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培训记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8429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校本培训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校本培训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校本培训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校本培训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校本培训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校本培训记录.docx

《小学校本培训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校本培训记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校本培训记录.docx

小学校本培训记录

高家小学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时间

2018.3.9

地点

多功能教室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主讲人

李卫东

主要内容

如何有效制定教学计划

 

 

 

 

如何有效制定教学计划

新的学期开始了,老师们如何在纷杂的教学工作中做到“胸中自有一盘棋”?

开学之初必做的一件大事:

拟订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预先拟订的教学工作的内容、步骤和方法,是对教学工作的总体谋划,统率着一个时间段的教学事务,有很强的计划性。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计划无疑应该是学生的发展规划。

制定的计划具有现代教育科学的理念,教学工作才能有“章”可循,才能有效避免盲目性、随意性。

 

  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就是教师研究的过程,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文本、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学情教情„„研究即教师学习的过程,他们在研究中思考、反思、锻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得到了成长,所以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历程。

 

教学计划,它应该对教学工作有规范性、指导性,引领教师将眼光放得更宽广、长远一些,不仅关注学生掌握知识,还关注他们是如何掌握知识的;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习,还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关注他们的“眼前”,还关注他们的“未来”。

这样,教师就不会过分拘泥于一时一地的“得失成败”,而将关注点始终放在学生的发展上。

 

教学计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一定的动态生成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微调”,但它的目标指向应该是不变的,切不可随意“偏离”甚至“推翻”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必备以下几点: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行动措施。

 

教材分析:

⑴版本。

⑵教材内容的整体分析。

⑶教材编排的主要特点。

 

学情分析:

⑴班级学生的基本状态(学生人数,男女生人数,学生来源及家庭基本状态)。

⑵学生原有基础分析。

⑶学生能力的发展可能性分析。

 

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

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细化要求(如语文学科包括识字量、写字量,阅读、写作、综合实践的目标等)。

⑵方法目标。

即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提示、培养、建立哪些学习方法(如识字朗读背诵、阅读理解的方法等)。

⑶情意目标。

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如小学数学低中段,可提出“在他人指导下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能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等) 

行动措施:

⑴教学资源分析(除开教材资源以外的,与本期教学有关的实际资源,如家庭资源、图书室资源、网络资源等。

⑵教学方法分析及教师自修安排。

⑶实践活动安排。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认真实施新课程,“开学第一件大事”就有了它新的生命,新的魅力;做好了这件大事,我们本期的各项工作就更明确,目的性就更强,自然形成了教学新格局,才会为新学期的课程实施搭建一个比较高的起跳平台。

培训体会

高家小学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时间

2018.3.16

地点

多功能教室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主讲人

孙云兰

主要内容

语文课堂教学教学具体操作

 

 

 

语文课堂教学教学具体操作 

常有年青教师问起“如何备课”“如何上课”等等教学中很具体的问题。

如果不结合课例,说起来总是太原则,而且难免琐碎。

现就所问——事实上也是需要共同探讨的十个问题,做个抽象归纳。

一、如何备好一篇课文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1、备课前要先“粗备”一个单元,了解“这一节”在一个单元里的地位和作用。

既不能游离于单元之外;也无需将整个单元的任务,让一篇全承包了。

 

2、要让自己处在双重阅读者——理想阅读者和学生阅读者——的位置,多做换位思考,而不是一下子就站在教学者的角度,先入为主,老是想着应该怎么教怎么教。

 

3、不要忙着读“教参”。

相信自己的“第一感”。

写出了阅读的心得(批注、笔记)或教案的初案之后,再参考别人的文章不迟。

切忌用他人的纸样裁自己的衣裳。

  

二、如何确定教学内容 

1、先问自己这一篇为什么要“学”。

如果回答因为是精品甚至是经典。

那么,让学生知道“精”之所以为“精”,“典”之所以为“典”,就是这一篇的教学内容。

如果回答的是,因为既然编进了书本,所以要学,那么实际谁学不学它也就无所谓了。

 

2、再问这一篇为什么需要“教”。

通常一篇文章不“教”也能“学”懂,否则它先就不会有读者。

那么为什么还需要“教”?

