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10652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6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社会心理学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社会心理学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社会心理学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社会心理学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资料.docx

《社会心理学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资料.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资料.docx

社会心理学资料

社会心理学

第一讲概述

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分支学科。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母体:

心理学、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

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908年,社会学家罗斯(E.A.Ross)¡ª¡ª《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ª¡ª《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一节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F.H.奥尔波特(F.H.Allport)(1924):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G.W.奥尔波特(G.W.Allport,1954):

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艾尔乌德(C.A.Ellwood,1925)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强调群体行为,以及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三)定义社会心理学的依据

边界主要内容

 

(四)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金盛华: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金盛华,1995)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一)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勒温(K.Lewin,1936)的社会行为公式:

B=f(P,E)

B-behavior,行为P=person,个体

F=function,函数E=environment,环境

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社会心理活动不仅与个体所处的即时情境有关,而且与其过去形成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1)在个体层面,主要研究内容是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等。

(2)在人际层面,主要研究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等。

(3)在群体层面,主要研究内容有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等。

(4)在社会层面,主要研究内容有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等。

四、社会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简史

艾宾浩斯(H.Ebbinghaus,1908):

“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霍兰德(E.P.Hollander,1976):

三阶段说:

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一、哲学思辨阶段

*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

*其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在这一阶段,有关的社会心理学思想是和一般的心理学见解混杂在一起的,很难把“纯”的社会心理学观点分离出来。

*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二、经验描述阶段

这一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其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1)达尔文的进化论

(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三、实证分析阶段

这一阶段始自20世纪20年代。

其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特里普力特(N.Triplett,1897)

F.奥尔波特(F.H.Allport,1924)

瑟斯顿(L.Thurstone,1928)、李科特(R.Likert,1932)

谢里夫(M.Sherif,1935)

莫里诺(J.Moreno,1934)

勒温(K.Lewin)

二次战后,社会心理学特征:

研究领域拓宽,涉及人类行为的方方面面;理论向多元化发展,提出很多新的“小理论”来解释与预测行为;开展了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第二讲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一节社会知觉

一、基本概念

社会知觉,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二、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

认知者的经验

图式

图式的作用

影响注意对象的选择

影响记忆

影响自我知觉

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认知者的情绪

第二节个人知觉:

如何理解他人,

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一、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称为个人知觉

二、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

印象是指人在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以旧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起来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

这种对于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对我们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就是印象形成

 

*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叫做印象形成,它是指我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征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征的过程。

*心理学家阿希(S.Asch)的研究

*中心特征(比如“热情”和“冷淡”)

*边缘特征(“文雅”和“粗鲁”)

1、第一印象

*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叫做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中最重要、最有力的是评价,即在多大程度上喜欢或讨厌对方。

*奥斯古德:

评定人或事物时的三个基本维度:

*评价(evaluation):

指对他人或事物从好与坏方面加以评定。

*力量(potency):

指对他人或事物从力量的强弱方面加以评定。

*活动性(activity):

指对他人或事物从主动与被动方面加以评定。

*1980年美国总统选举的研究:

*两个维度:

能力(competence)和是否正直(integrity)。

前者包括知识能力、感召力以及领导能力;后者则在包括是否有道德、诚实以及对权力的欲望等

*里根优于卡特

2、整体印象

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

安德森(Anderson)提出了几个信息加工处理的模型

第一个模型是平均模型:

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我们以简单平均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

*第二个模型是累加模型:

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式是累加的而非加以平均。

*苏珊很喜欢约翰(+6),后来又知道了一些有关他的稍微有利的信息,如约翰比较谨慎(+1)。

根据平均模型她将不喜欢他,因为平均数(+3.5)比原来低。

但据累加模型,她会更喜欢他

*第三个模型是加权平均模型:

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

*比如对科学家而言,智力因素的权重大;而对演员来说,则是吸引力的权重大。

*相对前两个模型而言,加权平均模型能够解释的范围更广,它是我们对他人形成整体印象时最常使用的模型。

对加权平均模型的进一步验证

*负性效应(TheNegativityeffect):

指人们在形成整体印象时,对负性信息比对正性信息给于较大的权重,即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负性特质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比正性特质大。

*引申出了正性印象比负性印象容易改变

*中国人评价他人

3、个人知觉中的偏差

*晕轮效应(Haloeffect)

又称光环效应,它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象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

