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查房胶质母细胞瘤.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052634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查房胶质母细胞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护理查房胶质母细胞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护理查房胶质母细胞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护理查房胶质母细胞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护理查房胶质母细胞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查房胶质母细胞瘤.docx

《护理查房胶质母细胞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查房胶质母细胞瘤.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护理查房胶质母细胞瘤.docx

护理查房胶质母细胞瘤

护理查房

2011年10月30日

范文秀

瘤胶质恶性细胞

疾病别名:

多形性胶母细胞瘤,成胶质细胞瘤,恶性胶质瘤。

一.疾病概述

胶质母细胞瘤是星形细胞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瘤属WHOⅣ级。

肿瘤位于皮质下,成浸润性生长,常侵犯几个脑叶,并侵犯深部结构,还可经胼胝体波及对侧大脑半球。

发生部位以额叶最多见,其他依次为颞叶、顶叶,少数可见于枕叶/丘脑和基底节等。

胶质母细胞瘤在神经上皮性肿瘤中占22.3%,有报告占颅内肿瘤的10.2%。

仅次于星形细胞瘤而后第2位。

本病主要发生于成人,尤其30一50岁多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约2-3:

.好发年龄为40—45岁。

病因

有研究发现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与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分子发生机制不同。

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分子改变以EGFR的扩增与过量表达为主,而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则以p53的突变为主要表现。

症状体征

胶质母细胞瘤生长速度快、病程短,70%~80%患者病程在3~6个月,病程超过1年者仅10%。

病程较长者可能由恶性程度低的星形细胞瘤演变而来。

个别病例因肿瘤出血,可呈卒中样发病。

由于肿瘤生长迅速,脑水肿广泛,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几乎全部病人都有头痛、呕吐、视盘水肿。

有头痛(73%)、精神改变(57%)、肢体无力(51%)、呕吐(39%)、意识障碍(33%)与言语障碍(32%)。

肿瘤浸润性破坏脑组织,造成一系列的局灶症状,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和偏盲等。

神经系统检查可发现偏瘫(70%)、脑神经损害(68%)、偏身感觉障碍(44%)与偏盲(39%)。

癫痫的发生率较星形细胞瘤和少枝胶质细胞瘤少见,约33%的病人有癫痫发作。

约20%的病人表现淡漠、痴呆、智力减退等精神症状。

诊断检查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一般可以做出诊断。

实验室检查:

腰穿多提示压力增高,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及白细胞增多,少数病例特殊染色有时可发现脱落的肿瘤细胞。

腰穿时病人颅内压较高应注意防止脑疝的形成。

其他辅助检查:

1.放射性核素检查诊断阳性率较星形细胞瘤为高,病变局部显示放射性浓区。

2.CT扫描肿瘤呈边界不清的混合密度病灶,其中多有瘤内出血所致高密度表现但钙化者较少,瘤内坏死及囊性变呈低密度影,而使其形态呈多形性,病灶周围多数脑水肿较重,肿瘤与脑组织无明显边界。

脑室常被压迫变小,变形或封闭,中线结构常向对侧移位。

3.MRI检查肿瘤在T1加权图像上呈低信号,T2W像为高信号的边界不清的肿瘤影,与邻近脑组织不容易区分,占位效应十分明显。

肿瘤内若有较大的坏死区则呈更低信号,若有出血呈高信号。

胼胝体常受累,中线结构如纵裂池可变形、变窄或移位。

肿瘤在T2加权像呈混杂信号,以高信号为主,散在性分布低与等信号。

注射Gd-DTPA后肿瘤十分显著的对比增强使得肿瘤与邻近结构有明确的分界,且好发在脑深部,是较表现。

疾病治疗

胶质母细胞瘤以手术、放疗、化疗及其他综合治疗为主。

手术应做到在不加重神经功能障碍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扩大肿瘤切除范围既可以有效地内减压,又能减轻术后脑水肿,减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

肿瘤约有1/3边界比较清楚手术可做到肉眼全切除;另2/3呈明显浸润性,与正常脑组织分不出明显界限,如果位于额叶前部、颞叶前部或枕叶者,可将肿瘤连同脑叶一并切除,使术后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这样效果较好。

如果肿瘤位于重要功能区(语言中枢或运动中枢),为了不加重脑功能的障碍多数仅能做部分切除,对位于脑干、基底神经节及丘脑的肿瘤可在显微镜下严格做到切除肿瘤,手术结束时可做外减压术。

据统计,胶质母细胞瘤的手术死亡率不到1%,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在10%以内肿瘤复发后可再次手术,再次手术的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均无增加。