你应该找出需要“教”的三条五条理由,再根据“课标”“学情”等筛选提炼一下,教学内容就出来了。

 

3、最后,你还是先要确定“什么不教”。

学生(一般)已经知道的“不教”,今天学生还不需要知道的“不教”,不是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不教”。

尽可能多剔除“不需要教”的,才能把教学内容提炼得很精粹,任务规定得很集中。

 

三、如何收到预习的效果 

1、教师如果不充分认识预习的重要性,学生就不可能重视。

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学,在教学的指导下预习,是所有课程的一条定律。

不预习而上课,是课堂教学低效率的一个症结。

一节课有预习垫底,就会出现高度;有预习先行,就会出现深度。

 

2、预习需制订“常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不要一下子布置太多,要求很高。

这是习惯的事,要有耐心。

刚开始,甚至只要熟悉若干字音字形和词义,也是“养习”的良好开始。

只要师生共同重视,持之以恒,大概花一个学期,就能够把预习的习惯培养起来。

 

3、教师应做出“示范”,不要徒托空言。

更不能没有检查,听之任之。

凡有新课,必有布置,凡有布置,必有检查。

用课前5分钟,有目的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放弃检查,预习全空。

 

4、预习最能使学生感觉受用的,是发生疑问而引起对话交流的兴趣,以及由此获得探究的自信和满足感。

所以预习应以“问疑”为主项,而“识记”次之。

 

四、如何组织一堂课的教学 

1、课堂只有45分钟,要让这45分钟每一秒钟都要是有效的。

特别是语文课最容易变成废话的集散地。

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孙绍振说“中国的语文课上,师生的生命浪费是世界之最”,一半缘于教学内容,一半缘于教学组织。

课堂教学上的浪费现象又何止是在语文课堂上呢?

有的老师喜欢通过给课堂“加外水”的方式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教学风格上的幽默,但是却又不能恰到好处的进行调控,结果课堂纪律涣散,学生注意力严重不集中,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因此必须谨记“45分钟”这一稍纵即逝的数字!

要一分钟掰做两分钟来用,珍爱生命,精打细算,惜唾如金!

 

2、最好不要仅仅告诉别人:

今天这节课,只教课文的××段(或××内容),剩下的××段(或××内容)是下一节上。

这等于是影视节目广告,告诉你今天演几集,什么时候演完。

要让听课的,听出你是围绕一个课题,在进行有序地展开,逻辑地推进。

有经验的听课者,不会关心你上到哪里,关心的是你上到了什么关节眼,他会预想你的下一个动作是如何衔接,会走到一个什么合适的站点。

 

3、一节好的语文课的“序”,一般是用有意义有关联的问题,将教学内容,通过思考探究的方式相互衔接起来。

当然,也有的是按照课文自身的顺序,然而,也不能没有问题的接续和展开。

语文课的内容组织,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和数理化的课媲美。

她的美,在隐显之间,“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4、一节课的开头很重要。

但不是那种专为表演给人看的故作姿态的“导入”,才算是像样的“开头”。

为导入而导入,徒然是浪费时间。

还是以有启发性和有趣的问题导入为佳。

上课的第一分钟,就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开头的几句话,就应该能够产生“热身“的效果。

 

5、不妨在讲台上放一块手表,学会随时控制时间。

在教案里标明什么教学内容用多少时间,也不见得没有必要。

结束一堂课,切不可急急匆匆。

习惯于用3—5分钟进行总结,会有助于提高课的质量。

否则,让下课铃声催赶着匆忙收拾残课,既煞风景,也斫伤课的灵魂。

  

五、如何设计和使用板书 

1、语文课上没有板书是不可思议的。

或者是为了突出强调需要识记的教学内容,或者为了使某一内容重点更加醒豁,条理更加清晰;当然,也可以使教学过程富于节奏感,不至于出现听觉疲劳。

如果怕字写得不好,自惭形秽,有意藏拙,那是失职。

 

2、板书设计,应该在整篇教案完成之后。

此时需要下一番提炼的工夫,使之成为鲜亮的纲目,闪光的课眼。

平庸的全然可以用口说代替的板书,比不做更糟。

表示结构的板书,用语尽量做到准确工整。

带有概括或总结性的板书,用语宜多加斟酌,要简练而有力。

板书一般不宜太繁,表述条畅,言简意赅,最是上乘。

 3、预设的板书,书写在需要讲解或讨论的内容之前还是之后,是需要考虑的。

像史地政治的课程那样,先列出提纲再进入程序,语文课未必可取。

语文课程的特点适合采用归纳法,而不太适用演绎法。

 

4、即兴板书在语文课上作用不小。

但也要防止率意涂鸦,狼藉一片。

至少要在黑板上划出三分之一的“特区”供其挥写,以避免和“预设板书”错杂混淆。

 

5、一翻开课本就了然,还有必要再把课文标题和作者板书出来吗?

