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00556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2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政治经济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政治经济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政治经济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政治经济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教案.docx

《政治经济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经济学教案.docx

政治经济学教案

.1.2第二次产业革命和生产集中引起垄断

●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发生及其主要标志

 

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生于十九世纪70年代,以电、电机和内燃机

的发明与应用为主要标志,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重工业比重第一次超过轻纺工业,成为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国家。

●第二次产业革命的特点

(1)自然科学的新发现迅速应用于工业。

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技术发明极少由科学家做出,多半是由技师们完成的。

1870年以后,自然科学研究成为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1876年左右美国和欧洲开始建立工业研究实验室。

(2)电力的发明与应用,以强大的推动力不仅加快机器运转的速度,而且带动了数量更多的工作机体系,使之成为巨大规模的集体劳动使用的工具体系。

(3)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社会生产中具有支配力的部门,在工业生产中居主导地位。

重化工业部门企业生产社会化水平高,必须具备较大的经济规模,才能获得规模经济,因此,往往需要巨额资本。

而单个私人资本对此又无能为力。

在竞争和信用杠杆的作用下,企业通过股份公司制度以及企业购并推动了主要重化工业部门的资本集中和生产集中。

马克思曾评论道:

"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

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

"(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第688页)。

股份公司作为资本主义企业财产组织形式的逐渐推广,一方面壮大了大资本的实力,使其更容易吞并中、小资本;另一方面,也为大资本兼并中小资本及大资本与大资本、中小资本与中小资本之间的企业购并(M&A)(企业购并:

企业间收购和兼并的简称,是指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一家企业通过购买另一家企业部分或全部的股份或产权,从而取得另一家企业控制权的产权交易行为。

企业购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区分,呈现多种不同类型:

按照企业的成长方式来划分,可以把企业购并区分为横向购并、纵向购并及混合购并三种类型。

横向购并,是指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领域相同或生产同类及存在替代关系产品的企业间的购并;纵向购并,是指在生产经营上存在密切纵向联系的、互为上下游关系的企业间的购并;混合购并,是指横向购并与纵向购并相结合的企业购并,一般可细分为产品扩张型混合购并、市场扩张型混合购并以及纯粹型混合购并等三种类型。

根据购并企业是直接出面还是委托第三者对目标企业实施购并,可以把企业购并区分为直接购并与间接购并。

直接购并就是购并企业直接向目标企业提出购并要求,共同完成购并的各种程序,达到合并的目的,直接购并等同于公开收购;间接购并是指购并企业首先设立一个子公司或控股公司,然后再以此公司的名义购并其它企业。

根据公开购并的手段不同,可以把企业购并区分为善意购并与敌意购并两种类型。

公开购并是购并企业利用证券市场,以特定价格向上市的目标企业股东收购大量股票,以控制该上市公司部分所有权和经营控制权的购并。

公开购并中的善意购并在西方又称"白袍骑士",指购并企业与目标企业双方董事会之间通过协商决定两者之间的购并事宜;公开购并中的敌意购并在西方又称"黑袍骑士",指购并企业不顾目标企业意愿而采取非协商性的购并手段,强行购并对方企业。

根据购并对象的不同,可以把企业购并区分为产权购并与股权购并两种主要类型。

其中,产权购并是指购并企业通过收购目标企业大部分或全部财产业控制目标企业;股权购并是指通过收购目标企业大部分或全部股份来实现对目标企业的控制。

)提供了最简便的形式,即通过股份参与、控制的办法实现不同资本主义企业之间的联合,形成更大的企业。

●企业购并的类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多家资本主义企业联合为一家企业的兼并或合并方式主要有:

(1)横向购并,即同一部门内部生产同类产品或不同部门生产互不关联的产品的若干个企业合并成更大的一体化企业,其目的在于通过横向合并迅速提高生产和经营规模及范围;

