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中考语文题带答案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92783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葫芦岛中考语文题带答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葫芦岛中考语文题带答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葫芦岛中考语文题带答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葫芦岛中考语文题带答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葫芦岛中考语文题带答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葫芦岛中考语文题带答案doc.docx

《葫芦岛中考语文题带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葫芦岛中考语文题带答案do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葫芦岛中考语文题带答案doc.docx

葫芦岛中考语文题带答案doc

2017葫芦岛中考语文题带答案.doc

一.积累与运用(30)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B)(2分)

A绚丽(xuàn)蜕变(duì)栖息(qī)安份守己(fèn)

B天伦(lún)应酬(yìng)聆听(líng)豁然开朗(huò)

C澎湃(péng)希冀(yì)冥想(míng)金壁辉煌((bì)

D隧道(shuì)冗长(rǒng)融恰(qià)高瞻远瞩(zhǔ)

2.选出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D)(2分)

在的信息社会,我们既需要以“快”为特征的信息文化,也要重视以“慢”和“好”为特征的工匠文化。

匠人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一门技艺,心无旁骛,,精益求精,视工作为生活,视质量为生命,把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热爱、对理想的执着,连同自己的揣摩感悟,倾注于一双巧手,中国文化道艺并进的东方古韵。

A稍纵即逝埋头苦干赋予B瞬息万变任劳任怨授予

C稍纵即逝任劳任怨授予D瞬息万变埋头苦干赋予

3.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C)(2分)

A在刚刚结束的德国世兵赛上,以队长丁宁为首的中国女队的五朵金花竞相开放,一举取得了女单、女双的全部奖牌。

修改:

将“取得”改为“夺得”。

B今年4月28日,G1212次高铁列车被冠名为“葫芦岛”号,车厢内张贴了葫芦岛风景区图片,进一步提升了这座城市。

修改:

在“城市”后加“的知名度”。

C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三亚锚地进行了全流程演练,为今年能否在南海第一潜做好了准备。

修改:

将“进行”改为“举办”

D在初春时节的龙湾公园,那些含苞待放的红色花蕾,就像因为害羞而红着脸的一个个小姑娘。

修改:

将“一个个”放在“因为”的前面。

4.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A)(2分)

A《孟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孟子和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B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

我们学过他的诗《使至塞上》。

C《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D《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其作者是明代散文家宋濂。

5.选出下列对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赏析有误的一项(C)(2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首联交代了“寺北亭西”的观景胜地,写出了春水初涨时“水平云低”的湖面特点。

B颔联诗人创造出“莺争暖树”“燕啄春泥”的美好意境,表现了西湖充满活力的动态美。

C颈联以“乱花迷眼”“浅草没蹄”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初春百花盛开、草木繁茂的景象。

D尾联是“最爱”一词直抒胸臆:

诗人漫步在绿杨深处的白沙堤上,满眼蓬蓬勃勃的西湖美景,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6.选出下列关于课外名著说法有误的一项(C)(2分)

A《水浒传》中,黄泥冈事发后,济州府派人要捉拿晁盖等人,宋江借故稳住缉捕,然后去给晁盖等人报信,让他们逃走。

B在《朝花夕拾》的《琐记》中,衍太太怂恿“我”拿母亲的钱或变卖家里的首饰,“我”没有照做,不久就传出“我”已经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的留言。

C《骆驼祥子》中,曹先生被阮明告发,他害怕坐牢就躲了起来,留下祥子看宅子,但祥子担心虎妞找到他,便慌忙离开了曹宅。

D在《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大人国向国王夸耀自己祖国的伟大、政治的贤明和法律的公正,遭到大人国国王的抨击与驳斥。

7.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商家们的促销手段不断翻新,然而一些商家不讲诚信,靠赠品、打折等手段向消费者索要好评。

请根据下面的语境完成问题。

(4分)

(1)小林和父母在一家餐馆就餐后对菜品质量很不满意,但结账时服务员表示:

如果写好评发朋友圈可以打折。

小林母亲准备照做。

如果你是小林,该怎样劝说母亲?

妈妈,您这样做不好。

做人要讲诚信,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帮助商家做虚假宣传,这样会误导别人,您说对吗?