反晕轮效应(Negative-halo),主要指评价者对一个人的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某一特质低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低。

正性偏差:

*也称慈悲效应(Leniencyeffect):

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对于这种偏差发生的原因,一是由马特林(Matlin)提出的“极快乐原则”(Pollyannaprinciple),它强调人们的美好经验对评价他人的影响,认为当人们被美好的事物包围的时候,即使后来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人们依然会依照美好的经验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做出有利的评价。

*对慈悲效应的第二种解释则仅仅限于我们对人的评价。

西尔斯指出,人们对所评定的他人有一种相似感,因此人们对他人的评价要比对其它物体的评价更宽容。

人们倾向于对自己作较好的评价,所以对他人的评价也比较高。

首因效应

*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primaryeffect),也叫最初效应。

*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

*它会影响人们以后对其行为的解释和稳定的内在特质的归因。

*著名设计大师DeLucchi先生曾说过:

“一个人永远不会有第二次机会给人以第一印象。

*”你创造的每一个印象都可能成为永远的深刻印象,你没有第二次机会去创造美好的第一印象。

所以应当对其重视。

近因效应

*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recencyeffect)或最近效应。

*相对于首因效应,近因效应远不那么普遍和明显。

*近因效应的产生,是因为在形成印象过程中,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提供;

*或者原来的印象已经随时间推移而淡忘。

*心理学家发现,在人们回忆旧有信息存在困难,对一个人的判断要依赖目前情境时,人们就倾向于以新近信息为依据,从而产生近因效应。

三、个人知觉的线索

*1、情绪

*根据他人的情绪来推断其内部的心理状态,所以情绪是我们了解他人的最主要的线索。

*快乐、高兴

*惊奇、迷惑

*害怕、恐惧

*悲伤

*生气、愤怒

*厌恶、受辱

*好奇、恳切

*达尔文共通的表情乃进化而来

*微笑似乎是社会互动的一部分,是一种沟通技巧,而不仅仅是愉快情绪的一种实际信号。

2、非语言线索

*非语言沟通包括非语言的视觉线索和超语言学线索。

*前者指人的面部表情、手势、身体姿势及外观行为。

*而后者指谈话内容之外的所有的信号,如频率、振幅、速度、音质等。

(1)非语言的视觉线索

*一是距离(Distance):

一般而言,当某人对另一个人愈友善、愈亲密时,会选择较小的距离。

*文化因素对人际距离的影响。

*文化规范(Culturalnorms)决定着人们的距离偏好。

*发现美国人在于他人交往的时候选择较大的距离,而拉丁美洲和阿拉伯人选择较小的距离。

*二是身体姿势(Gestures):

身体的不同姿势传递着不同的信息,比如你高兴的时候可能手舞足蹈,而害怕的时候可能会萎萎缩缩。

*体态语言之所以有意义,主要是因为观察者与被观察者都了解交往的背景和文化——特定的文化环境。

*比如在北美,握手代表友谊和信任,但是在日本,则用鞠躬代替,东南亚国家则是合掌

*三是目光接触(Eyecontact):

人们也可以用目光传递特定的信息。

目光接触的意义依背景的不同而有很大的不同。

*好莱坞电影中常常从一对男女目光接触开始来描写恋爱,万缕深情。

*接触表示感兴趣,中断表示不感兴趣。

(2)超语言线索

*超语言线索是指语言中除谈话内容以外的线索,表现为一句话有多种含义。

*与语言线索相比,非语言的线索常常会泄漏一个人的真正企图。

当一个人说慌说得很成功时,他的欺骗企图却经常从非语言线索中泄露。

*说慌的人经常从焦虑、紧张、神经质等超语言表达中不经意地泄露自己。

*声音的平均音调比说实话时高

*回答简短、反应间隔长、讲话错误多、紧张

*身体姿势比脸部更易透露出欺骗的企图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侦测他人是否说谎的能力并没有多强。

第三节自我知觉

*个人知觉也包括个体对自己的知觉,它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形象、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的知觉。

*一、自我概念

*1、自我图式

*马库斯(Markus)和乌尔夫(Wurf)用自我图式(Self-schemas)说明个体的自我概念,并用它指称一个人对自己的特殊信念

*自我图式是指我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的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

*黑根斯自我概念

*理想自我(idealself)、应该自我(oughtself)和实际自我(actualself),当这三个部分产生冲突的时候,个体就会产生负性的情绪,并导致长期的不良效果。

*个体自我概念的构建

*从自己的行为推断自己

*人们常由自己的所做所为来推断自己的内在自我概念,我做了什么,我就是什么样的人。

*从他人的行为反应推断自己

*他人认为我怎样呢?