(2)纵向购并,即不同部门在职能上联系密切,市场交易频繁的资本主义企业,为了节省市场交易费用,逐步把过去的市场分工与交换关系内在于一家企业之中,组成垂直一体化企业,一企业内部的管理协调替代市场协调,以提高运营效率与效益,成为"另一只看得见的手"。

(“另一只看得见的手”在这里是就微观管理角度而言的。

美国著名的企业史学家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在其名著《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一书中指出,该书"要探讨的主题是:

现代工商业在协调经济活动和分配资源方面已取代了亚当o斯密的所谓市场力量的无形的手。

市场依旧是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创造者,然而现代工商企业已接管了协调流经现有生产和分配过程的产品流量的功能,以及为未来的生产和分配分派资金和人员的功能。

”“另一只看得见的手”的出现,是由于技术创新、人口增长及人均收入的增加导致了更为复杂的生产和分配过程,原有市场机制不再能有效地协调这些流量,从而导致了以经理队伍迅速崛起为特征的企业管理革命。

其分析角度仅限于公司内部组织生产和经营活动,并不涉及宏观调控的内容。

(参见《政治经济学大词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2第380页))

横向购并在自由竞争阶段就已经出现,在第二次产业革命中进一步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进而采取纵向一体化战略。

在第二次产业革命中新崛的企业则更多地采取了纵向一体化的购并策略。

企业合并或兼并现象在经济萧条时期异常频繁。

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

●垄断的概念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企业凭借其控制的巨额资本、足够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通过协定、同盟、联合、参股等方法,操纵与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和流通,以获取高额利润。

●垄断的类型

垄断从总体上可以区分为完全垄断和寡头垄断两种类型。

完全垄断是指一个产业部门的生产或流通完全由一家资本主义企业支配和控制的情形。

这种情况在资本主义现实经济运动中几乎是不存在的。

只是在某些公共生产部门,如电话、自来水、电力、煤气等,由于技术的限制,一家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比多家企业竞争性地供给更有效率,才形成独家经营的局面。

这种情形被称之为自然垄断,并且是限制在一个地方或城市的范围之内的。

寡头垄断是垄断的常态。

所谓寡头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根据各自的经济实力,通过公开或非公开的勾结,对一个部门乃至若干个部门生产和流通进行控制,以谋求高额利润。

●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可能性及必要性

企业组织形式调整及与之伴生的生产集中使资本主义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为垄断提供了可能性与必要性:

首先,生产日益集中使垄断成为可能。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单个资本规模很小,生产和流通主要分散于大量的生产经营职能单一中小企业,受市场自发力量调节,竞争激烈,彼此间难以达成限制竞争的协定。

由于单个企业的产量和市场份额微不足道,既使某些企业实现了联合或达成某种默契,也难以达到操纵市场的程度。

而当时工业技术发展也没有提供这种必要性。

随着电力及其应用引发的资本主义企业组织创新以及与之伴生的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大企业主导生产和流通的时代的到来,社会生产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手中。

在一个产业部门中,少数大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的份额。

这使得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有可能超越单个企业组织的局限,在一个产业部门或若干个相关产业部门之间进行更高层次的组织协调,如通过公开或非公开合约限制过度竞争,通过联合、互相参股组成企业集团等都变得更加容易。

其次,生产集中也使垄断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

⑴生产集中,使资本主义企业规模扩大,大企业的生产能力迅速膨涨。

而在一定时期的特定市场上,需求总是有限的。

如果资本主义企业仍遵循自由竞争的规律各自开足马力进行生产,势必导致生产过剩,利润减少,也造成资源使用的损失与浪费。

为了保持与扩大利润,大企业间有必要结成垄断组织,瓜分市场份额,以调节生产。

⑵生产集中使大企业规模巨大,资本雄厚,产品及企业形象在公众中有一定地位,这对中小企业进入大企业的生产经营领域构成较高的进入壁垒,自由竞争受到限制,逐步形成少数大企业寡头垄断的格局;

