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角下的小人国课程构建与实施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15339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2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视角下的小人国课程构建与实施开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互联网+视角下的小人国课程构建与实施开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互联网+视角下的小人国课程构建与实施开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互联网+视角下的小人国课程构建与实施开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互联网+视角下的小人国课程构建与实施开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互联网+视角下的小人国课程构建与实施开题报告.docx

《互联网+视角下的小人国课程构建与实施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视角下的小人国课程构建与实施开题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互联网+视角下的小人国课程构建与实施开题报告.docx

互联网+视角下的小人国课程构建与实施开题报告

互联网+视角下的“小人国”课程构建与实施开题报告

一、选题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意味着“互联网+”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也真正地进入到公众视野。

“互联网+”是指“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通过重构或改造,创造出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毫无疑问,时代发展必然会催生出新的学校形态,“未来学校”随之涌现。

“未来学校是指‘互联网+’背景下的学校结构性变革,通过空间、课程与技术的融合,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体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私人订制的教育。

”所以在选题之初我们看到:

1.幼儿教师课程行为需要落实。

随着幼儿园现代课程改革的推进,幼儿教师虽然理念清楚“把儿童放在课程中心”,但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在实践行为上有的教师习惯于旧有的照本宣科,流于表面化的流程工作,缺少对幼儿个性化需求的关注,缺少“互联网+”背景下的“大资源”观意识。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辅助手段,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拥有现代信息技术使用能力,更需要更新观念与思维方式,只有真正转变观念,落实行为,才能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教育要求。

2.家生园新型关系需要重建。

“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标配,现代家长已经习惯于运用手机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

家园合作模式已经从传统的家访、家长会、家长开放日走向网络化,通过微信群或微信公众号浏览等,加快了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形成多元化的家园新型合作模式。

与此同时,也出现家长过度干预教育,相互间盲目攀比等现象,怎样更好提升家长科学教育理念与方法,推动幼儿园管理制度、家园合作方式改革,引入更多的资源为幼儿园课程服务,也成为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3.幼儿园“小人国”课程需要构建。

我园地处宁波市核心区,是一所有着十多年办园历史的城市幼儿园,有着特色性《“项目化”游戏课程》,为幼儿园整体课程《“小人国”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思考在互联网+的时代机遇中,既要尊重学前教育的本质特性,也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及行为模式,来建构幼儿园课程,同时我园多年前就已开始了信息化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为研究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实践应用研究,总结“互联网+”视角下“小人国”课程构建与实施方法,把互联网作为可开发利用的资源进行挖掘,探讨怎样更好实现“互联网+幼儿园课程”的有效路径与课程评价,为建构现代信息化相适应的幼儿园课程模式提供参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互联网+”与“互联网+教育”“互联网+课程”的相关研究

2012年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这一理念,2015年国家正式提出“互联网+”计划,10月第十五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以“互联网+教育”为题,探索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互联网+”计划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同时“互联网+教育”被普遍认为是未来互联网行业最受关注的领域,成为教育变革的一个新的契机。

2.国内外对“互联网+课程”的相关研究

笔者通过登录中国知网数据库,以“互联网+课程”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对检索结果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得出,近十年来国内外对“互联网+课程”的研究呈上升趋势,2017年2914篇、2018年4133篇、2019年4419篇,近三年来共计11466篇。

其研究内容涉及交育改革、教学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在线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翻转课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学习者、知识点等30余种,足见其研究之热门。

但涉及幼儿园课程研究的却很少,以“互联网+幼儿园课程”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年代截止到2019年,涉及的相关资料只有6篇,主要有山东师范大学李献媛的硕士论文《“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莫晓鑫,王菲在《“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误区与对策》(幼儿教育研究,2017(03))中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课程建设存在的三大误区,指出要依托课程构建,创新技术使用等三大策略;梁俊伟,潘曾伟的《对“互联网+”推动幼儿园课程创新的思考》(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9)指出,要幼儿园课程创新要基于互联网+环境的建构及运用互联网技术推动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发展。

综上分析,“互联网+课程”是热门研究,但在幼儿园尚属起步阶段,发现指出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一些问题及思路,但没有系统性的关于互联网+课程建设的研究。

本研究能通过实证研究佐证互联网+视角下的理论创新,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创新性,填补学前教育领域在这方面的研究空白。

