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技术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15181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2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细化工技术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精细化工技术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精细化工技术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精细化工技术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精细化工技术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细化工技术可研报告.docx

《精细化工技术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细化工技术可研报告.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细化工技术可研报告.docx

精细化工技术可研报告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可行性研究报告

(精细化工技术专业)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原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二○一六年五月

 

第一部分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1.我国精细化工行业现状

精细化工是近40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新领域。

精细化工率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化工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

在政策的影响下,“十二五”期间化工行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则是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精细化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我国精细化工企业总数已达11000余家,传统领域精细化工企业7000多家,其中染料、颜料企业1500余家,农药及其制剂加工企业1200余家,涂料生产企业4500余家;新领域精细化工企业3900余家.精细化工行业总产值达1200亿元,其中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值为600~700亿元。

许多精细化工产品产量如染料、农药等居世界前列。

“十一五”期间,除了在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2009年,我国精细化学品行业工业总产值仍保持了16.8%的增幅,比化工行业9.7%的增幅高出7个百分点外,其他年份增幅均在20-30%。

精细化学品行业的产值2006年是4481.5亿元,到2009年上升到9633.2亿元,不到5年产值接近翻番,从全行业排名第三位上升到首位。

2010年精细化学品产值比重继续扩大,达25.5%,超基础化工原料0.9个百分点。

2011年末,我国精细化学产品制造工业企业达7564家,行业总资产达1万亿元,同比增长24.50%。

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精细化学产品制造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1.6万亿元,同比增长35.02%;实现利润总额达1260.91亿元,同比增长32.33%。

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精细化学产品制造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92.24亿元,同比增加10.64%。

未来五年,随着国家对精细化工行业重视程度的逐步提高,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将迎来大发展。

《“十二五”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指南》提出,将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列为主要任务,提出到“十二五”末期形成一批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增长点,把精细和专用化学品率提高到45%以上。

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生物质能源、生物化工和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新型煤化工等均被列为了发展方向。

同时,针对传统化工产品利润下滑的问题,《指南》中指出,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也列为“十二五”调结构的主要任务。

要求三大合成材料、有机化工原料行业要实施差别化发展战略,从“通用型”向“专用型”转移,同时提高甲醇、电石等结构性过剩行业的准入门槛,严控总量,加快开发新技术、新品种、延伸产品价值链。

相关专家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精细化工产品为之配套,这将对提升化工精细化率产生很大推力,我国精细化工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实力将得到显著提高。

因此,精细化工的市场前景广阔,有较多的发展机会,其中新领域精细化工将是投资的重点。

根据对相关产业的分析,2016年我国主要精细化学品需求预测如表1-1:

表1-12016年我国主要新领域精细化学品需求预测

产   品

2015年需求量(单位:

万吨)

食品添加剂

440-450

饲料添加剂

370-390

造纸化学品

190-200

电子化学品/亿元

380-400

胶粘剂

900-1000

塑料助剂

370-400

水处理剂

140-150

表面活性剂

300-320

目前全国精细化工技术专业在校生为13000余人,通过对市场调研得知,精细化工人才是企业需求最大的三个化工专业人才之一,占到需求总数的14%。

统计数据显示,化工企业对人才学历的需求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态势,对大专学历的需求占到30%,仅南京化学工业园在5年内需要精细专业大专学历3000人左右。

据麦可思公司调查显示,2009年度中国高职高专主要专业(小类)就业率排名中,精细化工技术专业排名第7,企业对学生工作能力的满意度达到90%。

仅从日化行业来看,销售额1亿元配置人员120人,其中,产品开发人员占3%-5%,工艺操作人员占15%左右。

单以化妆品生产计算,其销售额预计将从2000年的300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00亿元,将净增500亿元,那么约需增加专业人员1.1-1.2万人,而原来从业的技术人才已不能满足精细化学品生产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化工行业的迅猛发展及我国将迎来新一轮经济增长期,无论从行业发展还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精细化工技术人才,特别是对高职人才的需求量将是相当大的。

从调研情况和精细历年的招生情况可知,精细化工技术专业是一个朝气蓬勃、颇受企业、学生和家长青睐的专业。

2.精细化工行业对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

 行业的发展带动技术的进步。

根据调研,目前各类精细化工企业正在进行技术改造,淘汰了许多旧的工艺和设备,同时也更新了大量的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技术,这些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技术相对于原来的设备和工艺技术,其技术含量要先进得多,普通技术工人无法胜任这种控制技术和操作技能,而原有工程技术人员需要进行知识更新。

另一方面,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又不太愿意从事生产一线的具体管理和工艺操作工作,因而急需本专业的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的高素质人才,不仅需要了解相关原理和技术,而且还需具有一定的操作、应用能力。

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和奉献精神,目前部分的毕业生不安心基层一线的实际工作,缺乏艰苦创业精神。

