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石家庄市中考化学三模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16914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4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石家庄市中考化学三模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石家庄市中考化学三模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石家庄市中考化学三模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石家庄市中考化学三模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石家庄市中考化学三模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石家庄市中考化学三模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石家庄市中考化学三模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石家庄市中考化学三模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石家庄市中考化学三模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石家庄市中考化学三模试题及答案详解

河北省石家庄2018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

1.学校食堂提供了下列5种食物:

小雨为自己选的午餐中,较合理的组合是(  )

①炒油菜②香蕉③米饭④红烧肉⑤炒豆腐.

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④⑤D.③④⑤

2.下列事实与解释相符的是(  )

A.一氧化碳用于工业炼铁﹣﹣﹣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B.盐酸淸除铁绣﹣﹣﹣盐酸能与铁反应

C.用嘴吹燃着的蜡烛,蜡烛熄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活性炭净水﹣﹣﹣活性炭能与水中杂质反应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验满B.

浓硫酸稀释

C.

酒精着火用湿布盖灭D.

测定溶液的pH

4.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示意图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发生改变

C.反应前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1:

2

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5.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下列描述或判断错误的是(  )

A.铁丝放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析出

B.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黑色固体

C.铁粉、镁带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铁粉产生的气泡快,说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镁

D.铁粉可以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氯化铜

6.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

2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C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C

7.逻辑推理可以实现知识迁移,但不符合事实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食盐溶于水也吸收大量的热

B.氮肥氯化铵与碱研磨放出氨气,氮肥尿素与碱研磨也能放出氨气

C.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CO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爆炸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8.从科学角度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活性炭净水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利用高压锅做饭快是因为压力大沸点低

C.所有的杠杆使用都是为了省力

D.婴幼儿缺钙易患佝偻病

9.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警用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体积增大

D.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H+

10.下列事例中,不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A.

蓄电池放电B.

地热发电

C.

内燃机做功冲程D.

火箭升空

11.下列选项符合如图中从属关系的是(  )

A

B

C

D

X

玻璃棒、铜丝

臭氧、糖水

干冰、氯酸钾

可燃冰、核能

Y

导体

混合物

氧化物

新能源

A.AB.BC.CD.D

12.如图,小试管中盛放着固体乙(足量),滴管中有液体甲,广口瓶中有少量饱和的澄清石灰水(试管底部浸没在澄清石灰水中).当把甲溶液滴加到乙中,过一会儿可看到石灰水变浑浊了,U形管中的a液面降低、b液面升高了.根据以上现象请你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一定分别是稀盐酸和大理石

B.甲、乙有可能分别是水和硝酸铵

C.石灰水变浑浊一定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

D.石灰水变浑浊有可能是发生了物理变化

13.对图所示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因为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所以在铜片上留下了较深的划痕

B.

氖管发光说明测电笔接触的一定是零线

C.

由于具备了燃烧的三个条件,因此白磷能在水下燃烧

D.

由于流体压强的大小与流速有关,因此人应站在安全线外

14.如图是某大学研究小组研发的一种独特的复合材料﹣﹣“石墨纸”,其成分以石墨为主,薄如纸张,比钢还要硬10倍且轻巧,还可以回收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同体积的钢相比,石墨纸质量较小

B.与钢相比,石墨纸硬度较大

C.石墨纸是绝缘体,不易导电

D.石墨纸是一种环保材料

 

二、非选择题

15.如图,先关闭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压到试管中,然后打开止水夹,发现烧瓶内的水沸腾起来.

(1)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是______,挤入到试管中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烧瓶内的水沸腾的原因是______.

16.水果含有果酸,如图所示在水果中插入两片不同金属制成的极板,就组成了一个水果电池,某科学兴趣小组对影响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

(1)在水果中插入不同金属制成的极板,并保持两块极板之间的距离、极板与水果的接触面积不变,用电压表直接测量两块极板之间的电压,结果如下表:

铁﹣锌

铁﹣铜

铜﹣锌

苹果

0.55伏

0.60伏

0.95伏

0.40伏

0.50伏

0.90伏

0.70伏

0.78伏

1.05伏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

在上述条件下,从金属活动性顺序看,所选用的两块极板材料之间的______越大,水果电池的电压越大;并且水果电池的电压还与______有关;

(2)若该小组的同学选用一只橙子并用铜﹣锌做极板,研究水果电池的电压跟极板与水果的接触面积之间的关系时,应控制______不变.

