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专题14 文化创新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21005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专题14 文化创新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专题14 文化创新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专题14 文化创新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专题14 文化创新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专题14 文化创新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专题14 文化创新解析版.docx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专题14 文化创新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专题14 文化创新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专题14 文化创新解析版.docx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专题14文化创新解析版

2020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

专题14文化创新

答题要领——探究

命题角度1 文化创新的作用

设问方式

为什么重视文化创新(利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树立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答题要点

创新对文化发展的作用+创新对社会实践的作用+创新对社会和民族的作用

[答题术语]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这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所在。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命题角度2 文化创新的途径

设问方式

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实现文化创新

答题要点

根本途径+基本途径+正确方向+人民群众+其他

[答题术语]

(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一个基本途径。

既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又一基本途径。

既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5)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

(6)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技进步、思想解放,推动文化形式和内涵的发展。

解题示范——应用

[典例]1.(2017·高考全国卷Ⅰ·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

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

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

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

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

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10分)

[应用流程·稳准答题]

第一步:

分点审设问,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

设问方式

原因类

内容限定

《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原因

分值定点

本题10分,一般可回答4~5个要点

第二步:

分层析材料,确保答题要点对且全

1.先将材料分层

第1层

第一自然段

第2层

从“《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到“大胆创新”

第3层

从“比赛诗词涵盖”到“外国留学生”

第4层

从“嘉宾现场点评”到“历史故事”

第5层

从“赛会设置竞猜”到“文化盛宴”

第6层

从“节目的播出”到最后

2.再抓材料关键词句对接知识

关键词句

逐步推导·对接知识

第1层

对于设问来说属于无效信息

第2层关键词句: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大胆创新

由关键词→取其精华、推陈出新

第3层关键词句:

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

由关键词→选择的诗词价值高、影响大、代表性强→集中展示了中国诗词的艺术魅力

第4层关键词句:

嘉宾分析诗词内涵、发掘诗词价值

由关键词→重视发掘诗词的深刻内涵和道德价值→引导人们向美向善

第5层关键词句:

设置竞猜、“飞花令”,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

由关键词“竞猜”“飞花令”→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由关键词“应用新媒体等技术手段”→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促进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第6层关键词句:

强烈反响,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

由关键词“强烈反响”→民众内心的诗词文化情结被激发、被调动

由关键词“超过11亿人次”→民众参与广泛

第三步:

采用术语+材料,确保答案条理又规范

[参考答案] 选择艺术价值高、影响大、代表性强的诗词,集中展示中国诗词的魅力;重视发掘诗词的深刻文化内涵,引导人们向美向善;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激发民众内心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引导民众广泛参与。

[典例]2.(2014•课标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

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

他立志传承发展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求。

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中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

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638万字,插图2353幅,书中收录3505种中草药,附方40000多则。

《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

[应用流程·稳准答题]

第一步:

分点审设问,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

知识限定

文化创新的途径

设问方式

措施类

内容限定

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

第二步:

分层析材料,确保答题要点对且全

抓材料关键词句对接知识

关键词句

逐步推导·对接知识

“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中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

深入兽医药研制和畜病治疗第一线,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创新。

“他立志传承发展传统兽医药事业”、“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

广泛收集整理我国传统兽医中草药及药方,在继承传统中实现创新。

“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

收集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在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中推进创新。

第三步:

采用术语+材料,确保答案条理又规范

[参考答案]

(1)深入兽医药研制和畜病治疗第一线,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创新。

(2)广泛收集整理我国传统兽医中草药及药方,在继承传统中实现创新。

(3)收集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在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中推进创新。

对点训练——巩固

1.(2018•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德化瓷素以“宛似象牙、光色如绢”的独特品质著称于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其制作既保持了传统刻花和印花工艺,又在工艺和设计方面不断有新的提高和拓展,成为世界公认的艺术精品。

宋元以来,德化瓷销往海外。

这些瓷品有为日本、东南亚地区生产的观音像等佛教用品,有销往阿拉伯地区的带有阿拉伯纹饰的釉外云彩大盘。

精美的德化瓷长期畅销海外,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德化瓷畅销海外的原因。

【答案】

①德化瓷具有独特性和民族性,富有中华文华的内涵。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德化瓷适应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文化需求)。

③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文化的特征、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德华瓷的独特性和共性、创新来分析。

本题是原因类试题,德华瓷畅销海外一方面是因其独特性和民族性;另一方面是因为德华瓷畅销海外符合不同区域文化特点,体现了尊重文化多样性;此外,也离不开人们对德华瓷的不断创新。

