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中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2849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葫芦岛市中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葫芦岛市中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葫芦岛市中考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葫芦岛市中考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葫芦岛市中考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葫芦岛市中考历史试题.docx

《葫芦岛市中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葫芦岛市中考历史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葫芦岛市中考历史试题.docx

葫芦岛市中考历史试题

2009年葫芦岛市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6.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与苏联等17国建交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17.邓小平曾说:

“经验证明,关起门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为此,中国实行了

A.对外开放政策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8.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先后研制出导弹、原子弹等尖端武器,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独立掌握核武器的国家。

这表明

A.我国已经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

B.我国科技强军战略已经全面实现

C.我国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D.人民解放军具备了保卫祖国的强大能力

19.1757年,他率军入侵孟加拉,一人就抢走了价值23万英镑的金银财宝,后来英国议会因他“对国家作出巨大的贡献”予以表彰,他是

A.哥伦布   B.克伦威尔   

C.克莱武   D.拿破仑

20.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都使本国

A.摆脱了农奴制危机   

B.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C.推翻了封建君主的统治   

D.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1.“如果德国或意大利在德国支持下进攻法国,俄国应用它的所有军队进攻德国;如果德国或奥地利在德国的支持下进攻俄国,法国应用它的所有军队与德国作战。

”该内容出自

 A.法俄军事协定   B.英法协约   

C.英俄协约   D.德奥军事同盟条约

22.右图是一部著作的封面,该著作的作者是(     )

A.爱因斯坦       B. 托尔斯泰   

C.  达尔文          D.牛顿

23.列宁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伟大贡献是

A.指导了宪章运动       

B. 支援了印度民族大起义   

C.  领导了巴黎公社革命          

D.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4.一战后,构建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新秩序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25.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看,罗斯福新政的主要作用是   

A.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   

B.重振了美国经济

C.稳定了美国社会秩序   

D.开创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先河

26.二战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华约的先后建立D.苏联解体

27.1946-1973年,日本经济发展呈现右图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得到美国扶持 

②加入轴心国集团 

③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④重视科技和教育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8.两极格局终结后,28、世界形势的总特点是走向缓和,但世界并不安宁,出现了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

右图反映的不稳定因素是

9·11事件

A.民族冲突   B.恐怖主义

C.领土争端   D.宗教纠纷

29.人类能进行远距离、高速度、大容量的信息交流,全球空间大大缩小,这主要得益于

A.原子能技术   B.生物工程技术

C.计算机网络技术   D.航天技术

30.2008年8月8日,欣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盛况,下列传媒方式中最直观、最便捷的是

A.广播   B.电视   c.电影   D.报纸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34.读图,回答问题。

(8分)

请回答:

(1)图一、图二共同反映了二战期间美英盟军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它的实施距今多少周年?

它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是什么?

(2分)

 

 

(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1分)其形成有何历史意义?

(2分)

 

 

(3)今天,人们纪念美英盟军的这一重大军事行动有什么现实意义?

(2分)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见右图)

材料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能征税:

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军队或维持常备军……

材料三: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

随后,英国的工业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到19世纪中期,英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场景发生在哪次革命中?

(2分)    

 

 

 

 

(2)材料二出自哪部历史文献?

(2分)它的颁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指出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两个主要原因。

(4分)  

 

 

36.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12分)

近代以来,思想解放运动接连不断,如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和传播。

请回答:

(1)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是什么?

(2分)

 

 

(2)请说出一位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

(1分)启蒙运动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分)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1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4分)

 

 

(4)结合上述问题,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2分)

 

2010年葫芦岛市中考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会议,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2.1950年元旦,毛泽东为《人民海军》创刊号题词:

“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海军,这支海军要能保卫我们的海防,有效地防御帝国主义的可能的侵略。

”据此推断,新中国创建海军的目的是

A.解放台湾B.保卫领空

C.保卫海防D.组建导弹部队

3.右图人物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理由是

A.研制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B.培育成功了“籼型杂交水稻”

C.首倡了“863”计划

D.研制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4.“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那个时候”指

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的开始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D.拉美民族独立战争的爆发

5.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到: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由此可见,这部作品集中体现了

A.封建神学思想B.人文主义思潮

C.启蒙思想D.马克思主义思想

6.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权利法案》的颁布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c.《人权宣言》的颁布D.拿破仑称帝

7.右图所示的欧洲殖民者的活动,其影响是

①给非洲带来了深重灾难

②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③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④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格局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8.“到19世纪中期,英国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

