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书记文章.docx
《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书记文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书记文章.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书记文章
三化联动三业互动三轮驱动
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
中共开阳县委书记宗文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十一五”期间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发展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这是开阳推进城镇化建设总的工作要求,也是城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可依托的平台,是各级政府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战略性课题。
近年来,开阳发展的体会是“继承、创新、发展”。
继承是一届接着一届干下去,创新是在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发展是要实现开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开阳发展的工作经验是:
团结是基础,务实是关键,创新是灵魂,为民是根本,廉洁是保证,发展是目的。
在秉承思路决定出路,作风决定成败的要求和宏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不甘落后、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可贵精神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城市建设“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全省园林县城”、“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三创”工作目标,积极融入贵阳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浪潮。
大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联动,旅游业、体育业、文化业三业互动,旧城改造、新区建设、优美乡镇打造三轮驱动发展战略,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水平管理,全县城镇特别是县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2006年,全县城镇人口达到12.8万人,城镇化水平29.6%,比2002末提高了4.05个百分点;建成区面积从3.6平方公里扩大到7.3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面积从23.1万平方米增加到49.2万平方米;从无到有建成5万余平方米的6个城镇广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8%,提高21.5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8平方米,增加8.4平方米。
一、实施“三化联动”战略,加快城镇发展
“三化联动”即为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联动。
在开阳,实施工业化为主导,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是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
同时,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又为工业化提供载体和条件。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一个区域工业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集中稳定的消费群体和市场、需要形成合作紧密的配套产业链、相当规模的经济总量支持和一定规模的经济效益,城镇化就是这种需要的结果,也是这种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条件。
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是工业化。
先抓工业化,就抓住了牛鼻子。
没有工业化,农产品的深加工就拉动不起来,产品没有经过深加工附加值就低就难以卖出去,农业产业化就很难发展起来。
没有工业化,城镇化也带动不起来,只有把工业做大做强,把产业、民间资金和人口集聚起来,城镇化才能得以实现。
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加快城镇发展,必须做大做强工业,舞活龙头;做精做好农业,夯实基础。
近年来,开阳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以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化为龙头及骨干、一头带动城镇化、一头带动农业产业化“一体两翼”、“三化联动”的“飞鸟型”经济发展模式。
(一)大力发展新型工业,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
城镇化必须要有工业化做支撑,工业化要有城镇化相配套,从而形成两者的良性互动。
在开阳整个发展过程中,开阳始终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重点带动城镇建设,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
实践中开阳深刻认识到,城镇化发展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特别是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只有工业和服务业真正发展起来,才能增强城镇吸纳就业,集聚人口的能力。
否则,城镇化的发展只能是一个空壳。
开阳县双流镇、金钟镇、永温乡的城镇建设就是工业经济发展壮大之后的一个升华,是改善居民生产、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重大举措。
工业经济的发展壮大和第三产业的兴起,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大转移,农民逐渐从土地中解脱出来。
同时,大发展也吸引了更多的外来者到开阳就业,形成人口的相对集中。
工业是富民之源,强县之本。
开阳县立足资源,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重点行业和优势行业实现较快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紧紧围绕循环经济磷煤化工基地建设,做大做强磷煤化工产业。