每个患者均应行术后常规放疗,也可合并应用化疗或免疫治疗近来有文献报道手术后即进行放疗,在放疗后每隔2个月化疗1次,同时予以免疫治疗,可使部分病人获得较长时间的缓解期。

 

病史介绍

52床,索迫,男65岁8月,病员因“头痛10天,加重伴右侧肢体肌体无力4天”收入我科,病员神志清楚,双瞳等大形圆3mm,对光放射迟钝,右侧肢体肌力IV级,左侧肢体肌力V级,病员于10月18日在全麻下行左颞占位病变切除术,术后呈嗜睡状,予重症监护,禁食,持续多功能心电监护,中流量吸氧,头部伤口敷料干燥固定,保留尿管及创腔引流管通常固定,持续颅内压监测在4—79mmHg。

予股静脉置管,无面瘫,舌瘫,四肢肌力V予脱水,利尿,消炎,止血,恢复脑功能及静脉滴注抗癫痫药物治疗,予10月19日改禁食为流质饮食,10月24日拔除保留尿管,创腔引流管及停止颅内压监测仪监测,术后体温在36度—38度之间,10月25日停重症监护改为一级护理.

相关检查:

自带MRI示—左颞占位;

10月18日CT示—术区少量积血,左颞叶脑水肿;

10月20日病理检查示—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

3.存在的护理问题

术前的护理问题

1.头痛:

与颅内压增高增高有关。

护理目标:

患者头痛缓解。

护理措施:

了解患者头痛的部位与性质;病情永许的情况下抬高床头10-15度;密切观察伴随的症状和体征,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分析头痛引起的原因,指导患者分散注意力以提高痛阀;对不能忍受的疼痛,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或脱水药;遵医嘱控制颅内高压。

效果评价:

患者未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诉少许头痛、能忍。

2.有受伤的危险:

与右侧肢体无力;癫痫发生有关。

护理目标:

患者无意外损伤。

护理措施:

协助患者改变体位时,动作轻稳,方法正确;对躁动,精神障碍的患者予专人守护,必要时给镇静药物;癫痫发作时,正确的使用牙垫,勿强行按压肢体,以免舌咬伤及骨折;做好日常的生活护理;严格掌握热水袋、冰袋的使用指针,正确方法,防止烫伤与冻伤。

效果评价:

患者无意外损伤。

术后护理问题

1.清理呼吸道低效:

与后组颅神经损伤致咳嗽放射减弱有关。

护理目标:

病人无痰鸣音,无呼吸道堵塞及窒息的发生。

护理措施:

清醒的患者指导并鼓励咳嗽、咳痰;保持病房清洁,室温在18-22度,湿度在50%-60%;严格观察患者的呼吸、面色、意识、瞳孔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呕吐物、每2小时翻身拍背使呼吸道痰痂松脱,以利于引流;吸痰前先给予纯氧的吸入,每次吸痰不超过15秒,防止脑缺氧,对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放射障碍者,备气管切开包于床旁。

效果评估:

患者血氧饱和度大于97%,呼吸道无痰鸣音,肺部无啰音。

2.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

与术中血管损伤或止血不彻底,术后用力咳嗽,排便或烦躁,低氧或过速过量补液有关。

护理目标:

警惕颅内出血先兆,及早发现,及早处理。

护理措施:

颅内出血是最危险的并发症,多出现在术后24—48小时,所以病员术后全麻清醒、血压平稳者应台高床头15-30度,吸氧、以利颅脑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保持呼吸道及排便通常,避免用力咳嗽和烦躁,如患者烦躁、疼痛不能忍受排除颅高压后可以适当的给予镇静剂、止痛剂。

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呕吐、头痛、肢体的活动情况,严格控制补液的量及速度,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遵医嘱使用止血剂。

配合做好CT检查以确定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再次做好手术准备。

效果评价:

患者无颅内出血危象。

3.潜在并发症——脑水肿:

与术中脑组织受压、移位有关。

护理目标:

脑水肿表现减轻或被控制。

护理措施:

遵医嘱术前晚服用镇静剂,保证睡眠充足;遵医嘱在术前及术后服用激素,并向患者说明目的为减轻术后脑水肿;遵医嘱予口服甘油30ml,每天3次,以脱水、降低颅内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血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患者出现头痛呕吐时,遵医嘱静脉快速输入甘露醇125—250ml或者静脉推注利尿剂,以降低颅内压。

效果评价:

患者脑水肿有所减轻,目前甘露醇250mlQ6H输入。

4.潜在并发症——癫痫:

