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集合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14587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忏悔集合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忏悔集合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忏悔集合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忏悔集合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忏悔集合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忏悔集合集.docx

《忏悔集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忏悔集合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忏悔集合集.docx

忏悔集合集

1、慢者·令心高举

十方诸佛大菩萨,弟子无始劫来,舍身受生,造下无边罪业。

今发心对人性中诸多烦恼着意检省,祈请十方诸佛大菩萨加持,令弟子早断烦恼,发无上菩提心,自利利人。

人的天性中总有自恋的成分,只是浓和淡的问题。

带着坚固得难以自觉的我执去认识世界,去看周围的人和事,难免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在错误当中还迷而不觉,导至虽然修行,但很难前进。

慢,便是人自恋的重要表现,它令心高举,难复本源。

一、单慢:

看不起自认为不如自己的人,毫无理由地认定自己比他人优越。

认为我与他人相比,更有功德而超胜了他人,因此生起慢心。

二、过慢:

看不起自认为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即使感觉与他人不相上下时仍坚持自己胜人一筹。

认为我与人相比,虽然功德平等,但还是超越了别人的功德而生起慢心。

三、慢过慢:

看不起比自己强的人,或虽不如别人但却盲目自大,自居高位。

虽看到别人长处,但还是认为自己已超胜了别人而生起慢心。

四、我慢:

似乎之间认为自己有长处,并以自己的“长处”来看不起别人,或处处皆以自我为中心。

我慢者于五蕴生起“我”与“我”所执,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而产生我爱和我贪。

五、增上慢:

自己没有做到的,也要认为自己已经做到了。

自己本未获得一定功德,却妄自认为已得而生起慢心。

(这和大妄语还有所区别,大妄语是为获取名闻利养而欺骗他人,增上慢则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已证得某个境界,增上慢乃由无知造成。

六、卑劣慢:

似乎之间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认为自己比别人不足之处少,自以为了不起,或明知自己道德学问不如他人,但对他人的成就也不以为然,不知随喜赞叹。

七、邪慢:

自己不发心检查、反省自己,却自以为很了不起,没有真正的学问德行,但为了贪图名闻利养而自我麻痹、沽名钓誉。

在错误之中知而故作,却以虚名为功德而生起骄慢心。

七慢是几乎每个人都会犯的毛病,人之患,在有“我”,有了我,就有了我的物质、精神利益。

物质利益,往往挂靠在精神利益上。

精神利益,表现为好体现自我,好为人师,奢求认可。

许许多多的功夫花在口上而耽误实实在在行持,误以为说食能饱,浪费大好光阴,无常来时,方知道自己并未准备好。

稽首和南,十方诸佛大菩萨,弟子今述诸言,愿与有缘闻者共励,请赐忏悔!

2、五欲·地狱之根

有情众生的根本烦恼,以“贪”为首。

贪,通常表现为对五欲(财、色、名、食、睡)之贪。

所谓“欲”的本身,并无染净,染净来自于从事五欲者心态的出发点。

十法界由心想生,你贪求什么,你就在乎什么而执取不舍,你就会住于什么境界。

粗的贪欲,一般修行人都能发现并尽力减少对其贪执,但细的、微细的就难了。

财欲,是对物质利益的需求。

财,即能直接、间接提供物质享受的东西。

本来,人以财物为养身之资,通常能满足养生的基本需求已足已。

但由于贪心作祟,物质利益便挂靠在精神利益上了,严格地说,贪财其实是贪得对财物的占有欲。

一个人可能表面上过得很俭省,很惜福,事实上却把似乎之间属于自己的财物抓得牢牢的,宁肯烂了、废了也不愿布施;一个乞丐可以高呼“视金钱为粪土!

”,他不贪万贯家财(因为没有),但兴许正与别的乞丐攀比谁的破碗装得更多呢。

能达能穷而如如不动,方可谓视金钱为粪土。

粗的财欲之贪,一般修行人都能发现,但细的、微细的就很难发现了。

行者必须在事相发生的现下深入观照,才能发现内心对财欲的贪恋。

色欲,是对两性欲、爱、情的需求。

有情对世间的青、黄、赤、白等色的贪求,是挂靠在色欲上的。

修行人对粗的色欲之贪一般都能发现,但细的、微细的就很难发现了。

穿美好的衣服,总希望引人注目、有人赞叹;人多的时候,就容易兴奋而言行夸张;平时虽不在乎面子,但有异性或人多时也会因为别人不小心伤了自己的面子而恼羞成怒……。

多情众生,沉沦在欲海里,追求不遂,心漏身必漏,身漏心亦漏,轻者上升、浊者下降,随着欲爱轻重升降沉浮,正所谓色不迷人人自迷。

色欲犹如一根看不见的骨头,默默的支配着有情的欲念,潜移默化地支配其言行,并使其被色欲奴役。

人因以色欲取悦情意,故贪求恋著,不能出离三界。

名欲,是对名誉地位的需求,也就是对世间声名的需求。

名欲人人都有,只是浓和淡的问题。

而且,条件不同,人们对名欲的奢求也变化微妙。

通常一个农夫不会贪求做省长(因为不现实),但他会贪得妻子、孩子的服从;看大门的不会贪得做局长,但他可能会在恰当的时候告诉不知情的人“局长也得从我门下过”;修行人好心为别人讲法时,潜台词往往是“我比你懂。