按照“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通过资源的纵向共生耦合和科技进步,实施“矿、电、磷、煤”一体化战略,最大限度避免因磷煤化工产业发展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着力打造中国绿色磷都。
2004年,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全国首个循环经济磷煤化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县,先后启动开工建设开磷集团120万吨磷铵、兖矿集团50万吨合成氨、新强公司2万吨甲酸等数十个项目,磷煤化工产业体系逐步完善。
二是积极发展能源工业。
做好南部水电能源经济带的规划,开工建设大花、紫江、格里桥等水电站建设项目,把能源工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改造提升建材业。
结合开阳磷煤化工业的发展,坚持改造、发展、淘汰相结合的方针,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积极发展磷渣水泥等,提高建材行业的整体水平。
四是大力发展生态轻工业。
规划并启动南部轻工业园区建设,开发富硒绿色农产品10余个。
通过工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城乡6万人就业。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农业产业化助推城镇化
目前,开阳在探索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增收这个核心问题的出路和办法。
从根本上讲,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和城镇化。
有调查显示,进城打工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农民工又是当前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因此拥有足够多的能吸纳大量农村人口转移的城市(镇)群是完全必要的。
城镇化进程同样是现代国家进行公共管理的必然要求。
城镇的人口相对集中,便于社会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教育,降低社会管理成本,提高社会管理的有效性。
同时,城镇化也有利于公民劳动、教育以及政治、经济权利自由等等得以充分实现和有效维护。
从公共产品投放效益角度讲,政府在进行社会公共管理过程中不断生产和向社会提供诸如道路、桥梁、水、电、煤气、通信、公园、公共交通等社会公共产品时,必须重视社会公共产品的效益和成本之比。
一般来说,公共产品向重点城市(镇)投放的效益和成本显然优于以广大农村为扇面分散式投放。
因此开阳在针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公共产品投放中,应把投放公共产品的有效性和重点发展的小城市(镇)规划紧密结合起来,与扶贫帮困的迫切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引导和推动城镇化的步伐。
作为农业县,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更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提高城镇化水平,形成产业聚集,才能辐射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条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打好的基础。
通过“十五”计划的实施,开阳县的经济社会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这些因素,为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提供了有利条件。
开阳县依托富硒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一是着力调整农业结构。
扎实推进养殖小区建设,畜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开阳县2006年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3.9%。
富硒粮油、肉兔、蛋鸡、富硒皮蛋加工等新兴产业初具规模。
二是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华兴油脂、青蓝紫公司、贵农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10户企业被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各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等形式,带动农户3万余户。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队伍不断壮大,农村专业协会现已发展到61个,会员1.9万人。
三是着力开展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青蓝紫公司富硒茶获国家“QS”及“有机茶”认证,宏达公司“老公山”牌竹叶青茶获贵州食品工业协会颁发的“贵州省名茶”称号。
南江富硒山泉公司富硒皮蛋新产品获全国工业产品蛋制品类生产许可证,贵农公司“富硒低胆固醇”鸡蛋被评为贵阳市十大乡土特产。
四是着力解决移民涌入城市后的发展问题。
开阳县有构皮滩、大花水库区移民8750人,同时,还有金中大水工业园区等工程占地搬迁户4000余人。
大量移民选择进入城镇安置,他们的就业问题,便成为城镇化建设推进的桎梏。
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移民工作,提出“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总体目标,为解决这一问题寻找到了突破口。
开阳县城关镇是县委、县政府的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开阳县移民安置大镇,目前,已累计安置5198人(其中构皮滩库区移民2020人),为使已安置的移民具有强烈的发展感,开阳拟建设花卉基地、食用蘑菇基地等项目向移民倾斜,并多次开展移民劳动技能培训,竭力解决移民就业,拓宽移民增收渠道,帮助移民发展经济。
五是着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推进城镇化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就业问题。
开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致力解决这一问题:
1、发育中间组织,作为沟通、连接剩余劳动力与新的就业岗位的媒介。
2、建立和健全劳动力的社会调节机制,用灵活的市场机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
3、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通过各种渠道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减少劳动力流动的盲目性。
