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传统精神与对外交往.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00726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文明的传统精神与对外交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华文明的传统精神与对外交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华文明的传统精神与对外交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华文明的传统精神与对外交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华文明的传统精神与对外交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华文明的传统精神与对外交往.docx

《中华文明的传统精神与对外交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文明的传统精神与对外交往.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华文明的传统精神与对外交往.docx

中华文明的传统精神与对外交往

中华文明的传统精神与对外交往

演讲人:

李肇星

   李肇星,1940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前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现任中国外交学会名誉会长。

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后,于中国外交学会就职,其后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进修。

1970年担当驻肯尼亚大使馆职员7年,1985年至1990年任外交部发言人,1993年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1995年任外交部副部长,1998年至2001年任中国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

2003年任外交部长。

  我到过大约170个国家。

无论在亚洲或欧洲,非洲或美洲,看到每个地方都展示着独特的风彩,令人惊叹。

世界如此丰富,是因为各种文明交相辉映。

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是因为各种文明相互激荡。

  不同的文明各有特色,但在我看来都追求相近的理想目标——向往和平与发展、公正与自由。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的文明。

在构成中华文明核心的诸多元素中,重要的内在元素是“和”的理念。

“和”,就是恰如其分。

中国的儒家经典著作《中庸》称,“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强调人的感情和欲望都应合乎分寸。

“和”,就是和平。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以“和为贵”,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友善相待,国家之间要和平共处、避免战争与暴力。

“和”,也指“和而不同”。

恰如乐器音色各不相同,在一起却能演奏出动听的乐章,这就是和谐之美。

社会应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和”,意味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中国文化提倡“天人合一”,就是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

  “和”作为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与仁爱、包容等其他基本精神相通。

“和”的精神对应对人类当前面临的诸多挑战,有许多启发意义。

  今天,中华文明的传统精神仍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国外交也深受民族传统的影响。

中国始终不渝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正体现了中华文明“和”的精神。

  有人问:

中国将走什么样的道路?

中国将采取什么样的对外政策?

答案是明确的:

中国在走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就是胡锦涛主席早就指出的,“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中国“既通过争取和平的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和平发展,是中国的战略选择,是由中国的国情、历史文化传统、自身发展需要以及人类进步潮流所决定的。

  20世纪70年代,我曾在肯尼亚工作过7年。

肯尼亚有一座叫蒙巴萨的港口。

十五世纪初,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前,中国航海家郑和就率领船队到过那里。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中国带去的不是枪炮和殖民主义,而是亲和;载回的不是黄金和奴隶,而是象征吉祥的长颈鹿(掌声)。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100多年里,中国饱受侵略和欺辱,深知侵略和压迫给一个民族带来的苦难。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们决不会把自己经历过的痛苦加诸于其他民族。

我们坚持和平发展,是真诚的。

  我们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而不是通过侵略、扩张或殖民化来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

中国不追求霸权,不寻求势力范围,尊重别国主权,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力量,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所谓中国正处于“战略十字路口”,中国未来方向不明,并对中国采取“两面下注”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多余的。

我们与其他国家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倡导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合作互补,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相互信任、协调合作,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呵护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国家无论大小、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成员,发展模式应多样化,国际关系应民主化。

应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

我们的国家利益与人类总体利益一致。

中国的发展不以损害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利益为代价,也不单单谋求自身发展。

我们追求通过平等友好合作,妥善处理国家间的利益磨擦,实现互利共赢。

  我们提倡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道路,不谋求影响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反对以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的差异人为地制造矛盾。

  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全球性的挑战呼唤全球性的合作。

中国在各种国际争端和气候变化、反对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等重大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的以和为贵、求同存异、增强信任等理念,正为促进国际关系稳定提供新的视角和动力。

  我们积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本着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先后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等国际条约,颁发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等政策文件,确立了201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的目标,努力为延缓全球变暖作贡献。

  全球化正迅猛发展,人类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对话变得更加重要和紧迫,每个文明都更需要认真了解其他文明,谦逊地相互学习。

我们任重道远,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郑和抵达非洲的航行路线图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周易》在我们生活中

杨庆中 发布时间:

2007-11-2903:

24 来源:

光明日报

演讲人:

杨庆中演讲           地点: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杨庆中,1964年生于河北藁城。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国际易学联合会副秘书长。

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代表性著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易学史》(人民出版社2000年)、《周易经传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二书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项成果。

前者曾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后者荣获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并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

     故宫“太和殿”的名称也出自《周易》。

  《周易》离我们遥远吗

  很高兴与大家分享《周易》,说到《周易》,我想很多朋友可能都会有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说它遥远吧,好像又经常听到它的名字;说它离我们很近吧,又似乎不太了解它到底是讲什么的。