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进射着铁水的光亮。

”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和掠夺B.工业革命的开展

C.国际工人运动高涨D.电器的广泛使用

9.“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一百多年来,不同肤色的劳动者用不同的语言,用同样的旋律,唱着这同一首歌,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

这首歌的创作是为了纪念

A.宪章运动B.巴黎公社C.十月革命D.新中国成立

10.1914年7月,德皇威廉二世听到一个消息后异常兴奋地说:

“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随即准备挑起战争。

这个“消息”是

A.三国同盟形成B.三国协约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1.下列规定出自《凡尔赛和约》的是

A.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B.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和行政完整

c.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D.不得在中国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

12.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改革银行制度B.整顿农业

C.调整工业D.兴建公共工程

13.20世纪50年代中期,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商品是美国生产的。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美国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B.美国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

c.美国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美国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14.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反映了

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C.世界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15.20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新能源的是

A.煤B.电力C.石油D.原子能

 

 

二、读图,回答问题。

(共8分)

16.读图,回答问题。

(8分)

 

(1)图中人物分别领导了美国历史上哪次资产阶级革命?

(2分)

 

(2)这两次革命各解决了美国发展过程中的什么重大问题?

(4分)

 

(3)这些重大问题的解决对美国发展产生的相同作用是什么?

(2分)

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1970年的夏天,宫本二美生挤在人群中,报道大阪世博会。

40年后的今天,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仍然激动不已:

“世博会代表了全日本国民的梦想,大家期盼着开幕那一天。

”日本民众高涨的热情并不仅仅因为这是日本第一次举办世博会,更因为这是有着119年历史的世博会第一次来到亚洲,来到东方。

材料二1868年,日本掀起明治维新,世博会便成了明治政府完成其现代化目标的重要途径。

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的时候,由60多名工程师组成的日本代表团,使命就是把西方发达的产业制度、科技发明搬到国内。

次年,日本开始在国内举办相当规模的工业博览会。

从此,日本成为亚洲地区最热衷参与和举办世博会的国家。

日本1970年在世博会上的荣耀,源自此前20年的飞速发展,那段时期被认为是日本的黄金时代。

急需对外展示成就,重新融入国际社会的日本,在一系列政治和外交行动之外,又把宝押在了1964年的奥运会和1970年的世博会这两个国际盛会上。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知识》2010年第9期

(1)据材料一推算第一届世博会召开的时间。

(2分)

(2)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能够举办大阪世博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6分)

 

 

(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应是什么?

(2分)

四、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12分)

18.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一战、二战的性质分别是什么?

(4分)

 

(2)请举出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和二战的转折点。

(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战争与科技之间的关系。

(4分)

 

葫芦岛市2011年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16.下列著作,主要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是

A.《毛泽东选集》            B.《周恩来选集》

C.《刘少奇选集》            D.《邓小平文选》

17.右图是1971年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的情景。

其前提是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8.诗人但丁和艺术家达·芬奇的作品都有体现了

A.人文主义思想            B.君权神授思想

C.启蒙思想                  D.民主共和思想

19.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

A.1688年宫廷政变         B.《权利法案》的通过

C.《独立宣言》的发表      D.《人权宣言》的颁布

20.玻利瓦尔、章西女王所从事的斗争的相同之处是

A.开始的时间                B.斗争的性质

C.斗争的过程                D.斗争的结果

21.明治维新领导人大久保利通说: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下列体现这一主张的措施是A.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B.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C.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D.积极扶持私人兴办企业

22.右图是伦敦海格特公墓中的一座墓碑。

碑身的上端刻着《共产党宣言》中的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碑顶是主人头像。

这位伟大人物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欧仁·鲍狄埃            D.列宁

23.某国大使曾针对时局提出以下看法:

“有那么一天,塞尔维亚会引起欧洲的纷争,……这国家受俄罗斯鼓动,令奥匈帝国头痛。

照现在这种危机持续下去,欧洲若能避开一场战事,真的得靠上天保佑了。

”后来,还是因为塞尔维亚引发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是

A.普法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中东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

24.右表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

B.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C.德国爆发十一月革命

D.日本参加协约国作战

25.他的作品充分反映了19世纪俄国的社会现象,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他是

A.莎士比亚                  B.伏尔泰

C.列夫·托尔斯泰          D.贝多芬

26.“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世界历史新局面”的历史事件是

A.巴黎公社                  B.十月革命

C.新中国成立                D.古巴革命

27.20世纪初,由英法美三国首脑操纵、争吵达五个月之久的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28.“各国在政治上互相支持,经济上互相援助,军事上互相配合,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力量,迫使法西斯侵略集团陷于全面作战的困境,并为最终战胜法西斯侵略集团,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发挥了这一作用的国际组织是

