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政治专题训练1 货币流通与物价稳定.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21895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2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政治专题训练1 货币流通与物价稳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届高考政治专题训练1 货币流通与物价稳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届高考政治专题训练1 货币流通与物价稳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届高考政治专题训练1 货币流通与物价稳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届高考政治专题训练1 货币流通与物价稳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政治专题训练1 货币流通与物价稳定.docx

《届高考政治专题训练1 货币流通与物价稳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政治专题训练1 货币流通与物价稳定.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政治专题训练1 货币流通与物价稳定.docx

届高考政治专题训练1货币流通与物价稳定

2015届高考政治考前三个月名师考点点拨专题讲义1货币流通与物价稳定新人教版

网络构建

主干速记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2.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3.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4.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降低,需求量增加。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5.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考点一 货币流通

1.国家可以决定纸币的面值、发行量和实际购买力。

(  )

提示 错误。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发行量,但实际购买力不是由国家决定,而是由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决定的。

2.人民币汇率越高越好。

(  )

提示 错误。

一个国家的汇率政策应当根据其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监管水平和企业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决定,人民币汇率并非越高越好。

3.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  )

提示 错误。

物价上涨不一定就是通货膨胀,只有物价全面、持续上涨,才是通货膨胀。

4.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的职能。

(  )

提示 错误。

纸币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但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只能是实实在在的金银条块。

5.美元对人民币汇率降低会使我国企业增加对美国的商品出口。

(  )

提示 错误。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降低,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的对外出口。

本考点为高考的高频考点,经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2015年高考可能会结合具体的情景考查对货币基本职能的辨别;结合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等考查对货币流通规律的理解;结合汇率变化图考查汇率变动的含义和影响。

特别要注意货币发行、通货膨胀、汇率等方面的计算题。

常考点1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2013年“五一”期间,刚领到4000元工资的小王在商场看中一件标价800元的服装,在和卖家讨价还价后最终以500元成交。

这里涉及的货币职能依次是(  )

A.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手段

C.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D.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答案 C

解析 领取4000元工资体现支付手段,标价800元体现价值尺度,最终以500元成交,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体现流通手段,C入选。

A、B、D与材料不对应,排除。

2.2013年1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发布的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规定:

比特币不是真正的货币,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这是因为(  )

A.货币的本质是特定的虚拟商品

B.货币的属性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C.货币的职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

D.现在的货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答案 D

解析 比特币不是真正的货币,不能在市场上流通,是因为货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D入选。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A错误;货币的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B、C错误。

3.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年9月23日发行“和”字书法——行书普通纪念币一枚,面额为5元,直径为30毫米,材质为黄铜合金,发行数量为5000万枚。

这枚纪念币(  )

①与相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 ②只可用于收藏,不可以在市场上流通 ③其购买能力由中国人民银行决定 ④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①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纪念币和等额人民币等值流通,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故入选。

②③观点错误,纪念币为黄铜合金,本身有价值,不仅可以用于收藏,还可以在市场上流通,其购买能力是由市场决定,而不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故排除。

正确区分货币的基本职能

职能

作用

关键词语

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

表现商品的价值

“标价”“价格”

流通手段

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购买”“买卖”“现场交易”

其他职能

贮藏手段

贮藏财富

“保存”“退出流通领域”

支付手段

清偿或支付债务、赋税、利息、工资等

“赊销赊购”“还债”“地租”“利息”“税款”“工资”

世界货币

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

“购买外国货”“国际收支”

常考点2 货币流通规律

1.假设某国2013年M产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2元,2014年生产该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且该国2014年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额为10000亿元,货币流通次数为5次,央行实际发行货币4000亿元。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今年M商品的价格是(  )

A.5元B.15元

C.20元D.7.2元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商品的价值量和通货膨胀率的计算。

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由题意可知,2014年生产该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则今年该商品的价值量为12÷(1+20%)=10元;同时,2014年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额为10000亿元,货币流通次数为5次,则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2000亿元;但是央行实际发行货币4000亿元,则会发生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为(4000-2000)÷2000=100%;所以该商品的价格为10×(1+100%)=20元。

选C。

2.(2014·江苏四市调研)2014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这意味着今后央行货币供应既不会大开闸门放水,也不会紧缩以致闹“钱荒”。

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  )