甚至有不少朋友,一提到《周易》,好像只知道它是算卦的书。

事实上,只要我在这里提示一下,大家就会发现,《周易》离我们一点都不遥远,不但不遥远,而且还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例如,我们平时说话、写东西的时候,时而会用到成语,我给大家举几个:

  居安思危、穷变通久、自强不息、韬光养晦、否极泰来、三阳开泰、革故鼎新、求同存异、殊途同归、洗心革面、义结金兰……

  这些成语,诸位大概都耳熟能详吧,但如果我要说它们都来自于《周易》,你会不会吃惊呢?

比如“否极泰来”这个成语,就是由《周易》里边两个卦的卦名《泰》卦《否》卦组成的,《泰》卦后面是《否》卦,否极泰来,意思是坏的过去好的到来。

又如“革故鼎新”这个成语,也是由《周易》里边的两个卦《革》卦和《鼎》卦组成,革就是变革,鼎就是鼎立。

革去旧的东西,然后建立新的东西,就叫革故鼎新。

还比如“义结金兰”这个成语,是指两个人或几个人的感情不错,要结义为兄弟(俗称拜把子),也就是通常所谓的结金兰之好,那么这个呢,实际上与《周易》的《同人》卦有关,就出于孔子对《同人》卦的解释: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这就是“义结金兰”的出处。

还有“三阳开泰”这个成语,过农历新年的时候,人们都喜欢说这个成语,它就来自于《泰》卦:

  “三阳”指的就是这个《泰》卦下面的三个阳爻。

你看,这些成语都来自于《周易》,那你还会觉得《周易》离我们遥远吗?

肯定不会。

  我再举一个例子,大家可能都去过故宫,故宫里有三大殿:

保和殿、中和殿、太和殿,为什么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叫保和殿、中和殿、太和殿呢,这个“保和”、“太和”、“中和”,就来自于《周易》《乾》卦《彖传》讲的“保和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再比如,我们可能都知道,过去称皇帝为“九五之尊”,这个“九五之尊”是怎么来的呢,也来自于《周易》,《周易》的《乾》卦九五爻的爻辞说: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这是《乾》卦中最好的一个爻位,乾又代表天,而九五呢,又是飞龙在天,所以把它比作皇帝,并称之为九五之尊。

  你还比如,我们定下了一件事情,第二天又改变了主意,我们通常用什么样的话来形容呢,我们说,唉,又变了卦了,“变卦”一词,也来自于《周易》。

  所以大家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周易》处处可见,简直可以说,它就活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了。

在这里我特别强调,它“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为了表明它已经变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基因,它将永永远远地传下去。

你不了解《周易》时,那你是在无意中传承它;你如果知道了《周易》,那你就可以自觉地去传承它,也就是由日用而不知,变成日用而知之。

如此而已。

如何给《周易》定位

  既然《周易》就活在我们的生活中,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界定《周易》呢?

或者说我们应该怎样给《周易》定一个位呢?

现实中我经常遇到一些朋友,听说你是研究《周易》的,就问你能不能给他算一卦,或者能不能给他的小孩儿改改名字,好像研究《周易》,

就是搞这些玩艺儿的。

当然我并不觉得他们这样理解《周易》多么可笑,主要是因为大家对这一块儿还不太了解。

那么怎样界定《周易》呢?

我觉得如果给它定义一下的话,我们可以先借助一下清代人编的一部大书《四库全书》,这部书的《提要》里边呢,有这样一段话,它说:

  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易》说至繁。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

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方外之炉火就是道士炼丹),各个方面都与《周易》有关。

都与《周易》有关说明什么问题呢?

说明《周易》,就是它们的哲学基础。

所以,透过清代人编的这部书,我们可以看出,《周易》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有影响,它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

  因为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它的地位是非常特殊的,可以说,自汉代以来,中国传统学术的核心是经学,现在经学比较热,我们讲《周易》,《周易》就属于经学的范畴,《诗》、《书》、《礼》、《易》、《春秋》,什么《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等,都是经。

那么传统学术的核心呢,是经学,而《周易》被尊为众经之首,所以经学的核心呢,是易学。

可以说,在中国古代,《周易》是处在了学术核心之核心的地位。

因此,当代大儒、已故的著名哲学家梁漱溟先生就说:

“易乃大道之源。

”还有的学者认为,《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就是在不断地诠释《周易》的过程中,生生不息焕发青春的。

刚去世不久的著名易学家、哲学家朱伯崑教授,也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中国人在与西方人接触之前,也就是近代之前,主要是靠研究《周易》,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这也就等于是说,《周易》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哲学教科书。

怎么看这个世界,怎么看这个宇宙,怎么看这个人生,靠什么?