食欲,是对饮食的需求。

通常人们认为贪食就是贪得世间珍馐美味,其实,贪食是身心对进食感觉的迷恋。

原本,人藉饮食以资活命,能维持生命便该知足了。

但由于贪欲作祟,便贪求迷恋进食快感而无有厌倦。

有时候,为了突然想起要体验某种进食感觉而大费精力,但享受的只是食物进嘴后再到喉咙的短时快感;有时候,为了想要留住进食快感而不停吃喝,引起肠病胃病,严重者中毒导致身心遭受损伤;饮食过渡,神识便会昏沉……。

故佛制比丘,过午不食。

很多修行精进者,往往日中一食。

肠胃清者身体清,身心是互为的,身清利心亦易静。

身心清利则气机充足,易于轻安,得定。

睡欲,是对睡眠的需求。

睡眠是人体所需,但过渡就会导致懈怠昏沉。

人心为欲念而攀缘奔波,为食欲而摄取不舍,导致身心负荷过重而昏昏沉沉。

昏沉障碍思辨能力的清晰而影响闻思修,障碍轻安而不能得定,故立志修行者当清心寡欲才是。

生而为人,难免不被五蕴所困,即使顿悟佛理者,亦需渐修方能真实照见五蕴皆空而超越。

财、色、名、食、睡等五欲,之所以令我们流转六道,在于人心的愚痴无明、贪爱染着。

这就犹如刀可活人,亦可杀人。

经云:

“法非善恶,善恶是法。

”每天生活在五欲六尘之中的我们,应时时返观自省,训练在根尘相对的当下,不被贪欲支配,才有望转染成净。

3、灭嗔·慈济自他

佛门弟子最戒三大执念,贪,痴,嗔。

嗔心重的人,对世间万物都有着一股莫名的怨气,同样的因缘,在别人那里是感恩或无所谓,在他那里就是怨恨。

人们很难从他那里体会到亲切与爱戴,这种人往往令人敬而远之,很少交到朋友,多半孤独,因而怨天尤人,恶性循环。

通常,嗔心人人都有,只是浓和淡的问题。

嗔,从对待而来,其支架是“我”的利益。

“我”的利益,即“我”的贪——贪得别人的认可,贪得虚荣,贪得身体的享受。

多半在贪有对比时,就生嗔了。

自己住茅棚时,挺好啊;隔壁老太太住上瓦房了,不高兴了;自己修了平房,又得意了;人家住进别墅,完了……;修行人努力上进,乐此不疲,但往往因为有攀比心而与人争执,忘了佛法是佛陀所教导的修行方法,不努力实践而流于体现,将意识心把概念拿来诠释概念,最终因说食不饱而不得成就。

贪之不得必生嗔;贪得了又怕失去,想抓又抓不住(因为世事无常),提心吊胆,永不满足,这种“得到”终归还是嗔。

浓的嗔心好认识,但衍化了的嗔心就很难认识了。

例如我们帮助别人时,似乎之间是诚心诚意的。

但今天对人好,明天对人好,有一天别人不但不领情,还反踢一脚,我们的心就受不了了。

虽然当初我们似乎没有设计要别人回报,但潜移默化地已经隐藏了奢求心(贪心),奢求别人的回报、认可。

当奢求与现实形成反差心态就不平衡了(贪之不得生嗔了),内心的失衡在不经意间衍化,最后爆发,火烧功德林。

《佛说遗教经》说:

“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

劫功德贼,无过嗔恚。

”一念嗔心起,能令众生身心热恼,点燃众生心中恶性种子,造作种种不可想象的恶业。

使心态无法安宁,破败道业,因此造诸恶业而结恶缘。

嗔心不除,欲界尚不可出,何况解脱三界。

慈悲,是对治嗔心的妙法。

众生的“慈悲”是相对的——这个人不侵犯我的利益,或者还能给我利益时,就好;这个人不能给我利益,甚至还伤害到我的利益时,就是所谓的坏。

训练对所谓的好、所谓的坏都一样慈悲,是转化对待的妙法。

修行的初期,以自度为主,修行人本身就还在烦恼中,其言行难免不夹杂自己的烦恼。

不能改变环境,调整自己去适应环境;不能改变他人,先努力完善自己。

养成一切自身找原因的习惯,所经历的一切所谓的烦恼才能转化为我们成长的财富。

感恩一切吧!