学校不仅应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培养,而且应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

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企业技术的进步对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工作内涵已经变成扎实理论知识支撑下的对生产工艺过程的判断、分析、选择过程,而不再只是开关阀门等简单的机械工作。

要求的职业技能为:

会操作现代化工生产设备、分析仪器等,并利用集散控制系统(DCS)控制化工生产,会分析、优化生产工艺参数;掌握职业技术规范;能解决生产中出现的事故;能根据客户需求选择合适配方、生产工艺,生产出合格产品;能开发一定的精细化工产品等。

通过对近3年来对长三角60多家精细化工企业及近三届400多名毕业生的问卷和实地调查,对精细化工工作进行分析(表1-2),根据工作分析表确定精细化工从业人员的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表1-3)。

表1-2精细化工技术专业工作分析

操作及维护化工生产常用设备

操作与维护齿轮泵

操作与维护往复真空泵

操作与维护液环真空泵

操作与维护转鼓真空过滤机

操作与维护薄膜式蒸发器

操作真空

蒸发器

操作锥形混合器

操作干粉

混合机

操作球磨机

操作乳化机

操作胶体磨

操作对流干燥器

操作真空干燥器

操作釜式

反应器

操作固定床反应器

操作流化床

反应器

操作塔式

反应器

控制化工生产单元

操作配料

系统

操作精馏

系统

操作过滤

系统

操作结晶系统

操作萃取系统

操作干燥

系统

控制化工单元反应

操作磺化反应系统

操作硝化

反应系统

操作卤化

反应系统

操作烷基化

反应系统

操作酰基化反应系统

操作氧化还原反应系统

操作重氮反应系统

操作缩合

反应系统

操作氨基化反应系统

开发精细化学品

使用三口瓶

反应系统

使用真空泵

使用恒温

水浴

使用旋转

蒸发器

使用常减压

蒸馏系统

使用通风橱

使用计量工具

使用常用

分析仪器

萃取操作

结晶、重结晶

操作

脱水、干燥操作

过滤

精细化工技术

日用化学品

生产技术

涂料生产

技术

助剂与催化剂生产技术

医药中间体生产技术

其他精细化工技术

表1-3精细化工技术专业主要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一览表

序号

工作岗位名称

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社会能力

方法能力

1

合成岗位

(主操、班组长、工段长、工艺员、安全员)

工艺操作;使用与维护设备;简单事故判断与处理。

能按合成工艺生产精细化工产品;能简单地进行设备的维护;能根据合成工艺要求,初步选用化工中常用的电器及仪表;能正确根据产品要求正确、合理调控合成参数;能根据合成工艺要求,借助资料、手册,选择典型成型设备的能力并参与生产技术改造。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善于沟通、协调、合作;

能在生产操作过程中落实责任关怀六项实践原则;

能正确决策与高效执行;

具有较强的责任感;

能用恰当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自己。

会自学、自我提高;

能自我控制与管理;

能正确制定工作计划、撰写工作报告;

能正确评价工作结果。

2

复配岗位

(主操、班组长、工段长、工艺员、安全员)

复配操作;

配方改进与优化。

能准确配制精细化学品;能对影响产品质量的操作参数进行调节,并能根据相关参数对精细化学品进行质量管理;能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产品配方优化方案。

3

分离岗位

(主操、班组长、工段长、工艺员、安全员)

原料、产品精制。

能根据分离物料的特点,选择合理的分离方法进行正确操作;能简单维护常用分离设备;能正确分析和解决分离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4

分析岗位

(分析工、品控员)

原料与产品性能检测;

分析报告撰写。

能根据标准分析测试精细化工原料、中间体及产品的性能;能随机取样,并进行正确的处理;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生产数据;能检测常用精细化工原材料及产品质量性能;能维护、保养常用的仪器设备;能编制分析文件。

3.精细化工技术教育资源库建设现状

随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和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推进,一批高职高专院校的精细化工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课程开发、课程体系构建、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研究与应用、“双证书”制度实施、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一定的专业建设的成功经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成果和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应用化工技术与精细化工技术专业相互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化工生产依据其原料的不同可分为三条主产业链,即石油化工产业链、碳一化工产业链、氯碱产业链,如图所示:

图1-1精细化工技术与应用化工技术的差别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侧重点在于如图中从原油(A1)到基本有机化工原料(B1)的生产、煤或天然气(A2)到甲醇和合成气(B2)的生产过程;精细化工技术侧重点在于利用前面生产的产品进行的深度后加工,如图1中的(B1)到(C1)、(D2)到(E2)、(A3)到(B3)的生产过程。