(2)依照下面画线句子进行仿写,使之构成一组语意贯通的排比句。

做人离不开诚信。

诚信是助你乘风破浪的航船,诚信是领你走出迷茫的罗盘,

诚信是伴你攀登顶峰的阶梯。

愿诚信之花永远绽放,愿诚信之树恒久青葱。

8.古诗文填空。

(14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1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长海。

(1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二.阅读(60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2题。

(10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译文:

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

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乙]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

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

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①,有高世之心,故假节②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

先王过举,擢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

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注]①错:

通“措”,施行。

②节:

符节。

古代使者出使时用作凭证。

③擢(zhuó):

提拔。

译文:

我听说贤惠圣明的君主,不把爵禄任意送给自己亲近的人,而是赐给功劳大的人;不把官职随便授给自己喜爱的人,而是让称职的人干。

所以,考察才能再授以相应的官职,这才是能够建功立业的君主;能够衡量一个人的德行再结交朋友,这才是能显身扬名的人。

我用所学的知识观察,先王举拔安置人才,有超越当代君主的胸襟,所以我借着为魏王出使的机会,才能亲自到燕国接受考察。

先王过高地抬举我,在宾客之中把我选拔出来,安排的官职在群臣之上,不与宗室大臣商量,就任命我为亚卿。

我自以为接受命令秉承教导,可以有幸不受处罚,所以就接受了任命而没有推辞。

9.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C)(2分)

A遂许先帝以驱驰潭中鱼可百许头

B受任于败军之际皆以美于徐公

C臣闻圣贤之君闻之,欣然规往

D而以身得察于燕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0.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我自以为接受命令秉承教导,可以有幸不受处罚,所以就接受了任命而没有推辞。

(2)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

所以,考察才能再授以相应的官职,这才是能够建功立业的君主

11.甲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表达了作者感激先帝(1分),效忠(报答)先帝(1分)的思想感情。

(感恩图报也可)

12.甲文中的“先帝”与乙文中的“先王”在对待人才的态度上有何相同之处?

(2分)

重视人才;充分信任人才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8题。

(20分)

忠实的星辰

①渭北深山的一道梁峁下住着我们一户人家。

那时我刚上学,去学校有六里路,沿途要翻一座山,过两道河,最为头疼的是要穿越灌木丛生的深谷。

尤其一入冬,天亮得晚,得很早起床,走一个多钟头的夜路才能赶上早自习。

这儿念书的只我一人,连个做伴的也没有。

母亲放心不下,每天送我上学。

②家里买不起闹钟,半夜里老得操心鸡叫,母亲隔一阵子趴在窗上听听,生怕睡过头。

那天傍晚,忽然一阵鸡飞狗跳,那只打鸣公鸡给老鹰叼走了。

失去了唯一的依靠,此后我们只能估摸着时辰上学。

③一天夜里睡得正香,母亲一把推醒我,神色慌张地说:

“做噩梦,越急越是醒不来,赶紧收拾走吧,要迟到啦……”母亲拉我一路急走,脚下尽是散乱的牛蹄窝,几次险些栽倒,都被母亲使劲拽住了。

藏在黑暗里的灌木梢子劈面而来,母亲侧身来拼力护着,不让我受一点损伤,我成了母亲翅膀下蜷缩的鸡雏。

转过山嘴,冷风水一样往脖颈里灌,风尖儿刀刃似的裁来裁去,割得耳朵尖生疼,仿佛马上就要给切掉了。

一抬眼,深蓝的夜空里,星星仍是一步不差地紧随着,关切地凝望着,把通身的光亮倾注到我脚下的地面,映照着我要走的每一步……我踉跄的双脚不知不觉稳健起来。

④学校里黑灯瞎火,一个人影也没有。

偶尔传来一两声梦呓般的狗叫。

高大的校门断崖一般兀立着,风吹得铁链子咣当响,门扇冻得直哆嗦,仿佛在说:

“来太早了嘛,待这儿多冷呀,回去再睡一会吧。

⑤我对母亲挺了挺腰杆:

“妈,回去吧,校门口没啥怕的。

”母亲没走,在门旁的青石墩上坐下,将我拉进怀里懊悔地说:

“怪妈没估摸准,上课要打瞌睡的,再睡会儿吧,妈搂着你。

”我觉得周身暖烘烘的,跟被窝里一样舒服。

母亲背着风,低着头,耳畔有缕头发垂下来,在我脸上抚来抚去,像温顺的手指,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安闲和踏实。

