工程BT项目第十项目经理部

二○一四年三月

 

目录

1工程危情分析1

1.1工程概况1

1.2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1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2

3组织机构与职责2

3.1应急组织体系2

3.2机构职责3

3.2.1本项目部防洪度汛救援组织机构3

3.2.2主要职责3

3.2.3项目部防洪度汛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4

3.2.4现场行动组4

3.2.5现场救护组4

3.2.6通讯联络组4

3.2.7救援领导小组职责5

3.2.8现场行动组职责5

3.2.9现场救护组职责5

3.2.10通讯联络组职责5

4预防与预警6

4.1危险源监控6

4.2预警行动6

5信息报告程序6

6应急处置6

7渡汛方案7

8保障措施9

8.1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9

8.1.1现场救援及物资装备保障9

8.1.2应急队伍保障9

8.2医疗卫生保障9

8.3交通运输保障10

防汛应急预案

1工程危情分析

1.1工程概况

陇海路快速通道是郑州市中心城区东西向城市快速连接通道,工程全线工程范围为西四环-京港澳高速,总长约32.5km。

其中我项目部施工范围为陇海路快速通道工程东段的一部分,施工范围为K20+074.347~K22+114.081,长约2.04Km。

1.2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

项目所在郑州市地处北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干湿明显,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干冷多风,雨雪稀少。

郑州市的干燥指数K值小于1.5。

属湿润区。

①气温:

年平均温度14.30℃,极端最高气温43℃,极端最低气温-17.9℃,年最高气温多出现在7月和8月。

②降雨:

年平均降雨量640mm,24小时降雨量多平均值90mm,白年一遇24小时降雨量245mm,每年7、8、9三个月的降雨量是全年降雨量的55%。

③冻土深度:

最大冻土深度180mm,地面以下100mm冻结平均55天。

④风向:

冬季盛行西偏北,夏季盛行南偏东,春、秋季则交替出现;多年最大风速18m/s,年平均风速3.2m/s。

场地位于郑州市南部,场区西高东底,绝对高程132.8~83米。

建设场地位跨两个地貌单元,站前街以西属于黄河阶梯地貌单元,站前街以东为黄河冲积平原地貌单元。

场地无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

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贮存介质,地下水类型为空隙潜水和微承压水,地下水位埋深在16.20~27.0m之间。

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地下水含水层主要为粉土和粉砂,其中粉土属弱透水层,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下部存在较厚的粉质粘土及粘土相对隔水层,地下水位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地下水开采影响。

对整体线路,水位高程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地下水呈自西向东渗流。

本专项预案是针对工程建设中,遇超标准暴雨、洪水等险情时,由项目安全度汛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启动的专项应急预案。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本标段项目部洪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在与业主、监理、总包部及当地政府的协调下,按照防汛小组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灾难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

3)条块结合,属地为主。

本标段项目部洪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遵循属地为主的原则,项目部各部门服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的指挥。

现场应急指挥机构组建到位、履行职责,项目部各部门做好各自的救援抢险工作。

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应急管理,使应急管理和救援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善、预案演练等工作。

3组织机构与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为保证防洪渡汛期间统一管理、统筹安排、着眼全局、协调一致、行动迅速,在思想上、行动上做好防大洪抢大险的准备工作,成立由项目部各领导组成的防洪渡汛指挥部,指挥部下设由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防洪渡汛小组。

在防洪渡汛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各施工单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防洪渡汛组织机构。

在汛前建立好防险巡查队,医疗救护队,组织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高素质抢险队伍。

当有险情,立即上报,团结一致,共同抢险,将损失降至最低。

指挥部办公室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设置天气预报lED警示牌,随时掌握天气变化。

根据天气情况综合分析,作出防洪的紧急部署。

3.2机构职责

3.2.1本项目部防洪度汛救援组织机构

 

 

项目部防洪度汛应急指挥组织机构

3.2.2主要职责

(1)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2)制定本工程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落实应急救援的具体措施;

(3)事故发生后,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和蔓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按规定立即报告总包部、项目公司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

(4)接受现场应急指挥机构的领导和指挥;

(5)完成事故救援和处理的其他相关工作;

(6)配合事故调查、分析和善后处理。

项目部制定防洪度汛应急预案,建立防洪度汛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质量安全部、办公室、工程部负责人等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

王英俊

副组长:

薛彦军朱来平刘振岭

组员:

王有维李新强张景武赵加坤潘红雪颉涛王洁

赵瑞林燕京川

3.2.3项目部防洪度汛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

防洪度汛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通讯联络组

现场救护组

现场行动组

项目部防洪度汛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

3.2.4现场行动组

组长:

霍玉敏

成员:

孙高峰潘志伟王凤岗刘亚楠等

3.2.5现场救护组

组长:

王有维

成员:

李龙海谢鹏李广军等

3.2.6通讯联络组

组长:

潘红雪

成员:

闫阳阳孙栋轲

项目部全体职工是应急救援体系中的成员,在发生事故时,负有当场进行抢救及报告、配合的责任和义务。

相关的应急电话有:

火警:

119交通:

122匪警:

110

医疗救护:

120

3.2.7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1)事故发生后,执行现场应急处置指挥机构的指令,及时报告并组织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置,防止事故的扩大和后果的蔓延,尽力减少损失;

(2)组织事故发生地点的应急救援工作;

(3)及时向总包部、项目公司及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4)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控制事故现场的范围、实施必要的交通管制及其他强制性措施、组织人员和设备撤离危险区等;

(5)按照应急预案,做好与外部有关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沟通;

(6)组织事故善后工作,配合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

3.2.8现场行动组职责

事故发生后,立即召集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救护,尽可能把事故损失控制在最小限度,同时将事故情况迅速报告领导小组组长。

3.2.9现场救护组职责

主要任务是及时赶到事故现场救护伤员,组织伤员及时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抢救。

3.2.10通讯联络组职责

主要任务是上传下达指令和有关情况,向有关部门及时报告,以便及时组织救援工作并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项目部防汛值班室要每天发布气象预报,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加强对防汛重点部位水情、雨情的监控,特别是进入汛期后或是遭遇强降水和持续阴雨天气时,进行全天侯监控,有情况及时向项目部安全度汛领导小组报告。

项目部安全度汛领导小组将组织经常性的防汛安全巡查、检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值班人员电话24小时必须有人值守,保证一旦发生洪水灾情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响应和处置。

4.2预警行动

1)项目部根据工程建设的施工特点和范围,加强对施工现场易发生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配备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2)对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后果的险情,任何人一经发现应立即上报应急小组或组长。

3)项目部接到可能导致工程建设安全事故的信息后,及时确定应对方案,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并按照预案做好应急准备。

5信息报告程序

灾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标段项目负责人,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根据灾情大小决定是否启动相应应急处置方案,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险,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向安全度汛领导小组报告。

安全度汛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启动相应专项应急预案并在1小时内报告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门。

6应急处置

1)洪水事件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用通讯工具上报质量安全部,并按有关规定设置防护信号,情况危急时应立即与地方政府联系,并停留该处负责巡守。

2)质量安全部立即上报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3)应急小组成员按照应急预案中规定的职责开展工作。

4)洪水发生后,由现场指挥部组织救援队进行救援,并在规定时间内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及事故的简要经过用传真或电话报告上级有关单位。

5)应急小组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维持好现场秩序,保护好事故现场的原始状况,在事故调查组摄像作好原始记录前,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变现场状况。

但为及时抢救受伤人员和企业财产或防止事故继续发展扩大损失,而必须移动事故现场的某些物品时,应尽可能将所变动物品的位置作好标记。

6)疏散围观人员,组织救护队员抢救被困受伤人员,引导被困非受伤人员离开洪水发生地点,疏散至安全地点安顿。

7)对有可能发生塌方边坡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即时砌筑天沟、并疏通便道排水沟等),防止引发突然坍塌。

8)项目部医疗救护队赶赴现场抢救伤员,并立即拨打华阳人民医院或兴隆镇人民医院电话,对重伤人员进行急救或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7渡汛方案

2014年汛期结束前计划主要完成的施工项目有:

路基土石方开挖、路基土方回填、桩基施工、承台施工、墩身施工及桥梁上部结构施工等,项目部根据以上施工内容制定相关的度汛方案如下:

1)施工营地和施工现场四周排水沟畅通,保证雨水快速排干,保证人、机械、房屋安全。

施工道路经常维修,保证道路畅通。

2)路基土石方开挖、路基土石方回填、基坑防护工程及安排在雨季施工的桥梁上部结构等工程在汛期内雨天除正在作业的施工机械外,非施工机械、人员撤至安全地带,安排专人收听天气预报。