除非你想在标题上“做文章”。

至于连第几课都要写一写,是否拿它提醒学生:

你们要与时俱进啊?

 

6、投影的“板书”,就更需要字斟句酌。

一旦映现,更改为难。

而冷森森地打在幕上,似乎总不如临场书写而富于动态感和亲切感。

我因此更钟情指间一支粉笔,用来得心应手。

  

六、课堂如何对话 

1、不要片面理解“对话”。

师生就文本互为问答讨论(所谓“三向”),是对话。

一方说话,一方倾听,也是对话。

朗读默读难道不是对话吗?

当然也是。

对话即交流。

只把有形的外在的交流视为对话,把无形的内在的斥为“一言堂”、“注入式”,是机械论思维在作怪。

 

2、教师课堂提问有三忌:

一忌问不明白,答非所问。

二忌立问即答,思不及义。

三忌答了不置可否,“坐下拉倒”;或一概称好,还要“掌声鼓励”;或是干脆把学生的回答“直接”教师的标准答案:

“你的就是我的”。

 

再简单的问题,也需要多想想,该怎么问才能让学生明白问题的要求和回答的要点。

一般须给予十几秒钟的思考准备,包括口头表达的临场组织。

如果有太长的“冷场”,就需要考虑引导,还要反思问题是否恰当。

 

3、任何一种“对话”,都应视为教学内容的一个部分。

善于听“答话”,随机引导,高明点拨,让学生开窍,要比给出“标准答案”更有价值。

一个问题由几个人的讨论回答而补充修整,要比“一次性通过”更有意义。

过程与方法重于结论,是课标的精神,在“对话”中最应得到贯彻。

  

七、如何布置课后的复习 

1、大多数情况下,语文课几乎放弃了课后复习的布置,自承乏软无力,把合理支配的时间拱手让人,好像比封建历史上的削土割地还要无奈。

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一下,到底语文需不需要复习?

复习什么?

有没有时间保证?

有没有可能每天检查?

 

2、如果当仁不让,照理一节语文课至少应有半小时的复习或作业的时间。

预习新课和复习旧课,大约是3:

2或4:

1的比例。

复习的项目,主要是课文重点内容的识记和语文知识(方法、习惯、技能等)的运用。

形式一般是口答题和文答题。

题目必须能够激发探究的兴趣,与其笼统题目,泛泛布置,不如要求把课文朗读一两遍,或者抄写若干段落,也可以印发相关的辅读材料指导阅读参考。

 3、同预习一样,复习应不时进行检查,否则时间一久,终成虚话。

  

八、如何批改作文 

1、先把作文看一遍再改。

不要边看边改。

以“语批”为主,修改次之。

修改处需令比较,让写作者知道为何需要改,也允许持不同看法,鼓励同教师上来交流。

 2、一次作文纵有参差不齐,但大体还是能按不同情况或不同标准归出几种类型。

一边批改一边就得归类。

发现和研究类型和典型,将决定作文批改的质量,不可因费工耗时而不为。

选择类型重点批改,不失为一种多快好省的办法,而典型批改尤须着力。

 

3、注意发现每一篇作文的闪光点。

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精当,一个句子表达得精彩,都不吝可圈可点。

鼓励之于作文,效果有时会出乎意料地惊人。

  

九、如何进入课文的分析   

1、不同类型(文体)的课文有不同的进入方式。

但是首先还是要明确为什么需要分析。

一篇好文章,本是有机的整体,干吗要去分析它?

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在于披文入情,提要钩玄,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到达言辞的内蕴。

分析不是肢解,不是剁碎,分析之后,是让读者更加看到整体,是从局部或细部识通篇,窥全豹。

现在主张不论教什么课文,都先“整体感知”,但整体感知却并不一定非从“整体”入手不可,有时从一个字词,一截短语,一个句子,也可以感知通篇文章,甚至把握全文的主旨。

2、不管是否按照课文的顺序教,进入“分析”的方法大体有三种:

 

其一是:

寻找“紧要语”(朱熹),包括孙绍振所说的“关键词”,或文章中精要、精彩、精妙的语句。

 

其二是:

发现“关节眼”。

也就是通篇文字的联络照应。

不仅是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更有词语句子的配合呼应。

 

