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学基础和血液分析一般原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99215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学基础和血液分析一般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血液学基础和血液分析一般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血液学基础和血液分析一般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血液学基础和血液分析一般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血液学基础和血液分析一般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血液学基础和血液分析一般原理.docx

《血液学基础和血液分析一般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学基础和血液分析一般原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血液学基础和血液分析一般原理.docx

血液学基础和血液分析一般原理

血液学基础及血液分析一般原

B录

第一章

血液学基础

第一节

血液的功能和组成

第二节

血液一般检验的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简介

第一节

血液分析仪主要检测项目

第二节

血液分析仪基本检测原理

第三节

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检测原理

第四节

液体定量方法

第五节

血液分析各参数的结果来源

第六节

血液分析仪的技术发展

第七节

选择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原则

本部分要点:

主要论述了血液的组成、血浆与血清的区别,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功能,血液常规分析的目的和内容以及血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及技术发展。

本部分为血液学及血液检测最基本的知识,除非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建议各业务人员应对本部分的内容进行通读,并能掌握有关英语缩写、基本术语的含义以及血液分析仪各检测参数的产生过程。

第一章血液学基础

第一节血液的功能和组成

1.血液的功能

机体各组织器官营养成分和代谢产物的载体。

人体所需水分、氧及排出二氧化碳的载体。

参与人体免疫功能,防止疾病侵袭。

2.血液的组成

3.

(1).红细胞:

形态和功能:

红细胞为扁圆状结构,中央凹陷,细胞内无核、柔软,可进入比本身直径更小的毛细血管,平均直径7~8卩m内含血红蛋白,富含铁元素,容易氧化。

负责将氧气输送致全身,并将二氧化碳收集至肺部排出。

红细胞的成熟: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红系祖细胞,后者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下,分化为原红细胞,经数次有丝分裂而依次发育为早幼、中幼、晚幼红细胞,后者已丧失分裂能力通过脱核成为网织红细胞进入外周血。

由网织红细胞再发育成为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从早幼红细胞开始,已能利用铁蛋白和原卟啉合成血红素』者再与珠蛋白肽链结合而成为血红蛋白,幼红细胞越趋向成熟,合成的血红蛋白越多,直到网织红细胞阶段仍能合成少量血红蛋白。

一般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的含量不超过1%网织红细胞中仍残留有RNA由此可通过

流式细胞检测技术进行检测。

网织红细胞越成熟,DNA含量越低,由此可计算出网织红细

胞成熟程度。

(2).白细胞:

白细胞的分类和分群: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只有将白细胞的种类分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分析才被认可为白细胞分类。

除此之外的只

能算作白细胞分群。

但在国内,白细胞分类和分群的界定并不十分严格。

以下是

大型白细胞(其他白细胞)

小型白细胞(淋巴细胞)

中型白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嗜碱性粒细

大型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五分类

粒纟I

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形状和功能:

白细胞为球状结构,细胞内有核,直径7~15卩m产生人体免疫机能,直接攻击外来细菌或产生抗原抗体反应。

单核细胞.情报通信

I/

侦察

T型淋巴细胞(细胞性免疫)

嗜酸性粒细胞协助产生抗体

(3).血小板:

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体积较小,参与凝血和止血。

4•血液检测的意义和检验学科的分类

在生理情况下,人体内血液各种成分的质和量,反映了机体正常新陈代谢和内外环境的平衡。

在病理情况下,血液成分质和量的变化,除了反映造血系统的病变以外,还能直接或间接地提示全身或局部组织器官的病变。

生物化学和免疫学检验:

主要检验血浆中的成分。

血液学检验:

主要检验与临床止血和凝血相关的各种血小板因子、凝血因子、血管因子等项目。

血液一般检验:

主要检验血液中有形成分的质和量。

5.血液一般检验的方法

传统方法:

以手工操作、普通光学显微镜、计数板等简单器材为主要检测手段。

现代方法:

以血液自动分析仪为主要标志。

随着细胞化学、组织化学、位相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同位素示踪技术、单克隆抗体等现代技术的运用,血液学研究不断得到新的发展。

到20世纪90年代,综合光学、电学、细胞化学原理的血液分析仪代表了当今血液一般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血液一般检验的目的和内容

1.血液一般检验的目的

以现代血液学理论为基础,以常用的实验方法为手段,联系临床实际,为临床疾病的初步诊断和疗效观察提供客观依据。

2.血液一般检验的内容

对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和血液细胞的数量、质量和外观形态进行检测。

3.血液一般检验的检测项目

(1).白细胞检测

3

WBCWhiteBloodCellcount):

白细胞计数:

单位体积全血白细胞数,(x10/卩L或x

9

10/L)。

LYM%Lymphocyteconcentration):

淋巴细胞占白细胞百分率(%)。

LYM#(Lymphocytecount):