透过发丝空隙,笑眼似的星星正爱怜地瞧着我哩……

⑥长大后,我到城里上学,毕业后到外地教书,每次离家,母亲都要帮我背着咸菜坛子、干粮袋子、柿子、核桃及诸多行李送到车站,反复叮嘱要小心。

直到车子驶出街口,拐过石桥,最后被高高的山梁挡住了,一点影子也看不到了,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⑦今年暑假我和妻抱着孩子回家,母亲高兴得什么似的。

临走妻子给母亲两百元钱,她死活不收,最后我硬塞在她怀里。

母亲老了,腿脚不便,再不能送我上路了,她踉踉跄跄爬上屋后的山梁,伛偻靠在老梨树下,像一截歪斜欲倒的矮土墙,看着我们的身影一点点地缩小,缩小。

我们赶到站上等了一个多小时。

就在车子要启动时母亲竟突然出现在车门口,径直走到我们跟前,喘息着将一个纸包小心塞到我手里说:

“请人做的护身符……保平安的……别忘了给孩子带身上……”说完走向车门,下台阶时伸着脖子再看了我们一眼,才颤颤巍巍地下去,脸上带着满足的笑。

隔着车窗玻璃,我看着电线杆下母亲瘦弱的身子,我心里仿佛压了块石头。

⑧车子动了,我默默打开纸包,意外看到一堆块儿八毛的零角票子搅着的二百元钱。

我顿时明白了,那些票子是母亲挖蒲公英换来的。

那东西长在沟壑山梁上,轻如鸿毛,一斤才值几分钱,母亲该跑了多少路呀……我鼻根骤然一酸,急忙将头扭向窗外,见母亲正目不转睛地狠劲看着我们,那目光像钩子一样牢牢扒住车窗,一毫一刻也不肯放松,脸上弥散出一层苍凉凄婉的笑。

我心里刀剜一般难受,努力闭紧双眼,拼命控制着,但还是有冰凉的东西不争气地悄然滑落。

⑨这时天渐渐黑了下来,透过迷蒙的泪眼,我蓦然看到,在不远的天边,在我此去的路旁,一颗慈祥瘦小的星星,正用她独有的爱意的光辉照着凄凄然然的我,照着我脚下灰灰黄黄的路……

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亲为“我”做的事。

(3分)

刚上小学:

母亲每天起早跋山涉水送“我”上学。

长大后:

每次离家,母亲都背着许多吃的和行李送“我”到车站。

今年暑假:

母亲在车上塞给“我”零角票子搅着的两百元钱。

14.选文第2段为什么写“那只打鸣的公鸡给老鹰叼走了”?

(2分)

交代了“我们只能估摸着时辰上学”的原因;为下文写母亲在夜里送“我”上学的情节作铺垫。

15.品味选文第3段、第7段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藏在黑暗里的灌木梢子劈面而来

形象地写出山路的漆黑(1分)和行走的艰难(1分)。

(2)我看着电线杆下母亲瘦弱的身子,我心里仿佛压了块石头。

形象地写出了“我”因年老而瘦弱的母亲依然为“我”操心而愧疚(自责)(1分)的沉重心情。

(1分)

16.选文第8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神态描写(1分)。

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因我们离开而依依不舍的样子(1分);表现了母亲难过、无奈的复杂心情(1分);表达了母亲对我们的疼爱之情。

(1分)

17.分析选文标题的含义。

(4分)

表层意思是指夜空中一直照“我”上学的星星(1分);深层含义是指始终陪伴“我”成长的母亲(1分);表现了母亲对“我”永不改变的爱(1分)及“我”对母亲的感激(赞美)之情(1分)。

18.选出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A)(3分)

A第3段画线句子表明“我”的脚步因山路的坎坷而“踉跄”,因有星光的映照而“稳健”。

B第4段是环境描写,写出天儿又黑又冷的特点,烘托出“我”害怕的心情。

C第5段画线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内心的惬意。

D第9段结尾的省略号用得巧妙,意味深长,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3题。

(15分)

“天空快递员”——天舟一号

①4月20日晚,中国南海文昌航天发射场,搭载着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点火升空,中国首单“太空快递”正式发出,预计两天后送达天宫二号。

②作为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只运货,不送人”被形象地称为“太空快递员”。

③天舟一号具有承载能力与人性化设计的双保障,可以说是大块头有“小心机”。

它身高10.6米,体宽3.35米,最大装载状态下重量达13.5吨,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是我国目前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航天器。