A.可以避免通货膨胀的出现

B.是纸币流通规律的客观要求

C.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利润

D.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的表现

答案 B

解析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呈反比。

“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有利于流通中的货币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保持平衡,故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是国家运用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表现,故D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A项中的表述过于绝对,故不能入选;“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与银行利润之间并无直接关系,故C项不能入选。

因此,答案是B项。

3.假定某国今年待售商品为2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200元,一年内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为5次,若要将物价涨幅控制在5%以内,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则今年货币的发行量应(  )

A.不少于800亿元C.不少于840亿元

B.不超过800亿元D.不超过840亿元

答案 D

解析 根据货币流通规律公式:

需要的货币量=200×20/5=800亿元,物价涨幅控制在5%,因此今年货币的发行量不能超过800×(1+5%)=840亿元,D入选。

1.通货膨胀率与纸币贬值率的计算

通货膨胀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纸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

2.纸币发行与经济政策

常考点3 外汇与汇率

1.(2014·陕西工大附中适应性训练)我国生产的某种出口商品国际市场价格是7美元/件,某企业生产这种商品原来的成本是人民币12元/件。

如果该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20%,假设结算当日汇率为1美元兑换6.6元人民币,则该企业出售100万件该商品可获得利润为人民币________万元(  )

A.3620B.3180

C.3420D.4620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了外汇与汇率。

利润等于销售总额减去生产成本,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生产成本降低,故依据条件,该企业的利润应为:

7×6.6×100万-12÷(1+20%)×100万=3620万元,故A正确;B、C、D错误。

本题答案选A。

2.(2014·江苏调研)与2013年强劲上涨不同,2014年伊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开始出现掉头向下态势。

一般情况下,人民币汇率下跌不利于(  )

A.对美出口型企业B.对美劳务输出

C.赴美国的旅游者D.美元理财产品投资者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汇率变动的影响。

根据题意,人民币汇率下跌,对进口不利,对出口有利,设问要求人民币下跌不利于,对美出口有利,故排除A项;人民币汇率下跌,对美劳务输出后,获取的报酬能够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对其有利而不是不利,故排除B项;C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人民币汇率下跌后,赴美国旅游的人需要更多的人民币才能兑换到同等数量的美元,故对其不利;人民币汇率下降后,美元理财产品投资者能够兑换更多的人民币从而获利更多,故排除D项。

3.(2014·合肥一诊)2013年8月5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1767元。

而2013年1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2897元。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这种变化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是(图中虚线表示变化后的状况)(  )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汇率变化的影响。

1美元兑换的人民币少了,说明人民币升值,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因此有利于中国进口美国产品,不利于中国产品出口美国,故②③表示正确,①④错误。

1.汇率变动与币值变化的关系

外币

本币

外币币值

本币币值

外币汇率

本币汇率

不变

更多

升值

贬值

升高

跌落

不变

更少

贬值

升值

跌落

升高

更多

不变

贬值

升值

跌落

升高

更少

不变

升值

贬值

升高

跌落

2.人民币币值变化的影响

3.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

(1)优化进出口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平衡。

(2)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增加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3)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考点二 价格变动及其影响

1.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也一定变化。

(  )

提示 错误。

价格除了由价值决定,还受供求关系、宏观调控、货币发行量等因素的影响,价值变化价格不一定变化。

2.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正比。

(  )

提示 错误。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单位商品价值量会相应降低,因此二者成反比。

3.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  )

提示 错误。

个别企业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无关。

4.一种商品价格降低,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增加。

(  )

提示 错误。

一种商品价格降低,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增加;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下降。

5.等价交换就是商品价格与价值完全符合。

(  )

提示 错误。

等价交换并不是每次交换都做到价格和价值相符合,而是对无数次交换关系的概括,表现为交换价格的平均数与价值相符合。

本考点是高考高频考点,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命题。

2015年高考可能以计算题的形式考查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以函数关系图形式考查价格变化及其影响;以选择题或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及稳定价格的措施等。

常考点1 价值与价格

1.物价关系民生,对于物价这个问题始终不能掉以轻心。

2013年上半年的物价问题,总体上控制得比较好,但从后势来看,农产品价格仍然存在上涨的压力。

原因有三:

