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01803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俘(fǔ)虏少校(xiào)狙(jū)击不屈不挠(náo)

B.颤(chàn)动镜框(kuāng)瘦削(xuē)惟妙惟肖(xiào)

C.翘(qiáo)首湔(qián)雪溃(kuì)逃鬓(bìn)发如银

D.拭(shì)泪盥(guàn)手荫(yìn)处锣鼓喧阗(tián)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索科洛夫17岁时十月革命暴发,国内战争时参加了红军。

B.有一次,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须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漫不经心地走进他的店铺。

C.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D.他一手拿着布,一手纂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熟人,当年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可一世,曾几何时,现在在这里以这样的方式重逢了。

B.文字虽然不是语言的如实记录,但是它必得拿语言做基础,其中有些是离语言不太远的,通过这些我们可以对古代语言的演绎获得一定的认识。

C.在“立”字中,我们看到那个人双腿平稳地站在地上,地作为一横显得很凸出。

D.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弄一番,自会明白。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与作品的意境、基调相一致,诗人运用了近三十多个各种类型的叠词,这些叠词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产生了独特的表情达意的效果。

B.朱自清在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在意识里的伦理,向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C.小说鉴赏,可着重通过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行动、玩味人物心理来欣赏人物形象。

D.一片嫩红,一滴秋雨,一声鸟鸣,一丝云彩,一丛风中的芦苇……都动人心魄、令人回味的美。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个人的遭遇》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有《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等。

B.《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法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有《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

C.《指南录》是南宋诗人文天祥的诗集。

诗集的名字取自《渡扬子江》“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D.张浦是明代文学家,曾在家乡组织“应社”,崇祯时组织“复社”,批评朝政。

有《七录斋集》。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3分)

受国家文物局委托,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26日完成了对北庭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下简称“北庭故城遗址”)5个遗址保护修复项目的实地踏勘及现场验收。

北庭故城遗址位于新疆吉木萨尔县城北偏东12公里处,核心区域占地5000亩,包括北庭故城及其附属建筑北庭西大寺。

北庭故城遗址从2011年始建,共投资1.2亿元,是新疆首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其主体部分主要为唐代至高昌回鹘时期的遗存。

据吉木萨尔县文物局局长罗瑜介绍,本次通过验收的5项保护修复工程包括北庭故城城墙一期、二期加固修复项目、西大寺遗址抢险加固项目、西大寺现存壁画塑像抢救性保护修复项目和北庭故城监测预警体系项目,目前完成的是前期修护工程,考古挖掘工作仍在进行中。

26

7.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字。

(6分)

(1)______,传统的朱墨捶拓、摹写形态,近代以来的手工测绘、照相、摄影等都是文物图像记录常用的手段。

不过,这些方法除了耗费工时外,

(2)______。

由于图像记录技术的限制,我国那些重要的石窟造像,如著名的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大足北山石刻等,精确的图像记录工作一直没能完成。

随着(3)______,文物的图像记录逐步引入了数字记录技术,长期困扰考古及文物保护文物的测量问题终于有了更精确和更便捷的手段。

目前著名的石窟寺大都完成了数字化记录,这是最好的保护,也是研究的前提。

(1)

(2)

(3)

二、现代文阅读(共3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9题。

(10分)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

贾母笑道:

“你不认得她,他是我们这儿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

“这是琏嫂子。

”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赫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

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说着,便用帕拭泪。

贾母笑道:

“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

“正是呢!

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

”又忙携黛玉之手,问:

“妹妹几岁了?

可也上过学?

现吃什么药?

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一面又问婆子们:

“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

带了几个人来?

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8.如何理解文中加粗加横线的词语?

(4分)

(1)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赏析本段文字中刻画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所用的技巧。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3分)

我们失去了和自然交流的语言

刘亮程

不久前我在鄯善迪坎儿村,见一大棵梭梭树长在路旁。

我从小认识梭梭,见了亲切得很,就像看见一个亲人站在那儿。

我对这个村庄也一下有了兴趣。

一棵本来只能当烧柴的梭梭,在村里枝条完好地长了这么多年,一直长到老,谁在护着它呢?

迪坎儿村紧挨沙漠,走进一户人家,门前一渠沟水流,葡萄藤蔓覆盖了整个院落。

转到屋后,发现后墙已经被流沙淹埋掉大半,沙漠从这户人家的后墙根,一望无际地远去,没有一点绿色。

我生活的新疆地域辽阔,大块地存有一些自然风光,除了几个国家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在相对疏松的村镇之间,连绵的农田间隙,还有幸能看到荒野草原、沙漠戈壁,这些暂时没被人侵占的地方,长野草野树,或寸草不生,任风沙吹刮。

不像内地中原,城市村庄紧凑相连,农田密布,整个大地住满人长满人吃的粮食,没有一块闲地供野草生长,更别说有野生动物了。

自然退居到偏远边疆和那些不易人居的荒芜山岭。

城市的野生动物只剩下苍蝇和老鼠,乡下也差不多。

美好的自然景观离人们远了,迫近的却是自然灾害:

地震、泥石流、旱涝、反常气候。

这是自然的另一面。

其实自然从来就没有远离我们,无论身居都市还是乡村,我们一样在自然的大怀抱中。

包括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所有的城市、政权、宗教、文化文明,都建立在一个最大的自然——大地之上,苍天之下。

它动一动身,这一切便都不存在。

但它厚爱着我们,不会轻易动身。

我们却常常忘记承载我们的大地,护佑我们的苍天。

古人云:

厚德载物。

宽厚的大地承载江河山岳,也承载毛虫小草;承载秀水江南,也承载荒漠西域。

它的德是公正。

而说出厚德载物的人,则听懂了大地语言。

庄子懂得自然的语言,那些古代优秀的文学家都懂,他们通过草木虫鸟、云霞水土跟自然交流,心灵在天地万物中神游,获得启迪和智慧。

《诗经》中上百种动植物,个个有名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一只叫雎鸠的鸟,关关地鸣叫着出现在《诗经》的开篇,这是古代诗人给一只鸟的待遇,有声音有名字,有尊严有位置。

如果在现代诗人笔下,很可能就写成“一只鸟在河边叫”了。

至于是只什么鸟,大概没多少人在意。

现在大地上所有动植物都有名字,我们却不知道或不懂得用名字去称呼它们,在许多的文学作品中,我们读到的多是对动植物的称呼,把地上长的都叫草,天上飞的都叫鸟,不懂得去单个地叫出一棵草、一只鸟的名字。

一方面是不认识,另一方面在意识中或许没有对所书写对象的敬重。

有一颗能跟自然交流的心灵,懂得尊重自然,敬畏人之外的生命,才可能听懂自然,知道一棵草一朵云在说什么,漫天星星在说什么。

自然跟我们交流的唯一渠道是心灵。

现代人也有心,但是不灵了。

小时候,夜晚躺在草垛上,看见身边的狗在看星星,也跟着看,我从来不认为狗看不懂星星,狗大概也不这样认为我。

看星星其实再简单不过,抬抬头,就可以看见那些遥远的星星,你能感到它们一直在注视着你,你也在注视着它们。

包括地上的一块石头,一个土疙瘩,也一直这样注视着我们。

只是我们的心不灵了,感觉不到一个土疙瘩的注视。

自然不跟我们交流了,我们也早已失去和自然交流的语言。

鄯善迪坎儿村的人们还在自然中,他们从来就懂得怎么和沙漠荒芜一起生活,怎样和仅有的一点水源、一架葡萄还有一棵梭梭树一起生活,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懂得怎样贫穷地生活。

10.请分析第一段在全文的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说说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6分)

(1)现代人也有心,但是不灵了。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懂得怎样贫穷地生活。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写梭梭树,在行文脉络、情感表达和思想意蕴上的作用是什么?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在文章中说我们“把地上长的都叫草,天上飞的都叫鸟,不懂得去单个地叫出一棵草、一只鸟的名字”,请问你能单独说出一种草或者一只鸟的名字么,请带上你的感情给你的一棵草或者一只鸟写一段120字左右话吧。

(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共33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18分)

(一)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昔人云:

“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

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二)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按剑而前,问:

“谁为哀者?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

大阉之乱,

(1)__________________,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且矫诏纷出,

(2)__________________,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3)__________________,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4)__________________,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4.对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中兴机会,庶几在此庶几:

也许

B.穷饿无聊,追购又急购:

悬赏追捕

C.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暴:

显露

D.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则天地哀:

悲哀

15.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是()(3分)

以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②亦以明死生之大

为①将以有为也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A.两个“以”相同,两个“为”也相同B.两个“以”不同,两个“为”也相同

C.两个“以”相同,两个“为”不同D.两个“以”不同,两个“为”也不同

16.下列叙述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有名望的人以重金赎回五位志士的头颅一并装在匣子里埋入墓中。

B.魏忠贤畏惧正义撤回军队,没有马上对抗暴民众进行残酷镇压。

C.魏忠贤未能篡夺帝位,后又畏罪自缢,这里有五位志士的功劳。

D.张溥和复社的同仁在五人墓前竖立起一块石碑,并在上面镌刻了碑文。

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3分)

(2)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用划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3分)

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

(7分)

探 春

黄 庶

雪里犹能醉落梅,好营杯具待春来。

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19.这首诗的一、二两句描画的是    时节的图景,表达出诗人的心情。

(2分)

20.“万叶千花一手裁”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结合全诗分析这句诗在艺术上的表现特点(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任选4小题)(8分)

21.

