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散文学视野中的三毛以《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为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28309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散文学视野中的三毛以《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流散文学视野中的三毛以《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流散文学视野中的三毛以《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流散文学视野中的三毛以《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流散文学视野中的三毛以《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流散文学视野中的三毛以《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为例.docx

《流散文学视野中的三毛以《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散文学视野中的三毛以《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为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流散文学视野中的三毛以《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为例.docx

流散文学视野中的三毛以《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为例

学士学位论文

 

系别:

中文系

学科专业:

汉语言文学

**********************

 

运城学院

2015年6月

毕业论文

 

题目:

“流散文学”视野中的三毛——以《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为例     

系别:

中文系 

学科专业:

汉语言文学 

*******吴英  

指导教师:

令狐兆鹏

 

运城学院

2015年6月

“流散文学”视野中的三毛

——以《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为例

摘要:

随着全球时代的到来,各地区乃至各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都不断加强。

一大批作家选择离开自己的故土而到异国他乡进行文学创作,因此流散文学越来越成为文学流派中一股重要的力量。

他们的作品大多充满着流浪儿对故土的眷恋,给人一种陌生、疏离之感。

本文主要是研究流散文学及其发展特征、三毛流散的表现以及她作品中流散的表现方法,从而展示出三毛流散文学别具一格的特征。

关键词:

三毛;流散;流散文学;特征

 

DiasporaliteratureviewofSANMAO

-inthestoryoftheSahara,thescarecrow'shandbook,criesthecamel,forexample

Abstract:

withtheadventoftheeraofglobal,regionalandevennationalpolitics,economy,cultureandsoonvariousaspectsbetweenthecontactareincreasing.Alargenumberofwriterschoosetoleavetheirhomelandandtoexoticlocalesforliterarycreation,thusdiasporaliteraturemoreandmorebecomeanimportantforceinliterarygenre.Theirworksarefullofwaifforhome,giveapersonakindofstrangeandalienation.Thispaperisthestudyofdiasporaliteratureanditsdevelopmentcharacteristics,SanMaodiffusingperformanceaswellasherworksofdiasporamethod,thusdemonstratedthecharacteristicsofthethreehairdiasporaliteraturehavingauniquestyle.

Keywords:

SanMao;Diaspora;Diasporaliterature;Characteristics

 

 

引言

三毛,一个流浪的神奇女子,虽然已经逝世了二十多年,但是她留下的作品却风行至今,她的文字朴实、自然、细腻、志趣,给每一个阅读它的人带来无限的遐想和希望。

三毛因为长时间浪迹国外而阅历丰富,其作品的体裁大多属于自传体游记。

阅读她的作品,既可体会到文字的优美,也可享受到故事的精彩。

在她的作品中,既有撒哈拉大沙漠古怪离奇的人文风俗、绚丽多姿的万水千山,又有着她对家国情怀的深切眷恋。

三毛作为一名海外作家,由于常年在外创作,是流散文学的一个代表人物。

流散文学在国内外的研究由来已久。

从西方文学史发展演变来看,流散写作有其先声:

早期的流浪汉小说以及20世纪20年代欧洲的流浪汉写作,他们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而从文学创作的实践来看,近几十年来的不少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都是流散作家,他们的创作对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在中国也举行了一系列有关流散写作的研讨会:

2003年清华大学主办首届流散文学和流散现象研讨会;2004年的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也对这一个问题进行了讨论;2005年在深圳举行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设置了“流散文学及海外华人文学”的专题讨论组,由此可见我国对流散文学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流散现象及流散写作的分析,如2006年清华大学教授王宁的《流散文学与文化身份认同》、2007年陈春霞《流散文学的文化研究》;另一方面是对海外文学及海外作家的生存状态进行分析的,如赵毅衡为海外流散文学做的序《流散文学的回归》。

一、流散文学及其发展特征

“流散(diaspora)”是来自古犹太历史的词,现在有多达十多种翻译,比如族裔散居、离散、飞散、大流散等,它是指作家离开本土而到异国他乡,由此而引起个体精神世界的文化冲突与抉择,文化身份认同与追寻等一系列问题的文化现象。