4、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培训。
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非农技能培训、短期职业技术培训等方式,使农民掌握必要的基本职业技术技能,以适应就业工作的需要。
5、取消农民进城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限制,实现城乡劳动力的双向流动。
随着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最终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同时,善待进城农民,倡导人文关怀,让农民获得与城镇居民一样平等的“国民待遇”,教育农民认识“科教兴家”、“科教致富”的道理,自觉克服困难进行智力投资,形成一支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队伍,以适应城镇化建设的要求。
近年来,开阳县近6万多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居住。
二、实施“三业互动”,实现城镇繁荣
“三业互动”即为旅游业、体育业和文化业互动,旅游业发展能为城镇建设聚集人气,体育业能为城镇建设聚集活气,文化业能为城镇建设聚集灵气。
(一)大力发展旅游业,聚集人气
历史经验和经济运行的规律证明,城镇是旅游业最有效的依托,凡是以城镇作为支撑点的旅游业,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就高,旅游活动内容就丰富,吸引的游客就多,旅游业发展就迅速。
同时,旅游地优美的环境和强大的经济集聚能力还会吸引投资商加入城镇建设的行列,促进旅游所在地城镇建设的发展和完善。
相反,如旅游业无城镇作为依靠,旅游活动就单调,旅游服务就会欠缺,势必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
因此,城镇是旅游业发展的后勤保障地,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土壤,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城镇化的有序推进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反过来,旅游业又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
因为旅游业的带动性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活跃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带动了相关产业及城镇建设的发展。
开阳县依托自然资源(喀斯特原始生态、温泉、漂流)+人文资源(布依族苗族文化、水东土司文化)形成的“3+2”旅游资源组合优势旅,抢抓机遇,全面加快旅游开发,全县旅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旅游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及配套功能日趋完善。
今年上半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45万人次,旅游收入3000万元,分别是去年同期的6倍和8倍。
逐步形成了南部风景名胜区、清龙十里画廊乡村旅游区、西部温泉度假区、县城中心服务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一是做好旅游规划和策划。
根据开阳县实际,对全县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布局、梯次推进,避免重复建设。
建立了开阳旅游发展理念,积极打造“多彩贵州、奇在开阳”,借船出海,借鸡下蛋。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四年共投入旅游发展资金1.6亿元,修建了旅游公路、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环卫设施等基础设施,改善了旅游条件,提高了接待能力,提升了景区品味。
三是推进质量体系建设。
为规范旅游开发建设行为,提高开阳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开阳县出台了《开阳县旅游资源保护管理办法》、《开阳县乡村旅游管理服务质量标准与划分》等规范性文件,统一了全县旅游标志标识,旅游质量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二)大力发展体育业,聚集活气
没有活气的城市是一个生命力不强的城市,开阳县利用国家大力推广全民健身的背景,积极发展体育业,聚集城市活气。
一是加快体育馆建设,建立并完善乡(镇)、社区群众体育活动场所及配套设施,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二是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开展特色民间传统体育活动。
三是坚持走产业化发展路子,遵循市场规律,建立健全机制,创新发展模式,导入经营理念,搞好经营管理,做强做大体育产业。
根据体育赛事最能吸引眼球的特点,开阳县经过努力,争取到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等赛事在开阳举办。
2006年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开阳拉力赛的成功举办,数十万人和上百记者云集开阳,形成平面媒体、高端媒体、网络媒体互动,重头宣传开阳的强大声势,提升了开阳知名度和美誉度,达到了拉动人气、拉动旅游、拉动三产和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三拉一带动”的目的。
(三)大力发展文化业,聚集灵气
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城市文化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建设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文化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保证,是构建和谐的创新型城市的永恒动力。
开阳县提炼“开明、开放、开拓”的开阳精神,使城市始终充满活力、富有朝气;大力弘扬守望相助、诚信友爱的高尚情操,积极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充分挖掘文化资源,重视丰富文化内涵,着力提高文化品位,大力发展文化业。
一是抓特色、创优势,深入挖掘水东土司文化、民族特色文化。