⑶少数大企业之间势均力敌,为了避免过度竞争造成两败俱伤的灾难性后果,必然寻求某种妥协,达成垄断协定。

●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短期价格协定,这是最简单的形式;

卡特尔(Cartal),是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在划分市场、规定商品产量和商品价格等方面达成协议的一种组织形式。

参加卡特尔组织的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上保持经营的独立性,只是根据协定划分销售市场,确定产量及规定标准价格;

辛迪加(Syndicat),是同一生产部门的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订立共同销售产品和购买原材料的协定而形成的同盟组织。

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已失去经营流通业务的独立性,只保留了生产经营上的独立性;

托拉斯(Trust),是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为了控制商品生产、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范围,以获取高额利润的企业联合组织。

参加托拉斯的企业,完全丧失了生产和流通中的经营独立性,各家企业组成一家庞大的企业,由理事会统一经营管理,各个企业的资本家成为托拉斯的股东,按股份获取经济利益;

康采恩(Konzarn),又称财团,是在金融上以某个最大资本家集团为基础的生产、流通、运输、保险、银行企业的联合组织。

参加康采恩的企业只保持着形式的独立。

●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经济上的垄断地位而长期获得的大于并包括垄断企业本身生产的剩余价值在内的高额利润。

(背景资料关于垄断和垄断利润的关系)

●垄断利润的来源

由于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后,资本等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受到垄断造成的一系列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的限制,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充分发挥作用的利润率平均化规律难以发挥作用。

所以,从理论上讲,垄断利润中不包括平均利润,不是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而是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特别是通过垄断价格的形式获得的包括剩余价值在内的高额利润。

垄断利润的基本来源是垄断企业中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

除此之外还包括利用垄断价格等垄断组织行为占有的非垄断企业雇佣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普通消费者工资收入以及不发达国家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的剩余价值。

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是影响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是指产业内既存企业对于潜在进入企业和刚刚进入这个产业的新企业所具有的某种优势的程度。

换言之是指潜在进入企业和新企业若与既存企业竞争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

进入壁垒具有保护产业内已有企业的作用,也是潜在进入者成为现实进入者时必须首先克服的困难。

形成壁垒的原因很多,主要有规模经济、必要资本量及埋没费用、产品差别、绝对费用、政策法律及既存企业的战略性阻止行为等等。

(1)由规模经济形成的进入壁垒。

企业在取得一定市场份额前,不能以最低成本生产。

而单位产品成本最低时的最小最佳规模(单位生产成本最低时的最小产量)同市场规模(产业需求量)相比,占有很大比重,这样的产业往往集中度很高,也是垄断程度较高的产业。

新企业的进入不仅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较高的起始规模,而且难于站稳脚跟。

(2)必要的资本量堡垒。

必要的资本量是指企业进入某一产业时最低限度的资本数量。

必要资本量越大,筹措越困难,壁垒就越高。

(3)埋没费用壁垒。

如果在企业能够筹集资金进入,并且在进入早期遭到失败后,能够将设备、厂房按接近于原值的价格卖给其它企业,那么必要资本量的巨额化不能成为强大的壁垒。

但如果按比较低的价格出售,或只能转卖一部分设备,剩下的不可能回收的资金称为"埋没费用",因此,埋没费用的大小成为进入壁垒的重要因素。

(4)产品差别形成的进入壁垒。

产品差别对企业产品的销路和市场占有率有很大的影响,当由产品差别(设计,广告等)形成的成本对新厂商更高时,产品差别才成为进入壁垒。

消费者对差别化产品的心理上的认同感颇深。

对于原有企业来说,他们在广告宣传上只保持原有的力度或稍加改变即可,无需花费巨额的支出。

但对于新企业,万事需从头做起,在解决了设计和制造方面的难点之后,还要想方法便公众相信新企业的产品与众不同,这无疑要比原有企业花费更多的广告和设计费用。

例如在汽车和家用电器行业里,原有企业建立了区域性或全国性的推销网和服务网,新企业要建立与之相匹敌的系统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因此原有企业的产品差别程度便成为一道进入壁垒。