“流散文学”(DiasporaLiterature)就是流散者创作的文学作品。

“流散”最初是西方人用来描述犹太人的大规模的出走和所处于的流离状态,说明那个时候它的使用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但是随后越来越多的作家或因为不甘愿固守本土,想离乡出走从而摆脱本土的羁绊,出走实现自己的价值;或因为伴随移民而来的海外定居,“流散”这一术语也越来越带有中性的意思。

流散现象出现的首要原因在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世界人口得以重新组合,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始于19世纪并在二十世纪后半叶达到高潮的全球性的大规模移民。

马克思、恩格斯在预见资本主义发展时所造成的影响时写道: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

”“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的确,人类正从过去原始、分散、孤立的人群,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而这种整体不仅在于史学界,也同时发生在文学界。

因此他们的写作便形成了当代世界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作品既充满着流浪儿对故土的眷恋,又在字里行间透露着浓郁的异国风光。

赵毅衡在为海外文学所做的序《流散文学的回归》中说道:

华文文学分为三个层次,而第三个层次就是海外社区,是分散留居国外,侨居在全世界各地,尚在使用华文的华人,三毛则正是属于这一层次的代表人物。

赵毅衡认为海外作家缺乏在国内时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没有强烈的济世精神。

的确,三毛由于长期定居海外,其作品主要以描写生活为主,向来没有“经国大业”、“千古文章”的负担,这与现代文学主流是有区别的。

三毛作品中的故土故国情绪虽然不那么完善、浓重,但是在不经意间也会流露出平和的家国意识、故园回首的豁达心态。

三毛流浪异国14年之久,走过50多个国家,生命历程中记录着漂泊的痕迹,经历过生活与理想的疏离,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冲突,在她身体流散的漫漫长路上,三毛选择的是对于文化的尊重、理解和包容,她抛弃了主流流散文学中惯有的无根的沧桑和焦虑,取而代之的是对生活的挚爱和漂流异域的自由享受。

始终用欢乐的笔调去描述原本或许枯寂的生活,为我们开启了另一扇探寻流散文学的窗户。

 

二、三毛的流散表现

(一)形体的流散---独特的游者形象

1.崇尚自由

三毛是一个旅行家,她一生去过54个国家,足迹遍及世界各地,精通中文,西班牙文,英式和美式英语,德语,以及部分的阿拉伯语等语种。

痖弦曾评价三毛说她是穿裙子的尤利西斯:

她渡重洋、履荒漠,以中国人特有的广博的同情,任侠的精神,以东方女性不常见的潇洒相诙谐,生动地记述了她壮阔的世界之旅的见闻与感受。

三毛也正是在她的世界之旅中写出了一部又一部的作品。

三毛是一个崇尚自由的人,她不属于喧嚣的市井,所以当她第一次偶然地在美国地理杂志上看见撒哈拉沙漠时就莫名其妙地爱上了它。

19岁的时候,三毛因为厌倦了在台湾枯燥无味的生活而选择去西欧留学,想体验异国生活,尽管这种想法遭到了她父母的反对,但是她的倔强最终说服了父母。

正是因为选择了去异国,不同的文化习俗和地域风貌都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她的创作灵感才得以激发出来,她的故事才变得不平凡,她的文章才那么让人印象深刻,她才遇见痴情的荷西。

三毛从小的愿望就是能做一个拾荒者,她认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而且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从而做到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快乐得如天上的飞鸟。

所以在她和荷西结婚之后,白天荷西上班,三毛就去拾荒,她捡来了汽车废胎,把它洗干净,平放在席子上,里面填上红布坐垫,像个鸟巢似的,客人们来了都抢着坐。

捡来的水瓶上面插上一丛怒放的野地荆棘,绽放出一种强烈痛苦的诗意;不同的汽水瓶,用油漆给它们涂上印地安人似的图案和色彩,成了很好的装饰;结婚时荷西送给她的骆驼头骨,放在书架上,用铁皮和玻璃做了一盏风灯;偶然在坟场老人那买来的几个石像,也被三毛摆放在家里。

使得家里舒适而富有情致,荷西的同事和邻居们都喜欢来访,后来被传为沙漠最美丽的家。

2.热爱自然

三毛是一个热爱自然的人。

她把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与景观,以及人的精神风貌都穿插在她的故事之中,使她的故事有一种使人铭记于心的异国情调。

撒哈拉算是中国文化的陌生地带,更是现代文明的盲区。

三毛之所以选择去撒哈拉流浪,说明了她对纯天然风物的向往。

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就对三毛及其作品作出如下评论:

“台湾女作家三毛的自传性散文作品为什么那样脍炙人口?

