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部分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24622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7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管理部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学校管理部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学校管理部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学校管理部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学校管理部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管理部分试题.docx

《学校管理部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管理部分试题.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管理部分试题.docx

学校管理部分试题

一、填空题:

1.学校办学思想指的是学校办学和学校管理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的总和,是学校一切行为的逻辑起点,制约着学校文化其它内容的发展方向。

2.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有:

办学理念、统帅指导、个性塑造、独具风格、传统拓展、推陈出新、整体设计、分步推进;集中优势、重点突出。

3.学校管理目标,即是学校管理活动的目标,是指学校组织为完成教育任务,从本校实际出发所确定的组织活动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4.学校管理目标是为教育目标服务的。

因此,学校管理目标的制定要以教育目标为主要依据,而教育目标的达成则以管理目标的实现为前提保证。

5.学校管理目标的作用:

导向作用、激励作用、控制作用。

6.学校目标管理的程序,一般可以分为确定目标、实施目标和成效测评三个阶段。

7.计划的构成要素,一份完整的计划通常要回答六个问题:

做什么、为什么做、谁去做、

何时做、何地做、怎么做。

8.制定计划的原则有:

参与原则、系统原则、平衡原则、发展创新原则。

9.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

方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教育性原则;规范性原则;效益性原则。

10.学校管理方法是指学校管理者为完成一定的任务和实现一定的管理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

11.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和思想教育方法。

12.所谓校长负责制,即指校长对政府主管部门承担学校管理的全面责任,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及其它各项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全面负责。

13.学校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有精干高效、分工协作、统一指挥、责权对称、管理幅度、集权与分权。

14.学校规章制度具有目的性、规范性、强制性的特点。

15.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学校教职工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与调配;对其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诱惑,控制和协调,发挥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为实现学校目标提供可靠的人力保证。

16.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

激励性原则、用人所长原则、人尽其才原则、重视绩效原则、合理结构原则。

17.学校对教师的考评应从第一是教育维度、第二是学习维度、第三是创新维度,进行考核评价。

18.教师考核的基本要求,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领导考核与教师自我考核相结合;

⑵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

⑶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

⑷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

19.教师培训的基本要求:

⑴教师培训必须制度化⑵培训必须讲求实效⑶培训必须灵活运用多种形式。

20.教师激励的主要策略:

目标激励、情感激励、民主激励、榜样激励、信息激励、危机激励。

21.教学工作管理,就指学校管理者为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运用一定的原理和方法,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教学过程各要素,使之有序进行,提高效能,以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22.中小学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贯彻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教学方向,建立教学指挥系统,保证令行禁止,建章立制保证教学活动规范,有序进行,调动教师积极性,确保育人质量,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管理,促进教学科学化。

23.学校教学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可以归纳为教学思想管理、教学组织管理和教学质量管理三个方面。

24.德育工作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加强德育思想管理,建立科学的德育工作体制,充分发挥德育工作多渠道作用,重视德育工作管理常规。

25.体育卫生工作管理原则是:

讲究科学原则、体卫结合原则、“三育”并重原则,主辅兼顾原则。

26.学校总务工作管理的任务包括:

管好财务财产,完善设施,建设环境,做好福利工作,加强队伍建设。

27.学校领导者的专业素质要求:

⑴具有专业理想和专业道德,⑵具有科学文化知识,⑶具有专业能力,⑷具有健康的身体与旺盛的精力。

28.学校领导艺术是指学校领导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智慧和直觉,迅速及时,随即应变又准确有效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

29.学校领导者运用权利时,一般要掌握以下七个方面原则:

⑴谨慎用权,⑵实在一点、贡献第一,⑶用权果断坚决,⑷以德服人,⑸准确衡量自己的实力,⑹用奖励权称赞和鼓励下属,⑺言必信、信必果。

30.所谓领导效果,通俗地说,就是效果、实效、业绩、绩效。

31.学校管理的职能是计划决策、_组织指挥___、_协调控制___、_改革创新___。

32.管理固有的"二重性"是_自然属性__和_社会属性__。

33.领导一所学校首先是______上的领导,其次才是______上的领导。

34.纵观学校管理发展的模式有:

经验管理模式,行政管理模式,科学管理模式,现代科学管理模式

35.一份有效的计划应具备的条件:

方向性,科学性,可行性,可检性。

36.学校管理者在实施阶段的职责:

组织,指导,协调,激励和教育。

37.学校管理原则,是(学校管理者行为准则),在管人、理财、处事、用物等一系列管理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

38.校风的内容:

领导的作风、教师的作风、学生的学风。

39.实施学校教育全面质量管理要做好四个工作:

树立质量标准,加强质量控制、注意质量检查、重视质量服务。

二、判断题

1.学校管理的要素是人、财、物、时、空、信、事……等。

(错)

2.学校管理学是一门边缘科学和应用科学。

(对)

3.体育是以发展身体为核心的教育过程,它承担着使人体正常发展、增强体质的重大任务。

(对)

4.美育以形引人,以情动人,使学生在美的熏染中陶情淑性,在愉耳悦目、称心快意的美的享受中接受教育。

(对)

5.教师的任务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学生的任务是积累知识。

在管理,就应该把教学的重心放在智育上管理。

(错)

6.劳动(技术)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或通用的职业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对)

7.素质教育就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和手段,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

(对)

8.学校教育质量主要指育人的质量,包括学生考试的“分质”和升学的“率值”两方面来衡量。

(错)

9.课外活动主要指按照教学计划要求,运用课余时间,有计划、有回的、有组织的各种学生教育活动。

(对)

10.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因此,智育就是教学的唯一任务。

(错) 

11.校风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无形的教育力量。

因此,有的把它称为“第二教师队伍”。

(对)

12.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包括:

对学校领导人领导德育工作的评价;对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评价;对一般教师德育工作的评价;对团队德育工作的评价和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的评价。

(对) 

13.“办出特色”的学校,是指“千校一貌、万人一书”、“一个模子浇铸人才”的全国统一的“中国特色”的办学模式。

(错)

14.教师工作管理的任务,就是抓好对教师的任用、组合、培养、考核、评价、流动等。

(错)

15.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三者都有不可谷代的作用。

只有三者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教育网络,才能有利于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对)

16.管理起源于工业时代。

(错)

17.现代社会的每个主要问题,分析到最后,总是一个管理的问题。

(对)

18.因为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所以学校一切事务都必须由校长决定。

(错)

19.校园文化的构成,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部分。

(对)

20.学校公共关系工作的目标是塑造学校形象。

(对)

21.学校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社会组织——学校。

(对)

22.以“个体需要模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就是要满足教师的需要。

(错)

23.对教师实行“开发管理”,是学校育人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对)

24.教师应该努力消除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

(错)

25.学校德育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规范学生的行为。

(错)

26.“惩罚也是一种教育”的观点是对的,因为通过“惩罚”的教育,可以让学生体验和学会承担造成过失的责任。

(对)

27.学校总务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宗旨就是要管好学校的仪器设备。

(错)

28.服务劳动同生产劳动一样,能够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

(对)

29.建立奖惩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总务工作人员的消极怠工现象。

(错)

30.学校管理的效益取决于投入量的大小,投入越大,效益越好。

(错)

31.学校管理的实质就是规范学生的行为。

(错)

32.管理目标,既是学校管理的起点,也是学校管理的归宿。

(对)

33.学校实行“年级组办公”,必然会影响教学管理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错)

34.校园环境建设,包括校园绿化、环境卫生和文化设施。

(错)

35.确立学校形象,主要依赖上级部门的赞许和推广。

(错)

36.教师是接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工作者。

(对)

37.教师的心理特点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和履行教师角色时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

(对)

38.学校的课程体系应该由国家规定性课程、地方规定性课程和学校自主性课程等三者共同构成。

(对)

39.认知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是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

(错)

40.我国悠久的道德教育传统,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民族文化精华。

(错)

41.在现代社会中,道德及其道德教育成为提升人的本质力量、促进人的自我完善、与科学理性互补的精神力量和重要手段。

(对)

42.在德育管理中,我们也应该引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在科研促“管”中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益。

(对)