其三是:

比较“新异处”。

这一般是在和(同类)的其它作家作品作比较中,发现其内容的丰富深刻,形式的独特新颖等。

 

3、进入“分析”的途径也大抵有三种:

 

其一是聚焦“形象”的特写与细节。

一般适合于小说、戏剧等有人物、情节的作品。

 

其二是揣摩品味新异传神的语句,或波澜迭起、摇曳生姿的行文布局。

但也不忽略平字见奇、朴字见色的语言表达。

一般适合于叙事言情写景的散文。

 其三是为课文编提纲或列图表,找线索,寻因果。

一般适合于各种说明文和议论文。

 

以上或有交叉。

而辨词析句、咬文嚼字这一主要手段,则一以贯之。

  

十、如何教文言文 

1、学文言文不仅是学会“懂文言”,也是学习“用白话”。

是在古今汉语的异形同质和同形同质的联系比较之中,丰富对民族语言的语感。

不要老是惦着古今言殊,其实更多的是相同和相近。

 

2、必先要求学生参照注解和利用工具书,进行通释与串译。

一定避免没有预习,就面对生课,开始解释翻译。

但须提醒:

照搬注解当译文,常会出差错。

 3、一般要将课文先诵读一两遍。

是逐句翻译下来,还是把容易理解的句子一读带过,只找其中需要重点的词句进行讲解讨论,当看学生的实际情况,也看课文的特点(如一些古典的美文,用优美的现代汉语通篇连贯翻译一下,似乎很有必要)。

 

4、不要上成古汉语课。

避免解读一句,就抓住某个语法现象大讲一通,通篇读去,一路“开花”,可就是不见“果实”——对文义的准确完整通畅深刻的领会。

用拐杖是为了帮助走好路,而不是忽略走路而研究拐杖。

 

5、每一课都可能有若干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或特殊句式,值得提示或强调,宜放到课文教完,加以整理归纳,以助识记,不要穿插在解读中进行。

 6、文言文所关涉到的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常常是教师的“专利”,亦为学生所乐闻,当避免大行推销贩卖。

培训体会

高家小学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时间

2018.3.23

地点

多功能教室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主讲人

乔秀梅

主要内容

关于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关于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把课余时间还给孩子,让他们充分发展个性,拓展思维。

但同时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学时间减少了,教学任务却没有变,于是,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我认为,提高课堂效率,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

具体措施如下:

  

一、充分利用各种课堂资源  

课本知识与实际紧密联系,很多知识可以在实践中、生活中得到印证或从生活中找到,从而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

此外,小黑板、模型、课外资料、生活小常识、小试验等等,都会起到吸引学生兴趣、提高效率的明显效果。

   

二、灵活运用各种课堂教学技巧  

一味的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会使得学习方向失控,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又易使学生疲劳,从而降低学习热情,进而使课堂效率低下。

因此课堂时间要有机的安排各个环节,交叉运用教学方法,如讲解与讨论相结合、练习与点评相连接。

这样,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停的变换,他们有新鲜感,不易疲劳,精力比较集中。

鼓励学生课外积极学习课余知识,敢于设想,积极试验。

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引导,并作恰当的点评和总结。

三、合理安排时间  

 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学生们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就15-20分钟,因此,我们在40分钟的时间安排上,要重点突出,把重难点内容尽量安排在前半节课里,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理解和记忆的效果最好。

剩下的时间里,可以安排讨论、练习、拓展思维等等,当堂巩固,当堂消化。

 

四、巧妙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小学生毕竟只是几岁的孩子,他们极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并产生想象,如果我们的课堂中也有令他们新奇的情景存在,他们的注意力就会加倍提高。

注意力被吸引了,教学效果就相应的提高了。

     

课堂,是以学生为主的课堂。

我们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都要以提高学生兴趣,吸引注意力为目的;另外,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从而达到高效、优质的课堂效果 

应该积极做到以下几点:

 

1、通过集体备课加强课前准备。

在备课中要充分了解课标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资源、自身和学生的现状,做到“备课标、备教参、备教材、备资源、备教师、备学生”。

在此基础上确定好适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策略,整合教育资源。

 

2、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尊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

要积极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要开放课堂和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的即兴发挥和创新精神。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推动学生思想的碰撞和交流。

