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19478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127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docx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docx(1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docx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

目(内容结构)录

第一节水文地质基础知识1

一、自然界水循环1

二、地下水赋存条件1

三、含水层与隔水层3

四、蓄水构造4

五、含水层的埋藏条件4

六、地下水的补给、排泄与迳流6

七、地下水运动的基本定律9

第二节地下水的理化性质与水质污染10

一、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10

二、地下水运移过程中的物理、化学作用15

三、地下水污染16

第三节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与技术要求19

一、评价工作分级19

二评价工作技术要求24

第四节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25

一、基本要求25

二、污染源调查26

三、地质环境现状调查27

四、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27

五、环境水文地质勘察与试验30

六、调查资料的研究与应用33

七、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35

第五节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40

一、基本要求40

二、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41

三、Ⅰ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48

四、Ⅱ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62

第六节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70

一、评价原则71

二、评价范围71

三、评价方法71

四、评价要求71

第七节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72

一、原则与要求72

二、保护措施与对策72

三、污染含水层的治理73

第八节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文件的编写要求74

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地下水专题74

二、环境影响报告书——地下水环境影响专题报告75

参考文献76

第四章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水文地质基础知识

一、自然界水循环

地球上的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态存在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及生物圈中。

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5亿km3。

其中绝大部分(约13.7亿km3)储存于海洋中,河流湖泊中的水约75.12万km3,地面以下17km以内地下水的总量约为841.7万km3,其中约有50%以上储存于地面以下1km的范围内。

在太阳热能及重力作用下,地球上的水由水圈进入大气圈,经过岩石圈表层及生物圈再返回水圈,如此循环不已。

水循环的上限可达地面以上16km的高度,即大气的对流层,下限可达地面以下平均2km左右的深度,即地壳中空隙比较发育的部分。

二、地下水赋存条件

(一)岩石中的空隙

地下水赋存于岩石空隙中,岩石空隙既是地下水的储容场所,又是地下水的运动通道。

空隙的多少、大小、连通情况及分布规律,决定着地下水分布与运动的特点。

将空隙作为地下水的储容场所与运动通道研究时,可以分为三类,即:

松散岩类中的孔隙、坚硬岩石中的裂隙、易溶岩石中的溶穴与溶蚀裂隙。

1.孔隙松散岩类由大大小小的颗粒组成,在颗粒或颗粒的集合体之间存在着相互连通的空隙,因是小孔状,称作孔隙。

2.裂隙固结的坚硬岩石,包括沉积岩、岩浆岩与变质岩。

其中不存在或很少存在颗粒之间的孔隙,岩石中主要存在各种成因的裂隙,即成岩裂隙、构造裂隙与风化裂隙。

3.溶穴与溶蚀裂隙易溶的沉积岩,如岩盐、石膏、石灰岩、白云岩等,由于地下水对裂隙面的溶蚀而成溶蚀裂隙,进一步溶蚀便形成空洞就是溶穴或称溶洞。

衡量岩石中空隙发育程度的指标是空隙度,对应以上三种空隙分别称孔隙率、裂隙率和岩溶率。

虽然三者都是说的岩石中空隙所占整体岩石的体积比,但在实际意义上区别很大:

松散岩类空间上颗粒变化较小,而且通常是渐次递变的,因此,对某一类岩性所测得的孔隙率有较好的代表性,可以适用于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坚硬岩石中的裂隙,受岩性及应力的控制,一般发育很不均匀,某一处测得的裂隙率只能代表一个特定部位的情况,适用范围有限;岩溶发育一般不均匀,利用现有的办法,实际上很难测得能够说明某一岩层岩溶发育程度的岩溶率。

即使求得了某一岩层的平均岩溶率,也仍然不能代表真实的岩溶发育情况。

因此,岩溶率的测定方法及其意义,都不值得进一步探讨。

岩石空隙的发育程度,实际上远比上面所讨论的复杂。

例如:

松散岩类固然主要发育孔隙,但某些粘性土失水干缩后可以产生裂隙,这些裂隙的水文地质意义往往超过其原有的孔隙;成岩程度不高的沉积岩,往往既有裂隙又有孔隙;易溶岩在同一岩层的不同部位,由于溶蚀强度不均一,有的部分主要发育裂隙,有的部分主要发育溶穴。