43.健康就是指没有躯体疾病和生理缺陷。

(错)

44.学校的性教育是为了指导学生如何与异性交往。

(错)

45.校产管理,就是对学校财产和物资进行计划、分配、使用、维护和修缮等工作的管理。

(对)

46.管理就是一种系统的优化。

()

47.在学校管理机制中,运行机制需要动力机制、制约机制的支撑,动力机制和制约机制必然依附并服务于运行机制。

()

48.学校特色,主要通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表现出来。

()

49.创建学校特色,首先需要有一位“管有特色”的校长。

(错)

50.学校形象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定性,不会因社会公众的印象和评价而改变。

()

51.高知名度的学校,其美誉度也必然是高的。

(错)

52.教师的流动,会导致学校发展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

(错)

53.校园环境、师生行为、制度仪式等综合构成的教育影响系统也是其中一种学校课程。

(对)

54.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水平。

(错)

55.学校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区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两类。

(错)

56.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提高学生的体质和体能。

(错)

57.性发育过程具有生命历程的不可逆转性。

(对)

58.资金的投放方向和投放方式具有经济杠杆的调剂作用和导向作用。

(对)

59.教育效益的“迟效性”决定着对学校管理效益进行评价时,不能持急功近利的观点,必须以长远的发展眼光加以分析。

(对)

60.社会价值与人本价值取向相统一的效益观,体现了教育的本源意义。

(对)

三、单项选择题

1.学校管理实践始于(B)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2.管理产生的原因是由于(A.)A.社会劳动的需要B.个体劳动的存在C.阶级的产生D.私有制的出现

3.在西方管理理论中,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称号的是(C)

  A.梅奥B.施奈因C.泰罗D.法约尔

 4.学校管理的重要作用是合理配置办学资源,使学校教育工作(A)

A.整体优化B.个别优化C.局部优化 D.具体优化

 5.我国最早规定开设学校管理课程的时期是(B)A.明朝中期B.清朝末期C.民国时期 D.新中国成立以后

 6.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过程中。

经常性的工作是(D)。

  A.组织 B.指导 C.激励 D.协调

 7.学校的预算外资金应(C)

  A.由学校自行决定开支用途B.上级领导机关统一支配   C.由学校在有关政策指导下自行开支 D.根据教职工民主讨论决定开支用途

 8.实行民主管理是指学校的管理问题应(A)

  A.让群众参与B.由群众决策C.均由群众讨论D.群众自行实施

 9.教育质量全面管理的重点是(C )A.提高办学效益的管理B.加强社区教育的管理 C.学校工作质量的管理D.上级加强领导的管理

 10.制定学校管理原则是根据(D)

A.教学为主B.上级指示 C.实践经验 D.客观规律

 11.学校管理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和行动准则,称为管理的(A)

  A.原则 B.原理 C.规律 D.方法

 12.学校经费预算最基本的作用是(D)

A.筹划收入 B.便于结算 C.调剂费用 D.控制开支

 13.实行校长负责制,党支部对学校行政工作的作用是(B)

A.领导决策 B.保证监督 C.提供咨询 D.信息反馈

 14.主张通过满足人们的合理需要,以调动积极性的理论流派是(C)。

A.决策理论学派 B.社会系统学派 C.行为科学学派 D.科学管理学派

 15.学校管理中,思想教育方法的特点之有(D)

  A.有偿性 B.强制性 C.规范性 D.真理性

四、多项选择题

1.管理就是_abcd____。

a.一种职能的运转;   b.一种用人的技巧;  c.一种对错误的惩罚;  

