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督导引领学校发展.docx
《以督导引领学校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督导引领学校发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督导引领学校发展
以督导引领学校发展
--**区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体系的实践探索
一、课题缘起:
教育督导的新定位
(一)我区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
“十五”(01-05)期间,我区教育夯实了教育基础,建造了15万方的校舍;争取了近1亿的资金解决了在职2000多位教师的货币分房问题;引进9位特级教师,吸引了近50位省市一级的教坛新秀加盟,为我区教育后续发展积聚了一批有生力量;原有的优质学校走上了内涵发展的道路,正在向品牌学校的目标奔进,如长征高中2005年顺利通过浙江省三级重高的验收,卖鱼桥小学、大关小学、拱宸桥小学的教育质量正在不断提升,社会知名度不断扩大,市民的认同度不断攀升,文澜中学、育才中学全市一流,大关中学、文晖中学、拱宸中学正在不断地提升教育质量,逐渐成为市民向往的优质平价的公办初中;教育科研已形成氛围,全员参与,各项课题的立项数、成果获奖数、学科论文的获奖率均走在杭州五城区前列,使我区教育在整个杭州大教育格局中争得了自己应有的地位。
然而,我区教育深层发展的一个瓶颈就是如何解决各类学校发展的内驱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每一个校长办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真正实现我区各校各有特色、姹紫嫣红、优质均衡地发展。
这是我们新时期教育督导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问题。
(二)新世纪教育督导的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育督导评估存在两个明显的弊端:
1.操作难度大。
传统的教育督导指标体系复杂,常常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还要加权重、加等级或分数,有的还有加评语等等,操作比较复杂,让学校与督学都深感繁重。
2.灵敏度不高。
传统的教育督导是用一把尺子测量所有的学校,不能灵活地反映出各校的办学状况、发展条件的差异,挫伤了发展中学校追求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传统的教育督导已不能适应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势必要有能促进学校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督导形式产生。
2001年,浙江省教育厅在总结教育督导与评估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健全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督导评估制度的若干意见》(浙教办[2001]324号),为我省的新世纪教育督导设定了航标。
2003-2004年,北京、上海、沈阳等地在新世纪教育督导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对我区进行第三轮发展性教育督导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
我们进行“**区优质均衡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体系的实践探索”,是基于以下目的:
努力构建与我区教育相适应的以促进学校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的督导评估体系与操作模式,充分发挥督导的引领作用,激发每一所学校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学校多元办学、开放办学,促进学校自主发展、优质发展、均衡发展,从而为实现“优质、均衡、人文、科学”的教育目标而奋斗。
二、理论阐述:
从传统教育督导走向发展性教育督导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1.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
它是“优质、均衡、人文、科学”理念指导下的,以促进学校自主发展、个性发展,促进各级各类学校走向优质均衡为目标的新世纪综合教育督导。
2.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体系:
是针对我区现阶段教育发展趋势与各学校发展的特点而设计的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体系。
(二)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的基本策略。
1.基础与发展相结合。
没有基础,就没有发展。
我们既考虑到每个学校的现实基础,也考虑到学校的发展状态。
用增量考评的方法,把学校的基础与发展状态结合起来了,这样可以调动各层面学校的积极性。
2.普遍与特色相结合。
没有特色,学校就没有地位。
我们的评估标准的18个指标中有14个带有区域普遍性的,而有4个是反映学校个性化的内涵,可以说是反映了学校特色。
3.规范与灵活相结合。
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强调学校的三至五年发展规划的制订与实施。
没有规划,目标的实现就会有太多的随意性。
在做规划的时候,把学校的优势、劣势、机会都考虑进去,形成切合学校实际的目标,然后按照规划一步一步的实施。
同时,我们的督学将定期或不定期介入学校的发展规划的实施过程,针对不同的状态,体现一定的灵活性,要求学校对发展规划中的阶段目标与举措作出相应的调整。
4.认定和促进相结合。
督导评估必然有个认定的功能,而讲认定,就不能回避等级问题。
不管我们在用词上如何表述,但其本质上肯定蕴含着等级区分,否则评估就失去了因差别而产生的推动力。
所以我们设定了四个等级:
示范级、一级、二级、三级。
当然,认定不是我们发展性督导的唯一目的,我们更关注学校的发展突破与提高的幅度,强调认定与促进的有机结合。