(5)绝对费用形成的进入壁垒既存企业一般都已占有一些稀缺的要素和资源,购买这些要素和资源所付费用是很大的,这就是绝对费用。

相对于新企业,既存企业在绝对费用和资源占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包括对资源的占有、技术、销售渠道和市场的垄断,以及对本行业的专家和技术工人的拥有等各个方面,因而生产、经营和研究开发的成本相对比较低。

(6)由法律、行政规制(管制)造成的进入壁垒所谓法律、行政进入壁垒是指为了保证资源有效配置,采取立法形式指导和干预企业进入行为,调整企业关系的公共政策。

从现象上看,无论行政性壁垒还是法规性壁垒都要使用一定的强制手段,这是它们的、共同之处。

在某些行业内存在的实业许可制、认可制,使得其他企业进入的可能性变得很小。

例如煤、电、水等行业的垄断性经营就属于此类,而关税、非关税壁垒这些由国家制度形成的贸易障碍是难以用降低成本或增加广告等促销费用的办法来克服的。

(7)既存企业的战略性阻止进入行为原有企业为了巩固自己在市场上的地位,采取各种对策以阻止和威慑新企业的进入。

在卖方高度集中的寡头垄断产业中,原有企业互相协调,把利润率限制到自己产业中相当于进入壁垒高度的程度,采取有效的阻止进入政策,并相应地采取一些阻止进入的行动,如一性降低价格,重新获得或强化绝对费用壁垒中原有企业的优势。

进入壁垒是由多个因素结合而成。

但即使进入壁垒很高,如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该产业的利润率和需求成长率都很高,那么也会诱发进入。

从经济上分析,进入壁垒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进入壁垒的存在引起价格扭曲,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另一方面进入壁垒存在又具有正效应。

进入无壁垒的、原子型的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尽管从理论说可以达到社会福利的极大化,但它却是以资源配置效率的牺牲和产品效用的损失为其代价的,而具有一定高度的进入壁垒,则可以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社会产品效用,这表现为:

(1)完全竞争市场的前提条件之一是产品具有均质性。

这种均质产品显然不能满足现实社会具有多样化的需求,造成社会产品总效用的损失。

在一般的情况下,产品差别壁垒越高,产品越具有多样化的异质性,所实现的社会总效用就越多。

(2)无进入壁垒的完全竞争市场另一个前提是市场结构以原子型的小企业为主体,而原子型企业是与规模经济相冲突的。

特别是对于规模经济显著的部门来说,相互竞争性的小企业充斥市场,其结果往往只会降低生产的效率。

因此进入壁垒的存在,可以阻止低效率小企业进入市场,提高产业集中度,使社会获得规模经济收益。

(3)企业进入或退出市场,其实质就是资源重新配置的一种方式。

在其它条件(如资源转移的空间跨度、时间长度和埋没费用率)既定的情况下,资源配置成本与资源转移频率呈正相关关系。

进入壁垒的提高,潜在进入企业进入市场难度随之增大,只有实力强大、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才有能力超越障碍进入市场,而一旦进入后就在经营活动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而大大降低资源重新配置的成本,提高资源配置的净收益。

所谓退出壁垒是指现有企业在市场前景不好、企业业绩不佳时意欲退出该产业(市场),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阻挠,资源不能顺利转移出去的各种因素。

退出有两种,即破产时的退出(被动或强制)和向其它产业转移(主动或自觉)时的退出。

形成退出壁垒的因素主要有:

(1)由埋没费用形成的退出壁垒。

企业投资后形成的固定资产,由于特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变得特殊化,形成专用性资产。

