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知识框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22021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心理学知识框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普通心理学知识框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普通心理学知识框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普通心理学知识框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普通心理学知识框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心理学知识框架.docx

《普通心理学知识框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知识框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心理学知识框架.docx

普通心理学知识框架

普通心理学知识框架

如果你对心理学充满好奇,对心理学家都在做什么感兴趣,从书里你能找到答案;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普通心理学知识框架

一.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认知过程;情绪情感与意志;能力和人格;

(二)心理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的,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在实验心理学P23页,将观察法分为:

自然观察法,个案观察法和调查研究法;并涉及到一项观察方法:

无干扰观察法。

观察法的特点:

直接性和描述性;

2)实验法:

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叫实验法。

实验法分为:

自然实验(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3)测验法:

采用经过标准化的测验(量表)的形式来测量心理品质。

使用心理测验要注意信度和效度两个基本要求

4)调查法:

用提问的方式(问卷提问/访问提问),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问题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

一般分为问卷条查和访问调查。

5)个案法:

通过对某个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这种方法是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而来的)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个体,缺乏代表性。

(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主张心理学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

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并强调内省方法。

2)机能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也主张研究意识,但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

3)行为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实验法。

4)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人物,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温勒。

主张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完型。

5)精神分析: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强调心理学研究无意识现象。

(霍妮也和精神分析有关)

6)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重视人格,强调人的本质是好的,强调自我实现。

7)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皮亚杰,奈塞尔,重视对认知过程的研究,把人看成是认知加工的系统。

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1)神经元:

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脑内处理信息的单位却是神经回路)他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递信息。

神经元的组成:

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

(胶质细胞的作用带着看一下)

功能分类:

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注意比较:

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的电位变化:

神经元内部电流是由外正内负转变到外负内正。

而脑内神经元信号的传递方式主要是:

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

2)突触:

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彼此结出的部位。

作用:

使神经冲动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与它临近的另一个神经元。

结构:

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

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由三部分组成:

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脊髓和脑;

脊髓:

中央是灰质,外面是白质;

其作用:

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

脑干:

包括,延脑,桥脑,中脑;

延脑----生命中枢,与有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密切关系,支配呼吸,排泄,吞咽等。

桥脑----与调节睡眠有关。

中脑----视听反射中枢,随意运动。

间脑:

丘脑----中继站,接受是所有来自感官的信息并传入皮层(除嗅觉外)。

下丘脑----调节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皮下中枢,控制内分泌,调节情绪。

小脑----维持平衡和协调动作。

边缘系统(比脑干,丘脑,下丘脑,小脑出现得更晚些)--与本能活动和记忆有关;其中,海马在记忆中有重要作用;

(口诀:

中视听,丘中继,桥睡眠,边本能记忆)

(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

1)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

大脑初级感觉区分为:

视觉区(枕叶),听觉区(颞叶),机体感觉区(左右交叉,上下倒置,身体各部位投射面积取决于它们在机能方面的重要程度,比如手,舌的投射面积比较大);

2)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功能:

也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的;

3)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

言语区主要定位于大脑左半球。

其中布洛卡区(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这个区域受损引发说话不流利,运动性失语症,因而形成电报式言语;威尔尼克区(在颞叶上方,靠近枕叶处),:

这个区域损伤导致听觉性失语症。

角回,这个区域损伤将导致语义性失语症,导致听得动别人说话,但看不懂文字材料表达的意思。

联合区:

不接受任何感觉系统的直接输入,范围广,功能联合的脑区:

感觉联合区、运动联合区和前额联合区,也是进化较晚的一个脑区。

4)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

从结构上说,右半球略大和重于左半球;但左半球的灰质多于右半球。

起源于割裂脑实验,大脑的左右半球的功能是不同的。

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

右半球则主要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

(三)脑机能学说

1)定位说:

开始于加尔和斯柏兹姆的颅相说,真正的定位说开始于失语症人的临床研究。

1825年,波伊劳德提出语言定位于大脑额叶。

大脑行使的具体功能各自定位于大脑的某一区域。

2)整体说:

