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学复习资料及种子学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13710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子学复习资料及种子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种子学复习资料及种子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种子学复习资料及种子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种子学复习资料及种子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种子学复习资料及种子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种子学复习资料及种子学试题.docx

《种子学复习资料及种子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子学复习资料及种子学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种子学复习资料及种子学试题.docx

种子学复习资料及种子学试题

种子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种子的含义:

在植物学上指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在农业生产上,凡是可直接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称为种子

2.种子的生理活性物质指种子中某些含量很低但能调节种子的生理状态和生化变化,促使种子生命活动强度的增高或降低的化学物质。

主要有植物激素、酶和维生素

3.多胚现象:

在一个胚珠中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胚的现象;其类型有真多胚和假多胚。

4.种子休眠:

指在一定时间内,具有发芽能力的种子在适宜发芽的环境因子条件下不能萌发的现象

5.种子寿命:

指种子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够保持生活力的期限,即种子存活的时间。

6.硬实:

自然界具有许多种皮不透水而不能吸胀发芽的种子称为硬实。

7.吸胀损伤:

某些种子由于其种皮薄,蛋白质含量高吸水力较强,一旦侵入水中会使细胞迅速吸水膨胀,细胞膜、细胞器无法良好地修复而导致的一种损伤现象。

8.吸胀冷害:

有些作物干燥种子短时间内在0℃以上低温吸水,种胚就会受到伤害,再转移到正常条件下也无法正常发芽的现象。

9.种子生产:

就是利用遗传学、育种学和栽培学的理论,采用各种技术措施提高繁殖系数,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生产出合乎农业生产质量标准要求合格的种子。

10.杂种优势:

杂种优势是杂合体在一种或多种性状上优于两个亲本的现象。

11.品种混杂:

指在一个品种群体中混有各种异型株,造成品种纯度降低的现象。

12.品种退化:

表现为原有种性变劣,优良性状部分或完全消失,生活力和产量下降,品质变劣,以致降低或丧失原品种在生产上的利用价值。

13.种子加工:

指从收货到播种前对种子所采取的各种处理,包括干燥、清洗、精选分级、包衣包装等一系列加工过程。

14.种子自动分级:

种子堆在移动和散落的过程中,其中各个组成部分都受到外界环境条件和本身物理特性的综合作用而发生重新分配现象,即性质相近似的组成部分趋向聚集于相同部位,而失去原有的均匀性,使品质和成分的差异程度增加的现象。

15.种子结露:

种子在贮藏过程中,由于受温度、湿度变化及水分转移的影响,在种堆内外出现结露现象。

16.种子质量:

包括品种质量和播种质量

17.品种质量:

指与遗传特性有关的品质

18.发芽力:

指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发芽并长成正常植株的能力。

通常用发芽势和发芽率表示。

19.发芽势:

指种子发芽初期(规定日期内)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的比例。

20.发芽率:

指在发芽试验终期(规定日期内)全部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比例。

21.种子生活力:

指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或种胚所具有的生命力。

二、填空

1.种子的类型包括真种子、类似种子的干果、用于繁殖的营养器官及植物人工种子。

2.人工种子具有繁殖速度快、可快速固定杂种优势、使F1代杂交种多代使用的优点。

a)种子结构包括种皮、胚及胚乳。

3.胚乳的发育方式为核型、细胞型及沼生木型。

由2个极核与1个精细胞受精后形成的初生胚乳核发育而成(3N)。

4.胚的类型有:

直立性、弯曲性、螺旋形、胚状型、折叠型、偏在型及多叶型。

5.种子休眠的原因有种胚未成熟、种被障碍、发芽抑制物质的存在、光的影响其其他不良条件的影响

6.硬实的原因:

硬实是由于种皮细胞壁或细胞内含物脱水而发生胶体变化所造成

7.栽培品种的特性包括经济性、时效性、可生产性、地域性及商品性。

8.我国现行的种子级别分为育种家种子、原种和大田用种。

9.包衣的类型有种子包膜和种子丸化。

三、解答

1.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分布

答:

按其在种子种的作用可将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分为四类,即细胞的结构性物质(蛋白质、核酸、木质素等)、营养物质(如淀粉、脂肪等)、生理活性物质(植物激素、酶等)及水分;农作物种子按其化学成分性质及用途可分为粉质种子、蛋白质种子及油质种子(详见P48)。

种子败育的原因

种子成熟:

一是指种子形态上的成熟,二是指种子生理成熟。

形态成熟指种子的形态、大小已固定不变、且呈现出种子固有的颜色;生理成熟指种胚具有发芽能力。

真正成熟的种子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营养物质发合成、运输已经停止,种子的干物质的积累不再增加;

(2)种子含水量减少,种子的硬度增强,对不良环境的抗性增强;

(3)种皮变坚固,呈现出种子固有的颜色和花纹;

(4)种子的生理成熟过程已经完成,具备发芽能力。

3.种子休眠的意义

答:

(1)种子休眠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抗不良环境所形成的一种生态适应性;

(2)种子休眠是调节萌发的最佳时间和空间分布的一种方法;

(3)种子休眠在农业上既有有力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首先,种子休眠可以防止在母株上发芽,其次,种子休眠因抗逆性还有利于保存,但如果到播种前种子还在休眠就不利于播种。

4.种子萌发的过程及条件

答:

种子萌发过程分为吸胀、萌动、发芽及幼苗形成;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

水分、适宜的温度、氧气、光照、CO2及土壤酸碱度等

5.变温处理有利于种子萌发的原因:

答:

(1)变温使种被胀缩受损,从而有利于水分和空气进入种子内部,还使得种子内外有温差而促进气体交换,并且低温下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大,随水进入种子的氧气较多,有利于呼吸;

(2)变温可减少贮藏物质呼吸消耗;

(3)变温有利于激活某些酶的活性,促进酶活动。

6.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答:

(1)机械混杂

(2)生物学混杂

(3)残存异质基因的分离重组和基因突变

(4)选择不当

(5)不良的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

(6)遗传漂移

(7)病毒感染

7.种子清洗的目的及意义

目的:

一是分离和清除混有种子中的其他作物种子、各类杂质和杂草种子,以提高种子纯度,并为种子安全干燥和包装贮藏做好准备;二是种子的精选分级,1去除种子中的质量低劣的种子,即不饱满、虫蛀或变劣的种子,以提高种子的精度级别和利用率,提高发芽率和种子活力。

意义

(1)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2)有利于种子的贮藏与运输;

(3)可增加后续工作的方便性;

(4)可提高种子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8.种子干燥的目的和必要性

答:

目的:

将其水分降低到安全包装和安全贮藏的标准,以保持种子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保证种子质量,使种子能安全经过从收获到播种的贮藏时期;

必要性:

(1)防发芽、霉变、虫蛀和冻害;

(2)确保安全包装,安全贮藏和安全运输;

(3)保持包衣和处理种子的活力。

9.种子处理的一般方法

答:

温水浸种、种子药剂处理、生长调节剂处理、肥料浸种、微量元素处理及物理因素处理

33.种子包衣:

指利用黏着剂或成膜剂,将填充剂或杀菌剂、杀虫剂、微量元素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着色剂等非种子材料包在种子外面,以达到使种子成球形或基本保持原有性状,以提高抗逆性和抗病性,加快发芽,促进成苗的一项种子处理技术。

10.种子包衣的意义

答:

改进种子的播种性能

有效防控作物苗期病虫危害

克服逆境危害,促进幼苗生长

节省种子和化肥,降低成本

11.仓库虫害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检疫防治、清洁卫生防治、机械物理防治、化学药剂防治。

12.微生物引起种子发芽率降低和丧失的原因

答:

微生物直接侵害和破坏种胚组织;一些微生物可分泌毒素毒害种子;微生物分解种子形成各种有害产物,造成种子正常生理活动的障碍等

13.种子结露的因和部位

原因:

当湿热的空气和较低温度种子层相遇,种粒间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凝结在种子表面,形成与露水相似的水滴。

其主要原因就是温差。

部位:

