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学科部编版教材改革.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5098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语文学科部编版教材改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语文学科部编版教材改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学科部编版教材改革.doc

《浅谈语文学科部编版教材改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语文学科部编版教材改革.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语文学科部编版教材改革.doc

龙源期刊网

浅谈语文学科部编版教材改革

作者:

熊瑞仪

来源:

《速读·中旬》2019年第07期

        2016年,由教育部编写的部编本教材在几个省市试用,随后几年,逐步推广部编本教材,直至全国统一使用。

该版本教材的出现,改变了以往语文教材“一纲多本”的情况,旨在实现不同地区的教学使用同一教材,起到示范作用的同时,统一教材的质量,以保证教学的方向,促进学生的发展。

        人教版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的总主编温儒敏,在《“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中指出: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体特色是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创新点与使用建议是:

选文强调四个标准;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语文学科部编本教材较之以往的人教版教材有以下几个方面变化:

一是改变了汉字,拼音两者的学习顺序;二是减少了入选课文的篇数;三是在选篇上,重视传统教育课文,减少了当下时文;四是将一年级的识字量减少为300字。

温儒敏在解释如上变化时说,以往的学生一接触语文学科便是从拼音开始,而后再学汉字,但学习拼音对于刚入学的孩子们来说,难度较大,可能会影响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故而在部编版教材编写时,将一些简单汉字的识字教学提到拼音教学之前,既能激发学生是识字的兴趣,又能让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能更好的融合;缩减入学教材的课文篇数是为了让教师减少课上的精讲精教,而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温儒敏表示,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应当是扩大阅读量,应积极倡导语文课堂向课外阅读延伸,向生活延伸。

不难发现,在部编教材中,语文教材在一年级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板块,在初高中设置了“名著导读”“古诗文诵读”等板块,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即“教读课文”、“自读课文”、“课外导读”。

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精”读教材课文的前提下,“博”览课外文章,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选篇上注重选择传统文化篇目,力图弘扬和发展中华传统美德和爱国主主义精神。

同时,也是给当下时文一些沉淀的时间,保证教材的基本理性;减少一年级的识字量只是表面上的现象,实则是北师大的团队们根据对小学生阅读的大量调查,而作出的科学性,经验性的改变,这样的改变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部编教材在编写理念上,注重立德树人,重视语文素养,强调语文的双线组元,提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多层次的构建助学系统,注重综合实践,一课一得等诸多方面。

部编教材中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作用,增加传统文化篇目的比重,大力弘扬和发展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真正做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语文教材,语文教育。

同时,部编教材还尽力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向素质教育靠拢,努力体现语文素养和语文核心素养。

此外,部编版教材还尽可能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同时体现,不像任何一方偏颇,也不将两者机械割裂。

部编版教材较之人教版教材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部编版教材提出的“三位一体”,即是指“教读课文”、“自读课文”、“课外导读”,让教师意识到进行阅读教学应当详略得当,该精讲的篇目就精讲,该放手让学生自行阅读的就大胆放手让学生自行阅读。

学生的自行阅读要做到,教师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读,从而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真正做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部编教材的助学系统体现在单元提示、预习、阅读提示、注释、课后练习、写作技巧的点拨、探究性学习指导、阅读链接等方面,力求让教材从教师的教本转变为学生的学本,实现由教师引导教学到学生自主学习的转变,是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用教”思想的具体体现。

        此外,部编版教材还注重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学习,充分了解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语文课的综合性学习列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指出: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語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部编本教材的综合性学习与以往的综合性学习不同,它限定了学习的范围,围绕一个关键词展开,不再是广泛的打通课堂内外和各个学科,制定为传统文化,语文综合实践,语文生活三个方面,旨在通过语文实践的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用语文来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目前,随着部编版教材的推行,在实践中引发了不少问题和思考,究竟这次教材改革适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利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仍有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反复推敲,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到,部编本教材的使用,虽然对具体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但其在教学上所带来困难,又会刺激和带动教研,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

因此,从长远看,这不但有利于学生,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还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