17.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很多现象蕴含着化学知识:

(1)茶壶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该设计和化学实验中______(一种操作)原理相似;

(2)合成纤维和羊毛是两种重要的衣服成分,它们可以用______法区别;

(3)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______来止痒;

(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指出,饮用水消毒剂除了目前采用的液氯外,还补充了一氯胺(NH2Cl)、臭氧(O3)、二氧化氯(ClO2)等,二氧化氯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NH2Cl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

18.小雨同学想制作“叶脉书签”,需要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______g.(称量氢氧化钠的烧杯质量已知),配制时应选用______mL(选填“10”、“20”、“50”、“100”)的量筒量取蒸馏水;

(2)用如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______;

(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量取水,则他配制的溶液______1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应该贴好标签后______保存在试剂瓶中.

19.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G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F与H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I是常见的重要的建筑材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

(1)写出物质J的俗称______;

(2)H的一种用途______;

(3)G→D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4)写出E+F→G+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0.小明在商场见到一种神奇的蜡烛,买回点燃后发现怎么也“吹不灭”,对这种蜡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带到学校和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了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普通蜡烛由石蜡和烛芯制成的,吹不灭的蜡烛在普通蜡烛的烛芯外包裹了一层打火石.打火石是在某种金属中掺入少量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它的着火点只有150℃.当吹“灭”蜡烛时,未冷却的金属接触到氧气就发生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

【问题与思考】

(1)吹不灭的蜡烛利用的原理是燃烧必须满足______(填燃烧的条件之一),如果将这种蜡烛熄灭,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2)蜡烛芯外包裹的金属是什么?

【实验探究】吹不灭的蜡烛芯外的金属可能是镁、铝、铁或铜中的一种,为确定该金属的成分,他们继续探究.(不考虑打火石中稀土元素对探究金属性质的影响)

(1)同学们取该打火石,用砂纸打磨后,立即否认了该打火石中的金属是铜,那么他们观察到的是打火石呈现______色.

(2)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经过对现象的分析后,他们认为该金属一定不是铁,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讨论交流】

(1)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金属的种类,小强提议用硫酸铜溶液进行试验,请你预测,将打火石加入到硫酸铜溶液后的现象是______,其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任写一个)

(2)同学们一致认为小强的方案不合理,经过讨论他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确认了打火石中的金属是镁,他们的方案是______.

 

三、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5分)

21.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的氯化钠)中碳酸钠的含量,小明称取该纯碱样品6g,充分溶解于水中,再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2)所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

1.学校食堂提供了下列5种食物:

小雨为自己选的午餐中,较合理的组合是(  )

①炒油菜②香蕉③米饭④红烧肉⑤炒豆腐.

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④⑤D.③④⑤

【考点】均衡营养与健康.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和合理膳食的原则,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

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红烧肉、豆腐中含有蛋白质.

A、①②③中富含维生素、糖类.

B、①③⑤中富含维生素、糖类、蛋白质.

C、①④⑤中富含维生素、蛋白质.

D、③④⑤中富含糖类,蛋白质.

安排的午餐食谱中,B的营养搭配较为齐全,较合理的是B.

故选:

B.

【点评】“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类普遍的饮食追求,本题考查了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同时告诫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营养物质的均衡搭配,要合理膳食.

 

2.下列事实与解释相符的是(  )

A.一氧化碳用于工业炼铁﹣﹣﹣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B.盐酸淸除铁绣﹣﹣﹣盐酸能与铁反应

C.用嘴吹燃着的蜡烛,蜡烛熄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活性炭净水﹣﹣﹣活性炭能与水中杂质反应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铁的冶炼;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所以一氧化碳用于工业炼铁,正确;

B、盐酸清除铁锈是利用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性质,错误;

C、物质着火点一般情况是不会发生改变的,用嘴吹蜡烛,蜡烛熄灭是因为降低了周围的温度,该选项解释不正确;

D、活性炭有吸附性所以性炭能吸附水中杂质,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验满B.

浓硫酸稀释

C.

酒精着火用湿布盖灭D.

测定溶液的pH

【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加热器皿-酒精灯;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酒精着火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酒精着火,可用湿布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示意图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发生改变

C.反应前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1:

2

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种类及类别;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等.

【解答】解: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A错误;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发生改变,故B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1:

2,故C正确;

D、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能根据提供的图形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能分清分子的原子构成和反应特点,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5.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下列描述或判断错误的是(  )

A.铁丝放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析出

B.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黑色固体

C.铁粉、镁带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铁粉产生的气泡快,说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镁

D.铁粉可以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氯化铜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金属镁、铁、铜、银、锌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镁>锌>铁>铜>银;金属活动性越强,反应速率越快;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活动性强的金属都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解:

A、铁金属活动性比铜活泼,所以,铁丝放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析出,故A正确;

B、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故B正确;

C、铁粉、镁带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铁粉产生的气泡快,原因是铁与酸的接触面积大,不能说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镁.故C错误.