也在于她不经意间写出了客观世界和主题心灵的特殊强度。

茫茫的撒哈拉大沙漠,荒凉、原始、古怪、神秘、它几乎象征着人—哪怕是从出身地域、从性别和形态,从所受教育和所染气质来说都很驯雅秀洁的人,对于一种超越国别、超越文明界限的征战精神。

”在她的笔下,有着粗犷温柔、美丽奇异的撒哈拉沙漠;神秘繁荣、平静安宁的加纳利群岛;宏伟壮观、雄美辽阔的中南美洲高原。

这些形态多样、变化多端的自然景观无一不是充满着她对自然的热爱和美好向往。

同时,三毛认为大自然是人灵性的体现,正如她在《塑料儿童》中写道:

“城里人长大的孩子,最大的悲哀在我看来,是已经失去了大自然天赋给人的灵性。

”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一对被电视、可乐、动漫包围的双胞胎侄女和两对室外游戏、夏夜星空、月光下的山峦毫无兴趣的五六岁孩子。

她认为这些城里长大的孩子已经失去了大自然天赋给人的灵性,已经习惯用物质代言欢乐,无法与自然和谐共存。

(二)情感的流散

1.家国之恋

在三毛的作品中,我们经常能够感受到她那隐隐的浓浓的家国之恋。

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三毛仍然坚持和父母互通书信,谈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她的父母也经常给她寄各种各样的家乡物品,如食品、药品等。

三毛在《沙漠中的饭店》中就写道:

“婚后开厨不久,我们吃的全部都是西菜。

后来家中航空包裹飞来接济,我收到大批粉丝、紫菜、冬菇、生力面、猪肉干等珍贵食品,我乐的爱不释手”“爱不释手”四个字则充分展现出了三毛收到家乡食品的欣喜和对父母的感恩。

写父母之爱的名篇《背影》选取了父母艰难独行的背影作为抒情的出发点,每一个字都融入了父母对女儿苦难的痛惜,每一句话都饱含着女儿对父母的感恩和深情:

“孩子真情流露的时候,好似总是背着你们,你们向我显明最深的爱的时候,也好似恰巧都是一次又一次的背影。

”“什么时候,我们能够面对面的看一眼,不再隐藏彼此,也不只在文章里偷偷地写出来,什么时候我才肯明明白白地将这份真诚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向你们交代的清清楚楚呢?

”这种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浸透在伤感的泪水中,却一点也不让人感觉软弱,反而显示出了生命本色的力量和爱的强大。

最初,三毛写书就是为了父母高兴而出的;结婚,小半是为荷西情痴,大半也是为了父母。

可见三毛对父母的爱蕴含在她的每一次行动中、每一句话中、甚至是每一个思想当中。

当然三毛对父母的爱离不开她父母对她的谆谆教导,三毛的家族自她先祖父起世世代代都是书香门第,忠厚传家,她的父母也都是有学问的开明之人。

“幸亏父母是开明的人,学校不去了,他们自己担负起了教育的重担,英文课本不肯念,干脆教她看浅近英文小说,每日练琴,再累的父亲,还是坐在一旁打拍子大声跟着哼,练完了,五块钱奖赏是不会少的。

喜欢美术,当时敦煌书局的原文书那么贵,他们还是给买了多少本画册”正是由于她父母亲的悉心教导,使她在诗词古文、英文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即使在三毛逝世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她的文学作品至今不朽,成为文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毛心性活泼,不拘于形式,宽容且博爱,并且尊重和热爱着每一个真诚优美的民族,是一个真正的性情中人。