德化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

当今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本题以德化瓷为背景,综合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正确认识,突显了政治学科的学科素养。

根据设问可知,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设问类型属于原因类。

原因类试题应在作答时以地位、作用、意义、必要性等作为切入点。

本题强调的是德化瓷畅销海外,德化瓷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作答时,学生应该调动《文化生活》中有关中华文化、传统文化的知识对本题材料中的观点进行提炼,在此基础上分析德化瓷走出国门的理由。

2.(2017•课标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取得了世界一流成果,被称为创新中国的科技领航者。

潘建伟率领科研团队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赖远明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破解青藏铁路修建中冻土如何“保冷”这一被称为“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鲁先平历经14年创新创业成功研制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淋巴癌的原创化学药“西达本胺”,在这一领域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和部分领跑……他们的创新实践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

鲁先平将原创新药的研发形容为“走钢丝”。

潘建伟说:

“科学研究一定不能惧怕失败”。

王晓东将“不只是填补国内空白,而是获取人类知识的创新”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

做事挑剔,追求完美的赖远明用“要想成功,就必须坚持”概括他的创新经验。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

【答案】

文化引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

弘扬创新精神,有利于树立和贯彻创新发展的新理念,增强创新自信,培养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文化,推动创新发展。

【解析】

审设问可分析出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及运用知识分析创新精神对创新发展的作用。

审材料可以归纳出几个领航者的科技创新成功均与弘扬创新精神有关,并在创新精神(文化)指引下取得科技创新成果,提高了自身素质,故本题结合知识从两个角度展开分析即可:

从文化的社会作用角度:

文化引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先进文化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弘扬创新精神有利于树立和贯彻创新发展的新理念,培育创新文化,推动创新发展。

从文化对个人作用角度:

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创新自信,培养创新人才。

3.(2016•课标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

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

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

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

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

【答案】

立足于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其当代价值;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增强其世界影响力。

【解析】

本题问题的实质是怎样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题易因没有从这方面答出启示而失分。

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立足实践,继承优秀传统;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利用现代科技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答案的组织要围绕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

4.(2016•浙江高考)利用外媒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一种新的有效方式。

当国际上有人“唱衰中国”、“抹黑中国”时,英国BBC2电视频道却于猴年春节播出了中英联合摄制的纪录片《中国春节:

全球最大的盛会》,引发收视热潮,进一步激发了国际社会探求中国、理解中国的兴趣。

该片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结构处理,将春节的个人记忆与集体表达有机结合,增强了视觉效果、亲近性与趣味性,表现了中国人“归根”的家国观和团圆喜庆的文化精神,成为继《超级中国》、《鸟瞰中国》、《美丽中国》等纪录片之后又一个“借船出海”的成功事例。

从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的角度,简述这一“借船出海”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事例对我们的启示。

【答案】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通过中英联合摄制纪录片《中国春节:

全球最大的盛会》并在BBC2播放这一新的方式,成功实现了文化“借船出海”;纪录片通过叙事视角、结构处理等的创新,增强了视觉效果、亲近性与趣味性。

这一成功事例启示我们,必须坚持文化创新,进一步丰富文化传播方式,进一步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

我国的文化是有价值和生命力的。

纪录片的播放展示了中国文化精神的魅力,引发收视热潮,激发了国际社会探求、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

因此,我们应当有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

【解析】

本题限定的知识范围非常明确,即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属于启示类非选择题。

从文化创新角度说明“借船出海”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是推动文化传播手段创新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从文化自信角度说明“借船出海”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对自身文化价值进行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坚定信念,就是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

5.(2015•浙江高考)祠堂是崇宗祀祖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

W村也曾有座老祠堂。

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举。

新农村建设以来,W村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明亮的新礼堂,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礼仪传习、普法讲座、村民一家亲、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礼堂已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

礼堂文化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了乡村治理。

去年,该村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W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所包含的道理。

【答案】

(1)传统文化是社会成员的精神纽带,祠堂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W村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发挥祠堂文化在人文教化、社会认同等方面的作用。

(2)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必须批判地继承,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容,剔除与改造带有封建宗法性质的内容。

(3)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祠堂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打破了宗族界限,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解析】

本题易因没有把握设问中“成功建设”这一指向或“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这一知识限定答题而失分。

首先根据设问中“成功建设”这一指向来把握材料信息,尤其是传统的祠堂文化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将老祠堂变成新礼堂的做法等信息。

其次,根据设问中“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这一知识限定,围绕“成功建设”这一指向梳理知识,对接材料信息。

最后,调用教材中传统文化的作用、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等知识,分析说明W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所体现出的道理即可。

