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考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22548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自考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天津自考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天津自考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天津自考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天津自考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自考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重点.docx

《天津自考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自考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重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自考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重点.docx

天津自考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重点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1、P1城的含义:

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

市的含义:

一种交易场所,即“日中为市”、“五十里有市”的市。

2、P2现代城市的含义:

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因素:

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及行政管辖的意义。

城市型居民点,按其行政区划的意义,可以有直辖市、市、镇等。

3、P9城市化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具体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祥见P9

城市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从一个方面表现社会发展的水平,表示工业化的程度。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1、P21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

2、P27《雅典宪章》中认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在于综合城市四项基本功能—生活、工作、游和交通而规划。

3、P31从环境保护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想

4、P33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简答)

①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复合发散型的思想方法;

②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动态过程的思想方法;

③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

④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

第三章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与编制程序

1、P42名词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是人居环境各层面上的、以城市层次为主导工作对象的空间规划。

2、P42城市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是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途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

3、P42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的本质任务是合理地、有效地和公正地创造有序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

4、P43看书

5、P43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选择)

①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②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③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相和谐的原则。

6、P4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简答)

①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条件和措施;

②研究确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发展规模,拟定城市分期建设的技术经济指标;

③确定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城市各项用地,并考虑城市空间的长远发展方向;

④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

⑤拟定新区开发和原有市区利用、改造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⑥确定城市各项市政设施和工程措施的原则和技术方案;

⑦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要求;

⑧根据城市基本建设的计划,安排城市各项重要的近期建设项目,为各单项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⑨根据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步骤。

7、P45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简答)

①城市规划是综合性的工作;

②城市规划是法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③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地方性;

④城市规划是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

⑤城市规划具有时间性。

8、P47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工作一般有三个方面(选择)

①现场踏勘;

②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③分析研究。

9、P49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简答)

①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

②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市(县)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

③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

④研究分析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重大原则问题,以及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

10、P50城市规划区范围含义:

城市市区、近郊区及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而实行规划控制的范围

11、P50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简答)

①原则规定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及用地的容量控制指标;

②确定市、区、居住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范围;

③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确定支路的走向、宽度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位置和控制范围;

④确定绿地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风景名胜的用地界线和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

⑤确定工程干管的位置、走向、管径、服务范围及主要公厕国内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12、P51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简答)

①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②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

③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要求;

④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⑤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⑥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13、P51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简答)

①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②作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③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④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⑤工程管线规划设计;

⑥竖向规划设计;

⑦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第四章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

1、P54城市社会系统的构成(选择)

政治系统构成、文化系统构成、人口系统构成

2、P57城市用地的属性(选择、填空)

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法律属性

3、P59城市用地的区划(展开)

①行政区划按照国家行政建制等有关法律所规定的城市行政区划系列,如市区、郊区;市、区、县、乡、镇、街道等的区别。

②用途区划按照城市规划所确定的土地利用的功能和性质,对土地作出的划分,每块土地都具有一定的用途,如用于工业生产的称为工业用地,用于绿化的称为绿化用地等。

③房地产权属区划由房产或地产所有权所作的权属土地区划,如国有土地、集体所有土地等。

④地价区划土地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是以地价等的形式来体现土地的区位、环境、性状以及可使用程度等价值的,为了优化土地利用、保障土地所有者的合理权益以及规范土地市场和土地价格体系,对城市用地按照所具条件,进行价值鉴定,由此作出城市土地的价格或租金;

4、P64自然环境条件的分析主要是在地质、水文、气候和地形等几个方面(看书)

5、P72太阳辐射看书附录

日照标准:

日照间距:

前后两列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而保持的一定间距。

通常以太阳高度角最低的冬至日作规定。

6、P74在城市规划布局中,为了减轻工业排放的有害气体对居住区的危害,一般工业区应按当地盛行风向位于居住区下风向,盛行风向是按照城市不同风向的最大频率来确定的。

7、P78城市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适用性评定含义是对土地的自然环境,按照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需要,进行土地使用的功能和工程适宜程度,以及城市建设的经济性与可行性的评估。

其作用是为城市用地选择和用地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8、P79用地评定的分类

一类用地:

是指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既可用于建设的用地。

二类用地:

是指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

它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的分布有一定的限制。

三类用地:

是指不适于修建的用地。

9、P81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

Ø建设现状指用地内已有的建筑物、构筑物状态,如有村、镇、或其他地上、地下工程设施,对他们的迁移、拆除的可能性、动迁的数量、保留的必要与价值、可利用的潜力以及经济评估等问题。