就是靠《周易》。

所以呢,我们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一点《周易》,就好比一个基督徒不知道《圣经》的话,大家会觉得他不可思议一样,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不知道《周易》,不了解一点《周易》,也是不可思议的。

那么,通过前面的介绍,以后再提到《周易》呢,大家一定要记住三句话: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周易》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哲学教科书;《周易》在中国传统学术中居于核心的地位。

  左图为易经衍生的方位图,右图为古代的星象图。

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包含着古代人们对地理天文的认识。

今天学《周易》应当学什么

  既然《周易》这么重要,而大家对《周易》的感觉又扑朔迷离,想看看,想学学,可翻不了几页,就觉得头大,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我想一方面是由于大家接触得少,另一方面呢,是由于《周易》一书的结构确实有和其他经典不一样的地方:

比如

说,《周易》有一套独特的符号系统,学习这套符号系统往往是枯燥乏味的。

可是不了解这些东西,想知道《周易》的奥妙,又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不少朋友往往是望而却步,终于进不了《周易》的门庭。

我经常举这样一个例子,说学《周易》好比是去山顶看日出,日出的景象是美轮美奂的,但是登上山顶的路却不一定处处引人入胜,可为了看日出,我们还得上山。

学《周易》呢,一开始也要克服这个枯燥乏味带来的烦恼。

但是呢,学《周易》与到山顶看日出又不完全一样,看完日出,你获得一种美感,很舒服,可那下山的路和上山的路仍然没什么区别。

学好《周易》就不同了,一旦你透过这些符号系统,领会到了它的奥妙之后,回过头来再看这些符号的时候,就一点也不觉得枯燥乏味了,而且呢,会感到字字珠玑,奥妙无穷,读每一句爻辞,都觉得这里边,简直是智慧太丰富了。

  说到这,我想我们应该讨论一下今天学《周易》,到底应该学什么的问题了。

当然,各位朋友的目的可能是不一样的,这没关系,只要有收获就好。

我个人体会,学《周易》至少在三个层面可以满足我们的需要:

  第一个层面,也是最起码的,就是知识的层面,我至少知道《周易》到底是讲什么的,包含什么样的内容,这对于丰富我们的知识,当然是有好处的。

  第二个层面呢,再进一步,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涵义是什么,肯定是有很好的帮助作用的。

  那么第三个层面,也是我今天想重点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对于帮助我们安身立命、过正确合理的生活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孔子晚年曾经说过一句话:

“假吾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孔老夫子把学习《周易》的目的,定位在“无大过”上面,“无大过”就是不犯大错误。

这是孔老夫子的学习体会,也应该是我们今天学习《周易》的目的。

所以说,今天学《周易》,就是学智慧,学习少犯大错误的智慧。

我把它分为生活智慧和生命智慧两个层面。

  《周易》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仍然在一代代地传承。

  《周易》的生活智慧可概括为一个“变”字

  今天学《周易》,就是要学《周易》的智慧,而《周易》的生活智慧呢,可以概括为一个“变”字。

“变”是《周易》的核心观念之一,西方人以前翻译《周易》,就是翻译成“变化之书”。

《周易》讲“变”呢,就是强调人们要顺应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并在这种顺应的过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使自己永远处于一种恰当有利的位置。

具体来讲呢,又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成功或走运的时候如何防止变;一方面是在失败或倒霉的时候如何促进变。

简单一点说,就是如何变和如何不变。

  比如说,你现在很成功,你希望保持住这种势头,那你就要防止变,但防止变的办法仍然是变。

变什么呢?