5.督评与门诊相结合。
在全区进行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的同时,也针对不同特色的学校可能出现的危机进行预警提示,特别是对薄弱学校,在校长的要求下组织专家进行学校发展诊断,帮助薄弱学校健康发展。
6.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在学校的发展规划制订过程中,我们强调学校要从学校的历史挖掘出能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某种文化来,在继承中创新。
在我区发展性教育督导的评估体系构建过程中,我们也继承了原来办学水平督导的一些有效做法,如我们对现实状态的评估与对学校发展状态评估的指标,基本上类似于办学水平评估。
但在理念与操作上有了创新,有了发展。
7.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发展性教育督导不应该就学校论学校,学校不是文化孤岛,教育要对社会做出好的回应。
学校可以带动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
老百姓心目中的品牌学校,与教育界人士认定的品牌是有差异的,社会看不到一所学校的内部特征。
因此,我们在学校发展上将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定与老百姓的满意度结合起来了。
8.自查与考评相结合。
我们针对目前督学队伍人数少的特点,就采取学校自查然后再申报的原则。
就是让全区所有学校在同一个学期内根据《**区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标准》,参照自评,确定一个反映学校现实状态的基础性等级,上报区教育督导室。
督导室就组织专兼职督学对该校进行按照发展性教育督导参照系统考评,并对结果按规则进行一定的奖励。
三、体系构建:
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体系的构建
(一)理念与原则
1.基本理念
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是以“优质、均衡、人文、科学”理念为指导的。
(1)优质。
我们提倡的优质教育不同于精英教育,我们反对教育只追求使少数人可以享有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权利与机会,我们倡导追求教育的整体的优质化,既指教育总体的高水平,又指学校校舍、教育设施、现代教育技术等硬件的高水平,也指教育思想、课程教材、教师队伍、教育管理等软件的高水平,既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大,又有优质教育内涵的开掘。
(2)均衡。
均衡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均衡发展,学校的均衡发展不仅是为了所有学生提供接受优质教育的均等机会,更是为了最终提供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均等机会。
但均衡不是教育的“大锅饭”,不是“千校一面”。
学校均衡发展的过程总是由不均衡到相对均衡,再到不均衡的动态的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
因此我们提倡的均衡,也是就是:
最大限度地扩大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加公共教育经费;最大限度地节约公共教育开支;合理有效地使用公共教育经费。
(3)人文。
人文,就是强调以人为本,在督导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发展与激发学校发展的内驱力;就是强调人文关怀,对处在不同发展层次的学校的评估上有较多的灵活性与弹性,让所有的学校都能主动发展、个性化发展。
(4)科学。
科学就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动摇,坚持学校与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反对急功近利,反对低层次、浮躁的教育炒作。
2.基本原则
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是“优质、均衡、人文、科学”理念指导下的,以促进学校自主发展、个性发展,促进各级各类学校走向优质均衡为目标的新世纪综合教育督导,它应遵循以下4项原则。
(1)区域性原则:
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关注的杭州市**区内所有学校的优质均衡发展的问题,需要对全区进行统筹兼顾,带有我区的区情特点与教育发展特性。
(2)一校一品原则:
鼓励与支持学校的个性化发展与主动发展,鼓励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项目与教育品牌。
(3)责任区分原则:
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过程中,我们决不把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放到学校头上,如学校的占地面积与建筑面积等应是政府解决的,不强硬地扣到学校自主的发展上。
(4)增量性原则。
督导评估过程中重视学校的发展增量与发展趋势,并把学校的发展增量作为督导评估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结构与框架
我们从三个方面考虑了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的结构与框架。
1.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的设置。
针对传统的教育督导评估存在的操作难度大、灵敏度不高的两个弊端,我们在征求省市督导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基础上,根据拱墅教育实际,5易其稿制订了拱墅区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体系。
(1)设立指标,强化导向作用。