因此,进行工作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分析空隙的形成原因及控制因素,弄清其发育规律。

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分析地下水的储存与运动条件。

(二)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

岩石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水。

存在于岩石空隙中的有结合水、重力水及毛细水,另外还有气态水和固态水。

组成岩石的矿物中则有矿物结晶水。

1.结合水松散岩类的颗粒表面及坚硬岩石的裂隙壁面均带有电荷,水分子受静电作用在固体表面受到强大的吸力,排列较紧密,随着距离增大,吸力逐渐减弱,水分子排列渐为稀疏。

受到固体表面的吸力大于其自身重力的那部分水便是结合水。

结合水被束缚在固体表面,不能在重力作用下自由运动。

2.重力水距离固体表面更远的那部分水分子,重力影响大于固相表面的吸引力,因而能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由运动,这部分水就是重力水。

3.毛细水松散岩类中细小孔隙通道可构成毛细管。

在毛细力的作用下,地下水沿着细小孔隙上升到一定高度,这种既受重力又受毛细力作用的水,称为毛细水。

毛细水广泛存在于地下水面以上的包气带中。

(三)与地下水储容、运移有关的岩石性质

1.空隙的大小当空隙足够大时,空隙中既有结合水又有重力水;微细的空隙,若颗粒间距小于结合水厚度的两倍,空隙中便全部充满结合水,而不存在重力水。

在粘性土的微细孔隙及基岩的闭合裂隙中,几乎全部充满着结合水。

而砂砾石、具有宽大张开裂隙及溶穴的岩层中,几乎全是重力水,结合水的量微不足道。

2.容水度即岩石中所能容纳的最大的水的体积与溶水岩石体积之比,以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显然,在数值上溶水度与孔隙率、裂隙率、岩溶率相等。

但是,对于膨胀性的粘土来说,充水后体积扩大,容水度可以大于孔隙度。

3.持水度饱水岩石在重力作用下释水时,一部分水从空隙中流出,另一部分水以结合水、触点毛细水的形式保持于空隙中。

持水度是指受重力影响释水后岩石仍能保持的水的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岩石空隙比表面积越大,结合水含量就越大,持水度也越大。

颗粒细小的粘性土比表面积很大,有时其持水度可以等于容水度,即没有重力水给出;中、粗砂的持水度较小;具有宽大张开裂隙与溶穴的岩石,持水度是微不足道的。

4.给水度饱水岩石在重力作用下释出的水的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给水度在数值上等于容水度减去持水度。

粗颗粒大空隙的岩石给水度接近容水度;粘性土及微细裂隙的岩石的给水度很小或等于零(见表4-1)。

表4-1常见松散岩类的孔隙度与给水度参考值[3]

岩石名称

砾石

粗砂

中砂

细砂

亚粘土

粘土

泥炭

孔隙度(%)

40

42

47

50

80

给水度

0.3-0.35

0.25-0.3

0.2-0.25

0.15-0.2

0.04-0.07

5.岩石的透水性及其影响因素岩石的透水性是指岩石允许水透过的能力。

其定量指标是渗透系数。

渗透系数是反映岩石透水性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水在岩石中流动所受阻力情况,与空隙类型、大小及水的粘滞阻力有关。

表4-2给出了黄、淮、海平原地区渗透系数的经验值供参考。

表4-3为常见岩石透水程度参照表。

空隙大小及空隙多少决定着岩石透水性的强弱,但两者的影响并不相等,空隙大小经常起决定性作用。

对于松散岩类来说,孔隙度变化较小,给水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透水性的好坏。

表4-2黄、淮、海平原地区渗透系数经验值一览表[3]

岩性

渗透系数(m/d)

岩性

渗透系数(m/d)

砂卵石

80

粉细砂

5-8

砂砾石

40-50

粉砂

2-3

粗砂

20-30

亚砂土

0.2

中粗砂

22

亚砂-亚粘土

0.1

中砂

20

亚粘土

0.02

中细砂

17

粘土

0.001

细砂

6-8

三、含水层与隔水层

表4-3岩石透水性参照表[3]

透水

程度

渗透系数(m/d)