就是调试自我,谦卑虚心,戒骄戒躁。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持住自己的成功。

大家知道,一个人成功的时候,往往会得到很多荣誉,很多好处。

这个时候你如果骄傲自满,觉得自己不含糊,觉得自己了不起,觉得自己比别人行,那就麻烦了,因为这样有可能会促使你走向失败。

所以清朝的名臣曾国藩曾经说过一句话来形容人生的最佳处境,那就是“花未尽开月未圆”。

花开尽了,那么紧接着的就是凋谢;月亮圆了呢,紧接着的就是亏损。

所以这个时候呢,就需要你想办法不让它开尽,不让它特别的圆。

那我们说现实中的花,它开到一定程度一定是要尽的;月亮到了十五、十六,一定是要圆的。

但是人呢,却可以透过自己的努力来做到未尽开,未尽圆,方法就是谦卑。

《周易》里面有一卦,名字就叫《谦》,汉代人说,《周易》里有一卦,大可以保一国,小可以保一身,指的就是这一卦。

现实中,我们看到听到过多少这样的例子呀,比如很多企业,曾经名噪一时,结果说垮一下子就垮了,走马灯似的。

为什么曾经有那种好的势头,保持不住呢,就是因为不知道怎样防止变,不知道怎样通过变来防止变。

  那么,在失败或倒霉的时候怎么促进变呢,人的一生总不会时时事事都顺,你倒霉的时候,走背运的时候,环境不好的时候,对自己不满意的时候,你就要促进变,这叫穷变通久。

穷是指你现在境况糟糕,变是要变这个“穷”,通则是克服、超越了穷,也就是走出了困境。

这就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所以,越失败越要有信心。

我常常做这样的比喻,成功、辉煌时就好比登上了山顶,这时如果不谦卑,那你无论往哪个方向走,都是下坡路。

失败、倒霉时就好比走到了谷底,这时只要你保持信心,坚持不懈,无论往哪个方向走,都是上坡路。

  防止变或促进变,都是要人努力追求和保持存在的合理性。

相传在周庙里边,有一种器皿,叫“右坐之器”,这种器皿有一个特点,注满水以后呢,它就倾覆;注得太少呢,它也是倾斜的;只有恰到好处的时候,它才能够端正。

有一次呢,孔子带着他的弟子,来到这个地方,问看庙的老头儿,说有没有这么回事儿,这个老头儿说,确实有。

那孔子就让他的弟子取了一瓢水来试验,结果呢?

果然如此。

孔子看罢,慨叹道:

“呜乎!

恶有满而不覆者哉,”也就是说哪有满了而不倾倒的呢,那么言外之意呢,就是太满了,就容易倾覆,就容易溢出来。

这个时候他的弟子,有一个叫子路的,就问孔子,保持盈满有没有办法,孔子说,办法是有的:

“持满之道,挹而损之。

”也就是说,保持盈满的关键在于要注意“损”,具体说就是:

“高而能下,满而能虚,富而能俭,贵而能卑,智而能愚,勇而能怯,辩而能讷,博而能浅,明而能暗,是谓损而不极。

”意思是高但能够变得卑下,满但能够自己虚心,富贵但能够节俭……孔子认为,“能习此道,惟至德者及之。

”《周易》讲变化,就是这样,要让人变得恰到好处,立于不败之地。

走出低谷,恰到好处,就是成功;防止走下坡,恰到好处,就是保持成功。

《周易》讲变根据的是“时”

  防止变也好,促进变也好,归根结底都是一个变。

但变并不是没有条件的。

《周易》讲变,根据就是“时”,也就是“变通趋时”。

《周易》中这方面的材料很多,为了便于大家听懂,我想结合着“屈伸随时”这个成语来讲。

我们说

大丈夫能屈能伸,屈伸就是变。

但什么情况下屈,什么情况下伸,这是有智慧的,“因时而变”就是智慧。

在现实生活中呢,顺而能进易,逆而能屈难;逆而能屈易,屈伸随时难。

人们常常讲“识时务”,这里面就特别强调一个“时”字。

  可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我们都知道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他在复仇雪耻时主要依靠了两个人物,一个是文仲,一个是范蠡。

这两个都是经邦治国之才,可以说,尽忠忧君、经邦济世的谋略,是差不多的,但一个功成身退做了大富翁,一个流连忘返成了刀下鬼,下场很不一样。

据历史记载,这个勾践呢,在灭掉吴国之后,曾经摆宴庆功,群臣欢呼雀跃,喜形于色,庆祝胜利嘛,大家都很高兴。

但是,越王勾践却面有不悦之色,一般的人都没有察觉到,可范蠡一眼就看透了勾践的心思,知道勾践这个人呢,不愿意把灭吴之功归于臣下,心肠比较狭隘,虽然他曾经卧薪尝胆,但这个时候呢,已经胜利了,他的狭隘的心胸,就表现出来了。

那么范蠡呢,发现了他这一点,猜透了他这一点,因此,就暗自做出了急流勇退的打算。

于是范蠡就向勾践请求退休,勾践呢,沉思了半晌,然后煞有介事地对范蠡说,你范蠡不能退休,不但不能退休,我还要分越国一半给你,要你和我一起掌管越国,而且,你必须答应我,你不答应我,我就杀掉你。