(1)__________________,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2)且矫诏纷出,__________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

(3)大阉亦逡巡畏义,__________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

(4)而又有剪发杜门,__________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

(5)__________________,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曹雪芹《红楼梦》)

(6)可怜辜负好韶光,__________________。

(曹雪芹《红楼梦》)

四、作文(60分)

22.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死磕”原来是北京话,即与某人或某事做对到底的意思。

由于网络文化的发展,这个词逐渐成为新时代的“新鲜词”。

有人赞赏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态度;但也有人说,当你决定要死磕的时候,你已经输了。

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答案

1D.

A.俘(fú)虏少校(xiào)狙(jū)击不屈不挠(náo)

B.颤(chàn)动镜框(kuàng)瘦削(xuē)惟妙惟肖(xiào)

C.翘(qiáo)首湔(jiān)雪溃(kuì)逃鬓(bìn)发如银

D.拭(shì)泪盥(guàn)手荫(yìn)处锣鼓喧阗(tián)

2.C.

A.索科洛夫17岁时十月革命爆发,国内战争时参加了红军。

B.有一次,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漫不经心地走进他的店铺。

C.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D.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3.A.

A.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熟人,当年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可一世,曾几何时,现在在这里以这样的方式重逢了。

B.文字虽然不是语言的如实记录,但是它必得拿语言做基础,其中有些是离语言不太远的,通过这些我们可以对古代语言的演变获得一定的认识。

C.在“立”字中,我们看到那个人双腿平稳地站在地上,地作为一横显得很突出。

D.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

4.C.

A.与作品的意境、基调相一致,诗人运用了近三十多个各种类型的叠词,这些叠词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产生了独特的表情达意的效果。

B.朱自清在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在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C.小说鉴赏,可着重通过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行动、玩味人物心理来欣赏人物形象。

D.一片嫩红,一滴秋雨,一声鸟鸣,一丝云彩,一丛风中的芦苇……都具有动人心魄、令人回味的美。

5.B.

A.《一个人的遭遇》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有《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等。

B.《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有《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

C.《指南录》是南宋诗人文天祥的诗集。

诗集的名字取自《渡扬子江》“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D.张浦是明代文学家,曾在家乡组织“应社”,崇祯时组织“复社”,批评朝政。

有《七录斋集》。

6.新疆首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5项修护工程竣工。

7.文物图像记录的方法很多,传统的朱墨捶拓、摹写形态,近代以来的手工测绘、照相、摄影等都是文物图像记录常用的手段。

不过,这些方法除了耗费工时外,准确程度也难以令人满意。

由于图像记录技术的限制,我国那些重要的石窟造像,如著名的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大足北山石刻等,精确的图像记录工作一直没能完成。

随着数字图像采集和处理技术的进步,文物的图像记录逐步引入了数字记录技术,长期困扰考古及文物保护文物的测量问题终于有了更精确和更便捷的手段。

目前著名的石窟寺大都完成了数字化记录,这是最好的保护,也是研究的前提。

8.

(1)两个“竟”字,表示出乎意外,既赞美了林黛玉的标致,又暗扬了其他姐妹的地位,显示了她的良苦用心和八面玲珑。

(2)情态的转变,显示了她一心都在老祖宗身上,惟老祖宗是从,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

9.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正面描写有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和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通过林黛玉的眼睛和心理活动来写王熙凤在贾府当中的地位和性格的泼辣

通过与众人的对比来突出她的泼辣霸气

10.内容上:

写出坎儿村与大自然交融的样貌

结构上:

引出下文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

11.

(1)现代人有心不灵,意思是我们人类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却不懂得尊重自然,不懂得敬畏人类之外的生命,淡漠了厚德载物的意识。

(2)贫穷的生活,作者并非希望人们安于贫穷的现状,而是说在追求富足的生活,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以敬重自然、保护环境为前提。

“懂得怎样贫穷的生活”,是一种对更高道义的坚持,也是一种对人们有更高精神追求的期待。

12.梭梭树是行文线索:

全文始于“梭梭树”,终于“梭梭树”,中间又围绕“梭梭树”展开联想和对比。

梭梭树是作者的情感依附和思想寄托:

全文借助梭梭树的生存状况,揭示其生存下来的原因,借此表达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倡导人类要学会和自然共存。

13.略

14.对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D. )(3分)

A.中兴机会,庶几在此庶几:

也许

B.穷饿无聊,追购又急购:

悬赏追捕

C.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暴:

显露

D.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则天地哀:

为……感到悲哀惋惜

15.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是(D.)(3分)

以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②亦以明死生之大

为①将以有为也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A.两个“以”相同,两个“为”也相同

B.两个“以”不同,两个“为”也相同

C.两个“以”相同,两个“为”不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为”也不同

16.下列叙述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C.)(3分)

A.有名望的人以重金赎回五位志士的头颅一并装在匣子里埋入墓中。

B.魏忠贤畏惧正义撤回军队,没有马上对抗暴民众进行残酷镇压。

C.魏忠贤未能篡夺帝位,后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