因此,精细化学品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应根据精细化学品生产的特点,分析已有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资源,按照精细化工产品生产的工作过程完善课程体系,将两个专业的共用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中系统考虑,不再建设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依据从原油(A1)到基本有机化工原料(B1)的生产、煤或天然气(A2)到甲醇和合成气(B2)的生产过程而建设的化工设备认知与制图、流体输送设备操作与控制、传热设备操作与控制、反应器操作与控制等课程资源,而是依据精细化工产业链建设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精细化学品制备等12门课程为载体的教学资源,通过结构化课程和系统设计,建成精细化工技术教育资源库,以实现上述三条主产业链的完整。

必能被全国其他同类院校、特别是资源不足院校同类专业所共享,将做到优质教学资源跨学校、跨地区、在任意时间通过网络介质为学生专业学习提供无界化服务。

表1-4精细化工技术与应用化工技术课程资源比较

精细化工技术

应用化工技术

精细化学品制备

化工设备认知与制图

精细有机合成技术

流体输送设备操作与控制

精细化工设备

传热设备操作与控制

精细化学品分离与精制

传质与分离设备操作与控制

精细化学品质量分析与控制

反应器操作与控制

精细化学品复配技术

化工产品检验

涂料生产技术

甲醇生产操作

日用化学品生产技术

离子膜烧碱生产操作

医药中间体生产技术

化工HSE与清洁生产

助剂生产技术

汽柴油生产操作

催化剂生产技术

乙烯生产操作

农药生产技术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教学资源库建设是国家示范性建设项目中的重要任务,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文件中对创建专业教学资源库做了以下描述:

对需求量大、覆盖面广的专业,中央财政安排经费支持研制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精品课程、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要素,以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共享优质教学资源;针对职业岗位要求,强化就业能力培养,为实施“双证书”制度构建专业认证体系;开放教学资源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

另外,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也提到:

“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为适应精细化工行业发展对具有较高职业素质、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的人才培养需要,精细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就是为了集中国内外精细化工技术教育领域和精细化工行业企业的优质资源,形成良好的共建共享机制,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知识的社会普及。

随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和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改革等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效。

一批高职高专院校的精细化工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课程开发、课程体系构建、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研究与应用、“双证书”制度实施、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一定的专业建设的成功经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成果和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这些资源若能被全国其他同类院校、特别是资源不足院校同类专业所共享,将做到优质教学资源跨学校、跨地区、在任意时间通过网络介质为学生专业学习提供无界化服务。

通过精细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及推广应用,将引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精细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推动教学模式、学习模式的变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为全国高职院校在校生提供直接的服务;也能为全国精细化工行业从业人员培训、社会学习者学习、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服务。

第二部分建设团队实力

一.项目建设单位结构合理,优势突出

项目建设单位融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企业于一体,其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3所,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所,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建成5门国家资源共享课程,团队中聘请10多家单位的行业企业专家指导和共同参与,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

作为项目核心组织、指导者,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将对教学资源开发项目进行指导,使得该项目占位高、前瞻性和先进性强、具有普适性和可推广性。

7所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中形成了自身特色,课程体系开发力度大,办学和师资力量雄厚,产学研结合、工学结合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卓越,实训基地建设实施了校企合作,社会服务能力强,在各自区域均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办学特色。

参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行业企业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为学校提供资金(捐赠)、设备、生产工艺和技术标准,积极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保证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内容符合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

从事网络考试系统、教学资源平台、精品课程、虚拟仿真软件研究和开发的知名企业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加盟,为精细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项目建设单位具有较高引领水平

高职高专精细化工技术专业自创建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在此过程中,项目建设院校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不断探索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牵头单位作为全国高职精细化工类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早在2002年,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提出的精细化工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全国职业院校同行专家的讨论,得到肯定和响应。

2007年4月在海南举行的中国化工教育协会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精细化工组会议中,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推广。

2011年在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的指导下,制定了教育部高职专业标准中精细化工技术专业(高职)标准,“产品载体、学做交替、四级递进、虚实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一平台、四模块、多项目”的课程体系已得到全国同类院校的认可。

2013年主持起草了教育部高职专业目录(精细化工专业类)的修订报告。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的精细化工技术专业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

精细化工技术专业(群)拥有一支“教学+创业”型的专业教师队伍,目前拥有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名师2名,全国化工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培养对象2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名,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3名,南京市“321人才”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2名,南京市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1名,5名教师在南化院中山科技创业园自主创业,2名教师参加学院实训基地的设计、建设与生产,12名教师具有两年以上企业一线工作经历,91名企业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建成了一支“精技术的专任教师+懂教学的兼职教师”专兼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从2010年起,精细化工技术专业连续承办了2届全国职业院校有机合成工技能大赛,2013年承办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精细化工生产技术赛项。

开发用于技能大赛的技术方案、装备平台和组织水平受到行业企业充分肯定,多家企业一致认为赛项技术设计和装备配置完全符合企业职工技能竞赛评判标准的内涵,中石化南化公司完全同意将此方案和标准用作公司职工技能竞赛并委托本专业承办,至今已成功承办2届,竞赛组织过程和结果完全达到公司要求。