在很多情况下不容易将专用性很强的固定资产转卖给他人或其它企业。

当企业退出某一产业时,不得不放弃一部分设备,这些设备的价值就不能全部收回或完全不能收回。

这部分不能收回的费用叫做埋没费用或沉没成本,它是企业退出产业时的一种损失,也就构成了企业退出时的障碍。

埋没费用越大,退出越难,损失也越大。

(2)解雇费用形成的退出壁垒。

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退出某一产业时要给解雇工人支付退职金和解雇工资。

有时为了让工人改行,还需要支付培训费用和行政费用。

这些费用是企业退出某一产业时需要付出的代价,也构成了退出壁垒。

(3)固定成本形成的退出壁垒,主要包括:

如果企业准备退出,撕毁原本订立的购买原材料及推销产品的长期合同会被罚款,企业必须支付违约成本;企业的退出会影响职工的情绪,生产能力下降,财务状况容易恶化;退出表明企业没有发展前景,增加了企业转移出去后的融资困难,使企业的信用等级降低,提高了融资成本,等等。

(4)结合生产形成的退出壁垒。

结合生产在许多产业中存在,例如,在石油精炼产业中,从汽油到轻油、煤油、重油等多种油品都使用石油作原料进行结合生产。

现在即使重油的市场需求显著下降,但降低重油的产量却有限度。

这样,在结合生产的产业,即使一部分市场需求下降,但作为结合生产结果的一部分要单独退出是相当困难的。

(5)政策、法规形成的退出壁垒政府为了一定的目的,往往通过制定政策和法规来限制生产某些产品的企业从产业内退出。

例如在电力、邮电、煤气等提供公共产品的产业中,各国政府都制订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来限制企业的退出。

●垄断价格

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依靠自己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所制订的能够带来垄断利润的价格。

垄断价格由商品的成本价格加上垄断利润构成。

●垄断价格的类型

首先,是垄断高价,既垄断组织在出售商品时所制订的高于商品价值的垄断价格;

其次,是垄断低价,即垄断组织在购买和倾销商品时所制订的低于商品价值的垄断价格。

垄断低价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垄断组织在向非垄断企业、小生产者和欠发达国家购买商品时,凭借自己的垄断地位把价格压低到商品价值或生产价格以下;二是垄断组织为了挤占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和处理过剩、滞销商品,实行低价倾销政策。

一旦上述目标实现,再从提高商品售价中挽回过去的损失。

垄断价格,不论是垄断高价,还是垄断低价都不会使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与商品价值总额背离即垄断价格不能增加或减少社会商品价值总量,只是使价值和剩余价值发生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分配。

●垄断价格的制约因素

垄断价格的制订与垄断组织的垄断地位有关,但并不是随意的,而要受一系列因素的制约:

⑴商品需求的制约。

如果商品价格订得太高,消费者因收入水平有限,就会寻求低价的替代商品,从而迫使高价商品的价格下降;

⑵商品供给的制约。

商品供给过多超过需求同样会引起商品价格下跌,这正是垄断企业在制订垄断高价必须限制产量的原因。

同时,为了不使高价成为诱致新资本进入垄断组织已进入的产业展开竞争,垄断价格也要订在能够成功阻止其它资本进入的适当高度。

这在西方被称之为"进入阻止价格"。

⑶产品成本的制约。

过高的价格必然会导致产品销售量与产品产量的相应减少,引起设备利用率下降和产品成本上升,最终使利润减少。

垄断企业在制订垄断高价时必须在价格和产量之间进行权衡,使之符合长期利润最大化目标。

任何企业都不能不考虑市场容量而任意提高垄断价格。

●制定垄断价格的方法

(1)"领先价格制",即由产业部门中最大的垄断企业,先规定出扣除纳税后要求达到的高额利润率,再根据这个利润率计算生产费用和利润,然后规定商品的价格。

其他企业跟随最大垄断企业来制订商品价格。

(2)"目标价格制",是指垄断企业根据预定投资利润率指标对其产品进行订价。

这种按定价目标制订的垄断价格,叫做目标价格。

目标价格等于成本价格加按预定投资利润率计算的利润。

不同垄断企业或同一垄断企业在不同的时期不断调整订价目标。

(3)"完全成本订价制",即垄断企业按照产品特点,再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制订销售额指标,再在这一指标上分摊固定成本,加上目标利润与管理支出,制订商品的销售价格。