我区追求的是“优质、均衡、人文、科学”的教育目标,因此,教育督导部门势必要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引领作用,即如何让拱墅区所有学校都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优质学校。
因此,我们不应该让每所学校自由发展,事后去督导评估,而应该先设立优质学校目标,让各校主动去接近或超越。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遴选了杭州知名的中小学进行分析研究,再结合拱墅特点,总结了老百姓比较满意的优质学校的六大特点,并进一步细化为可操作的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指标。
(2)精简指标,降低操作难度。
为了改变原督导评估指标复杂、操作难的状况,我们有创意地进行设计:
第一,指标体系精简为2级,分一级指标3个,二级18个。
这样大大地简化了评估难度与学校的准备工作。
其中,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为一级指标。
下设二级指标:
学校发展主要涉及:
办学理念、学校文化、办学特色、资源利用、管理创新、质量监控、科研管理和后勤保障等。
教师发展主要涉及:
教师群体、现代技术、校本培训和自我培训等。
学生发展主要涉及:
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个性特长、社会实践、参与管理和创新能力等。
第二,政府与学校责任的分离。
原本属于政府的责任范畴的,如学校占地面积与建筑面积等,不再考评到学校头上。
在第一、二轮督导已经解决的问题,在本次督导上也不再重复强调。
(3)自定指标,提高评估的灵敏度。
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更深入地对我区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指标进行了梳理,我们加强了学校个性化发展方面评估的灵活度,在学校的“办学特色”与“管理创新”,教师的“自我发展”以及学生的“创新能力”等项目设为学校自定标准指标,进一步落实了“一校一品原则”,既体现评估可因校而异的灵敏度,又牢牢紧扣发展这个主旨。
(4)增量考评,加强评估的推动力。
评估的着力点在促进所有学校的主动发展。
因此评估的指标可以是不完整的,但只要能体现拱墅教育发展特点,能解决我区教育当下发展问题,让各级各类学校校长都有信心做出自己的发展增量。
增量考评,就尊重了各学校的发展现实,不把他们放在同一起点上,用同一标准进行衡量,这样就更有效地调动了校长与老师们的办学积极性与主动性,加强了督导评估对学校发展的推动力。
(5)提供标准,提高指标的区分度。
指标的制订过程中,我们关注到“学校发展”、“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为了体现指标的不交叉性,我们在二级指标的标准设置上各有侧重,学校发展主在关注学校层面的,教师发展着眼于教师个体的发展,学生发展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发展。
在提供的标准里,将容易混淆的进行严格的区分,如教育科研情况,在学校发展里检查教育科研管理,主要考评教师的论文发表与课题获奖占教师总体的比例;而在教师发展里检查校本培训,主要考评教育科研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的成长情况。
2.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操作体系的设计。
我们在实施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的过程中加强了学校的自主评估的力度与对学校发展过程的监控与引导,如何操作设计见下图:
参与
指导
调研
发展增量
门诊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
**区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有两个基本组块:
对学校的基础性认定与对学校的发展性评估。
对学校的基础性认定可以由学校自评,也可由督导部门督评。
对学校的发展性督评是在学校申报的基础上进行的,若同一学期里申报的学校比较多,则先由学校自评等级,由责任区督学签署意见,再由区人民政府督导室讨论全票通过即可。
学校取得发展增量的过程也是责任区督学参与指导帮助的过程。
督学的重要功能不仅在于督,更在于导,根据整体目标有意识地引导帮助,并适时地进行学校发展危机预警工作。
3.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学校自评方式的设计。
学校自评方式设计的目的是更有效地激发并促进学校的自我规划、自我评估、自我调整、自我激励和自我发展等一系列自我完善功能,从而成为一所可持续发展的优质学校。
学校自评可分两个阶段,但拥有同一个主旨。
具体见下表:
表一:
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学校自评方式表
自评阶段
参照标准
自评目的
终极目标
学校基础性认定
拱墅区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标准
制订符合学校发展的《三至五年学校发展规划》
成为一所可持续发展的优质学校
学校发展性督评
1.拱墅区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标准
2.学校三至五年发展规划
修改、完善《三至五年学校发展规划》,让学校发展得更好
(三)方法与技术
1.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方法采用调查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
主要是在领导和专家指引下,做好规划与实施方案,边实践边修改边完善。
2.指标制订的方法与技术。
首先是文献法,我们汲取了自1998年来的与素质教育相适合的优秀督导评估方法以及优秀的学校教育成功管理经验,为我们“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夯实了基础。
其次是样本研究法,我们遴选了杭城比较知名的17所中小学,分析研究它们被老百姓的认可的主要原因,并细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指标或标准,成为我们“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的核心指标。