受行业企业委托,本专业还承办了多期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有机合成工技师培训和南化公司、瓦克聚合物系列(南京)有限公司、江苏华昌化工有限公司等职工培训。

由专业教师自主研发并具有知识产权的多功能反应装置已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精细化工生产技术赛项的指定设备,并在全国二十多家院校推广;由专业教师自行设计开发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流程级实训装置”经政府采购,被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和南京晓庄学院采用;自行设计开发的小型真实生产实训装置“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均四甲苯氧化制均苯四甲酸二酐”各2套也经政府采购中标。

项目负责人丁志平教授是石油与化工职业教育名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教育部高职高专精细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在高职高专精细化工技术专业教育方面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较强的社会资源整合与利用能力。

三.院校、企业和信息技术专家组成建设团队优势明显

由相关高职高专院校的优秀师资、行业领域及企业著名专家、国内专业教育领域权威人士组成的建设团队共建精细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有力地保障了项目的建设和实施。

集国内制剂专业优势院校,共同开发、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

本项目在教育部高职高专精细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下,由南京科技职业学院联合办学师资力量雄厚、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成果显著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重庆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高职院校为共建单位。

建设团队得到了中国化工教育协会、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等的全力支持,与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河北铢锋化工有限公司、南京太化化工有限公司、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新海石化等共建专业,为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使专业在培养人才方面更准确,为社会服务找准方向,实现了校企共同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共建教学资源,促进了校企合作共赢,使学校能够更好地把握企业的发展动态、技术发展以及企业对高职精细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能力需求,确保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三是由联合申报单位领导和企业专家、行政管理部门、教育专家、教指委、院领导组成资源库建设项目指导小组,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任耀生秘书长担任项目首席顾问,作为化工职教专家能够及时传递国内外精细化工行业的前沿技术、最新理论与发展动向等信息,从项目建设策略层面和技术层面都予以了支持和保障。

四.组建了完善的开发团队

充分考虑项目建设分工需要,保证精细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有规划、按步骤、高质量完成,项目实施过程中设置项目领导小组、指导小组、分项目执行小组、监理小组分层管理和制约平衡的原则,制定详细责任体系,责任到人,分工明确,确保完成建设目标。

项目组建了项目领导小组、秘书组、项目技术指导组、项目开发组,从组织形式上起到了保障作用。

五.建设精细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基础扎实,条件充分

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建设单位在精细化工技术专业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教学资源,此次在教指委组织下,目的就是整合全国院校及行业优势资源,通过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实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1.具有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队伍

项目建设单位中的高职院校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在精细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团队中,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3所,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所,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建成5门国家资源共享课程,团队中聘请10多家单位的行业企业专家指导和共同参与。

由相关高职高专院校的优秀师资、行业领域及企业著名专家、国内专业教育领域权威人士组成的建设团队,能有效地保障项目的建设和实施。

2.已建成一批现代化的校内实训基地

项目建设单位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以精细化工相关职业标准为原则,进行专业设计、规范建设,逐步实现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方式工作化、教学环境职场化、教学成果产品化、过程管理流程化、组织管理企业化;组织学习规范化、团队工作无界化建立起校企合作,建设以工业项目训练教学为核心的“教学生产型校内实训基地”,有效地支撑着专业教资源库的建设。

目前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校内实训基地针对专业面向的行业(产业)与岗位群,以精细化工技术专业的岗位通用技能与专门技能训练为基础,系统设计实训体系,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分类组建实训条件。

针对化工生产特点建成真实产品生产的小型装置实操、真实企业环境计算机虚拟运行操作相结合系列化的实训装置,形成“真实企业环境+小型装置实操+计算机虚拟运行+三维动画模拟”实训格局。

按照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通过“模块化”和“项目化”的形式,开展实训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建设,形成满足专业共性需求与专门化(或个性化)需求的、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训体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优质资源的充分利用与高效共享,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知识、技能、素质螺旋上升的“三维四层”实践教学体系,“四层”是指针对课程及课程群的项目化实训室、针对专业及专业群的综合化实训中心、跨系部、跨专业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具有真实职场氛围的校外工作性顶岗实习基地。

3.已探索、形成了多种符合双方需求的校企合作体系

职业教育本质是依托行业和企业的一种教育,在教育过程中需要依靠企业和行业提供的技术和职业标准以及用于实践教学的场地和设备,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安排教学内容。

项目建设院校依据职业教育本质,积极探索订单式等多种培养模式,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订单式培养是高职院校主动贴近企业,根据企业用人规格进行“量体裁衣”的有效形式,让企业人员参与教学内容的制定,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教学过程。

通过订单培养吸引企业专业人员参与教学;引入企业培训体系;改革学校原有的教学内容;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