(4)"产品生命周期定价制",即按产品初生、全盛、衰老三个不同阶段的市场情况制定不同的价格。

如在产品初生期,利用新产品上市需求弹性小的特点,采取高价政策,然后再降价,以占领与稳固市场;在新产品上市阶段,有的则采取低价政策,先占领市场,待市场稳固后再陆续提高价格。

垄断资本主义发端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垄断资本主义代替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已完全形成。

(背景资料:

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

垄断是帝国主义经济的根源和最深厚的基础。

“帝国主义”一词原来用以描述专制统治者对外侵略扩张的政策或政治制度。

19世纪最后30年到20世纪初,随着垄断的形成和发展,以英国为首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殖民地和扩大势力范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作为这种现实的反映,世纪之交,在新旧大陆出版的政治、经济著作愈来愈多地用“帝国主义”来概括那个时代的特征。

典型的如英国经济学家约·阿·霍布森的《帝国主义》和奥地利经济学家鲁道夫·希法亭的《金融资本》,都使用了“帝国主义”的说法,概括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现象。

但他们大都根据通常理解的帝国主义概念,解释为一种对外扩张和侵略的政策。

列宁在对垄断资本主义的研究中,沿用了“帝国主义”这一概念,他写道:

“帝国主义,作为美洲和欧洲然后是亚洲的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截至1898-1914年这一时期已经完全形成”(列宁:

《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分裂》。

《列宁选集》第2卷,第884页。

)。

列宁指出,不应一般地谈论帝国主义而忘记或忽视社会经济形态的根本区别,帝国主义不是“政策”而是经济关系,不同时代的帝国主义有不同的经济内容,现代的帝国主义就其经济实质来说就是垄断资本主义。

从经济实质为帝国主义下了一个最简单的定义: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列宁: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列宁选集》第2卷,第808页),“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分割世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领土分割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

”(列宁: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列宁选集》第2卷,第808页)列宁对帝国主义的研究,除了反映垄断这一帝国主义的经济根源和最深厚的基础外,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主要是20世纪初期,即第一次世界帝国主义大战前夜,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在国际相互关系上的总的情况。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集中与生产集中高度发展,在主要产业部门乃至整个经济生活中产生了居支配地位的垄断组织。

在美国,1870年以后,首先出现了大范围的企业合并运动。

通过合并限制竞争,是当时垄断企业出现的主要动机。

1905年以后,资本与生产集中则主要在特定生产部门展开,主要生产部门的集中度不断提高。

1905年,全美前位200家企业的资产总额已占全国企业资总额的1/5~1/6,可是到了1929年,这一指标已经刷新为1/2到2/3。

资本集中、生产集中是资本主义大企业和大的企业集团的形成过程。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的单一单位企业和在此基础上的分散的竞争已经成为历史。

主要产业部门大都已形成寡头垄断格局。

(背景资料: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垄断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在本部门的市场占有率为85%~95%,两大重型电力设备公司(通用电气、西屋电气)的市场占有率为55%~60%,四大炼油公司(埃克森、莫比尔、德士德、印第安纳美孚)的市场占有率为50%~55%,四大钢铁公司(美国钢铁、伯利恒、国民国际集团公司、共和钢铁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为65%~70%,四大飞机公司(波音、联合技术公司、麦道公司、通用动力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为75%~85%,三大玻璃公司(PPG工业公司、利比-欧文斯-福特、科宁玻璃)的市场占有率为80%~90%,三大铝品生产公司(美国铝公司、雷诺兹金属公司、凯塞铝和化学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为70%~80%,三大炼铜公司(爱麦克斯公司、弗尔普斯一道奇、肯尼科特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为80%~90%,两大初铝生产公司(弗卢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