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大道虔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03923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开复大道虔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李开复大道虔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李开复大道虔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李开复大道虔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李开复大道虔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李开复大道虔行.docx

《李开复大道虔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开复大道虔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李开复大道虔行.docx

李开复大道虔行

李开复:

大道虔行

李开复:

大道虔行

文/赵力霏

摘要:

李开复对教育的关注不只影响了学生。

以他和他的朋友们为圆心,以他的追随者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为半径,对中国教育问题的关注被一圈一圈地发散了出去,而且必将影响到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

李开复,Googl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

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的创造者,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

1961年生于台湾,1988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曾任美国苹果电脑公司全球副总裁、美国SGI公司全球副总裁、微软全球副总裁,是微软中国研究院的创始人、首任院长。

2005年7月19日,Google宣布任命李开复为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同时负责组建(中国)产品工程研究院。

在人们的印象中,一向低调的Google只在四年前聘请施密特出任CEO时这样大张旗鼓过。

果然,消息一出,Google的股价当日即上涨3.46%,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然而,就在同一天,微软一纸诉状,把Google和李开复一起告上了法庭,理由是李开复违背了和他们所签的保密协定。

至此,一场热热闹闹的副总裁争夺战开始了。

硝烟弥漫的战事吸引了全球媒体的目光。

美国《西雅图时报》一篇名为《微软和Google的高管之争》的报道中写道:

“李开复抢夺战的焦点可能并不在于李技术上的专长,而在于他对青年一代科技人才特别是中国青年人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一大批顶尖人才于最近流向Google之后,微软单单选择把李告上了法庭。

”而在中国,李开复跳槽一事除了媒体的热炒之外,更是在网上和学生之中引发了持久而热烈的讨论,究其原因,当然还在于--李开复在学生中的影响力。

而李开复的这种影响力,是从他给中国学生的几封公开信开始的。

  开复的信

  2000年8月,由于在中国创办研究院的突出成就,李开复被调回微软总部,升任微软全球副总裁。

但就在这一年的年初,一次偶然的对话使李开复的名字从此与中国的学生和教育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一天,一个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来找李开复,并对他说:

“开复老师,我要学习管人,管人实在是很过瘾的事情。

我发薪水给我的员工,那感觉就是大权在握,就像你现在做的一样。

”这段话使李开复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他不明白,看起来如此优秀的学生,思维方式怎么会这么落后。

但之前两年为微软寻觅人才在校园里和学生们进行的交流,以及和身边朋友求证所得到的答案也让他明白,在中国,这种情况绝不在少数。

而且在这两年中,不断有在研究院工作和实习的学生向他请教问题,他发现,中国学生很多是对生活本身迷失了方向,他们充满激情,却又茫然无措。

在一种强烈冲动的驱使之下,他决定给中国学生写一封信,将他在与学生们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想法和忠告写出来,这就是2000年6月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

这封信从诚信谈起,结合实例,在团队精神、主动意识、直截了当的沟通等学生应具备的素质方面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这封信和李开复的一篇文章《我的人才观》一起,经由互联网在高校中迅速流传开来,在学生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之后,许多学生通过电子邮件及讲座后的问答等形式与李开复讨论成才的问题。

于是,2003年12月,结合自己事业的成长,李开复又写了《给中国学生的第二封信》,这封信着重谈了情商和领导能力的问题。

2004年5月,在一个学生给他讲了马加爵事件之后,李开复的注意力开始从最顶尖的学生群体转向广大更迷茫的普通学生。

在仔细研究过事件的相关报道,咨询过一些心理学专家和做社会工作的姐姐之后,他写了《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告诉学生应该如何从迷茫到积极、从自卑到自信、从恐惧到乐观。

同时为了能更好地和学生互动,在发表第三封信时他还一并推出了“开复学生网”。

这封信发表之后,李开复收到了大量的读者来信,这时他发现,他可以帮助的人群已经不只限于那些渴望进入哈佛和麻省理工的顶尖学生,而是扩展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

2005年2月,在回复了开复学生网开通以来的第1000个问题之后,一封学生来信在他的脑海里盘桓不去--“就要毕业了。

回头看自己所谓的大学生活,我想哭,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什么都没学到……最大的收获也许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这么多的大学生在最宝贵的时间里放任自己、虚度光阴,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向,这令李开复痛心不已。