代表岩性

强透水

>10

卵石、砾石、粗砂、具溶洞的灰岩

良透水

10-1.0

砂、裂隙岩石

半透水

1.0-0.01

亚砂土、黄土、泥灰岩、砂岩

弱透水

0.01-0.001

亚粘土、粘土质砂岩

不透水(隔水)

<0.001

粘土、致密的结晶岩、泥质岩

含水层是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含水层不但储存有水,而且水可以在其中运移。

隔水层则是不能透过和给出水,或透过和给出水的数量很小的岩层。

划分含水层和隔水层的标志并不在于岩层是否含水,关健在于所含水的性质。

空隙细小的岩层,所含的几乎全是结合水。

而结合水在通常条件下是不能运动的,这类岩层起着阻隔水通过的作用,所以构成隔水层。

空隙较大的岩层,则含有重力水,在重力作用下能透过和给出水,即构成含水层。

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划分又是相对的,并不存在截然的界限。

例如,粗砂层中的泥质粉砂夹层,由于粗砂的透水和给水能力比泥质粉砂强,相对而言,后者可视为隔水层。

而同样的泥质粉砂若夹在粘土层中,由于其透水和给水的能力比粘土强,又当视为含水层了。

在一定条件下,含水层与隔水层可以互相转化。

例如在正常条件下,粘性土层,特别是小孔隙的粘土层,由于饱含结合水而不能透水与给水,起着隔水层的作用。

但当孔隙足够大时,在较大的水头差作用下,部分结合水会发生运动,粘土层便能透水并给出一定数量的水。

这种现象实际上普遍存在着。

对于这种兼具隔水与透水性能的岩层,可称为半含水——半隔水层。

所谓的越流渗透主要是在这类岩层中进行的。

含水层只是个形象的名称,对松散岩土是比较合适的。

因为松散岩土多呈层状,其间孔隙的分布连续而均匀,因此赋存的地下水也呈连续均匀的层状分布。

但对坚硬岩石中的裂隙及可溶性岩石中的溶隙,由于空隙发育的不均匀性,其中的地下水并非为层状分布,而只在岩层的某些部位,有若干裂隙、溶隙发育且互相连通时,才分布有水。

例如:

当一条大的断层穿越不同岩性的地层时,只有在断裂带中水的分布连续且比较均匀。

又如在岩溶化的地层中,只有在溶隙发育的部位才含有水,而并非整个岩层都含有水。

因此,在这样一些情况下,将含水岩体统称为“含水层”是不恰当的,通常就称其为含水系统。

所谓系统,是针对地下水的赋存和运移而言,即指岩体中在一定程度上和在一定范围内相互连通的空隙。

在一个系统中的地下水,可将其看成一个整体,具有统一的水力联系,即当这个系统的某些部位接受外界水补给时,整个系统的水量就将增加;而当系统中任何一处向外排水或人为取水时,则整个含水系统的水量将减少。

此外,当我们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或对地下水的运动、转化进行研究时,所注重的不仅仅是地下水的分布状况,更重要的还有地下水的动态特征。

因此,对地下水的分布和运动按系统概念进行研究将更为全面和合理。

从这个意义上说,赋存地下水的岩土,不论其空隙属性是裂隙、溶隙或孔隙,都可称为地下水含水系统,包括孔隙含水系统、裂隙含水系统和岩溶含水系统等。

含水层的构成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概括起来应具备下列条件:

1.要有储水空间构成含水层首先要有储水空间,也就是说应当具有孔隙、裂隙或溶隙等空间。

岩层的储水空间越大、数量越多、连通性越好,则透水性能就越好,重力水就越容易入渗、流动。

这种条件下有利于形成含水层。

2.要有储存地下水的地质构造条件有利于地下水储存的地质构造条件是指,在透水性良好的岩层下存在有隔水(不透水或弱透水)的岩层,以免重力水向下全部漏失;或在水流方向上有隔水岩体阻挡,以滞存地下水。