弗罗伦斯实验采用局部毁损法。

后来拉什里提出了总体活动原则和均势原理;

均势原理:

大脑皮层的各个部位是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的。

总体活动原则:

大脑是以整体发生活动的,学习的效率和受损伤的部位无关,与受损伤的面积大小成反比;

3)机能系统说:

鲁利亚把脑分成三个相互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

①第一机能系统即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也叫动力系统。

其基本功能是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它的兴奋性和感受性,并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

②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储存的系统。

其基本作用是接受来自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对它们进行加工,并把它们保存下来。

③第三机能系统也叫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

其主要作用是直接调节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反应。

4)机能模块说:

认为大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这些模块之间复杂而巧妙地结合是实现各种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

三.注意与意识

(一)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的含义:

意识就心理状态而言,意味着清醒警觉注意集中;

意识就行为水平而言,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行为;

意识就心理内容而言,意味着可以用言语报告出的行为;

意识就哲学层面上,一种与物质相对立的精神实体;

意识是一种觉知,一种高级心理官能,一种心理状态;

2)意识的种类:

见华中师范大学绿宝书

3)意识的功能:

对客体的观察和觉知:

通过限制人们的注意,减少不断涌入的刺激能量;

使人们依据知觉组织规律,将连续不断的经验化为为客体和事件;

使人们能够利用过去的记忆对现时输入的信息做出最佳的判断和正确行为。

对主体的控制和调节:

帮助人们生存和构建社会文化:

4)睡眠与梦:

清醒时波,安静或休息状态时波,在睡眠状态,主要是△波

睡眠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

持续10分钟。

第二阶段:

出现睡眠锭(即是一种短暂爆发的脑电波)脑电波。

持续20分钟。

第三阶段:

脑电波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会有睡眠锭波。

持续40分钟。

第四阶段:

称深度睡眠,个体肌肉近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梦游、梦呓、尿床等发生在此。

更大更慢的纯△波,睡眠者很难被唤醒。

(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的睡眠常被称作慢波睡眠)

快速眼动睡眠(REM):

在此时,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

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左右上下移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梦境。

第一次出现10分钟,以后逐渐增加。

睡眠的功能:

功能恢复理论认为:

睡眠使一天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修正和恢复;

生态学理论认为:

睡眠的目的是减少能量的消耗和避免受到伤害;

进化论:

是生存过程中长期演化而成的,为了维持生存需要;

梦:

精神分析的观点:

弗洛伊德和荣格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路径。

或者说,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和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本能的反映。

生理学的观点:

霍布森认为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

这些活动是为了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

认知观点:

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

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称为梦境。

(二)注意概述

1)注意的含义: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它具有两个特点:

指向性和集中性;

指向性:

是指在某一瞬间,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

集中性:

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了某个对象的时候,他们便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

2)注意的功能:

注意的基本功能使对信息进行选择,另外也是完成信息处理的重要条件,保证了对物体更清晰地认识,更准确地反映和更可控有序的行为;

选择功能;保持功能;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华中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P63)

3)注意的种类:

不随意注意:

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刺激物自身的特点;人本身的状态;

随意注意:

指事先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随意注意的主要原因:

对注意目的和任务的依从性;

对兴趣的依从性;

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

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

对人格的依从性;

随意后注意:

由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一致努力的注意.

选择性注意:

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例如:

双耳分听试验;

持续性注意:

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

例如:

学生上课的45分钟内必须使自己的注意保持在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对象上;

分配性注意:

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例如:

学生一边听讲课一边记笔记;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

1)注意的生理机制:

朝向反射(定向反射):

情景的新异性引起一种复杂而又特殊的反射。

它是注意的最初生理机制。

脑干网状结构:

其激活作用使大脑处于觉醒状态,没有激活就不可能注意;

边缘系统:

人选择一些信息而离开另一些信息是和脑的更高级部分:

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的功能相联系的;

大脑皮层:

注意产生的最高部位;

2)注意的外部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