Ø基础设施

Ø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Ø生态环境

Ø文化遗存

Ø社会问题

10、P81用地选择的原则(简答)

Ø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相关法律中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定

Ø新城选址或各种开发区选址既要满足建设空间与环境的需要,同时要为将来进一步发展预留余地与方向;旧城扩建用地选择,要结合旧区的布局结构考虑城市扩展重构城市功能的合理性;要充分利用旧城的设施基础,节省建设投资。

Ø用地选择应对用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科学的评估,要结合城市不同功能地域对用地的不同空间与环境质量要求,尽可能减少用地的工程准备费用。

同时做到地尽其利,地尽其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Ø注意保护环境的生态结构,原有的自然资源和水系脉络。

要注意保护地域的文化遗产。

11、P84复印

12、P86城市用地的构成是基于城市用地的自然与经济区位,以及由城市职能所形成的城市功能组合与布局结构,而呈现不同的构成形态。

城市用地构成,按照行政隶属的等次,宏观上如分为市区、地区、郊区等,按照功能用途的组合,如分为工业区、居住区、市中心区、开发区等

13、P95居住用地的选择看书

14、P96居住用地的分布(选择)

Ø集中布置

Ø分散布置

Ø轴向布置

15、P107城市中工业布置的基本要求(选择)看书

工业用地的自身要求

Ø用地的形状和规模

Ø地形要求

Ø水源要求

Ø能源要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水文要求

Ø工业的特殊要求

Ø其他要求

16、P112工业在城市中布置的一般原则

Ø有足够的用地面积;用地基本上符合工业的具体特点和要求;减少开拓费用,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能解决给排水问题。

Ø职工的居住用地应分布在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段上,尽量靠近工业区,并有方便的交通联系。

Ø工业区和城市各部分,在各个发展阶段中,应保持紧凑集中,互不妨碍,并充分注意节约用地。

Ø相关企业之间应取得较好的联系,开展必要的协作,考虑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市内运输。

17、P113工业在城市中的布置形式

根据生产的卫生类别、货运量及用地规模分布置在远离城区的工业,城市边缘的工业和布置在城市内和居住区内的工业

18、P115工业用布局与城市的关系(展开)看书

⑴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位置关系

Ø平行布置

Ø垂直布置

Ø混合布置方式

⑵工业用地布局与城市总体布局的关系

Ø工业区包围城市

Ø工业区与其他用地呈交叉布置

Ø组团式布置

Ø群体组合式布置

19、P121城市公共设施的系统布置与组合形态,乃是城市布局结构的重要构成要素和形态表现。

同时,由于城市公共设施的多姿多彩,往往赖以丰富城市的景观环境,展示城市的形象特征。

20、P122确定公共设施指标的影响因素(填空)

Ø城市的性质和规模

Ø城市生活方式与经济发展水平

Ø城市的布局结构

Ø社区建设与发展

21、P124公共设施分布规划要考虑以下方面(简答)

⑴公共设施项目要合理地配置

合理配置有多重含义一指整个城市各类公共设施,应按城市的需要配套齐全;二是按城市的布局结构进行分级或系统的配置;三是在局部地域的设施按服务功能与对象予以成套的设置。

⑵公共设施要按照与居民生活的密切程度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

⑶公共设施的分布结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虑

⑷根据公共设施本身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要求进行布置

⑸公共设施布置要考虑城市景观组织的要求

{6}公共设施的分布要考虑合理的建设顺序,并留有余地

⑺公共设施的布置要充分利用城市原有基础

22、P137仓库的分类

Ø一般性综合仓库(名词)指技术设备比较简单,储存商品的物理、化学性能比较稳定,互不干扰。

Ø特种仓库(名词)对交通、设备、用地有特殊要求,或对城市卫生、安全有一定影响的

23、P145生态景观绿地:

指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以外,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城市景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有直接影响的区域。

第五章城市发展战略

1、P16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土规划的专项控制和有机组成部分,在具体用地布局上,尤其是城镇建设用地应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安排

2、P167看书

3、P173城市性质的含义(简答)

Ø城市性质是指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

Ø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演进的产物

Ø城市的性质就应该体现城市的个性,反映其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地理、自然等因素的特点。

Ø城市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政治经济的改革而不断变化的,因此城市特征也应该是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

Ø对于城市性质的认识,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

Ø城市性质只能是主要职能的反映

4、P173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简答)

不同的城市性质决定着城市规划不同的特点,对城市规模的大小、城市用地组织布局结构以及各种市政公用设施的水平起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此,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首先要确定城市的性质。