与术中病变切除部位有关。

护理目标:

癫痫发作减少或者得到控制,患者无继发性损伤。

护理措施:

患者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使代谢率降低;高流量输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止脑缺氧;遵医嘱及时给予镇静、抗癫痫药物,如,德巴金、鲁米那等消除或减少发病诱因;加强癫痫发作时的护理;专人守护;大发作时防止窒息、自创,防止舌后坠造成呼吸道梗阻。

观察发作过程有无意识改变,发作时间,持续时间,抽搐开始部位,向哪一侧扩展,抽后肢体有无瘫痪,发作前后瞳孔变化,有无大小便失禁等情况;抽搐发作时由于肢体和躯干肌肉剧烈抽动,因此不要用力压迫抽搐肢体,以免产生肢体的肌肉拉伤、骨折、关节脱位等。

医护人员要保护病人至清醒为止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时按医嘱立即给予注射抗癫痫药物,病情严重时要补液,采取积极营养措施。

效果评价:

患者无癫痫发作。

5.潜在并发症——肺部感染:

与病员全麻,咳嗽反应减弱,呼吸功能受损有关。

护理目标:

患者不发生感染;感染征象及时被发现,得以控制。

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气道管理是防止肺部感染最有效的措施,术后密切观察呼吸、咳嗽、咳痰、肺部变化情况、每日检查血气分析,鼓励清醒患者作适当的咳嗽,咳痰,对全麻未醒的或者昏迷患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每2h翻身、拍背1次,利于痰液排出,给予氧气吸入,以提高血氧饱和度、减轻脑水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感染率。

效果评价:

病员术后7天体温小于38度;

6.潜在并发症——应激性消化道出血:

与颅脑手术直接或者间接的引起内分泌的改变,术后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均导致胃肠粘膜痉挛性出血、粘膜屏障损失,发生溃疡和出血有关。

护理目标:

消化道出血能被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患者无窒息。

护理措施:

密切注意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胀、呕吐物及大便的性质、量、颜色,无出血尽早进食或者管饲营养液,保护胃粘膜减少应激性溃疡发生:

有出血者给予禁食,保护胃粘膜并用止血剂。

效果评价:

患者无消化道出血先兆;无窒息。

7.有引流异常的可能:

与引流袋的位置过高、过低、引流管脱出、扭曲有关。

护理目标:

维持各引流管的通畅;患者无引流不当而加重病情。

护理措施:

创腔引流管术后48小时内引流袋置于头部创腔一致的位置,以免创腔内一定的液体压力,避免脑组织移位;48小时后逐渐放低引流袋,使创腔内的液体较快引流,以消灭局部死腔、防止颅内压增高;与脑室相通的创腔,应适当抬高引流袋,以免引流量过多。

效果评价:

未造成引流不当,无引流袋过高、过低。

8.潜在并发症——颅神经损伤:

与肿瘤侵犯使神经受损;术中牵拉及术后3天颅神经反应性水肿有关。

护理目标:

颅脑神经损伤症状程度减轻。

护理措施:

根据肿瘤侵犯的部位不同、受损神经不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术后做到勤观察、早发现、注意原症状、体征有无改善。

对于眼睑闭合不全的及时滴入氯霉素眼药水,用油纱覆盖眼睛以保护角膜;对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进食呛咳者嘱患者多作空吞咽动作与发音练习,每天5—6次将食物做成糊状,协助患者将食物放在口腔健侧,放入后用匙背轻压舌部以刺激吞咽,反复多次训练;对于面神经损伤者给予神经营养药、配合针灸,每天按摩5—6次;对于听力减退者,护理人员及家属经常与其沟通,每天听音乐,广播,音量由强到弱,由弱到强,反复多次。

效果评价:

患者无面瘫、眼睑闭合不全、视物模糊、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9.潜在并发症——泌尿系损伤及感染:

与患者术后需卧床休息5-7天,需留置尿管有关。

护理目标:

患者不发生感染;感染及损伤及早发现,得以控制。

护理措施:

每天会阴部与尿管护理2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观察患者有无尿频、尿急、尿痛,观察小便的颜色、性质、量,妥善固定引流管并留一定长度,避免改变体位时牵拉而损伤尿道,定期作尿常规及尿培养检查。

效果评价:

患者无感染及损伤。

10.有营养不良的可能:

与吞咽障碍而不能进食、机体修复需要量增加有关。

护理目标:

患者的营养需要得到满足。

护理措施:

术后第二天患者清醒、无呕吐、无吞咽功能障碍者给予少量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