D、铁金属活动性比铜活泼,铁粉可以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氯化铜.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只要满足:

金属活动性大于盐中金属,盐为可溶性盐,满足此两个条件就可以发生反应.

 

6.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

2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C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C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溶解度确定物质能否全部溶解,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解答即可.

【解答】解:

A、t1℃时,相同质量的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此处没有提溶液的质量,故无法比较溶质质量的大小,错误;

B、t2℃时,A的溶解度是50g,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只能溶解25g,故溶液质量是75g,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5g:

75g=1:

3,错误;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B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故B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的溶质质量分数,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溶液组成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与t2℃相同,据图可以看出,C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错误;

D、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提纯A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正确;

故选:

D.

【点评】据溶解度曲线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从而可分析提纯物质的方法、判断其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或降低的变化情况等.

 

7.逻辑推理可以实现知识迁移,但不符合事实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食盐溶于水也吸收大量的热

B.氮肥氯化铵与碱研磨放出氨气,氮肥尿素与碱研磨也能放出氨气

C.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CO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爆炸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铵态氮肥的检验;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分析】A、根据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而氯化钠溶于水不吸热,温度变化不明显进行解答;

B、根据铵态氮肥遇熟石灰会放出氨气进行解答;

C、根据氢气和甲烷都属于可燃性的气体,不纯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解答;

D、根据碳酸盐与盐酸反应分析即可.

【解答】解:

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而氯化钠溶于水不吸热,温度变化不明显,故A错误;

B、铵态氮肥遇熟石灰会放出氨气,硝酸钾属于复合肥,但不是铵态氮肥,所以KNO3与熟石灰研磨不会放出氨气,故错误;

C、氢气和CO都属于可燃性的气体,不纯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故正确;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二氧化碳,活泼金属也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础化学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学过的课本知识进行解答.

 

8.从科学角度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活性炭净水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利用高压锅做饭快是因为压力大沸点低

C.所有的杠杆使用都是为了省力

D.婴幼儿缺钙易患佝偻病

【考点】硬水与软水;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分析】A.活性炭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据此分析判断;

B.压强增大水的沸点升高,据此分析判断;

C.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为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为费力杠杆,据此分析判断;

D.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元素,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并不能除去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故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A不正确;

B.压强增大水的沸点升高,高压锅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水的沸点升高后煮食物快,故B不正确;

C.杠杆根据动力臂与阻力臂长短的关系分为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两种,如理发剪刀就是费力杠杆,故C不正确;

D.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元素,婴幼儿缺钙易患佝偻病,故D正确;

答案为:

D.

【点评】此题属于理化综合题考查活性炭的吸附性、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杠杆的分类、钙的缺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知识点,掌握相关的知识是解答的关键.

 

9.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警用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体积增大

D.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H+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碱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B、警用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毒品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训练有素的缉毒犬闻到毒品的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

C、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由分子间有间隔,在受热时间隔变大,分子的体积没有变化,故选项解释错误.

D、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H+,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下列事例中,不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A.

蓄电池放电B.

地热发电

C.

内燃机做功冲程D.

火箭升空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蓄电池放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地热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内燃机做功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火箭升空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1.下列选项符合如图中从属关系的是(  )

A

B

C

D

X

玻璃棒、铜丝

臭氧、糖水

干冰、氯酸钾

可燃冰、核能

Y

导体

混合物

氧化物

新能源

A.AB.BC.CD.D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分析】A.根据导体的概念判断;

B.根据混合物的概念去分析;

C.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

D.根据稀有气体的分类来分析.

【解答】解:

A.玻璃棒不是导体,故错误;

B.臭氧是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错误,故错误;

C.氯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D.新能源包括可燃冰、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各物质之间的关系,知道从图中看出X和Y属于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2.如图,小试管中盛放着固体乙(足量),滴管中有液体甲,广口瓶中有少量饱和的澄清石灰水(试管底部浸没在澄清石灰水中).当把甲溶液滴加到乙中,过一会儿可看到石灰水变浑浊了,U形管中的a液面降低、b液面升高了.根据以上现象请你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一定分别是稀盐酸和大理石

B.甲、乙有可能分别是水和硝酸铵

C.石灰水变浑浊一定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

D.石灰水变浑浊有可能是发生了物理变化

【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分析】依据现象分析,石灰水变浑浊可能是生成了沉淀,也可能是温度升高导致的溶质析出,U型管的变化,说明容器内温度升高或者是生成了气体,利用这些信息可解决此题.

【解答】解:

A、甲、乙分别是稀盐酸和大理石时,可以出现这些现象,但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还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