马头寨古建筑群成功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王宫成功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高寨苗族杀鱼节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是找准载体,丰富内容,深入推进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投入2600万元建成了县体育馆、文化馆、图书馆;累计投入600余万元在16个乡镇修建了农村精神文明活动中心;积极开展“农民文化家园”建设,夯实了文化阵地建设,文化影响力逐渐提升,使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以独特鲜明的文化特色吸引游客,形成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互促、互补、互兴的格局。
三、实施“三轮驱动”,提高城镇品味
从“十五”开始,开阳按照“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建设、强力推进”的要求,以建设“全省一流的山水园林城市”为定位,以“四廊两湖一家园”的打造为重点,盘活县城龙头,打造中心城镇节点,按照繁荣东兴新区、建设环湖新区,改造旧城区,建设优美乡镇“三轮驱动”的发展思路,用“水是城之灵、绿是城之魂、文是城之品、人是城之本”的城市化建设理念,层层辐射、梯级传动,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
2006年,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县委、县政府为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又出台了《关于“十一五”加快城镇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实施意见》(开党发[2006]17号)。
目前,以县城富有时代气息的开洲大道新区建成和环湖新区实现“路环湖、岸相通、水变清、景变美”为标志,山水园林城市雏形显现。
文明县创建成效显著,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被评为省“卫生与秩序”工作先进县,2004年获市级文明县称号,2005、2006年经省市多次明查暗访,达省级文明县标准。
(一)舞活龙头,建好建大建美县城。
开阳县城建设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中,走出了四大步:
第一步是1996年由政府全额投资改造建成开阳第一条主街道:
人民西路,完成了开阳旧城改造及真正意义上的城建第一步。
第二步是2001年投资近4000万元建成开洲大道,采用“以房带路”的经营模式,由开发商全额垫资,以道路两旁的土地为置换,拉开了新区开发序幕,开阳县城由此扩大一倍。
随着一大批颇具现代气息的建筑广场在短短两年中建成,街道两侧的土地大幅升值。
以此为借鉴,胜利西路、南江片区等整体改造乘势推进。
第三步是在“以房带路”初尝经营城市甜头后,及时调整经营城市策略,由政府掌控建设用地一级市场,2003开始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通过“经营土地”,两年来积聚了5000多万的“第一桶金”,由此拉动了6个多亿的社会城建资金,基本完成了旧城改造及东兴新区繁荣,并启动了环湖新区建设。
第四步是2004年开始探索建立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补偿机制和疏堵结合拆迁安置方式。
一是2005年通过引导城乡结合部的村级组织组建“村级房开公司”,将失地农民组织起来,在规划的地段内自行征地、自行拆迁、自行依法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自行组织改造建房,失地农民在此过程中分享利润、取得生活来源,参与城市建设,分享城建成果,又有效地改造了“城市牛皮癣”,受到相关基层组织和农民的热切关注和热烈欢迎。
二是采取“1+1>2”的开发性安置模式,拆掉一处、为拆迁户规划新建一处,投资商在原址再建一处,实现政府、开发商、拆迁户多赢,拆迁了5万余平方米破旧房,没有出现一起强拆或拆迁户上访过激行为。
三是在2005年底启动了声势浩大的“大拆违”行动,依法对110余户违法违章建筑实施了行政强拆,由于注意了“依法拆迁与有情操作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出台了《开阳县制止县城规划区违法违章建筑实施意见》,并在出台前举行了有30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参加的听证大会,增进了群众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行动开始至今没有发生过一起上访。
在建设中,开阳强化经营管理,突出城镇建设的亮点。
突出“四廊两湖一家园”的建设,打造全省一流的山水园林城市。
高标准抓好重点工程建设,重点实施县城主干道改造和新建工程、“四廊”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创新城镇发展的理念,把环湖新区作为开阳县城的“肾”,把县城近郊的干河坡、金家山林场作为县城的“肺”,并重点保护。
充分发挥县城的聚集力、承载力、辐射力作用,使县城成为了承载各种生产要素的载体。
注重提高建设品位,在建筑、环境、生态等方面都凸显出文化内涵,彰显个性特色,努力做到人文景观、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
同时,加大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力度,深化城镇管理体制改革,发挥社区民主管理的作用,以“整脏治乱改差促发展”专项治理为契机,健全绿化养护、环境保洁、垃圾无害化处理等体系。
开阳城建由政府投资修路起步、“以房带路”突破、“经营土地”发展、在“和谐城建”中实现跨越,大大增强了县城对乡镇和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了城镇化步伐。
(二)打造节点,以点带面推进优美乡镇建设。
突出抓好优美乡镇建设。
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遍地开花,而是突出抓好中心城镇建设,以带动其它城镇建设发展,逐渐形成完善的城镇体系。
就开阳县来说,坚持以园区建设为依托推进工业化,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推进城镇化建设,突出特色立镇、产业兴镇、梯次建设,按照“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线”的小城镇建设理念,广泛吸纳各个渠道的资金、信息、技术、人才,推动人口和产业规模积聚,辐射带动周遍乡(镇)、村庄,促进地方财政增收和农民充分就业,有重点地发展一批“生态工业小镇”、“生态农业小镇”、“生态旅游小镇”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优美乡镇的建设,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聚集了人口,繁荣了经济,小城镇已成为城市化的延伸,成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城乡联动的重要节点。
今后,开阳县将继续按照三化联动、三业互动、三轮驱动发展战略,突出特点,抓住重点,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着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逐步形成梯次结构合理,区域分工明确,基础设施配套,社会文明进步,生态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