这次任务,天舟一号就要为天宫二号带去6吨左右的货物和推进剂。

同时,天舟一号货物舱的设计极具“心机”,能在简单改造后“变身”为全密封、半密封、全开放三种状态。

全密封主要用于运输航天员消耗品、密封舱内设备与试验载荷;半密封除了可以运输密封舱内货物外,还可以满足包括太阳电池翼等舱外物质的运输需求;全开放货运飞船主要用于大型舱外货物的运输。

④据可靠消息,为了这一趟远差,“太空快递员”天舟一号准备了不少秘密武器。

太空中的日晒强度比地球上猛烈千百倍,在太阳照射的情况下,天舟一号的表面会迅速升温,为了帮助推进舱中的设备“防暑降温”,聪明的天舟一号在自己皮肤上涂了一层“防晒霜”。

为了保证货物能够安全地到达“客户”手中,天舟一号还精心准备了一种高科技货包来装载货物。

早在出发前,天舟一号就“听过”关于太空垃圾给国际同行带来的困扰,于是,为了运输过程更安全,天舟一号决定随身携带力学环境测量系统。

此外,还有相对测量子系统、网络交换技术等。

⑤天舟一号不只是“快递员”,还将完成多项任务。

⑥天舟一号将要进行一次在轨推进剂补加技术验证,为天宫二号在轨加油。

别小看这次的在轨加油,其过程要比汽车加油复杂得多,分为29个步骤,每步都需要精细控制,整个过程要持续好几天。

⑦在第一次交会对接后,天舟一号将与天宫一号上演一场高难度的“太空芭蕾”——天宫二号转体180度,天舟一号从天宫二号下方绕飞,同时转体180度,加速赶到天宫二号前方,最终从前方与天宫二号进行一次交会对接。

⑧天舟一号将完成快速交会对接试验,把之前需要2天左右的交会对接过程提速到6个小时左右,就像是从乘坐“绿皮火车”变为乘坐“高铁”。

这意味着可以缩短航天员在飞船狭小空间中滞留的时间,使载人太空飞行变得更加舒适,还可以让无法经历长时间运输的货品尽快送达,同时,更大程度上保障未来空间站的安全,方便空间站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

⑨对接后,天舟一号还将开展货运飞船控制组合体试验,接过组合体飞行的“控制权”,带着天空一号一起飞。

⑩天舟一号还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平台效能,随船搭载了几十台载荷设备,将在轨开展十余项载荷实验。

⑾为了避免自身成为太空垃圾,天舟一号将在完成飞行任务后,首次实施主动离轨,落于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为打造一个洁净、安全的太空环境做出贡献。

19.选文主要介绍了天舟一号的哪些内容?

请加以概括。

(3分)

(1)承载能力和人性化设计(1分);

(2)准备的高科技装备(设备);(3)将完成的任务

20.分析选文地3段中加点词语“目前”不能去掉的原因。

(3分)

“目前”表时间,起限制作用(1分);说明天舟一号是我国现在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航天器,但不能表明未来也如此,去掉后说法过于绝对(1分);“目前”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1分)

21.简要说明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快速交会对接有哪些好处。

(3分)

(1)缩短航天员在飞船中滞留的时间,使飞行更舒适(1分);

(2)让无法经历长时间运输的货品尽快送达(1分);(3)更大程度上保障未来空间站的安全,方便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1分)。

22.选文第6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列数字作比较。

具体、准确而突出地说明了天舟一号在轨加油过程复杂(1分),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23.选出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分(C)(2分)

A第1段中“首单”一词表明天舟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给天宫二号运送货物的飞船。

B第5段“天舟一号不只是‘快递员’,还将完成多项任务”一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C在第一次交会对接后,天舟一号将与天宫二号同时转体180度,与天宫二号进行一次交会对接。

D选文多处把天舟一号拟人化,如“小心机”“聪明”等词语,增强了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4-28题。

(15分)

古人之“让”

①汉代有一个名叫陈嚣的人,他家的地和邻居纪伯家的地以一道竹篱笆为界。

晚上,纪伯偷偷地将竹篱笆往陈嚣地里移,为的是扩大自家的地块。

陈嚣察觉后,非但没有和邻居争执,反而将篱笆往后移了一丈。

这就是史书上说的“拔篱益地”的故事,它所赞美的,正是古人“让”的精神。

②古人说:

“先人后己谓之让。

”换言之,“让”就是在与人交往时,要先替别人着想;如果双方有利益冲突,也要先考虑别人的要求。

打开中文辞典,可以发现很多和“让”关联的词,如“礼让”“谦让”“忍让”等。

可以说,“让”是古人为人处世的方式,也是一种思想观念。

③古人讲究“让”,首先出于对礼数和德性的考虑。

《康熙字典》引诸典籍称:

“让,礼之主也。

”“让,德之基也。

”还用“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上述“拔篱益地”的故事,正是体现了“礼”和“德”为“让”之根基的思想:

一件原本可能起争端的事,由于陈嚣的先“让”,变成互相谦让,结果是双方都表现出君子的风度,不仅维护了“礼”,也做到了“义”。

所以当地太守刻意刻“义礼”二字在石上,,以表彰陈嚣的高尚品德。

古人讲究“让”,正是因为它是一个人礼数和德性的美好的体现。

④古人践行“让”,主要依赖能“忍”的气度和品格。

能“忍”方能“让”,古人早就明白这个道理。

《新世说》记载,曾国藩年轻时,曾就读岳麓书院,当时他和某人同居一室。

此人偏执暴躁,见曾国藩将书桌置于窗户边,便说挡了他案头的光线。

曾国藩二话不说就挪走了。

曾国藩半夜读书,此人又说打扰了他的睡眠,曾国藩马上改为默读。

曾国藩在对方对他发怒时一忍再忍,并几番让着此人,正显示了“让”所包含的能忍的气度。

这种气度是一个成大事者必备的品格。

正因为有此气度,后来曾国藩带兵打仗才能够做到“从容”,遇到不利和挫折也没有“太息咨嗟之状”,是能“镇安朝野”之人。

由此看来,“和为贵,忍为高”“忍得一时之气,可免百日之忧”“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大事不成”,这些俗语早已化作中国人行动的指南。

⑤古人追求“让”,往往秉承中国传统文化中不计较得失、宠辱不惊的思想。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句名言: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就是这一思想的代表,历来都受到推崇。

⑥古人选择“让”,其实源自“惟谦受福”的观念。

《尚书》中说:

“满招损,谦受益。

”用在处理人与人关系和矛盾时,可以理解为“吃亏是福”。

前述典故中,陈嚣“让”在先,得到的是别人“让”于后的结果,这就是最好的回报,是“福”。

“让”体现的是大智慧。

⑦孟子说: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儒家认为“让”是“善”的一种形式,人性里天生就有“让”的种子,人们需要做的就是保护、培育,使“让”的观念在人的心灵中枝繁叶茂。

因此,今天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古人“让”的思想精髓,把“让”作为日常为人处世的标准,使这种高尚的德行成为社会主流。

2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让”是古人为人处世的方式,也是一种思想观念。

25.选文开头写“拔篱益地”的故事有什么好处?

(3分)

(1)引出本文的论题:

古人之“让”(1分)

(2)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1分);

(3)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分)。

26.简述选文第3段的论证思路。

(3分)

首先提出论点:

古人讲究“让”,首先出于对礼数和德性的考虑(1分);接着用《康熙字典》引诸典籍关于“让”的作用的阐释作为道理论据(或进行道理论证),然后举出陈嚣因“让”受表彰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或进行举例论证),证明分论点(1分);最后再次强调分论点:

古人重视“让”,正是因为它是一个人礼数和德性的美好的体现(1分)。

27.选文第4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道理论证

(1)。

引用俗语充分有力地论证了“古人践行‘让’,主要依赖能‘忍’的气度和品格”的分论点(1分);进而论证了中心论点(1分)。

28.选出下列不适合充当选文事实论据的一项(B)(3分)

A赵国大将廉颇对上卿蔺相如不服,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退让,廉颇知道了非常后悔,负荆请罪,留下了“将相和”的佳话。

B吴越争霸中,越国不敌强大的吴国,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打败吴国,取得了胜利。

C古代安徽桐城有个叫张英的人,家人与邻居因为围墙争执,张英写信劝说家人让出三尺,留下了“六尺巷”的美谈。

D春秋时期,鲍叔牙为了齐国的强大,将管仲推荐给齐桓公,并将相位让给管仲,从而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