只有这样,才能使运动于空隙中的重力水,较长久的储存起来,充满岩层空隙,形成含水层。

3.具有良好的补给来源岩层具备了良好的储水空间和构造条件,如果水源不足,仍不能成为含水层,因为这种岩层在枯水期往往会干枯。

只有当岩层有了充足的补给来源,对供水有一定实际意义时,才能构成含水层。

四、蓄水构造

由含水层和隔水层相互结合而形成的能够积蓄地下水的地质构造称蓄水构造。

每个蓄水构造中地下水的补给、迳流和排泄都是独立的。

因此,蓄水构造也就是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

蓄水构造是从水文地质学观点研究地质构造得出的概念,目前已把这个概念运用在基岩山区。

而在松散岩层地区对蓄水构造的归纳和研究尚不成熟。

在坚硬岩层分布区,主要有单斜蓄水构造、背斜蓄水构造、向斜蓄水构造、断裂型蓄水构造、侵入接触型蓄水构造、岩溶型蓄水构造等。

在松散沉积物分布区,也有人根据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和水源条件划分出:

山前冲洪积型蓄水构造、河谷冲积型蓄水构造、湖盆沉积型蓄水构造、冰川沉积型蓄水构造等。

不同的蓄水构造对含水层的埋藏、地下水补给和水质、水量都有较大影响,所以在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中,首先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查明蓄水构造上,才能进而查清水文地质条件。

五、含水层的埋藏条件

1.包气带地表以下地下水面以上的岩土层,其空隙未被水充满,空隙中仍包含着部分空气,该岩土层即称为包气带。

包气带水泛指贮存在包气带中的水,包括通称为土壤水的吸着水、薄膜水、毛细水、气态水和过路的重力渗入水,以及由特定条件所形成的属于重力水状态的上层滞水。

上层滞水接近地表,补给区和分布区一致,可受当地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入渗补给,并以蒸发的形式排泄。

在雨季可获得补给并储存一定的水量;而在旱季则逐渐消失,甚至干涸,其动态变化显著。

且由于自地表至上层滞水的补给途径很短,极易受污染。

有时也将包气带水称之为非饱和带水。

包气带居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交替的地带,包气带水是水转化的重要环节,研究包气带水的形成及运动规律,对于剖析水的转化机制及掌握浅层地下水的补排、均衡和动态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包气带的厚度、结构、岩性、渗透性及污染物在包气带中的吸附与解吸、沉淀与溶解、机械过滤、化学反应等作用,对于研究污染物从地表转入地下水环境,评价预测建设工程对地下水的环境影响意义重大。

包气带是地表物质进入地下含水层的必经之路,因而是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的重点研究对象。

2.包气带与饱水带地下水自由水面以上部分为包气带,以下部分称作饱水带。

在包气带中,岩石空隙没有充满液态水,近地表部分主要分布气态水及结合水,靠近下部接近饱水带部位,由于毛细力的作用,重力水从地下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毛细上升高度),形成毛细水带。

包气带中还有正在下渗的“过路”重力水以及被毛细力滞留在包气带上部的悬挂毛细水。

饱水带中岩石空隙全部充满液态水,有重力水也有结合水,是开发利用与保护的主要对象。

根据埋藏条件分为潜水和承压水。

3.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水面的含水层中的水称作潜水。

潜水没有隔水顶板,或只有局部的隔水顶板。

潜水的水面为自由水面,称作潜水面。

从潜水面到隔水底板的距离为潜水含水层厚度。

潜水面到地面的距离为潜水埋藏深度。

表4-4某些松散岩石的最大毛细上升高度[3]

岩石名称

最大毛细上升高度(cm)

粗砂(粒径=0.5-1.0mm)

2-4

中砂(粒径=0.25-0.5mm)

12-35

细砂(粒径=0.1-0.25mm)

35-120

亚砂土

120-250

亚粘土

300-350

粘土

500-600

由于潜水含水层上面一般不存在隔水层,直接与包气带相接,所以潜水在其全部分布范围内都可以通过包气带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或灌溉回渗水的补给。

潜水面不承压,在重力作用下,通常由位置高的地方向位置低的地方流动,形成迳流。

自然条件下潜水的排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向下游迳流,以泉、渗流等形式泄出地表或流入地表水体,这便是迳流排泄;另一种是通过包气带或植物蒸发进入大气,称为蒸发排泄。

人类取用地下水时,人工开采便成为第三种排泄方式。

不同岩石的极限蒸发深度,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经常遇到,表4-4给出部分试验值供参考。