本题需要对材料信息进一步加工锤炼,提取出相应理论点。

题中设问是建设礼堂文化,而材料中出现祠堂文化,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显然建设礼堂文化,要发挥祠堂文化这一传统文化的作用;但材料也有明确信息,祠堂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那就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同时材料中还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信息,显然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6.(2014•课标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

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

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蜒、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

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

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

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栽,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从心。

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

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

【答案】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发展、文化繁荣和创新人才培养。

教育创新促进了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民主意识、创新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析】

解答首先要依据教材,准确答出文化创新的作用,然后结合材料,具体分析教育创新作为文化创新的一种形式,对学校文化、人才培养的具体作用。

7.(2014•北京高考)地铁作为流动的博物馆,被称为城市“最有价值的隐藏”。

材料 北京地铁宛若一条条彩带串连起北京不同区域的“文化珍珠”:

颐和园、天坛、鸟巢、什刹海、南锣鼓巷、王府井、中关村科技园,等等。

一座座地铁站造型别致,站内设计装饰与地面文化景观交相辉映、浑然一体,仿佛在讲述着北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北京地铁还举办了“祖国你好”大型公益广告活动、“民俗风、中国年”迎新春活动、儿童文学专列、诗歌坊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结合材料,说明地铁在推动北京文化创新过程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答案】

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

北京地铁挖掘和展示了北京丰富多彩的文化。

北京地铁成为继承和传播北京文化的载体。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北京地铁开展多种文化活动,有利于推动北京文化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知识。

地铁串连起北京不同区域的“文化珍珠”,展示北京文化的多样性,推动北京文化发展。

地铁“讲述着北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说明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地铁举办各类活动,作为文化的载休,在实践中创新文化。

8.(2014•天津高考)“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从春秋战国的吴越文化到唐宋的文人荟萃,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一个“文化湖州”。

最近,该地依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展形式多样和卓有成效的群众文化活动,一改传统的“送文化”一元主体线性结构(见图1)为“文化走亲”(以互访形式在不同区域间开展群众文化交流活动)多元主体网状结构(见图2),开创了文化活力竞相迸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崭新局面。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走亲”活动对于文化建设的启示。

【答案】

①要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②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要创新文化交流形式,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解析】

本题题型为启示类非选择题。

“文化走亲”活动对于文化建设的启示,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说明在文化建设中应怎么办。

答题时先梳理教材有关知识,把问题转化为如何进行文化建设这一教材问题,然后结合材料信息答题。

“该地依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说明文化建设必须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开展形式多样和卓有成效的群众文化活动”,说明文化建设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也说明必须创新文化交流形式、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9.(2014•山东高考)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3年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活动期间,我国推出了展示中国形象的大型舞台演出《美丽中国》。

演出以歌舞为主,镶嵌京剧、武术等中国元素,辅以多媒体视频。

演出从新疆的《葡萄架下》到云南的《怒江大小调》,从唐朝乐舞《霓裳羽衣舞》到现代芭蕾《海上梦明月》,……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

特别是《海上梦明月》将西方芭蕾与中国民族乐器二胡、琵琶巧妙混搭,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开放、创新、多元的魅力。

据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与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美丽中国》演出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答案】

文化创新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解析】

通过审设问可确定学生需从文化创新和中华文化两方面回答。

材料中演出以歌舞为主,镶嵌一些中国元素,辅以多媒体视频,对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将西方芭蕾与中国民族乐器混搭,对应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显示中国文化开放、创新、多元的魅力,对应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央视春晚中人工智能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艇组成的“三无舰队”令人惊艳。

无人车以中国红的涂装车身,搭配生肖狗的图样,以8字交叉跑的形式向全国人民拜年,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无人机编队的“海豚”图案表达了人类与生态的共融发展,“新时代”图案表达粤港澳大湾区腾飞全新时代的开启。

无人舰编队组成的“离弦之箭”奔向“新时代”之门。

在央视网络春晚上,人工智能机器人更是出尽了风头,对春联,行“飞花令”,手书春联,笔迹还原,智能自拍,让全国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体味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人工智能对我国文化发展的意义。

【答案】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人工智能的出现,创新了文化传播的途径、手段,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③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内容和形式上促进文化创新,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解析】

人工智能属于科学技术,因此分析人工智能对我国文化发展的意义实际上就是分析科技对文化发展的意义。

解答本题可从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之一、文化传播的手段以及智能自拍,让全国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体味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创新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利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故宫博物院拥有近600年历史、规模宏大的宫殿群、186万余件藏品,是名副其实的传统文化品牌。

提炼、解读其中的优秀元素并转化到当代生活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