但是她在大方向上又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对于自己的家国故乡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虽然在她一生中多达十多年的时间都游历在外,但无论是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她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在《西风不相识》里,三毛深刻地谴责了那些以强国自居的洋鬼子任意欺辱中国留学生的卑劣行为,她表示要做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就必须与不相识的洋鬼子作斗争。

三毛曾经在她的文章中写道中国是她的血脉,可见虽然她去过那么多地方,对撒哈拉沙漠有着深厚的情感,但是在她的心中,始终只有中国被她视为真正的根。

而在大陆本土,三毛也不再是观光旅客的心情,而是游子归乡的悲欢交织。

在《亲不亲,故乡人》中当三毛看到中国同胞们在国外不文明的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无感也正是她民族自尊感的体现,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正是由于她流着中华民族的血液,所以她关心着自己的同胞和国家。

同时也对自己的同胞寄予希望:

希望故乡人在外旅行时自重自爱,入境随俗,不要忽略基本的行仪礼貌。

正如同她所说的:

在国内也许你是你,我是我,在路上擦臂而过彼此一点感觉也没有,可是当我们离开了自己的家园时,请不要忘了,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

2.异域之缘

三毛的性格呈现出多面的的特征,她既活泼开朗,但又敏感脆弱和细腻,并且有着很强的易受暗示的特点。

三毛小时候爱看书,她痴迷《红楼梦》,自比贾宝玉,并且这种托借一直伴随终身。

自称与宝玉在异度时空中有着心灵沟通的她,被一位台湾女作家、好友戏称是宝玉式的“混世魔王”,今生就是来向父母讨债的。

而她儿时看的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一书,更是受了书中小主人公三毛行为的强烈影响和暗示,以至于后来干脆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三毛。

从其一生不停流浪的行为来看,正是这种暗示效应的结果。

然而三毛还经历着一生都无法释怀的校园羞辱事件:

三毛的数学成绩一直不好,一次考试有四门不及格刺激了她,同时也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她开始努力学习,将课后题都背下来,数学连续三次测验得了满分,但是老师怀疑她是作弊就给她重新出了一份新试题,三毛做不出试卷上的题目。

于是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无情地嘲弄和羞辱了三毛,“我们班上有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再请她吃二个。

”“老师拿起毛笔蘸进墨水里,把我的眼睛画成了二个大黑圈,像只熊猫一样……”下课后,老师又令三毛在众目睽睽之下沿着操场绕行一圈……,心理严重受伤的三毛先是逃学,接着又将自己关在家中楼上拒绝上学。

自闭三年,她几乎不与任何人来往,三毛曾三次自杀,最终在白先勇老师帮助下使她在休学七年后重返校园,但当年的伤害之根已经深深地埋下了,造成的心理阴影一直伴随了她的一生。

实际上,童年就像一首人生乐曲开始的定调,三毛的自闭,是对世俗世界和文明社会的一种拒绝姿态,而后来的流浪则是一种自我放逐、自我救赎的过程。

童年经历的受辱的巨大心理创伤,实际上改变了三毛张望世界的方向。

三毛不仅承受着童年的伤痛,她在情感上也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与初恋的才子舒凡相爱却不能相守,最终只能忍痛分手,后来出走到西班牙,遇到了荷西,并和他结了婚。

按常理,三毛已有了归属,应该心安了。

其实不然,她灵魂的另一半依然处于动荡不安中,六年后,当荷西在潜水事故中不幸丧生时,三毛的精神支点又一次倒下,于是再一次踏上漂泊之路。

正是因为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三毛对沙漠里自由、快乐、幸福的日子才更加地满足和珍惜,对于经历着苦难的人们才能抱着理解、包容的心理。

不管是对《卖花女》中那个欺骗她的太太还是《哑奴》中默默勤劳努力工作却受人歧视的哑奴、甚至是沙漠道路中一个饥渴受累的陌生人,三毛总是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他们,希望能够给予他们以温暖。

一直以来,三毛就只想以一个平凡人的身份去寻求世俗生活中的人生乐趣,她曾强调:

“我实在只是一个家庭主妇,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别人把我当作家看,这种改变,使我很不习惯,而且觉得担当不起。

”与做一个大家都羡慕的社会知名作家相比,她更希望成为一个自由快乐的家庭主妇,在家庭琐碎的事物中寻找实际的人生。

她甚至曾坦言说:

“我,只是一个实际的人,我要得着的东西,说起来十分普通,我希望生儿育女,做一个百分之百的女人。

……在有限的时间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

”这本来是一个女性的最普通的愿望,但是三毛却把它当做自己的人生梦想执着地去追求。

这种心态在她的作品集《撒哈拉的故事》中就有很深刻的体现。

虽然在撒哈拉的生活比较艰苦、物资也相当匮乏,但在三毛的眼里,一切都充满着快乐。

在她的笔下,贫瘠的沙漠是地上的天堂,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物也处处充满着醉人的诗意,这一切都源自于三毛对生活的珍惜和喜爱,然而三毛不仅享受着世俗的生活,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她也爱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她爱朋友、爱丈夫、爱父母、爱学生、爱读者、爱每一个给予她心灵震撼的人。

在她的《搭车客》中这样写道:

“在文明的社会里,因为太复杂了,我不会觉得其他人的人和事跟我有什么关系;但是在这片狂风终年吹拂的贫瘠的土地上,不要说是人,能看见的一根草,一滴晨曦下的露水,它们都会触动我的心灵。

”她的这种爱超越了血缘、超越了国界、甚至是超越了人类自身,而她自己也在这种互助关爱中体会到了人生价值。

因此,与生活在物质条件相对充足的都市相比,她更愿意去富有人情味的沙漠。

三、三毛作品表现流散的方法

(一)“以我观物”的叙事角度

三毛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以一种“以我观物”的叙事角度来进行叙写的,三毛说:

“我是一个‘我执’比较重的写作者,要我不写自己而去写别人的话,没有办法。

我的5本书中,没有一篇文章是第三人称的。

有一次我试着写第三人称的文章,我就想:

我不是‘他’,怎么会知道‘他’在想什么?

所以我又回过头来,还是写‘我’。

”三毛写作采用第一人称“我”的口吻传达出来,以亲身阅历者的眼光去观察和叙述,使文章的主观色彩更为浓厚,人物心里刻画更为细腻,情感也更加动人;不但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亲和力和亲切感,而且使作品情节的叙述杂而不乱,让故事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给读者营造了一个故事性和可读性都很浓厚的阅读氛围。

第一人称方便主观的心理的描写,代入感强,易于抒情。

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写的都是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示作者的内心世界,读者在阅读时,也变成了文章中的“我”,如此,读者和作者之间的距离就拉小了。

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也增添了三毛散文的艺术魅力。

浏览三毛的23部作品,全都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真正做到了“篇篇有我”。

正是这种人称的采用,因而三毛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这种自我意识渗透其作品的各个方面,就选材而言,作者所描写的山川风光,是“我”所游历的,所叙说的事件是“我”的朋友或邻人的遭遇;所抒发的对人生的体验也是“我”的真情实感。

在《守望的天使》中:

“汤米动也不动地盯住我,又问:

‘你说,你真的有两个这样的天使?

’‘真的。

’我肯定地点点头。

‘你为什么不去跟他们在一起?

’‘我以前说过,这种天使们,要回不去了,一个人的眼睛才亮了,发觉原来他们是天使,以前是不知道的啊!