于是他打开电脑,写了给学生的第四封信--《大学四年应是这样度过》。

谆谆告诫学生要好好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培养自学能力,打好基础,开拓视野,找准方向。

至此,李开复对教育的关注完成了从精英到普通,从国外到国内的过渡,他也从门外进入到门内,开始真正深入了解中国教育的弊端和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今年9月底,李开复又发表了给学生的第五封信--《你有选择的权利》。

由于看到很多年轻人依然在被动的道路上迷茫地生活着,因此,这是一封“有关积极主动的信”。

在信中他说:

“每一个有进取心的中国青年都应该努力迫使自己从被动转向主动,大家必须成为自己未来的主人,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的学业和未来的事业--没有人比你自己更在乎你的工作与生活,没有人比你自己更适于管理你的人生和事业……”在这封信中,作为技术专家的李开复还自己总结出了“积极主动的七个步骤”,他说那是把自己的想法和找到的案例分门别类地放到一起时,发现的七个步骤。

  同样是9月,李开复还第一次发表了给中国家长的一封信。

在信中,他充满感情地写道:

“中国青年的父母:

我们的责任重大。

今天中国的青年:

非常优秀,但是非常困惑。

非常聪明,但是不够自信……有幸出生在拥有选择的时代,但是时代并没有传授他们选择的智慧。

 “当然最重要的:

中国的青年是我们的骨肉,我们的最爱,我们的一切。

这一个理由就足够让我们共勉,让我们各自成为‘我能做到的最好的父母’”。

 李开复给老师的信正在写作中,他说,等到他觉得这封信有足够建设性的时候,他会公开发表。

李开复的触角,已经伸向了中国教育的各个层面。

开复其人

  李开复这个名字最初进入中国人的视线,是因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帝国--微软要在中国创办研究院。

1998年夏天,李开复空降北京,虽单枪匹马却雄心勃勃:

投资8000万美元,寻找100个最杰出的研究人员,建立“微软中国研究院”。

他开始频繁奔走于中国各个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还不时把橄榄枝抛向在国外学有所成的华人。

微软中国研究院在1998年11月5日的成立成为当年中国软件业的一件大事。

首任院长李开复充分发挥了他卓越的管理才能和公关能力,短短两年,微软中国研究院超速发展,与政府部门及各高校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迅速聚集了大批顶极人才。

李开复对人才的重视在业界颇有口碑,人们称他是“最有伯乐眼光的领导者”、“技术领域的超级猎头”。

在他的带领下,微软相继与许多高校建立“联合研究实验室”,共同开展在计算领域的基础科研;并在许多高校成立了微软俱乐部,与在校学生进行互动,这些俱乐部中的很多优秀人才都在毕业后直接进入微软工作,使微软不必担心人才储备的问题。

1999年10月,李开复带领他刚刚组建一年的团队赴美国向比尔•盖茨汇报工作,汇报结束后,盖茨说了那句著名的话:

“我敢打赌你们都不知道,在微软中国研究院,我们拥有许多位世界一流的多媒体研究方面的专家。

  如今,微软中国研究院已更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是微软全球五大基础研究机构之一,是微软在海外开设的第二家基础科研机构,也是亚洲地区惟一的基础研究机构。

目前已经拥有数字多媒体、多通道用户界面、无线及网络,以及数字娱乐等领域的170多位科研技术人员,而微软全球的研究机构一共也只有700多人。

他们已经获得至少200项国际专利,共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950多篇,并已有多项技术成功转移到微软的核心产品当中。

6年中,微软亚洲研究院培养出了多名世界一流的技术专家--张亚勤、沈向洋、张宏江,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

2004年1月7日,张亚勤出任微软全球副总裁,成为微软的第二位华人副总裁。

而李开复早已由于其在中国的杰出表现,于2000年被召回美国,出任微软全球副总裁,成为当时微软职位最高的华人。

  而在完成这一辉煌事业之前,李开复在技术和管理上早已是战功赫赫了。

1961年,李开复生于台湾,11岁时赴美国读书。

1983年他以最高荣誉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计算机学士学位,后又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获计算机博士学位。