4、破痴·走出误区

痴,又叫作无明。

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

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皆因愚痴而来。

因执着而贪,贪之不得必生嗔,因嗔而造作恶业,使心态无法安宁,越发愚痴。

痴为根本烦恼之一,为一切烦恼所依,而且它是随顺其他根本烦恼共同起作用的。

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消灭无明,断灭痴愚。

但修行人往往因为无明而障碍智慧,导致身在庐山而不识庐山真面目,使道业难以成就。

修行人修行初期很虔诚,似乎之间明白了不少事,就将佛法嫁接在“我”的观念上了。

因此有了“我”的功德、我的观点与见地、我的修为等等,潜移默化地开始奢求别人的赞赏与认可,往往虚荣心就快速增长,将我执当作佛法,争执、体现,符合自己心意时就欢喜,与自己心意不符时就产生嗔恨,甚至修行人之间互相攻击,破败道业,造诸恶业,违背了修行的初衷,越发堕落。

这即是无明愚痴生“人”、“我”之分,由此产生我执、法执,把执着当真理,生出分别、爱憎心。

佛法是2500年前佛带着弟子们修行时对弟子进行的指导,后来弟子们把佛指导大家修行的语言整理成文字,叫佛经。

佛法,是修行的方法。

它包括见地、修证、行愿三位一体。

佛陀示现的是瑜伽士,他经历了种种磨练,最后在菩提树下经过九次第定、觉照而彻悟。

他成道后第一句话就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妄想执着即是烦恼,修行是为了熄灭烦恼,而不是成佛了才修行。

佛法是佛成就后所讲,我们要去证得才能真正成就。

修行人在成就以前都需要圆满,理可顿悟,事需渐修,在修的过程中因次第尽。

照见五蕴皆空是必经的境界,三世诸佛皆因般若智慧得无上正觉,佛没说五蕴之种种境界是错误的,而是要修行人在修证过程中不执着,不作圣解,即为胜境。

佛门是一个整体,佛子要珍惜如来家业。

一个人身强体壮,雨打风吹都不怕,如果内脏坏了,便会不击自垮。

最大的愚痴是在愚痴之中而不自知,不深入检省烦恼惑业便很难真正契入实修。

修行人,把心刹下来,舍放到无可放处,方可在定境中清楚的观照烦恼的生、灭、流转而熄灭烦恼,圆满道业。

5、见惑·根源在我

见惑,是成见对众生知见及智慧的障碍,它来自于“我”。

有了“我”,就有了“我”与“它”之间的对待与利益的冲突,便衍化出许许多多坚固的执着,使我们不能窥见本性而迷失,感受痛苦烦恼。

见惑有五:

1、身见:

执着五蕴之身为“我”,乃至身心以外有我。

在行为方面的我执就是“我慢”;在思想方面的我执称为“我见”,在身体方面的我执叫做“身见”。

修行人,身见最难忘,许多人修行多年没有实质性的转变,就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或打坐入静时非常在意自己的身心状况或反应,执着于觉受,甚至被身心的种种幻象迷惑而徒增恐惧与狂喜等等。

时时处处,特别是颠倒梦想强烈现前(为“我”的物质利益、精神利益与人争执不舍、打坐禅定“恶魔”现前等)时,若能真正将五蕴之身舍了,看看舍不掉的是什么?

2、边见:

由于缺乏足够的智慧与觉悟,不能正确地洞悉一切事物妙有真空的本质,因此由于身见而产生的执着。

一种是执着断见,认为一切都会断灭,比如人死后一了百了,什么都完了;一种是常见,认为有形世间的事物是永恒不变的,“我”是永恒的。

这两种错误见解就是边见。

3、邪见:

各种不正确的、导至恶业生起的思想念头等都叫邪见。

它包括:

对因果起不正确的知见,拨无因果;认为没有过去世,没有将来世,这些都是邪见。

持邪见者认为一切不可得,短视地认为当前的利益才是重要的,比如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无毒不丈夫”等等。

往往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因此诽谤佛陀所说的三宝、四圣谛等圣教。

4、见取见:

凡夫有一个很深的执着,认为我的见解才是对的,是最优胜的,最正确的,别人的见解都是错的,非果计果。

在圆满前,人人有惑业,人人需要圆满,只是迷悟程度不同。

但见取见者不愿承认自己尚有不足,总是喜欢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因此而生起斗争,令人增加了烦恼,自己也动心烦恼,还以为在坚持真理,实则不知一切争辩已经无益而徒造恶业。

5、戒禁取见:

执着对戒律的误解,或执着于戒律的外形,不能正确地看待戒律,而亡失戒律的实义,特点是计因非因。

佛陀制定戒律是因为看到我们不知道“铁烧红了不能用手摸”的道理而自我伤害,为了令我们远离一切让我们迷失本性的因缘,养成良好的习惯而消归自性,因此制定了戒律。

戒律就像补丁,有了漏洞才需要补丁,若能在相离相、在念离念,便是不戒而戒。

但有的修行人往往看不到自己只是守了戒的形式,嘴里吃素,心里天天在吃荤,认识不到而认为自己守了戒而徒增骄慢。

有的甚至不了解当时的印度语言,用现代汉语诠释佛陀当时制定的、传到中国后又用当时的语言(现在叫文言文,当时是白话)翻译的戒律,而守其误解的“戒律”。

佛陀拈花微笑本无话可说,实则说尽了一切真理。

但无奈众生不会意,所以演说了八万四千法门。

八万四千法门,门门为对治众生疑惑,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拿起,是为了放下,若修行佛法不能转化心地的疑惑,便难逃执着表相、玩文字游戏的陷阱,终归不得解脱。

破除见惑的基础唯在明心见性,不见本性,始终是用凡夫心在猜度本相,以有所得之心难求无所得的觉悟。

无始劫以来我们就是太看得起自己了,所以生生世世感受痛苦而不得解脱。

若能遇明眼人,受其指导熏修,破迷见本,心便能无住一切处。

无所住即出离,出离即无所住,名为出离,实无出离,只是梦已醒。

从今后善护念、善护持,令此本来无染之牟尼珠常放光明,如是,如是。

禅心作画为求知音

大千依旧本即弥陀

6、疑惑·生出轮回

我们都知道,修行的目的,在于破迷开悟,让心解脱。

轮回,是因为不明白受苦的根源,是因为疑惑。

解脱,是因为明白了痛苦根源,出离了。

但现代修行人往往初修时很欢喜,到了中后期就很难深入。

如果不能看到内心烦恼的起处,就不能驾驭自心,不管修任何法门,皆会流于表皮造作。

似乎之间懂了很多,但无常来了一样没招。

没有糊里糊涂就解脱了的修行人。

修行人最大的疑惑,是正在疑惑之中而不自觉。

修行人的疑惑,很大程度在于其修为是为了满足各种各样的趣。

物质利益的趣,我们容易认识到,但精神利益的趣要认识到就难了。

奢求认可的趣,满足虚荣心的趣,出人头地的趣等等。

为了满足这些趣,我们会找出许许多多堂而皇之的理由来装饰自己。

有了这些动机,我们就能很欢喜、甚至很辛苦地去做很多努力。

以至我们的精进、苦行、禅定等等,都在为满足兴趣而努力。

如果我们是带着染心去行持的,就会带着染心去找别人的毛病,就很难对别人欢喜赞叹。

即使大家都赞叹的人,我们也会不以为然。

如果我们怀有染心去行持,我们就喜欢听别人的赞美声,即使这种赞美声严重失真,我们也会感觉很受用。

但当我们的努力得不到认可或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就会觉得心灰意冷,毫无兴趣。

我们会很痛苦,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为自己的烦恼辩护而不愿调节自心。

有了自己的利益做支架,我们便会给周围的人和事设定各种各样的框架。

当别人不符合自己心愿时,就会生出种种烦恼。

所以,真正修行人,不见他人过。

因为真正修行人明白如果他因别人的言行而烦恼了,是因为他的心有染。

若心无染,无论别人怎么示现,他都会感恩戴德。

我们为什么烦恼就说明我们在乎什么。

我们在乎什么,就说明我们计较什么,计较什么,心就住于什么境界,心有住,就有轮回。

心无住了,就没有束缚了。

住而无住,无住而住,自然自在游戏。

所以,心动了,只问自己,不问他人。

心地打扫不干净,到不了别的地方。

无明是疑,要破除无明需借助日常百忙对心性的磨练、苦行、禅修、念佛……理论和实践是一体的两面。

光说不练是说把式,光练不说是练把式。

没有人因为舌头被咬就把牙拔了,但现代修行人往往容易因阶段性的利益而落入偏持偏废。

理论令人明理,但不懂得将理论用于实践就会令人徒增骄慢而步入另一重疑惑。

事相助我们融入、感悟,也会令我们流于形式进入另一个误区。

如果六道是充满陷阱的森林,只有理论就像睁眼的瘸子,而只有实践也就犹如有腿的瞎子。

合之,则出离有望,分之,则双双具亡。

保持清醒的觉照,能令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对自心的了解步步深入,最后超越无明而无住一切处。

疑惑,是轮回的教唆者。

因为疑惑,心就有住,心住于何处就生于何处。

父母只是助缘,是心让我们“生”的。

要切断轮回之流,必须训练心从疑惑中觉悟。

具有通天彻地的大丈夫心量,才能天上天下,随意寄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