要引导学生情感精神的升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灵。

3、要关注学生知识的生成,更要关注学生对所学的践行。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自觉生成知识,化知成识,更要鼓励学生联系实际践行获得的认识,检验学习的成果,在实践中进一步应用知识,确认知识,升华认识,让学生“在学中做”,“从做中学”。

从而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教、学、做的合一”。

 培训结束了,但我们的学习还远没有结束,创设高效课堂的实践还远没有结束,我们和有智慧的教师也还有很大距离。

因此,培训的结束,意味着新的学习实践的开始,让我们继续踏上新课改的征途。

培训体会

高家小学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时间

2018.3.30

地点

多功能教室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主讲人

刘雪冬

主要内容

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好“双基”“双达标”

 

 

 

 

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好“双基”“双达标”  

“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达标”即课堂学习堂堂达标、周周达标。

“双基双达标” 以打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当堂检测”的快乐课堂模式为目标,抓严过程,抓实细节,把握好课前、课堂、课后三个时间段,夯实基础,循序渐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在快乐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好“双基”“双达标”呢?

 

一、课堂学习“堂堂达标” 

课堂学习“堂堂达标”是指:

针对班级学生状况,把课堂学习的重点立足在基础知识。

整节课的教学要围绕这个重点开展,讲究实在、实效。

并要保证学生有15分钟左右的课堂练习(课堂达标检测题)时间,课堂练习(课堂达标检测题)要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并按照达标题、提高题进行分层布置,一定要当堂反馈,以确定没有当堂达标的学生。

课堂达标检测题可以形式多样,可以上黑板、可以对子组互考、可以投影展示等。

对于不能做到“堂堂达标”的学生,教师必须让学生课后达标,具体操作为:

对于当天不能当堂达标的学生,组长或教师利用课下进行个别或集体辅导;对于经常不能当堂达标的学生教师要进行“重点帮”,具体做法包括:

课堂上不能忽视学困生,要注意学困生,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掌握基本知识,不能让学困生的知识缺失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课堂练习时对学困生要布置一些围绕基本知识点的基础练习,不能让他们无事可做,练习要有及时检查、批改。

课下围绕当天授课内容,对学困生采取一些抽背、抽默等方式的当面辅导。

利用自习对学生一天的内容进行巩固检测,多以变式题为主。

 

二、课堂学习“周周达标” 

以同年级同学科为单位,针对一周的学习内容,设计检测题,检测题的设计要杜绝简单的拿来主义,要讲究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控制好题量,确保90%学生40分钟内可以完成。

检测题应认真审查,每周五下午进行检测,周一之前任课教师必须批改完。

对周检测不过关的学生,在下周一放学前经任课教师辅导直至过关为止。

 

三、“双基双达标”保障措施 

1、认真研究教材,下功夫备好课。

吃透教材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立足点。

除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师还应该考虑到教材的重组与延伸。

教师准备充分,会使一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逻辑清晰可见,学习目标明确无误,是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

值得提出的是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

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备学法。

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书本出发,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快乐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2、练习分层要求,设“必做”和“选做”两种。

“必做”属基本达标,要求所有学生完成;“选做”属培优,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有针对性的设计分层课堂练习(课堂达标检测题)。

课堂上一定教师要留足课堂练习(课堂达标检测题)的时间,完成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

课堂练习(课堂达标检测题)必须分层次,有达标题,有提高题。

达标题是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题,是每个学生必须要当堂完成的;提高题可以是两方面的,一是增加训练的量,例如达标题是四道题,学有余力的学生再多做两道题,这样至少可以锻炼学生的解题速度;二是增加训练的难度,例如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提高题,以避免尖子生“吃不饱”的现象,总之,课堂练习要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使学生都有提高。

完成课堂练习时,要求学生象竞赛、考试那样独立完成,老师不辅导,同学之间不得讨论,不得抄袭。

 

3、在课堂最后的达标测评中,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检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学生做完后,可以结对互相批改,然后由小组长向老师汇报本组学生做题情况,教师根据每个组的情况确定课后辅导对象,学生在小组长的监督下当堂改正错题。

下课后,教师把导学案收上来了解学生做错题的原因,便于进行课下有针对性的辅导。

 

4、增加激励竞争,落实“双基双达标”。

各班班主任要根据实情组织好小组学习,激励小组竞争,对达标成绩进行排位和计算,排出小组名次,对能做好“双达标”的小组要及时评价和鼓励。

实行每周定时查和平时不定时抽查相结合,对“双达标”加以检查督导。

培训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