二、内容设计

(一)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研究在“互联网+教育”视角下,将信息技术隐身于教育背后,贯穿于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以一种自然而然的方式开展“小人国”课程构建与实施。

深入挖掘“小人国课程”内涵,确立培养健康、明礼、灵动、敏学、淳美小人的课程目标,运用“开放互动、突破时空”的互联思维,以“云端+存储”方式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记录、优化实施路径,以“影像+质量”方式开展评价探索,通过“联结共享、融合创造”,促使学习空间再造、学习方式变革、组织管理转型,形成有效的运行保障机制,促进每一个儿童成为完整发展、智慧增长的快乐“小人”。

如图所示:

 

(二)研究目标

1.探索并提炼“互联网+”视角下幼儿园课程构建的内涵特点、课程资源开发整合方式、课程实施路径及课程评价的融合创新方式,丰富“互联网+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2.通过实施,促进“小人国”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互联网+背景下完整发展、增长智慧的现代儿童。

3.提升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素养及运用能力,形成家园共育、开放互动、联结共享的学习共同体。

(三)研究内容

1.“互联网+”视角下“小人国”课程内涵的研究

深入分析理解“互联网+教育”的内涵及特点,提炼形成“小人国”课程理念——“玩出故事、玩出智慧”,确立“小人国”课程总目标,准确理解和把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特点及幼儿园五大领域核心经验,分解课程子目标,在一日活动组织中渗透与体现游戏精神,主张多角度多层面的感受体验,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故事,促进全面成长,整体发展;主张在过程亲历与整合学习中获得主动生长,形成个体智慧。

详见下图:

 

我们的行动与思考:

1.深入思考课程理念内涵,对课程培养目标加以明确,思考怎样才能培养好“完整发展、智慧增长的完整小人”,通过多项互动、动态生成的教育哲学观指导课程实施。

多次修改、制定《幼儿园小人国”课程实施方案》,从学理层面明晰“小人国”课程内涵,并分阶段融入到园所文化建设中,引导、培训教师逐步理解课程理念、落实教育行为。

2.对课题组核心成员开展前期培训,成立幼儿园信息技术小组。

3.注册单位公共账号,寻找适宜的云端存储方式,经比较后,确立“XX云”作为课程资源库建设的存储平台。

2.“互联网+”视角下“小人国”课程构建体系研究

把互联网作为一种课程开发资源,进一步丰富课程资源,通过联结融合,进行校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一种更加全面、相互衔接、融汇贯通的课程体系。

主要包括:

(1)“云端+存储”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互联网+”视角下的课程资源开放整合重在构建信息化为核心的课程资源内容。

我们首先采取“云端+存储”方式进行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其次,确立课程甄选开发的原则:

“支持幼儿学习,整合利用资源”,把“小人国”信息化课程资源分为“授导+微课程”、“探究+微游戏”和“表达+微展示”三大类进行甄选;再次,结合幼儿园课程实施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具有园本特点的“小人国”信息化课程资源库。

详见下图:

 

(2)课程实施路径融合研究

从“小人国”课程实施的八大方式入手,运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或现代社交软件APP等进行过程性呈现与记录,探析“互联网+”视角下的课程实施路径的融合方式。

Ⅰ.抖音+项目化游戏

项目化游戏是我园自己研发的一种混龄游戏方式。

我们设计游戏任务,把学习设置在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开展“计划—工作—回顾”模式进行游戏,每周四上午定时开展。

“抖音+项目化游戏”的操作路径是先申请单位抖音账号,征集教师的游戏观察视频,定时制作发布幼儿游戏中发生的趣事,通过“抖音”APP进行集结、宣传。

Ⅱ.微课+结构化教学

“微课+结构化教学”的核心是教师根据教学主题需要,以教学视频片段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营造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它不仅可以运用于集体教学,也可以作为素材扩展延伸运用于小组学习、区域学习中。

Ⅲ.微格+个别化学习

“微格+个别化学习”是指在幼儿园区域个别化中,运用视频录制的方式来记录、分析个别幼儿的学习方式及学习结果,在区域点评环节进行微格重现,师生共同观看,先由学习者自我介绍分析,随后展开集体讨论,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与建议。