(1)种堆表面或上层及结露

(2)种子堆上层结露

(3)地坪结露(4)垂直结露

(5)种子堆内部结露(6冷藏种子结露

(7)覆盖膜结露

14.种子结露的预防

(1)保持种子干燥

(2)密闭门窗保温

(3)表面覆膜盖移湿(4)翻动表面层散热

(5)种子冷却入库(6)围包柱子

(7)通风降温排湿(8)仓库内空间增温

(9)冷藏种子增温

15.种子发热的原因及部位

原因:

呼吸发热、微生物生长和繁殖、仓库害虫活动、种子堆放不合理等

部位:

上层发热、下层发热、垂直发热、局部发热及整仓发热

16.怎样进行合理通风

答:

17.种子净度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测定供检验种子样品中不同组分的重量比例和种子样品混杂物特性,并根据此推测种子批的组成,为评价种子质量提供依据。

意义:

(1)通过种子净度分析,将供检验种子式样分为净种子、其他作物种子和杂质3类,并测定其比例。

据此可推断该样品所代表的种子组成情况。

从而为计算种子利用价值提供依据;

(2)通过对杂质及其他植物种子种类和含量分析,可以为种子加工与贮藏提供依据;

(3)通过测定其他植物种子和种类和数量可解决种子批的取舍和危害程度,避免有害、有毒、检验性杂草危害农业生产安全。

18.种子发芽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测定种子样品答最大发芽潜力,从而估测种子批的田间播种价值,并比较不同种子批的种用质量。

在实验室内进行发芽试验,可以好好的控制满足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从而使种子样品整齐、迅速、完全地发芽,且实验结果准确可靠,重演型好。

意义:

种子发芽率是决定播种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种子经营和农业生产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种子生产、经营和使用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发芽试验。

在收购种子时做好发芽试验,可根据发芽率的高低结合其他指标正确地进行种子分级和定价。

在种子贮藏期间做好发芽试验,可掌握种子贮藏期间的发芽率变化情况,以便及时改进仓库贮藏条件和提高仓库管理水平,确保种子安全贮藏。

在调运种子前做好发芽试验可避免调进发芽率低的种子而带来经济损失。

在播种前做好发芽试验,可以指导种子使用者选用发芽率高的种子播种,还可以根据发芽率高低确定播种量,既可以防止伪劣种子下田,又可以保证田间苗全、苗齐和密度适宜,为作物高产奠定基础,并防止种子浪费,确保播种成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真种子:

指整个籽粒由受精的胚珠发育而成的种子。

2.农业种子:

泛指用于农业播种的植物器官。

3.种脐:

指种子成熟后从种柄上脱落时留下的疤痕。

4.发芽口:

又称种孔,是胚珠时期珠孔的遗迹。

5.脐条:

又称种脉、种脊,是倒生、半倒生胚珠从珠柄通到合点的维管束遗迹。

6.内脐:

胚珠时期合点的遗迹,位于脐条的终点部位,稍成突起状。

7.种阜:

靠近种脐部位种皮上的瘤状突起,是外种皮细胞增值或扩大而形成。

8.外胚乳:

由珠心细胞发育而成的贮藏组织。

9.内胚乳:

由极核受精发育而成的贮藏组织。

10.糊粉层:

种子胚乳的最外层组织,含有较多蛋白质颗粒和结晶。

11.合子:

雌雄配子经受精形成的二倍体细胞。

12.盾片:

禾本科植物的外子叶发育不全,只有内子叶发育,着生于胚轴的一侧,形状如盾,称为盾片。

13.自由水:

不被植物细胞内胶体颗粒或大分子所吸附、能自由移动、并起溶剂作用的水。

14.束缚水:

被细胞内胶体颗粒或大分子吸附或存在于大分子结构空间,不能自由移动,具15.次生胚根:

后于初生胚根突破种皮的胚根,位置一般与初生胚根相对。

16.无胚现象:

一批种子中,发现外形似乎正常但内部无胚的种子。

17.多胚现象:

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或成熟种子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胚的现象。

18.无性种子:

凡通过无融合生殖产生胚而形成的种子的统称。

19.种子败育:

胚珠能顺利通过双受精过程,但却不能发育成具有发芽能力的正常种子的现象。

20.无融合生殖:

在植物中不经过配子融合而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1.临界水分:

临界水分是种子的结合水达到饱和程度并将出现游离水时的水分。

22.安全水分:

指种子的水分在临界水分以下,可以安全储藏的水分含量。

安全水分受温度的影响而不同。

23.平衡水分:

指在规定温度与规定相对湿度相平衡时的水分。

24.脂肪酸价:

指中和1克脂肪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25.脂肪碘价:

指每100g油脂所能吸收碘的质量(以克计)。

26.油质酸败:

指天然油脂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引起变质的现象。

27.种子毒物:

由生物或环境引起,种子中存在的有毒物质。

28.内源性毒物:

种子本身固有的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因植物种类品及种不同而异,可遗传。

29.外源性毒物:

种子在生长发育及贮藏过程中,由于外界生物的入侵或有毒物的侵入而产生的有毒成分。

30.种子休眠:

有生活力的种子由于内在原因,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仍不能萌发的现象。

31.种子休眠期:

32.硬实:

豆科、锦葵科、藜科、樟科、百合科等植物种子,有坚厚的种皮、果皮,或上附有致密的蜡质和角质,被称为硬实种子或石种子。

33.种子发芽力:

种子在实验条件下发芽并长成正常幼苗的能力。

34.种子生活力:

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或中种胚具有的生命力,通常指一批种子中具有生命力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百分率。

35.种子活力:

指在广泛的田间条件下,种子迅速整齐出苗并长成正常幼苗的潜在能力。

36.种子发芽势(%):

种子发芽粒数达到高峰时的发芽总数占供测种子粒数的百分比。

37.种子发芽率(%):

种子发芽率=(发芽种子粒数/供试种子粒数)*100%

38.发芽指数(GI):

 发芽指数(GI)=∑(Gt/Dt)  Dt—发芽日数,Gt—与Dt相对应的每天发芽种子数。

39.活力指数(VI):

40.种子寿命:

种子从完全成熟到丧失生活力所经历的时间。

41.种子劣变:

指种子生理机能的恶化。

42.超干贮藏:

将种子含水量降至5%以下,密封后在室温或稍微降温条件下贮藏种子的方法。

43.常规型(性)种子:

44.顽拗型(性)种子:

45.种子萌发:

种子的胚从相对静止状态变为生理活跃状态,并长成营自养生活的幼苗的过程。

46.物质效率(%):

47.种子吸水率(%):

48.种子容重:

单位容积内,种子的绝对重量,单位为g/L。

49.种子比重:

指一定绝对体积种子的重量与同体积水的重量之比,即种子绝对重量与其绝对体积之比。

50.种子千粒重:

以克表示的一千粒种子的重量,它是体现种子大小与饱满程度的一项指标,是检验种子质量和作物考种的内容,也是田间预测产量时的重要依据。

51.种子堆孔隙度(%):

种子堆空隙体积站种子堆总体积的百分数。

52.种子堆密度(%):

指籽粒和固体杂质体积占种子堆总体积的百分数。

53.静止角:

是指物料在不受任何限制和外力作用时,由一定高度自然下落到水平面上达到相当数量和高度之后会自动形成一个圆锥体,圆锥体母线和底平面(即水平面)所构成的夹角。

54.自流角:

当种子摊放在其他物体的平面上,将平面的一端向上慢慢提起形成一斜面与水平面所成之角(即斜面的陡度)亦随之逐渐增大,种子在斜面上开始滚动时的角度和绝大多数种子滚落时的角度。

55.种子散落性:

即自然流动性,由子粒间摩擦力的大小所决定,一般用静止角表示。

56.种子自动分级:

57.种子发热:

种温在数日内超出仓温影响的范围,发生异常上升的现象。

58.种子结露:

指当温热的空气和较低温度的某一堆层相遇,种粒间隙中的水汽量达到饱和时,水汽便凝结在种子表面,形成雨露水相似的水滴的现象。

59.缓苏:

60.种子加工:

对采收的种子进行清选、分级、干燥、消毒、脱毛或包衣等处理,以提高播种品质和保持种子较长寿命的措施。

61.种子包衣与丸化:

前者指利用非种子物质包裹在种子表面,在种子表面形成一层膜,并不明显改变种子形状和大小的种子处理方法;后者指利用黏着剂,将杀菌剂、杀虫剂、染料和填充剂等非种子材料黏着在种子外面,通常做成大小和形状上没有明显差异的单粒单位种子,以便机械播种的方法。

62.扦样:

利用一种专用的扦样器具,从袋装或散装种子批取样的工作。

63.初次样品:

64.混合样品:

65.送验样品:

66.种子净度(%):

67.品种纯度(%):

68.种子水分(%):

69.人工种子:

人工种子又称合成种子或体细胞种子,指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将植物的体细胞诱导在形态上和生理上均与合子胚相似的体细胞胚,然后将它包埋于有一定营养成分和保护功能的介质中,组成便于播种的类似种子的单位。

70.胚状体:

(1)在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体外培养过程中,由一个或一些体细胞经过胚胎发生和发育过程,形成的与合子胚相类似的结构。

可进一步发育成植株。

(2)动物中通过人工胚泡移植手术产生的具有胚层结构的小体。

 

(二)画出下列种子形态构造简图并用文字标明各部分

1.水稻、大麦、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蓖麻、向日葵、油菜、甜菜、荞

麦、银杏种子的外部形态;

2.水稻、玉米、小麦、荞麦、大豆、花生、棉花、蓖麻、向日葵、油菜、甜菜、银

杏、板栗、胡椒种子的内部构造。

 

(三)根据下面的种子图标出各部位的名称

 

1:

茸毛

2:

果种皮

3:

胚乳

4:

腹沟

5:

 

6

(四)简答题

1.农业种子的含义及包括的主要类型

7

2.良种的含义

3.禾本科植物胚的结构

4.列举10种单子叶有胚乳种子

5.列举6种双子叶有胚乳种子

6.列举10种双子叶无胚乳种子

7.列举2种外胚乳种子

8.自由水的特点

9.束缚水的特点

10.种子安全水分确定的依据

11.种子平衡水分变化的规律

12.禾本科种子胚部化学成分的特点

13.影响油质种子酸败的因素

14.种子内源性毒物及常见种类

15.外源性毒物及其来源

16.胚乳的类型和来源

17.多胚现象中真多胚的来源

18.内胚乳发育的方式

19.胚柄的作用

20.长命类种子的特点

21.短命类种子的特点

22.种子休眠的生物学意义

23.种子休眠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

24.硬实种子形成的原因

25.影响硬实形成的因素

26.变温发芽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7.耐寒性种子和喜温性种子萌发的温度三基点

28.种子容重的影响因素

29.种子干燥的原理

30.种子干燥的基本方法

31.种子发热的原因

8

32.种子结露的原因

33.种子入库“五分开”的内容

34.种子包装标识的主要内容

35.种子质量检验的基本程序

36.扦样的原则和程序

37.净种子的标准

38.种子净度分析的步骤

39.品种纯度田间检验的程序

40.幼苗鉴定中正常幼苗的标准

41.幼苗鉴定中不正常幼苗的标准

(五)详答题

1.我国现行的种子工作方针

2.胚珠的类型与所形成种子形态构造的关系

3.种子的安全水分及其确定依据

4.影响种子化学成分的因素及调控措施

5.玉米种子适时晚收的意义及形态特征

6.种子休眠的原因及其调控措施

7.小麦种子休眠的意义、原因及调控措施

8.控制种子休眠与萌发的激素三因子假说的主要内容

9.种子生活力、发芽力、活力及其三者的关系

10.哈伦顿(Harrington)准则的主要内容

11.陈种子能否在生产上利用?

利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2.种子加工的工艺流程

13.合理通风的原则

14.查仓的步骤

15.简述种子品种纯度检验的意义和室内测定方法

16.标准发芽试验的方法步骤

17.四唑法测定种子生活力的原理和程序

9

18.低恒温烘干法(标准法)测定种子水分的一般步骤

19.高水分种子二次烘干法(预烘法)的一般步骤及计算公式

20.人工种子研制的意义及存在问题

21.试述我国种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