读书期间,李开复一直是学校里的明星学生。

除了在计算机上的杰出表现之外,他还是桥牌高手,曾在北美比赛中获过第一名。

读博士期间,李开复开发的“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曾在北美电脑下棋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并因为击败了人类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而名噪一时,这是全世界第一部自己与自己下,自己学习、自己总结的电脑。

  1987年12月,李开复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他采用统计方法,把语言识别率从40%提升到了96%以上。

1988年3月,在纽约举行的国际语音处理的最高学术会议上,李开复的研究成果轰动了国际学术界,从此,所有以传统的专家系统研究语言识别的人全部转向了统计方法。

直到今天,全世界所有语音识别的研究者仍是在他当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前行。

美国《商业周刊》为他的这一发明颁发了“1988年最重要科技创新奖”,在李开复毕业之后,这个系统还多年蝉联全美语音识别系统评比的冠军。

  加盟微软前,李开复曾担任美国SGI公司的全球副总裁。

此前,他还曾在美国苹果电脑公司工作了6年。

就是因为他的一份题为《如何通过互动式多媒体再现苹果昔日辉煌》的报告,苹果公司走上了多媒体发展的道路,并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再次辉煌。

李开复在苹果公司的最后一个职务就是交互式多媒体部门的副总裁,苹果公司后来开发出的QuickTime,QuickDraw3D,QuickTimeVR,PlainTalk等产品,都有李开复的心血。

多年之后,李开复当年的上司见到他,还深有感触地说:

“如果不是这份报告,公司很可能会错过在多媒体发展的机会……今天,在iPod的成功里,也有不小的一部分要归功于你和你那份价值连城的报告。

  开复老师

 “中国的学生有很高的智慧、良好的基础和勤奋的习惯。

但是,在中国步入世界时,如果能够有良师帮助中国的学生更积极一些,更勇敢一些,更自信一些,他们必然能够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成为中国的崛起的关键。

  “中国的学生非常优秀,但是中国的学生非常困惑,因为他们面对着高期望的父母、较陈旧的学校和老师、浮躁的社会心态。

如果能够有过来人帮他们指路,让他们能走得更踏实一些,更精确一些,他们将成为中华民族更上一层楼的最大动力。

  在这两段话中,李开复都提到了“师”的重要性。

我猜想,如果让李开复在“总裁”、“博士”等等一大堆头衔之中选择他最爱的,那一定是:

“开复老师”。

教育的关键在老师,好老师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李开复一直强调的一个观点。

这个观点的形成,与他本人的经历有极大的关系。

1972年,长李开复很多的大哥从美国回台湾探亲,看到李开复小小年纪整天被考试和功课压迫着,却不知道学的东西有没有用处,于是决心把他带出去。

这一年,11岁的李开复来到了美国田纳西州的一所教会学校,成了那里的惟一一名华人学生。

多年以后,他认为,是美国的教育让他弥补了自己的短处。

对他这个惟一的华人学生,这所教会学校的校长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他利用午餐时间亲自教李开复说英文,轻轻抹去了这个小孩初到异地心中的那一丝恐惧;一年以后,直到老师认为他的英文已足够好的时候,才让他和同学门一起在课堂上参加考试;老师不留作业,不考背课文,还告诉他期末考试要看他在课堂上发言和提问的多少。

这些老师,就这样为这个从台湾来的孩子打开了另一扇窗。

从此,李开复得以脱离背诵和名次的轨道,真正走上了中西融合的道路。

  而对李开复影响最大的,还是他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时的导师、图灵奖获得者罗杰•瑞迪。

“我在自己的道路上历经无数起伏跌宕,惟有1984年和导师的那场对话始终不能忘怀。

”这是李开复说过的一句话。

当李开复投到瑞迪门下时,瑞迪正准备组建一个团队,用专家系统来解决不特定语者语音识别的难题。

但是李开复却并不看好专家系统,而是认为统计方法可以解决问题。

在当时,李开复所提出的方法并不被大多数研究者看好,但瑞迪却说: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支持你用统计方法研究下去。

”当李开复说目前的语料数据不足时,瑞迪表示可以帮他去找国防部,让国防部出钱建立一个足够大的语料库;当李开复说实验室的计算机速度太慢时,瑞迪又说可以帮他买最新、运行速度最快的机器。