一是农药、化肥等价格的持续增加,会导致物价上涨;二是因为进入下半年随着“中秋节”和“春节”的临近,及其部分季节性供应的农产品,还有周期性变化的一些农产品,价格面临着一些上涨的压力;三是来自国外的输入性通胀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推出量化宽松政策。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中从后势来看,物价仍然存在上涨压力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答案 

(1)原因:

①价值决定价格,农药、化肥等价格的持续上涨反映出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会造成农产品价格的继续上涨。

②供求影响价格,临近“两节”,需求量增大,部分季节性农产品供应量减少,会造成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③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联系增强,输入性通胀压力传导到国内,引起物价上涨。

(2)解决:

①最根本的是发展经济,增加农产品的供给。

②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整顿市场秩序,稳定物价。

③在发展对外关系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解析 本题以物价问题为背景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等相关知识。

回答本题要紧扣材料中的原因,转化成经济术语;在解决问题上要从分析的原因上思考。

2.我国2013年生产自行车约为7000万辆,平均每辆价格为600元。

2013年生产自行车的工人增加3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

其他条件不变,2014年每辆自行车的价格是(  )

A.200元B.500元

C.660元D.780元

答案 B

解析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其他条件没有直接关系,因此2014年每辆自行车的价格为:

600/(1+20%)=500元。

A、C、D不符合题意。

3.(2014·天津期末)2013年A商品的价格为10元,若其他条件不变,2014年A商品的价格为16元,则意味着纸币________,此时如果2014年生产A商品的某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25%,那么2014年A商品的价格是________(  )

A.升值37.5% 12.8元B.升值60% 12.8元

C.贬值37.5% 16元D.贬值60% 16元

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

根据题目可知,A商品的价格由10元变为16元,说明纸币贬值,设贬值率为x,则10÷(1-x)=16,得x=0.375第二步:

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所以价格不变,就是16元。

与价格相关的知识体系

(1)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2)价格变动的经济影响——影响居民生活消费和企业生产经营。

(3)物价影响居民消费水平——价格高,居民购买力降低;价格低,居民购买力提高。

价格变动有利于引导居民消费趋向。

(4)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通过价格引导,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5)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以稳定物价。

(6)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价格,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7)价格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国家通过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或者法律手段,调节物价,引导企业生产和居民消费,从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常考点2 供求影响价格

1.下图反映的是供求同时变动对价格的影响(P为价格,Q为数量,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以下经济现象与图示所能反映的变动状况大体一致的是(  )

①严格落实厉行节约要求,高端消费及集团消费回落

②春节期间因天气因素供应量减少,蔬菜价格不断上涨

③国际原油在能源需求反弹和地缘政治冲突影响下价格上行 ④因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文化消费市场扩张迅猛

A.①④B.②③

C.①②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了价格变动的影响的知识。

①不符合题意,严格落实厉行节约要求,高端消费及集团消费回落,需求曲线应该向左平移;②③的表述符合上述图像的变动情况;④不符合题意,因为因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文化消费市场扩张迅猛,虽然需求增加,但是供给却减少,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2.材料一 2013年6月以来我国成品油价格调整情况

注:

①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度统计公报显示,中国私人轿车保有量为5308万辆,增长22.8%。

②2013年9月下旬以来,叙利亚危机得到缓解,国际原油产量逐步回升。

材料二 国内成品油的价格调整,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成品油价格的每次变动都会对消费品市场以及与成品油直接相关的企业和居民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经济学领域的“蝴蝶效应”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请你简要描述2013年6月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走势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 

(1)走势:

国内成品油价格自2013年6月以来历经多次调整,成品油价格总体在上涨,但进入10月份后价格有下降趋势。

(2)原因:

①供求影响价格。

国内私人轿车保有量的增长,9月下旬前的叙利亚危机,导致成品油供小于求,所以油价整体上涨;9月下旬以来,叙利亚危机得到缓解,国际原油供应量逐步回升,使得成品油价格出现回落趋势。

②价值决定价格。

叙利亚危机的紧张与缓解,导致原油价格的涨落,使成品油生产成本升降,成品油价格随之出现调整。

解析 图表型材料题一般由题目、图表和注(注释)三部分组成。

从设问的角度看,一般是通过比较来反映经济的变化、发展、差距等问题,进而阐明一些原理、观点或规律,有些试题还要求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我们要结合材料,选准角度,从国内成品油价格走势,可以得出成品油价格总体在上涨,但进入10月份后价格有下降趋势。

从分析原因的角度,我们应从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等知识点来展开。

价格变化的原因及稳定物价的措施

(1)价格变化的原因:

①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②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③纸币发行量:

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降低。

④市场的缺陷:

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

⑤国家经济政策: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⑥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流通不畅会导致物价上涨。

(2)稳定物价的措施:

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③合理控制纸币的发行量,使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④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

⑤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常考点3 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1.