第三是专家论证法,我们组织了省市区有关督学与相关教育专家及行政领导对我们制订的“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作鉴定,并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3.对学校的发展性指导技术。
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非常关注薄弱学校的有效发展。
我们将对薄弱学校的指导纳入对责任区督学的考核范畴。
必要时,将集中督学与专家的力量对薄弱学校进行门诊,为它们的发展把脉。
基于对学校的尊重,一般是由学校校长提出要求,然后由教育督导部门组织专家进行专门的分析研究,提出对策。
我们认为学校发展诊断包含六个流程,如下图:
学校发展诊断的流程图
(1)学校要求。
校长为了加快学校的发展,向责任区督学要求对学校进行整体发展情况诊断。
(2)问题收集。
责任区督学对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座谈为、问卷等方式进行收集,形成书面文字。
(3)集体诊断。
教育督导部门组织专家对校长的汇报情况与责任区督学收集的问题进行专门的分析研究,找出问题的结症所在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4)制订方案。
根据问题解决的需要,把重点需要攻克的难题作为学校今年工作的第一要务。
然后围绕重点问题进行学校改革发展方案的制订,做到职责到人。
(5)分层实施。
学校整体规划后,必然要分层分块具体落实,通过分层目标的实现促成整体目标的实现。
具体实施过程,加强责任区督学的监督功能,遇到问题再专题解决。
四、实践运作:
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的实施
(一)形成了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4321操作模式
在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的实施过程中,探索了一套简便易行的操作的模式,我们称之为“4321”操作模式,具体如下:
1.“4”:
学校基础性评估
(1)学校自评:
学校根据督导评估要求,准备有关资料,认真组织自查自评,并撰写自查自评报告。
(2)学校申报: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向督导室提出相应等级的督导评估申请,并上交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申报时间为每年的5月和11月。
(3)确定时间:
根据学校申报情况,经督导室研究后确定督评时间。
(4)组织督评:
组织督学根据学校自评报告深入学校开展考核,召开师生座谈会和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广泛收集信息,经汇总后综合分析,提出反馈意见。
然后,把督评结果报教育局,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2.“3”:
学校个性化设计
(5)重审规划:
根据督导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学校重新审定三至五年发展规划。
(6)征求意见:
发动广大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广泛征求教职工对学校三至五发展规划的修改意见。
(7)完善规划:
学校根据教职工意见完善学校三至年发展规划。
3.“2”:
学校发展过程评估
(8)组织论证:
督导室组织专家对学校的三至五年发展规划进行科学性论证。
(9)过程监控:
对学校三至五年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责任区督学积极参与、全程监控,并及时反馈有关信息,协助学校克服困难,必要时由督导室组织专家对学校的发展问题进行门诊。
4.“1”:
学校发展性评估
(10)发展性评估:
基础性评估若干月后,根据学校要求,督导室再次组织人员对学校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并将督评结果报区教育局,每学期结束由教育局予以表彰与奖励。
(二)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操作的四大亮点
1.对学校发展规划的指导。
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旨在促进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个过程,因此有目的地加强对学校的发展过程指导就非常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指导之一是对学校三至五年发展规划的制订的指导。
目的明确,方向正确,对学校的发展会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具体抓了三个环节:
(1)抓认识:
进行“制订学校发展规划”的专题培训。
区教育督导室邀请全国知名的专家教授对全区中小学校长、书记与幼儿园园长进行“如何制订学校发展规划”的专题培训,为期二天。
并将学校发展规划的基本要求与基本格式挂在区教育网上供校长们参考。
(2)抓规范:
对学校的三至五年发展规划进行逐个点评。
兼任课题组长的区教育局一把手利用春节的休息时间对我区每所中小学与幼儿园的学校(园)发展规划认真细读了三遍,并对每个发展规划提出了3-8条修改意见与建议,对目标的量化与细化及可操作性尤为重视,对学校三至五年发展规划的科学制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同时,将制订得最好的四所中小学的发展规划在教育网上展示,供各校参考。
各专兼职督学也主动深入到学校,帮助学校制订好发展规划。
(3)抓可行性:
召开学校发展规划论证会。
区督导室要求各校自主进行学校发展规划的论证会,论证会的规模可大可小,由学校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论证时,必须把学校放在拱墅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下进行了分析、思考,着重就学校发展的方向、愿景、阶段目标与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讨论,然后对三年或五年后的学校发展规模、办学层次、办学类型与办学目标进行整体设计,制订分阶段实施计划等。
