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生猪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猪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猪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猪养殖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养殖业迎来重大变革
近两年,国家对养殖业的政策力度不可谓不大。
通过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农业致富经验可以看到,畜牧业具有较强的发展前景。
尤其是我国正处于农业转型期,一方面要确保规模农业种植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还要用更大力量来拉动生态养殖的快速提升。
因此,在未来3年里,养殖政策及市场机会是空前巨大的。
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重大机遇:
1.标准化规模养殖
规模农业不仅是一号文件头号重要内容,是未来中国农业转变的主要方向。
对于农业的种养殖业来说,规模化无疑是中国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国家对规模养殖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2.生态养殖
当前,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农业面临污染的重要来源,破解粪污综合利用问题迫在眉睫。
因此,兼顾生产生态两大目标,农牧结合、循环发展作为破解畜禽养殖污染难题的生态养殖将成为重点发展对象。
3.特色养殖
需要注意的是,特色养殖是指在当地养殖形成一定规模集群、成为一种地区特色的养殖。
国家鼓励各地区根据地区优势,发展区域性特色农业项目。
2.1.2生态土猪肉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市民对猪肉的需求,从过去补充动物蛋白质为主,到现在开始追求肉质风味。
土猪开始以其肉质风味优势重新成为时代的宠儿。
图2-1土猪
土猪养殖被人们誉为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被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推广项目。
目前市场十分紧俏,特别是广州、香港、上海、北京、深圳等市场需求量极大,前景极为乐观。
2.1.3农户畜牧产品销售困难
随着人们对猪肉需求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土猪肉风味独特,更是成为绿色、环保、健康食品的代名词,其市场前景广阔。
虽然在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土猪肉门店比比皆是,但属于正宗土猪肉的却稀少,这种以假乱真的销售市场给土猪养殖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图2-2猪肉滞销
由于市场的混乱,致使多家养殖场损失巨大。
其中,2014年湖北省团风县一家饲养场养殖了一千多头当地黑土猪,并且因此注册为“当年味”,可其中约五百头“当年味”黑土猪因为找不到市场而不得不低价出售。
这些黑土猪都是经过了十八至二十个月的饲养,比市场饲料猪出栏要推迟十多个月,成本也高出许多,除了吃食当地自打的麦麸,油糠,还得搭上豆渣,玉米,红薯等多种杂粮奢侈品,为了保证猪肉的品质,这些猪都是实行山上散养,可是,这些土猪饲养场不得不以每斤十多块钱的低价出售,养猪企业损失巨大。
2.1.4农业成为扶贫重点领域
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
产业扶贫是一种内生发展机制,目的在于促进贫困个体(家庭)与贫困区域协同发展,根植发展基因,激活发展动力,阻碍贫困发生的动因。
贫困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贫困户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科技意识落后,文化水平低,不善于学习,缺乏劳动力,缺技术,缺资金,缺少致富的路子,消息闭塞,没有发现和开发自身优势。
许多贫困户存在于农村,中国农业从业人员较多,利用现有自然资源进行畜牧养殖,是脱贫的一条好路子,也是一条切合实际,长远发展的路子,主要以转变农村传统养殖方式,走科学养殖的脱贫之路。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响应国家及地方政策、规划的需要
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我国“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明确了“行动指南”,对畜禽养殖污染等具体问题做了相关部署。
《规划》提出,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生物多样性下降势头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为了完成国务院大方针部署,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禁养政策。
整体趋势:
全国禁养区划定范围持续扩大,划定区域从最初的南方水网地区逐渐向内陆、西部、北部地区转移,截至目前,西至陕西、北至辽宁,超过19个省已经划定禁养区,南方水网地区的禁养区内猪场拆迁已经完成过半,而明年仍将是各地禁养区划定及禁养区内养殖场关闭拆迁较为集中的一年,也是禁养区内养殖场拆迁的最后期限。
本项目拟通过利用镇雄县农户的已有养殖场所进行生态猪养殖,不仅提升了资源利用率,还通过分散式、农牧结合式的传统养殖模式,降低了养殖活动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时,项目选址位于镇雄县,位于我国内陆地区,符合我国养殖业往内陆、西部迁移的规划。
2.2.2满足市场生态猪肉需求的需要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中国,每一年人均猪肉消费量约59公斤,这个数据意味着中国消费者的猪肉消费量占全球一半以上。
同时,在重视健康、偏好生态农产品的市场趋势下,土猪肉消费的需求越来越高。