MONO(%Monocyteconcentration)

MONO(#Monocytecount):

39

淋巴细胞计数:

单位体积全血淋巴细胞数,(X10/卩L或X10/L)。

:

单核细胞(中间细胞MID)占白细胞百分率(%)。

单核细胞(中间细胞MID)计数:

单位体积全血单核细胞数,39

(X10/卩L或X10/L)。

GRAN(%Granulocyteconcentration)

GRAN(#Granulocytecount):

粒细胞占白细胞的百分率(%)。

粒细胞计数:

单位体积全血粒细胞数,(X103/卩L或X

9

109/L)。

NEU^eutrophilconcentration)

NEU#(Neutrophilcount):

嗜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百分率(%)。

嗜中性粒细胞计数:

单位体积全血嗜中粒细胞数,

(X103/卩L或X109/L)。

EOS%(Eosinophilconcentration)

EOS#(Eosinophilcount):

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的百分率(%)。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单位体积全血嗜酸粒细胞数,

39

(X10/卩L或X10/L)。

BASO%(Basophilconcentration)

BASO#(Basophilcount):

嗜碱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的百分率(%)。

嗜碱性粒细胞计数:

单位体积全血嗜碱粒细胞数,39

(X10/卩L或X10/L)。

(2).红细胞检测

RBQRedBloodCellcount)HGB(Hemoglobinconcentration)

红细胞计数:

单位体积全血红细胞数(X106/卩L或X1012/L)。

血红蛋白:

单位体积全血血红蛋白浓度(g/L)。

HCT(Hematocrit)或PCV(PackedCellVolume):

红细胞比积:

全血红细胞相对容积比(%)。

-15

MC\MeanCorpuscularVolume):

红细胞平均容积:

全血单个红细胞的平均比积(fl:

1x10升)。

MCH(MeanCorpuscularHemoglobin):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单个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pg:

1x10-12克)。

MCHC(MeanCorpuscularHemoglobinConcentration)

RDW(RedBloodCellVolumeDistributionWidth)

(1).白细胞检测

项目

单位

参考值

临床意义

WBC

109/L

4.5~11.0

增加:

生理性:

新生儿、妊娠末期、分娩期、饭后等。

病理性:

大部分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炎症、尿毒症、严重烧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白血病、急性出血、组织损伤等。

LYM%

%

20~40

增加:

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腮腺炎、结

LYM#

9

109/L

1.5~4.0

核、传染性肝炎等。

减少:

多见于传染性疾病的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等。

MONO%

%

4~10

增加:

结核、伤寒、亚急性心内膜炎、疟疾、单核细

MONO#

9

109/L

0.2~0.8

胞白血病、急性感染恢复期等。

NEU%

%

54~62

增加:

急性化脓性感染、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出血、

NEU#

9

109/L

2~7

溶血、手术后、尿毒症、酸中毒、急性汞和铅

中毒等。

减少:

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化学药物、X射线

和镭照射、化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

分页核指数。

乏症等。

EOS%

%

1~3

增加:

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手术后

EOS#

109/L

0~0.45

烧伤等。

减少:

伤寒、副伤寒、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等。

BASO%

%

0~1

增加: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BASO#

9

109/L

0~0.2

何杰金病、癌转移、铅中毒等。

HGB

g/L

男性:

126~174

女性:

117~161

(2).红细胞检测

项目

单位参考值

临床意义

RBC10

12/L男性:

4.3~5.8增加:

生理性:

新生儿、高原居住者。

女性:

3.8~5.3

病理性: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减少:

各种贫血、白血病、各种急慢性失血等。

临床意义见红细胞计数。

一般情况下血红蛋白浓度与红细胞数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二者对贫

血诊断有帮助。

HCTL/L男性:

0.37~0.51增加:

大面积烧伤、体外循环脱水等。

MCV

fl

80~100

MCH

Pg

27~35

MCHC

g/L

310~370

RDW-CV

%

11.6~14.0

RDW-SD

fl

39.0~46.0

临床意义见贫血形态学分类

女性:

0.35~0.47减少:

各类贫血时随红细胞的减少而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是反映红细胞大小的客观指标,增加见于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1.Wintrobe分类法

分类依据:

MCVMCHMCHC这三个参数是否正常为依据。

类型

MCV

(80~100)

MCH

(27~35)

MCHC

(310~370)

常见疾病

大细胞性贫血

>100

>35

310~370

巨幼细胞贫血、非巨幼细胞性大细胞贫血

正常细胞性贫血

80~100

27~35

310~370

急性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症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80

<27

310~370

亚急性或慢性炎症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80

<27

<310

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铅中毒贫血

2.Bessman分类法

 

分类依据:

以MCV、RDW是否正常为分类依据。

类型

MCV

(80~100)

HDW正常上限

约为14.0%)