通过论证,拓展了思路,扩大了视野,更新了理念,更加明确了学校发展的目标。
2005年10月26日至28日,区督导室对拱宸桥小学进行了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基础性评估,并于10月28日在该校召开了杭州市发展性督导的现场会,主要向杭州市各区县的分管局长与督学展示拱宸桥小学三年发展规划的科学论证过程。
会上,拱宸桥小学向邀请的省市区的领导、专家、资深督学及家长代表与学生代表介绍了学校的背景、现状与三年发展规划,省市区的领导、专家、资深督学及家长代表与学生代表对学校的发展规划进行了认真而严肃的论证,从历史沿革到文化认同再到品牌发展等诸多方面为学校的发展提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与意见,极大提高了论证的效果。
2.对学校发展增量的评定。
为了调动各层面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促进它们的自主发展,我们采用了多元的学校发展增量考评方法。
主要考虑到以下5个方面:
(1)绝对发展增量考评。
在系统内相比,如学校整体或单项荣誉从无到有,从区级到市级甚至省级国家级,教育质量从低于常模到高于常模,优秀教师、优秀学生的数量从少到多,这些都是绝对增量。
绝对增量是发展性教育督导的重要指标。
如,2003年9月来,德胜小学以校名为依托,确立了“万物育德,人以德胜”的办学理念,实施了“关心每一个人,关注每一件事,关爱每一类物,融知情意行于一体,集德识才学于一身,争做优秀德胜人”的和谐教育方针,以“道德三字歌”为载体,广开德育之源,广建德育之阵地,以周为单位,横向分36个主题,纵向为六个年级,以“螺旋上升,分周落实,逐步提高”的方式呈现,把德育的内容用“信”、“诚”、“真”、“谐”、“律”五个字来互相穿插,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目前,“万物育德,人以德胜”的“道德三字歌”已成为杭城知名的德育品牌,这在办学特色上是绝对的发展增量。
(2)区位增量考评。
如教育质量一直处于前茅的学校,不可能无限制地向前提升,所以处于前茅的学校(比如前五名内),不管它的排名有所变化,都算有增量。
因为虽说教育质量是维持学校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生源也会有大年与小年,各年级教师群体也有优秀与普通之别,再加上考评的目的还是要体现鼓励进步,鼓励优秀的。
如,大关中学中考成绩连续6年居杭州市公办初中前列,市、区的学科抽测也连续6年位居前茅,这说明大关中小学的教育质量一直处在比较的稳定的高位区间里,那我们在质量监控这个指标评定上就认定它为有良好的发展增量。
(3)自我纵向比较的增量考评。
虽然系统内比较,不属前茅,但相对自身比较则有进步,这也算发展增量,也要给予表扬。
这主要用在对区内处于发展低位的学校的督导评估上,以自评为主,督评为辅。
(4)有效增量考评。
学校的发展速度,除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正确的决策与方法外,还处决于投入的力度与速度。
所以我们还考虑到学校所取得的增量的有效性,即既要看学校发展绝对量与发展增量,也要看学校在此方面所投入的人财物与时间,这样就可以估算出学校的有效增量与发展的效度。
如,对大关小学的质量监控这个指标的督评上,大关小学2004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抽测平均分93.54分,区内部分析排名第3,2005年第一学期数学抽测平均分93.58分,区内部分析排名第1。
从结果上看,数学质量上有绝对的增量,在区内部分析排名上有提升。
然后,大关小学比较重视美育,是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浙江省艺术教育实验学校,平时课余时间很重视对学生的艺术素养训练,从这个角度讲,该校的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主要是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的,再加上该校的抽测成绩前几年本身已处在高位,提高的难度本身就大,因此,大关小学在质量监控这个指标上的发展增量有效性比较强,信度比较高,我们在这个指标上就定为示范级。
(5)合理的负效益考评。
中国有句古话:
“两害相权,取其轻。
”当薄弱学校处于发展危机时,校长采取“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抑止了更大危害的产生,我们也给予一定的增量认定。
这一方面的督评仅在理论构建中,在实践上还未碰到。
3.责任区督学对学校的发展性指导
优质均衡式发展性教育督导非常重视发挥督学的作用,特别是责任区督学的功能。
就是通过责任区督学跟踪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与为学校提供发展过程中的危机预警,来促进学校的自主发展。
(1)建立督学责任区。
按督学人数将全区中小学分成相应的责任区,每个督学重点负责责任区内学校的联系,各责任区既有分工又相互联系,及时调控指标和反馈信息。
(2)建立督学周例会制度。
每周进行一次督学交流会,责任区督学将学校目标实施情况及时沟通,以便督导室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及时的决策。
(3)帮助学校建立和完善学校自我发展机制。
督学的首要责任是提醒校长重视学校自我规划、自我评估、自我调控、自我激励到自我发展,并适度介入,推动学校加速发展。
同时,认真做好对薄弱学校的发展性指导,必要时由督导室组织对学校进行发展问题门诊(具体门诊方法,见第三点“体系构建”下的“方法与技术”的第三条),利用集体智慧帮助薄弱学校建立有效的自我发展机制。
(4)加强对学校发展中的危机预警工作。
学校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它不仅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划,也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更要遵循社会组织机构的成长规律。
1999年以来,我国每年消亡中小学4万多所,这一信息表明学校和人一样有发展周期,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