Ⅳ.头条+主题化集会

“头条+主题化集会”是指参照头条新闻报道的方式,把幼儿园的主题化集会活动,例如:

开学仪式、毕业典礼等,用“小人国头条”推送方式快速推荐给家长,及时传播办学理念与行动声音,提升园所整体形象。

Ⅴ.微信+项目式探究

“微信+项目式探究”是指是指围绕一个幼儿或教师引发的探究主题,通过调查、信息收集、实地访问、结合不同领域开展各类活动,到最后进行项目展示与小结评价,这种项目探究过程运用微信记录的方式来记录呈现,从而达到更好地宣传与保存。

Ⅵ.快闪+菜单式户外

“快闪+菜单式户外”是指对不同区域的户外运动或游戏,分阶段由老师运用延时摄影的方式进行记录,幼儿园统整后进行全面的动态呈现,幼儿园的微信公众平台宣传或公共一体机播放,从而让社会、家长了解户外活动的整体情况。

Ⅶ.直播+体验式节日

我们通过与宁波掌通家园公司的合作,采用“直播+体验式节日”方式进行传统或园本节日的活动直播,家长在家只要打开手机上的“掌通家园APP”,就可以同步收看,或者活动后回看直播视频。

Ⅷ.XX+研学式考察

“XX+研学式考察”是指把课堂从室内搬到户外,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先确定一个研究问题,以XX为学习工具,进行前期了解准备;随后制定一份详细的任务清单,进行有目的地考察学习;最后对考察活动进行回顾小结,分享交流的过程。

(3)课程评价方式创新研究

及时收集“互联网+”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相关信息,进行系统分析,运用“影像+质量”方式进行创新性评价探索,最终以《宝宝电子档案》的方式,多维度多角度呈现过程,做出客观评价。

详见下表:

 

我们的行动与思考:

(一)关于课程资源开发

1.组建青年教师信息小组团队,由网络管理员负责面向全园开展培训,以青年教师带动成熟型教师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力提升。

2.云课程资源库建设启动前期构建整理,主要有:

(1)各类教学、游戏素材搜集存储

(2)已有优质教学活动收集存储(3)已有的幼儿活动精彩片段存储

3.疫情期间,开展全园教师教学视频制作评比,开展信息化技术的学习与练兵。

由青年教师信息组进行筛选与修改,指导部分教师完善制作,积极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视频制作比赛。

(二)关于实施路径融合

1.以幼儿园为名义注册抖音账号,以“小人国里的新鲜事”为素材,及时用视频记录游戏片段,进行故事整理,可以是游戏故事、课程故事、生活中的趣事等,指定专人负责,定时进行发布,利用抖音进行小人国课程故事的记录与传播。

但是因为疫情的到来,课程形态发生很大变化,抖音发布暂时搁置。

2.微课与微格在我们课题研究之前已有使用,随着课题的开展,将进一步深化研究,通过各级教研活动、现场观摩研讨等方式持续推进,使之成为教师能经常运用的教育手段。

3.幼儿园将以企业账户的形式进行头条的注册与认证,定时发表一些园部重要活动新闻,以扩大幼儿园的社会认知度。

4.受疫情影响,线下项目式探究活动暂停。

但利用疫情与现代科技,我们尝试了线上的项目式探究活动,例如:

“口罩的秘密”“你好志愿者”“餐桌上的健康饮食”“一封信的旅程”“甬行码背后的故事”等,以微信公众号形式进行呈现、小结。

5.疫情时期的幼儿户外活动,需要家长们的配合。

我们发起“父亲行动”,坚持做到宅家坚持动的原则,进行线上指导与运动的实时推送,如《“疫”起健身》《我的老爸是超人》等,以微信公众号为主要形式进行传播。

园内户外活动形态因为有变化,目前调整中,等调整到位后再跟进菜单式运动快闪记录。

6.运用“掌通家园”APP进行实时直播是我园在开展体验式节日活动时的主要方法,本次“六一”儿童节,因特殊原因无法开展大型的亲子类游戏活动,所以借助此手段进行现场直播。

本学期我园开展的“玩转科技节”系列活动,由于家长们不能来园,我们用手机直播的方式,让家长们了解幼儿在园的节日活动情况。

7.本学期由于取消了集体性实地考察活动,但疫情期间,我们尝试进行了“云上春游”活动,根据教师建议的考察主题,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利用XX等手段,搜集资料、寻找照片、自我体验等方式感受考察活动特点。