遇到降雨量超过15mm的降雨,停止在建工程施工。

3)汛前对所有排水设备进行统一检查保养,确保其运行良好,具备随时投入使用状态。

4)路基土石方开挖及回填、边坡防护工程施工区四周开挖排水沟及筑土埂,保证施工区不受洪水威胁。

所有施工项目雨后及时组织抽排施工区积水以便早日恢复生产。

5)施工区四周筑土埂,避免汛期外水汇入施工区及基坑;施工现场实际设置集水坑,如进出口段积水应采用水泵进行抽水;汛期过后,将集水坑按要求填平

6)所有砼工程在汛期砼浇筑过程中如遇超标准降雨应停止浇筑,已浇筑砼应马上进行平仓、覆盖,雨后根据砼浇筑间歇时间,按规定采取继续砼浇筑。

对已浇筑完砼的仓面,应采取覆盖措施,以防下雨时被雨水冲刷,影响砼表面外观质量。

7)桥梁工程桩基施工时,如遇超标准降雨,应提高泥浆稠度,保证成孔质量,同时做好工作面四周的排水防护工作,防止雨水冲灌工作面,做好桥梁绕行道路汛期安全防护,在绕行道路的两侧修筑土埂,并修筑排水沟,防止大量雨水灌入渠道内,同时,桩基施工作业面四周筑土埂,避免汛期外水汇入施工区;施工现场按实际情况设置集水坑,如集水坑需采用水泵进行抽水,抽水完毕恢复施工。

8)在建施工项目坚持雨前防护、雨中巡视、雨后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的原则。

排查所有对作业面有破坏的道路、电路设备的安全情况,提出水毁处理措施,确保没有安全隐患的情况下才能恢复施工。

9)组织专人对七里河及河中围堰进行巡查观测,对各项导流及防汛措施进行巡查观测,发现险情及时向小组领导汇报。

10)沿道路在汛期要设立警示标牌,尤其是道路较窄,上下坡处、桥梁引道回填形成的两侧陡软地段,开挖形成的高边坡处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

必要时,要设立禁止通行或派专人值班,确保人员机械的安全。

11)在汛期,已开挖成型的断面要设置横向排水设施,坡顶要设置纵向排水设施,防止成型断面被雨水大面积冲刷,影响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12)项目部采取以排为主,疏排结合的综合措施进行防洪,项目部在汛期内做好生产区、生活区的水、电设施的防护措施,保证在度汛期间水、电的正常供应,保证本标段顺利度过2014年汛期。

8保障措施

8.1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8.1.1现场救援及物资装备保障

(1)根据可能突发的安全事故性质、特征、后果及其应急预案要求,项目部配备必要的应急机械、设备、器材等物资装备,以保障应急救援调用。

(2)安全事故发生时,首先充分利用工程现场既有的应急机械、设备、器材。

8.1.2应急队伍保障

(1)洪水事故发生后,项目部所有员工应当第一时间撤离洪灾区域,不得延误。

情况紧急时,应优先保证人员撤离;

(2)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须配备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事故救援;

(3)七里河河道应派人密切关注水情监测,及时做好人员、设备进一步撤离的准备;

(4)救援过程中应当采取正确的应急救援措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5)在救援过程中应当掌握正确的救援方法,避免救援不当,对事故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6)与事故和事故救援无关的闲杂人员不得进入事故现场;

(7)救援工作结束后,应当注意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不得破坏事故现场。

在事故调查结束前,不得擅自恢复生产。

(8)特殊事故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依靠工程所在地人民政府予以保障,如消防、医疗卫生、水下抢救等。

8.2医疗卫生保障

项目部设置抢救伤员常用药品如消毒用品、急救药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止血袋等,一旦发生人员伤害事故,使受伤人员在第一时间得到基本的医疗救治,控制伤势发展,再将伤员送至地方医疗机构救治。

发生人员伤亡后,项目经理部的医务人员要赶赴现场进行初步急救,现场救护小组组长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抢救,拨打120急救电话,特殊情况可直接送往附近医院。

8.3交通运输保障

交通运输应首先充分利用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的既有运输工具,项目部在汛期前对上述车辆进行检修维护,保证灾情发生时能随时投入使用。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随时保证施工现场交通畅通,在特殊情况时明确保障临时应急交通通道畅通的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