他人对我们的反应是我们了解自己的主要途径之一。

*通过社会比较推断自我

*通过与别人相比,人们常常会对自己有更清楚的认识。

*如果让你仔细想想,你是什么样的人呢?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让人们反省自己来了解他的自我。

*20个同样的问题“我是谁?

*

*2、自我觉知(Self-awareness)

*自我觉知是指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的对象时的心理状态。

*巴斯(Buss)把这种状态分为内在自我觉知(Privateself-awareness)和公众自我觉知(Publicself-awareness)。

*前者是指个体对自己内部特征和感受比较重视,而后者则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外在方面比较在意。

*

*关注点不同,所引起的反应也不同。

*内在自我的人对自己的感受比较在乎,因此他们常常会夸大自己的情感反应;

*同时由于这些人对自己的特征比较关注,所以他们自我概念中的内在事件清楚而明确;

*也因为上述因素,内在自我的人常常坚持自己的行为标准与信念,不太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与内在自我的人不同,观众自我的人由于太看重外界他人的影响,所以他们害怕别人评价自己,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不好的评价;

*其次,由于看重来自他人的反馈,他们也常常会产生暂时性的自尊感低落,容易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产生距离;

*最后,公众自我高的个体常常比较在乎外在的行为标准.

二与自我有关的其它概念

*1、自尊

*自尊(Self-esteem)是人的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的内容,它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

*拥有自尊是一个人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

*自尊的确立有两条途:

一是让个体有自己控制环境的成功经验,二是让他人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

*

*鲍梅斯特(Baumeister1994)总结出了个体提高自尊的方法。

*学会用自我服务的方式去解释生活

*用自我障碍(Self-handicappingstrategy)(Jones1978)的策略为失败找借口

*使用防卫机制否认或逃避消极的反馈

*学会向下比较

*采用补偿作用,在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受怀疑时转到自己擅长的活动中去。

*2、自我障碍策略

*自我障碍策略

*为了保持自尊,个体常常会使用一些策略。

*它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的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

使用这种策略,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得他人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于我们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就更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

*3、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

*自我提升(Self-enhancement)也叫做自我美化,它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

*自我确认(Self-verification)则是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境,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

*人们通过自我提升,使他人对自己有一个高的评价,从而有助于个体自尊的建立;通过自我确认,使别人对自己有个一致性的认识,也有助于提高自尊。

*4、自我表演

*自我表演(Self-presentation)也叫自我展示,它是指人们在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时所做的显露。

*琼斯(Jones1982)总结出了6种自我表演的策略:

*自我抬高(Self-promotion):

通过行动或语言把自己的正性信息呈现给别人。

*显示(Exemplification):

向他人显示自己的正直和有价值,引起他人内疚。

*

*

*谦虚(Modesty):

故意低估自己的良好品质、成就和贡献。

*恳求(Supplication):

向他人表达自己的不足与依赖,引起他人同情。

*恫吓(Intimidation):

用威胁的方法使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逢迎(Ingratiation):

说他人喜欢的话,俗称拍马屁。

*

*5、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self-monitor)是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线索来对自己的自我表演加以控制,也就是说根据别人的表现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6、自证预言

*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prophecies)也叫自我实现的预言,它是指我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到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我们对他的期望行事,心理学家达利和法继欧(Darly&Fazio1980)把这种现象叫做自证预言。

*罗森塔尔效应(1968)就是一种自证预言

*由于教师的期待不同,所以他们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方式也不同,而学生在教师的期待下,也往往会顺着老师的期望发展

*第四节认知启发与社会知觉误差

*认知启发(cognitiveheuristics)是指人在社会认知中喜欢走捷径,并不对关于他人的所有信息进行感知,而是倾向于抄近路,感知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断最必要的信息的现象。

*是人们快速、简便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的决策法则。

*认知启发很容易出现偏差。

面对不确定事件的判断,人们常采用三种启发

*

*

(一)表征性启发(representativenessheuristic)