潜水通过包气带与大气圈及地表水圈发生联系。

所以,气象、水文因素的变动对其影响显著,丰水季节或丰水年,潜水接受的补给量大于排泄量,潜水面上升,含水层厚度加大,埋藏深度变小。

干旱季节排泄量大于补给量,潜水面下降,含水层变薄,埋藏深度加大。

因此,潜水的动态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潜水积极参与循环,其资源易于补给恢复。

潜水的水质变化很大,主要取决于气侯、地形及岩性条件。

湿润气侯及切割强烈的地形,

有利于潜水的迳流排泄而不利于蒸发排泄,往往形成含盐量不高的淡水。

干旱气侯与低平地形下,潜水以蒸发排泄为主,常形成含盐量相对高的咸水。

潜水容易受到污染,对潜水水源应注意加强环境保护。

一般情况下,潜水面不是水平的,而是一个向排泄区倾斜的曲面,起伏变化大体与地形一致,但常较地形起伏缓和。

潜水面上各点的高程称作潜水位。

相等水位点的连线称等水位线。

等水位线的法线方向是地下水的流向。

4.承压水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叫做承压水。

承压含水层上、下部的隔水层分别称作隔水顶板和隔水底板。

顶底板之间的距离为含水层厚度。

承压水受到隔水层的限制,它与大气圈、地表水圈的联系很弱。

当顶底板隔水性能良好时,它主要通过含水层出露地表的补给区(该地段地下水已转变为潜水)获得补给,并通过范围有限的排泄区进行排泄。

当顶底板为水平隔水层时,它还可以通过半隔水层,从上部或下部的含水层获得补给,或向上、下部含水层排泄。

无论在哪种情况下,承压水参与水循环都不如潜水那样积极。

因此,气侯、水文因素的变化对承压水的影响较小,承压水动态比较稳定。

承压水和潜水一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现代渗入水(大气降水、地表水)。

但是,由于承压水的埋藏条件使其与外界的联系受到限制,一定条件下含水层中可以保留很古老的水,有时甚至是与沉积物同时沉积下来的水(如在海相沉积物中保留下当时的海水,在湖相沉积物中保留下当时的湖水等)。

总的来说,承压水不象潜水那样容易补充恢复,但由于其含水层厚度一般较大,往往具有良好的多年调节性。

承压水的水质变化很大,从淡水直到含盐量高的卤水都有。

承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越好,参加水循环越积极,水质就越接近入渗的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形成含盐量较低的淡水。

补给、迳流、排泄条件越差,水循环越缓慢,水从岩层中溶出的盐分就越多,水的含盐量就越高。

有的承压含水层与外界几乎不发生联系,保留着经过浓缩的古海水,含盐量可以达到每升数百克之多。

承压水一般不易受到污染。

但是,一旦污染后很难使其净化,因此在开发利用时应注意水源的卫生保护。

六、地下水的补给、排泄与迳流

补给与排泄是含水层与外界发生联系的两个作用过程。

补给与排泄方式及其强度,决定着含水层内部的迳流以及水量与水质的变化。

这些变化在空间上的表现就是地下水的分布,在时间上的表现便是地下水的动态,而从补给与排泄的数量关系研究含水层水量及盐量的增减,便是地下水的均衡。

只有对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过程建立起清晰的概念,才有可能正确的分析与评价地下水资源,采取有效的兴利防害措施。

(一)地下水的补给

含水层自外界获得水量的作用过程称作补给。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有:

大气降水、地表水和灌溉回渗水。

近年来,地下水的人工补给,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补给来源。

1.大气降水的补给大气降水通过岩层空隙渗入补给地下水。

降雨初期,雨量较小时,先在包气带中形成结合水、悬挂毛细水,而不能进入含水层形成补给作用。

随着雨量加大结合水和悬挂毛细水达到极限,在重力作用下继续下渗进入含水层,引起水位升高,形成补给作用。

大气降水是地下水最普遍的补给来源。

对一个独立流域来说,地表迳流也是流域内的大气降水转化来的,因此,降水量的大小对一个地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起着控制作用。

影响降水补给的因素主要有:

降水强度、包气带岩性与厚度、地形坡度、植被发育情况等。

降水强度(mm/h)超出包气带的入渗速率,部分降水便形成地表迳流,补给地下水的部分所占比例相应减少。

降水强度小而连续时间不长时,入渗的水先湿润包气带,而后又蒸发返回大气圈,不利于补给地下水。

绵绵细雨对地下水的补给最为有利。

包气带的透水性越好,降水转为地下水的份额越大。

反之,包气带透水不良,降水中的相当一部分便转为地表迳流。

包气带土质越是粘重、厚度越大,滞留的入渗水越多,对地下水的补给越不利。

地形坡度越大,坡流急促,入渗时段缩短,不利于水的下渗。

反之,若地形平缓,坡流缓慢,入渗时段延长,转为地下水的部分就越多。

但要注意,只有当降水强度超过包气带的入渗速率形成表流时,地形坡度才能影响降水的入渗。

植被有利于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

一方面,植被阻滞了地表径流。

另一方面,林下土壤有机质多,结构性好,树下根系使表土透水性增强,落叶又保护土壤结构免遭雨滴的破坏。

所有上述作用中,最关键、最主要的是降水量和包气带的岩性与厚度。

2.地表水的补给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海洋等,都可补给地下水。

环评工作中常见的以河流为主,故仅以河流为例进行分析。

河流与地下水之间的补给,取决于河水位与地下水位的关系,这种关系沿着河流纵断面有所变化。

见图4-1:

a、山区河流深切,河水位常低于地下水位,起排泄地下水的作用;b、进入山前,堆积作用加强,河床位置抬高,地下水埋深增大,经常是河水补给地下水;c、冲积平原上部,河水位与地下水位接近,汛期河水补给地下水,非汛期地下水补给河水;d、到了冲积平原中下部,由于强烈的堆积作用,多形成所谓的“地上河”,因此经常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河流补给地下水时,补给量的大小取决于下列因素:

河床以下地层的透水性、河流与地下水有联系部分的长度及河床湿周(浸水周界),河水位与地下水位高差,以及河床过水时间的长短。

河床透水性对补给地下水影响很大。

岩溶发育地区往往整条河流转入地下。

由砂砾石组成的山前冲洪积扇上缘,地表水呈辐射状、散流状,渗漏量相当大。

但接近中下游,当河床与下伏含水层之间存在隔水层时,尽管河水很多,对地下水补给却明显减少。

河道愈是宽广、河水位愈高,河床湿周便愈长,愈有利于对地下水的补给。

我国北方的河流大多是间歇性的,每年仅在汛期的一、二个月有水。

汛前,河床以下的包气带含水不足,初汛来临,河水浸湿包气带,并垂直下渗(图4-2)。

开始,河水与地下水并不相连,下渗水使地下水面凸起(图4-2a);随着地下水位提高,地表水与地下水联成一体,被抬高的地下水面向外扩展,河水渗漏量变小(图4-2b);河水断流后,地下水位逐渐趋平,使一定范围内地下水位普遍抬高(图4-2c)。

应当注意,河水的渗漏量有一部分是消耗于补充包气带湿度的,当河流过水时间不长,且河床由细粒物质组成时,这部分水可占相当大的比例。

这种情况下,不能简单地把河水渗漏当作补给地下水的量。

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与大气降水不同:

后者是面状补给,普遍而均匀,前者是线状(带状)补给,局限于地表水体的周边。

地表水体附近的地下水,既接受降水补给,又接受地表水的补给,经开采后与地表水的水位差加大,可使地下水得到更多的(增加)补给量。

因此,河流附近的地下水一般比较丰富。

潜水和承压含水层接受降水和地表水补给的条件不同。

潜水在整个含水层分布面积上都能直接接受补给。

承压水则仅在含水层出露于地表,或与地表连通处(在此处已转化为潜水)方能获得补给。

因此,地质构造与地形的配合关系,对承压含水层的补给影响极大。

(二)地下水的排泄

含水层失去水量的过程称作排泄。

在排泄过程中,含水层的水质也发生相应变化。

地下水的排泄方式是多样的,可通过“泉”作点状排泄,通过向河水泄流作线状排泄,通过蒸发消耗作面状排泄。

此外,一个含水层的水可向另一个含水层排泄。

此时对后者来说,也是从前者获得补给。

开发利用地下水或用井孔、渠道排除地下水,都属于地下水的人工排泄。

蒸发排泄仅消耗地下水量,盐分仍留在地下水中,故此种排泄方式会使地下水矿化度升高,水质发生变化。

其它种类的排泄,均属于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