土猪肉在pH值、色泽、持水性、脂肪酸和氨基酸构成等方面和瘦肉型猪相比优势明显,导致了市场上出现了农家土猪肉、英德土猪肉、生态土猪肉等多种类型的土猪肉,但其价格却与普通猪肉基本持平。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屠宰猪中“土猪”占3%都不到。
本项目建成后,每年能够为市场提供约20万头土猪,极大的满足了市场上对生态猪肉的需求。
同时,项目采取专卖店式的销售模式,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可靠性、保证性强的购买场所,还将有助于镇雄土猪品牌的打造。
2.2.3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需要
中国的贫困地区大部分集中在边远的山区、牧区,经济结构上适合发展种养产业,尤其是发展土猪、牛、羊、兔等特色畜牧养殖业。
贫困地区发展畜牧业具有自然环境、土地资源、投资成本低等优势,为此,农业部和中国畜牧协会也一直提倡在适合的贫困地区推动特色畜牧业养殖,实现精准扶贫。
本项目建成后,拟通过运用带动力极强的“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将镇雄留守的老人、儿童、妇女及外出务工的低收入家庭纳入镇雄养殖产业中,实现了公司、农户的抱团式发展。
同时,项目屠宰场、食品加工厂建成后,将以比市场价格高1~2元/斤的价格收购农户手中的镇雄土猪,减少了镇雄土猪销售不畅、土猪销售价格偏低给农户带来的农业损失。
项目的建设将为云南乃至全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发挥示范效应。
2.2.4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本项目通过结合镇雄县实际情况,大力发展土猪养殖,对促进农村生产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美丽乡村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发展畜牧产业,可以充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
2.发展畜牧产业,可带动农村运输、兽药、餐饮、住宿、商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致富农民。
3.发展畜禽产业,还可促进城乡人员、信息、科技、观念的交流,增强城里人对农村、农业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城市对农村、农业的支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第三章行业现状及市场分析
3.1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3.1.1畜禽养殖现状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高品质的畜、禽、水产等农产品以及各种粮食加工作物的需求越来越大。
同时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务工、生活,致使从事养殖业的农户数量大幅减少,导致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规模化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我国生猪养殖业概况
生猪养殖是我国的传统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猪产业一方面受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和食物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等引致的需求强力拉动,另一方面因生猪产业已经演变成农村居民重要收入来源和城镇居民菜篮子工程重要组成部分而得到政府的强烈推动,使我国生猪产量长期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
但2012年以来,随着对生猪养殖的环保要求越来越发严格,中小散户退出生猪养殖,加上生猪价格的波动性和周期性的影响,我国生猪存栏量总体处于下降的趋势,已由2012年末的47592.24万头减至2016年年末的43504.00万头。
图3-12006~2016年年末生猪存栏量
数据来源:
公开资料整理
2.我国生猪养殖区域化布局明显
由于受到饲料资源、劳动力资源以及消费市场的导向,中国生猪养殖主要集中于沿江、沿海,分布长江沿线、华北沿海以及部分粮食主产区,其中四川、河南、湖南、山东、湖北、广东、河北、云南、广西、江西为排名前十的生猪产区。
3.1.2猪肉市场现状
数据显示,中国猪肉产量由2005年的46.50百万公吨增至2015年的58.21百万公吨,2005年起至2015年止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27%。
中国猪肉行业的增长主要由于经济发展、城镇化持续推进及可支配收入增长所带动。
图3-22006~2016年中国猪肉产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
公开数据整理
虽然中国的猪肉产量过往一直稳定增加,但猪肉供求缺口一直存在。
中国城市居民的人均年度猪肉消费量保持稳定,分别由2005年的约20.2公斤变为2014年的约20.8公斤,是由中国经济增长缓慢及消费模式的演变所致。
图3-32015~2020年猪肉分类别消费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
公开数据整理
根据屠宰后所采用的不同冷却工艺标准,猪肉包括三大类,即热鲜肉、冷鲜肉及冷冻肉。
受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中国热鲜肉产品占猪肉消费的大部分。
然而,由于消费者对安全及高质量的猪肉产品需求提高,越来越偏好在现代零售商购物,近年来,冷鲜肉消费呈快速增长,2015年达近1100万公吨,占猪肉总消费量的比例由2005年的2%增至2015年的20%。
同时,热鲜肉消费量占猪肉总消费量的比例由2005年的近89%降至2015年的60%。
预计未来会延续类似趋势,冷鲜肉占整体猪肉消费量的比例将不断增加。
图3-42005~2020猪肉分销售渠道消费量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