d.一种系统的优化;   e.一种决策的制定。

2.学校创建特色的基本模式,有_acde____。

a.目标优化模式     b.榜样示范模式    c.内容优化模式   

d.方法优化模式    e.管理优化模式

3.校园文化的形成过程,是abd。

a.一种对原有文化的传承与改造的过程。

b.一种由文化主体不断创造、承载和发展的过程。

c.一种不断获得上级表扬和肯定的过程。

d.一种对文化构成要素进行充分整合的过程。

4.学校总务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宗旨包括_abd____等。

a.为教学服务      b.为师生服务

c.搞好校园的清洁卫生  d.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作

5.学校管理效益具有_abcd____等特点。

a.迟效性    b.长效性  c.模糊性   d.间接性  e.多效性

6.学校管理具有_acd____等主要特征。

a.教育性    b.管制性  c.多维性  d.创造性

7.学校管理机制的内容结构包括_ace____等基本部分。

a.运行机制   b.竞争机制 c.动力机制   d.激励机制  e.制约机制

8.校园文化,具有_abc____等功能a.导向功能   b.凝聚功能 c.规范功能   d.惩罚功能

9.学校形象的构成要素包括_abcde____。

a.学生形象   b.教工形象 c.校长形象   d.设施形象e.环境形象

10.性健康教育的管理目标包括_abce____等内容。

a.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性观念  b.促进性教育的健康发展

c.为学生提供最大的帮助    d.消除“早恋”现象

e.建立科学、合理的性健康教育模式

11.校长的角色特征体现在_____等方面。

a.指导性   b.技巧性   c.育人性    d.复杂性   e.示范性

12.学校公共关系观念主要包括有_____。

a.形象意识  b.公众意识  c.政治意识  d.传播意识  e.互惠意识

13.教师管理的一般流程,包括_____。

a.出口管理   b.人事管理  c.进口管理  d.开发管理  e.使用管理

14.影响师生课堂活动的主要因素包括_____。

a.认知背景差异b.角色特征差异c.思维活动差异d.年龄性别差异e.价值取向差异

15.良好德育工作队伍心育特征的“六心”要求是指_abcdef____。

a.爱心   b.耐心   c.信心   d.专心  e.细心   f.入心   g.动心   h.强心 

五、概念题

1、管理2、学校组织机构3、学校特色

4、文化整合模式5、健康6、学校管理7、校园文化

8、学校公共关系9、课程10、校产管理11、校长12、学校管理机制

13、学校形象14、德育管理15、学校管理效益

等教育的发展史

导论部分还从我国近代以来高等教育学的发展进程总结我国的相关经验,并分析与预测国家面临的形式与挑战。

针对严峻的挑战,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锐意进取,掌握系统理论,勤于实践,继承和开创我国高等教育新天地。

那如何才能掌握好理论呢?

作者从教学角度论述了如何学好这门课程的方法。

高等教育从何而来?

这个元认知问题必须先理清楚,本书第二章着重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从国内与国外两个维度去梳理框架,并分析了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我国从殷商时期就建立了与高等教育性质相关的机构,它主要是以传授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开展教学,从19世纪未一逐步走向现代意义的教育模式。

我国封建社会高等教育起源于汉代,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等儒生的建议,设立中央官学的最高学府—太学。

唐代的太学下分六个子课程,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简称“六学”,其中国子学、太学、四门学是以儒学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律学、书学、算学则属专业教育。

我国近代最早的新型大学是1895年在天津创办的西学学堂(民办),1898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则是我国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启人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他自担任北大校长以来,把在德国留学所感受的先进教育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对北大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革除了很多封建迂腐的思想,倡导民主、科学、自由、进步。

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很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中国高等教育进入规模化发展轨道,为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具大贡献。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邪风吹到高校,中国的高等教育也随之瘫痪1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全国各地,中国高等教育开始进入正规化发展轨道,并呈现良性发展势头。

教育工作者不断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在1992年11月的全国第四次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诸多思路、政策与举措,为推动高等教育突破性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主要体现在办学体制、教育经费、管理体制、教育教学等的改革举措方面。

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完整高等教育法律体系,它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了缩小与世界先进国家高等教育的差距,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国家先后实施了“211工程”和:

“985工程”,我国高等教育从规模发展走向内涵建设。

从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的维度,作者从古希腊谈到古罗马,再到中世纪的西欧,逐步过渡11世纪以后,其中比较著名的有1158年在意大利成立的波隆亚大学,1168年英国成立的牛津大学,1209年英国成立的剑桥大学等。

文艺复兴的雷声唤醒了被都会垄断的人们,也就是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国外高等教育走向独立的教育层次,成为欧美近代大学的渊源。