A.轴心国集团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C.联合国                      D.世界贸易组织

29.“由于美苏都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也有各自的势力范围,那么,形成两个以它们为核心的互相对立的政治军事同盟就是不可避免的。

”材料论述了美苏“冷战”

A.形成的原因                B.开始的标志

C.结束的标志                D.产生的影响

30.在《西游记》中,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能用猴毛变出无数个小悟空。

现在,科学技术可以使用使这一幻想变为现实。

该科学技术是

A.原子能技术                B.太阳能动技术

C.航天技术                  D.生物工程技术

二、非选择题:

共30分

34.读图,回答问题。

(8分)

 

          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                 伦敦第一辆电车通车仪式

 

(1)图中所示的交通工具分别属于哪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

(2分)

 

 

(2)两种交通工具各使用了什么动力?

(2分)

 

 

(3)这些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4分)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1861年初,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说:

“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材料二:

1933年初,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

“价值贬值到难以想象的程度;赋税增加了;我们的支付能力降低了;各级政府都遇到了严重的收入减少;在贸易交往中交换手段也被冻结了;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俄、美两国各面临什么危机?

(4分)

 

 

(2)为解决危机,两国都有进行了改革。

改革对俄、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分)

 

 

36.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12分)

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进入新旧交替时期,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1)“一超”指哪国?

(2分)它成为“一超”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欧盟、日本、中国成为“多强”的主要原因?

(6分)

 

(3)你认为怎样的世界格局才是合理的?

(2分)

 

2011年历史答案

参考答案

文综CBCADBCBADCDBADDCABBDABACBABAD

34.

(1)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2)蒸汽  电力 (3)缩短了地区间的距离,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交往和国家的管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等。

(评分说明:

答案出其中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35.

(1)俄国:

农奴制危机;美国: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2)俄国: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美国:

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3)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

(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

36.

(1)美国 经济实力强大 (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

(2)欧盟成立,提高了欧盟各国的竞争力;日本二战后通过改革成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增强。

(评分说明;每点2分,共6分。

意思相近即可)

(2)多极化(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

2009年答案

34.(8分)

   

(1)65周年。

(1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法西斯德国陷入盟军的两面夹击之

中。

(2分)   (评分说明:

意思相近即可,2分)

   

(2)1942年1月,苏、中、美、英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分)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2分)

   (评分说明:

意思相近即可,2分)

   (3)弘扬合作精神;珍惜和平,防止战争悲剧重演;缅怀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英勇牺牲的人们等。

(2分)

   (评分说明: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2分。

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给分)

35.(10分)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分)

   

(2)英国《权利法案》。

(2分)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标志着君

主立宪制度开始建立。

(2分)

   (评分说明:

意思相近即可,每点1分,共2分)

   (3)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工业革命的开展。

(4分)

   (评分说明:

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4分)

36.(12分)

   

(1)人文主义。

(2分)

   

(2)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1分)(答出任意一个即可)

   启蒙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为资本主义社会描绘了政治蓝图。

(评分说明:

意思相近即可,2分)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分)

   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继承和发扬了前人的优秀成果;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个人努力。

(4分)

   (评分说明: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给分)

   (4)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进步,社会进步促进了思想解放。

(2分)

(评分说明:

意思相近即可,2分。

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给分)

2010年答案

1.A2.C3.B4.A5.B6.B7.D8.B9.B10。

C

11。

D12。

C13。

D14。

B15。

D

16.(8分)

(1)独立战争;美国内战(或南北战争)。

(2分)

(评分说明:

每点1分,共2分)

(2)摆脱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

(4分)

(评分说明:

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4分)

(3)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2分)

(评分说明:

意思相近即可,2分。

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17.(10分).

(1)1851年。

(2分)

(2)日本政府确定的实现现代化的途径;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展示成就、

重新融入世界的需要;日本民众的热情等。

(6分)

(评分说明:

答出其中三I占、且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6分)

(3)日本与世博会。

(2分)

(评分说明:

若答出“日本的崛起”或“日本的强国之路,,等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酌

情给分)

18.(12分)

(1)一战是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二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4分)

(评分说明:

每点2分,共4分)

(2)凡尔登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4分)

(评分说明:

每点2分,共4分)

(3)战争的需要客观上刺激了科技的发展,如原子弹、电子计算机等的研制,加速了第

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科技成果应用于战争,使战争更加残酷,如原子弹投入战场等。

(4分)

(评分说明:

每点2分,共4分。

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