(三)关于评价方式创新研究

课程评价作为评判课程开展的科学性、有效性、适宜性工具体系,我们将其与宝宝电子档案相结合,运用电子档案中的板块内容,来评价幼儿的发展状况。

但是因为技术的限制,其中的评价板块不能依据课程评价需要而改变,所以我们想要在下个阶段通过与合作公司的沟通,争取改进评价模板,以适应我们的研究需要。

3.“互联网+”视角下课程运行保障机制研究

“互联网+”视角下幼儿园课程建设顺利进行,运行保障机制形成是关键。

我们从硬件设施设备的完善、软件资源的甄选、使用人员的培训、制度措施的跟进四大方面着手建设,形成相互依托,循环一体式的运行机制,把家长也吸收到课程建设中来。

(如图示)

 

我们的行动与思考:

1.因为园长是课题负责人,因此研究启动之时,就在硬件设施、软件资源、人员培训、制度措施方面进行了全面跟进,例如,拨出专项资金,让青年信息小组成员利用假期进行教育教学各类资源的广泛收集,把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与评价考核、评优评先挂钩,推动课题有序开展。

2.幼儿园因为园舍比较陈旧,硬件设施有一定限制,影响网络资源的提取使用,下一步将寻找区里的装备专家力量,设法解决问题。

(四)研究方法和重点难点分析

1.研究方法

(1)观察法。

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了解“互联网+幼儿园课程”开展的可行性,及时反思与调整。

(2)行动研究。

为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运用“观察—计划—实施—反思”来明确问题、分析问题,同时收集研究过程中各类数据,对视频、方案、案例等多种资料进行分析,通过现场观察、数据分析等手段进行批判性反思,在螺旋循环式的研究过程中不断改进教育实践。

2.重难点分析

“互联网+”视角下的幼儿园课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在汲取传统幼儿园课程建设优点基础上的“改良”,不是“推翻”,也不是纯粹的教育信息化。

(1)研究重点

通过目标制定分解、资源内容删选、实施路径创新、评价方式变革等,形成具有“互联网+”特点的课程体系,构建“小人国”信息化课程资源库。

(2)研究难点

运用“开放互动、突破时空”互联网思维,处理好信息化与原有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实施路径及评价方式的关系,形成科学又富有个性的融合方式,促进每一个儿童有效发展。

(五)研究步骤

1.2020年1月——2020年6月

①撰写、修改“小人国”课程实施方案,并进行实施与开展。

②成立青年教师信息技术小组。

③进行素材、内容存储专业培训。

④小组团队筛选应用APP。

⑤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视频制作大赛。

⑥青年教师信息技术小组整理各类素材、教学活动存储空间。

⑦疫情宅家期间,启动云上“小人国”项目课程的实施。

⑧华幼“小人国”网络小主播视频海选。

⑨直播“玩转科技节”活动,网络推送小人国科学小实验

2.下一阶段实施计划

①启动企业账户的注册,在头条等平台完成一周一次的推送频率,逐步扩大“小人国课程”实施影响力。

②完善“小人国”课程资源库的框架搭建和内容充实,下学期正式启动使用,鼓励教师不仅能够从中下载到自己需要的教育资源,也能将手头的素材、资源进行上传。

每学期末根据课程实施需要进行动态调整,逐步完善。

③调整“小人国”游戏课程中的游戏册制作,调整教育评价的内容,探索与宝宝电子档案进行相结合,方便教师操作,也能方便幼儿、家长进行自我评定。

(六)人员分工

三、预期价值

(一)理论创新程度

1.本研究借鉴互联网+视角下学校结构性变革的未来学校理论,结合本园的课程构建与实施进行研究,丰富“互联网+幼儿园课程”的理论研究,提供实践样本,具有理论创新价值。

2.幼儿园作为一所城市公立幼儿园,其信息化设施装备具有普遍性、典型性样态,其实践成果可以在普通幼儿园推广运用。

(二)物化成果

1.撰写课题报告及相关实践经验论文,争取发表。

2.形成具有本土文化适宜性的“小人国”信息化课程资源库。

3.编撰形成《“小人国”与“互联网+”课程故事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