*人们根据当前信息或事件与其认为的典型信息或事件的相似程度进行判断。

*这种策略认为,个体越是与某一群体的一般成员相似,他就越可能是那个群体中的一员。

因为每个群体都有独特的行为风格,其成员总有共同特征,故表征性启发往往是准确的。

*但是,当个人特征与其所在群体其他成员不一样时,表征性启发会产生基率谬误,即个体因忽视事物发生概率而做出错误判断。

*

*

(二)可用性启发(availabilityheuristic)

*可用性启发是指哪些信息容易被回忆和联想,人们就倾向于根据哪些信息进行判断的现象。

*与不容易回忆的信息相联系的事件相比,与容易回忆的信息相联系的事件,被认为更平常、更多见、更容易发生。

*

*可用性启发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判定事物发生的频率,因为发生得多的事物就容易让人想起,说明人相应的经历多一些。

*但在两种情况下,这种启发是不可靠的。

*第一,当一些事件的信息很生动、很显著,给人的印象深刻,很容易被提取,而另一些事件的信息比较平淡,人们比较熟悉,习以为常,此时就容易判断为前者发生频率高;

*第二,当有的事情很容易联想起具体事例,而另外的事情不易产生联想时,人们就倾向于认为前者发生频率更高。

*

*(三)调整性启发(adjustmentheuristic)或称锚定启发(anchoringheuristic)

*锚定启发是指先抓住某个锚定点,然后逐渐调,最终得出结论的判断方法。

*这种启发适合对模糊信息进行评价。

对模糊信息,人们通常先设定一个锚定点,降低信息的模糊性,再逐渐调整所做的判断。

*对事物的判断如此,对人的判断也如此。

对人的判断,人们通常使用的锚定点就是自己

*第五节归因

*一、归因的概念

*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  归因不仅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

每一个人都可以被看成是业余社会心理学家,每个人都有一套从其经验归纳出来的,关于行为原因与行为之间的联系的看法和观念。

*

*由于人们轻易不愿付出自己的认知资源,所以并不是对所有发生的事情归因,只有在两种情况下人们才会归因:

一是发生出乎意料的事情,比如飞机失事、学潮等;二是有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如人们身体患病、或是被别人责备。

*研究归因问题的时候,心理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的归因理论,对归因过程中人们使用的原则和方法加以论述.

*一、对他人行为的归因理论

*1、海德的归因理论

*1958年,海德(FritzHeider)在他的著作《人际关系系理学》中,从通俗心理学(Naivepsychology)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

*海德认为人有二种强烈的动机:

*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

*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

*而要满足这两个需求,人们必须有能力预测他人将如何行动。

*因此海德指出,每个人(不只是心理学家)都试图解释别人的行为,并都具有针对他人行为的理论。

*

*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

一是内因,比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

*海德还指出,在归因的时候,人们经常使用两个原则:

*一是共变原则(Principleofcovariation),它是指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该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出现,我们就可以把结果归于该原因,这就是共变原则。

*比如一个人老是在考试前闹别扭、抱怨世界,其他时候却很愉快,我们就会把闹别扭和考试连在一起,把别扭归于考试而非人格。

*

*二是排除原则,它是指如果内外因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我们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归因。

*比如一个凶残的罪犯又杀了一个人,我们在对他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就会排除外部归因,而归于他的本性等内在因素。

*

*2、韦纳的归因理论

*1972年,韦纳(BernardWeiner)在海德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归因理论,该理论要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

*韦纳认为,内因与外因的区分只是归因的维度之一,在归因时人们还从另外一个维度,即稳定与不稳定的角度看待问题。

*这两个维度互相独立,就象平面坐标系中的X轴与Y轴一样。

*韦纳进一步组合了这两个维度,如表2-4:

*表2-5:

韦纳的归因模型

*

*不稳定稳定

*内部努力能力

*外部运气任务难度

*

*韦纳的归因理论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归因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把成功与失败归于内部/外部或稳定/不稳定的原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与认知反映(自豪或羞耻)。

*把成功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会使个体产生自豪,觉得自己的聪明导致了成功;

*而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内部稳定的因素,会使个体产生羞耻感。

*Dweck(1975)发现,把成功归于努力的学生比把成功归于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坚持的时间更长,把失败归于能力的人比把失败归于努力的人在未来的工作中花的时间更少。

*

*韦纳在80年代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归因理论,于1982年提出了归因的第三个维度:

可控制性(Controllability),即事件的原因是个人能力控制之内还是之外?

在韦纳看来,这三个维度经常并存,可控制性这一维度有时本身也可以发生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