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猪肉向终端消费者销售及分销的渠道包括农贸市场、现代零售商、酒店及餐厅和零售店。
2015年,农贸市场在中国猪肉市场中占主导地位,占市场总量的60%至65%。
现代零售商的猪肉产品销售实现强劲增长,由2005年的近300万公吨增至2015年的近1100万公吨。
未来,预计现代零售商在猪肉分销中将起着更重要的作用,而农贸市场的重要性将会减弱。
3.1.3行业发展趋势
1.环境保护监管力度日益加大
2014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旨在加强环境保护力度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畜禽养殖业提出了更为严苛的环保要求。
严苛的环保要求提高了猪场建设在环保方面的投入,间接提高了生猪养殖成本,也无形中提高了进入生猪养殖业的门槛。
2.行业集中度提高
长期以来,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以散养为主,规模化程度较低。
但近年来随着外出打工等机会成本的增加以及环保监管等因素的影响,散养户退出明显,国内生猪养殖规模化的程度正在明显提升。
2015年我国生猪养殖户减少大约500万户,减少的养殖户基本都是养殖规模在500头以下的中小散养户,而规模化养殖场进一步增加,截至2014年年底,养殖规模在10000头以上的养殖场数量已经超过4700家。
目前一些大型的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为主要养殖模式的企业已经将合作养殖户的标准提高到500头以上。
未来一段时间内,规模经济仍将驱动我国生猪产业的转型发展,规模化养殖将是生猪养殖行业的主要趋势,中小散养户退出的市场空间,将由大型的规模化企业来填补。
3.食品安全日益受重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
目前国内以散养为主的养殖模式是引发猪肉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散养情况下,政府监管部门无法对散养户进行全面监管,猪肉质量和安全无法保证,生猪养殖过程中添加剂的滥用难以有效控制。
这种情形客观上促进了国内高端猪肉品牌的发展。
一方面,能够打造高端猪肉品牌的都是规模化的养殖企业,对于规模养殖企业来说,食品安全的违法成本极高,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对企业是毁灭性的打击,因此规模养殖企业将食品安全放在极为重要的地位,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规模化的养殖企业具备更高的养殖和育种水平,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培育出肉质和口感更好的肉猪,以迎合消费者需要,同时养殖成本也因为规模化的优势而更低。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部分区域性的高端猪肉品牌,未来随着生猪养殖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异地养猪模式的推广,会有更多的高端猪肉品牌出现。
4.生猪养殖标准化、精细化成趋势
长期以来,我国生猪养殖是以农户散养为主,中小规模养殖户受规模的影响和资金、人员的限制,生产和管理还属于粗放式经营,科学饲养的意识淡薄,精细化管理水平严重滞后。
生猪养殖的标准化也促进了养殖的精细化,精细化主要体现精细化的人员管理、精细化的饲养管理、精细化的猪场规划建设、精细化的疫病防控。
目前标准化的养殖场基本都做到了对猪舍的精细设计,在品种改良、饲料营养、母猪繁殖等环节的精细管控,在清洁消毒、疫苗接种、药物保健等疫病防控环节的精细把握,并且非常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
未来几年,随着中小散养户的退出和规模化企业的扩大,标准化和精细化仍将是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趋势。
3.2市场分析
3.2.1市场定位
本项目目标市场定位于云南及其周边省市内对生态猪肉有需求的人群,随着项目的逐渐推进,后期其市场范围还将扩张至全国。
3.2.2市场容量
1.全国猪肉市场规模
图3-52012~2017年我国猪肉总产量(万吨)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2012年以来,我国肉类市场保持平稳,其中猪牛羊肉肉类总产量一直处于8500万吨上下,猪肉总产量则处于5400万吨上下,详见图2-1,预计到2020年,我国猪肉总产量约为5300万吨,按照猪肉平均单价7.0元/斤进行估算,则2020年我国猪肉市场规模约为7420亿元。
2.云南省猪肉市场规模
在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持续负增长的情况下,2017年云南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为385.3万吨,增长3.4%,增速比全国高2.6个百分点,是云南省自2014年以来畜牧业发展最好的一年。
其中,猪肉产量290.8万吨,增长2.5%。
根据图3-5数据预测,2020年云南省肉类总产量约为419.94万吨,按照2017年云南省肉类产品中猪肉占比(75.47%)进行估算,则当年云南省猪肉产量约为316.93万吨,按照猪肉平均单价7.0元/斤进行估算,则2020年云南省猪肉市场容量约为443.70亿元。
3.3项目竞争优势
本项目具备质量可靠、特色明显、性价比高、前期投入低、运营成本低、收益高、规模庞大等七大优势。
图3-6镇雄土猪养殖优势图
3.3.1产品质量可靠
镇雄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此地自然资源丰富,风景优美,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农家土猪养殖活动的进行。
同时,本项目拟搭建养殖全周期的监管体系和专业的冷链运输系统,通过传统的生态养殖工艺和标准的加工、运输工艺,项目产品质量得到最强的保障,并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和QS认证。
3.3.2特色明显,利于品牌塑造
本项目建成后,仅向市场提供极具地域特色的肉类产品——镇雄生态猪肉,为镇雄生态猪走向市场提供了强力的支撑,极有利于镇雄土猪品牌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