范蠡呢,当然心里很明白了,他知道杀掉他是真,分享越国是假,所以,他就悄悄地打点行装,带着家眷,包括倾城倾国的一代佳丽西施,泛舟而去,跑了。

史书上说他到别的国家做买卖,成了大款儿,成了大富翁。

范蠡逃离越国时,曾给老朋友文仲留下一封信,告诉他勾践这个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同享乐,你要早作打算,赶紧离开是非之地。

可惜的是,这个文仲,收到范蠡的信以后,犹豫不决,结果当他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打算退隐的时候已经晚了,勾践赐死的宝剑已经送到了。

最后只能是横刀自刎了。

  从《周易》的角度来讲呢,文仲的悲剧,就是没有处理好屈与伸的关系,也就是不知道因时而变。

勾践兵败会稽山之后,求贤若渴,文仲当了大官,可

  以说是得时有位,因为勾践要复仇,文仲有韬略。

但当勾践灭了吴国,雪了国耻之后,文仲仍身居显位,就是有位无时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勾践这个人不咋地嘛,文仲忠君忧国之心没改,勾践阴险毒辣之性已彰,结果必然是时位乖离,因位而招祸,也就是说,这个位反而成了文仲的祸端。

这就是不能因时而变的惨痛教训呀。

相比之下,范蠡在勾践用人之际,能够因时得位,施展经邦治世之才;在勾践如愿以偿之后,又能因应时变,急流勇退,改行经商,所以,总能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看来,因时而变是与时偕行,亦即与时俱进的明智之举呀。

所以我们说,《周易》讲变,根据的就是“时”。

因此,有学者甚至认为《周易》就是讲“时”的书。

  《周易》把握“时”强调的是“知几”

  那么,如何把握时呢?

《周易》认为,要想很好地把握时,就要多在“知几”上下功夫。

“几”是什么呢,通俗一点说,就是苗头,兆头。

《周易》里面有一段话: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什么意思呢?

“几”,我们说了,就是苗头、兆头。

“深”,就是“幽深”。

这两个方面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神”,也就是变化莫测。

因为变化莫测,才难于把握,才需要下功夫认真地研究。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说: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当然是《老子》里面的话了。

“合抱之木”,特别粗的一棵大树,“生于毫末”,一粒种子种下去,然后长出幼芽,这个幼芽,如果有一个合理的生长,最后呢,就会成为参天大树。

“九层之台”,一个很高的台子,“起于累土”,是一筐土一筐土垫起来的。

“千里之行”,很远的路,“始于足下”,是一步一步迈出来的。

这些话都是在强调什么呢,就是强调开好头,并坚持下去。

《周易》里面也讲到了类似的话: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关键看你能不能及时地辨察出来。

天大的坏事都有一个开始,你能及早辨察,就有可能避免。

所以,《周易》特别强调“知几”的功夫。

认为如果能够发现并研究细微的征象,就能够成就大事业,就能够无需着急,万物速成;不用费力,事半功倍。

这叫“知几,其神乎”!

也就是说,知道了“几”,知道了这个苗头和兆头,就能够达到很“神”的程度。

因为“几”是“动之微”,是“吉凶之先见者”,是吉凶最先表现的那个地方。

我们很多人都是在吉凶已经非常明显的时候,才能够判断吉凶,而“知几”的人能在吉凶刚刚开始表现的时候,刚刚开始露头的时候,或者吉凶还没有表现出来,而有苗头的时候,就知道了。

  给大家举一个春秋时期的例子,这个例子,不是讲“知几”的,但它可以告诉我们,这个“几”对于这个结果,是多么的重要。

据《战国策》记载,中山君有一次犒赏手下的臣僚,但由于羊肉羹做得不够,其实也就差一碗,大夫司马子期呢,就没有分到这碗羊肉羹,结果这个司马子期就觉得中山君小看他,于是怀恨在心,一怒之下跑到楚国,游说楚王出兵讨伐中山君,结果楚王出兵,打得中山君溃不成军,夺路而逃。

在他逃跑的过程中,有两个人提着大刀,尾随于后,始终保护着他,但中山君并不认识这两个人,所以他就问他们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保护他。

这两个人说:

“我们的父亲,有一次快饿死了,您正好遇上,赐给他一碗稀饭,救了他一命,我的父亲临死之前,告诉我们哥儿俩,中山君有事的时候,一定要豁出命去保护他。

”中山君听了这哥儿俩的叙述,仰天长叹:

“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

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

”“与不期众少”,给予别人呐,不在于多寡,而在于什么呢,“其于当厄”,在于他正好需要的时候;“怨不期深浅”,这个怨恨呢,不在于浅也不在于深,“其于伤心”,在于你是不是伤了这个人的心。

中山君因一杯羊羹亡国,又因一壶餐得救,说明这个“几”就是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