常见疾病

小细胞均一性贫血

降低

正常

杂合子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慢性疾病

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降低

上升

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S(HbS)、B-珠蛋白

生成障碍性贫血、红细胞破碎综合症、血红蛋白H(HbH)

正细胞均一性贫血

正常

正常

少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粒细胞性或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出血、慢性疾病、输血、化疗

正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正常

上升

缺铁性贫血、缺叶酸或维生素B2双相性贫

血、铁粒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纤维化

大细胞均一性贫血

增加

正常

多数再生障碍性贫血、前白血病、白细胞明显增咼的淋巴细胞白血病

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增加

上升

缺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之性贫血、免疫性贫血

贫血病因学分类

根据贫血发生的不同机制进行分类。

类型

发病机制

疾病

红细胞生成减少

骨髓功能衰竭

造血干细胞减少

造血干细胞或祖细胞暂时受抑

红系干细胞缺乏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红细胞生成障碍性贫血

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

造血调控因子缺乏

肾性贫血、内分泌紊乱所致贫血

铁缺乏

缺铁性贫血

铁利用障碍

铁粒幼细胞贫血

单核巨噬系统铁释放障碍

炎症、感染所致慢性疾病贫血

铁运转障碍

先天性运铁蛋白缺之症

铜缺乏

缺铜性贫血

DNA合成障碍

叶酸、维生素B2缺之性巨幼细胞贫血及其他巨细胞贫血

红细胞破坏过多

红细胞酶缺陷

遗传性球性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口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棘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酶缺陷

遗传性红细胞G-6-PD缺乏症遗传性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糖无氧酵解、戊糖旁路及谷胱甘肽代谢中其他酶缺乏所致溶血性贫血

血红蛋白异常

珠蛋白合成减少

珠蛋白结构异常红细胞对外补体过敏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镰状细胞贫血、血红蛋白C,D,E(HbC,D,E)病不稳定Hb所致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红细胞外在异常

免疫反应

自身免疫

同种免疫

药物诱发免疫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冷凝血综合症

新生儿ABO溶血病、新生儿Rh溶血病、血型不合输血后溶血病

药物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机械性损伤

红细胞破碎综合症、行军性Hb尿:

高温

烧伤所致溶血性疾病

化学物质

药物和化学毒物所致溶血性疾病

微生物、寄生虫

疟疾和多种细菌所致溶血性贫血

脾功能亢进

脾功能亢进所致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丢失(失血)

急性失血

急性失血所致贫血

慢性失血

慢性失血所致缺铁性贫血

⑶.

血小板检测

项目

单位

参考值

PLT

109/L

100~300

增加

性紫瘢、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DIC、血栓

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等。

MPV

fl

6.5~12

增加:

非免疫性血小板破坏骨髓抑制恢复时期体外循

PCT

L/L

0.145~0.209

环手术后8天先兆子痫ITP初期慢性白血病心肌梗塞直到7周后巨血小板综合症脾切除后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

减少:

再生障碍性贫血药物抑制骨髓巨幼细胞性贫血

(治疗后上升)恶性肿瘤化疗期肾移植等。

临床意义见血小板计数(PLT)。

PDW-CV

%

16.3~19.3

MPV与MPV呈负的线形相关,急淋、慢淋、糖尿病可正常。

P-LCR

%13~43

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PDW升高,血小板体积大小不均

是PDV可增加。

第二章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简介

第一节血液分析仪主要检测项目

1.CBC分析:

CBC分析是只进行细胞计数和初步分析的检验模式,其检测参数通常只有

8项。

包括:

WBCRBCHCTHGBPLTMCVMCHMCH等。

2.CBC+DIF分析:

CBC+DIFF分析是进行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的检验模式,实际上白细

胞二分类、三分类并不能算作CBC+DIFF分析。

由于国内对此未进行严格意义上的界定,因此仍将其列在CBC+DIFF莫式之中。

二分类血液分析仪主要项目:

WBCW-SCR%W-LCR%S-WCR#L-WCR#、

RBCHGBHCTMCVMCHMCHCRDW-CV或SD)、PLTMPVPDWWBCRBCPLT直方图。

三分类血液分析仪主要项目:

WBCW-SCR%W-MCR%W-LCR%W-SCR#

W-MCR#W-LCR#RBCHGBHCTMCVMCHMCHCRDW-CV或SD)、PLTMPVPDWWBCRBCPLT直方图。

五分类血液分析仪主要项目:

WBCLYM%MONO%NEU%EOS%BASO%

LYM#MONO#NEU#EOS#BASO%RBCHGBHCTMCVMCHMCHCRDW-CV或SD)、PLTMPVPDV;P-LCR等以及WBCRBCPLT散点图、直方图。

3.CBC+DIFF+RE分析:

在某些高档血液分析仪中还有检测网织红细胞的功能,

CBC+DIFF+RE分析就是在进行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网织红细胞分析的检验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