  那段时间,李开复每天工作18个小时,写了至少10万行程序。

1987年12月,李开复的“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终于成功了。

在李开复的成功里,导师瑞迪功不可没。

  正是因为这些让人尊敬的老师在关键时刻的点拨和支持,帮助李开复一路顺利地攀上了科学的高峰。

然而,在与中国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他发现,这些孩子好学、勤奋、充满激情,但却对未来感到迷茫,而且无处求助。

大部分的老师只是充当了“授业”的角色,却不能“传道”也不能“解惑”。

尤其是2001年夏天和某著名高校的一位副校长在央视一个对话节目中的辩论,更是让他对中国当前的师资问题充满忧虑。

当天的讨论是围绕“当今中国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展开的。

两个人的辩论从“人品第几”开始,李开复把“人品”列为最重要的素质,而那位大学校长却很不以为然,他坚持认为“创新第一”,“人品”被他排在了三名以外的位置。

这位校长甚至认为:

培养孩子的人品是父母的责任,而学校的责任是让他们更聪明。

这次辩论之后很多天,李开复都不能平静。

“我本来以为学生在学校应当受到正面的影响,可是我发现他的想法会误导学生,幸亏他的很多话在节目播出的时候被剪掉了。

”“如果决定中国技术发展方向的人是这么无能的一个阶层,那它为什么会有希望呢?

”在这种强烈情绪的驱使之外,他忍不住给当时主管教育的李岚清副总理写了一封信--

 “真正需要彻底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中国的教育。

中国若希望成为科技强国,中国的下一代一定要赶上外国。

而若想有一批出色的下一代,中国一定要有一流的教育体系。

 “见到这么多问题和这么多有潜力但是没有希望的学生,我曾有过冲动,考虑改行成为教授,更直接地去帮助学生。

我也曾写过一篇在<光明日报>发表的文章,‘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随信附上。

但是,一个教授只能够改变数百学生,一篇成功的文章只能够影响数千学生,而中国需要改变未来数亿学生的命运。

只有经过教育的彻底改革才能够给他们成才的机会,给中国成为科技强国的机会。

“希望这封信,对岚清总理有所帮助。

若有需要开复帮助的地方,只要是能帮助中国的下一代的事情,开复义不容辞。

在李开复的演讲和文章中,这样动感情的语气鲜少见到。

一位微软员工在他的博客里写着:

“李开复式的激情,是一种柔和绵长的激情。

他给中国学生的四封信也值得慢慢、仔细阅读,一盏台灯,一杯咖啡。

”而这封信里展示的,则是李开复另一种形式的激情。

而这种激情针对的,是中国的师资和教育体育问题。

而李开复被称作“开复老师”最多的地方,还是他的开复学生网。

“我希望能以这个网站为平台,为中国的学生们提供多方面的帮助成长的资源,包括相关的教育文章和网站学习资源、各地高校学生们的经验介绍和心得交流,从而帮助中国学生的成长。

”这是李开复创办网站的初衷。

自开复学生网于2004年7月开办以来,于今已有注册会员4万余人,发帖总量达170000余篇,每月有近10000人来访、1500人注册,已经成为一个深受广大学生及IT从业人员喜爱的论坛。

点击进入开复学生网,页面极简单,非常典型的“工科网站”页面,甚至给人有点土的感觉。

但页面下却澎湃着汹涌的激情,在他的会员眼中,这里是一片喧嚣世界中难得的净土。

他们在这里发问,也答问;疑惑,也解疑,用共同的努力一起维护着这个精神家园。

开复学生网的论坛分为学习讨论区、职业讨论区、成长讨论区、计算机讨论区、综合讨论区五个区,每个讨论区又分了若干“分区”,如学习讨论区就有学习方法、教育体制、专业考试、学习资源等分区;综合讨论区又有国家、国际、文学、艺术等分区,涵盖了学生生活的所有领域。

活跃在网站社区各版和学生交流的不仅有李开复、社区最有价值专家,还有很多热心的各界专家学者、老师,以及一些在美国读书和工作的公益人士。

李开复除了要为他租用的服务器支付费用之外,所有在他的网站上为学生服务的全部都是义务工作。

李开复长期坚持在网上和学生交流,除掉特殊情况之外,基本上是一天一贴或一天数帖。

就在今年七八月间他深陷官司的日子里,他仍在回答学生们的问题。

到如今,一年多以来,他已在开复学生网的论坛里亲自回答了2000多个问题!