’”这段叙述通过“我”和汤米的对话不仅让读者真切的感受到作者对父母的爱,同时也引发人们深思原来真正的天使就在我们身边一直守护着我们、陪伴着我们、为我们遮风避雨,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两个天使,只不过有些人知道的时候却已经太晚了,正如我们现在常听到的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文章中第一人称的运用使读者带入其中,切实地做到感同深受。

(二)走向日常生活

三毛的作品都是取材于日常生活,她的作品,描绘了生活的本色,展现了真性情。

三毛的世界,是一个集真善美于一体的真情博爱的世界,真——是三毛作品最主要的风格,也是其作品动人之所在。

三毛一再强调,“我的文章就是我的生活。

”“我写的其实只是一个女人的自传”,“迄今我的作品都是以事实为根据的”,“就我而言,我比较喜欢写真实的事物,如果要我写假想的事物,自己就会觉得很假,很做作。

”从三毛作品到三毛自述,可见其作品最重要的个性化特色:

纪实色彩。

三毛没有走虚构小说的创作之路,她从生活本身受到启发,不去编故事,只去写生活,而她自身奇特、浪漫、新鲜的人生经历,恰恰构成生活中最真实不过的故事,以至于读者往往无法区分它是文学作品,还是生活本身。

三毛作品中的内容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主要描写的是以她自己的生活为主的日常事物,包括她和荷西的夫妻生活如《大胡子与我》、《警告逃妻》、《结婚记》,他们的家人和朋友如《亲爱的婆婆大人》、《这种家庭生活》、《哑奴》、《芳邻》等;另一方面则是她在各地所见识到的奇人异事如《收魂记》、《娃娃新娘》、《沙漠观浴记》等。

在《大胡子与我》中,三毛就把夫妻间的日常对话以轻松愉快的笔法给大家呈现出来:

“有时我病了几天,硬撑着起床整理已经乱的不像样的家,他亦会体贴地说:

‘叫你不要洗衣服,又去洗了,怎么不听话的。

’我回答他:

‘衣不洗,饭不煮,地不扫,实在过不下去了,才起来理的。

’‘不理不可以吗?

你在生病。

’‘我不理谁理?

’我渴望这人发条开动,做个“清扫机器人”有多可爱。

‘咦,谁也不理啊!

不整理,房子又不会垮!

’这时候我真想拿个大花瓶打碎他的头,可是碎的花瓶也得我扫,头倒不一定打得中,所以也就算了。

”在这段对话中,虽然都是家庭琐事,三毛却以她独特的笔法给读者展示出一对彼此相爱的夫妻在日常生活中斗智斗勇的情节。

并很好地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结合,把画面展现的淋漓尽致,看似争吵的画面实则处处蕴含着彼此间的关爱和不舍。

《沙漠观浴记》则描绘的是三毛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亲自见证沙漠人洗澡的稀奇事件:

在沙漠三四年没有洗澡的女人们,难得的一次洗澡竟然用小石块刮自己身上的污垢,直到全身的脏都松了,才用水冲。

再然后,还要洗里面,是的,洗里面。

在一个偏僻的河边,用皮带管塞进体内,把水灌进肠。

灌完后,女人就蹲在沙地上排泄,泻了一堆,退后再泻,同时用沙把粪便掩盖,连续泻了十几堆还不停。

像这样的内洗,一天三次,连续七天。

在这一整个过程之中,读者的心都跟随着作者的脚步一步步去追寻答案,见识那奇域的风土人情。

结语

一直以来,流散文学的主要题材是表现流散者在文化冲突中的困惑、痛苦与失落、无根的漂泊感、沧桑感等。

而三毛独特的人生经历造就了她流散文学中别具一格的特色:

明朗、温暖的色调;是一种无忧无虑的单纯流散。

一方面她作为一个独特的游者形象寄情于宽广无垠、贫瘠辽阔的撒哈拉沙漠;另一方面,身为社会中的一人,她又有着难以忘怀的家国情怀。

而在作品表现流散的方法上,三毛善于以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进行叙写,并积极走向日常生活,展现出了生活的乐趣,给每一个阅读它的人带来希望。

 

参考文献

[1]《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

[2]《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

[3]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4]三毛.温柔的夜[M].哈尔滨出版社,2003.

[5]三毛.稻草人手记[M].哈尔滨出版社,2003.

[6]三毛.撒哈拉的故事[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

[7]三毛.背影[M].哈尔滨出版社,2003.

[8]三毛.哭泣的骆驼[M].哈尔滨出版社,2003.

[9]三毛.背影[M].哈尔滨出版社,2003.

[10]三毛.哭泣的骆驼[M].哈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