这是决定一系列技术经济措施及其相适应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前提和基础。

同时。

明确城市的性质,便于在城市规划中把规划的一般原则与城市的特点结合起来,使城市规划更加切合实际。

正确拟定城市性质,对城市规划和建设非常重要,是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和布局的依据,它有利于合理选定城市建设项目,有利于突出规划结构的特点,有利于规划方案提供可靠的技术经济依据

5、P173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简答)

Ø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这个城市的性质起着决定性作用

Ø认识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也是确定城市性质的重要方面

6、P174我国城市按性质分类

Ø工业城市

Ø交通港口城市

Ø商贸城市

Ø科研、教育城市

Ø综合中心城市

Ø县城

Ø特殊职能的城市

7、P175城市性质确定的一般方法是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8、P176城市的规模通常以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来界定

9、P176城市人口的含义:

指那些与城市的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人口。

10、P177城市按照人扩密度、经济联系、管理条件等因素,一般分为市区、近郊区、市辖县(远郊区)

11、P179在城市总人口中,按其参加工作与否,分为劳动人口与非劳工人口

劳动人口按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分基本人口和服务人口

12、P179城市人口分类

Ø基本人口

Ø服务人口

Ø被抚养人口

劳动构成亦称城市人口构成,指人口按分类在城市总人口中的比例

13、P181城市人口的变化

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

自然增长率(公式)

14、P185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战略意思(简答题)

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影响子孙后代自己需求能力的发展

Ø可持续发展逐渐突破了自然环境的范围,即生态的可持续性,扩展到社会、文化、经济领域的可持续性,生态的可持续是最基本的内涵

Ø发展是硬道理,要从全局,长远的观点去认识这个发展,达到可持续地发展,这正是最本质的战略目标

Ø如果只顾眼前的短期局部效益出发,从长远看可能得不尝失,这种发展只能是饮鸠止渴,最终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反而相悖

15、P190远景规划内容

Ø从区域的范围进行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环境等分析,预见城市可能发展的规模

Ø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方向、空间结构、整体控制、政策措施及法律保障体系

Ø对总体的重大基础设施、大类土地使用作出纲要性规划

 

第六章城市总体布局

1、P193(简答题)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是城市主要功能在空间形态演化中的有机构成,它是研究城市各项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考虑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及其相关的城市网络、城镇体系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发展中的动态关系

2、P197城市的功能是主导的、本质的,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

3、P201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选择)

Ø整体协调,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经济、自然和社会三个方面

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不仅重视经济增长数量,更注重和追求经济发展质量

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要求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

Ø城乡融合、力求系统综合、时空发展有序

Ø增强区域城市观念、重在区域整体发展

Ø体现政策、突出重点、带动全局

4、P208(选择)居住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18~28m2,特殊情况不得小于16m2

工业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9~22m2,特殊情况不得大于26m2

道路广场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8~15m2,特殊情况不得小于7m2

绿地每人不得小于9m2,其中公共绿地不得小于7m2

5、P252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布置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总体布局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Ø因地制宜,与河湖山川自然环境相结合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必须结合城市自然条件和绿化特点,因地制宜

Ø均衡分布、有机构成绿地系统

城市中各类绿地有其不同的使用功能,规划布置时应将公共绿地在城市中均衡分布,并连成网络系统,做到点(公园、小游园)、线(街道绿化、江畔滨湖绿带、林荫道)、面(分布面广的块状绿地)相结合,并与市郊相关的各类绿地连接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以发挥公共绿地的最大作用

6、P276港口城市

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合理地分配岸线

第七章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1、P285城市交通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看书

2、P285城市交通对城市布局的影响(简答题)

Ø运输设备的位置影响到城市其他组成部分(如工业、仓库等用地的布局)

Ø车站、码头等交通设施的位置影响到城市干道的走向

Ø对外交通用地布置,

Ø城市面貌的反映

Ø城市道路系统则是城市的骨架,更影响到城市的用地布置

3、P285城市道路交通主要特征(简答题)

Ø在吸引点之间的车辆行人交通虽错综交织,但从其运输对象来说可以分为客流与货流

Ø各类交通的流动路线、流动数量随时间而变化,而且具有一定规律性

Ø城市道路交通由于交通工具、方式的不同,而对道路系统提出不同要求

Ø静态交通是城市道路交通的组成部分,必须在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中统一考虑

4、P286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Ø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基础上,组织完整的道路系统

Ø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

Ø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Ø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

Ø要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与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

5、P293路幅宽度:

包括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隔离带、红线宽

道路宽度:

包括车行道、人行道宽度

交通量:

是在路面上某一断面单位通过的车辆和行人数量

7、P297城市对外交通是看书

8、P299客运站的位置客运站的服务对象是旅客,为了方便旅客,位置要适中,靠近市中心。

在中、小城市,可位于市区边缘,大城市则必须深入城市,位于市中心区边缘

9、P311高速公路发展为公路建设开辟了新的途径。

它在断面组成上,中央设分割带,使车辆分向安全行使;与其他线路交叉时采用立体交叉。

并控制出入口;有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是供高速(一般为80-120km/h)行使的汽车专用道

10、P314从净空限制的角度来看,机场的选址应使跑道轴线方向尽量避免穿过城市市区,最好在城市侧面相切的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跑道中心线与城市市区边缘的最小距离5-7km即可,如果跑道中线通过城市,则跑道靠近城市的一端与市区边缘的距离至少应在15km以上。

11、P322城市公共交通方式包括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快速轨道交通以及城市水上交通。

在客运繁忙的大城市,应实施“公交优先”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的主导作用。

第八章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

1、P333水资源指人类可以利用的那一部分淡水资源

从战略上考虑,对水资源实行开源及节流两方面的政策,要节约用水,要注意水的重复利用

2、P354在城市规划的不同阶段,对管线工程综合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可分为:

Ø规划综合

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主要以各项管线工程的规划资料为依据,进行总体布置,主要任务是解决各项工程干线在系统布置上的问题

Ø初步设计综合

Ø施工样图检查

各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内容逐步具体化

第九章居住区规划

1、P366合理的服务半径:

指居民达到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放大步行距离,一般为800-1000m,在地形起伏的地区可适当减少。

2、P367居住区的规划结构:

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

3、P378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主要因素(简答题)

 

4、P379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选择)

Ø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Ø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Ø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5、P383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问答题)展开

Ø使用要求

为适应住户家庭不同的人口组成和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住宅类型,为了满足居民生活的多种需要,必须合理确定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规模及其分布方式,合理地组织居民室外活动、休息场地、绿地和居住区的内外交通等

Ø卫生要求

要求居住区有良好的日照、通风等条件,以及防止噪声的干扰和空气的污染等

Ø安全要求

在保证居民在正常情况下生活,同时也要能够适应那些可能引起灾害发生的特殊和非常情况。

因此必须对各种可能产生的灾害,进行分析,并按照有关规定,作必要的安排,使居住区规划能有利于防止灾害的发生或减少其危害程度

Ø经济要求

居住区规划与建设应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居民的生活水平相适应。

Ø美观要求

6、P386住宅标准包括面积标准和质量标准

7、P390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

Ø成组成团的组合方式

Ø成街成坊

Ø整体式

8、P412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简答题)

Ø便于居民使用

Ø应设在交通比较方便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段,并考虑上下班的走向

Ø如为独立的工矿居住区或地处市郊的居住区,则应在考虑附近地区和农村使用方便的同时,还要保持居住区内部的安宁

Ø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宜与相应的公共绿地相邻布置,或靠近河湖水面等一些能较好体现城市建筑面貌的地段

9、P430居住区道路的功能和分级(简答题)

Ø居民区日常生活方面的交通活动

Ø通行清除垃圾、递送邮件等市政公用车辆

Ø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和工厂的货运车辆通行

Ø满足铺设各种工程管线的需要

Ø道路的走向和线型是组织居住区建筑群体景观的重要手段,也是居民相互交往的重要场所

10、P446居住区绿地的指标

住宅组团不小于0.5m2/人,居住小区(含组团)不小于1m2/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小于1.5m2/人,对绿地率的要求新区不低于30%,旧区改建不低于25%

11、P453居住区外部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填空)

Ø整体性、生态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地方性、大量性、经济性

12、P460看书

13、P461建筑造价:

包括住宅与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造价,住宅造价一般与住宅层数密切相关,看书

14、P461居住区总造价的综合指标一般以每平方米居住建筑面积的综合造价为主要指标。

第一十章城市公共空间

1、P491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作用与类型(简答)

Ø概念:

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

Ø作用:

根据居民的生活需求,在城市公共空间可以进行交通、商业交易、表演、展览、体育竞赛、运动健身、消闲、观光游览、节日集会及人际交往等各类活动

Ø类型:

开放空间和专用空间

2、P491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及规划设计(简答)

Ø构成要素:

由建筑物、道路、广场、绿地与地面环境设施等要素构成

Ø规划设计:

包括总体布局和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