很多学生在这位精神偶像的影响下逐渐走向成熟。

一位网友在留言中写道:

“我原来是个很自闭很胆怯的人。

就连上课组织个节目都要恐惧半天。

但现在我已经能在讲台上侃侃而谈了,并且在学校还能去带领别人做些小的科研项目。

短短的大学一年,我变化了很多。

李博士给我的性格注入了积极的因素和向上的激情。

原来的我一直怨天尤人,不仅不快乐,也解决不了问题。

我不想再那样,我要自己做好我要做的事情。

”有些学生刚成为会员时非常困惑,问的问题也很“幼稚”。

但现在他们之中有些人已经慢慢成熟,有的成为了版主,有的成为了最有价值专家,帮助像他们当年一样困惑的学生一步步走出困惑,走向成熟。

作为大公司的高管和技术专家,李开复有太多繁杂的事务需要处理,也有很多技术方向的问题需要思考;作为重视教育的父亲,李开复有太多的事情要为两个女儿去做。

因此很多人不相信李开复真的会自己亲自去回答这些问题,对于类似的问题,李开复很无奈,但他仍然会礼貌地回答:

凡是署了他名字的,都是他亲自回答。

他利用了一切时间的碎片来做这间事,比如开会的间隙,或少陪家人一些时间。

对此,一位网友说:

“‘开复式答问’的风格太鲜明,不可能进行惟妙惟肖的模仿。

典型的‘开复式答问’是,从连绵复杂的现象中抽出一个或几个结构性要素,然后建立逻辑的拓扑结构,诉诸清晰简洁的语言表述,给受众造成强烈的高屋建瓴的认知冲击。

李开复以他的智慧水准和道德水准,在中国学生中产生了强大的感召力。

而同样的,他也深爱着他的这些学生。

在一次接受《西雅图时报》的采访时李开复说:

“我觉得这些学生像是我的另外一个大家庭。

”“和学生交流是我的一种爱好。

对他的学生们,李开复有着一颗慈母一样的心。

尽管李开复始终把中文当作自己的母语,但是因为极少使用书面中文,所以他用键盘拼写中文的速度非常之慢。

可是,当他看到很多中国学生不能用英文和他交流时,他开始认真学习用电脑录入中文。

而如今,他已经用他的“蜗牛”速度写了一部纯中文的书。

 凌志军的《我眼中的李开复》一文中还讲到一个故事:

有一次,李开复到北京大学去演讲,那是一个能够容纳400人的会议厅,却来了800个学生。

主办者非常为难。

他们担心如此拥挤的场面会发生事故,只好委婉地劝说一部分学生离开。

这时候李开复站起来,对主办者说:

“不,你们不要让学生离开,只要把大家分成两部分就可以了。

主办者望着他,有些茫然。

他接着说:

“就让我讲两场好了。

“那个晚上,李开复在同一个讲台上连续做了两场内容完全相同的演讲。

我知道他非常珍惜自己的时间--所有的成功者都非常珍惜时间,以至于人们会用金钱来衡量他们的每一分钟的价值。

有一次我遇到开复在美国的同事,谈起他在中国学生身上花费的时间,那位同事听得直摇头,脸上露出既感佩又难以理解的表情。

我觉得我能理解开复,因为我始终记得他对我说过的一句话:

‘我看到很多中国学生的生命被浪费了,觉得很可惜。

’”

9月19日,李开复又一次踏上了北京的土地,当天已经有学生迫不急待地去他下塌的酒店和他讨论问题。

9月24日,李开复在北京做新书的签售活动,当天,他和他的学生们举行了聚会。

  开复的中国心

 “浓郁的中国情结”,这是描述李开复时人们经常用到的一个词组。

有一次,李开复在清华演讲。

当一个学生问他为什么回中国工作时,他回答说:

“我从小就一直牢记父母的教诲:

不要忘了自己是一个炎黄子孙。

我希望,当我年老体弱时,回首往事,我会很自豪,因为我为中国人做了一点事;我希望,当我离开这个世界之后,人们想起我时会说,李开复曾为中国人做了一点事。

这样,我就会觉得没有虚度这一生。

”有位同事后来说:

“开复终于把这句话说出来了。

以前他从来没有这样说过,但我能够感觉到,他心里有这句话。

”很多人不明白李开复为什么“不务正业”,对中国的教育投入那么多的关注,其实答案就在这里。

是对自己民族深深的关切和对自己民族身份的强烈自觉,让他不知疲倦地奔走呼吁,不厌其烦地演讲、写文章、为学生答疑解惑。

很多人还说,李开复的“中国情结”来自于他的父亲,他是“背负父命前行的人”。

的确,有一些影响是在你毫无知觉的时候就悄悄渗入了内心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影响会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来。

李开复的父亲李天民曾经一度活跃在政坛,但因台湾的官场文化让他感到强烈的厌恶,后来他开始将精力转移到国际事务以及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方面。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的学者很少有人从事近代史的研究。

但李开民先生出于学者的良知,认为台湾在近代史研究方面不应该留下空白,应该客观地看待历史,而不应在历史的研究中掺入太多政治的成份。

于是,他利用一些机会收集近代史的资料,并对共产党的多位重要人物进行过研究,60岁以后陆续出版了《刘少奇传》、《林彪传》、《周恩来传》等著作,有的还被译成日文和英文出版。

如今,他的几位弟子都已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方面的顶级专家。

1993年,已是70多岁的李天民终于重返四川老家,从此,他在母亲坟前痛哭的场景深深地刻在了李开复心中。

作为父亲53岁才得来的老来子,李开复与父亲的感情并不亲密,那是他见过的父亲惟一一次的流泪。

父亲的泪,让他对曾经模糊的故乡产生了奇妙的情感。

父亲把一直悬挂在自己书房中的钱穆先生题写的“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的条幅留给了李开复。

这些年来,这幅字陪着他往返于中美之间,他一直在用心体会着这幅字的内涵。

在待人接物上,李开复有着典型的中国表现:

温和、含蓄、不卑不亢。

但有一次,当凌志军在一本书里用“这个美国人”来描述他时,他在这几个字的下面重重地画了一道线,又在旁边画了一个问号。

“他的强烈的反应给我留下极深印象,让我清晰地感受到其中心境:

他显然不喜欢别人把他当作‘美国人’”。

在微软总部,李开复花了很多时间去帮助那里的华人学习怎么能在一个跨国公司里最快成功。

“我觉得中国人在那里确实有文化挑战。

他们应该接受国外高科技的管理文化。

我用我的体会帮助中国的员工。

中国的一些做法是比较被动的,觉得老板应该主动注意我,不用我自己推销自己。

但在美国的高科技环境里,大家都跑得很快,他可能根本没有时间注意你。

如果你不去推销自己,就有可能被忽视了。

“开复一走,中国在美国总部就没有代言人了。

”一位微软研究员这样评价李开复的离开。

从2000年调回微软总部以后,李开复一直在积极地为微软中国争取资源。

在李开复的积极倡导下,微软美国总部成立了中国事务委员会,聚集起在美国微软总部的华人员工的力量,为中国事务出谋划策。

李开复组建并亲自负责一个专门负责沟通中国软件外包商和微软产品部门的项目,以培训和提升中国软件公司的能力。

但是,微软在研发方面对印度的偏爱,在中国早已不是秘密。

李开复提出要整和中国的研发队伍,但是多位资深副总裁只为了自己的地位斗争,而不顾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李开复多次对公司领导提出对中国要言而有信,要有诚意,要先有付出才可能有回报,但是他的建议却被束之高阁。

2005年7月5日,李开复结束休假,走进了顶头上司的办公室。

他的第一句话就是:

“Ineed to follow my heart(我必须听从内心的召唤)。

李开复曾经说过,如果1998年微软不是让他来中国创办研究院,而是让他待在总部,他肯定不会答应微软邀请他加盟的请求。

他对中国已经思念得太久,好不容易可以回来了,没有任何犹豫,他便携妻挈子来北京安了家。

妻子和幼小的女儿跟他一样感受,美国再好,感觉也是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