右图描述的是某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曲线。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且该商品市场尚未饱和,则下列事项中能引起D1向D2平移的是(  )

①该生产行业供应量减少

②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

③该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下降

④政府提高了该商品消费税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答案 B

解析 该商品的需求量由D1向D2平移意味着对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增加。

该生产行业供应量减少,会导致该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对其需求量会减少,选项①与题意不符;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人们的购买力上涨,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②符合题意;该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增加,③符合题意;政府提高该商品消费税,该商品的价格会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④与题意不符。

该题选B。

2.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通常情况下,下列经济现象与曲线所反映的变动关系相符合的是(  )

①Y为价格,X为需求量,经济现象在A曲线上变动,相关企业会减少对该商品互补品的生产

②Y为某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X为该商品价值量,经济现象在B曲线上变动,企业获利会增加

③Y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X为进口量,经济现象在A曲线上变动,对外贸易额一定增长

④Y为科技创新能力,X为经济增长质量,经济现象在B曲线上变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答案 C

解析 ①Y为价格,X为需求量,经济现象在A曲线上变动,由图中箭头指向可以看出,价格上涨,需求减少,因此互补品生产会减少,正确;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价值量减少,因此②不符合题意;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因此③不符合题意;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经济现象在B曲线上变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④正确;答案为C。

3.

2013年12月10日至13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

读右图,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扩大内需、使社会总需求曲线从AD向AD′移动的是(  )

①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②调整税收政策,扩大房屋租赁税的范围 ③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 ④优化外贸结构,坚持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战略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 C

解析 AD向AD′移动说明在物价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了。

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会增加社会的总需求,因此①正确;调整税收政策,扩大房屋租赁税的范围,属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抑制了需求,故排除②;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会扩大需求,③正确;④有利于扩大外需,排除;答案选C。

经济生活常见的供求曲线

供给曲线:

表达了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价格高,获利增加,生产扩大;价格低,获利减少,生产缩减

需求曲线:

表达了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需求变动曲线:

表达了在相同价格水平下,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动,从而导致需求量变化

需求弹性曲线:

表达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D1)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D2)影响较大

常考点4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我国将探索建立粮食目标价格制度。

粮食目标价格是在综合考虑生产成本、CPI指数、国内国际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基础上预测出来的一个价格水平,农产品市场价格则由市场供求关系形成,政府参照二者的差价进行补贴。

如图所示,P为粮价,Q为数量,D为粮食需求曲线,S为粮食供给曲线。

如果P0代表粮食目标价,P1和P2代表变化着的粮食市场价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市场价格处于P1点时,政府应补贴种粮农民,以防“谷贱伤农” ②市场价格处于P1点时,政府应补贴低收入消费者,以防“谷贵伤民” ③市场价格处于P2点时,消费者负担加重,会大幅减少粮食消费 ④市场价格处于P2点时,农民种粮收益大,生产积极性高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中材料可知,当粮食市场价格处于P1点时,粮食市场价格低于粮食目标价格,农民种粮获利减少甚至亏本,积极性降低,据此,可以选出①项,排除②项;当粮食市场价格处于P2点时,粮食市场价格高于粮食目标价格,农民种粮获利增加,积极性提高,故④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粮食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其需求量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较小,故③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

因此,答案是C项。

2.(2014·西安一模)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油价上涨到7元/升,约有2%~4%的潜在消费者会放弃购车,而油价涨到8元/升,则有5%~8%的潜在消费者放弃购车。

调查显示,近5成的车主表示将会减少汽车的使用频率。

在被调查的潜在消费者中,44.1%的人表示将会推迟购车计划,32.9%的人表示将会选择小排量汽车,13%的人表示将会放弃购车计划,仅有10%的人表示没有任何影响。

汽油的涨价让人们对汽车使用的另一燃油——柴油开始密切关注,柴油需求量不断上升。

(1)结合材料分析价格变动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的?

(2)你认为汽车企业应如何应对高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