自17世纪40年开始,近代高等教育伴随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而逐步成长和成熟起来,其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国的洪堡大学,他们倡导“大学自治”,在高等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统一”原则,被公认为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成为欧美各国仿效的典范。

各国的高校数量迅速扩大,各国政府把高等教育视为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

总体而讲,国内外的高等教育是在近300年的时间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各国的高等教育趋于大众化,国际化,终身化,为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高等教育的基本框架与功能

此书把高等教育的体制与机制安排在第三章,其功能与目的放在第二章,我觉得不是特别妥当。

便于理解,我把它们调整了顺序。

对于体制这一词,自己一直不甚至明朗。

在陈孝彬老师编著的《教育管理学》一书里面也有所论述,从字面意思理解,体:

类似一个人的身体,说的是高等教育的基本框架,也就是组织机构;制:

说的是高等教育中的各种制度,是为高等教育这个大组织体系服务的,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高等教育是通过各种管理制度为这个系统的正常运作服务的。

在本书中,高等教育体制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高等教育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格局和模式的总和。

其基本内容包括相关机构设置、隶属关系的确定、职责权的划分。

高等教育的体制与其结构关系密切,体制的运行必须由一定的组织结构来承担,高等教育的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结构体系。

本书高等教育的办学、管理体制、投资、招生与就业等方面的体制进行系统论述,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就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进行论述。

近年大家争论最多的是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与领导体制,中央管得太严,管得太多自己不该管的,管不好的事情。

国家逐渐探索一条符合中国教育发展规律的道路,包括2013年开展的十八大三届三中全会,对教育的办学形式、领导形式都有进行系统发展。

倡导“简政放权”、“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力争形成一个党领导、校长负责的领导体制;力争形成一个国家和地方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种办学模式。

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以下5个方面:

1、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2、加强教授治学、民主管理。

3、扩大高校办学的自主权力。

4、加强学术组织机构的改革。

5、加强筹资体制的改革。

谈到结构,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主要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地区结构,针对以上结构长期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把战略性调整与适应性调整相结合,多样化与一体化相统一,打开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新格局,提升教育质量,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强国贡献力量。

高等教育在现有的体制与机制下,具有什么性质?

它的本质是什么?

创办的目标是什么?

它能实现什么样的功能呢?

这些问题是国家教育部门与学校全体老师和领导都要弄清楚的问题。

本书第二章着重回答这些源问题。

高等教育是一门科学,它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特定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同时培养特定人才。

从价值观角度,对于教育本质的理解,我们有以卢梭为代表人物的个人本位论,他主张教育的目的不是为国家谋求利益或者为社会促进发展, 而是发展人的个性和创造个人,强调个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也有以法国教育家涂尔干为代表的社会本位论,他强调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个人社会化,成为公民,为社会做贡献。

同时我们还有以德国教育家施普兰格为代表的文化本位论,他认为教育是不断把上一代的精神传递给下一代, 同时创造新的文化,教育事业一旦停止,则精神文化会逐渐消失,教育起到了精神繁殖作用。

 从意识形态角度谈教育本质,有以下几个观点:

1、教育是生产力。

2、教育是上层建筑。

3、教育是属于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

5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

大学是人才培养、探求真理、服务社会的知识乐园,现代的大学应摒弃片面追求高、大、全的形式主义,应该努力往以下几个方向努力奋斗:

1、大学有大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要努力培养师德高尚、造诣精深、诲人不倦的高素质、高水平的老师。

2、大学有大格局。

有一个锐意进取、高瞻远瞩的校长,有能力结构匹配、积极向上的领导团队。

3、大学有大度—囊括大典、海纳百川、学术自由的大学涵养。

4、大学有大雅—追求真理、美化人生的大学氛围。

5、大学有大爱—爱祖国、爱人民、爱教师、爱学生,人人都有一颗爱心。

6、大学有大业—校舍充足、设备先进、资源丰富,有较好的物质文化条件。

现代大学充当了教育功能、服务功能、产业功能、创新功能、交流功能,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教育公平。

力争每个人都能享受公平的教育资源,成就个人,服务社会。

高等学校的主体—教师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